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自考题模拟 19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1,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4,分数:24.00)1.下列关于环境要素或自然物的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1.00)A.它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客体B.它也可以成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主体C.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可以是人与环境要素的关系D.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中的物不限于具有环境功能的物2.关于环境基本法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1.00)A.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中占有核心的最高的地位B.环境基本法的出现晚于单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C.198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与资
2、源法律体系完善的标志D.环境基本法是其他单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的立法依据3.环境经济学运用到环境立法中的典范是_(分数:1.00)A.美国的清洁空气法B.美国的公共汽车尾气控制法C.德国自然保护法D.日本环境基本法4.我国中央一级渔业资源保护的管理机构是_(分数:1.00)A.林业局B.环保部C.农业部D.水利部5.最早提出“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著作是_(分数:1.00)A.增长的极限B.只有一个地球C.我们共同的未来D.寂静的春天6.第一次强调征收的超标准排污费必须用于污染的防治,不得挪作他用的法律法规是_(分数:1.00)A.环境保护法(试行)B.环境保护法C.水污染防治法D.排污费征收使用
3、管理条例7.森林法规定的自然资源调查制度的名称是_(分数:1.00)A.“森林资源清查”制度B.“森林资源普查”制度C.“森林资源调查”制度D.“森林资源调查评价”制度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1.00)A.对行政处分不服者,只能寻求司法救济B.对行政处罚不服者,只能寻求行政救济C.对行政处分不服者,既可寻求行政救济也可寻求司法救济D.对行政处罚不服者,既可寻求行政救济也可寻求司法救济9.我国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对大气污染防治作出原则性规定的是_(分数:1.00)A.1987 年大气污染防治法B.1979 年环境保护法(试行)C.1995 年修改后的大气污染防治法D.2000 年修订后的大气污
4、染防治法10.下列关于海洋特别保护区的表述,错误的是_(分数:1.00)A.海洋特别保护区与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目的不同B.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建区由国家海洋局进行审批C.海洋特别保护区的宗旨之一是维持海洋自然景观和资源再生产能力D.海洋特别保护区内的保护并不单纯保护某一种资源或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始性或现有状态11.与近海水域相连的地表水河口水域适用_(分数:1.00)A.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B.渔业水质标准C.海水水质标准D.农田灌溉水质标准12.按照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有权对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造成严重环境噪声污染的企事业单位作出限期治理决定的机关是_(分数:1.00)A.县级
5、以上人民政府B.当地公安机关C.省级以上人民政府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部门13.危险废物的识别标志上不需要标注的是_(分数:1.00)A.警告性、针对性的通用图案B.危险废物的名称和种类C.危险特性D.危险废物的产生地14.我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 年)规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必要时,可以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外围划定_(分数:1.00)A.三级保护区B.缓冲区C.准保护区D.储备区15.我国水土流失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辖区的实际情况,规定小于_度的禁止开垦坡度。(分数:1.00)A.30B.20C.25D.3516.全国城乡绿化工作的统
6、一组织领导者是_(分数:1.00)A.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B.全国绿化委员会C.林业行政主管部门D.环境保护主管部门17.根据国务院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征收使用办法的规定,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分为_(分数:1.00)A.水生动物资源费和水生植物资源费B.鱼类渔业资源费和海藻类渔业资源费C.海洋渔业资源费和内陆渔业资源费D.淡水渔业资源费和海水渔业资源费18.关于采矿权的行使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对特定矿区和矿种实行计划开采B.对具有工业价值的共生和伴生矿产实行综合勘探与综合开采C.采取合理的开采顺序、方法和工艺D.鼓励集体矿山企业开采矿产资源19.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范围内进行非
7、文物保护建设工程必须经_同意。(分数:1.00)A.省级人民政府B.国务院C.国务院文化行政主管部门D.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文化行政主管部门20.为防止过度包装造成环境污染,由_组织制定有关产品包装的标准。(分数:1.00)A.国家环保部门B.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C.省级人民政府D.省级人民政府环保部门21.依照退耕还林条例责任制的规定,与行政机关签订退耕还林目标责任书的主体应当是_(分数:1.00)A.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B.项目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C.项目技术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D.项目财务负责人和人事负责人22.草原法规定,依法确定给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经济组织等使用的国家所有的草原,
8、由_登记,核发使用权证。(分数:1.00)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B.省级以上人民政府C.县级以上行政主管部门D.省级以上行政主管部门23.有权制定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是_(分数:1.00)A.省级人民政府B.国务院C.省级人民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D.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24.规定了“清洁发展机制”的国际性文件是_(分数:1.00)A.控制危险废弃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巴塞尔公约B.京都议定书C.关于持久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D.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协议书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8,分数:16.00)25.作为我国环境保护法保护对象的环境要素包括_(分数:2.00)A.大
9、气B.海洋C.风景名胜区D.自然保护区E.人文遗迹26.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_(分数:2.00)A.在国外,环境法是一个独立法律部门的观点已为一般人所承认B.在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已经形成为一个独立法律部门的观点还没有达成共识C.它的基本理论依据在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是明确的D.它的一个基本表现就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已经形成E.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调整方法的特殊性也是这一观点的一个理论依据27.2004 年修订后的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确立的新内容有_(分数:2.00)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行使限期治理的决定权B.国家
10、鼓励法律服务机构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诉讼中的受害人提供法律援助C.造成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应当排除危害,依法赔偿损失,并采取措施恢复环境原状D.因固体废物污染环境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由加害人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E.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损害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当事人可以委托环境监测机构提供监测数据28.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分数:2.00)A.省级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报国家环保部批准B.省级人民政府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地方排放标准C.向已有地方标准的区域排放污染物的,应当执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11、D.国家级环境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部制定、审批、颁布和废止E.环境基础标准和环境方法和样品标准,只有国家级而无地方级29.下列选项属于大气污染防治法关于防治粉尘污染的规定是_(分数:2.00)A.严格限制向大气排放含有毒物质的粉尘B.城市政府应当采取绿化责任制C.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人口集中的地区焚烧沥青D.向大气排放含放射性物质的气体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放射性防护的规定E.禁止在人口集中地区露天焚烧落叶等产生烟尘污染的物质30.林业基金主要用于_(分数:2.00)A.林区采伐迹地更新B.林间空地造林和育林C.荒山造林和育林D.荒地造林和育林E.护林31.下列属于“国家管辖范围外的环境与资源”的有_
12、(分数:2.00)A.公海及其海底B.南极C.大气空间D.外层空间E.月球32.在大气层和外层空间的环境保护方面,重要的国际条约有_(分数:2.00)A.远程跨界大气污染日内瓦公约B.核试验条约C.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D.气候变化框架公约E.外层空间条约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20.00)33.简述如何贯彻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原则。 (分数:5.00)_34.简述自然资源规划的概念及其目的。 (分数:5.00)_35.试比较环境噪声和环境噪声污染。 (分数:5.00)_36.简述我国在矿产资源开采中保护环境的主要措施。 (分数:5.00)_四、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0.00)37
1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征主要有哪些? (分数:12.00)_38.试述我国新水法规定的水资源保护管理体制。 (分数:8.00)_五、案例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20.00)内蒙某地区草原水资源丰富,土质肥沃,植被相对完好。20 世纪 90 年代末,当地政府通过招商引资从外省引进一家已被责令关闭的造纸厂。2000 年 3 月,该造纸厂在未经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部门审批的情况下开始投产生产,并非法占用集体所有的草场就地挖掘占地 4000 亩的污水池,以每年 250 万吨的排污量向其中排放 COD 超过国家标准 60 倍的工业废水。污水池常年散发恶臭,且污染了当地的饮用水源,造成草原严重污染和生态破
14、坏。该集体组织的牧民出现头晕、恶心、缺乏食欲等症状;牲畜抓膘率和春季接羔率明显下降,绵羊大量掉毛,山羊产绒量下降。受害牧民遂向环保部门投诉,要求造纸厂恢复草原植被、承担赔偿责任,并请求环保部门关闭该厂。 经查证属实,环保部门依职权就造纸厂未经环保审批就投产生产的行为作出了行政处罚的决定,同时建议受害牧民就恢复草原植被向草原行政主管部门投诉,就损害赔偿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此外,环保部门还向当地政府建议依法关闭造纸厂。当地政府认为,造纸厂对地方有很大贡献,牧民要以大局为重,所以造纸厂不能停产,更不能关闭。在这种情况下,草原主管部门也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结果造成该污染纠纷迟迟未能获得解决。 200
15、2 年初,由于排污池内污水结冰膨胀,挤压堤坝,引发了大规模的溃坝。喷涌而出的污水所淹之处都是黑褐色。这次溃坝共造成 18 户牧民的约 2000 头(只)牲畜的损失,污染周边草场 4293 亩,直接经济损失达 1000 万元,酿成了一场严重的环境污染事故。(分数:12.00)(1).本案中,环保部门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分数:6.00)_(2).请结合草原法有关行政和刑事法律责任的规定,就当地政府对本案的认识和草原主管部门的行为谈谈你的看法。(分数:6.00)_某县城一化工厂给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特别是工厂附近的 30 户居民受污染危害更为严重,他们多次请求县环保局制止化工厂的污染行为,责
16、令化工厂赔偿居民的污染损失(医疗费、误工费等)。但县环保局却长期对此置之不理,于是 30 户居民联名向县法院对县环保局提起行政诉讼。县法院通知化工厂以第三人身份参加诉讼,最后法院判决化工厂赔偿 30 户居民污染损失共 5 万元。(分数:8.01)(1).法院依据什么规定接受此案件?(分数:2.67)_(2).化工厂以什么身份参加诉讼?(分数:2.67)_(3).法院判决是否正确?(分数:2.67)_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自考题模拟 19 答案解析(总分:100.01,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4,分数:24.00)1.下列关于环境要素或自然物的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1.00)
17、A.它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客体 B.它也可以成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主体C.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可以是人与环境要素的关系D.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中的物不限于具有环境功能的物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客体。 表现为自然物的各种环境要素只能是环保法的客体,而不能是环保法的主体,A 项正确,B 项错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C 项错误;作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客体的物限于人们可以控制的,具有环境功能的物,D 项错误。2.关于环境基本法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1.00)A.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中占有核心的最高的地位B.环境基
18、本法的出现晚于单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C.198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与资源法律体系完善的标志D.环境基本法是其他单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的立法依据 解析:3.环境经济学运用到环境立法中的典范是_(分数:1.00)A.美国的清洁空气法B.美国的公共汽车尾气控制法 C.德国自然保护法D.日本环境基本法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环境经济学在环境立法中的运用。 一般认为,对环境法规进行经济分析是美国发明的。1936 年,美国运甩经济分析的方法制定了公共汽车尾气控制法,在资源法律成本效益分析上作出了一项革新。4.我国中央一级渔业资源保护的管理机构是_(分数:1.00)A.林业局B.环保
19、部C.农业部 D.水利部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的自然资源管理的分工。 在自然资源管理方面,按照我国的有关法律规定和管理体制,有如下分工:土地、矿产由国土资源部管理,农业、草原、渔业由农业部管理,林业由国家林业局管理,水资源由水利部管理。5.最早提出“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著作是_(分数:1.00)A.增长的极限B.只有一个地球C.我们共同的未来 D.寂静的春天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最早提出“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文献。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初是由挪威前首相布兰特朗夫人领导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 1987 年在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首先提出的。其含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
20、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6.第一次强调征收的超标准排污费必须用于污染的防治,不得挪作他用的法律法规是_(分数:1.00)A.环境保护法(试行)B.环境保护法 C.水污染防治法D.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最早对超标排污费的用途作出规定的法律。 1978 年 12 月,中央批转的原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环境保护工作汇报要点首次提出在我国实行“排放污染物收费制度”。1989 年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对征收排污费的问题再次予以重申,并且强调征收的超标准排污费必须用于污染的防治,不得挪作他用。7.森林法规定的自然资源调查制度的名称是_(分数:1.00)A.“森林资源清查
21、”制度 B.“森林资源普查”制度C.“森林资源调查”制度D.“森林资源调查评价”制度解析: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1.00)A.对行政处分不服者,只能寻求司法救济B.对行政处罚不服者,只能寻求行政救济C.对行政处分不服者,既可寻求行政救济也可寻求司法救济D.对行政处罚不服者,既可寻求行政救济也可寻求司法救济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救济方式的不同。 对行政处分不服者,只能寻求行政救济即向原处分机关或上级机关提出审查或复议;时行政处罚不服者既可寻求行政救济(提出行政复议)也可寻求司法救济(提起行政诉讼)。9.我国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对大气污染防治作出原则性规定的是_(分
22、数:1.00)A.1987 年大气污染防治法B.1979 年环境保护法(试行) C.1995 年修改后的大气污染防治法D.2000 年修订后的大气污染防治法解析:10.下列关于海洋特别保护区的表述,错误的是_(分数:1.00)A.海洋特别保护区与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目的不同B.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建区由国家海洋局进行审批 C.海洋特别保护区的宗旨之一是维持海洋自然景观和资源再生产能力D.海洋特别保护区内的保护并不单纯保护某一种资源或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始性或现有状态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海洋特别保护区的建立和审批。 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建区申请报告经当地人民政府同意后报国家海洋局,由国
23、家海洋局商国务院有关部门后,报国务院审批;地方级海洋特别保护区由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报国家海洋局备案。11.与近海水域相连的地表水河口水域适用_(分数:1.00)A.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B.渔业水质标准C.海水水质标准D.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解析:12.按照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有权对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造成严重环境噪声污染的企事业单位作出限期治理决定的机关是_(分数:1.00)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B.当地公安机关C.省级以上人民政府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部门解析:13.危险废物的识别标志上不需要标注的是_(分数:1.00)A.警告性、针对性的通用图案B.危险
24、废物的名称和种类C.危险特性D.危险废物的产生地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危险废物识别标志。 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实行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和标识制度。一般要求在危险废物的识别标志上除了要标注明显具有警告性、针对性的通用图案外,还应当简要记载危险废物的名称、种类及其危险特性的文字说明。14.我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 年)规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必要时,可以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外围划定_(分数:1.00)A.三级保护区B.缓冲区C.准保护区 D.储备区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饮用水水源的保护。 我国 2008 年的水污染防治法第 56 条规定,国家建立饮用水水源保
25、护区制度,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必要时,可以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外围划定准保护区。15.我国水土流失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辖区的实际情况,规定小于_度的禁止开垦坡度。(分数:1.00)A.30B.20C.25 D.35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防止水土流失的禁止性措施。 我国水土保持法规定禁止在 25 度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而且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还可以根据本辖区的实际情况,规定小于 25 度的禁止开垦坡度。16.全国城乡绿化工作的统一组织领导者是_(分数:1.00)A.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B.全国绿化委员会 C.林业行政主管部门D.环境
26、保护主管部门解析:17.根据国务院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征收使用办法的规定,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分为_(分数:1.00)A.水生动物资源费和水生植物资源费B.鱼类渔业资源费和海藻类渔业资源费C.海洋渔业资源费和内陆渔业资源费 D.淡水渔业资源费和海水渔业资源费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赞的分类。 根据国务院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征收使用办法的规定,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分海洋渔业资源费和内陆渔业资源费两大类,由发放捕捞许可证的渔业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单位按照批准发放的捕捞许可证的权限征收。18.关于采矿权的行使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对特定矿区和矿种实行计划开采B.对具有工业
27、价值的共生和伴生矿产实行综合勘探与综合开采C.采取合理的开采顺序、方法和工艺D.鼓励集体矿山企业开采矿产资源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采矿权的行使。 国家对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实行积极扶持、合理规划、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鼓励集体矿山企业开采国家指定范围内的矿产资源,允许个人采挖零星分散资源和只能用作普通建筑材料的砂、石、粘土以及为生活自用采挖少量矿产。注意对集体和个人采矿权的限制。19.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范围内进行非文物保护建设工程必须经_同意。(分数:1.00)A.省级人民政府B.国务院C.国务院文化行政主管部门D.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文化行政主管部门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
28、的知识点是对文化遗迹地内建设非文物保护工程的限制。 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非文物保护建设工程;因特殊需要建设的,必须经有关的人民政府和主管部门同意;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范围内进行非文物保护建设工程,必须经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同意。20.为防止过度包装造成环境污染,由_组织制定有关产品包装的标准。(分数:1.00)A.国家环保部门B.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 C.省级人民政府D.省级人民政府环保部门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产品包装标准的制定机关。 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经济和技术条件、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状况以及产品的技术要求,组织制定有关标准,防
29、止过度包装造成环境污染。21.依照退耕还林条例责任制的规定,与行政机关签订退耕还林目标责任书的主体应当是_(分数:1.00)A.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 B.项目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C.项目技术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D.项目财务负责人和人事负责人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退耕还林目标责任书的主体。 依据退耕还林条例,退耕还林实行目标责任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与退耕还林工程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签订责任书,明确其应承担的责任。22.草原法规定,依法确定给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经济组织等使用的国家所有的草原,由_登记,核发使用权证。(分数:1.00)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B.省级以上人民政
30、府C.县级以上行政主管部门D.省级以上行政主管部门解析:23.有权制定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是_(分数:1.00)A.省级人民政府 B.国务院C.省级人民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D.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野生动物名录的制定主体。 法律要求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报国务院批准公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和公布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报国务院备案。24.规定了“清洁发展机制”的国际性文件是_(分数:1.00)A.控制危险废弃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巴塞尔公约B.京都议定书 C.关于持久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D.关于消耗
31、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协议书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规定“清洁发展机制”的国际性文件。 京都议定书第 12 条规定了“清洁发展机制”,适用于公约附件一和非公约附件一缔约方之间。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8,分数:16.00)25.作为我国环境保护法保护对象的环境要素包括_(分数:2.00)A.大气 B.海洋 C.风景名胜区 D.自然保护区 E.人文遗迹 解析:26.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_(分数:2.00)A.在国外,环境法是一个独立法律部门的观点已为一般人所承认 B.在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已经形成为一个独立法律部门的观点还没有达成共识C.它的基本理论依据
32、在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是明确的 D.它的一个基本表现就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已经形成 E.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调整方法的特殊性也是这一观点的一个理论依据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为独立法律部门的认识。 在国内,总体上,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已经形成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的观点已成为共识。B 项表述错误。其基本的依据和标志是:(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有其所调整的明确的、特定的社会关系领域;(2)我国近年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发展很快,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已经形成。27.2004 年修订后的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确立的新内容有_(分数:2.00)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
33、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行使限期治理的决定权 B.国家鼓励法律服务机构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诉讼中的受害人提供法律援助 C.造成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应当排除危害,依法赔偿损失,并采取措施恢复环境原状 D.因固体废物污染环境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由加害人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E.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损害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当事人可以委托环境监测机构提供监测数据 解析:28.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分数:2.00)A.省级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报国家环保部批准B.省级人民政府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地方排放标准
34、C.向已有地方标准的区域排放污染物的,应当执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D.国家级环境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部制定、审批、颁布和废止 E.环境基础标准和环境方法和样品标准,只有国家级而无地方级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环境标准的制定和执行。 就环境质量标准而言,省级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报国家环保部备案,而非批准。所以,A 项表述错误。29.下列选项属于大气污染防治法关于防治粉尘污染的规定是_(分数:2.00)A.严格限制向大气排放含有毒物质的粉尘 B.城市政府应当采取绿化责任制 C.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人口集中的地区焚烧沥青 D.向大气排放含放射性
35、物质的气体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放射性防护的规定E.禁止在人口集中地区露天焚烧落叶等产生烟尘污染的物质 解析:30.林业基金主要用于_(分数:2.00)A.林区采伐迹地更新 B.林间空地造林和育林 C.荒山造林和育林 D.荒地造林和育林 E.护林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林业基金的用途。 林业基金是国家为发展林业而设立的专项资金。该基金主要用于林区采伐迹地更新和林间空地、荒山、荒地造林和育林、护林等费用的支出。它由中央和地方林业部门按规定权限分级管理,专款专用,年终节余允许跨年度使用。31.下列属于“国家管辖范围外的环境与资源”的有_(分数:2.00)A.公海及其海底 B.南极 C.大气空间
36、D.外层空间 E.月球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国家管辖范围外的环境与资源。 国家管辖以外的环境与资源可以分为三个部分:(1)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分享的环境与资源,如流经若干国家的多瑙河和湄公河等。(2)人类共有物,如公海、大气层等。(3)受特定国际条约规范的区域,如国际海底、南极和外层空间等。32.在大气层和外层空间的环境保护方面,重要的国际条约有_(分数:2.00)A.远程跨界大气污染日内瓦公约 B.核试验条约C.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D.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E.外层空间条约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保护大气层和外层空间的国际条约。 区域性的控制跨界大气污染、保护大气环境的条约主要
37、是欧洲国家间的远程跨界大气污染公约和美加空气质量协定。控制臭氧层的耗损方面的国际环境法律主要是维也纳臭氧层保护公约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控制全球气候变化方面的国际环境法律主要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外层空间方面的国际环境法律主要有外空条约和外空物体所造成损害之国际责任公约。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20.00)33.简述如何贯彻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原则。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开发者养护,是指对环境和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组织或个人,有责任对其进行恢复、整治和养护。污染者治理,是指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组织或个人,有责任对其污染源和被污染的环境进
38、行治理。 该原则的贯彻方法: (1)在法律中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者规定了各种强制性的整治与养护的责任。 (2)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3)采取污染限期治理的措施。34.简述自然资源规划的概念及其目的。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1)自然资源规划是根据一个国家或地区自然资源本身的特点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在一定规划期内对管辖区域内各类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恢复和管理所作的总体安排。 (2)自然资源规划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从宏观上解决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当前利益与长期持续发展的矛盾以及资源分配问题,以保证用最佳的结构和形式开发利用资源,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
39、自然资源规划一经法定程序批准,即具有法律效力,有关部门、单位必须贯彻实施。如果因情况的变化需要修改规划,必须经过原批准规划机构的批准。35.试比较环境噪声和环境噪声污染。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比较两者的立法解释,我们可以得出关键的区别在于是否超标。而这个标准就是国家或地方有权机关制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对于在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规定的数值以内排放的噪声可称为环境噪声;对于超过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规
40、定的数值排放噪声并且产生了干扰现象的,则称为环境噪声污染。36.简述我国在矿产资源开采中保护环境的主要措施。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1)在国家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重要风景区、国家重点保护的不能移动的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所在地,未经国务院授权的有关主管部门同意,不得开采矿产资源。 (2)勘查、开采矿产资源时,发现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罕见地质现象以及文化古迹,应当加以保护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3)耕地、草原、林地因采矿受到破坏的,矿山企业应当因地制宜地采取复垦利用、植树种草或者其他利用措施。四、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0.00)37.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征主要有哪些? (分
41、数:12.00)_正确答案:()解析: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区别于一般法律的主要特征是:综合性、技术性、共同性和社会性。 (1)理解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综合性,必须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凋整对象和保护方法的综合性着手。保护对象的广泛性和保护方法的多样性,决定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一个极其综合化的法律部门。环境保护的范围和对象,从空间和地域上说,是比任何法律部门都更加广泛的;环境保护的法律方法涉及经济、技术、行政、教育等多种因素,也具有综合性。这就决定了需要多种法律规范、多种方法从各个方面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进行综合调整。 (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不是单纯调整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是通过调整一定领域的社会
42、关系来协调人同自然的关系,这就决定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必须体现自然规律特别足生态学规律的要求,因而具有很强的技术性特征。一方面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必须把大量的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环境标准、控制污染的各种工艺技术要求等包括在法律体系之中;另一方面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和标准还必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3)社会性是指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不直接反映阶级利益的对立和冲突,而主要是解决人类同自然的矛盾。环境保护的利益同全社会的利益是一致的。从这个角度说,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公益性,最明显地体现了法的社会职能的一面。 (4)共同性一方面是指,环境问题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环境问题,尤其是全球性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各国的合作与交流,因此各国环境法在目的方面具有共同性;另一方面,同其他法律相比,各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有较多可以相互借鉴的、共通性内容。38.试述我国新水法规定的水资源保护管理体制。 (分数:8.00)_正确答案:()解析:为了加强水资源的保护管理,保障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我国水法规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其中主要的有: (1)水资源规划制度。 (2)水中长期供求规划制度。 (3)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 (4)水功能区划制度。 (5)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 (6)取水许可制度。 (7)征收水资源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