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游戏论真题 2012 年 1 月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150 分钟)一、课程代码:00399(总题数:20,分数:20.00)1.对于儿童而言,特别是幼儿阶段,“生活即游戏,游戏即生活”,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 ( )(分数:1.00)A.霍尔B.福禄培尔C.皮亚杰D.杜威2.精神分析学派把儿童游戏看成是( )(分数:1.00)A.儿童自由、自发的活动B.潜意识中的本能和欲望在活动中的宣泄或补偿C.对未来生活需要的活动的准备D.种族过去活动习惯的延续和再现3.较科学地揭示出游戏活动区别于人的其他活动的本质特征的游戏本质观是( )(分数:1.00)A.游
2、戏的主体性本质观B.游戏的生物性本质观C.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观D.游戏的生活性本质观4.游戏中儿童通过模仿范例或对象(如司机)的一两个最富特色的典型角色动作(如转方向盘),来标志他所模仿的对象,此时儿童所扮演的角色属于( )(分数:1.00)A.机能性角色B.互补性角色C.想象的角色D.虚幻性角色5.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也是幼儿阶段最常见的游戏,这种游戏是( )(分数:1.00)A.感觉运动游戏B.象征性游戏C.结构游戏D.规则游戏6.角色扮演的最基本成分,也是最早出现的成分是( )(分数:1.00)A.角色认知B.角色意识C.角色行为D.角色情感7.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是( )(分数:1.0
3、0)A.上课B.作业C.游戏D.自我服务劳动8.室内游戏区中图书区的设置应注意( )(分数:1.00)A.可考虑与娃娃家临近B.要避免干扰,可设在角落,与其它区隔离C.平时封闭,定时开放,以便于图书保管D.可设置在楼梯或过道旁,以便儿童取书9.游戏过程中,教师暗示儿童:“娃娃家的娃娃是不是饿了?做饭了吗?”“你们想玩过节的游戏吗?”等等,协商性地要求或暗示儿童去做什么和如何做,这种语言指导策略属于( )(分数:1.00)A.建议B.评论C.描述D.询问10.婴儿游戏活动的最基本表现形式是( )(分数:1.00)A.活动性游戏B.智力游戏C.音乐及娱乐游戏D.发展语言的游戏11.陈鹤琴关于儿童游
4、戏看法中的核心思想是( )(分数:1.00)A.从儿童身心发展的角度去考察儿童游戏B.从人的本能、欲望的角度分析游戏C.用描述认知发展的术语来解释游戏D.运用人类学、逻辑学来研究儿童游戏12.皮亚杰认为,游戏发生于感知运动的( )(分数:1.00)A.第一阶段(个月)B.第二阶段即“初级循环反应”阶段(或个月)C.第三阶段即“二级循环反应”阶段(或个月)D.第四阶段即二级图式的协调阶段(或或个月)13.游戏的觉醒理论对教育实践的启示是( )(分数:1.00)A.重视幼儿园环境的合理组织B.重视想象性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C.强调游戏对于人格发展、心理健康的价值D.重视儿童早期经验对健康的成年生
5、活的重要性14.人类在脑力和体力劳动中会感到疲劳,为了消除疲劳、恢复精力,就产生了游戏,持这种观点的是( )(分数:1.00)A.剩余精力说B.生活预备说C.生长说D.松弛说15.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现代动机心理学的研究,儿童第一层次的需要是( )(分数:1.00)A.与外界环境保持平衡与协调的需要B.认知水平的需要C.维持生命、安全和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D.社会性与自我发展的需要16.按照玩具的功能特点划分,不倒翁、“小猴打鼓”、“小鸡吃米”等属于( )(分数:1.00)A.娱乐玩具B.智力玩具C.结构造型玩具D.体育玩具17.为大班儿童选择的玩具,正确的说法是( )(分数:1.00)A
6、.应以成型的形象玩具为主B.应多提供发展感觉运动的玩具C.玩具的种类应该多一些,但是每一种玩具的数量可以少一些D.玩具的种类可以少一些,但是每一种玩具的数量一定要充足18.某教师为游戏区制定了教育目标,美工区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幼儿美感和动手能力”,语言区则为“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这两个目标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分数:1.00)A.过于笼统,缺乏针对性B.没有考虑学科领域C.没有分析教育功能D.缺乏灵活性19.将游戏划分为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性游戏和规则游戏,其划分的依据是 ( )(分数:1.00)A.按儿童在游戏中的体验形式分类B.按游戏的教育作用分类C.按儿童认知发展分类D
7、.按儿童在游戏中的社会行为表现分类20.以集体共同的目标为游戏中心,有达到目标的方法,活动有严格的组织,小组里有分工,常有较明显的组织者或领导者,这种游戏是( )(分数:1.00)A.单独游戏B.平行游戏C.联合游戏D.合作游戏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总题数:5,分数:10.00)21.以下学者中,属于游戏的剩余精力说的代表人物的是( )(分数:2.00)A.席勒B.拜敦代克C.斯宾塞D.维果斯基E.艾里康宁22.关于专门化玩具,正确的说法有( )(分数:2.00)A.功能固定,用法较确定B.使游戏的内容(主题和情节)较为单一C.用法不确定D.能为儿童想象力的发挥
8、留有更大余地E.使游戏的情节更丰富23.影响儿童游戏的社会环境因素包括( )(分数:2.00)A.父母亲的教养方式B.家庭成员及相互关系C.儿童的伙伴D.社会文化背景E.教育因素24.构成有规则游戏的几个基本因素是( )(分数:2.00)A.游戏的假想B.游戏的任务C.游戏的玩法D.游戏的规则E.游戏的结果25.以培养学前儿童的创造性为显著目标的游戏有( )(分数:2.00)A.感官游戏B.角色游戏C.表演游戏D.体育游戏E.结构游戏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总题数:4,分数:16.00)26.角色意识(分数:4.00)_27.结构游戏(分数:4.00)_28.教学
9、游戏化(分数:4.00)_29.游戏常规(分数:4.00)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总题数:4,分数:20.00)30.我国教育工作者一般把游戏特征归结为哪几个方面?(分数:5.00)_31.简述游戏性体验的几种主要成分。(分数:5.00)_32.简述游戏教育实施计划制定中应注意的问题。(分数:5.00)_33.简述角色游戏的基本结构。(分数:5.00)_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总题数:2,分数:20.00)34.举例说明学前儿童玩具及游戏材料选择和提供的标准。(分数:10.00)_35.试述在我国家庭内倡导和开展亲子游戏的策略。(
10、分数:10.00)_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 14 分)(总题数:1,分数:14.00)36.大(2)班在玩“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当王老师扮演的老狼凶狠地向幼儿扮演的小兔子扑去的时候,按照规则小兔子应该四散躲开,而小思和小雨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他们先试探地看着大灰狼,后来干脆挡住大灰狼的去路,嘴里还念念有词“我们不怕大灰狼”,游戏该怎么进行下去呢?王老师改变了故事情节,大灰狼装做又惊讶又害怕的样子逃跑了,其余的“兔子”齐心协力追捕大灰狼,游戏中孩子们体验到了勇敢和智慧带来的快乐。 请你对照游戏是否成功的标准,评价上述王老师指导的游戏是否成功。 (分数:14.00)_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
11、游戏论真题 2012 年 1 月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150 分钟)一、课程代码:00399(总题数:20,分数:20.00)1.对于儿童而言,特别是幼儿阶段,“生活即游戏,游戏即生活”,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 ( )(分数:1.00)A.霍尔B.福禄培尔C.皮亚杰D.杜威 解析:2.精神分析学派把儿童游戏看成是( )(分数:1.00)A.儿童自由、自发的活动B.潜意识中的本能和欲望在活动中的宣泄或补偿 C.对未来生活需要的活动的准备D.种族过去活动习惯的延续和再现解析:3.较科学地揭示出游戏活动区别于人的其他活动的本质特征的游戏本质观是( )(分数:1.00)A.游戏的主体性本
12、质观 B.游戏的生物性本质观C.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观D.游戏的生活性本质观解析:4.游戏中儿童通过模仿范例或对象(如司机)的一两个最富特色的典型角色动作(如转方向盘),来标志他所模仿的对象,此时儿童所扮演的角色属于( )(分数:1.00)A.机能性角色 B.互补性角色C.想象的角色D.虚幻性角色解析:5.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也是幼儿阶段最常见的游戏,这种游戏是( )(分数:1.00)A.感觉运动游戏B.象征性游戏 C.结构游戏D.规则游戏解析:6.角色扮演的最基本成分,也是最早出现的成分是( )(分数:1.00)A.角色认知B.角色意识C.角色行为 D.角色情感解析:7.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是
13、( )(分数:1.00)A.上课B.作业C.游戏 D.自我服务劳动解析:8.室内游戏区中图书区的设置应注意( )(分数:1.00)A.可考虑与娃娃家临近B.要避免干扰,可设在角落,与其它区隔离 C.平时封闭,定时开放,以便于图书保管D.可设置在楼梯或过道旁,以便儿童取书解析:9.游戏过程中,教师暗示儿童:“娃娃家的娃娃是不是饿了?做饭了吗?”“你们想玩过节的游戏吗?”等等,协商性地要求或暗示儿童去做什么和如何做,这种语言指导策略属于( )(分数:1.00)A.建议 B.评论C.描述D.询问解析:10.婴儿游戏活动的最基本表现形式是( )(分数:1.00)A.活动性游戏 B.智力游戏C.音乐及娱
14、乐游戏D.发展语言的游戏解析:11.陈鹤琴关于儿童游戏看法中的核心思想是( )(分数:1.00)A.从儿童身心发展的角度去考察儿童游戏 B.从人的本能、欲望的角度分析游戏C.用描述认知发展的术语来解释游戏D.运用人类学、逻辑学来研究儿童游戏解析:12.皮亚杰认为,游戏发生于感知运动的( )(分数:1.00)A.第一阶段(个月)B.第二阶段即“初级循环反应”阶段(或个月) C.第三阶段即“二级循环反应”阶段(或个月)D.第四阶段即二级图式的协调阶段(或或个月)解析:13.游戏的觉醒理论对教育实践的启示是( )(分数:1.00)A.重视幼儿园环境的合理组织 B.重视想象性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C.
15、强调游戏对于人格发展、心理健康的价值D.重视儿童早期经验对健康的成年生活的重要性解析:14.人类在脑力和体力劳动中会感到疲劳,为了消除疲劳、恢复精力,就产生了游戏,持这种观点的是( )(分数:1.00)A.剩余精力说B.生活预备说C.生长说D.松弛说 解析:15.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现代动机心理学的研究,儿童第一层次的需要是( )(分数:1.00)A.与外界环境保持平衡与协调的需要B.认知水平的需要C.维持生命、安全和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 D.社会性与自我发展的需要解析:16.按照玩具的功能特点划分,不倒翁、“小猴打鼓”、“小鸡吃米”等属于( )(分数:1.00)A.娱乐玩具 B.智力玩具
16、C.结构造型玩具D.体育玩具解析:17.为大班儿童选择的玩具,正确的说法是( )(分数:1.00)A.应以成型的形象玩具为主B.应多提供发展感觉运动的玩具C.玩具的种类应该多一些,但是每一种玩具的数量可以少一些 D.玩具的种类可以少一些,但是每一种玩具的数量一定要充足解析:18.某教师为游戏区制定了教育目标,美工区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幼儿美感和动手能力”,语言区则为“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这两个目标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分数:1.00)A.过于笼统,缺乏针对性 B.没有考虑学科领域C.没有分析教育功能D.缺乏灵活性解析:19.将游戏划分为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性游戏和规则游戏,其划
17、分的依据是 ( )(分数:1.00)A.按儿童在游戏中的体验形式分类B.按游戏的教育作用分类C.按儿童认知发展分类 D.按儿童在游戏中的社会行为表现分类解析:20.以集体共同的目标为游戏中心,有达到目标的方法,活动有严格的组织,小组里有分工,常有较明显的组织者或领导者,这种游戏是( )(分数:1.00)A.单独游戏B.平行游戏C.联合游戏D.合作游戏 解析: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总题数:5,分数:10.00)21.以下学者中,属于游戏的剩余精力说的代表人物的是( )(分数:2.00)A.席勒 B.拜敦代克C.斯宾塞 D.维果斯基E.艾里康宁解析:22.关于专门化
18、玩具,正确的说法有( )(分数:2.00)A.功能固定,用法较确定 B.使游戏的内容(主题和情节)较为单一 C.用法不确定D.能为儿童想象力的发挥留有更大余地E.使游戏的情节更丰富解析:23.影响儿童游戏的社会环境因素包括( )(分数:2.00)A.父母亲的教养方式 B.家庭成员及相互关系 C.儿童的伙伴 D.社会文化背景 E.教育因素 解析:24.构成有规则游戏的几个基本因素是( )(分数:2.00)A.游戏的假想B.游戏的任务 C.游戏的玩法 D.游戏的规则 E.游戏的结果 解析:25.以培养学前儿童的创造性为显著目标的游戏有( )(分数:2.00)A.感官游戏B.角色游戏 C.表演游戏
19、D.体育游戏E.结构游戏 解析: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总题数:4,分数:16.00)26.角色意识(分数:4.00)_正确答案:(最初角色动作由于缺乏或缺乏角色意识,都是一些零星的姿态或动作。以后,到幼儿时期,这些零星动作逐渐以连续的方式组织起来,形成较典型的角色行为。此时,儿童已具有较明确的角色意识即能区分自我与角色,知道自己是在假装别人。)解析:27.结构游戏(分数:4.00)_正确答案:(利用积木、积塑、沙、泥等结构材料进行建造的游戏。)解析:28.教学游戏化(分数:4.00)_正确答案:(所谓教学的游戏化,就是要求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尽可能淡化教育目的,
20、强化游戏的手段,看轻结果,重视过程。)解析:29.游戏常规(分数:4.00)_正确答案:(游戏常规是指在学前班集体中开展游戏活动时,对儿童不适宜行为和适宜行为的禁止和允许的经常性规定。)解析: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总题数:4,分数:20.00)30.我国教育工作者一般把游戏特征归结为哪几个方面?(分数:5.00)_正确答案:(结合学前游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我国教育工作者一般把游戏的特征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1)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 (2)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生活。 (3)游戏没有社会的实用价值,没有强制性的社会义务,不直接创造财富。 (4
21、)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 )解析:31.简述游戏性体验的几种主要成分。(分数:5.00)_正确答案:(游戏性体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主要成分: (1)兴趣性体验 (2)自主性体验 (3)胜任感体验成就感 (4)幽默感 (5)驱力愉快 )解析:32.简述游戏教育实施计划制定中应注意的问题。(分数:5.00)_正确答案:(教师在制定游戏计划时,应考虑这样一些问题: (1)如何确定游戏的教育目标并使之具体化。 游戏目标的确定是游戏计划制定的首要任务,科学的目标是计划可行性的保证。 (2)依游戏目标设置环境,有计划地投放材料,同时考虑相应的指导方式。 (3)注意自选游戏与其他教育活动及生活活动的联系,加强
22、与家庭教育的配合。 (4)对计划与目标的实施情况作出反馈。 )解析:33.简述角色游戏的基本结构。(分数:5.00)_正确答案:(角色游戏的基本结构主要是由以下四方面的要素组成: (1)角色的扮演即以人代人。 (2)对物品的假想即以物代物。 (3)对游戏动作和情景的假想(情景转变)。 (4)内部规则。 )解析: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总题数:2,分数:20.00)34.举例说明学前儿童玩具及游戏材料选择和提供的标准。(分数:10.00)_正确答案:(为保证游戏的健康发展及玩具教育作用的充分发挥,玩具及游戏材料的选择和提供应符合下列标准。 一、具有教育性 1、各种玩
23、具,虽然在用途上不同,对儿童发展的具体作用不同,但都应在某种程度上促进儿童某一方面如身体、智力或情感的发展,有助于对儿童进行全面的发展的教育,真正成为儿童的良师益友,也就是说玩具及游戏材料应具有教育性。 2、一物多用、富于变化的玩具或材料,往往会使儿童久玩不厌,能促进儿童动手、动脑,多方面地启发儿童想象力,发展儿童创造性,使儿童在玩中得到发展。如结构性游戏,能拆开装合的玩具等。 二、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 1、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由于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不同,儿童的需要也不同,应该为他们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和需要的各种玩具,促进他们身心发展和游戏活动的开展。如在婴儿时期提供一些不倒翁、小猴爬杆、小熊
24、打鼓等娱乐玩具。 2、为小班幼儿选择的玩具应以成型的形象玩具为主,以有利于支持儿童游戏愿望的产生和游戏的进行。从品种数量上小班幼儿玩具品种不必过多,但相同品种的玩具数量一定要多,以保证儿童的相互模仿。在中大班,玩具的种类应增多,以供儿童自主选择。 三、符合艺术要求 玩具的形象和色彩要符合艺术的要求,能引起婴幼儿快乐和喜爱的情感,培养儿童的美感,有助于发展儿童的审美能力。所以玩具要能反映民族风格和现代艺术及民间艺术的特点。 四、符合卫生和安全要求 1、玩具及材料是否安全、卫生是选购玩具的最基本的标准。带声响的玩具,声音要和谐悦耳,避免噪音。带毛和口吹的玩具不卫生。玩具还应绝对保证儿童的安全,预防
25、一切可能引起的伤害。 2、室外的运动设备要定期进行卫生和安全检查。 五、经济适用 玩具应牢固坚实、经久耐用,不易损坏,色彩不易脱落。提倡就地取材,利用自然物和废旧物品自制玩具。对于年龄稍长的幼儿,提供一些诸如旧纸盒子、破皮球、小木块等物品,不仅符合经济要求,也可开展有助于儿童想象力和创造性发展的游戏活动。 六、具有多样化和新颖性 玩具和游戏材料的选择和提供,要注重形式和功能的多样化,避免单一化,以适应各类游戏及综合性主题游戏的开展和保证儿童自由地选择和使用,并且有利于实现玩具全面发展的教育价值。 )解析:35.试述在我国家庭内倡导和开展亲子游戏的策略。(分数:10.00)_正确答案:(在我国家
26、庭内倡导和开展亲子游戏的策略应包括以下几点: (1)向家长宣传和说明游戏的重要性,破除“游戏不同于学习”的传统观念。只有当家长认识到游戏的重要性时,他们才会真正重视并参与游戏。 (2)家长应当民主地、平等地对待子女。体罚、溺爱或把孩子当玩具逗玩都是不尊重儿童的表现。只有民主、平等地对待孩子,家长才可能在游戏中和孩子结成平等的玩伴关系,才可能尊重儿童的需要与兴趣。游戏中不能由家长单方面说了算,使游戏对孩子来说成为一种“被迫”行为。 (3)家长在游戏中应培养与鼓励儿童的创造与独立性,不要“望子成龙”过切,处处“越俎代庖”,去代替孩子游戏,代替孩子动脑筋想办法,克服困难。不要养成孩子离不开大人的依赖
27、态度与习惯。 (4)在开展亲子游戏的同时,鼓励与支持儿童的独立游戏以及与伙伴的交往与游戏,培养儿童独立游戏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儿童和伙伴交往以及游戏的兴趣与能力。 )解析: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 14 分)(总题数:1,分数:14.00)36.大(2)班在玩“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当王老师扮演的老狼凶狠地向幼儿扮演的小兔子扑去的时候,按照规则小兔子应该四散躲开,而小思和小雨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他们先试探地看着大灰狼,后来干脆挡住大灰狼的去路,嘴里还念念有词“我们不怕大灰狼”,游戏该怎么进行下去呢?王老师改变了故事情节,大灰狼装做又惊讶又害怕的样子逃跑了,其余的“兔子”齐心协力追捕大灰狼,游戏中
28、孩子们体验到了勇敢和智慧带来的快乐。 请你对照游戏是否成功的标准,评价上述王老师指导的游戏是否成功。 (分数:14.00)_正确答案:(评价游戏教育作用的大小或游戏是否成功的根本出发点就是儿童是游戏的主人。具体来讲,从以下几方面来衡量游戏是否成功。 (1)儿童按自己的意愿做游戏,在游戏中感到轻松、愉快,发挥了创造性。 (2)儿童做游戏很认真,能克服困难,能遵守游戏的规则,游戏有较强的组织性和独立性。 (3)会正确创造性地使用玩具并爱护玩具。 (4)在游戏中对同伴友爱、谦让,能与同伴合作并不妨碍他人游戏的进行。 (5)游戏内容丰富、积极向上,有益于儿童身心发展 。 王老师指导的游戏,孩子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不害怕大灰狼的侵犯,发挥了创造性;同时可以齐心追捕大灰狼,具有较好的组织性,内容积极向上,因此该游戏的指导非常成功。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