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历类职业资格】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自考题-9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76824       资源大小:113.50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历类职业资格】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自考题-9及答案解析.doc

    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自考题-9 及答案解析(总分:9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0,分数:20.00)1.由于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以及从事大规模建设活动或其他对环境有影响的活动而给环境带来不利变化的现象是_ A.环境污染问题 B.生态破坏问题 C.环境破坏问题 D.生态污染问题(分数:1.00)A.B.C.D.2.下列关于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说法错误的是_ A.在全国人大宣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不是独立的法律部门 B.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的环境污染防治立法被归到行政法部门 C.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的自然资源立法被归到了经济法部门

    2、 D.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合理分割,从根本上有利于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分数:1.00)A.B.C.D.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 A.公民有权了解政府发展循环经济的信息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B.当行政机关审批的某项环境与资源行政许可直接关系公众重大利益的,利害关系人有被告知、陈述和申辩的权利 C.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准予环境与资源行政许可决定公众无权查阅 D.公众就规划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有被政府审批或批复机关认真考虑,并获得相关说明的权利(分数:1.00)A.B.C.D.4.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制度依据的原理? A.具体体现环境与

    3、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B.有关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政策和措施 C.具体反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的共通性和本质性的法律措施 D.依据基本国情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对法的“立、改、废”逐步完善(分数:1.00)A.B.C.D.5.下列关于受益者负担原则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几个?(1)受益者负担实质上是一种义务的概念,即主体所应承担的法律义务(2)受益者负担与环境法律责任中所强调的法律制裁是相同的(3)“受益者”所承担的主要是行政责任 A.0 B.1 C.2 D.3(分数:1.00)A.B.C.D.6.下列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规划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有几个?(1)环境与资源保护规划是国家开展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的重

    4、要依据,通常与国家的环境政策相提并论(2)我国已经形成了一部统一的环境与资源保护规划(3)环境与资源保护规划是环境预测与科学决策的产物,因此它们是实现环境立法目的和指导国家环境保护工作、考评政府官员执政业绩的重要依据 A.0 B.1 C.2 D.3(分数:1.00)A.B.C.D.7.在中国,最为简单易行的环境保护优惠措施是_ A.减、免征费 B.给予金钱补助 C.授予荣誉称号 D.以上均包括(分数:1.00)A.B.C.D.8.2012 年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不属于新增的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的是_ A.二氧化硫浓度限值 B.一氧化碳浓度限值 C.二氧化碳浓度限值 D.PM2.5 与 PM

    5、10 浓度限值(分数:1.00)A.B.C.D.9.我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必要时,可以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外围划定_ A.三级保护区 B.缓冲区 C.准保护区 D.储备区(分数:1.00)A.B.C.D.10.清洁生产促进法规定了很多制度,不包括_ A.信息通报机制 B.公众监督机制 C.行政许可机制 D.评估验收机制(分数:1.00)A.B.C.D.11.国家鼓励和支持野生植物科学研究、野生植物的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国家对野生植物的保护方针的是_ A.加强保护 B.积极发展 C.深入研究 D.合理利用(分数:1.00)A.B.C.D.

    6、12.下列做法符合风景名胜区保护规定的是_ A.李某在某风景名胜区内为去世的父亲修坟立碑 B.某公司在 A 地区风景名胜区内设置本公司产品宣传的广告牌 C.王某经许可在某风景名胜区内销售食品和饮用水 D.张某在风景名胜区某文物上刻上“到此一游”字样(分数:1.00)A.B.C.D.13.依照草原法的规定,对国家所有的草原,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的机关是_ A.国务院 B.环保部门 C.国土资源部门 D.农业部门(分数:1.00)A.B.C.D.14.我国矿产资源法规定,矿产资源补偿费纳入国家预算,实行专项管理,主要用于_ A.矿区污染治理 B.矿区生态补偿 C.矿产资源开采 D.矿产资源勘查(分数

    7、:1.00)A.B.C.D.15.我国重庆市和深圳市通过地方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建立了执行罚性质的按_计罚制度。 A.日 B.周 C.月 D.年(分数:1.00)A.B.C.D.16.要构成破坏性采矿罪,要求犯罪金额在_ A.10 万元以下 B.10 万元20 万元 C.20 万元30 万元 D.30 万元以上(分数:1.00)A.B.C.D.17.环境侵权诉讼中,自立案之日起_日内,人民法院应当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A.5 B.10 C.15 D.30(分数:1.00)A.B.C.D.18.首次使可持续发展战略渗透到国际和国内政治、经济、社会和法律等各个领域的会议是_ A.联合国会议 B.

    8、斯德哥尔摩会议 C.里约会议 D.布伦特兰会议(分数:1.00)A.B.C.D.19.下列关于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的表述错误的是_ A.该公约的宗旨是保护人类健康和生存环境,防止人类活动对臭氧层的改变或可能的改变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B.该公约只是一个框架性条约 C.该公约为缔约方设定了具体的行动义务和时间表 D.该公约主要目的在于建立一个进一步合作的基础与平台(分数:1.00)A.B.C.D.20.下列关于荒漠化的说法错误的是_ A.荒漠化是指由于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 B.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对缔约方规定了相同的义务 C.对于受荒漠化影响的国家,优

    9、先注意防治荒漠化和减轻干旱的影响 D.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缔约方要制定相应的“国家行动计划”(分数:1.00)A.B.C.D.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8,分数:16.00)21.生态系统在结构上包括_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承担者 E.无生命物质(分数:2.00)A.B.C.D.E.22.从西方国家环境权理论的发展看,对环境权理论贡献最大的是_ A.美国学者提出的“公共信托论” B.日本律师与学者共同提出的“环境支配权论” C.日本学者提出的“公共信托论” D.美国律师与学者共同提出的“环境支配权论” E.德国学者提出的“环境支配权论”(分数:2.00)A.B.C.D.

    10、E.23.下列关于环境标准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_ A.环境标准通过客观、科学的数据对相关领域的人类活动及其所产生的环境负荷进行定量分析,以量化的方法来预测、判断和说明环境承载能力 B.环境标准直接地实现了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行为的“事前控制” C.各国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一般将行政行为适用的强制性环境标准直接在法律中明确规定 D.依照我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环境标准主要包括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两大类 E.以上说法均正确(分数:2.00)A.B.C.D.E.24.1996 年我国对水污染防治法修改后,主要强化或新增的内容有_ A.水污染防治的流域管理 B.城市污水的集中治理 C.对湿地

    11、、沼泽的保护 D.对饮用水源的保护 E.对沿江流域的森林保护(分数:2.00)A.B.C.D.E.25.下列涉及对我国的野生植物进行保护的法律法规的是_ A.野生植物保护条例 B.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办法 C.森林法 D.草原法 E.刑法(分数:2.00)A.B.C.D.E.26.年度木材生产计划不得超过批准的年采伐限额,但是采伐_除外。 A.自留山上个人所有的薪炭林 B.房前屋后个人所有的零星林木 C.自留地个人所有的零星林木 D.自留山上个人所有的经济林 E.以上均不对(分数:2.00)A.B.C.D.E.27.下列哪些选项属于非法捕捞水产品罪的严重情节? A.非法捕捞数额较大的 B.为首组织

    12、非法捕捞的 C.非法捕捞屡教不改的 D.使用危险非法捕捞造成水产资源严重损害的 E.非法捕捞时间长的(分数:2.00)A.B.C.D.E.28.关于斯德哥尔摩宣言对国际环境法的发展产生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_ A.宣言第一次阐明了国际环境保护的原则和规则 B.部分原则和规则被后来的国际环境条约所采纳 C.宣言本身具有极大的法律拘束力 D.宣言为国际环境保护提供了政治和道义依据 E.宣言为后来各国制定和发展本国的国内环境法提供了指导和借鉴(分数:2.00)A.B.C.D.E.三、B简答题/B(总题数:4,分数:24.00)29.什么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它有哪些特征?(分数:6.00)_30.简

    13、述我国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权限。(分数:6.00)_31.简述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制度。(分数:6.00)_32.简述与民事诉讼程序相比,行政处理机制在解决环境侵权纠纷方面的意义。(分数:6.00)_四、B论述题/B(总题数:1,分数:15.00)33.试论“三同时”制度的主要内容及违反“三同时”制度的行政法律责任。(分数:15.00)_五、B案例分析题/B(总题数:1,分数:15.00)1996 年四川省武胜县张明学自筹资金购买了铁船 1 只,船内设养鱼舱 5 个,船体距上游武胜县冷冻厂排污口 100 米左右。1997 年 10 月 17 日上午 9 时许,县冷冻厂检修机器,清洗高压储液氨桶,

    14、清洗的污水直接流入嘉陵江,进入张明学的养鱼舱内。10 时左右,鱼开始跳动、死亡。12 时许,舱内鱼大部分死亡,共约 5570 斤。张明学获知情况,立即请县环保局、卫生防疫站、公安局派员到现场察看,经环保监测人员采集水样化验,县冷冻厂排污口处污水每升含氨氮1737.374 毫克,张明学船舱内养鱼水每升含氨氮 129.30 毫克。其中,非离子氨浓度每升水 1.62 毫克,超过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非离子氨浓度应当小于每升水 0.02 毫克的 80 倍。武胜县法院审理认为:县冷冻厂超标排污使部分江水变质,变质江水进入养鱼舱内是张明学饲养的鱼类死亡的直接原因,应当依法赔偿张明学的经济损失。为此,

    15、依照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和民法通则等有关法律之规定作出判决。(分数:15.00)(1).法院作出此判决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分数:7.50)_(2).本案中张明学起诉县冷冻厂的诉讼时效是多久?(分数:7.50)_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自考题-9 答案解析(总分:9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0,分数:20.00)1.由于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以及从事大规模建设活动或其他对环境有影响的活动而给环境带来不利变化的现象是_ A.环境污染问题 B.生态破坏问题 C.环境破坏问题 D.生态污染问题(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生态破坏问题是指由于

    16、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以及从事大规模建设活动或其他对环境有影响的活动(如核试验、生物实验等)而给环境带来显著不利变化的现象。2.下列关于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说法错误的是_ A.在全国人大宣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不是独立的法律部门 B.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的环境污染防治立法被归到行政法部门 C.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的自然资源立法被归到了经济法部门 D.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合理分割,从根本上有利于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目前,在全国人大宣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不是独立的

    17、法律部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的环境污染防治立法被归到行政法部门,而自然资源立法则被归到了经济法部门。这种对污染防治立法和自然资源立法的法律部门归属的处理虽然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是它把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人为地割裂开来,否定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独立部门法地位,从根本上来看不利于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 A.公民有权了解政府发展循环经济的信息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B.当行政机关审批的某项环境与资源行政许可直接关系公众重大利益的,利害关系人有被告知、陈述和申辩的权利 C.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准予环境与资源行政许可决定公众无权查阅 D.公众就规划或建设项目环境影

    18、响报告书草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有被政府审批或批复机关认真考虑,并获得相关说明的权利(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公民有权了解政府发展循环经济的信息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当行政机关审批的某项环境与资源行政许可直接关系公众重大利益的,利害关系人有被告知、陈述和申辩的权利;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准予环境与资源行政许可决定公众有权查阅;公众就规划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有被政府审批或批复机关认真考虑,并获得相关说明的权利。4.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制度依据的原理? A.具体体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B.有关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政策和措施 C.具体反映环境与资

    19、源保护法律的共通性和本质性的法律措施 D.依据基本国情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对法的“立、改、废”逐步完善(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制度是依据如下原理确定的:(1)具体体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2)具体反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的共通性和本质性的法律措施;(3)依据基本国情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对法的“立、改、废”逐步完善。5.下列关于受益者负担原则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几个?(1)受益者负担实质上是一种义务的概念,即主体所应承担的法律义务(2)受益者负担与环境法律责任中所强调的法律制裁是相同的(3)“受益者”所承担的主要是行政责任 A.0 B.

    20、1 C.2 D.3(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在理解受益者负担原则时,有两点需要特别强调。(1)受益者负担实质上是一种义务的概念,即主体所应承担的法律义务,而非违反义务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因而它与环境法律责任中所强调的法律制裁是完全不同的。(2)“受益者”所承担的主要是经济责任,并不影响它因违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或者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所应承担的刑事、行政以及民事赔偿责任。6.下列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规划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有几个?(1)环境与资源保护规划是国家开展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的重要依据,通常与国家的环境政策相提并论(2)我国已经形成了一部统一的环境与资源保护规划(3)

    21、环境与资源保护规划是环境预测与科学决策的产物,因此它们是实现环境立法目的和指导国家环境保护工作、考评政府官员执政业绩的重要依据 A.0 B.1 C.2 D.3(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由于我国对环境与资源保护实行统一和分工负责管理相结合的体制,有关计划和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也分别由对环境与资源保护享有监督管理权的不同主管部门掌管,因此我国并没有一部统一的环境与资源保护规划。其余两项均为正确说法,考生应注意识记。7.在中国,最为简单易行的环境保护优惠措施是_ A.减、免征费 B.给予金钱补助 C.授予荣誉称号 D.以上均包括(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在中国

    22、市场经济尚未完全建立的条件下,无论是立法还是行政上只能对优惠措施作出原则规定,并在实践中由环境行政机关自行掌握,最为简单易行的环境保护优惠措施是授予生产者一定的荣誉称号。8.2012 年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不属于新增的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的是_ A.二氧化硫浓度限值 B.一氧化碳浓度限值 C.二氧化碳浓度限值 D.PM2.5 与 PM10 浓度限值(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修订后的标准规定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PM2.5、PM10、总悬浮颗粒物、氮氧化物、铅、苯并a芘等 10 种大气污染物的浓度限值。9.我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保

    23、护区、二级保护区;必要时,可以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外围划定_ A.三级保护区 B.缓冲区 C.准保护区 D.储备区(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我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必要时,可以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外围划定一定的区域作为准保护区。10.清洁生产促进法规定了很多制度,不包括_ A.信息通报机制 B.公众监督机制 C.行政许可机制 D.评估验收机制(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依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对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的情况进行监督,必要时可以组织对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效果进行评估验收,所需费用纳

    24、入同级政府预算。清洁生产促进法还规定了信息通报与公众监督机制。11.国家鼓励和支持野生植物科学研究、野生植物的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国家对野生植物的保护方针的是_ A.加强保护 B.积极发展 C.深入研究 D.合理利用(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我国对野生植物资源实行加强保护、积极发展、合理利用的方针。国家鼓励和支持野生植物科学研究、野生植物的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12.下列做法符合风景名胜区保护规定的是_ A.李某在某风景名胜区内为去世的父亲修坟立碑 B.某公司在 A 地区风景名胜区内设置本公司产品宣传的广告牌 C.王某经许可在某风景名胜区内销售食品和饮用水

    25、D.张某在风景名胜区某文物上刻上“到此一游”字样(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除 C 项外,其余几项皆为法律所明文禁止的事项。13.依照草原法的规定,对国家所有的草原,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的机关是_ A.国务院 B.环保部门 C.国土资源部门 D.农业部门(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草原所有权分为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国家所有的草原,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集体所有的草原,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核发所有权证,确认草原所有权。14.我国矿产资源法规定,矿产资源补偿费纳入国家预算,实行专项管理,主要用于_ A.矿区污染治理 B.矿区生态补偿 C.矿产资源开采

    26、 D.矿产资源勘查(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矿产资源补偿费由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征收。征收的矿产资源补偿费纳入国家预算,实行专项管理,主要用于矿产资源勘查。15.我国重庆市和深圳市通过地方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建立了执行罚性质的按_计罚制度。 A.日 B.周 C.月 D.年(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我国重庆市和深圳市分别通过地方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建立了执行罚性质的按日计罚制度,加大了对持续性环境违法行为的制裁,进一步保障了责令停止或改正命令的执行力度。16.要构成破坏性采矿罪,要求犯罪金额在_ A.10 万元以下 B.10 万元20 万元 C

    27、.20 万元30 万元 D.30 万元以上(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破坏性采矿罪是结果犯,要求具备“造成矿产资源严重破坏的行为”,即破坏性采矿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价值,数额在 30 万元以上的。17.环境侵权诉讼中,自立案之日起_日内,人民法院应当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A.5 B.10 C.15 D.30(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人民法院对于符合起诉条件的案件,必须立案受理。立案之日起 5 日内,人民法院应当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18.首次使可持续发展战略渗透到国际和国内政治、经济、社会和法律等各个领域的会议是_ A.联合国会议 B.斯德哥尔摩会议

    28、C.里约会议 D.布伦特兰会议(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里约会议对国际环境法的发展起到了新的推动作用,它首次使可持续发展战略渗入到国际和国内政治、经济、社会和法律等各个领域。19.下列关于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的表述错误的是_ A.该公约的宗旨是保护人类健康和生存环境,防止人类活动对臭氧层的改变或可能的改变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B.该公约只是一个框架性条约 C.该公约为缔约方设定了具体的行动义务和时间表 D.该公约主要目的在于建立一个进一步合作的基础与平台(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的宗旨是保护人类健康和生存环境,防止人类活动对臭氧层的改

    29、变或可能的改变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国际社会应采取一致的措施,控制已发现的、对臭氧层的不利影响的人类活动;鼓励合作科学研究和系统的观测;鼓励法律、科学和技术的信息交流。该公约只是一个框架性条约,没有为缔约方设定具体的行动义务和时间表,其主要目的在于建立一个进一步合作的基础与平台。20.下列关于荒漠化的说法错误的是_ A.荒漠化是指由于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 B.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对缔约方规定了相同的义务 C.对于受荒漠化影响的国家,优先注意防治荒漠化和减轻干旱的影响 D.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缔约方要制定相应的“国家行动计划”(分数:1.00)A.B.

    30、 C.D.解析:解析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对不同的缔约方规定了不同的义务。对于受荒漠化影响的国家,优先注意防治荒漠化和减轻干旱的影响,根据其自身的条件和能力采取适当的措施,配置足够的资源,通过法律和政策手段使防治荒漠化和减轻干旱的目标得以实现。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8,分数:16.00)21.生态系统在结构上包括_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承担者 E.无生命物质(分数:2.00)A. B. C. D.E. 解析:解析 生态系统在结构上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无生命物质四大部分,构成生态系统的各个要素与环境要素基本重合。22.从西方国家环境权理论的发展看,对环境权理论

    31、贡献最大的是_ A.美国学者提出的“公共信托论” B.日本律师与学者共同提出的“环境支配权论” C.日本学者提出的“公共信托论” D.美国律师与学者共同提出的“环境支配权论” E.德国学者提出的“环境支配权论”(分数:2.00)A. B. C.D.E.解析:解析 从西方国家环境权理论的发展看,美国学者提出的“公共信托论”和日本律师与学者共同提出的“环境支配权论”对环境权理论的贡献最大。23.下列关于环境标准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_ A.环境标准通过客观、科学的数据对相关领域的人类活动及其所产生的环境负荷进行定量分析,以量化的方法来预测、判断和说明环境承载能力 B.环境标准直接地实现了对环境污染和生

    32、态破坏行为的“事前控制” C.各国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一般将行政行为适用的强制性环境标准直接在法律中明确规定 D.依照我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环境标准主要包括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两大类 E.以上说法均正确(分数:2.00)A. B.C. D. E.解析:解析 环境标准通过客观、科学的数据对相关领域的人类活动及其所产生的环境负荷进行定量分析,以量化的方法来预测、判断和说明环境承载能力,约束人类的环境利用行为,间接地实现了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行为的“事前控制”。24.1996 年我国对水污染防治法修改后,主要强化或新增的内容有_ A.水污染防治的流域管理 B.城市污水的集中治理 C.对

    33、湿地、沼泽的保护 D.对饮用水源的保护 E.对沿江流域的森林保护(分数:2.00)A. B. C.D. E.解析:解析 鉴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我国水污染防治的对象等发生了重大变化,水污染在总体上呈继续恶化趋势等现实情况,1996 年我国对水污染防治法进行了第一次修改,主要强化或新增了水污染防治的流域管理、城市污水的集中治理、对饮用水源保护等方面的内容。25.下列涉及对我国的野生植物进行保护的法律法规的是_ A.野生植物保护条例 B.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办法 C.森林法 D.草原法 E.刑法(分数:2.00)A. B. C. D. E. 解析:解析 为了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植物资源,199

    34、6 年 9 月国务院颁布了野生植物保护条例。2002 年 9 月,农业部发布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办法(2004 年 7 月修订)。上述法规和规章是我国合理利用和保护野生植物的重要法律依据。此外,森林法、草原法等法律也对保护野生植物进行了原则性规定。此外,我国刑法中也有专门保护野生动植物的规定。26.年度木材生产计划不得超过批准的年采伐限额,但是采伐_除外。 A.自留山上个人所有的薪炭林 B.房前屋后个人所有的零星林木 C.自留地个人所有的零星林木 D.自留山上个人所有的经济林 E.以上均不对(分数:2.00)A. B. C. D.E.解析:解析 森林、林木作为商品销售进行采伐时,必须纳入国家制定统

    35、一的年度木材生产计划;年度木材生产计划不得超过批准的年采伐限额。但是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山上个人所有的薪炭林和自留地、房前屋后个人所有的零星林木除外。27.下列哪些选项属于非法捕捞水产品罪的严重情节? A.非法捕捞数额较大的 B.为首组织非法捕捞的 C.非法捕捞屡教不改的 D.使用危险非法捕捞造成水产资源严重损害的 E.非法捕捞时间长的(分数:2.00)A. B. C. D. E.解析:解析 关于非法捕捞水产品罪的“情节严重”尚无明确的立法或司法解释,通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情节严重”:非法捕捞数额较大的;为首组织非法捕捞的;非法捕捞屡教不改的;使用危险非法捕捞造成水产资源严重损害的等。2

    36、8.关于斯德哥尔摩宣言对国际环境法的发展产生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_ A.宣言第一次阐明了国际环境保护的原则和规则 B.部分原则和规则被后来的国际环境条约所采纳 C.宣言本身具有极大的法律拘束力 D.宣言为国际环境保护提供了政治和道义依据 E.宣言为后来各国制定和发展本国的国内环境法提供了指导和借鉴(分数:2.00)A. B. C.D. E. 解析:解析 斯德哥尔摩宣言反映了当时国际社会的共识,对国际环境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宣言第一次阐明了国际环境保护的原则和规则,其中部分原则和规则被后来的国际环境条约所采纳,成为具有法律拘束力的原则和规则。(2)尽管宣言本身没有法律拘束力,但是它为国

    37、际环境保护提供了政治和道义依据。(3)宣言为后来各国制定和发展本国的国内环境法提供了指导和借鉴。三、B简答题/B(总题数:4,分数:24.00)29.什么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它有哪些特征?(分数:6.00)_正确答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是指受法律调整的环境利用行为主体间发生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环境利用关系。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特征: (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是具有多重牵连性质的法律关系。 (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以人类平等利用环境的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 (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是结合并体现自然生态规律的人类意志。)解析:30.简述我国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权限。(

    38、分数:6.00)_正确答案:(依照环境保护法第 10 条的规定,国务院环保部门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省级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须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解析:31.简述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制度。(分数:6.00)_正确答案:(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是指为适应近岸海域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依据近岸海域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以及海洋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结合本行政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与规划,按

    39、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对近岸海域按照不同的使用功能和保护目标而划定的海洋区域。 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分为四种类型。一类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包括海洋渔业水域、海上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海洋生物保护区等;二类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包括水产养殖区、海水浴场、人体直接接触海水的海上运动或娱乐区、与人类食用直接有关的工业用水区等;三类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包括一般工业用水区、海滨风景旅游区等;四类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包括海洋港口水域、海洋开发作业区等。各类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执行相应类别的海水水质标准。)解析:32.简述与民事诉讼程序相比,行政处理机制在解决环境侵权纠纷方面的意义。(分数:6.00)_正确答案:(与民事诉

    40、讼程序相比,行政处理机制在解决环境侵权纠纷方面具有显著意义:(1)行政处理制度能够正视当事人间因社会的、经济的地位差异性产生的能力差异所造成的实质不平等现象,保障当事人权利的公平性。(2)纠纷行政处理程序所需费用主要由国库负担,减轻了当事人的负担。(3)行政纠纷处理程序通常较为简便,有利于迅速而妥善地解决环境侵权纠纷。)解析:四、B论述题/B(总题数:1,分数:15.00)33.试论“三同时”制度的主要内容及违反“三同时”制度的行政法律责任。(分数:15.00)_正确答案:(“三同时”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同时设计,即在对有关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进行设计时,设计单位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

    41、设计程序进行,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编审制度,并且环境保护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进行设计。(2)同时施工,即建设项目中有关环境保护的没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进行施工。(3)同时投产并使用,即建设项目在正式投产或使用前,建设单位必须向负责审批的环保部门提交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申请,经验收合格并发给相应的合格证后方可正式投产使用。正式投产使用后,非经审批部门的许可,该环境保护设施不得停止运营。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保护条例规定,对试生产建设项目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或者建设项目投入试生产超过 3 个月而未申请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的,由审批环评文件的环保部门责令限期改

    42、正或办理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手续;逾期不改正或未办理的,责令停止试生产,可以处 5 万元以下的罚款。 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建成、未经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主体工程正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由审批环评文件的环保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可以处 10 万元以下的罚款。)解析:五、B案例分析题/B(总题数:1,分数:15.00)1996 年四川省武胜县张明学自筹资金购买了铁船 1 只,船内设养鱼舱 5 个,船体距上游武胜县冷冻厂排污口 100 米左右。1997 年 10 月 17 日上午 9 时许,县冷冻厂检修机器,清洗高压储液氨桶,清洗的污水直接流入嘉陵江,进入张明学的养鱼舱内。10

    43、 时左右,鱼开始跳动、死亡。12 时许,舱内鱼大部分死亡,共约 5570 斤。张明学获知情况,立即请县环保局、卫生防疫站、公安局派员到现场察看,经环保监测人员采集水样化验,县冷冻厂排污口处污水每升含氨氮1737.374 毫克,张明学船舱内养鱼水每升含氨氮 129.30 毫克。其中,非离子氨浓度每升水 1.62 毫克,超过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非离子氨浓度应当小于每升水 0.02 毫克的 80 倍。武胜县法院审理认为:县冷冻厂超标排污使部分江水变质,变质江水进入养鱼舱内是张明学饲养的鱼类死亡的直接原因,应当依法赔偿张明学的经济损失。为此,依照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和民法通则等有关法律之规定作出判决。(分数:15.00)


    注意事项

    本文(【学历类职业资格】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自考题-9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王申宇)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