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理学自考题模拟 20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一部分 选择题(总题数:0,分数:0.00)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国内法学和国际法学的划分标准是_(分数:1.00)A.法学外部关系B.法的类别C.法律的制定和实施D.认识论2.英国学者弗里曼的_是以教科书的形式表现法理学三大要素的一个范例(分数:1.00)A.法律学B.法理学:法律哲学和法律方法C.劳埃德法理学总论D.法理学3.下列属于理性论代表人物的是_(分数:1.00)A.罗尔斯B.西塞罗C.柏拉图D.边沁4.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在于_(分数:1.00)A.人民认识水平
2、的提高B.社会进步的自发表现C.立法者法律素质的提高D.社会基本矛盾运动5.在中国,坚持立法的民主原则,首先是需要实现_(分数:1.00)A.人民意志B.公共利益C.人民主权D.公共意志6.法国属于_(分数:1.00)A.复合立法体制B.单一立法体制C.一元化多层次的立法体制D.制衡立法体制7.“本身没有明确规定具体的规则内容,但明确规定可以或应当依照、援用、参照其他的规则来使本规则的内容得以明确”,这类规则属于_(分数:1.00)A.确定性规则B.委托性规则C.准用性规则D.任意性规则8.法的渊源的价值主要在于_(分数:1.00)A.它可以为法的形成提供资源、进路和动因B.它可以为法的形成提
3、供动因C.它可以为法的形成提供进路D.它可以为法的形成提供资源9.划分法系的根据主要是各国法的特点、历史传统和_(分数:1.00)A.文化B.源流关系C.经济状况D.政治状况10.拿破仑民法典就是_(分数:1.00)A.瑞士民法典B.法国民法典C.德国民法典D.日本民法典11.最典型的平权型法律关系是_(分数:1.00)A.家长和子女之间的亲权关系B.行政法律关系C.刑事法律关系D.民事法律关系12.我国婚姻法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这里的“父母”需作_(分数:1.00)A.限制解释B.扩充解释C.字面解释D.目的解释13.关于法的效力的来源,自然法学派持有的观点是_(分数:1.
4、00)A.伦理的效力观B.心理的效力观C.逻辑的效力观D.主权至上的效力观14._是渊源于高层次伦理规范的法律规范,是高层次法律规范。(分数:1.00)A.法律价值B.法律正义C.法律规则D.法律原则15.作为法律事实中的行为,是一种_(分数:1.00)A.主体自觉意识或过失的行为B.有外在行动的行为C.合法的行为D.违法行为16.积极意义的守法是指_(分数:1.00)A.履行生效判决B.不违法C.行使权利(力)D.超越权力17.被称为“旧制度的一纸死亡判决书”的重要人权法律文件是_(分数:1.00)A.1776 年美国独立宣言B.1689 年英国权利法案C.1789 年美国权利法案D.178
5、9 年法国人权和公民权利宣言18.因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发生的债权,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_(分数:1.00)A.抵押权B.质权C.留置权D.物权19.政府制定行政规章的行为是_(分数:1.00)A.个体法律行为B.具体法律行为C.抽象法律行为D.违法行为20.下列属于法律上演绎推理公式中小前提的是_(分数:1.00)A.法律后果B.法律规范C.本案事实D.法律判决21.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的关系是_(分数:1.00)A.法律制裁是法律责任的唯一反应结果B.法律责任就是法律制裁C.有法律责任就会产生法律制裁D.法律责任是法律制裁的前提22.现代法治国家的一个基本特征和司法文明发
6、展的重要标志和必然结果是_(分数:1.00)A.法律规范与社会的和谐融合B.法律的不断完善C.法律职业化D.法律制度的健全23.将法律制裁分为民事、行政、刑事及违宪制裁的标准是_(分数:1.00)A.违法者应承担法律责任的性质和实施法律制裁的主体B.违法者应承担法律责任的内容C.追究法律责任的程序D.违法者承担法律责任的方式24.下列关于权利能力的认识,正确的是_(分数:1.00)A.企业宣告破产后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其权利能力消灭,但在清算期内还有行为能力B.权利能力反映的是权利主体取得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C.有权利能力一定有行为能力D.公民的权利能力始于 18 周岁25.在监督类型中,“
7、二审终审制”属于_(分数:1.00)A.审判监督B.立法监督C.行政监督D.检察监督26.法的调整类型有很多,其中,_,即以法律、法规所作的命令性规定为依据的调整。(分数:1.00)A.授权型调整B.禁止型调整C.命令型调整D.允许型调整27.下列关于法对科学技术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科技成果的合理使用和推广需要法律来进行保证和促进B.科学技术从古到今一直都是法律调整的内容C.科学技术成为法律调整的对象是由于科学技术对全社会的影响日益增大的结果D.用法律手段确认和保证科技发展的优先地位,已成为当代世界各国法律发展的一个普遍趋势28.提出“德主刑辅”主张的是_(分数:1.
8、00)A.墨家B.法家C.儒家D.道家29.从与当代法治对立的意义上说,现代法治的精髓是_(分数:1.00)A.立法机关保证有法可依B.官吏执法必严C.官吏依法办事D.民众有法必依30.中华法系的本质特征和特有的法律文化现象是_(分数:1.00)A.政法合一B.礼法结合C.政教合一D.重“刑”轻“民”三、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31.法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_(分数:2.00)A.法的一般原理B.法的基本范畴C.法和其他社会现象的联系D.法的制定和实施E.法律监督32.法的移植范围包括_(分数:2.00)A.国内法B.外国法C.国际法D.国际惯例E.国际公约33.形式逻辑的推理方
9、法包括_(分数:2.00)A.类比推理B.选言推理C.辩证推理D.演绎推理E.归纳推理34.法律事实是法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_的实际情况。(分数:2.00)A.消灭B.发生C.终止D.恢复E.变更35.法在公民个人生活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_(分数:2.00)A.确保公民参与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基本生活条件B.确保公民的自由权C.确保公民的平等权D.确保公民的参政权E.确保公民的社会权四、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总题数:0,分数:0.00)五、判断说明题(总题数:5,分数:20.00)36.有法律责任不一定会有法律制裁。 (分数:4.00)_37.具有权利能力的主体一定具有行为能力。 (分数:4.0
10、0)_38.一国的法律文化就是一国的法律精神品格。 (分数:4.00)_39.在我国,公民不等于自然人。 (分数:4.00)_40.法律全球化不等于法律西方化。 (分数:4.00)_六、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20.00)41.简述法理学的资源性要素。 (分数:5.00)_42.简述法律秩序的特征。 (分数:5.00)_43.简述法和政治的相互关系。 (分数:5.00)_44.简述宗教对法的影响。 (分数:5.00)_七、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0.00)45.试述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分类。 (分数:10.00)_46.试述法律意识对法治建设的作用。 (分数:10.00)_法理学自考题模
11、拟 20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一部分 选择题(总题数:0,分数:0.00)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国内法学和国际法学的划分标准是_(分数:1.00)A.法学外部关系B.法的类别 C.法律的制定和实施D.认识论解析:考点 法学体系的划分 解析 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法学体系作不同的划分。从法的类别角度划分,可以将法学分为国内法学、国际法学、法律史学、比较法学和外国法学四类。2.英国学者弗里曼的_是以教科书的形式表现法理学三大要素的一个范例(分数:1.00)A.法律学B.法理学:法律哲学和法律方法C.劳埃德法理学总论 D.法理学解析:考
12、点 法理学的构成要素 解析 英国学者弗里曼的劳埃德法理学总论,是以教科书的形式表现法理学的三大要素的一个范例。3.下列属于理性论代表人物的是_(分数:1.00)A.罗尔斯B.西塞罗 C.柏拉图D.边沁解析:考点 理性论 解析 理性论是将法的本质归结为理性的体现。该流派的代表人物是西塞罗。4.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在于_(分数:1.00)A.人民认识水平的提高B.社会进步的自发表现C.立法者法律素质的提高D.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解析:考点 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 解析 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5.在中国,坚持立法的民主原则,首先是需要实现_(分数:1.00)A.人民
13、意志B.公共利益C.人民主权 D.公共意志解析:考点 立法的民主原则 解析 现代立法应当坚持民主原则,早已是人们的共识。在中国,坚持立法的民主原则,首先是实现人民主权所必需。中国是人民主权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和民主的主体,国家活动的根本任务之一就是确认和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特别是当家做主管理国家的权利。6.法国属于_(分数:1.00)A.复合立法体制B.单一立法体制C.一元化多层次的立法体制D.制衡立法体制 解析:考点 制衡立法体制 解析 法国属于制衡立法体制。7.“本身没有明确规定具体的规则内容,但明确规定可以或应当依照、援用、参照其他的规则来使本规则的内容得以明确”,这类规则属于_(分数
14、:1.00)A.确定性规则B.委托性规则C.准用性规则 D.任意性规则解析:考点 准用性规则 解析 准用性规则是本身没有明确规定具体的规则内容,但明确规定可以或应当依照、援用、参照其他规则来使本规则的内容得以明确的规则。这里有两种情形:一是所依照的其他规则是法律规则;二是所依照、援用或参照的其他规则,并非是法律规则,而是别的规则。8.法的渊源的价值主要在于_(分数:1.00)A.它可以为法的形成提供资源、进路和动因 B.它可以为法的形成提供动因C.它可以为法的形成提供进路D.它可以为法的形成提供资源解析:考点 法的渊源价值 解析 法的渊源作为法的资源、进路和动因,其主要价值在于法的形成方面。9
15、.划分法系的根据主要是各国法的特点、历史传统和_(分数:1.00)A.文化B.源流关系 C.经济状况D.政治状况解析:考点 划分法系的根据主要是各国法的特点、历史传统和源流关系,凡是具有某些共同特点和历史传统的,有着同一源流关系的法,便属于同一法系。10.拿破仑民法典就是_(分数:1.00)A.瑞士民法典B.法国民法典 C.德国民法典D.日本民法典解析:考点 法国民法典 解析 法国政府于 1987 年和 1852 年两次将法国民法典命名为拿破仑法典。11.最典型的平权型法律关系是_(分数:1.00)A.家长和子女之间的亲权关系B.行政法律关系C.刑事法律关系D.民事法律关系 解析:考点 平权型
16、法律关系 解析 在同一法律关系中,法律关系主体处于平等的法律地位,这种法律关系称为平权型法律关系,又称横向法律关系、平向法律关系。平权型法律关系存在于民事领域和其他有关领域,其中民事法律关系是最典型的平权型法律关系。12.我国婚姻法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这里的“父母”需作_(分数:1.00)A.限制解释 B.扩充解释C.字面解释D.目的解释解析:考点 限制解释 解析 限制解释,是指对法律规定所作的小于其文字本来含义的解释。这里的“父母”仅指具有抚养教育能力的父母。13.关于法的效力的来源,自然法学派持有的观点是_(分数:1.00)A.伦理的效力观 B.心理的效力观C.逻辑的效力
17、观D.主权至上的效力观解析:考点 法的效力观 解析 自然法学派认为法的效力来自于自然理性、上帝的意志或法的道德价值,即人民大众相信该法律制度在道德上是合理的,这是一种伦理的效力观。14._是渊源于高层次伦理规范的法律规范,是高层次法律规范。(分数:1.00)A.法律价值B.法律正义 C.法律规则D.法律原则解析:考点 法律正义 解析 法律正义是渊源于高层次伦理规范的法律规范,是高层次的法律规范。15.作为法律事实中的行为,是一种_(分数:1.00)A.主体自觉意识或过失的行为 B.有外在行动的行为C.合法的行为D.违法行为解析:考点 法律事实中的行为 解析 法律事实中的行为,指既能引起法律关系
18、发生、变更和消灭,而通常又与主体的意志有关的某种实际行为。16.积极意义的守法是指_(分数:1.00)A.履行生效判决B.不违法C.行使权利(力) D.超越权力解析:考点 积极意义的守法 解析 守法除了履行法律义务,还包含正确行使权利(力),不能越权或超越权力。守法既包括消极意义上的不违法,也包括积极主动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17.被称为“旧制度的一纸死亡判决书”的重要人权法律文件是_(分数:1.00)A.1776 年美国独立宣言B.1689 年英国权利法案C.1789 年美国权利法案D.1789 年法国人权和公民权利宣言 解析:考点 法国人权和公民权利宣言 解析 1789 年的人权宣言汲取了
19、此前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卢梭、伏尔泰、孔多塞)的理论,也是对旧制度的一纸死亡判决书。18.因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发生的债权,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_(分数:1.00)A.抵押权B.质权C.留置权 D.物权解析:考点 民法上的留置权 解析 民法上关于特权的例子如“留置权”,即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状况使得债权有不能实现之逾时,债权人有权留置债务人的财产作为对债权的保障。19.政府制定行政规章的行为是_(分数:1.00)A.个体法律行为B.具体法律行为C.抽象法律行为 D.违法行为解析:考点 抽象法律行为 解析 抽象法律行为是针对未来发生的不特定事项而作出的,制定和发布普遍性
20、行为规范的行为,如立法行为、司法解释行为、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行为。20.下列属于法律上演绎推理公式中小前提的是_(分数:1.00)A.法律后果B.法律规范C.本案事实 D.法律判决解析:考点 演绎法律推理 解析 在演绎法律推理中,大前提是法律规范,小前提是本案事实,结论是本案的法律判决。21.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的关系是_(分数:1.00)A.法律制裁是法律责任的唯一反应结果B.法律责任就是法律制裁C.有法律责任就会产生法律制裁D.法律责任是法律制裁的前提 解析:考点 法律制裁与法律责任的关系 解析 法律制裁与法律责任密切相关但又明显不同。法律责任是法律制裁的前提,无法律责任即无法律制裁的可能
21、。法律制裁是法律责任的功能体现,但有法律责任不一定会有强制性制裁措施的结果。一方面,法律责任因法定原由可能免于被承担;另一方面法律责任的功能不仅局限于制裁一种,因此,法律制裁不是法律责任的唯一反应结果。22.现代法治国家的一个基本特征和司法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和必然结果是_(分数:1.00)A.法律规范与社会的和谐融合B.法律的不断完善C.法律职业化 D.法律制度的健全解析:考点 法律职业化 解析 法律职业化是现代法治国家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司法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和必然结果。23.将法律制裁分为民事、行政、刑事及违宪制裁的标准是_(分数:1.00)A.违法者应承担法律责任的性质和实施法律制裁的主体
22、 B.违法者应承担法律责任的内容C.追究法律责任的程序D.违法者承担法律责任的方式解析:考点 法律制裁的分类标准 解析 民事制裁是根据民事法律规定,责任主体依照其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而被施加的强制性惩罚措施;刑事制裁是依照刑事法律规定,责任主体依照其应承担的刑事法律责任而被施加的强制性惩罚措施;行政制裁是依照行政法律规定,责任主体依照其所应承担的行政法律责任而被施加的强制性惩罚措施;违宪制裁是依照宪法规定,责任主体根据其所应承担的违宪责任而被施加的强制性惩罚措施。24.下列关于权利能力的认识,正确的是_(分数:1.00)A.企业宣告破产后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其权利能力消灭,但在清算期内还有行为能力
23、B.权利能力反映的是权利主体取得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 C.有权利能力一定有行为能力D.公民的权利能力始于 18 周岁解析:考点 权利能力 解析 对于公民来讲,有权利能力不一定有行为能力;对于法人来说,有权利能力一定有行为能力。公民的权利能力分为一般权利能力和特殊权利能力,对于一般权利能力来讲,公民权利能力始于出生,对于特殊权利能力来讲,权利能力的开始有种种限制,如法定婚龄的规定,就限制了结婚的权利能力。企业宣告破产后进入破产清算程序,权利能力尚未消灭。25.在监督类型中,“二审终审制”属于_(分数:1.00)A.审判监督 B.立法监督C.行政监督D.检察监督解析:考点 国家审判机关的监督
24、解析 审判监督,指审判机关对法律的适用过程进行的监督,现行的二审终审制、死刑复核制都属于审判监督。26.法的调整类型有很多,其中,_,即以法律、法规所作的命令性规定为依据的调整。(分数:1.00)A.授权型调整B.禁止型调整C.命令型调整 D.允许型调整解析:考点 法的调整类型 解析 命令型调整,即以法律、法规所作的命令性规定为依据的调整。其特点是明确告知什么是社会主体应当做的,在多大范围的社会关系内社会主体应当做什么。27.下列关于法对科学技术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科技成果的合理使用和推广需要法律来进行保证和促进B.科学技术从古到今一直都是法律调整的内容 C.科学技术
25、成为法律调整的对象是由于科学技术对全社会的影响日益增大的结果D.用法律手段确认和保证科技发展的优先地位,已成为当代世界各国法律发展的一个普遍趋势解析:考点 法对科学技术的影响 解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保护知识产权的呼声越来越高。而在古代是不存在这一问题和意识的。28.提出“德主刑辅”主张的是_(分数:1.00)A.墨家B.法家C.儒家 D.道家解析:考点 礼法文法 解析 礼以道德为依归,而法则以礼为核心。汉后直至明清的立法指导思想都是儒家所主张的德主刑辅、礼法并用的法律思想。29.从与当代法治对立的意义上说,现代法治的精髓是_(分数:1.00)A.立法机关保证有法可依B.官吏执法必严C.
26、官吏依法办事 D.民众有法必依解析:考点 现代法治的精髓 解析 法治意指依法办事的原则。特别是在现代法治社会,依法办事已经成为社会关系主体的普遍行为准则。从与古代法治对立的意义上甚至可以说,现代法治的精髓是官吏依法办事,只有官吏依法办事,接受法的约束,才有法治可言。30.中华法系的本质特征和特有的法律文化现象是_(分数:1.00)A.政法合一B.礼法结合 C.政教合一D.重“刑”轻“民”解析:考点 中华法系的本质特征 解析 礼法的相互渗透和结合,构成了中华法系的本质特征,形成了特有的法律文化现象。三、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31.法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_(分数:2.00)A.法
27、的一般原理 B.法的基本范畴 C.法和其他社会现象的联系 D.法的制定和实施 E.法律监督解析:考点 法理学的研究范围 解析 法理学的研究包括四方面内容:(1)法的一般原理;(2)法的基本范畴;(3)法和其他社会现象的联系;(4)法的制定和实施。32.法的移植范围包括_(分数:2.00)A.国内法B.外国法 C.国际法 D.国际惯例 E.国际公约解析:考点 法的移植范围 解析 法的移植范围除了外国法以外还包括国际法和国际惯例。33.形式逻辑的推理方法包括_(分数:2.00)A.类比推理 B.选言推理C.辩证推理D.演绎推理 E.归纳推理 解析:考点 形式逻辑的推理方法 解析 形式逻辑有三种重要
28、的推理方法: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34.法律事实是法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_的实际情况。(分数:2.00)A.消灭 B.发生 C.终止D.恢复E.变更 解析:考点 法律事实 解析 法律事实,就是法所规定的能够引起一定法的后果即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实际情况。35.法在公民个人生活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_(分数:2.00)A.确保公民参与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基本生活条件B.确保公民的自由权 C.确保公民的平等权 D.确保公民的参政权 E.确保公民的社会权 解析:考点 法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 解析 A 项是法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的表现。四、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总题数:0,分数:0.00)五、判
29、断说明题(总题数:5,分数:20.00)36.有法律责任不一定会有法律制裁。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正确 违法者违反了法律并且具备承担法律责任的条件,但如果具备了法律规定的某些主客观条件,可以被部分或全部免除法律责任。如时效免责、不诉免责等。故有法律责任并不必然有法律制裁。37.具有权利能力的主体一定具有行为能力。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错误 对自然人而言,具有权利能力的人不一定具有行为能力。行为能力与权利能力既可以统一,也可以分离。38.一国的法律文化就是一国的法律精神品格。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错误 法律文化既可以表现为物化的层面、制
30、度化的层面,也可以表现为观念的层面。39.在我国,公民不等于自然人。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正确 自然人有公民和其他自然人。其他自然人是居住在我国的外国人和无国籍人。40.法律全球化不等于法律西方化。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正确 法律全球化是全球分散法律体系向全球法律一体化的运动或全球范围内的法律整合为一个法律体系的过程,有两种形态:一是国际法的国内化;二是国内法的国际化。全球化并不意味着西方化。六、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20.00)41.简述法理学的资源性要素。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法理学的资源性要素包括资源、进路和动因。法理学的资
31、源性要素主要包括法理学的理论学说、流派思潮和人物作品;进路性要素主要包括法理学研究和法理学教学;动因性要素主要是法律实际生活的需要,以及作为法律实际生活宏大背景的整个社会实际生活的需要。42.简述法律秩序的特征。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法律秩序的特征: (1)法律秩序是以法律规则、法律制度为纽带而形成的社会秩序。 (2)法律秩序以权利和义务为基本内容。 (3)法律秩序具有确定性、一致性、连续性、稳定性和普遍性的特征。 (4)法律秩序是以国家强制力所保障实现的社会秩序。43.简述法和政治的相互关系。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法和秩序的相互关系: (1)政治对法的
32、影响和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 政治关系的基本状况是法的状况的重要根据,规定国家基本制度的宪法和基本法律,往往是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表现。 政治可以为法的发展提供条件和环境。 政治可以影响和制约法和法治的内容。 政治的发展变化,往往直接导致法和法治的发展变化,导致法的制定、修改、废止,以及法的贯彻实施。(2)法对政治的确认、调整和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 法可以确认各阶级、阶层、集团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调整统治阶级同被统治阶级的关系、统治阶级内部关系以及统治阶级和同盟者的关系,从而实现确认和调整对掌握政权阶级有利的政治关系。 法可以反映和实现一定阶级、集团的政治目的和政治要求并使其具体化为普遍的、明
33、确的行为规范,以获得国家强制力来保障实现。 法还可以对危害掌握政权阶级的行为采取制裁措施,维护其政治统治。44.简述宗教对法的影响。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宗教对法的影响: (1)宗教影响和推动立法。 (2)宗教影响司法程序。 (3)宗教信仰有助于提高人们守法的自觉性。七、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0.00)45.试述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分类。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法律权利的分类: (1)根据权利效力范围的不同,权利分为对物权和对人权。这是大陆法系国家传统民法中对权利的最基本的分类。 (2)根据法律的不同类别公法与私法,可以将权利划分为公权利和私权利。
34、 (3)根据权利是否能独立存在以及产生的先后顺序,可将权利划分为原权利和救济权。 (4)根据权利可否转移,可将权利划分为专属权和可转移权。 (5)根据权利的主从关系和效力等级,可将权利划分为主权利和从权利。 法律义务的分类: (1)根据义务效力范围的不同,可将其划分为对世义务和对人义务。 (2)根据法律的不同类别,可以将义务划分为公义务和私义务。 (3)根据义务是否能独立存在以及产生的先后顺序,可将义务划分为第一位义务和第二位义务,分别对应于原权利(第一位权利)和救济权(第二位权利)。 (4)根据义务可否转移,可将义务划分为专属义务和可转移义务。 (5)根据义务的主从关系和效力等级,可将义务划
35、分为主义务和从义务。46.试述法律意识对法治建设的作用。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法律意识对法治建设的作用: (1)法律意识是加强立法工作,促进立法完善的思想基础。增强法律意识,有助于人们及时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对法的调整的要求,推进立法的开展。 (2)法律意识是贯彻依法办事的法治原则的思想保障。坚持依法办事就需要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从而自觉地坚持依法办事。 (3)法律意识是正确执法和司法的必要的思想条件。提高执法和司法人员的法律意识水平,使他们正确理解我们的法的本质、作用和目的,明确法律规范的立法本意,准确、合法、及时地执行和适用各种法律规范,法的实施才有保障。 (4)法律意识是推动自觉守法的一个重要思想动力。增强法律意识,促使广大社会公众认识到守法就是实现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通过法的遵守以至整个法的实施,就会获得有利于法治建设的深厚思想基础和思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