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历类职业资格】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游戏论真题2010年10月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76588       资源大小:58.5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历类职业资格】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游戏论真题2010年10月及答案解析.doc

    1、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游戏论真题 2010 年 10 月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150 分钟)一、课程代码:00399(总题数:1,分数:0.00)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总题数:20,分数:20.00)1.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观强调( )。(分数:1.00)A.成人与教育影响在游戏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B.游戏是儿童自由、自发的活动C.游戏是剩余精力的发泄或运用D.游戏是种族过去活动习惯的延续和再现2.游戏成熟说的提出者是( )。(分数:1.00)A.艾里康宁B.霍尔C.拜敦代克D.斯宾塞3.儿童游戏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 )。(分数:1

    2、.00)A.表情B.动作C.角色扮演D.言语4.“医生,我的孩子生病了,请您给看看”,儿童在游戏中出现的类似言语属于( )。(分数:1.00)A.伙伴之间的交际性语言B.角色之间的交际性语言C.以自我为中心的想象性独白D.互补性语言5.游戏中,儿童把冰棍棒当注射器或拿椅子当马骑,这种游戏是( )。(分数:1.00)A.感觉运动游戏B.象征性游戏C.结构游戏D.规则游戏6.以下几种游戏中,社会性程度最高的游戏是( )。(分数:1.00)A.单独游戏B.平行游戏C.联合游戏D.合作游戏7.选择玩具最基本的标准是( )。(分数:1.00)A.安全、卫生B.符合艺术要求C.具有新颖性D.具有教育性8.

    3、游戏过程中,教师通过言语试探性或协商性地要求或暗示儿童去做什么和如何做,重在对儿童游戏行为的引导,这种语言指导策略属于( )。(分数:1.00)A.建议B.评论C.描述D.询问9.有规则游戏的最大特点是( )。(分数:1.00)A.通过模仿和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B.把学习的任务和游戏的形式结合起来C.以刺激儿童各种感官、运动机能发展为主D.以儿童自主、自发表现出的活动为特征10.学前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社会生活的游戏是( )。(分数:1.00)A.角色游戏B.表演游戏C.结构游戏D.有规则游戏11.奠定我

    4、国儿童游戏研究的基础的代表人物是( )。(分数:1.00)A.张雪门B.张宗麟C.陶行知D.陈鹤琴12.用认知发展的术语来说,游戏的实质在于( )。(分数:1.00)A.同化超过了顺应B.顺应超过了同化C.就是一种同化D.就是一种顺应13.根据游戏的觉醒理论,新生刚入园时,陌生的环境使其觉醒水平增高,这时教师应当安排一些( )。(分数:1.00)A.象征性游戏B.娃娃家活动C.表达、表现因素较多的活动D.镶拼图形之类的智力游戏或认知成分较高的活动14.在游戏治疗中,首先采用了“娃娃游戏”技术的学派是( )。(分数:1.00)A.认知发展学派B.精神分析学派C.社会文化历史学派D.元交际理论15

    5、.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现代动机心理学的研究,儿童游戏的前提是( )。(分数:1.00)A.与外界环境保持平衡与协调需要的满足B.认知水平需要的满足C.基本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的满足D.社会性与自我发展需要的满足16.按照玩具的功能特点划分,布娃娃、玩具听诊器及模拟日常用品的玩具如被子、碗、锅等属于( )。(分数:1.00)A.形象玩具B.智力玩具C.结构造型玩具D.体育玩具17.评判教师游戏指导水平高或低的关键指标是( )。(分数:1.00)A.游戏的教育作用发挥得如何B.儿童主体性发挥的程度C.游戏有没有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D.教师的主观意志有没有实现18.将游戏划分为机能游戏、想象游戏、

    6、制作游戏和接受游戏,其划分的依据是( )。(分数:1.00)A.按儿童在游戏中的体验形式分类B.按游戏的教育作用分类C.按游戏的关键特性分类D.按儿童在游戏中的社会行为表现分类19.“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观点的提出者是( )。(分数:1.00)A.维果茨基B.皮亚杰C.夸美纽斯D.席勒20.儿童在游戏中可以获得影响与控制环境的能力,建立起对自己的信心,获得成功的喜悦,这种现象表明游戏可以满足儿童( )。(分数:1.00)A.认知发展的需要B.社会性发展的需要C.生理发展的需要D.自我表现、自我肯定的需要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总题数:5,分数:10.00)

    7、21.纽曼的“三内说”中,用来确定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的三种指标是( )。(分数:2.00)A.内部的灵活性B.内部自由C.内部控制D.内部真实E.内部动机22.关于非专门化玩具,正确的说法有( )。(分数:2.00)A.功能固定,用法较确定B.更适合 4 岁以上的儿童使用C.用法不确定D.能为儿童想象力的发挥留有更大余地E.使游戏的情节更丰富23.亲子游戏的特点,也是体现亲子游戏价值的根源所在的是亲子游戏的( )。(分数:2.00)A.情感性B.社会性C.发展性D.规范性E.教育性24.20 世纪中叶开始流行,对当代儿童游戏研究产生深刻影响的游戏理论有( )。(分数:2.00)A.剩余精力说B

    8、.精神分析学派游戏理论C.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D.觉醒理论E.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25.婴儿游戏的开展要侧重于促进( )。(分数:2.00)A.感知觉能力的发展B.记忆能力的发展C.基本动作能力的发展D.想象能力的发展E.思维能力的发展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总题数:4,分数:16.00)恩物_27.角色行为(分数:4.00)_28.游戏场地的空间密(分数:4.00)_29.游戏形式(分数:4.00)_五、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总题数:4,分数:20.00)30.简述游戏的外部条件因素的特征。(分数:5.00)_31.简述游戏对学

    9、前儿童情感发展的作用。(分数:5.00)_32.简述表演游戏的指导要点。(分数:5.00)_33.简述学前儿童游戏常规的主要内容。(分数:5.00)_六、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总题数:2,分数:20.00)34.试举例说明影响学前儿童游戏的社会环境因素。(分数:10.00)_35.联系幼儿园实际谈谈教师对学前儿童游戏过程的现场指导应当把握的策略。(分数:10.00)_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 14 分)(总题数:1,分数:14.00)36.在“航海”游戏分配角色时,大多数幼儿都想当“船长”,这时王老师让幼儿回想自己曾看到或听说过的有关航海的情况,告诉他们,除了船长之外

    10、,船上还有很多有趣的职业,如船长助理、船员、无线电话报务员、领航员等,他们肩负不同的任务。讨论后,大家觉得不同角色有不同的吸引力,在协商中完成了角色分配。游戏过程中,王老师发现“船长”主意多,会支配别人做事,但态度生硬,就以航海督察的身份提醒他说:“这个船长真能干,要是说话和气些,大家干活就更有劲了。”游戏结束时,教师进行了简短的评价,指出了游戏的不足之处,表扬了游戏中的高水平的表现。 请结合角色游戏活动过程中的现场指导的理论,分析王老师在这个活动组织与实施中的合理之处。(分数:14.00)_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游戏论真题 2010 年 10 月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1

    11、50 分钟)一、课程代码:00399(总题数:1,分数:0.00)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总题数:20,分数:20.00)1.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观强调( )。(分数:1.00)A.成人与教育影响在游戏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B.游戏是儿童自由、自发的活动C.游戏是剩余精力的发泄或运用D.游戏是种族过去活动习惯的延续和再现解析:2.游戏成熟说的提出者是( )。(分数:1.00)A.艾里康宁B.霍尔C.拜敦代克 D.斯宾塞解析:3.儿童游戏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 )。(分数:1.00)A.表情B.动作 C.角色扮演D.言语解析:4.“医生,我的孩子生病了,请您给看

    12、看”,儿童在游戏中出现的类似言语属于( )。(分数:1.00)A.伙伴之间的交际性语言B.角色之间的交际性语言 C.以自我为中心的想象性独白D.互补性语言解析:5.游戏中,儿童把冰棍棒当注射器或拿椅子当马骑,这种游戏是( )。(分数:1.00)A.感觉运动游戏B.象征性游戏 C.结构游戏D.规则游戏解析:6.以下几种游戏中,社会性程度最高的游戏是( )。(分数:1.00)A.单独游戏B.平行游戏C.联合游戏D.合作游戏 解析:7.选择玩具最基本的标准是( )。(分数:1.00)A.安全、卫生 B.符合艺术要求C.具有新颖性D.具有教育性解析:8.游戏过程中,教师通过言语试探性或协商性地要求或暗

    13、示儿童去做什么和如何做,重在对儿童游戏行为的引导,这种语言指导策略属于( )。(分数:1.00)A.建议 B.评论C.描述D.询问解析:9.有规则游戏的最大特点是( )。(分数:1.00)A.通过模仿和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B.把学习的任务和游戏的形式结合起来 C.以刺激儿童各种感官、运动机能发展为主D.以儿童自主、自发表现出的活动为特征解析:10.学前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社会生活的游戏是( )。(分数:1.00)A.角色游戏 B.表演游戏C.结构游戏D.有规则游戏解析:11.奠定我国儿童游戏研究的基础的代

    14、表人物是( )。(分数:1.00)A.张雪门B.张宗麟C.陶行知D.陈鹤琴 解析:12.用认知发展的术语来说,游戏的实质在于( )。(分数:1.00)A.同化超过了顺应 B.顺应超过了同化C.就是一种同化D.就是一种顺应解析:13.根据游戏的觉醒理论,新生刚入园时,陌生的环境使其觉醒水平增高,这时教师应当安排一些( )。(分数:1.00)A.象征性游戏B.娃娃家活动C.表达、表现因素较多的活动D.镶拼图形之类的智力游戏或认知成分较高的活动 解析:14.在游戏治疗中,首先采用了“娃娃游戏”技术的学派是( )。(分数:1.00)A.认知发展学派B.精神分析学派 C.社会文化历史学派D.元交际理论解

    15、析:15.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现代动机心理学的研究,儿童游戏的前提是( )。(分数:1.00)A.与外界环境保持平衡与协调需要的满足B.认知水平需要的满足C.基本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的满足 D.社会性与自我发展需要的满足解析:16.按照玩具的功能特点划分,布娃娃、玩具听诊器及模拟日常用品的玩具如被子、碗、锅等属于( )。(分数:1.00)A.形象玩具 B.智力玩具C.结构造型玩具D.体育玩具解析:17.评判教师游戏指导水平高或低的关键指标是( )。(分数:1.00)A.游戏的教育作用发挥得如何B.儿童主体性发挥的程度 C.游戏有没有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D.教师的主观意志有没有实现解析:18.

    16、将游戏划分为机能游戏、想象游戏、制作游戏和接受游戏,其划分的依据是( )。(分数:1.00)A.按儿童在游戏中的体验形式分类 B.按游戏的教育作用分类C.按游戏的关键特性分类D.按儿童在游戏中的社会行为表现分类解析:19.“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观点的提出者是( )。(分数:1.00)A.维果茨基 B.皮亚杰C.夸美纽斯D.席勒解析:20.儿童在游戏中可以获得影响与控制环境的能力,建立起对自己的信心,获得成功的喜悦,这种现象表明游戏可以满足儿童( )。(分数:1.00)A.认知发展的需要B.社会性发展的需要C.生理发展的需要D.自我表现、自我肯定的需要 解析: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17、 小题,每小题 2 分,(总题数:5,分数:10.00)21.纽曼的“三内说”中,用来确定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的三种指标是( )。(分数:2.00)A.内部的灵活性B.内部自由 C.内部控制 D.内部真实E.内部动机解析:22.关于非专门化玩具,正确的说法有( )。(分数:2.00)A.功能固定,用法较确定B.更适合 4 岁以上的儿童使用 C.用法不确定 D.能为儿童想象力的发挥留有更大余地E.使游戏的情节更丰富解析:23.亲子游戏的特点,也是体现亲子游戏价值的根源所在的是亲子游戏的( )。(分数:2.00)A.情感性 B.社会性C.发展性 D.规范性E.教育性解析:24.20 世纪中叶开始流行

    18、,对当代儿童游戏研究产生深刻影响的游戏理论有( )。(分数:2.00)A.剩余精力说B.精神分析学派游戏理论 C.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 D.觉醒理论E.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 解析:25.婴儿游戏的开展要侧重于促进( )。(分数:2.00)A.感知觉能力的发展 B.记忆能力的发展C.基本动作能力的发展 D.想象能力的发展E.思维能力的发展解析: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总题数:4,分数:16.00)恩物_正确答案:(“恩物”在实际上是一种适合儿童特点的恩赐物,是幼儿园里做游戏和进行作业时用的玩具和材料。)解析:27.角色行为(分数:4.00)_正确答案:(角色行为

    19、是以他人为参照系,根据表象来模仿别人的行为。它既是角色扮演的最基本的成分,也是最早出现的成分。)解析:28.游戏场地的空间密(分数:4.00)_正确答案:(游戏场地的空间密度包括游戏人口密度和游戏材料密度两个方面。它表现为儿童活动空间的大小,并且影响到儿童所能获得的游戏材料(或玩具)的数量,也最终影响到儿童具体的游戏行为及儿童之间的相互关系。)解析:29.游戏形式(分数:4.00)_正确答案:(游戏的形式是儿童在游戏中展现于外的一切行为表现的方式,它构成游戏的外壳。)解析:五、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总题数:4,分数:20.00)30.简述游戏的外部条件因素的特征。

    20、(分数:5.00)_正确答案:(一般认为能够使游戏真正成为儿童主动自愿的自主性活动的外部条件因素必须符合以下要求或特征: (1)儿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与可能 (2)活动的方式方法由儿童自行决定 (3)活动的难度(任务)与儿童的能力相匹配 (4)儿童不寻求或不担忧游戏以外的奖惩)解析:31.简述游戏对学前儿童情感发展的作用。(分数:5.00)_正确答案:(游戏是一种轻松、愉快、充满情趣的活动,它不仅能够给儿童以快乐,而且也可以丰富和深化儿童的情感,从而陶冶儿童的性情。 (1)游戏中的角色扮演丰富儿童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 (2)游戏中的自由自主可以发展儿童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3)游戏中的审美活动可以发

    21、展儿童的美感 (4)游戏中的情绪宣泄有助于儿童消除消极的情绪情感。)解析:32.简述表演游戏的指导要点。(分数:5.00)_正确答案:(一、选择适合于幼儿表演的作品 选择的文艺作品要符合两个基本要求。 1、一是要有便于幼儿理解、富有教育意义的内容。 2、二是作品要有表演性,即作品易于为幼儿掌握和表演。 (1)首先作品要有一定的场面和适当的表演动作。 (2)其次,角色的对话易于用动作表演,对话与动作相配合,可使幼儿边说边做,增加表演的吸引力和生动性。 (3)最后,故事情节起伏较大,情节发展的节奏快,按一条主线发展,重点突出,这样,既便于理解,对幼儿的吸引力也大。 二、帮助幼儿开展游戏 表演游戏,

    22、尤其是新游戏的开展,需要教师的支持和帮助。 1、首先,教师要帮助幼儿掌握作品的内容、情节和特点。2、其次教师还要帮助并吸引幼儿一起准备道具、布景、服装等。 三、始终关心和支持幼儿的游戏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表现出对表演游戏有极大的兴趣,关心幼儿游戏的进展。 1、首先要帮助幼儿合理分配角色。 2、其次,要鼓励幼儿自己用语言、动作生动、有感情地表演。)解析:33.简述学前儿童游戏常规的主要内容。(分数:5.00)_正确答案:(儿童游戏的常规一般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爱护玩具,不随便毁坏玩具 (2)玩具共享,不能独占或抢夺 (3)学会整理玩具,不随处乱放或乱扔 (4)友好合作和共处,不

    23、干扰或捣乱他人)解析:六、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总题数:2,分数:20.00)34.试举例说明影响学前儿童游戏的社会环境因素。(分数:10.00)_正确答案:(影响儿童游戏的社会环境因素包括: 一、母子早期关系对学前游戏的产生及发展的影响 母亲(也可以是看护人)与婴儿所结成的早期的社会性关系对学前儿童游戏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1、这种影响首先表现为在母与子的相互作用活动中,孕育着以后社会性游戏的雏形。 2、在婴儿阶段特别是乳儿时期,母亲是儿童游戏中的中心人物。 3、母子之间的社会性关系不仅影响着游戏中社会性因素的发展,而且也制约着儿童与物之间的非社会性关系的建

    24、立。 4、母亲对儿童游戏的影响还表现在她为孩子探索和游戏提供了安全感及其强化的作用。 5、总之,对儿童的游戏尤其是儿童孕期的游戏,母亲充当着三种重要的角色,即导演、参与者和观察者。 二、家庭结构和气氛对学前游戏的影响 父亲和母亲以及儿童作为成员组成了家庭的基本结构。父亲和母亲共同承担着对儿童教养的义务和职责。完整的家庭结构和家庭成员间的和谐关系所构制的良好气氛是儿童健康成长也是儿童游戏发展的根本保障。相反,父母在婚姻问题上的纠纷以及造成家庭气氛的紧张,使孩子感到焦虑不安、胆怯、孤僻等,这都会对儿童游戏产生不利的影响,表现为游戏发展迟缓、异常。 三、儿童伙伴对学前游戏的影响 儿童与儿童所结成的伙

    25、伴关系,构成儿童世界的人际关系。孩子有无伙伴,以及伙伴的熟悉程度、年龄、性别等因素,都会对儿童的游戏产生不同的影响。 1、有无伙伴 2、伙伴的熟悉程度 3、伙伴的不同年龄 4、伙伴的性别 四、电视对学前游戏的影响 电视是普及面最广、影响力最深的大众媒体之一。看电视节目是儿童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人们常常可以看到,孩子看了什么电视,就会在游戏中反映什么样的电视内容,扮演电视中的角色。电视对儿童游戏的影响是积极还是消极: (1)一方面取决于节目内容是否健康、是否适合于儿童的心理特点及发展水平, (2)另一方面取决于该子每天看电视的时间的长短是否适宜。 五、课程对学前游戏的影响 实践中的课程模式多种

    26、多样,按照其结构的严密性或松散性的程度可划分为有着不同倾向的两类课程,一种是高结构或较高结构的课程,另一种就是低结构或较低结构的课程。 高结构的课程有抑制幼儿游戏的数量、水平的倾向。在高结构的课程中,建构性或有目的操作性游戏更为常见,在低结构的方案中,象征性游戏和合作的自然游戏更常见。)解析:35.联系幼儿园实际谈谈教师对学前儿童游戏过程的现场指导应当把握的策略。(分数:10.00)_正确答案:(教师对儿童游戏的指导应当把握以下策略或基本要求: 一、 指导以观察为依据 游戏指导是在游戏中对儿童施加的影响,这种影响从指导者的意图或意向上来说,可以分为两种性质: 1、 一种是正向的,即通过指导促进

    27、或肯定儿童的某种行为; 2、另一种是负向的,即通过指导抑制或否定儿童的某种行为。 二、确定指导的方式方法 教师在通过细致观察儿童的游戏并确定了指导的必要性之后,就要考虑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去指导儿童。教师可采取的指导方式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以自身为媒介 2、以材料为媒介 3、以儿童伙伴为媒介 三、确定指导的时机 教师在学前儿童游戏中的指导,除了要注意方式方法的适宜性以外,还要注意指导的时机。儿童游戏活动开始时的兴趣和愿望的激发、启动,结束时的总结性评论,都是游戏指导的重要环节。 四、把握好指导的对象范围 教师在班级中对儿童游戏的过程指导往往是以个别教育方式来进行,但必须立足于对全体

    28、儿童的游戏活动全面掌握和关注的基础之上,做到对个别儿童游戏的个别指导和对全体儿童游戏进行的一般性影响相结合;教师是在照顾全体儿童的同时,注重对儿童个体的影响。教师应注意避免单一性集体指导和整齐划一的要求(特别是在集体形式的教学游戏开展中),同时又需注意指导范围不能局限于某几个儿童身上,特别是在儿童的自由自选的游戏开展中,做到对指导对象范围的科学、合理的把握。 五、把握好互动的节奏 节奏是有关速度的问题。在教师与学前儿童的互动过程中也存在着节奏问题。 要把握好与儿童互动的节奏,要求教师站在儿童的角度,以“假如我是孩子”的心态体现儿童可能的兴趣与需要,不要仅仅从“我想怎么教”来设计活动;同时,还要

    29、求教师在实际活动过程中,敏感地觉察到儿童真正的兴趣、需要是什么,能够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活动目标以及步骤。)解析: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 14 分)(总题数:1,分数:14.00)36.在“航海”游戏分配角色时,大多数幼儿都想当“船长”,这时王老师让幼儿回想自己曾看到或听说过的有关航海的情况,告诉他们,除了船长之外,船上还有很多有趣的职业,如船长助理、船员、无线电话报务员、领航员等,他们肩负不同的任务。讨论后,大家觉得不同角色有不同的吸引力,在协商中完成了角色分配。游戏过程中,王老师发现“船长”主意多,会支配别人做事,但态度生硬,就以航海督察的身份提醒他说:“这个船长真能干,要是说话和气些,大家干

    30、活就更有劲了。”游戏结束时,教师进行了简短的评价,指出了游戏的不足之处,表扬了游戏中的高水平的表现。 请结合角色游戏活动过程中的现场指导的理论,分析王老师在这个活动组织与实施中的合理之处。(分数:14.00)_正确答案:(合理之处主要表现在教会儿童分配和扮演游戏的角色,老师直接参加了游戏,扮演了角色,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并在游戏中善于观察儿童的表现,对“船长”进行个别教育。 在幼儿角色游戏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各年龄班幼儿的水平,抓住游戏过程的主要环节,帮助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愿望组织和开展游戏,以尊重幼儿游戏的主体性为前提进行科学指导。 (1)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提出游戏的主题 角色游戏

    31、的主题一般反映了儿童对周围生活的认识,主题应由儿童自己提出,不要由教师硬性规定。 (2)教会儿童分配和扮演游戏的角色 儿童玩角色游戏最关心的是自己扮演什么角色,并以扮演角色、模仿角色的活动为满足。但在刚开始玩角色游戏时,儿童只是热衷于模仿某一角色的动作或活动,并不明确自己所担任的角色,需要教师给予启发,帮助儿童明确自己在游戏中的角色身份,从而更好地模仿这一角色。 (3)在游戏中善于观察儿童的表现,进行个别教育 观察儿童的游戏活动,了解儿童游戏的意图、能力及行为表现等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了解情况给儿童以帮助或指导。 (4)教师可直接参加游戏,扮演角色,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 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是教师指导角色游戏的任务之一。教师可直接参加儿童的游戏,扮演其中的角色,即以游戏者身份或角色身份进行指导(这种方法在第六章有详细阐述),从而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运用这种指导方法需注意针对不同年龄班幼儿特点和水平灵活把握。 (5)使幼儿愉快地结束游戏,并保持幼儿再做游戏的愿望 使幼儿愉快地结束游戏是教师组织指导角色游戏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要掌握结束游戏的恰当时机,即在儿童的游戏兴趣尚未低落时结束游戏。)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学历类职业资格】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游戏论真题2010年10月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ideacase15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