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理学自考题模拟 17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一部分 选择题(总题数:0,分数:0.00)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法学能独立于社会科学之中的原因是其_不同于其他学科。(分数:1.00)A.科学性质B.研究对象C.哲学史观D.产生条件2.纯粹法学派的代表人物是_(分数:1.00)A.凯尔森B.康德C.梅因D.萨维尼3.法主要体现的是_的意志。(分数:1.00)A.人民B.团体C.社会全体D.执政阶级4.法自身意义上的价值是_(分数:1.00)A.法的利益价值B.法的秩序价值C.法的评判价值D.法的正义价值5.“正义是强者的利益”是
2、_的观点。(分数:1.00)A.亚里士多德B.马克思C.康德D.柏拉图6.下列关于法的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1.00)A.在当代中国,法的作用是维护阶级统治和执行社会公共事务B.法即是刑C.“徒法不足以自行”D.法的任务仅仅在于管理、调节、控制和监督7.法律移植是指 _(分数:1.00)A.法的西方化B.新法对旧法中的合理因素的借鉴与吸收C.指“法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商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及其相关问题”D.不同空间条件下,法律文化和法律制度的相互吸纳和融合8.下列关于法和社会的一般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_(分数:1.00)A.法只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B.社会的性质决定法的性质C.法以社会为
3、基础D.法对社会具有强大的反作用9.我国古代儒家著作中有云:“礼者,禁于将然之前;法者,禁于已然之后。”这段话的意思是指_(分数:1.00)A.法律与道德互相独立,各不相干B.法律与道德调整范围是相同的C.法律与道德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D.法与道德之间存在差别,但也有联系10.在立法体制中,_问题是核心问题。(分数:1.00)A.立法权B.司法权C.行政权D.审判权11.下列哪个国家的立法权由议会和总统(不是议会成员)共同行使?_(分数:1.00)A.比利时B.丹麦C.英国D.冰岛12.“习惯是习惯法的来源,判例是判例法的来源,立法是制定法的来源,行政是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来源”说明_(分数:1
4、.00)A.法的渊源中的立法、行政、司法等进路性渊源,是法和法律制度得以形成的基本途径B.法的渊源是某些法的直接来源C.法的渊源是某些法律规则、法律原则和法律制度的来源D.法的渊源是某些法的精神品格、文化特色、社会特色、先进经验的来源13.下列不属于民法法系的法的分类的是_(分数:1.00)A.普通法B.公法C.私法D.社会法14._一般指以规定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或职权和职责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法。(分数:1.00)A.实体法B.程序法C.公法D.私法15.公证暂行条例属于_(分数:1.00)A.程序法B.诉讼法C.行政法D.实体法16.法系与法的体系两者的区别在于_(分数:1.00)A.法系包
5、含的法是跨越历史和国度的,而法的体系是一国内现行的法B.法系包含的法是跨越历史的,而法的体系是跨国度的法C.法系包含的法是跨国度的,而法的体系是跨越历史的D.法系包含的法是一国内现行的法,而法的体系是跨越历史和国度的法17.在法律对人的效力中,各国最为通行的原则是_(分数:1.00)A.属地主义B.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C.属人主义D.保护主义18._原则,即对同一行为不得处以两次或两次以上性质相同或同一罪名的处罚。(分数:1.00)A.一事不二罚B.一事不再理C.违法必究D.罪责刑相适应19.法律关系与其他社会关系的首要区别是_(分数:1.00)A.物质制约性B.意志性C
6、.强制性D.合法性20.发明权属于法律关系客体中的_(分数:1.00)A.精神财富B物C.作为D.不作为21.法的基本内容是_(分数:1.00)A.价值和理性B.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C.法律秩序和法律价值D.正义和公正22.时效制度分为_(分数:1.00)A.占有时效和诉讼时效B.诉讼时效和取得时效C.追溯时效和取得时效D.民事诉讼时效和刑法上的追溯时效23.法律责任具有内在逻辑性,这种逻辑性是指_(分数:1.00)A.法律责任的惩罚性B.法律责任的法定刑C.法律责任的否定性D.因果关系24.“在法律适用过程中,法律规范是大前提,案件事实是小前提,结论就是判决。”这种推理是_(分数:1.00)A
7、.逻辑推理B.归纳推理C.演绎推理D.类比推理25.下列人员中,哪项不是狭义意义上的法律职业人员?_(分数:1.00)A.法官B.法学教师C.律师D.检察官26.中国最早提出法治主张的是强调建法立制、富国强兵、以法治国的_(分数:1.00)A.墨家B.先秦法家C.儒家D.道家27.实现法治国家必须具有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为基础,其中法治的政治基础是_(分数:1.00)A.民主政治B.理性文化C.商品经济D.法律文化28.下列不属于新闻舆论监督的特点和作用的是_(分数:1.00)A.公开、公正B.传播范围广泛C.反应速度快D.有较大的影响和震撼力29.国家的权力机关是_(分数:1.00)A
8、.国家主席B.国务院C.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D.中央军委30.法律意识的物质基础和实践基础是_(分数:1.00)A.文化建设B.民主政治C.经济建设D.法治建设三、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31.下列哪些是考夫曼的著作?_(分数:2.00)A.法理学基础B.法律哲学C.法哲学D.后现代法哲学E.各国法律哲学32.国家是现在政治活动的主要领域,法和国家的联系是最直接的联系。法对国家有哪些作用?_(分数:2.00)A.巩固和完善国家制度B.确认国家政权的合法地位C.组织国家机构、确立国家体制D.实现国家职能E.制约国家政权活动33.公民的社会权包括_(分数:2.00)A.选举权B
9、.生存权C.劳动权D.受教育权E.社会救济权34.民法法系的法把法分为_(分数:2.00)A.公法B.私法C.社会法D.经济法E.商法35.下列权利能力属于特殊权利能力的包括_(分数:2.00)A.注册成立法人的权利能力B.结婚的权利能力C.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能力D.依职权行使审判权的能力E.人身自由和生命安全受保护的权利能力四、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总题数:0,分数:0.00)五、判断说明题(总题数:5,分数:20.00)36.法的继承是指不同空间条件下,法律文化和法律制度的相互吸纳和融合。 (分数:4.00)_37.社会应当以法律为基础。 (分数:4.00)_38.从法的指引功能的接受主体看
10、,其指引方式有个别指引和一般指引。 (分数:4.00)_39.奥斯丁既是现代法理学的创始人,也要求人们明辨法的渊源的确切含义和范围。 (分数:4.00)_40.以法所规定的内容不同为标准将法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 (分数:4.00)_六、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20.00)41.简述法的指引功能的内容。 (分数:5.00)_42.简述行政法规的基本特征。 (分数:5.00)_43.简述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特质。 (分数:5.00)_44.简述权力资源合法化的意义。 (分数:5.00)_七、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0.00)45.试述法律秩序价值的体现。 (分数:10.00)_46.试述现代
11、法治的标志。 (分数:10.00)_法理学自考题模拟 17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一部分 选择题(总题数:0,分数:0.00)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法学能独立于社会科学之中的原因是其_不同于其他学科。(分数:1.00)A.科学性质B.研究对象 C.哲学史观D.产生条件解析:考点 法学的研究对象 解析 法学的研究对象不同于其他学科,法学的研究对象是法、法的现象以及与法相关的问题,这是法学能够独立于社会科学之中的主要原因。2.纯粹法学派的代表人物是_(分数:1.00)A.凯尔森 B.康德C.梅因D.萨维尼解析:考点 纯粹法学派的代表
12、人物 解析 凯尔森是纯粹法学派的最著名代表。3.法主要体现的是_的意志。(分数:1.00)A.人民B.团体C.社会全体D.执政阶级 解析:考点 法的本质 解析 法首先和主要体现执政阶级的意志。4.法自身意义上的价值是_(分数:1.00)A.法的利益价值B.法的秩序价值 C.法的评判价值D.法的正义价值解析:考点 法的秩序价值 解析 法的秩序价值是法自身意义上的价值,这是法的社会价值和基本价值。5.“正义是强者的利益”是_的观点。(分数:1.00)A.亚里士多德B.马克思C.康德D.柏拉图 解析:考点 法律正义 解析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色拉叙马霍斯把正义说成是强者的利益。6.下列关于法的作用的说法
13、,正确的是_(分数:1.00)A.在当代中国,法的作用是维护阶级统治和执行社会公共事务B.法即是刑C.“徒法不足以自行” D.法的任务仅仅在于管理、调节、控制和监督解析:考点 法的作用 解析 选项 A 忽视了在当代中国已经不存在阶级统治,因而“维护阶级统治”已经不是当代中国法的作用;选项 B 是对古代中国法刑不分的一种思维定式,因而选项 B 是错误的;选项 C 说明了法的作用的局限性,即使是制定得很好的法,也需要合适的人去正确地执行和运用,也需要得到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支持,因而 C 的观点是正确的;选项 D 是对法的作用的一种片面的认识,因而 D 是错误的。因而本题应当选 C。7.法律移植是指
14、 _(分数:1.00)A.法的西方化B.新法对旧法中的合理因素的借鉴与吸收C.指“法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商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及其相关问题”D.不同空间条件下,法律文化和法律制度的相互吸纳和融合 解析:考点 法律移植的定义 解析 法律移植,是指不同空间条件下,法律文化和法律制度的相互吸纳和融合。8.下列关于法和社会的一般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_(分数:1.00)A.法只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B.社会的性质决定法的性质C.法以社会为基础D.法对社会具有强大的反作用解析:考点 法和社会的一般关系 解析 法像上层建筑的其他部分一样,并不仅仅被动地反映社会,而是对社会也具有强大的反作用,它要么表现出对社会
15、发展的促进作用,要么表现为对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9.我国古代儒家著作中有云:“礼者,禁于将然之前;法者,禁于已然之后。”这段话的意思是指_(分数:1.00)A.法律与道德互相独立,各不相干B.法律与道德调整范围是相同的C.法律与道德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D.法与道德之间存在差别,但也有联系 解析:考点 法与道德的关系 解析 法和道德具有一致性,但法和道德也存在差别。10.在立法体制中,_问题是核心问题。(分数:1.00)A.立法权 B.司法权C.行政权D.审判权解析:考点 立法体制的核心问题 解析 在立法体制中,立法权问题是核心问题。11.下列哪个国家的立法权由议会和总统(不是议会成员)共同行使?
16、_(分数:1.00)A.比利时B.丹麦C.英国D.冰岛 解析:考点 立法体制的划分 解析 有的国家的立法权由议会和总统(不是议会成员)共同行使,如冰岛、芬兰。12.“习惯是习惯法的来源,判例是判例法的来源,立法是制定法的来源,行政是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来源”说明_(分数:1.00)A.法的渊源中的立法、行政、司法等进路性渊源,是法和法律制度得以形成的基本途径B.法的渊源是某些法的直接来源 C.法的渊源是某些法律规则、法律原则和法律制度的来源D.法的渊源是某些法的精神品格、文化特色、社会特色、先进经验的来源解析:考点 法的渊源的进路性要素 解析 在现时代,行政首先需要依法运作。行政同时也创制法,
17、它是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得以产生的唯一途径,也为立法机关所立法律提供重要渊源。13.下列不属于民法法系的法的分类的是_(分数:1.00)A.普通法 B.公法C.私法D.社会法解析:考点 民法法系的分类 解析 在法的分类方面,民法法系承袭罗马法传统,把法分为公法和私法,而不是分为普通法和衡平法。后来民法法系的法的分类还发展为把法分为公法、私法和社会法三大部类。14._一般指以规定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或职权和职责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法。(分数:1.00)A.实体法 B.程序法C.公法D.私法解析:考点 实体法的概念 解析 实体法一般指规定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或职权和职责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法,如民法、刑法、
18、行政法等。15.公证暂行条例属于_(分数:1.00)A.程序法 B.诉讼法C.行政法D.实体法解析:考点 程序法中的规范性文件 解析 程序法是指调整关于法的实施的步骤、方式、方法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包括诉讼程序法和非诉讼程序法两大部分。公证暂行条例属于非诉讼程序,主要调整公证法的实施。16.法系与法的体系两者的区别在于_(分数:1.00)A.法系包含的法是跨越历史和国度的,而法的体系是一国内现行的法 B.法系包含的法是跨越历史的,而法的体系是跨国度的法C.法系包含的法是跨国度的,而法的体系是跨越历史的D.法系包含的法是一国内现行的法,而法的体系是跨越历史和国度的法解析:考点 法的体系和法系的区
19、别 解析 当代世界最主要的两大法系是普通法法系和民法法系。法的体系是指一国现行有效的法的部门体系,因此两者是有区别的。法系包含的法是跨越历史和国度的,而法的体系是一国内现行的法。17.在法律对人的效力中,各国最为通行的原则是_(分数:1.00)A.属地主义B.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 C.属人主义D.保护主义解析:考点 法对主体的效力 解析 在法律对人的效力中,世界各国采取了四种方式:(1)属人主义;(2)属地主义;(3)保护主义;(4)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这是近代以来多数国家采用的原则,我国也是如此。18._原则,即对同一行为不得处以两次或两次以上性
20、质相同或同一罪名的处罚。(分数:1.00)A.一事不二罚 B.一事不再理C.违法必究D.罪责刑相适应解析:考点 “一事不二罚”原则 解析 “一事不二罚”原则,即对同一行为不得处以两次或两次以上性质相同或同一罪名的处罚。19.法律关系与其他社会关系的首要区别是_(分数:1.00)A.物质制约性B.意志性C.强制性D.合法性 解析:考点 法律关系的特征 解析 法律关系是由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是依法存在和运行的社会关系。这是法律关系的首要特征,也是法律关系同其他社会关系的首要区别。20.发明权属于法律关系客体中的_(分数:1.00)A.精神财富 B物C.作为D.不作为解析:考点 法律关系的客体 解析
21、 精神财富,又称非物质财富、无体财产、无体物。如著作权、发现权、发明权、专利权、商标权等各种知识产权,都属于可以作为法律关系客体的精神财富之列。21.法的基本内容是_(分数:1.00)A.价值和理性B.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 C.法律秩序和法律价值D.正义和公正解析:考点 法的基本内容 解析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法的基本内容。22.时效制度分为_(分数:1.00)A.占有时效和诉讼时效B.诉讼时效和取得时效 C.追溯时效和取得时效D.民事诉讼时效和刑法上的追溯时效解析:考点 时效制度的分类 解析 时效是指某种事实状态的持续达到一定时间便产生与之相应的法律后果的制度。时效制度分为诉讼时效和取得时效。
22、23.法律责任具有内在逻辑性,这种逻辑性是指_(分数:1.00)A.法律责任的惩罚性B.法律责任的法定刑C.法律责任的否定性D.因果关系 解析:考点 法律责任释义 解析 法律责任的内在逻辑关系就是原因与结果的关系,即破坏责任关系是原因,追究责任或承受制裁是结果。24.“在法律适用过程中,法律规范是大前提,案件事实是小前提,结论就是判决。”这种推理是_(分数:1.00)A.逻辑推理B.归纳推理C.演绎推理 D.类比推理解析:考点 演绎推理 解析 演绎推理是从一般规律推出个别结论的逻辑推理方法,演绎推理有假言推理、选言推理和三段论推理,其中三段论推理是演绎推理的典型形式。三段论推理是由两个前提推出
23、一个结论的推理模式,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构成。例如,所有的 M 都是 P,所有的 S 都是 M,因而推出:所有的 S 都是 P。25.下列人员中,哪项不是狭义意义上的法律职业人员?_(分数:1.00)A.法官B.法学教师 C.律师D.检察官解析:考点 法律职业人员 解析 狭义的法律职业主要是以适用法律解决纠纷为社会分工的律师、法官和检察官。26.中国最早提出法治主张的是强调建法立制、富国强兵、以法治国的_(分数:1.00)A.墨家B.先秦法家 C.儒家D.道家解析:考点 中国最早提出法治主张的主体 解析 中国最早提出法治主张的是强调建法立制、富国强兵、以法治国的先秦法家。但法家的法治并非真正
24、意义上的法治。27.实现法治国家必须具有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为基础,其中法治的政治基础是_(分数:1.00)A.民主政治 B.理性文化C.商品经济D.法律文化解析:考点 实现法治国家的政治基础 解析 实现法治国家必须以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为基础,法治的政治基础是民主政治。28.下列不属于新闻舆论监督的特点和作用的是_(分数:1.00)A.公开、公正 B.传播范围广泛C.反应速度快D.有较大的影响和震撼力解析:考点 新闻舆论监督的特点和作用 解析 舆论监督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特别是在当今信息时代,更具有特殊的威力。29.国家的权力机关是_(分数:1.00)A.国家主席B.国务院C
25、.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D.中央军委解析:考点 国家的权力机关 解析 国家的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30.法律意识的物质基础和实践基础是_(分数:1.00)A.文化建设B.民主政治C.经济建设D.法治建设 解析:考点 法制建设对法律意识的作用 解析 法制建设对法律意识的作用:法治建设是增强法律意识的物质基础;法治建设是增强法律意识的实践基础;法治建设的运作过程就是法律意识的增强过程。三、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31.下列哪些是考夫曼的著作?_(分数:2.00)A.法理学基础B.法律哲学 C.法哲学D.后现代法哲学 E.各国法律哲学解析:考点 考夫曼著作 解析 考夫
26、曼有法律哲学和后现代法哲学。32.国家是现在政治活动的主要领域,法和国家的联系是最直接的联系。法对国家有哪些作用?_(分数:2.00)A.巩固和完善国家制度 B.确认国家政权的合法地位 C.组织国家机构、确立国家体制 D.实现国家职能 E.制约国家政权活动 解析:考点 法对国家的作用 解析 法对国家的作用包括:确定国家政权的合法地位;组织国家机构、确立国家体制;实现国家职能;制约国家政权活动;巩固和完善国家制度。33.公民的社会权包括_(分数:2.00)A.选举权B.生存权 C.劳动权 D.受教育权 E.社会救济权 解析:考点 公民社会权 解析 公民有一系列社会权,包括生存权、劳动权、受教育权
27、、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权。34.民法法系的法把法分为_(分数:2.00)A.公法 B.私法 C.社会法 D.经济法E.商法解析:考点 民法法系法的分类 解析 民法法系法分为公法、私法和社会法三大类。35.下列权利能力属于特殊权利能力的包括_(分数:2.00)A.注册成立法人的权利能力 B.结婚的权利能力 C.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能力 D.依职权行使审判权的能力 E.人身自由和生命安全受保护的权利能力解析:考点 特殊权利能力 解析 从权利能力的主体资格看,有一般权利能力和特殊权利能力之分。特殊权利能力是指对权利主体有种种条件限制的权利能力,或者说是同一些特定条件相关联的享有某种或某些特定权利的能力。
28、除选项E 涉及的权利的享有没有条件限制外,其他几项都有限制。四、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总题数:0,分数:0.00)五、判断说明题(总题数:5,分数:20.00)36.法的继承是指不同空间条件下,法律文化和法律制度的相互吸纳和融合。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错误 法的移植是指不同空间条件下,法律文化和法律制度的相互吸纳和融合。37.社会应当以法律为基础。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错误 马克思说:“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的,那是法学家的幻想。相反,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法律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需要的表现,而不是单个人的恣意横行。”38.从法
29、的指引功能的接受主体看,其指引方式有个别指引和一般指引。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正确 一般指引也称为规范性指引,它是针对较为普遍的对象而存在的指引,或者说是以一般的法律规则对同类主体,就同类行为或同类事项所作的复现的指引。而个别指引则是针对具体、特定的对象所存在的指引。39.奥斯丁既是现代法理学的创始人,也要求人们明辨法的渊源的确切含义和范围。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正确 奥斯丁既是现代法理学的创始人,也是要求人们明辨法的渊源的确切含义和范围,并努力使其明晰化的第一位人物。40.以法所规定的内容不同为标准将法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 (分数:4.00)_正确答案
30、:()解析:错误 以法所规定的内容不同为标准将法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六、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20.00)41.简述法的指引功能的内容。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法的指引功能从内容上看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为社会主体提供三种行为模式,即提供可以怎样行为、应当怎样行为和不能怎样行为的模式;其二,为国家和社会回应社会主体的行为提供两种后果模式;其三,为固化一定的社会关系、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提供系统的法律制度;其四,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制度性指引,即以法的形式规定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为国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标准和指明方向。42.简述行政法规的基本特征。 (分
31、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行政法规的基本特征: (1)它在法的形式体系中处于低于宪法、法律而高于地方性法规的地位。 (2)它在法的形式体系中具有纽带作用。 (3)它调整的社会关系和规定的事项,远比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和规定的事项广泛、具体。43.简述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特质。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特质: 首先,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法的基本内容。 其次,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构成了法的内在机理。 最后,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之间的关系也是各个部门法调整的重要内容。44.简述权力资源合法化的意义。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实现权力资源的合法化
32、,一是抑制权力自身的弊病所必需;二是抑制权力握有者不适当的权力欲、防治滥用权力所必需;三是保障属于权力支配范围的社会主体获得安全环境所必需。七、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0.00)45.试述法律秩序价值的体现。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法律秩序价值的体现: (1)法律秩序的价值首先体现为它能为人类提供抑制社会冲突而使社会处于和平状态的有效手段。虽然没有冲突的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但如果不对社会冲突予以适当调节,冲突将会以毁掉整个社会的暴力方式进行。 (2)法律秩序价值也体现在它能使日常的、大众的社会生活处于稳定的、安全的、安宁的状态。社会关系中的诸如财产关系、劳动关系、婚姻家
33、庭关系等都需要通过法来规制和维系,需要形成法律秩序。 (3)法律秩序价值还体现在它可以使作为整个社会生活根基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使产品的分配、商品的交换或流通,使市场经济正常运行。 (4)处于更高层次的文化生活和政治生活,同样需要依傍法律秩序,特别是法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更是清晰地显示出它的秩序价值。46.试述现代法治的标志。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现代法治的标志: (1)国家生活、社会生活和公民生活的各个基本方面或绝大多数环节,都依法运行;国家一切权力的存在和行使都必须有法的根据;社会生活的众多方面都必须接受法的调整;社会成员以公民的身份进行活动,其各种行为都必须以法为规范,享受法所确认的权利,履行法所规定的义务。 (2)这种法有利于社会进步,有利于维护社会安宁,有利于保障人类的生存权、自由权、平等权、财产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只要不侵害国家、社会和公民的利益,凡是法未禁止的,任何个人和组织都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活动;没有法的根据。一切个人和组织的合法权益不受任何方面的剥夺,一切公民不受任何个人和组织超出法的范围所追加的义务的约束。 (3)所制定的法在国家生活、社会生活和公民生活中具有最高的地位和权威,获得普遍的服从,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凌驾于其上,任何个人和组织违反了法都要受到应有的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