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历类职业资格】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自考题-15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76806       资源大小:115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历类职业资格】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自考题-15及答案解析.doc

    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自考题-15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0,分数:20.00)1.标志着我国开始建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的文件是_ A.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1973 年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 C.197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D.198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分数:1.00)A.B.C.D.2.下列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_ A.早期的立法主要强调平等主体间的环境利用关系 B.早期的立法主要强调政府和公众之间的环境利用关系 C.早期的立法主要强调政府和开发利用

    2、者之间的环境利用关系 D.现在的立法主要强调平等主体之间的环境利用关系(分数:1.00)A.B.C.D.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环境污染防治分工负责机关? A.海洋行政主管部门 B.渔政渔港监督机关 C.土地管理机关 D.民航管理部门(分数:1.00)A.B.C.D.4.主张为了经济发展而“先污染后治理”的是_ A.经济发展优先论 B.环境保护优先论 C.协调发展论 D.以上说法均错误(分数:1.00)A.B.C.D.5.编制环境质量标准的主要依据不包括_ A.主要环境要素的使用功能 B.主要环境要素的使用价值 C.主要环境要素的使用目的 D.主要环境要素的保护目标(分数:1.00)A.B.C.D

    3、.6.下列哪种情况下可以申请缓缴排污费? A.当排污者因不可抗力遭受重大经济损失 B.排污者因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排污费 C.排污者因为时间原因不能按期缴纳排污费 D.以上情况均可以(分数:1.00)A.B.C.D.7.下列选项中,属于一般意义上的环境污染的是_ A.因火山喷发而导致的火山灰堆积 B.某运油轮船泄露导致的海洋污染 C.因大地震导致的水源污染 D.太空垃圾造成的太空空间污染(分数:1.00)A.B.C.D.8.水污染防治规划制度中,水污染防治的基本依据是_ A.水污染防治部门的指导和建议 B.我国的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 C.水污染防治部门的决议和命令 D.经批准的水污染防治规划(

    4、分数:1.00)A.B.C.D.9.下列各项做法中,符合社会生活噪声控制要求的是_ A.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高音广播喇叭的方法招揽顾客 B.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空调器、冷却塔没有采取必要防治环境噪声污染的措施 C.晚上在自己的房间与朋友聚会打扑克,场面十分热闹 D.避免在午休时间、晚上对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楼进行室内装修活动(分数:1.00)A.B.C.D.10.下列各项不属于野生动物保护法保护对象的是_ A.大熊猫贝贝 B.小青蛙晶晶 C.猫头鹰欢欢 D.小老鼠妮妮(分数:1.00)A.B.C.D.11.依照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在自然保护区内,经批准可以从事旅游活动的区域是_ A.核心区 B

    5、.缓冲区 C.实验区 D.外围地带(分数:1.00)A.B.C.D.12.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水土保持工作实行方针的共有几个?(1)预防为主(2)保护优先(3)全面规划(4)综合治理(5)因地制宜(6)突出重点(7)科学管理(8)注重效益(9)防治结合 A.4 B.6 C.8 D.9(分数:1.00)A.B.C.D.13.无正当理由使水域、滩涂荒芜满_的,由发放养殖证的机关责令限期开发利用。 A.6 个月 B.1 年 C.2 年 D.3 年(分数:1.00)A.B.C.D.14.下列只能由公安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是_ A.警告 B.行政拘留 C.责令停产停业 D.罚款(分数:1.00)A.B.C

    6、.D.15.污染环境罪属于_ A.行为犯 B.结果犯 C.危险犯 D.举动犯(分数:1.00)A.B.C.D.16.下列关于环境污染侵权说法错误的是_ A.在环境污染侵权中,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 B.在环境污染侵权中,如果污染者对污染的治理有功,可以过失相抵 C.在环境污染侵权中仅仅根据受害人的过错大小判断加害人是免责还是减轻责任 D.环境污染侵权的免责事由包括不可抗力与受害人过错(分数:1.00)A.B.C.D.17.全球性环境保护条约经常采用的模式是_ A.联合国决议+行动计划 B.联合国决议+附件 C.框架条约+附件 D.框架条约+议定书+附件(分数:1.00)A.B.C.D.18.下列哪

    7、一选项适用于绝对责任? A.故意行为引起的环境损害 B.过失行为引起的环境损害 C.不可抗力引起的环境损害 D.高度危险行为引起的环境损害(分数:1.00)A.B.C.D.19.国际上第一个规范核损害民事责任的国际公约是_ A.核安全公约 B.通报公约 C.巴黎公约 D.布鲁塞尔公约(分数:1.00)A.B.C.D.20.在发展中国家当中第一个制定并实施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的是_ A.中国 B.印度 C.巴西 D.朝鲜(分数:1.00)A.B.C.D.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8,分数:16.00)21.下列属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与经济法的区别的有_ A.政府主导性 B.综合性 C.立法

    8、目的 D.价值追求 E.内容体系(分数:2.00)A.B.C.D.E.22.下列关于预防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_ A.1990 年美国通过污染预防法对污染实行预防或者源消减,这标志着美国环境政策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转变 B.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对污染预防的提出晚于发达国家 C.我国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了预防原则 D.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的一系列基本制度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的要求 E.我国各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中也有许多关于污染预防规定(分数:2.00)A.B.C.D.E.23.下列关于治理、恢复与补救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_ A.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上的治理、恢复与补救既是一种义务,也是一种责任 B.治理、恢

    9、复与补救命令具有行政强制性 C.治理、恢复与补救命令需通过司法程序的判断而具有法的拘束力 D.对拒不执行行政机关发布的治理、恢复与补救命令者,可由行政机关或受其指定者代为执行 E.代为执行的费用由造成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的环境利用行为人承担(分数:2.00)A.B.C.D.E.24.下列关于声环境质量标准说法正确的是_ A.它是衡量区域环境是否受到环境噪声污染的客观判断标准 B.它是制定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主要依据 C.它是城市规划部门划定建筑物与交通干线防噪声距离的法定标准之一 D.它是进行噪声污染治理和进行处罚的法定依据 E.它是国际通行通用的主要标准之一(分数:2.00)A.B.C.D.E.

    10、25.下列各项符合应当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条件的是_ A.典型的海洋自然地理区域 B.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区域 C.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域 D.海洋生物物种高度丰富的区域 E.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海洋自然遗迹所在区域(分数:2.00)A.B.C.D.E.26.下列关于责令改正的说法错误的是_ A.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当责令当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 B.我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对于违反责令改正命令的违法行为规定了相应的行政责任 C.我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对于违反责令改正命令的违法行为赋予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机关行政强制执行权 D.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机关依法作出要求当事人履行排除妨碍、恢复

    11、原状等义务的行政决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代履行 E.行政机关可以自己代履行,或者委托没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代履行(分数:2.00)A.B.C.D.E.27.下列关于国际环境法的说法正确的是_ A.国际环境法是一门交叉学科,与它关系最密切的是国际法和国内环境法 B.它属于国际法的一个分支,国际法的一般法律原则和规则大部分适用于这个领域 C.它又逐步发展出了一些特有的原则与规则 D.它与国内环境法在内容和方法上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一致性 E.它与国内环境法共同促进了国际法和环境法的发展(分数:2.00)A.B.C.D.E.28.关于中国法与国际法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 A.国际条约在中国

    12、直接适用 B.国际条约具有优先于中国国内法的效力 C.中国现在非常需要明确国际法在国内法体系中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D.国际条约在中国转化适用 E.以上说法均正确(分数:2.00)A.B.C.D.E.三、B简答题/B(总题数:4,分数:24.00)29.简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原则的内涵。(分数:6.00)_30.简述我国声环境标准制度。(分数:6.00)_31.简述我国环境保护法和刑法关于制裁环境监管失职人员的规定。(分数:6.00)_32.简述 2012 年 3 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在首尔参加核安全峰会提出中国政府关于核安全的四点主张。(分数:6.00)_四、B论述题/B(总题数:1

    13、,分数:15.00)33.试论述跨界环境损害赔偿的无过错责任原则。(分数:15.00)_五、B案例分析题/B(总题数:2,分数:25.00)34.A 矿业公司通过私设的暗管向邻近的河流超标排污,被附近的养殖户及居民屡次投诉并受到环境保护部的点名批评。但由于 A 公司是当地的纳税大户和排污费缴纳大户,当地政府和环保局并未依法要求 A 公司采取整改措施。2010 年 6 月的某一天,A 公司邻近的河流散发出刺鼻的异味并出现大量死鱼现象。附近养殖户纷纷向当地环保局反映 A 公司私设暗管并偷排未经处理的污水的情况,要求环保部门责令 A 公司拆除暗管并治理污染。但环保局主管局长张某既未指示工作人员进行调

    14、查,也未采取任何其他措施。2010年 7 月初,当地连降大雨,A 公司污水池中储存的大量污水在雨水的冲击下通过其私设的暗管溢流至邻近的河流,致使下游养殖户养殖的 300 多万公斤鱼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超过 2000 万元。 根据 2008 年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对于造成本案所属级别的污染事故的企业,应当如何计算罚款?(分数:10.00)_35.中国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任务,强调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不断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中

    15、国已经制定和实施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明确提出 2005 年到 2010 年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提高森林覆盖率和可再生能源比重等有约束力的国家指标。仅通过降低能耗一项,中国 5 年内可以节省能源 6.2 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少排放 15 亿吨二氧化碳。今后,中国将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继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一是加强节能、提高能效工作,争取到 2020 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有显著下降。二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争取到 2020 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15%左右。三是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 2020 年森林面

    16、积比 2005 年增加 4000 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 21305 年增加 13 亿立方米。四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胡锦涛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开幕式上的讲话试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对全球环境问题的立场。(分数:15.00)_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自考题-15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0,分数:20.00)1.标志着我国开始建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的文件是_ A.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1973 年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 C.197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7、试行) D.198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1979 年 9 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原则通过了环境保护法草案,并以“试行”的形式颁布实施。环境保护法(试行)是新中国第一部关于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综合性法律,在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刚刚起步的阶段,该法的制定和实施特别令人瞩目,标志着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开始建立。2.下列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_ A.早期的立法主要强调平等主体间的环境利用关系 B.早期的立法主要强调政府和公众之间的环境利用关系 C.早期的立法主要强调政府和开发利用者之间的环境

    18、利用关系 D.现在的立法主要强调平等主体之间的环境利用关系(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考察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历史发展,早期的立法主要调整平等主体间的环境利用关系。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环境污染防治分工负责机关? A.海洋行政主管部门 B.渔政渔港监督机关 C.土地管理机关 D.民航管理部门(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依照环境污染防治法律的规定,依法享有分工负责管理职权的机关包括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国家海洋局)、港务监督机关(归口交通部)、渔政渔港监督机关(归口农业部)、军队环保部门(全军环境保护局)以及公安、交通、铁道、民航管理部门。土地管理机关属于自然环境

    19、保护分工负责机关。4.主张为了经济发展而“先污染后治理”的是_ A.经济发展优先论 B.环境保护优先论 C.协调发展论 D.以上说法均错误(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经济发展优先论”主张为了经济发展而“先污染后治理”。赞同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先污染后治理”是客观规律,经济发达国家均走过“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发展中国家也不可能例外。只有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了,人民生活改善了,国民才会有提高生存质量和生活环境的需求。这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就会自然出现,人们也才会自觉地保护环境。没有经济的发展,或者经济发展尚未达到相当的程度,即使强行保护环境,也不能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5.编

    20、制环境质量标准的主要依据不包括_ A.主要环境要素的使用功能 B.主要环境要素的使用价值 C.主要环境要素的使用目的 D.主要环境要素的保护目标(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环境质量标准是满足环境达到规定使用功能和生态环境质量的基本要求。编制环境质量标准的主要依据是各主要环境要素的使用功能、使用目的和保护目标,在此基础上对该环境要素所处在的区域分为不同类别的功能区,分别确立污染物的最大数值或环境保护的项目。6.下列哪种情况下可以申请缓缴排污费? A.当排污者因不可抗力遭受重大经济损失 B.排污者因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排污费 C.排污者因为时间原因不能按期缴纳排污费 D.以上

    21、情况均可以(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当排污者因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排污费时,可以自接到排污费缴纳通知单后向发出缴费通知单的环保部门申请缓缴排污费。当排污者因不可抗力遭受重大经济损失的,可以申请减半缴纳排污费或者免缴排污费。但是,排污者因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造成环境污染的,不得申请减半缴纳排污费或者免缴排污费。7.下列选项中,属于一般意义上的环境污染的是_ A.因火山喷发而导致的火山灰堆积 B.某运油轮船泄露导致的海洋污染 C.因大地震导致的水源污染 D.太空垃圾造成的太空空间污染(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人类活动以外的自然原因或因素也可以直接释放某

    22、种物质或能量而产生污染,但此类污染不属于一般意义的环境污染,也不属于环境污染防治法所要控制的对象。因此,选项 ACD 不属于一般意义上的环境污染。8.水污染防治规划制度中,水污染防治的基本依据是_ A.水污染防治部门的指导和建议 B.我国的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 C.水污染防治部门的决议和命令 D.经批准的水污染防治规划(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经批准的水污染防治规划是防治水污染的基本依据,规划的修订须经原批准机关批准。9.下列各项做法中,符合社会生活噪声控制要求的是_ A.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高音广播喇叭的方法招揽顾客 B.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空调器、冷却塔没有采取必要防治

    23、环境噪声污染的措施 C.晚上在自己的房间与朋友聚会打扑克,场面十分热闹 D.避免在午休时间、晚上对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楼进行室内装修活动(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根据相关规定,在社会生活中禁止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或者采用其他发出高噪声的方法招揽顾客。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空调器、冷却塔等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设备、设施的,其经营管理者应当采取措施,使其边界噪声不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使用家用电器、乐器或者进行其他家庭室内娱乐活动时,应当控制音量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避免对周围居民造成环境噪声污染。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楼进行室内装修活动,应当限制作业时

    24、间,并采取其他有效措施,以减轻、避免对周围居民造成环境噪声污染。10.下列各项不属于野生动物保护法保护对象的是_ A.大熊猫贝贝 B.小青蛙晶晶 C.猫头鹰欢欢 D.小老鼠妮妮(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第 2 条的规定,该法所保护的野生动物是指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其中大熊猫属于珍贵、濒危的野生动物,而青蛙和猫头鹰属于有益的野生动物。11.依照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在自然保护区内,经批准可以从事旅游活动的区域是_ A.核心区 B.缓冲区 C.实验区 D.外围地带(分数:1.00)A.B.C. D.

    25、解析:解析 自然保护区缓冲区外围划为实验区,可以进入从事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实验区所占面积不得超过该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 1/3。12.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水土保持工作实行方针的共有几个?(1)预防为主(2)保护优先(3)全面规划(4)综合治理(5)因地制宜(6)突出重点(7)科学管理(8)注重效益(9)防治结合 A.4 B.6 C.8 D.9(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根据水土保持法的规定,水土保持工作实行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13.无正当理由使水域、滩涂

    26、荒芜满_的,由发放养殖证的机关责令限期开发利用。 A.6 个月 B.1 年 C.2 年 D.3 年(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使用全民所有的水域、滩涂从事养殖生产,无正当理由使水域、滩涂荒芜满一年的,由发放养殖证的机关责令限期开发利用;逾期未开发利用的,吊销养殖证,可以并处 1 万元以下的罚款。14.下列只能由公安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是_ A.警告 B.行政拘留 C.责令停产停业 D.罚款(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责令停产、停业、关闭的处罚只能由各级人民政府作出,行政拘留的处罚只能由公安机关作出,其他的行政处罚由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机关根据各自的权限范围具

    27、体实施。15.污染环境罪属于_ A.行为犯 B.结果犯 C.危险犯 D.举动犯(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污染环境罪属于结果犯,只有造成了“严重污染环境”后果的,才能构成本罪。16.下列关于环境污染侵权说法错误的是_ A.在环境污染侵权中,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 B.在环境污染侵权中,如果污染者对污染的治理有功,可以过失相抵 C.在环境污染侵权中仅仅根据受害人的过错大小判断加害人是免责还是减轻责任 D.环境污染侵权的免责事由包括不可抗力与受害人过错(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在环境污染侵权中,由于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因此不存在过失相抵的问题,仅仅根据受害人的

    28、过错大小判断加害人免责还是减轻责任。17.全球性环境保护条约经常采用的模式是_ A.联合国决议+行动计划 B.联合国决议+附件 C.框架条约+附件 D.框架条约+议定书+附件(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全球性多边环境条约经常采用“框架条约+议定书+附件”的模式。18.下列哪一选项适用于绝对责任? A.故意行为引起的环境损害 B.过失行为引起的环境损害 C.不可抗力引起的环境损害 D.高度危险行为引起的环境损害(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在绝对责任下,加害方不能诉诸任何免责事由。由于绝对责任的严厉性,其适用范围十分有限,目前仅适用于高度危险行为或活动引起的

    29、环境损害,例如外空活动和核活动。19.国际上第一个规范核损害民事责任的国际公约是_ A.核安全公约 B.通报公约 C.巴黎公约 D.布鲁塞尔公约(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在核损害民事赔偿责任方面,1960 年 7 月 29 日在法国的巴黎签订了核能领域第三方赔偿责任公约(简称巴黎公约)。该公约是国际上第一个规范核损害民事责任的国际公约,但其缔约方主要以欧洲国家为主。20.在发展中国家当中第一个制定并实施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的是_ A.中国 B.印度 C.巴西 D.朝鲜(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2007 年中国在发展中国家当中第一个制定并实施了应对

    30、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8,分数:16.00)21.下列属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与经济法的区别的有_ A.政府主导性 B.综合性 C.立法目的 D.价值追求 E.内容体系(分数:2.00)A.B.C. D. E. 解析:解析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和经济法都是公私交融的法律部门,二者在政府主导性、政策性、综合性等方面具有相同的特质,在立法目的(保护环境与人体健康)、价值追求(可持续发展)、内容体系(污染防治与自然保护)上存在明显差异。22.下列关于预防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_ A.1990 年美国通过污染预防法对污染实行预防或者源消减,这标志着美国环境政策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转变

    31、B.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对污染预防的提出晚于发达国家 C.我国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了预防原则 D.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的一系列基本制度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的要求 E.我国各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中也有许多关于污染预防规定(分数:2.00)A. B.C.D. E. 解析:解析 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对污染预防的提出实际上早于发达国家。早在 1973 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就提出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我国环境保护法虽然没有明确规定预肪原则,但是其规定的一系列基本制度已经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的要求,例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许可证制度等,因此,选项 BC 说法错误。23.下列

    32、关于治理、恢复与补救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_ A.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上的治理、恢复与补救既是一种义务,也是一种责任 B.治理、恢复与补救命令具有行政强制性 C.治理、恢复与补救命令需通过司法程序的判断而具有法的拘束力 D.对拒不执行行政机关发布的治理、恢复与补救命令者,可由行政机关或受其指定者代为执行 E.代为执行的费用由造成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的环境利用行为人承担(分数:2.00)A. B. C.D. E. 解析:解析 与民事责任中的恢复原状责任不同,治理、恢复与补救命令具有行政强制性,无需通过司法程序的判断而具有法的拘束力。24.下列关于声环境质量标准说法正确的是_ A.它是衡量区域环境是否受到环

    33、境噪声污染的客观判断标准 B.它是制定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主要依据 C.它是城市规划部门划定建筑物与交通干线防噪声距离的法定标准之一 D.它是进行噪声污染治理和进行处罚的法定依据 E.它是国际通行通用的主要标准之一(分数:2.00)A. B. C. D.E.解析:解析 声环境质量标准是衡量区域环境是否受到环境噪声污染的客观判断标准,也是制定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主要依据。同时,声环境质量标准还是城市规划部门划定建筑物与交通干线防噪声距离的法定标准之一。25.下列各项符合应当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条件的是_ A.典型的海洋自然地理区域 B.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区域 C.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域 D.海洋生物物

    34、种高度丰富的区域 E.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海洋自然遗迹所在区域(分数:2.00)A. B. C. D. E. 解析:解析 根据海洋环境保护法第 22 条的规定,凡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典型的海洋自然地理区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区域,以及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恢复的海洋自然生态区域;海洋生物物种高度丰富的区域,或者珍稀、濒危海洋生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域、海岸、岛屿、滨海湿地、人海河口和海湾等;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海洋自然遗迹所在区域;其他需要予以特殊保护的区域。26.下列关于责令改正的说法错误的是_ A.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当责令当事人改正或者

    35、限期改正违法行为 B.我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对于违反责令改正命令的违法行为规定了相应的行政责任 C.我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对于违反责令改正命令的违法行为赋予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机关行政强制执行权 D.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机关依法作出要求当事人履行排除妨碍、恢复原状等义务的行政决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代履行 E.行政机关可以自己代履行,或者委托没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代履行(分数:2.00)A.B. C. D. E.解析:解析 我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对于违反责令改正命令的违法行为并未规定相应的行政责任,也未赋予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机关行政强制执行权。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机关依法作出要求当

    36、事人履行排除妨碍、恢复原状等义务的行政决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经催告仍不履行,行政机关才可以代履行。27.下列关于国际环境法的说法正确的是_ A.国际环境法是一门交叉学科,与它关系最密切的是国际法和国内环境法 B.它属于国际法的一个分支,国际法的一般法律原则和规则大部分适用于这个领域 C.它又逐步发展出了一些特有的原则与规则 D.它与国内环境法在内容和方法上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一致性 E.它与国内环境法共同促进了国际法和环境法的发展(分数:2.00)A. B.C. D. E. 解析:解析 国际环境法是一门交叉学科,与它关系最密切的是国际法和国内环境法。一方面,它属于国际法的一个分支,国际法的一般法

    37、律原则和规则都适用于这个领域,同时它又逐步发展出了一些特有的原则与规则,如可持续发展原则、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和谨慎原则等。另一方面,它与国内环境法在内容和方法上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一致性,它们在原则、制度等方面相互借鉴,共同促进了国际法和环境法的发展。28.关于中国法与国际法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 A.国际条约在中国直接适用 B.国际条约具有优先于中国国内法的效力 C.中国现在非常需要明确国际法在国内法体系中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D.国际条约在中国转化适用 E.以上说法均正确(分数:2.00)A.B. C. D.E.解析:解析 国际条约在中国直接适用。因为只有直接适用,才有可能出现国际条约与国

    38、内法存在不同的规定的情况。但是根据 2002 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司法意见,中国参加的世贸协议是不能在中国法院直接适用的。中国法院在受理国际贸易行政案件时,像其他世贸成员一样,适用本国的法律与法规。因此关于条约在中国是否可以直接适用,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国际条约具有优先于中国国内法的效力。但是,既然中国宪法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还不能说这是完全确立的原则,只能说这是含有上述规定的国内立法所承认的原则。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现在非常需要明确国际法在国内法体系中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三、B简答题/B(总题数:4,分数:24.00)29.简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原则的内涵。(

    39、分数:6.00)_正确答案:(协调发展原则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 (1)协调发展是指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在发展过程中的统一协调。 (2)协调发展的实质是重视环境与资源的保护,不能为了经济发展而牺牲环境利益。(3)协调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解析:30.简述我国声环境标准制度。(分数:6.00)_正确答案:(我国的声环境质量标准将声环境功能区分为五类,分别适用不同的声环境质量标准。0类声环境功能区,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1 类声环境功能区,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2 类声环境功能区,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3 类声环境功能区,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

    40、。4 类声环境功能区,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 4a 类和 4b 类两种类型;4a 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4b 类为铁路干线两侧区域。除此之外,我国还制定有城市港口及江河两岸区域环境噪声标准、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等特殊区域的声环境质量标准。 声环境质量标准是衡量区域环境是否受到环境噪声污染的客观判断标准,也是制定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主要依据。同时,声环境质量标准还是城市规划部门划定建筑物与交通干线防噪声距离的法定标准之一。目前我国声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包括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

    41、标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等。)解析:31.简述我国环境保护法和刑法关于制裁环境监管失职人员的规定。(分数:6.00)_正确答案:(刑法第 408 条规定,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处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解析:32.简述 2012 年 3 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在首尔参加核安全峰会提出中国政府关于核安全的四点主张。(分数:6.00)_正确答案:(2012 年 3 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在首尔参加核安全峰会提出中国政府关于核安全的四点主张:(1)坚持

    42、科学的核安全理念,正视核能安全风险,增强核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推动核能源安全、可持续发展。(2)强化核安全能力建设,建立健全核安全法律和监督体系,强化核应急队伍建设。(3)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推进核安全国际法律文书的普遍性,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核安全技术水平。(4)消除核扩散及核恐怖主义根源,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新安全观,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热点问题和争端。)解析:四、B论述题/B(总题数:1,分数:15.00)33.试论述跨界环境损害赔偿的无过错责任原则。(分数:15.00)_正确答案:(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只要存在跨界环境损害,无论行为人主观上有无过错,都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根据加害

    43、方是否存在免责事由,又可以分为严格责任和绝对责任。严格责任下,加害方可以以不可抗力、第三方故意、受害方过错等作为免责事由。在绝对责任下,加害方不能诉诸任何免责事由。由于绝对责任的严厉性,其适用范围十分有限,目前仅适用于高度危险行为或活动引起的环境损害。)解析:五、B案例分析题/B(总题数:2,分数:25.00)34.A 矿业公司通过私设的暗管向邻近的河流超标排污,被附近的养殖户及居民屡次投诉并受到环境保护部的点名批评。但由于 A 公司是当地的纳税大户和排污费缴纳大户,当地政府和环保局并未依法要求 A 公司采取整改措施。2010 年 6 月的某一天,A 公司邻近的河流散发出刺鼻的异味并出现大量死鱼现象。附近养殖户纷纷向当地环保局反映 A 公司私设暗


    注意事项

    本文(【学历类职业资格】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自考题-15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周芸)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