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3,分数:23.00)1.首次明确提出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四个现代化任务的会议是_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数:1.00)A.B.C.D.2.“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的第三步在人民利益方面的目标是_ A.解放人民温饱问题 B.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C.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 D.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分数:1.00)A.B.C.D.3.根据“三步走”发展战略,到 21 世纪中叶,我国人均国民
2、生产总值将_ A.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B.达到中等发展中国家的水平 C.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D.超过发达国家水平(分数:1.00)A.B.C.D.4.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的,是党的_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分数:1.00)A.B.C.D.5.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_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分数:1.00)A.B.C.D.6.党的十六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提出到 2020 年比 2000 年_ A.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 B.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 C.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一
3、番 D.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分数:1.00)A.B.C.D.7.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_ 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B.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C.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D.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分数:1.00)A.B.C.D.8.党的十七大提出,要转变_ A.经济体制方式 B.经济增长方式 C.经济成长方式 D.经济发展方式(分数:1.00)A.B.C.D.9.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指由_ A.简单型向扩大型转变 B.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C.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 D.传统型向创新型转变(分数:1.00)A.B.C
4、.D.10.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就是要做到_ A.一个原则 B.一纲四目 C.两个坚持、三个转变 D.四个创新(分数:1.00)A.B.C.D.11.第三产业是除一、二产业外的其他各业,主要包括_ A.生产部门和流通部门 B.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 C.基础设施部门和基础工业部门 D.生产部门和服务部门(分数:1.00)A.B.C.D.12.下列对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表述错误的是_ A.科技含量有限 B.经济效益好 C.资源消耗低 D.环境污染少(分数:1.00)A.B.C.D.13.发展国民经济,放在首要地位的必须是_ A.农业 B.工业 C.轻工业 D.第三产业
5、(分数:1.00)A.B.C.D.14.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紧紧抓住的主线是_ A.经济结构战略调整 B.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C.发挥人力资源优势 D.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分数:1.00)A.B.C.D.15.毛泽东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提出发展国民经济必须_ A.以农业为基础 B.以工业为基础 C.以重工业为基础 D.以轻工业为基础(分数:1.00)A.B.C.D.16.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_ A.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B.以农促工,以乡带城的发展阶段 C.工农并进,城乡协调的发展阶段 D.工农互补,城乡结合的发展阶段(分数:1.00)A.B.C.D.17.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_
6、 A.生产发展 B.生活富裕 C.村容整洁 D.管理民主(分数:1.00)A.B.C.D.18.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中,作为衡量我们工作基本尺度的是_ A.生产发展 B.生活宽裕 C.乡风文明 D.管理民主(分数:1.00)A.B.C.D.19.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_ A.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干群融洽 B.生产发展、生活富足、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干群融洽 C.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淳朴、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D.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分数:1.00)A.B.C.D.20.在促进我国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中,邓小平提出_ A.
7、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思想 B.“两个大局”的思想 C.“西部大开发”的思想 D.“以东促西”的思想(分数:1.00)A.B.C.D.21.统筹区域发展,主要指正确处理_ A.少数民族聚居区与汉族聚居区发展的关系 B.东部和中西部发展的关系 C.经济特区与其他地区发展的关系 D.港澳特别行政区与大陆地区发展的关系(分数:1.00)A.B.C.D.22.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正确处理_ A.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B.发现资源和利用资源的关系 C.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环境的关系 D.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分数:1.00)A.B.C.D.23.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直接依据邓小
8、平的_ A.两个大局思想 B.台阶式发展战略思想 C.两个飞跃思想 D.三步走发展战略思想(分数:1.00)A.B.C.D.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2,分数:12.00)24.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明确提出的四个现代化的任务是_ A.工业 B.农业 C.交通运输业 D.国防(分数:1.00)A.B.C.D.25.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正式宣布了我国的现代化宏图,即实现社会主义的_ A.工业现代化 B.农业现代化 C.国防现代化 D.科学技术现代化(分数:1.00)A.B.C.D.26.我国已总体上实现小康,这是_ A.低水平的小康 B.不全
9、面的小康 C.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D.不合格的小康(分数:1.00)A.B.C.D.27.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其中包括_ A.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B.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C.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D.建设生态文明(分数:1.00)A.B.C.D.28.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坚持的指导方针是_ A.自主创新 B.重点跨越 C.支撑发展 D.引领未来(分数:1.00)A.B.C.D.29.新型工业化道路应该是_ A.经济效益好 B.资源消耗低 C.环境污染少 D.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分数:1.00)A.B.C.D.30.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归根
10、到底要靠_ A.减少环境污染 B.优化产业结构 C.加快科技进步 D.提高劳动者素质(分数:1.00)A.B.C.D.3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_ A.抓住经济结构战略调整这条主线 B.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 C.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D.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分数:1.00)A.B.C.D.32.“三农”问题是指_ A.农业问题 B.农村问题 C.农场问题 D.农民问题(分数:1.00)A.B.C.D.33.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因为_ A.农业向人们提供粮食等基本生活资料 B.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料和市场 C.农业为其他部门提供劳动力 D.农业在
11、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不断提高(分数:1.00)A.B.C.D.34.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_ A.人口的关系 B.生活的关系 C.资源的关系 D.生态环境的关系(分数:1.00)A.B.C.D.35.党中央为了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曾提出过的重大决策包括_ A.推进西部大开发 B.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C.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D.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分数:1.00)A.B.C.D.三、B简答题/B(总题数:9,分数:54.00)36.简述邓小平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分数:6.00)_37.简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分数:6.00)_38.为什么要
12、建设创新型国家?(分数:6.00)_39.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分数:6.00)_40.简述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分数:6.00)_41.简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分数:6.00)_4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应当从哪些方面着手?(分数:6.00)_43.简述发展现代农业的必要性。(分数:6.00)_44.简述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措施。(分数:6.00)_四、B论述题/B(总题数:1,分数:11.00)4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和各地统计研究部门对 2000 年2010 年全国
13、及各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进行了统计监测。结果表明,过去的十年中,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努力克服了严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生产成本上涨、“非典”疫情、罕见的冰雪灾害与大地震、泥石流,以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等众多不利因素的影响,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态建设与自然环境保护态势良好。全国及各地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 在十六大基础上,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了哪些新的更高要求?(分数:11.00)_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
14、选择题/B(总题数:23,分数:23.00)1.首次明确提出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四个现代化任务的会议是_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1954 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任务。2.“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的第三步在人民利益方面的目标是_ A.解放人民温饱问题 B.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C.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 D.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1987 年
15、10 月,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正式提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其中第三步是到 21 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3.根据“三步走”发展战略,到 21 世纪中叶,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_ A.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B.达到中等发展中国家的水平 C.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D.超过发达国家水平(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 20 世纪末期,使
16、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 21 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4.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的,是党的_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1997 年党的十五大把“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5.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_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
17、标。6.党的十六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提出到 2020 年比 2000 年_ A.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 B.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 C.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 D.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 2020 年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民生产总值到 2020 年力争比 2000 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7.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_ 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B.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C.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18、 D.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8.党的十七大提出,要转变_ A.经济体制方式 B.经济增长方式 C.经济成长方式 D.经济发展方式(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长期以来,党中央十分重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问题。党的十七大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意义重大,针对性和指导性更强,反映了客观规律,顺应了时代要求。9.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指由_ A.简单型向扩大型转变 B.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C
19、.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 D.传统型向创新型转变(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指把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10.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就是要做到_ A.一个原则 B.一纲四目 C.两个坚持、三个转变 D.四个创新(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就是要做到“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11.第三产业是除一、二产业外的其他各业,主要包括_ A.生产部门和流通部门 B.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 C.基础设施部门和基础工业部门 D.生产部门和服务部门(分数:1.00)
20、A.B. C.D.解析:解析 第三产业是除一、二产业外的其他各业,主要包括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12.下列对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表述错误的是_ A.科技含量有限 B.经济效益好 C.资源消耗低 D.环境污染少(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我国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13.发展国民经济,放在首要地位的必须是_ A.农业 B.工业 C.轻工业 D.第三产业(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把农业放在
21、首要地位,大力发展农业。14.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紧紧抓住的主线是_ A.经济结构战略调整 B.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C.发挥人力资源优势 D.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紧紧抓住经济结构战略调整这条主线,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15.毛泽东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提出发展国民经济必须_ A.以农业为基础 B.以工业为基础 C.以重工业为基础 D.以轻工业为基础(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提出发展国民经济必须以农业为基础。16.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_ A.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
22、展阶段 B.以农促工,以乡带城的发展阶段 C.工农并进,城乡协调的发展阶段 D.工农互补,城乡结合的发展阶段(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当前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全局提出来的。17.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_ A.生产发展 B.生活富裕 C.村容整洁 D.管理民主(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18.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中,作为衡量我们工作基本尺度的是_ A.生产发展 B.生活宽裕 C.乡风文明 D.管理民主(分数:1.00
23、)A.B. C.D.解析:解析 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19.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_ A.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干群融洽 B.生产发展、生活富足、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干群融洽 C.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淳朴、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D.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在促进我
24、国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中,邓小平提出_ A.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思想 B.“两个大局”的思想 C.“西部大开发”的思想 D.“以东促西”的思想(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1988 年,邓小平提出两个大局的思想,促进我国地区经济协调发展。21.统筹区域发展,主要指正确处理_ A.少数民族聚居区与汉族聚居区发展的关系 B.东部和中西部发展的关系 C.经济特区与其他地区发展的关系 D.港澳特别行政区与大陆地区发展的关系(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统筹区域发展,主要是指正确处理东部和中西部发展的关系。22.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正确处理_ A.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
25、、环境的关系 B.发现资源和利用资源的关系 C.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环境的关系 D.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相协调。23.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直接依据邓小平的_ A.两个大局思想 B.台阶式发展战略思想 C.两个飞跃思想 D.三步走发展战略思想(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按照邓小平的“两个大局”思想,根据我国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中共中央提出了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2,分数:12.00)24.
26、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明确提出的四个现代化的任务是_ A.工业 B.农业 C.交通运输业 D.国防(分数:1.00)A. B. C. D. 解析:解析 1954 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任务。25.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正式宣布了我国的现代化宏图,即实现社会主义的_ A.工业现代化 B.农业现代化 C.国防现代化 D.科学技术现代化(分数:1.00)A. B. C. D. 解析:解析 1964 年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宣布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
27、现代化。26.我国已总体上实现小康,这是_ A.低水平的小康 B.不全面的小康 C.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D.不合格的小康(分数:1.00)A. B. C. D.解析:解析 我国总体上实现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27.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其中包括_ A.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B.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C.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D.建设生态文明(分数:1.00)A. B. C. D. 解析:解析 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
28、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3)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4)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5)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28.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坚持的指导方针是_ A.自主创新 B.重点跨越 C.支撑发展 D.引领未来(分数:1.00)A. B. C. D. 解析:解析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29.新型工业化道路应该是_ A.经济效益好 B.资源消耗低 C.环境污染少 D.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分数:1.00)A. B. C. D. 解析:解析 转变
29、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定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我国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30.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归根到底要靠_ A.减少环境污染 B.优化产业结构 C.加快科技进步 D.提高劳动者素质(分数:1.00)A.B.C. D. 解析:解析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提高经济效益。3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_ A.抓住经济结构战略调整这条主线 B.发挥科学
30、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 C.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D.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分数:1.00)A. B. C. D. 解析:解析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提高经济效益。32.“三农”问题是指_ A.农业问题 B.农村问题 C.农场问题 D.农民问题(分数:1.00)A. B. C.D. 解析:解析 农业是根本,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问题。33.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因为_ A.农业向人们提供粮食等基本生活资料 B.农业为工
31、业提供原料和市场 C.农业为其他部门提供劳动力 D.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不断提高(分数:1.00)A. B. C. D.解析:解析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的基础作用主要表现在: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产品是轻工业的重要原料,重要的出口商品;农村又是工业品的主要市场;农业的发展能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发展提供劳动力等等。34.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_ A.人口的关系 B.生活的关系 C.资源的关系 D.生态环境的关系(分数:1.00)A. B.C. D. 解析:解析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相协调。35.党中央
32、为了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曾提出过的重大决策包括_ A.推进西部大开发 B.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C.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D.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分数:1.00)A. B. C. D. 解析:解析 根据我国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党中央先后提出了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等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三、B简答题/B(总题数:9,分数:54.00)36.简述邓小平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分数:6.00)_正确答案:(1)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2)第二步,到 20世纪末期
33、,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3)第三步,到 21 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解析:37.简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分数:6.00)_正确答案:(1)到 2020 年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民生产总值到 2020 年力争比 2000 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2)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 (3)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4)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34、。)解析:38.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分数:6.00)_正确答案:(1)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2)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需要。)解析:39.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分数:6.00)_正确答案:(建设创新型国家,当前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1)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2)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
35、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解析:40.简述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分数:6.00)_正确答案:(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般来说,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要素结构变化包括生产要素数量增加或质量改善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和模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指把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单纯依靠生产要素大量投入和扩张,即通过扩大生产场所、添加机械设备、增加劳动力等来实现的经济增长方式;集约型
36、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依靠生产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的提高,即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加资金、设备、原材料的利用率等来实现的增长方式。而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前者的含义外,还包括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成果合理分配等内容。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质就是要求我们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形成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发展方式。)解析:41.简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分数:6.00)_正确答案:(1)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 (2)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 (3)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4)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37、)解析:4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应当从哪些方面着手?(分数:6.00)_正确答案:(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紧紧抓住经济结构战略调整这条主线,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提高经济效益。)解析:43.简述发展现代农业的必要性。(分数:6.00)_正确答案:(1)是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业工作的客观需要。 (2)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3)是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 (4)是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出路。 (5)是持续推进工业化、城镇化
38、的重要条件。)解析:44.简述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措施。(分数:6.00)_正确答案:(1)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 (2)合理利用资源,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 (3)加强污染的治理,保护生态环境。)解析:四、B论述题/B(总题数:1,分数:11.00)4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和各地统计研究部门对 2000 年2010 年全国及各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进行了统计监测。结果表明,过去的十年中,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努力克服了严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生产成本上涨、“非典”疫情、罕
39、见的冰雪灾害与大地震、泥石流,以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等众多不利因素的影响,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态建设与自然环境保护态势良好。全国及各地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 在十六大基础上,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了哪些新的更高要求?(分数:11.00)_正确答案:(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奋斗目标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3)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4)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5)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