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历类职业资格】社会研究方法自考题-3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77201       资源大小:77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历类职业资格】社会研究方法自考题-3及答案解析.doc

    1、社会研究方法自考题-3 及答案解析(总分:91.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描述性研究报告与解释性研究报告的区分常常是( ) A明确的 B相对的 C客观的 D绝对的(分数:1.00)A.B.C.D.2.为了防止原始资料中的学术倾向和政治态度的影响,以及一些带有倾向性的“错误”在使用二手资料的耐候( ) A最好否定原作者的观点 B搞清楚文献的作者、出版者的背景 C只使用官方的资料 D只使用学术机构提供的资料(分数:1.00)A.B.C.D.3.在理论模型的多种表述方式中,坐标图示法的最大优点是( )A可以包含许多变量B能清楚地表示出各个变量之间

    2、复杂的因果和影响关系C能表示出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以及变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D能较精确地反映出各个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分数:1.00)A.B.C.D.4.理论建构的目标是形成( )A理论假设 B理论检验C理论性的结论 D验证理论的逻辑(分数:1.00)A.B.C.D.5.最突出的特点是能够获得标准化的数据资料,这种社会研究方式是( )A调查研究 B实验研究C实地研究 D文献研究(分数:1.00)A.B.C.D.6.研究者在抽象思维的领域中,对外部客观现实的各种要素特征及其关系的再现,是指( ) A理论假设 B理论命题 C命题推演 D理论模型(分数:1.00)A.B.C.D.7.选题的标准包括两个

    3、方面,即( ) A客观和主观 B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C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D宏观理论和微观理论(分数:1.00)A.B.C.D.8.选题的主观标准是( )A重要性 B创造性C个人的研究兴趣 D可行性(分数:1.00)A.B.C.D.9.解释性研究的目标是( ) A要获得对所研究问题及调查对象的初步印象和感性认识 B是对社会现象的状况、过程和特征进行客观准确的描述 C是解释社会现象的原因和说明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 D是发现新现象和新问题(分数:1.00)A.B.C.D.10.实验室观察和实地观察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A前者不对观察的场所和对象进行控制和操纵,后者深入到现实生活对实际发生的社会现象进

    4、行观察B前者对观察的场所和对象进行控制和操纵,后者深入到现实生活对实际发生的社会现象进行观察C前者深入到现实生活对实际发生的社会现象进行观察,后者对观察的场所和对象进行控制和操纵D前者深入到现实生活对实际发生的社会现象进行观察,后者不对观察的场所和对象进行控制和操纵(分数:1.00)A.B.C.D.11.根据观察场所和对观察的情景与条件的控制程度的不同,观察法可分为( ) A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 B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 C实验室观察和实地观察 D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分数:1.00)A.B.C.D.12.解释性研究的目标是( ) A发现新现象和新问题 B对社会现象的状况、过程和特征进行客观准

    5、确地描述 C解释社会现象的原因和说明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 D获得对所研究问题及调查对象的初步印象和感性认识(分数:1.00)A.B.C.D.13.主要用来测量人们对观念、事物或他人的感觉的量表是( ) A李克特量表 B语义差异量表 C罗森伯格量表 D盖洛普民意调查(分数:1.00)A.B.C.D.14.保健品遭遇信任危机属于( )A直陈主题式标题 B反问疑问式标题C结论展示式标题 D复合结构式标题(分数:1.00)A.B.C.D.15.人们从“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和“张三是人”这两个真实的命题,推导出“张三会死”的新命题,这里所遵循的原则是( ) A抽样一推论原则 B演绎推理原则 C经验归纳原则

    6、 D假设一检验原则(分数:1.00)A.B.C.D.16.社会理论的基本要素是( )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A概念和变量 B命题和假设 C演绎和推理 D抽象和概括(分数:1.00)A.B.C.D.17.实验研究最突出的特点是( )A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中进行研究B研究者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或工作环境之中进行研究C利用现有的文献资料进行研究D研究者与研究对象要进行长时间深入的互动(分数:1.00)A.B.C.D.18.对总体未做任何分组,仅罗列各单位名称或按时间顺序排列的表格叫( ) A简单表 B单值分组表 C组距分组表 D复合表(分数:1.00)A.B.C.D.19.抽样比率是( ) A样本规模与总

    7、体规模的比率 B总体规模与样本规模的比率 C抽样误差与样本规模的比率 D抽样误差与总体规模的比率(分数:1.00)A.B.C.D.20.实验室观察的重要步骤是( ) A对变量进行操纵与控制 B确保被试者了解并认同试验的价值和意义 C增强被试者的积极配合 D隐瞒试验真相(分数:1.00)A.B.C.D.21.一个研究题目的意义一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即( ) A重要性和新颖性 B理论性和应用性 C前瞻性和新颖性 D重要性和应用性(分数:1.00)A.B.C.D.22.在社会研究中,属于非介入式社会研究方法的是( )A观察法 B实验法C文献法 D访谈法(分数:1.00)A.B.C.D.23.问卷

    8、调查研究、实地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和文献研究都属于( ) A不同的具体方法和技术 B不同的理论体系 C不同的方法论 D不同的研究方式(分数:1.00)A.B.C.D.24.现代社会研究方法的理论性特征是指( )A注重理论对经验研究的指导B社会研究是一种正式的、按照某种规范的方式而进行的认识方式C其所有的理论都必须来自对客观社会的经验资料D在社会研究中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分数:1.00)A.B.C.D.25.二手资料是指( ) A尚未经过统计汇总和统计处理的数据 B由其他人为别的目的而收集和整理好的文献资料 C官方或准官方的统计资料 D在历史上形成的各种类型的文献的总称(分数:1.00)A

    9、.B.C.D.26.如果两个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位于 00.3 之间,可以认为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是( ) A无相关 B低度相关 C中度相关 D高度相关(分数:1.00)A.B.C.D.27.从研究的性质上看,那些以发展有关社会的基本知识为基本目标的社会研究,是指( ) A理论性研究 B应用性研究 C探索性研究 D描述性研究(分数:1.00)A.B.C.D.28.下列属于描述性研究的基本要求的是( ) A准确性 B细致性 C严格性 D针对性(分数:1.00)A.B.C.D.29.在不同时点调查 19681970 年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在不同年代的思想发展过程,属于纵向研究中的( ) A同组研究

    10、 B同期群研究 C趋势研究 D同时研究(分数:1.00)A.B.C.D.30.最突出的特点是可以获得标准化的数据资料,这种社会研究方式是( )A调查研究 B实验研究C文献研究 D实地研究(分数:1.00)A.B.C.D.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9,分数:18.00)31.撰写研究报告,一般应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分数:2.00)A.确立主题B.组织材料C.拟定提纲D.撰写成文E.公开发表32.社会研究方法体系的内容可大致分为( )(分数:2.00)A.社会研究的方法论B.社会研究的研究方式C.社会研究中的具体方法和技术D.收集资料的方式E.社会统计方式33.越是抽象概念,越容易对概念的定义产

    11、生歧义,这是因为( )(分数:2.00)A.个人主观认识上的差异B.抽象的概念难以概念化C.抽象概念的应用范围难以给予清晰说明D.概念所依据的理论框架的差异E.抽象概念纯粹是一种理论建构34.下列属于类别概念的有( )(分数:2.00)A.老年人B.残疾人C.社区D.国家E.社会35.在理论检验过程中对假设命题进行推演的目的主要有( )(分数:2.00)A.有助于研究者更好地理解理论假设命题的真实意义B.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以直接进行经验测量的变量C.澄清概念的真实含义D.使命题能够更好地反映客观实际E.对复合概念加以分解36.在访谈控制中,恰当的提问方式包括( )(分数:2.00)A.始终保

    12、持中B.把握方向及主题焦点C.注意时间顺序D.语言越书面化越真实越好E.根据访谈对象的特点,灵活掌握问题的提法和口气37.在问卷调查中,下列哪些是正确的问题排序( )(分数:2.00)A.把内容相关的问题放在一起B.把复杂的问题放在前面,把简单的问题放在后面C.把容易引起被调查者兴趣的问题放在前面D.把需要被调查者回忆的问题放在前面E.把了解现状的问题放在前面38.在实验法中,多变量的实验设计有( )(分数:2.00)A.后测实验B.前测后测设计C.拉丁方设计D.四组设计E.完全随机多因实验设计39.社会理论在社会研究中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分数:2.00)A.社会理论是社会研究课题的重要来

    13、源之一B.社会理论是社会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C.社会理论可以为社会研究提供指导D.社会理论可以为分析资料提供解释E.社会理论是社会研究的最终目的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20.00)40.一项具体的实验研究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条件?(分数:5.00)_41.在进入访谈时,容易出现什么问题?怎样解决?(分数:5.00)_42.简述社会研究选题对整个社会研究工作的意义。(分数:5.00)_43.简述非结构式观察的优缺点。(分数:5.00)_四、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2.00)44.比较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的优缺点。(分数:11.00)_45.试述实际进行分层抽样需要注意解决的问题。(分数:11.

    14、00)_五、应用题(总题数:1,分数:1.00)46.以下是 72名离婚者婚龄的统计(见下表)。 婚龄 人数13467910121315161819212224252728305102014943241试求标准差。(分数:1.00)_社会研究方法自考题-3 答案解析(总分:91.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描述性研究报告与解释性研究报告的区分常常是( ) A明确的 B相对的 C客观的 D绝对的(分数:1.00)A.B. C.D.解析:描述性报告与解释性研究报告的区分常常是相对的,在实际的社会研究中,往往既需要对社会现象进行全面而详尽的描述,又

    15、需要对其做出深刻而富有洞见的解释,这种区分常常只是反映研究报告侧重于其中的某一方面而已。2.为了防止原始资料中的学术倾向和政治态度的影响,以及一些带有倾向性的“错误”在使用二手资料的耐候( ) A最好否定原作者的观点 B搞清楚文献的作者、出版者的背景 C只使用官方的资料 D只使用学术机构提供的资料(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在对二手资料审核时,首先要搞清楚文献的作者、出版者的背景。因为有时候作者、出版者的学术倾向和政治态度会影响他们在文献中表述的观点和所采用的数据资料,有时还会出现一些带有倾向性的“错误”,即作者在编制文献时有意或无意地夸大或隐瞒一些事实,此外,最好能采用引

    16、用率较高的文献。3.在理论模型的多种表述方式中,坐标图示法的最大优点是( )A可以包含许多变量B能清楚地表示出各个变量之间复杂的因果和影响关系C能表示出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以及变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D能较精确地反映出各个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在 2007年 10月真题第一大题第 9小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坐标图示法的优缺点。坐标图示法是用坐标图的方式表述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优点:能够表示出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以及变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缺点:只能包含少数几个变量,而无法表述众多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A、B 项是变量结构图式法的优点,D 项是公式

    17、法的优点。4.理论建构的目标是形成( )A理论假设 B理论检验C理论性的结论 D验证理论的逻辑(分数:1.00)A. B.C.D.解析:5.最突出的特点是能够获得标准化的数据资料,这种社会研究方式是( )A调查研究 B实验研究C实地研究 D文献研究(分数:1.00)A. B.C.D.解析:6.研究者在抽象思维的领域中,对外部客观现实的各种要素特征及其关系的再现,是指( ) A理论假设 B理论命题 C命题推演 D理论模型(分数:1.00)A.B.C.D. 解析:7.选题的标准包括两个方面,即( ) A客观和主观 B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C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D宏观理论和微观理论(分数:1.00)A

    18、. B.C.D.解析:所谓选题的标准,是指研究者评价和选择研究题目时所采用的一般标准。选题的标准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标准。咨观的标准一般包括题目的重要性、新颖性和可行性,而主观的标准则是指研究题目要适合研究者的特点。8.选题的主观标准是( )A重要性 B创造性C个人的研究兴趣 D可行性(分数:1.00)A.B.C. D.解析:9.解释性研究的目标是( ) A要获得对所研究问题及调查对象的初步印象和感性认识 B是对社会现象的状况、过程和特征进行客观准确的描述 C是解释社会现象的原因和说明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 D是发现新现象和新问题(分数:1.00)A.B.C. D.解析:解释性研究是在了解社会

    19、现象的一般状况和主要特征的基础上探求这一现象的原因和作用机制,解释性研究的目标是回答“为什么”,是解释社会现象的原因和说明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10.实验室观察和实地观察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A前者不对观察的场所和对象进行控制和操纵,后者深入到现实生活对实际发生的社会现象进行观察B前者对观察的场所和对象进行控制和操纵,后者深入到现实生活对实际发生的社会现象进行观察C前者深入到现实生活对实际发生的社会现象进行观察,后者对观察的场所和对象进行控制和操纵D前者深入到现实生活对实际发生的社会现象进行观察,后者不对观察的场所和对象进行控制和操纵(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

    20、点是实验室观察和实地观察的差异。实验室观察是在人为设置的情境下进行的观察,研究者对观察对象所处情境根据研究需要加以人为的控制。实地观察是在自然情境下进行的观察,也就是说这种观察所针对的情境完全处于自然状态,研究者对观察对象所处的情境没有加以任何的控制。二者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实验室观察对观察的场所和对象进行控制和操纵,实地观察要深入到现实生活对实际发生的社会现象进行观察。11.根据观察场所和对观察的情景与条件的控制程度的不同,观察法可分为( ) A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 B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 C实验室观察和实地观察 D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分数:1.00)A.B.C. D.解析:12.解释性研

    21、究的目标是( ) A发现新现象和新问题 B对社会现象的状况、过程和特征进行客观准确地描述 C解释社会现象的原因和说明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 D获得对所研究问题及调查对象的初步印象和感性认识(分数:1.00)A.B.C. D.解析:解释性研究是在了解社会现象的一般状况和主要特征的基础上探求这一现象的原因和作用机制,其目标是回答“为什么”,是解释社会现象的原因和说明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13.主要用来测量人们对观念、事物或他人的感觉的量表是( ) A李克特量表 B语义差异量表 C罗森伯格量表 D盖洛普民意调查(分数:1.00)A.B. C.D.解析:14.保健品遭遇信任危机属于( )A直陈主题式标题 B

    22、反问疑问式标题C结论展示式标题 D复合结构式标题(分数:1.00)A.B.C. D.解析:15.人们从“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和“张三是人”这两个真实的命题,推导出“张三会死”的新命题,这里所遵循的原则是( ) A抽样一推论原则 B演绎推理原则 C经验归纳原则 D假设一检验原则(分数:1.00)A.B. C.D.解析:演绎推理是指按照人们的思维逻辑从一个(或多个)命题推导出另一个新的命题。例如,我们可以从“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和“张三是人”这两个真实的命题来推导出“张三会死”的新命题。这个命题就是遵循了社会研究中的演绎推理原则。16.社会理论的基本要素是( )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A概念和变量

    23、B命题和假设 C演绎和推理 D抽象和概括(分数:1.00)A. B.C.D.解析:所谓社会理论的基本要素,是指从形式上看构成一个理论的基本元素。它包括概念、变量及其相互之间的基本关系。17.实验研究最突出的特点是( )A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中进行研究B研究者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或工作环境之中进行研究C利用现有的文献资料进行研究D研究者与研究对象要进行长时间深入的互动(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验研究最突出的特点。在社会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式主要有调查研究、实地研究、文献研究、实验研究四种类型。其中,实验研究最突出的特点是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中进行研究。18.对总

    24、体未做任何分组,仅罗列各单位名称或按时间顺序排列的表格叫( ) A简单表 B单值分组表 C组距分组表 D复合表(分数:1.00)A. B.C.D.解析:19.抽样比率是( ) A样本规模与总体规模的比率 B总体规模与样本规模的比率 C抽样误差与样本规模的比率 D抽样误差与总体规模的比率(分数:1.00)A. B.C.D.解析:样本中元素个数与总体中元素个数的比率,即样本规模与总体规模的比率称为抽样比率。20.实验室观察的重要步骤是( ) A对变量进行操纵与控制 B确保被试者了解并认同试验的价值和意义 C增强被试者的积极配合 D隐瞒试验真相(分数:1.00)A. B.C.D.解析:对变量进行操纵

    25、与控制是实验室观察的重要步骤。实验室研究一般要探讨变量问的因果关系,因此需要对无关变量进行控制,对研究自变量进行操纵,以此来研究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发现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对无关变量的控制程度、对自变量的操纵水平决定着观察的成功程度。21.一个研究题目的意义一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即( ) A重要性和新颖性 B理论性和应用性 C前瞻性和新颖性 D重要性和应用性(分数:1.00)A. B.C.D.解析:一个研究题目的意义一般可以从其重要性和新颖性两个方面来分析。论证研究题目意义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使研究者更加明确其研究的目标和价值;另一方面是为了使上级领导和研究资助者明白该题目的意义

    26、,以使研究工作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22.在社会研究中,属于非介入式社会研究方法的是( )A观察法 B实验法C文献法 D访谈法(分数:1.00)A.B.C. D.解析:23.问卷调查研究、实地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和文献研究都属于( ) A不同的具体方法和技术 B不同的理论体系 C不同的方法论 D不同的研究方式(分数:1.00)A.B.C.D. 解析:在社会研究中有多种不同的研究方式,它们大致上可以分为问卷调查研究、实地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和文献研究等几种主要的类别。24.现代社会研究方法的理论性特征是指( )A注重理论对经验研究的指导B社会研究是一种正式的、按照某种规范的方式而进行的认识方式C其所有

    27、的理论都必须来自对客观社会的经验资料D在社会研究中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现代社会研究方法的理论性特征。现代社会研究方法具有经验性、理论性、规范性、多样性的特征。现代社会研究方法的理论性特征,是指在方法体系中应重视理论对经验研究的指导,重点解决从具体的经验资料到普遍性理论概括的逻辑过程。25.二手资料是指( ) A尚未经过统计汇总和统计处理的数据 B由其他人为别的目的而收集和整理好的文献资料 C官方或准官方的统计资料 D在历史上形成的各种类型的文献的总称(分数:1.00)A.B. C.D.解析:26.如果两个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的

    28、绝对值位于 00.3 之间,可以认为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是( ) A无相关 B低度相关 C中度相关 D高度相关(分数:1.00)A.B. C.D.解析:一般说来,如果 r的绝对值介于 0.71.0 之间,可以认为 X与 Y之间具有高度相关;介于 0.30.7之间可以认为两变量之间具有中度相关;介于 00.3 之间则认为是低度相关。27.从研究的性质上看,那些以发展有关社会的基本知识为基本目标的社会研究,是指( ) A理论性研究 B应用性研究 C探索性研究 D描述性研究(分数:1.00)A. B.C.D.解析:28.下列属于描述性研究的基本要求的是( ) A准确性 B细致性 C严格性 D针对性(分

    29、数:1.00)A. B.C.D.解析:描述性研究的基本要求是指对社会现象的描述应当达到的基本标准,主要包括描述的准确性和概括性。29.在不同时点调查 19681970 年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在不同年代的思想发展过程,属于纵向研究中的( ) A同组研究 B同期群研究 C趋势研究 D同时研究(分数:1.00)A.B. C.D.解析:同期群研究又称“队列研究”,是对同一时期、同一类型的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的研究。19681970 年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在不同年代的思想发展过程就属于纵向研究中的同期群研究。30.最突出的特点是可以获得标准化的数据资料,这种社会研究方式是( )A调查研究 B实验研

    30、究C文献研究 D实地研究(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调查研究的特点。调查研究又称社会调查或统计调查,是一种定量调查方式。它通常采用问卷调查等结构性访谈的方法取得资料,并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对资料进行加工分析,从而获得研究结论。调查研究最突出的特点是可以获得标准化的数据资料。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9,分数:18.00)31.撰写研究报告,一般应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分数:2.00)A.确立主题 B.组织材料 C.拟定提纲 D.撰写成文 E.公开发表解析:32.社会研究方法体系的内容可大致分为( )(分数:2.00)A.社会研究的方法论 B.社会研究的研究方

    31、式 C.社会研究中的具体方法和技术 D.收集资料的方式E.社会统计方式解析:33.越是抽象概念,越容易对概念的定义产生歧义,这是因为( )(分数:2.00)A.个人主观认识上的差异 B.抽象的概念难以概念化C.抽象概念的应用范围难以给予清晰说明D.概念所依据的理论框架的差异 E.抽象概念纯粹是一种理论建构解析:由于个人主观认识上的差异和概念所依据的理论框架的差异,越是抽象概念,越是容易对概念的定义产生歧义。34.下列属于类别概念的有( )(分数:2.00)A.老年人 B.残疾人 C.社区D.国家E.社会解析:类别概念是指由具体相同属性或特征的人或事物所构成的一个类别。例如,所有的老年人构成了老

    32、年人群体,所有的残疾人构成了残疾人群体。在这里,“老年人”、“残疾人”都是类别概念。而集合概念是指由一些分子所组成的集合体。“国家”、“社会”、“社区”都是集合概念。35.在理论检验过程中对假设命题进行推演的目的主要有( )(分数:2.00)A.有助于研究者更好地理解理论假设命题的真实意义B.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以直接进行经验测量的变量 C.澄清概念的真实含义D.使命题能够更好地反映客观实际E.对复合概念加以分解 解析:命题的操作化推演是指,按照对概念进行操作性定义的方式而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以直接进行经验测量的变量。在很多情况下,一个抽象的概念同时也是复合的概念,在对其进行操作化推演的过程中

    33、需要对概念进行分解。36.在访谈控制中,恰当的提问方式包括( )(分数:2.00)A.始终保持中 B.把握方向及主题焦点 C.注意时间顺序 D.语言越书面化越真实越好E.根据访谈对象的特点,灵活掌握问题的提法和口气 解析:在访谈控制中,恰当的提问方式包括: (1) 始终保持中立态度,避免倾向性、不要诱导;(2) 把握方向及主题焦点,尽量减少无关的题外话;(3) 注意时间顺序;(4) 使用语言越简单越好,以达意为原则;(5) 根据访谈对象的特点,灵活掌握问题的提法和口气。37.在问卷调查中,下列哪些是正确的问题排序( )(分数:2.00)A.把内容相关的问题放在一起 B.把复杂的问题放在前面,把

    34、简单的问题放在后面C.把容易引起被调查者兴趣的问题放在前面 D.把需要被调查者回忆的问题放在前面E.把了解现状的问题放在前面 解析:一般而言,排序设计遵循以下规则:第一,把内容相关的问题放在一起,避免问卷显得杂乱;第二,把简单的问题放在前面,把复杂的问题放在后面;第三,把容易的引起被调查者兴趣的问题放在前面,而把容易引起他们紧张或产生顾虑的问题放在后面;第四,把了解现状的问题放在前面,而把需要被调查者回忆的问题放在后面;第五,在派访问员面访的情况下,可以先问一些个人或单位的基本情况,把其他问题放在后面;第六,如果设计了开放题,一般放在问卷的最后面。38.在实验法中,多变量的实验设计有( )(分

    35、数:2.00)A.后测实验B.前测后测设计C.拉丁方设计 D.四组设计E.完全随机多因实验设计 解析:39.社会理论在社会研究中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分数:2.00)A.社会理论是社会研究课题的重要来源之一 B.社会理论是社会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 C.社会理论可以为社会研究提供指导 D.社会理论可以为分析资料提供解释 E.社会理论是社会研究的最终目的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理论的意义。社会理论是通过抽象概括而对社,会现象的规律和实质做出的反映。社会理论是对客观社会现实的实质和规律的认识,并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特点。其意义主要有:(1)社会理论是社会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2)社会理论是社

    36、会研究课题的重要来源之一;(3)社会理论为分析资料提供必要的解释;(4)社会理论为社会研究提供指导。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20.00)40.一项具体的实验研究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条件?(分数:5.00)_正确答案:(1) 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假设必须是明确的和具体的。 (2) 能够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实验环境应该有较高的“封闭性”,以便可以将实验结果中表现出来的把实验效应基本归结为实验刺激的结果。 (3) 实验刺激有足够的强度并容易操纵。 (4) 实验程序必须是可重复的。 (5) 实验条件应该得到较高程度的控制。控制是实验研究的最基本质特征,在实验中,适当、准确的控制是研究结论科学的依据。)

    37、解析:41.在进入访谈时,容易出现什么问题?怎样解决?(分数:5.00)_正确答案:(1) 由于陌生感而使被调查者拘束无言。 (2) 调查对象以各种原因拒绝受访,访谈者因此产生怯场或不耐烦情绪。 (3) 由于调查者与被调查者地位不平等,产生不自然感。因此,为了创造有利于访谈的气氛,除对访谈对象表示礼貌外,为打破僵局,正式谈话前可以先谈谈调查对象具备或熟悉的方面,从而消除拘束感,比如他的住房、家庭和爱好等。也有些调查员开头总要问问调查对象是哪里人,由此展开谈话。有了利于调查的气氛后。就可以详细说明要调查的内容,提出第一批问题,因为这时被访者需要有一个心理上的酝酿过程,因此不要从一开始就提出一些大

    38、而复杂的问题。经验证明,如果开始问题回答的顺利,能使被访者信心增强,使随后的访谈能更加顺利地进行。)解析:42.简述社会研究选题对整个社会研究工作的意义。(分数:5.00)_正确答案:(1)从研究工作的社会意义上看,一个合理的选题过程可以使有限的研究资源有效地集中在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上,从而使研究资源得以合理的利用。(2)从研究的过程来看,选题规定着研究工作的总体目标和整个研究工作的具体内容。(3)从研究实践上看,后面各个阶段中的研究工作都在不同程度上是按照选题阶段所确定的研究目标、研究视角及研究方向而进行的。(4)社会研究中的选题过程往往是研究者对一个研究项目进行总体规划的过程,选题过程的质量

    39、对一项研究工作的整体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解析:43.简述非结构式观察的优缺点。(分数:5.00)_正确答案:(非结构式观察的优点在于它的弹性,观察者在观察过程中可以表现出足够的灵活性,所收集的资料不会受到事先规定的观察项目和记录标准的干扰和限制,能更深入、全面、客观地收集真实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的信息。非结构式观察的缺点在于观察过程、观察内容、观察记录会因观察者不同而不同,所收集的资料带有较多的观察者个人色彩,观察结果缺乏必要的信度,难以重复验证。另外,非结构式观察所获得的资料没有统一的形式,通常只能进行定性的分析。)解析:四、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2.00)44.比较横向研究和纵向

    40、研究的优缺点。(分数:11.00)_正确答案:(横向研究的优点是调查面广,多数采用统计调查的方式,资料的格式比较统一,标准化程度较高,而且资料来源于同一时间,未受到时间变化的影响,因而可对各种类型的研究对象进行描述和比较。横向研究并非只能静态地描述某种社会现象在特定时点或时期中的状况,许多解释性研究也同样可以采用横向研究,并且横向研究还能够用于描述和解释社会变迁。另一方面,横向研究也有一些缺陷,例如在进行关于社会变迁的研究中,横向研究的资料只能对变迁进行间接的推测,而不能直接论证。 纵向研究的优点是能够较好地了解社会现象的发展过程,能比较不同时期的变化。 由于纵向研究中各种变量的时间顺序清楚,

    41、因此它比横向研究更容易做出逻辑上的因果判断。但纵向研究的缺点是,它比横向研究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经费,这一特点决定了它不能被广泛使用。此外,纵向研究的同组研究需要在多个时间点调查同一对象,由于调查对象搬迁、死亡等多种原因,导致调查对象的减少,从而影响其追踪研究的效果。)解析:45.试述实际进行分层抽样需要注意解决的问题。(分数:11.00)_正确答案:(1) 如何进行分层,或者说根据什么原则确定分层变量。一般选择分层变量的依据是:总体的特征、总体的性质、与研究变量相关的变量。 (2) 如何确定样本比例。在大多数情况下,分层抽样采取等比例方式进行,特殊情况下可以采用不等比例方式进行。 (3) 确定实际分层抽取样本的方法。一种方法是把所有总体元素按分层变量进行分层,并计算各层在总体中的比例,然后可以采取等比例抽样,也可以采用不等比例抽样,最后按照确定的样本比例用简单随机或系统抽样方法,抽出适量的样本元素;另一种方法是采取等比例分层抽样。)解析:五、应用题(总题数:1,分数:1.00)46.以下是 72名离婚者婚龄的统计(见下表)。 婚龄 人数13 546791012131516181921222425272830102014943241试求标准差。(分数:1.00)_正确答案:(先求加权算术平均数 * (2) 再求标准差 *)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学历类职业资格】社会研究方法自考题-3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proposalcash35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