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研究方法-3 及答案解析(总分:63.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20.00)1.在问卷调查中,下列哪些是正确的问题排序( )(分数:2.00)A.把内容相关的问题放在一起B.把复杂的问题放在前面,把简单的问题放在后面C.把容易引起被调查者兴趣的问题放在前面D.把需要被调查者回忆的问题放在前面E.把了解现状的问题放在前面2.根据现代统计学的研究,被调查的个体情况与总体情况相一致的概率主要受下列因素南影响( )(分数:2.00)A.抽样方法B.总体的同质性程度C.研究者的主观因素D.抽样的随机性程度E.样本量3.与自然科学相比,对社会现象的测量的特点
2、是( )(分数:2.00)A.标准化和准确化程度低B.测量误差较低C.数字化或量化程度低D.测量尺度层次高E.可信程度高4.在访谈控制中,表情控制的技巧包括( )(分数:2.00)A.注意防止毫无表情B.善于用表情与被访者交流C.调查员的目光应主要集中在被调查者身上D.调查者应目不转睛地盯着被调查者E.当调查对象说到挫折,不幸时,要有义愤的表情5.社会研究的内容可分为( )(分数:2.00)A.现状调查B.态度调查C.因果分析D.预测分析E.对策研究6.观察的准备阶段要做哪些工作( )(分数:2.00)A.明确观察的目的B.物质准备和理论准备C.制定观察方案D.进入观察现场E.进行观察或测量7
3、.访谈法的优点是( )(分数:2.00)A.信息量大B.灵活性高C.适用范围广D.控制性强E.可以和其他方法相结合,以获取更加丰富的信息8.文献研究的优点主要有( )(分数:2.00)A.可研究那些不可能接近的研究对象B.具有非介入性和无反应性C.适于作纵贯研究和趋势研究D.费用较低E.资料精确可靠9.与定量研究方法相比,定性研究的缺点有( )(分数:2.00)A.其所得结论难以在较大范围内推论到总体B.其研究成果很难以数学的语言准确描述C.在规模相似的情况下,比定量研究耗费时间长D.其标准化程度不高E.其调查只能得到表面、浮浅的信息,不能抓住本质特征10.选题客观的标准一般包括题目的( )(
4、分数:2.00)A.理论性B.应用性C.重要性D.新颖性E.可行性二、B简答题/B(总题数:4,分数:20.00)11.社会研究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分数:5.00)_12.简要说明社会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重要特点。(分数:5.00)_13.简述非结构式观察的优缺点。(分数:5.00)_14.简述选择受试者的原理。(分数:5.00)_三、B论述题/B(总题数:2,分数:22.00)15.试述指数和量表的联系和区别。(分数:11.00)_16.学术性研究报告的导言部分包括哪些内容?(分数:11.00)_四、B应用题/B(总题数:1,分数:1.00)17.下表是某县所属村的人均收入次数分配,
5、试求这一分配的四分位差。 收入组别(元) 村数(f) 累计次数(cf)100150150200200250250300300350350400158610495631592196291354400450450500172371373(分数:1.00)_社会研究方法-3 答案解析(总分:63.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20.00)1.在问卷调查中,下列哪些是正确的问题排序( )(分数:2.00)A.把内容相关的问题放在一起 B.把复杂的问题放在前面,把简单的问题放在后面C.把容易引起被调查者兴趣的问题放在前面 D.把需要被调查者回忆的问题放在前面E.把
6、了解现状的问题放在前面 解析:一般而言,排序设计遵循以下规则:第一,把内容相关的问题放在一起,避免问卷显得杂乱;第二,把简单的问题放在前面,把复杂的问题放在后面;第三,把容易的引起被调查者兴趣的问题放在前面,而把容易引起他们紧张或产生顾虑的问题放在后面;第四,把了解现状的问题放在前面,而把需要被调查者回忆的问题放在后面;第五,在派访问员面访的情况下,可以先问一些个人或单位的基本情况,把其他问题放在后面;第六,如果设计了开放题,一般放在问卷的最后面。2.根据现代统计学的研究,被调查的个体情况与总体情况相一致的概率主要受下列因素南影响( )(分数:2.00)A.抽样方法B.总体的同质性程度 C.研
7、究者的主观因素D.抽样的随机性程度 E.样本量 解析:根据现代统计学的研究,被调查的个体(样本)的情况与总体情况相一致的概率程度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总体的同质性程度、抽样的随机性程度及样本量。3.与自然科学相比,对社会现象的测量的特点是( )(分数:2.00)A.标准化和准确化程度低 B.测量误差较低C.数字化或量化程度低 D.测量尺度层次高E.可信程度高解析:4.在访谈控制中,表情控制的技巧包括( )(分数:2.00)A.注意防止毫无表情 B.善于用表情与被访者交流 C.调查员的目光应主要集中在被调查者身上 D.调查者应目不转睛地盯着被调查者E.当调查对象说到挫折,不幸时,要有义愤的表情解
8、析:表情控制的技巧包括:首先,在运用表情时要注意防止毫无表情;其次,调查员要善于用表情来与被访者交流;最后,在调查过程中调查者要注意自己的目光,应主要集中在被调查者身上,但不应该始终目不转睛地盯着对方。5.社会研究的内容可分为( )(分数:2.00)A.现状调查 B.态度调查 C.因果分析 D.预测分析 E.对策研究 解析:6.观察的准备阶段要做哪些工作( )(分数:2.00)A.明确观察的目的 B.物质准备和理论准备 C.制定观察方案 D.进入观察现场E.进行观察或测量解析:7.访谈法的优点是( )(分数:2.00)A.信息量大 B.灵活性高 C.适用范围广 D.控制性强 E.可以和其他方法
9、相结合,以获取更加丰富的信息 解析:8.文献研究的优点主要有( )(分数:2.00)A.可研究那些不可能接近的研究对象 B.具有非介入性和无反应性 C.适于作纵贯研究和趋势研究 D.费用较低 E.资料精确可靠解析:9.与定量研究方法相比,定性研究的缺点有( )(分数:2.00)A.其所得结论难以在较大范围内推论到总体 B.其研究成果很难以数学的语言准确描述 C.在规模相似的情况下,比定量研究耗费时间长 D.其标准化程度不高 E.其调查只能得到表面、浮浅的信息,不能抓住本质特征解析:定性方法存在的缺点有:定性方法所获得的结论难以在较大范围中推论到总体;其研究成果很难以数学的语言加以精确的描述;在
10、规模相似的情况下,定性研究往往比定量研究耗费更长的时间,并且定性研究方法的标准化程度不高,不易动员大量的人员参与调查工作,难以形成统一的大规模社会研究行动。10.选题客观的标准一般包括题目的( )(分数:2.00)A.理论性B.应用性C.重要性 D.新颖性 E.可行性 解析:在符合社会实践或理论发展需要的基础上,需要根据重要性、新颖性和可行性的原则来选择研究题目。二、B简答题/B(总题数:4,分数:20.00)11.社会研究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社会研究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 客观性原则。简单说就是实事求是的原则,是指社会研究应该尽最大可能客观地反映
11、社会实际情况。社会研究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社会事实,而研究工作是科学和真实地反映客观存在的社会事实。 (2) 把握好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问题。研究者应尽量避免个人的价值立场对其研究工作及其结论的影响。 (3) 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既是从事社会研究工作人员所必须遵从的基本职业道德,也是保证研究工作及其数据资料质量的基本条件。 (4) 遵守法律和社会规范。这要求社会研究者应该一方面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严格按照法律和各种社会规范行事。12.简要说明社会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重要特点。(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社会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有两个重要特点: (1) 其概率性特点,
12、即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不具有必然性,某种特定的现象(原因)只是有可能导致某种特定的结果,而不是必然导致后者的发生。 (2) 社会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常常无法直接观察和测量。人们只能观察和测量到两个社会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共同变化的情况,而无法直接观察和测量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13.简述非结构式观察的优缺点。(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非结构式观察的优点在于它的弹性,观察者在观察过程中可以表现出足够的灵活性,所收集的资料不会受到事先规定的观察项目和记录标准的干扰和限制,能更深入、全面、客观地收集真实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的信息。非结构式观察的缺点在于观察过程、观察内容、观察记录会因观察
13、者不同而不同,所收集的资料带有较多的观察者个人色彩,观察结果缺乏必要的信度,难以重复验证。另外,非结构式观察所获得的资料没有统一的形式,通常只能进行定性的分析。14.简述选择受试者的原理。(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1) 随机法,是按照随机分派的方法将受试者分配到实验组和控制组。 (2) 配对法,指的是依据一系列设定的标准或特征,找出两个完全相同或几乎完全相同的实验对象进行配对,将其中一个对象分到实验组,而将另一个对象分到控制组。 (3) 排除法,这种方法的目的是把影响因素在实验前就进行排除。(4) 纳入法,是把其他主要的影响变量也当成自变量引入实验中,同时对几个自变量进行操作、
14、测量和检验。三、B论述题/B(总题数:2,分数:22.00)15.试述指数和量表的联系和区别。(分数:11.00)_正确答案:()解析:量表和指数都是对抽象概念进行复合测量,即基于一项以上资料的测量。量表不仅能测出变量的大小,而且还能反映出变量的强弱结构,因此能获得比指标测量更多的信息。 另外,虽然量表测量得到是从小到大连续分值,但从测量层次看,量表测量仍属于定序测量层次,因为,量表得分之间不存在标准等距。但是,在实践中,许多研究者从便于统计分析的角度考虑,都将指数测量作为定距或定比层次的测量来使用。 最后,从使用频率看,指数比量表运用得更加频繁。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已有的资料建立量表的难度较大,
15、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而已有的成熟量表又不多。相对来说,建立指数的技术则相对简单一些,建立指数对资料的要求也不那么苛求。另外,建立指数和量表的逻辑,原则上讲并不冲突,一个细致全面的指数是可以被转化为一个量表的。16.学术性研究报告的导言部分包括哪些内容?(分数:11.00)_正确答案:()解析:学术性研究报告的导言部分应包括以下内容: (1) 说明研究问题的性质和意义。研究者在导言一开始就必须向读者说明一项社会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的性质,或者要解决群众所关心而有待解决的问题,或者对已有的理论进行验证或揭示日常现象下面所隐含的重大问题。在此基础上,还要说明此项研究的目的、价值和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和应
16、用意义。 (2)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指对与本研究有关的其他研究报告或论文的结果、观点或论述的综合说明。为了使自己的研究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并有所突破和创新,而不是仅仅重复他人已经做过的研究,在确定研究题目的时候,研究者就要对其他学者已经做过的同类研究成果和相关文献包括直到最近的具有不同观点和不同方法的研究进行检索和阅读,并进行分析和批评,只有这样,才能了解以往的研究者对此类问题有何想法,采用过哪些研究方法,得到了什么结果,解决了什么问题,有哪些问题还有待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研究问题的清晰的概念和独到见解。 (3) 介绍研究目标与假设。在导言中还应该向读者介绍研究的目标和基本假设。做一项研究,
17、研究者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研究者还必须了解能否达到以及如何达到目标。对此,在检索和阅读文献的时候,研究者就要特别注意从已有的资料中寻找可能的突破,确立自己的研究目标和达到目标的独特方法,因为一项独立的研究在目标与假设上必须要显示出一定的独特之处,即使不能全面超越已有的研究,至少不能完全重复已有的研究。 (4) 重要概念的界定。对研究中的重要概念给予明确的界定,说明其在本研究中的确切含义是导言的重要内容。明确地界定研究的重要概念一方面可以使读者在不产生歧义的情况下了解研究的内容和结果,另一方面使其他研究者能够用同样的方法验证研究的结果。四、B应用题/B(总题数:1,分数:1.00)17.下表是某县所属村的人均收入次数分配,试求这一分配的四分位差。 收入组别(元) 村数(f) 累计次数(cf)100150150200200250250300300350350400400450450500158610495631721592196291354371373(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先求 Q1与 Q3的位次 所以 Q1与 Q3分别在 250300 和 300350 两组内。 (2) 求 Q1与 Q3的值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