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研究方法自考题-35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62,分数:100.00)1.人们通过对现实世界细致的系统观察而把握某种现象存在的程度的过程就是_ A.测量 B.指数 C.概念化 D.量化指标(分数:1.00)A.B.C.D.2.社会测量中,与自然科学测量最接近的是_ A.定性测量 B.定量测量 C.物理测量 D.属性测量(分数:1.00)A.B.C.D.3.社会测量的第一个步骤是_ A.概念化 B.操作化 C.构造指标 D.资料收集(分数:1.00)A.B.C.D.4.针对表示某种社会属性的概念,构造出相应的测量工具,对之进行经验
2、观察,并以数字形式表示观察结果,这就是_ A.定距测量 B.定类测量 C.定量测量 D.定比测量(分数:1.00)A.B.C.D.5.在操作化的过程中,关键的一步是_ A.建立指数 B.构造指标 C.概念化 D.测量(分数:1.00)A.B.C.D.6.测量的两个关键环节是_ A.指数和量表 B.信度和效度 C.概念化和操作化 D.定比测量和定序测量(分数:1.00)A.B.C.D.7.对概念的含义和应用范围给予清晰说明的过程是_ A.操作化 B.概念化 C.定量化 D.定性化(分数:1.00)A.B.C.D.8.概念化的过程是在什么层次上对概念进行了名义定义?_ A.理论层次 B.测量层次
3、C.实践层次 D.经验层次(分数:1.00)A.B.C.D.9.信度是指测量的_ A.准确性 B.可靠性 C.精确性 D.信服性(分数:1.00)A.B.C.D.10.经常被研究者用来指称概念的层面或具体方面的术语是_ A.指标 B.维度 C.效度 D.信度(分数:1.00)A.B.C.D.11.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用_来形容由于社会动荡和剧烈变迁给人们带来的不确定感。 A.失范 B.危机 C.混乱 D.异化(分数:1.00)A.B.C.D.12.可以直接观察的变量又称为_ A.效标 B.指标 C.指数 D.效度(分数:1.00)A.B.C.D.13.把概念抽象的名义定义进一步具体化,使其转化
4、成能从经验上进行观察和测量的变量和指标,这个过程通常被称为_ A.操作化 B.概念化 C.资料收集 D.复合测量(分数:1.00)A.B.C.D.14._是概念的具体化,可以在经验层次上观测,表明事物在数量、等级或类别上的变动状态。 A.指标 B.命题 C.指数 D.变量(分数:1.00)A.B.C.D.15.抽象程度比较低的概念比较容易_ A.理论化 B.操作化 C.定性化 D.概念化(分数:1.00)A.B.C.D.16.在量化测量中,精确度最高的测量层次是_ A.定类测量 B.定序测量 C.定距测量 D.定比测量(分数:1.00)A.B.C.D.17.测量层次中最低的是_ A.定序测量
5、B.定比测量 C.定类测量 D.定距测量(分数:1.00)A.B.C.D.18.测量指标的精确度是用_来衡量的。 A.量表 B.测量信度 C.测量层次 D.测量效度(分数:1.00)A.B.C.D.19.以相等的固定间距(标准间距)来确定属性强度的实际距离的测量层次是_ A.定类测量 B.定序测量 C.定距测量 D.定比测量(分数:1.00)A.B.C.D.20.对于抽象复杂的概念,就可能会找到更多的指标。决定用哪些指标更能代表概念的规则是_ A.择优规则 B.劣汰规则 C.严格规则 D.一致性规则(分数:1.00)A.B.C.D.21.在量化测量中,根据属性的不同对人或事件进行分类,是指_
6、A.定序测量 B.定类测量 C.定距测量 D.定比测量(分数:1.00)A.B.C.D.22.测量层次按精确度由低到高依次为_ A.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定比测量 B.定序测量定类测量定距测量定比测量 C.定距测量定序测量定类测量定比测量 D.定比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定类测量(分数:1.00)A.B.C.D.23.在下列指标中,能够作为定序指标处理的是_ A.年龄 B.性别 C.职业 D.婚姻状况(分数:1.00)A.B.C.D.24.在下列测量尺度中,尺度不能作加、减、乘、除的数学运算,也不能用数学符号“”、“”来表示的是_ A.定类尺度 B.定比尺度 C.定距尺度 D.定序尺度(分数:1
7、.00)A.B.C.D.25.不仅对属性进行分类,而且还根据属性强度的不同对人或事件进行顺序排列的测量层次是_ A.定类测量 B.定序测量 C.定距测量 D.定比测量(分数:2.00)A.B.C.D.26.测量抽象概念的常用工具是_ A.指数和参数 B.指数和量表 C.参数和李克特量表 D.李克特量表和语义差异量表(分数:2.00)A.B.C.D.27.在社会测量中,功能最多的测量尺度是_ A.定序测量 B.定比测量 C.定类测量 D.定距测量(分数:2.00)A.B.C.D.28.可以用来测量个人和社会的某种特征,可以最终反映出个人或社会的特征存在的状况的测量工具是_ A.参数 B.量表 C
8、.指数 D.语义差异量表(分数:2.00)A.B.C.D.29.将多个指标整合为一个单一的分数就是_ A.指标群 B.指数 C.指标 D.量表(分数:2.00)A.B.C.D.30.一种将所测量的复合变量的各个方面都按同样的方式将其可取值按一定顺序排列出来的测量工具是_ A.量表 B.指数 C.操作化 D.概念化(分数:2.00)A.B.C.D.31.从测量层次看,量表测量属于_ A.定类测量层次 B.定序测量层次 C.定距测量层次 D.定比测量层次(分数:2.00)A.B.C.D.32.在量化测量中,建立指数的第一步是_ A.对指标进行加权 B.选取符合标准的指标 C.确定指标的顺序 D.处
9、理缺失值(分数:2.00)A.B.C.D.33.给指数中的某些重要指标赋以特殊的分量就是_ A.复合测量 B.加权 C.量化 D.单一测量(分数:2.00)A.B.C.D.34.李克特量表最大的优点是_ A.清楚的顺序回答形式 B.便于理解 C.简捷明晰 D.方便录入(分数:2.00)A.B.C.D.35._在 20 世纪 30 年代,将问卷调查的答案从两种扩展成了 4 种。 A.李克特 B.罗森伯格 C.齐默巴多 D.坎贝尔(分数:2.00)A.B.C.D.36.用来测量人们的感觉或主观判断的测量工具是_ A.指数 B.参数 C.量表 D.效度(分数:2.00)A.B.C.D.37.李克特量
10、表属于_ A.定距测量 B.定类测量 C.定比测量 D.定序测量(分数:2.00)A.B.C.D.38.20 世纪 50 年代发展出来的,主要用来测量人们对观念、事物或他人的感觉的量表是_ A.语义差异量表 B.罗森伯格量表 C.李克特量表 D.总加量表(分数:2.00)A.B.C.D.39.语义差异量表发展出来的年代是_ A.20 世纪 20 年代 B.20 世纪 30 年代 C.20 世纪 40 年代 D.20 世纪 50 年代(分数:2.00)A.B.C.D.40.按照李克特总加量表的形式而设计的一个具体的量表是指_ A.罗森伯格量表 B.语义差异量表 C.迪尔凯姆量表 D.斯皮尔曼量表
11、(分数:2.00)A.B.C.D.41.在语义差异量表中,最经常使用的形容词类别是_ A.力度 B.评价 C.行动 D.语言(分数:2.00)A.B.C.D.42.用同一种测量工具,在两种不同场合对同一群受试者前后测量两次所得到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是_ A.再测信度 B.复本信度 C.折半信度 D.表面信度(分数:2.00)A.B.C.D.43.使用相同指标或测量工具重复测量相同事物时,得到相同结果的可能性,是指测量的_ A.操作化 B.概念化 C.信度 D.效度(分数:2.00)A.B.C.D.44.又称为稳定性信度的是_ A.复本信度 B.折半信度 C.再测信度 D.内容信度(分数:2.00
12、)A.B.C.D.45.相关系数反映的是测量分数的稳定性程度,故称为_ A.折半信度 B.复本信度 C.稳定性信度 D.等值性信度(分数:2.00)A.B.C.D.46.最简单、最直接评估信度的方法是_ A.内容信度 B.复本信度 C.折半信度 D.再测信度(分数:2.00)A.B.C.D.47._是在一个测量中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复本来对同一群研究对象进行测量时所得到结果的一致性程度。_ A.等值性信度 B.稳定性信度 C.再测信度 D.复本信度(分数:2.00)A.B.C.D.48.复本信度又称为_ A.稳定性信度 B.等值性信度 C.折半信度 D.再测信度(分数:2.00)A.B.C.D
13、.49.斯皮尔曼-布朗公式的表达式是_ A B C D (分数:2.00)A.B.C.D.50.心理学家斯皮尔曼只用一个测量工具对同一组同一群受试者实施一次测量,但将奇数题和偶数题分开计分,再计算奇数试题和偶数试题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即所谓的_ A.折半信度 B.再测信度 C.复本信度 D.稳定性信度(分数:2.00)A.B.C.D.51.测量是否有表面效度,主要是基于_ A.测量工具代表概念定义的内容多少 B.是否有再测信度 C.是否有概念定义作为客观依据 D.个人的主观判断(分数:2.00)A.B.C.D.52.用来检查由操作化得到的经验指标是否能够比较全面地代表概念所包含的内容的效度是_
14、 A.效标效度 B.内容效度 C.表面效度 D.同时效度(分数:2.00)A.B.C.D.53.最容易评估,也是最基本的效度类型是_ A.效标效度 B.内容效度 C.表面效度 D.同时效度(分数:2.00)A.B.C.D.54.用个人对自己能力的主观评价来测量“自尊心”这个概念,是一种具有_的测量方法。 A.效标效度 B.内容效度 C.表面效度 D.预测效度(分数:2.00)A.B.C.D.55.内容效度是指测量在多大程度上涵盖了被测量概念的全部内涵。测量工具代表概念定义的内容越多,则内容效度就_ A.无法确定 B.越高 C.越低 D.不变(分数:2.00)A.B.C.D.56.测量结果与人们
15、头脑中的印象或学术界形成的共识之间的吻合程度被称为_ A.表面效度 B.内容效度 C.预测效度 D.同时效度(分数:2.00)A.B.C.D.57.下列效度又称准则效度的是_ A.表面效度 B.内容效度 C.效标效度 D.预测效度(分数:2.00)A.B.C.D.58.在“社会阶层”这个概念的定义中,通常包含教育程度、收入程度与职业等数个层面,如果测量“社会阶层”的测量工具只包含收入层面的指标,就明显缺乏_ A.表面效度 B.内容效度 C.效标效度 D.预测效度(分数:2.00)A.B.C.D.59.已被断定具有效度的效标与测量结果之间的相关程度称为_ A.复本信度 B.折半信度 C.预测效度
16、 D.同时效度(分数:2.00)A.B.C.D.60._是用测量分数与效标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来衡量的,这样就减少由于主观判断失误而产生的偏差,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效度。 A.同步效度 B.表面效度 C.内容效度 D.效标效度(分数:2.00)A.B.C.D.61.以下关于信度和效度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 A.可信的测量,不一定都是有效的 B.不可信的测量,也可能是有效的 C.有效的测量不一定是可信的 D.有了信度就一定有效度(分数:2.00)A.B.C.D.62.对信度与效度关系的正确表述是_ A.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 B.效度是信度的必要条件 C.信度是效度的充分条件 D.效度是信度的充要条件(
17、分数:2.00)A.B.C.D.社会研究方法自考题-35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62,分数:100.00)1.人们通过对现实世界细致的系统观察而把握某种现象存在的程度的过程就是_ A.测量 B.指数 C.概念化 D.量化指标(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了测量的概念。所谓测量就是人们通过对现实世界细致的系统观察而把握某种现象存在的程度的过程。答案为 A。2.社会测量中,与自然科学测量最接近的是_ A.定性测量 B.定量测量 C.物理测量 D.属性测量(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在社会测量中
18、与自然科学测量最接近的是定量测量,也就是针对表示某种社会属性的概念,构造出相应的测量工具,对它进行经验观察,并以数字的形式表示观察结果。答案为 B。3.社会测量的第一个步骤是_ A.概念化 B.操作化 C.构造指标 D.资料收集(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社会测量有三个步骤:(1)概念化;(2)操作化;(3)资料收集。答案为 A。4.针对表示某种社会属性的概念,构造出相应的测量工具,对之进行经验观察,并以数字形式表示观察结果,这就是_ A.定距测量 B.定类测量 C.定量测量 D.定比测量(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定类测量就是针对表示某种社会属性的概念
19、构造出相应的测量工具并对它进行经验观察以数字的形式表示出观察的结果。答案为 B。5.在操作化的过程中,关键的一步是_ A.建立指数 B.构造指标 C.概念化 D.测量(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构造指标是操作化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有了指标才能在经验层次上进行观察。答案为B。6.测量的两个关键环节是_ A.指数和量表 B.信度和效度 C.概念化和操作化 D.定比测量和定序测量(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测量的两个关键的环节是概念化和操作化。答案为 C。7.对概念的含义和应用范围给予清晰说明的过程是_ A.操作化 B.概念化 C.定量化 D.定性化(分数:1
20、.00)A.B. C.D.解析:解析 社会测量的第一个环节,也就是概念化环节,是对概念的含义和应用范围给予清晰说明的一个过程。答案为 B。8.概念化的过程是在什么层次上对概念进行了名义定义?_ A.理论层次 B.测量层次 C.实践层次 D.经验层次(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概念化是社会测量的第一个环节,是指对概念的含义和应用范围给予清晰的说明的过程,也就是在理论层次上对概念进行名义定义。答案为 A。9.信度是指测量的_ A.准确性 B.可靠性 C.精确性 D.信服性(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信度是指使用相同的测量工具重复测量同一个对象的时候得到相同研
21、究结果的可能性,也就是指测量的可靠性。答案为 B。10.经常被研究者用来指称概念的层面或具体方面的术语是_ A.指标 B.维度 C.效度 D.信度(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在研究的过程中经常被研究者用来指标概念的层面或者具体方面的术语是维度。答案为B。11.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用_来形容由于社会动荡和剧烈变迁给人们带来的不确定感。 A.失范 B.危机 C.混乱 D.异化(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失范是由法国的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提出的,用来形容社会动荡和剧烈变迁给人们带来的不确定感。答案为 A。12.可以直接观察的变量又称为_ A.效标 B.指标 C.指
22、数 D.效度(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指标是可以直接观察的变量,它比一般的变量更加具体,可以直接从经验层次反映出概念内涵中某个层次的内容。答案为 B。13.把概念抽象的名义定义进一步具体化,使其转化成能从经验上进行观察和测量的变量和指标,这个过程通常被称为_ A.操作化 B.概念化 C.资料收集 D.复合测量(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操作化的过程就是使概念能容易被测量的过程,也就是把概念抽象的名义定义进一步具体化,让它转化成能从经验上进行观察和测量的变量和指标。答案为 A。14._是概念的具体化,可以在经验层次上观测,表明事物在数量、等级或类别上的变
23、动状态。 A.指标 B.命题 C.指数 D.变量(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了变量的概念。变量就是概念的具体化,可以在经验层次上观测,表明事物在数量、等级或者类别上的变动状态。答案为 D。15.抽象程度比较低的概念比较容易_ A.理论化 B.操作化 C.定性化 D.概念化(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操作化就是把概念抽象的名义定义进一步具体化,所以抽象程度越低就应该越容易被操作化。答案为 B。16.在量化测量中,精确度最高的测量层次是_ A.定类测量 B.定序测量 C.定距测量 D.定比测量(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按精确度由
24、高到低,测量分为定比测量、定距测量、定序测量和定类测量。答案为 D。17.测量层次中最低的是_ A.定序测量 B.定比测量 C.定类测量 D.定距测量(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在量化测量中,按精确度由低到高,测量分为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和定比测量。答案为 C。18.测量指标的精确度是用_来衡量的。 A.量表 B.测量信度 C.测量层次 D.测量效度(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在量化测量中,测量指标的精确度是用测量层次来衡量的。答案为 C。19.以相等的固定间距(标准间距)来确定属性强度的实际距离的测量层次是_ A.定类测量 B.定序测量 C.定
25、距测量 D.定比测量(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定距测量是以相等的固定间距(标准间距)来确定属性强度的实际距离的测量。答案为 C。20.对于抽象复杂的概念,就可能会找到更多的指标。决定用哪些指标更能代表概念的规则是_ A.择优规则 B.劣汰规则 C.严格规则 D.一致性规则(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抽象复杂的概念有更多的指标与之相对应,为了找出哪个指标更能代表概念就需要运用到择优规则。答案为 A。21.在量化测量中,根据属性的不同对人或事件进行分类,是指_ A.定序测量 B.定类测量 C.定距测量 D.定比测量(分数:1.00)A.B. C.D.解析:
26、解析 定比测量是指在量化测量过程中根据属性的不同而对人或者事件进行分类。答案为 B。22.测量层次按精确度由低到高依次为_ A.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定比测量 B.定序测量定类测量定距测量定比测量 C.定距测量定序测量定类测量定比测量 D.定比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定类测量(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测量的层次按照精确度由低到高依次可以分为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和定比测量。答案为 A。23.在下列指标中,能够作为定序指标处理的是_ A.年龄 B.性别 C.职业 D.婚姻状况(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在 ABCD 四个选项中,只有年龄能作为定序指标
27、来处理,因为定序测量是不仅对属性进行分类而且还根据属性的强度的不同对人或者事件进行顺序排列,只有年龄能按顺序排列。答案为 A。24.在下列测量尺度中,尺度不能作加、减、乘、除的数学运算,也不能用数学符号“”、“”来表示的是_ A.定类尺度 B.定比尺度 C.定距尺度 D.定序尺度(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在测量尺度中我们从数学性质看时,高层次的尺度具有低层次尺度的一切性质,但是低层次的尺度却只有它自己的性质,定类尺度只能用“=”“”来表示。答案为 A。25.不仅对属性进行分类,而且还根据属性强度的不同对人或事件进行顺序排列的测量层次是_ A.定类测量 B.定序测量 C.定
28、距测量 D.定比测量(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定序测量的概念。定序测量是指不仅对属性进行分类而且还根据属性强度的不同对人或者事件进行顺序排列的测量层次。答案为 B。26.测量抽象概念的常用工具是_ A.指数和参数 B.指数和量表 C.参数和李克特量表 D.李克特量表和语义差异量表(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在测量的过程中,指数和量表是测量抽象概念的一种常用的工具。答案为 B。27.在社会测量中,功能最多的测量尺度是_ A.定序测量 B.定比测量 C.定类测量 D.定距测量(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在社会测量中,定比测量
29、是最高层次的尺度,它具有低层次的尺度的一切功能。答案为B。28.可以用来测量个人和社会的某种特征,可以最终反映出个人或社会的特征存在的状况的测量工具是_ A.参数 B.量表 C.指数 D.语义差异量表(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指数是一种可以用来测量个人和社会的某种特征,能最终反映出个人或社会的特征存在的状况的一种测量工具。答案为 C。29.将多个指标整合为一个单一的分数就是_ A.指标群 B.指数 C.指标 D.量表(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指数是将多个指标整合为一个单一的分数,本题考查了指数的基本概念。答案为 B。30.一种将所测量的复合变量的各个
30、方面都按同样的方式将其可取值按一定顺序排列出来的测量工具是_ A.量表 B.指数 C.操作化 D.概念化(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了量表的基本概念。所谓量表就是一种将所测量的符合变量的各个方面都按同样的方式将其可取值按一定顺序排列出来的测量工具。答案为 A。31.从测量层次看,量表测量属于_ A.定类测量层次 B.定序测量层次 C.定距测量层次 D.定比测量层次(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虽然量表测量得到的是从小到大的连续分值,但从测量层次看,量表测量仍属于定序测量层次,因为量表得分之间不存在标准等距。答案为 B。32.在量化测量中,建立指数的
31、第一步是_ A.对指标进行加权 B.选取符合标准的指标 C.确定指标的顺序 D.处理缺失值(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建立指数的第一步是选取符合标准的指标,也就是要选取表面效度较高的指标。答案为B。33.给指数中的某些重要指标赋以特殊的分量就是_ A.复合测量 B.加权 C.量化 D.单一测量(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在选取到符合标准的指标以后就要进一步考虑每个指标的分量如何,也就是考虑加权的问题了,加权也就是给指数中某些重要指标赋以特殊的分量。答案为 B。34.李克特量表最大的优点是_ A.清楚的顺序回答形式 B.便于理解 C.简捷明晰 D.方便录入
32、(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李克特量表有众多的优点,其中最大的优点是清楚的顺序回答形式。答案为 A。35._在 20 世纪 30 年代,将问卷调查的答案从两种扩展成了 4 种。 A.李克特 B.罗森伯格 C.齐默巴多 D.坎贝尔(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美国心理学家李克特在 20 世纪 30 年代将问卷调查的答案从两种选择扩展成了 4 种,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和非常不同意。答案为 A。36.用来测量人们的感觉或主观判断的测量工具是_ A.指数 B.参数 C.量表 D.效度(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量表主要是用来测量人们的感觉或者
33、主观判断,它的测量逻辑是假定有相同主观感觉的人会在一个由弱到强的连续线段的相同位置,标出自己的感觉。答案为 C。37.李克特量表属于_ A.定距测量 B.定类测量 C.定比测量 D.定序测量(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李克特量表是一种定序测量,它的答案的分数显示的只是一种顺序排名。答案为 D。38.20 世纪 50 年代发展出来的,主要用来测量人们对观念、事物或他人的感觉的量表是_ A.语义差异量表 B.罗森伯格量表 C.李克特量表 D.总加量表(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语义差异量表是在 20 世纪 50 年代发展出来的,主要是用来测量人们对观念、事物
34、或者他人的感觉的一种量表。答案为 A。39.语义差异量表发展出来的年代是_ A.20 世纪 20 年代 B.20 世纪 30 年代 C.20 世纪 40 年代 D.20 世纪 50 年代(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语义差异量表是在 20 世纪 50 年代发展出来的,主要是用来测量人们对观念、事物或者他人的感觉的一种量表。答案为 D。40.按照李克特总加量表的形式而设计的一个具体的量表是指_ A.罗森伯格量表 B.语义差异量表 C.迪尔凯姆量表 D.斯皮尔曼量表(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罗森伯格量表是一种按照李克特总加量表的形式而设计的一个具体的量表,反
35、映了李克特总加量表的基本特点。答案为 A。41.在语义差异量表中,最经常使用的形容词类别是_ A.力度 B.评价 C.行动 D.语言(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从语义上来看,形容词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评价、力度和行动。在语义差异量表中,评价是最经常使用的形容词类别。答案为 B。42.用同一种测量工具,在两种不同场合对同一群受试者前后测量两次所得到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是_ A.再测信度 B.复本信度 C.折半信度 D.表面信度(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了再测信度的基本概念,所谓再测信度是指用同一种测量工具,在两种不同场合对同一群受试者前后测量两次所得
36、到结果的一致性程度。答案为 A。43.使用相同指标或测量工具重复测量相同事物时,得到相同结果的可能性,是指测量的_ A.操作化 B.概念化 C.信度 D.效度(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了信度的概念。所谓信度是指使用相同指标或者测量工具重复测量相同事物时,得到相同结果的可能性。答案为 C。44.又称为稳定性信度的是_ A.复本信度 B.折半信度 C.再测信度 D.内容信度(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再测信度又被称为稳定性信度,是用同一种测量工具,在两种不同场合对同一群受试者前后测量两次所得到结果的一致性程度。答案为 C。45.相关系数反映的是测量
37、分数的稳定性程度,故称为_ A.折半信度 B.复本信度 C.稳定性信度 D.等值性信度(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相关系数越大,说明两次测量的一致性越大,也就是说相关系数反映的是测量分数的稳定性程度,所以又被称为是稳定性信度。答案为 C。46.最简单、最直接评估信度的方法是_ A.内容信度 B.复本信度 C.折半信度 D.再测信度(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再测信度是最简单、最直接评估信度的方法,但是它也有它的不足,也就是第一次测量产生的练习效应会对第二次测量产生影响。答案为 D。47._是在一个测量中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复本来对同一群研究对象进行测量时
38、所得到结果的一致性程度。_ A.等值性信度 B.稳定性信度 C.再测信度 D.复本信度(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了复本信度的基本概念。所谓复本信度就是指在一个测量中采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复本来对同一群研究对象进行测量时所得到结果的一致性程度。答案为 D。48.复本信度又称为_ A.稳定性信度 B.等值性信度 C.折半信度 D.再测信度(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复本信度是等值性信度的一种,而且同时在一定的程度上复本信度又被称为是等值性信度。答案为 B。49.斯皮尔曼-布朗公式的表达式是_ A B C D (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为了克服复本信度操作上的困难,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提出了斯皮尔曼布朗公式:r=2roe/1+roe。答案为 C。50.心理学家斯皮尔曼只用一个测量工具对同一组同一群受试者实施一次测量,但将奇数题和偶数题分开计分,再计算奇数试题和偶数试题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即所谓的_ A.折半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