1、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游戏论真题 2010 年 10 月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150 分钟)一、课程代码:00399(总题数:1,分数:0.00)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总题数:10,分数:10.00)1.“复演说”的代表人物是(分数:1.00)A.席勒B.格罗斯C.霍尔D.拉扎鲁斯2.“在游戏中,儿童可以自己直接控制活动的过程与方式方法”,这说明儿童游戏动机是(分数:1.00)A.内部动机B.内部控制C.直接动机D.间接动机3.将儿童的游戏分为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和规则游戏,这是(分数:1.00)A.儿童游戏的动机分类B.儿
2、童游戏的教育作用分类C.儿童游戏的社会性分类D.儿童游戏的认知分类4.构成游戏的外壳是 (分数:1.00)A.游戏主题B.游戏情节C.游戏形式D.游戏材料5.幼儿游戏的物质条件是 (分数:1.00)A.玩具B.场地C.时间D.生活6.布置活动区时要考虑各个区域的性质,以免相互干扰,这是考虑(分数:1.00)A.各活动区之间的界限性B.各活动区之间的相容性C.各活动区之间的转换性D.各活动区之间的渗透性7.选择玩具的最基本标准是(分数:1.00)A.具有教育性B.符合年龄特点C.符合卫生、安全要求D.具有多样化和新颖性8.教师指导幼儿游戏首选的策略是 (分数:1.00)A.平行游戏策略B.合作游
3、戏策略C.领导游戏策略D.指导游戏策略9.有规则游戏的核心是游戏的(分数:1.00)A.任务B.玩法C.结果D.规则10.在亲子游戏中,父亲倾向于和孩子玩 (分数:1.00)A.教学性游戏B.嬉戏性游戏C.体育游戏D.结构游戏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总题数:5,分数:15.00)11.游戏的觉醒理论(分数:3.00)_12.角色扮演(分数:3.00)_13.形象玩具(分数:3.00)_14.平行游戏策略(分数:3.00)_15.表演游戏(分数:3.00)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总题数:5,分数:25.00)16.试分析领导游戏的“
4、三段论式”。(分数:5.00)_17.简要分析游戏性体验。(分数:5.00)_18.试分析游戏的智力发展价值。(分数:5.00)_19.简述室内游戏活动区设置的基本要求。(分数:5.00)_20.简述幼儿结构游戏的指导要领。(分数:5.00)_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总题数:2,分数:30.00)21.举例说明幼儿游戏活动应具有的外部条件特征。(分数:15.00)_22.在游戏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如何贯彻教育性的原则?(分数:15.00)_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 20 分)(总题数:1,分数:20.00)23.结合所学的幼儿游戏现场指导方式或策略的理论,试分析案例中
5、该教师所采用的指导 策略。 案例:某大班角色游戏区,一幼儿正在玩开“出租车”(椅子)游戏。因为老是做转“方向盘”一个动作,一会儿就有点烦了,东看西望的,没人搭理他。这时,老师走过来:“唉,出租车师傅,我要到大观园商场,请开车把我送去吧。”“好的,请坐好。”孩子来了精神。 “哎,还有大的行李箱,能帮我搬上车吗?”“乘客”(教师)提出了要求,于是“师傅”把 “行李箱”搬到了“车”(椅子)后头。上车后,“乘客”又问:“我不知道怎么走,你知道吗?”“知道,要经过文化东路,历山路”“师傅”果然很是尽职尽责、热情服务。(分数:20.00)_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游戏论真题 2010 年 10 月答案解
6、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150 分钟)一、课程代码:00399(总题数:1,分数:0.00)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总题数:10,分数:10.00)1.“复演说”的代表人物是(分数:1.00)A.席勒B.格罗斯C.霍尔 D.拉扎鲁斯解析:2.“在游戏中,儿童可以自己直接控制活动的过程与方式方法”,这说明儿童游戏动机是(分数:1.00)A.内部动机B.内部控制 C.直接动机D.间接动机解析:3.将儿童的游戏分为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和规则游戏,这是(分数:1.00)A.儿童游戏的动机分类B.儿童游戏的教育作用分类C.儿童游戏的社会性分类D.儿童
7、游戏的认知分类 解析:4.构成游戏的外壳是 (分数:1.00)A.游戏主题B.游戏情节C.游戏形式 D.游戏材料解析:5.幼儿游戏的物质条件是 (分数:1.00)A.玩具B.场地C.时间D.生活 解析:6.布置活动区时要考虑各个区域的性质,以免相互干扰,这是考虑(分数:1.00)A.各活动区之间的界限性B.各活动区之间的相容性 C.各活动区之间的转换性D.各活动区之间的渗透性解析:7.选择玩具的最基本标准是(分数:1.00)A.具有教育性B.符合年龄特点C.符合卫生、安全要求 D.具有多样化和新颖性解析:8.教师指导幼儿游戏首选的策略是 (分数:1.00)A.平行游戏策略 B.合作游戏策略C.
8、领导游戏策略D.指导游戏策略解析:9.有规则游戏的核心是游戏的(分数:1.00)A.任务B.玩法C.结果D.规则 解析:10.在亲子游戏中,父亲倾向于和孩子玩 (分数:1.00)A.教学性游戏B.嬉戏性游戏 C.体育游戏D.结构游戏解析: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总题数:5,分数:15.00)11.游戏的觉醒理论(分数:3.00)_正确答案:(游戏的觉醒理论是由伯莱因提出,由埃利斯等人发展。觉醒理论试图通过解释环境刺激和个体行为的关系,来解释游戏论的神经生理机制。)解析:12.角色扮演(分数:3.00)_正确答案:(角色扮演是指儿童在游戏中通过自己的形体动作、表情、
9、言语等来模仿或假装他人或某一非属于自己真实身份的角色的行为及其特征。)解析:13.形象玩具(分数:3.00)_正确答案:(形象玩具又称主题玩具,是模仿物体(物品、动物、人物等)原型而制作的玩具。)解析:14.平行游戏策略(分数:3.00)_正确答案:(平行游戏策略是指导教师接近儿童,并与他们用相同的游戏材料一同玩一样的游戏,但教师不与儿童相互交往,不参与儿童游戏。)解析:15.表演游戏(分数:3.00)_正确答案:(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故事、童话内容进行表演的游戏,即儿童扮演作品中的角色,用对话、动作、表情等富有创造性的表演,再现文学作品。)解析: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
10、共 2(总题数:5,分数:25.00)16.试分析领导游戏的“三段论式”。(分数:5.00)_正确答案:(游戏指导的“三段论式”是来至前苏联学前教育学的领导游戏的“三段论式”的方法模式,即对主题角色游戏的组织上分成开始进行结束三个阶段。(2 分) (1)在开始阶段,教师的任务是了解幼儿游戏的愿望,帮助幼儿布置游戏的环境;(1 分) (2)在进行阶段,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幼儿扩展游戏的情节;(1 分) (3)在结束阶段,教师的任务是对幼儿的游戏与游戏中的行为表现进行总结评价。)解析:17.简要分析游戏性体验。(分数:5.00)_正确答案:((1)兴趣性体验:是一种为外界刺激所捕捉和占据的体验; (2
11、)自主性体验:是由游戏活动可以自由选择、自主决定所引起的主观体验; (3)胜任感体验:是一种对自己能力的体验; (4)幽默感:是由嬉戏、玩笑、诙谐等引起的快感; (5)驱力愉快:是由身体活动所带来的生理快感。)解析:18.试分析游戏的智力发展价值。(分数:5.00)_正确答案:((1)游戏扩展和加深儿童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增长儿童的认识; (2)游戏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3)游戏促进儿童想象力的发展; (4)游戏促进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 (5)游戏提供了儿童智力活动的轻松愉悦的心里氛围。)解析:19.简述室内游戏活动区设置的基本要求。(分数:5.00)_正确答案:((1)根据各类游戏活动的教育
12、功能与特点设置活动区; (2)游戏活动区设置应体现层次性和渐进发展性; (3)游戏活动区设置应巧用空间,因地制宜; (4)赋予环境一定的自治因素; (5)整个室内游戏环境作为一个动态系统,实现整体优化,发挥整体效应。)解析:20.简述幼儿结构游戏的指导要领。(分数:5.00)_正确答案:((1)丰富并加深幼儿对物体和建筑物的印象; (2)为幼儿提供结构游戏的材料、时间和场地; (3)针对各年龄班幼儿的水平,帮助幼儿掌握结构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4)培养儿童正确对待结构材料和建构成果; (5)针对幼儿的发展水平培养建构活动的目的性和坚持性。)解析: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
13、,共(总题数:2,分数:30.00)21.举例说明幼儿游戏活动应具有的外部条件特征。(分数:15.00)_正确答案:((1)幼儿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和可能; (2)活动的方式方法由幼儿自行决定; (3)活动的难道(任务)与幼儿的能力相匹配; (4)幼儿不寻求或担忧游戏以外的奖惩。举实例说明。)解析:22.在游戏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如何贯彻教育性的原则?(分数:15.00)_正确答案:((1)在游戏目的的确定上,应体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与教育目标相一致; (2)在游戏内容的选择上,要保证游戏内容健康、积极向上; (3)在组织游戏的过程中,应注意游戏场景的设计、布置,做好游戏前的准备工作; (4)在游戏评价
14、时,以正面鼓励、表扬、肯定为主,批评、否定为辅。举实例说明。)解析: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 20 分)(总题数:1,分数:20.00)23.结合所学的幼儿游戏现场指导方式或策略的理论,试分析案例中该教师所采用的指导 策略。 案例:某大班角色游戏区,一幼儿正在玩开“出租车”(椅子)游戏。因为老是做转“方向盘”一个动作,一会儿就有点烦了,东看西望的,没人搭理他。这时,老师走过来:“唉,出租车师傅,我要到大观园商场,请开车把我送去吧。”“好的,请坐好。”孩子来了精神。 “哎,还有大的行李箱,能帮我搬上车吗?”“乘客”(教师)提出了要求,于是“师傅”把 “行李箱”搬到了“车”(椅子)后头。上车后,“
15、乘客”又问:“我不知道怎么走,你知道吗?”“知道,要经过文化东路,历山路”“师傅”果然很是尽职尽责、热情服务。(分数:20.00)_正确答案:((1)该教师采用的是合作游戏策略,这是一种常用的游戏指导策略。 (2)合作游戏策略是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加入游戏过程,仍然由儿童掌握游戏的进程。教师可以根据游戏的情境的需要对儿童的语言和动作做出应答性的反馈,也可以偶尔提出问题。对于教师的建议,儿童可以接受,也可以拒绝。 (3)在游戏中,教师没有直接传授游戏的方法,而是以一种与游戏情境相关的“乘客”的角色身份介入,引导幼儿合理的展开游戏情节,使儿童在无意识中接受指导,充分发挥了儿童在游戏的积极性,体现儿童是游戏的主人; (4)合作游戏策略的关键在于把握介入游戏的契机。教师必须按照所扮演的“角色”采取与“角色”一致的规范行为。)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