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历类职业资格】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心理学真题2012年10月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76582       资源大小:55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历类职业资格】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心理学真题2012年10月及答案解析.doc

    1、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心理学真题 2012年 10月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150 分钟)一、课程代码:06050(总题数:1,分数:0.00)二、选择题部分(总题数:10,分数:10.00)1.记录行为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最容易、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记录方式是( )。(分数:1.00)A.计数法B.图表法C.描述法D.测量法2.“出工不出力”的情况,便是_现象。( )。(分数:1.00)A.社会致弱作用B.社会干扰作用C.社会惰化D.社会退化3.在人际交往中,_助人的回报规范所约束。( )。(分数:1.00)A.人们都受B.人们都不受C.只有少数人不受D.只有少数人受4

    2、.对让步的研究表明,对回报对方合作行为的最佳策略是( )。(分数:1.00)A.不作让步B.作最大的让步C.作较大的让步D.作小小的让步5.“人际关系”作为专用名词是在本世纪初由_人事管理协会最先提出来的。( )。(分数:1.00)A.美国B.德国C.英国D.法国6.戴维斯对非正式群体中的人际关系交往模式进行了研究,发现在非正式群体的人际关系中存在着_交往模式。( )。(分数:1.00)A.三种B.四种C.五种D.六种7.我们所获得的最新的信息会对于形成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这被称为( )。(分数:1.00)A.优先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定型8.最早研究自主运动效应对遵从行为影响的是(

    3、 )。(分数:1.00)A.阿希B.雅各布斯C.谢利夫D.坎贝尔9.舆论对个人、群体和社会的影响( )。(分数:1.00)A.总是积极的B.往往是消极的C.无所谓积极与消极D.有积极和消极之分10.一般来说,人们最喜欢那些( )。(分数:1.00)A.不作自我暴露的人B.作充分自我暴露的人C.作少许自我暴露的人D.和自己的自我暴露有着相同水平的人三、判断题(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 1分,共(总题数:10,分数:10.00)11.注视这种目光接触是表示人们彼此之间喜欢或怀有积极的情感。(分数:1.00)A.正确B.错误12.遵从是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的结果。(分数:1.00)A.正确B.错

    4、误13.模仿是内部控制的外部刺激所引起的,而不是通过社会或群体的命令发出的。(分数:1.00)A.正确B.错误14.威尔逊认为,人的利他行为是先天决定的,是本能的。(分数:1.00)A.正确B.错误15.并非任何增加情景模糊性的因素都会起着抑制旁观者采取有效的利他行为。(分数:1.00)A.正确B.错误16.许多研究表明,只有对女性被试来说,喜欢和自我暴露才有联系。(分数:1.00)A.正确B.错误17.人际冲突只会导致损害。(分数:1.00)A.正确B.错误18.霍桑实验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分数:1.00)A.正确B.错误19.在运用某种强化方式时

    5、,比较理想的做法就是在个体刚完成一次比较令人满意的行为后马上就加以强化。(分数:1.00)A.正确B.错误20.当个体期望将来还需要与群体交往,与当个体认为将来不会再与群体交往相比,后者更会遵从。(分数:1.00)A.正确B.错误四、非选择题部分(总题数:13,分数:20.00)21.从狭义看,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 1 关系。(分数:1.00)填空项 1:_22.认知之间的关系可分为三类: 1、认知间协调和 2。(分数:2.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23.非言语沟通可以归为动态无声的、 1、 2 等三类。(分数:2.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24.凯利在其因

    6、果归因模型中提出了协变原则,认为人们在归因中 1 在协同变化。(分数:1.00)填空项 1:_25.群体的 1 压力可能使个体产生公开的服从,而没有伴随着内心接受;但是,服从 2 压力的个体更有可能产生内心接受。(分数:2.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26.人际冲突有 1 冲突和 2 冲突两种主要形式。(分数:2.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27. 1形成,就是认知的主体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程。(分数:1.00)填空项 1:_28.沙赫特和辛格的情绪理论认为,情绪由 1 和 2 两个因素组成。(分数:2.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29.

    7、利他行为的榜样人物对他人的积极影响,在榜样人物并不实际存在时 1 会发生。(分数:1.00)填空项 1:_30. 1,又称人际魅力,是指个人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即一个人对其他人所抱的积极态度。(分数:1.00)填空项 1:_31.一般说来,态度具有 1 性、具体性和 2 性等特性。(分数:2.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32.修茨的人际特质理论认为人们有三种不同类型的需要, 1 的需要、控制的需要和 2 的需要,构成了三种不同形式的人际关系。(分数:2.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33.马斯洛用“自我实现”一词源于他关于 1 的专题研究。(分数:1.00)填空项 1:

    8、_五、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3分,共(总题数:5,分数:15.00)态度_35.自我控制(分数:3.00)_36.利他行为(分数:3.00)_37.社会助长作用(分数:3.00)_38.人际冲突(分数:3.00)_六、简答题(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5分,共 2(总题数:5,分数:25.00)39. 简述社会关系对人际关系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分数:5.00)_40.简述人际印象形成有哪些特点。(分数:5.00)_41.简述行动者与观察者的归因偏差及其原因。(分数:5.00)_42.简述研究时尚的现实意义。(分数:5.00)_43.简述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的主要观点

    9、。(分数:5.00)_七、论述题(本大题共 2小题,每小题 10分,共(总题数:2,分数:20.00)44.试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数:10.00)_45.试述影响利他行为的助人者个体因素。(分数:10.00)_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心理学真题 2012年 10月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150 分钟)一、课程代码:06050(总题数:1,分数:0.00)二、选择题部分(总题数:10,分数:10.00)1.记录行为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最容易、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记录方式是( )。(分数:1.00)A.计数法 B.图表法C.描述法D.测量法解析:2.“出工不出力”的情况,

    10、便是_现象。( )。(分数:1.00)A.社会致弱作用B.社会干扰作用C.社会惰化 D.社会退化解析:3.在人际交往中,_助人的回报规范所约束。( )。(分数:1.00)A.人们都受B.人们都不受C.只有少数人不受 D.只有少数人受解析:4.对让步的研究表明,对回报对方合作行为的最佳策略是( )。(分数:1.00)A.不作让步B.作最大的让步C.作较大的让步D.作小小的让步 解析:5.“人际关系”作为专用名词是在本世纪初由_人事管理协会最先提出来的。( )。(分数:1.00)A.美国B.德国C.英国D.法国解析:6.戴维斯对非正式群体中的人际关系交往模式进行了研究,发现在非正式群体的人际关系中

    11、存在着_交往模式。( )。(分数:1.00)A.三种B.四种 C.五种D.六种解析:7.我们所获得的最新的信息会对于形成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这被称为( )。(分数:1.00)A.优先效应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D.定型解析:8.最早研究自主运动效应对遵从行为影响的是( )。(分数:1.00)A.阿希B.雅各布斯C.谢利夫 D.坎贝尔解析:9.舆论对个人、群体和社会的影响( )。(分数:1.00)A.总是积极的B.往往是消极的C.无所谓积极与消极 D.有积极和消极之分解析:10.一般来说,人们最喜欢那些( )。(分数:1.00)A.不作自我暴露的人B.作充分自我暴露的人C.作少许自我暴露的人D

    12、.和自己的自我暴露有着相同水平的人 解析:三、判断题(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 1分,共(总题数:10,分数:10.00)11.注视这种目光接触是表示人们彼此之间喜欢或怀有积极的情感。(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12.遵从是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的结果。(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13.模仿是内部控制的外部刺激所引起的,而不是通过社会或群体的命令发出的。(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14.威尔逊认为,人的利他行为是先天决定的,是本能的。(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15.并非任何增加情景模糊性的因素都会起着抑制旁观者采取有效的利他行为。(分

    13、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16.许多研究表明,只有对女性被试来说,喜欢和自我暴露才有联系。(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17.人际冲突只会导致损害。(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18.霍桑实验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19.在运用某种强化方式时,比较理想的做法就是在个体刚完成一次比较令人满意的行为后马上就加以强化。(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20.当个体期望将来还需要与群体交往,与当个体认为将来不会再与群体交往相比,后者更会遵从。(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

    14、析:四、非选择题部分(总题数:13,分数:20.00)21.从狭义看,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 1 关系。(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心理)解析:22.认知之间的关系可分为三类: 1、认知间协调和 2。(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认知无关)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认知失调)解析:23.非言语沟通可以归为动态无声的、 1、 2 等三类。(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静止无声的)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副语言)解析:24.凯利在其因果归因模型中提出了协变原则,认为人们在归因中 1 在协同变化。(分数:1.00)填空项 1:

    15、_ (正确答案:三个维度)解析:25.群体的 1 压力可能使个体产生公开的服从,而没有伴随着内心接受;但是,服从 2 压力的个体更有可能产生内心接受。(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规范性)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信息性)解析:26.人际冲突有 1 冲突和 2 冲突两种主要形式。(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零总和)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非零总和)解析:27. 1形成,就是认知的主体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程。(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人际印象)解析:28.沙赫特和辛格的情绪理论认为,情绪由 1 和

    16、2 两个因素组成。(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生理上的激起)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认知标签)解析:29.利他行为的榜样人物对他人的积极影响,在榜样人物并不实际存在时 1 会发生。(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也)解析:30. 1,又称人际魅力,是指个人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即一个人对其他人所抱的积极态度。(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人际吸引)解析:31.一般说来,态度具有 1 性、具体性和 2 性等特性。(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社会)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稳定)解析:32.修茨的人际特质理论认为人

    17、们有三种不同类型的需要, 1 的需要、控制的需要和 2 的需要,构成了三种不同形式的人际关系。(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包容)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感情)解析:33.马斯洛用“自我实现”一词源于他关于 1 的专题研究。(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健康人格)解析:五、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3分,共(总题数:5,分数:15.00)态度_正确答案:(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特定的人、观念、情境或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中蕴含个体的主观评价(赞成或否定),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行为倾向性。它是在社会生活过程中经过经验积累而形成的。)

    18、解析:35.自我控制(分数:3.00)_正确答案:(自我控制是个人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解析:36.利他行为(分数:3.00)_正确答案:(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自觉自愿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解析:37.社会助长作用(分数:3.00)_正确答案:(所谓社会助长作用,是指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可以促进行为效率的提高。)解析:38.人际冲突(分数:3.00)_正确答案:(人际冲突其表现形式是个体或群体彼此知觉到对方阻挠或将要阻挠自身利益的实现所引起的直接对立的社会行为。)解析:六、简答题(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5分,共 2(总题数:5,分数:25.00)39. 简述社会关系对人

    19、际关系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分数:5.00)_正确答案:( 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这句言简意赅的话,说明了人际关系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这种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任何一种人际关系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产生的。 第二,人际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由该社会形态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所决定的。 第三,人际关系的变化是由社会关系的变化所决定的。 )解析:40.简述人际印象形成有哪些特点。(分数:5.00)_正确答案:((1)一致性。对人形成印象的过程,同对客观物体形成印象的过程有一个明显的区别,这就是我们会形成有关他人的协调一致的印象。 (2)评估性。在人际印象形成过程中,我们

    20、常常根据有限的信息对他人作出判断,例如,对对方年龄、智力、种族、文化程度、职业、社会地位、人品等等。 (3)中心特质的作用。阿希(S.Asch,1946)首先发现在印象形成过程中某些特质起着中心作用,另一些特质只起着边缘的作用,前者称为中心特质,后者称为边缘特质。 (4)隐含的个性理论。普通人都有着关于个性中哪些特质互相联系在一起,哪些特质互相没有关系的假设,这些假设称为隐含的个性理论。)解析:41.简述行动者与观察者的归因偏差及其原因。(分数:5.00)_正确答案:(行动者与观察者在归因时存在着区别。这种区别主要在于我们往往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在的或情景的因素,而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内在原因。

    21、对这个现象,心理学家作了大量的研究。 为什么行动者和观察者在归因上有着偏差呢?有两种原因。一种原因是行动者与观察者得到了不同的信息,自然由此而得出不同的结果。第二个原因在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解析:42.简述研究时尚的现实意义。(分数:5.00)_正确答案:(第一,时尚现象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从某种意义说,乃是群体新思想、新价值观和新行为方式的形成过程。因此,它是我们了解、研究群体心理与行为的一面窗子。 第二,研究时尚现象,对于弄清时尚的概念、特点、时尚文化的机制和规律,丰富人际关系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第三,时尚现象的特点和规律的掌握,对发展商品生产、调节市场需求亦有一

    22、定的参考价值。)解析:43.简述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的主要观点。(分数:5.00)_正确答案:((1)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际交往活动具有社会性。 (2)这个理论认为各种交往关系都会涉及谋划者的报酬和代价。 (3)这个理论认为交往中存在着一种“分配上的公平“原则,这是与他人交往活动后的心理体验。)解析:七、论述题(本大题共 2小题,每小题 10分,共(总题数:2,分数:20.00)44.试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数:10.00)_正确答案:(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整体论、动力论和对文化因素的强调三者结合起来,通过对杰出人物的研究,形成一种比较全面的人格理论。在 1950年出版的激励与个性专著中,

    23、他又把人的需要分为七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爱归属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其主要观点如下: (1)人最迫切的需要就是激励人的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动力;而某一时期内最重要的需要的强烈程度,取决于这种需要在需要层次序中的位置,以及低于这种需要是否得到满足。 (2)需要的激励处于一种动态水平中,它依次逐渐发展变化。当前最迫切的需要决定着人的行为。当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上升到较高层次的需要。只有高级需要的满足,才能产生令人满意的主观效果。 (3)需要的满足次序是从低级到高级,如有颠倒或超越的情况,也是正常的。这是因为人的个性和教育在发挥作用。 (4)每个人都具有七种需要,只不

    24、过在不同时期,不同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强烈程度不同而已。)解析:45.试述影响利他行为的助人者个体因素。(分数:10.00)_正确答案:(影响利他行为的助人者个体因素主要包括助人者的心境、同情和内疚、责任和承诺、个性四个要点。 (1)助人者的心境。一般说来,与心境坏相比,一个人在心境好的时候曼可能帮助人。但是如果帮助的需要是模糊的,帮助涉及不愉快的结果,心情愉快的人感到有足够的权力拒绝提供帮助,那么,积极的心境导致较少的利他行为。而消极心境有时促进利他行为,有时阻碍利他行为,有时对利他行为没有影响。 (2)同情和内疚。结果表明,在同情是低程度时,容易逃避条件下,出现了少量的利他行 为。但是,当同情程度是高的,出现了更多的利他行为,而容易逃避这一因素对利他行为没有显示出有什么影响。当一个人做错了事情,或对他人造成了损害,由此引起的内疚。 (3)责任和承诺。个体觉得负有责任和作出过承诺会影响利他行为。 (4)个性。有两种个性特点与利他行为有关。这两种个性特点是赞同的需要和公正世界的假设。)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学历类职业资格】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心理学真题2012年10月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hopesteam27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