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理学自考题-8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第一部分 选择题/B(总题数:0,分数:0.00)二、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0,分数:30.00)1.法学体系的中心问题是_ A.法学的发展 B.法学的借鉴 C.法学的研究 D.法学分支学科的划分和设置(分数:1.00)A.B.C.D.2.法哲学的原初含义为_ A.是与法理学并行的一种学问 B.是哲学的一个分支,主要指注重以哲学方法研究法律问题的学问 C.是法理学的同义语 D.是指法理学中那些更注重理论抽象或更注重以哲学方法研究问题的法理学分支(分数:1.00)A.B.C.D.3.法的首要的基础性特征是_ A.
2、法是为主体提供行为标准的社会规范 B.法是以国家政权意志形式存在的社会规范 C.法是作为司法机关办案主要依据的社会规范 D.法是普遍的、明确的和肯定的社会规范(分数:1.00)A.B.C.D.4.在法的价值体系当中,哪种价值是法的其他价值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_ A.秩序价值 B.利益价值 C.正义价值 D.自由价值(分数:1.00)A.B.C.D.5.下列不可能转化为法律利益的是_ A.生命利益 B.财产利益 C.国家制度 D.爱情关系中的利益(分数:1.00)A.B.C.D.6.法的作用应当以_为基础。 A.法的强制性 B.法的适用性 C.法的功能和法的价值 D.法的制定(分数:1.00)A
3、.B.C.D.7.辨别法的功能的标准是_ A.同法的性质相关联的状况 B.同法的内容相关联的状况 C.同法的形式相关联的状况 D.同法的基本特征相关联的状况(分数:1.00)A.B.C.D.8.下列不属于法律手段的是_ A.立法手段 B.法的制裁手段 C.法的适用手段 D.法的保护手段(分数:1.00)A.B.C.D.9.法对政治的作用不含_ A.确认作用 B.调整作用 C.影响作用 D.制约作用(分数:1.00)A.B.C.D.10.联邦制国家美国实行_ A.单一的立法体制 B.复合的立法体制 C.制衡的立法体制 D.单一立法体制和复合立法体制联合适用(分数:1.00)A.B.C.D.11.
4、现代社会不同于以往社会的显著标志是_ A.经济上实行市场化,政治上实行民主化 B.经济上实行计划经济类型,政治实行一党领导制 C.经济上实行市场化,政治上实行一党领导制 D.经济上实行计划经济类型,政治上实行民主化(分数:1.00)A.B.C.D.12.单一制国家区别于联邦国家的一个重要特征是_ A.立法应坚持民主原则 B.立法应坚持法制统一原则 C.立法应坚持人民主权原则 D.立法应坚持权力制约原则(分数:1.00)A.B.C.D.13.各种动因性要素中,_具有根本性。 A.国家权力 B.阶级意志 C.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类型 D.社会力量(分数:1.00)A.B.C.D.
5、14.中国法的形式的一个显著特征在于_ A.自古以来形成了以习惯法为主的法的形式 B.自古以来形成了以成文法为主的法的形式 C.自古以来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法的形式 D.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以伦理道德为表现形式的法(分数:1.00)A.B.C.D.15.构成法的体系的中观结构和基本单位是_ A.法律规范 B.部门法 C.单行法 D.规章制度(分数:1.00)A.B.C.D.16.法的体系与法系两者的区别在于_ A.法系包含的法是跨越历史的,而法的体系是跨国度的法 B.法系包含的法是跨国度的,因法的体系是跨越历史的 C.法系包含的法是一国内现行的法,而法的体系是跨越历史和国度的法 D.法系包含的法是跨越
6、历史和国度的,而法的体系是一国内现行的法(分数:1.00)A.B.C.D.17.亚里士多德早就指出,法治的两个标志是_ A.有制定得良好的法、法得到普遍实施 B.有制定得良好的法、法得到不断的完善 C.有良好素质的执法者、法得到普遍实施 D.法得到不断的完善、有良好的素质的执法者(分数:1.00)A.B.C.D.18.1996年,四川省夹江县某个体印刷厂仿冒印制另一企业的产品,被技术监督机构查封。该印刷厂认为该技术监督机构无权对其实施行政处罚,属于越权行政,遂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对此,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以打假者上了被告席为题进行了报道,并以恶人先告状为道德批判模式,对制假者的起诉予以谴责。
7、面对媒体形成的舆论压力,法院不得不违心地作出不利于制假者的裁决。这说明_ A.本案中传媒是舆论监督,此方式提醒法院判决注意是正确的 B.传媒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干预司法独立 C.审判公开,公众有知情权,所有案件都应公开审理,媒体均应报道 D.法院判决应以舆论为导向(分数:1.00)A.B.C.D.19.前苏联的大多数法学理论家认为,法律规范在生活中起作用的基本形式是_ A.法律意识 B.法律行为 C.法律关系 D.法律权利(分数:1.00)A.B.C.D.20.最典型的平权型法律关系是_ A.行政法律关系 B.刑事法律关系 C.民事法律关系 D.家长和子女之间的亲权关系(分数:1.00)A.B.
8、C.D.21.法律权利是一种要求法保护某种利益的主张,或者提出这种主张的能力或资格。这是_提出的观点。 A.自然法学派 B.分析法学派 C.新自然法学派 D.实证主义法学派(分数:1.00)A.B.C.D.22.无权利人以行使所有权或其他财产权的意思公然、和平地继续占有他人的财产,经过法律规定的期间,即依法取得该财产所有权或其他财产权的制度是_ A.诉讼时效 B.取得时效 C.追溯时效 D.保证时效(分数:1.00)A.B.C.D.23.权力合法化的初级状况也即权力合法化的起码要求和标志是_ A.形式合法化 B.实质合法化 C.宪法司法化 D.权利正当性(分数:1.00)A.B.C.D.24.
9、将法律责任分为公法责任和私法责任的标准是_ A.责任承担的内容不同 B.责任承担的程度不同 C.引起责任的行为性质不同 D.行为主体的名义不同(分数:1.00)A.B.C.D.25.我国婚姻法规定“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在这里,“父母”和“子女”均需作_ A.扩充解释 B.限制解释 C.字面解释 D.语法解释(分数:1.00)A.B.C.D.26.现代法治国家的一个基本特征和司法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和必然结果是_ A.法律的不断完善 B.法律职业化 C.法律制度的健全 D.法律规范与社会的和谐融合(分数:1.00)A.B.C.D.27.以复兴自然法学派代表人物富勒的法律理论为重要理论
10、渊源的法治理论是_ A.形式性的法治理论 B.实质性的法治理论 C.自由民主派法治理论 D.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分数:1.00)A.B.C.D.28.中国现时期法制的中心环节和加强法制建设的关键是_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分数:1.00)A.B.C.D.29.在整个行政监督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的是_ A.行政复议 B.行政监察 C.行政检查 D.行政调查(分数:1.00)A.B.C.D.30.职业法律意识和非职业法律意识的区别主要在于_ A.对法律意见的“专家视角”和“普通人视角” B.对法律知识的理解深度不同 C.对法律运用的熟练程度不同 D.对法学理论的研究深
11、度不同(分数:1.00)A.B.C.D.三、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5,分数:10.00)31.法理学的进路性要素主要包括_ A.法理学研究 B.法理学教学 C.法理学的理论学说 D.法理学流派思潮 E.法理学的人物作品(分数:2.00)A.B.C.D.E.32.法的阶级性主要是指_ A.法是一种普遍性的社会规范 B.法的兴亡同阶级的存废相一致 C.法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和作用 D.法首先和主要是执政阶级意志的体现 E.法约束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分数:2.00)A.B.C.D.E.33.公民的社会权包括_ A.生存权 B.劳动权 C.受教育权 D.社会救济权 E.选举权(分数:2.00)A.B
12、.C.D.E.34.地方性法规的作用主要有_ A.使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大政方针得以有效实施 B.解决中央法律、法规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 C.解决暂时不宜由中央解决的问题 D.自主解决应当由地方性法规解决的各种问题 E.是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依据(分数:2.00)A.B.C.D.E.35.以下对法律责任与法律义务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有_ A.法律义务通常是指主体根据法律的规定或合法的约定必须作为或不作为 B.法律义务针对的主体通常是一般的社会主体 C.法律责任通常针对的是特殊主体 D.法律责任具体是指一方由于违反法定义务或约定的义务从而产生一种新的特定义务 E.两者相比而言,法律义务
13、可称之为第一性义务,法律责任可称之为第二性义务(分数:2.00)A.B.C.D.E.四、B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B(总题数:0,分数:0.00)五、B判断说明题/B(总题数:5,分数:20.00)36.分析法学派以功利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以实证研究为基本方法,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边沁和奥斯丁。(分数:4.00)_37.权利和义务是法的全部内容。(分数:4.00)_38.法系即法的体系。(分数:4.00)_39.任何个人和组织都可以提出法案,即享有法定提案权。(分数:4.00)_40.20世纪以后,民法法系和普通法系都倾向于法的自由解释。(分数:4.00)_六、B简答题/B(总题数:4,分数:20.0
14、0)41.简述法的功能的特质及其意义。(分数:5.00)_42.简述合法行为和不合法行为的区分。(分数:5.00)_43.简述中国法治的基本原则。(分数:5.00)_44.简述社会法律监督中社会舆论的监督。(分数:5.00)_七、B论述题/B(总题数:2,分数:20.00)45.试述法学体系同法的体系、法学课程体系的关系。(分数:10.00)_46.试述关于法的本质的若干论说。(分数:10.00)_法理学自考题-8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第一部分 选择题/B(总题数:0,分数:0.00)二、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0,分数:30.00)1.法学体系的中心
15、问题是_ A.法学的发展 B.法学的借鉴 C.法学的研究 D.法学分支学科的划分和设置(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由于近代意义上的法学体系是由法学的分支学科构成的,因而其中心问题是法学分支学科的划分和设置问题。答案为 D。2.法哲学的原初含义为_ A.是与法理学并行的一种学问 B.是哲学的一个分支,主要指注重以哲学方法研究法律问题的学问 C.是法理学的同义语 D.是指法理学中那些更注重理论抽象或更注重以哲学方法研究问题的法理学分支(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法哲学一词源自欧陆,本来主要指注重以哲学方法研究法律问题的学问,属于哲学的一个分支。答案为 B。3
16、.法的首要的基础性特征是_ A.法是为主体提供行为标准的社会规范 B.法是以国家政权意志形式存在的社会规范 C.法是作为司法机关办案主要依据的社会规范 D.法是普遍的、明确的和肯定的社会规范(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法首先是为主体即个人和组织提供行为标准的社会规范。这是法的首要的基础性的特征。由于具有这一特征,法才同上层建筑中的国家、军队和其他种种现象区别开来。答案为 A。4.在法的价值体系当中,哪种价值是法的其他价值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_ A.秩序价值 B.利益价值 C.正义价值 D.自由价值(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法律秩序是最基本的社会秩序,是
17、人类社会秩序体系的基础和核心,也是法的其他价值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答案为 A。5.下列不可能转化为法律利益的是_ A.生命利益 B.财产利益 C.国家制度 D.爱情关系中的利益(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法通常只选择和确认利益体系中基本的和重要的并且同社会生活具有关联性的利益作为法律利益。另有许多利益,则不需要或不可能转化为法律利益。比如爱情关系中的利益是不需要转化为法律利益的,因为这种高规格的利益,需要由高妙的社会规范如道德或正义之类来规制,而法所调整的是基本的起码的社会关系。答案为 D。6.法的作用应当以_为基础。 A.法的强制性 B.法的适用性 C.法的功能和法的价
18、值 D.法的制定(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法的作用是被赋予和设定的,法的作用又要以法的功能和法的价值为基础,从理论上明辨这一点,就要求法律人在法的作用问题上既要有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法律规律。答案为 C。7.辨别法的功能的标准是_ A.同法的性质相关联的状况 B.同法的内容相关联的状况 C.同法的形式相关联的状况 D.同法的基本特征相关联的状况(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辨别法的功能的标准,我们以为主要就是同法的基本特征相关联的状况,法的功能既然是法所固有的、内在的、稳定的和应然的属性,它就必然同法的特征密切关联。答案为 D。8.下列不属于法律手段的是
19、_ A.立法手段 B.法的制裁手段 C.法的适用手段 D.法的保护手段(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法律手段主要包括立法手段、法的适用手段和法的保护手段。其他手段则包括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手段。答案为 B。9.法对政治的作用不含_ A.确认作用 B.调整作用 C.影响作用 D.制约作用(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法对政治具有确认、调整和影响作用。法具有确认和调整政治关系并直接影响政治发展的作用。答案为 D。10.联邦制国家美国实行_ A.单一的立法体制 B.复合的立法体制 C.制衡的立法体制 D.单一立法体制和复合立法体制联合适用(分数:1.00)
20、A.B.C. D.解析:解析 制衡立法体制是建立在立法、行政、司法三权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的原则基础上的立法体制。单一制国家如法国等,联邦制国家如美国等,都实行制衡立法体制。答案为 C。11.现代社会不同于以往社会的显著标志是_ A.经济上实行市场化,政治上实行民主化 B.经济上实行计划经济类型,政治实行一党领导制 C.经济上实行市场化,政治上实行一党领导制 D.经济上实行计划经济类型,政治上实行民主化(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经济上实行市场化,政治上实行民主化,是现代社会不同于以往社会的显著标志。而这“两化”都需要有法治来推动、来保障。答案为 A。12.单一制国家区别于
21、联邦国家的一个重要特征是_ A.立法应坚持民主原则 B.立法应坚持法制统一原则 C.立法应坚持人民主权原则 D.立法应坚持权力制约原则(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立法应当坚持法制统一原则,是单一制国家区别于联邦制国家的一个重要特征。而联邦制的国家存在中央和地方两级立法体制。答案为 B。13.各种动因性要素中,_具有根本性。 A.国家权力 B.阶级意志 C.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类型 D.社会力量(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在各种动因性要素中,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类型,尤具根本性。法不应当是人们随心所欲的结果,而应当是从社
22、会生活条件特别是物质生活条件的规定性中发现和表现出来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从根本上决定着作为社会关系的制度性描述的法律制度。答案为 C。14.中国法的形式的一个显著特征在于_ A.自古以来形成了以习惯法为主的法的形式 B.自古以来形成了以成文法为主的法的形式 C.自古以来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法的形式 D.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以伦理道德为表现形式的法(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中国法的形式的一个显著特征在于,自古以来形成了以成文法为主的法的形式的传统。答案为 B。15.构成法的体系的中观结构和基本单位是_ A.法律规范 B.部门法 C.单行法 D.规章制度(分数:1.00)A.B. C
23、.D.解析:解析 法的体系概念表明,构成法的体系的微观要素是法律规范,构成法的体系的中观结构和基本单位是部门法,法的体系是部门法的宏观结构。答案为 B。16.法的体系与法系两者的区别在于_ A.法系包含的法是跨越历史的,而法的体系是跨国度的法 B.法系包含的法是跨国度的,因法的体系是跨越历史的 C.法系包含的法是一国内现行的法,而法的体系是跨越历史和国度的法 D.法系包含的法是跨越历史和国度的,而法的体系是一国内现行的法(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当代世界最主要的两大法系是普通法法系和民法法系。法的体系是指一国现行有效的法的部门体系,因此两者是有区别的。法系包含的法是跨越历
24、史和国度的,而法的体系是一国内现行的法。答案为 D。17.亚里士多德早就指出,法治的两个标志是_ A.有制定得良好的法、法得到普遍实施 B.有制定得良好的法、法得到不断的完善 C.有良好素质的执法者、法得到普遍实施 D.法得到不断的完善、有良好的素质的执法者(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法的实施是建立法治国家的重要内容和条件。亚里士多德早就指出,法治的两个标志就是有制定得良好的法,以及法得到普遍实施。法如果不被人们所实施,只能是一纸空文,法治永远也不可能实现。答案为 A。18.1996年,四川省夹江县某个体印刷厂仿冒印制另一企业的产品,被技术监督机构查封。该印刷厂认为该技术监
25、督机构无权对其实施行政处罚,属于越权行政,遂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对此,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以打假者上了被告席为题进行了报道,并以恶人先告状为道德批判模式,对制假者的起诉予以谴责。面对媒体形成的舆论压力,法院不得不违心地作出不利于制假者的裁决。这说明_ A.本案中传媒是舆论监督,此方式提醒法院判决注意是正确的 B.传媒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干预司法独立 C.审判公开,公众有知情权,所有案件都应公开审理,媒体均应报道 D.法院判决应以舆论为导向(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要理顺传媒对审判的监督关系,以保障司法对立。新闻媒体对司法活动的监督主要是通过对庭审活动的客观报道使案件的审判
26、具有公开性,最大限度地确保公众知情权的实现,增强公民对司法公正的认同和信任,使审判人员收到社会舆论的评价,从而必须服从法律。答案为 B。19.前苏联的大多数法学理论家认为,法律规范在生活中起作用的基本形式是_ A.法律意识 B.法律行为 C.法律关系 D.法律权利(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在论及法律关系的作用或价值时,“居压倒多数的苏联法学理论家都一致认为,法律规范在生活中起作用的基本形式是法律关系”。答案为 C。20.最典型的平权型法律关系是_ A.行政法律关系 B.刑事法律关系 C.民事法律关系 D.家长和子女之间的亲权关系(分数:1.00)A.B.C. D.解析:解
27、析 在同一法律关系中,法律关系主体处于平等的法律地位,这种法律关系称为平权型法律关系。又称横向法律关系、平向法律关系。平权型法律关系存在于民事领域和其他有关领域,其中民事法律关系是最典型的平权型法律关系。答案为 C。21.法律权利是一种要求法保护某种利益的主张,或者提出这种主张的能力或资格。这是_提出的观点。 A.自然法学派 B.分析法学派 C.新自然法学派 D.实证主义法学派(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法学界在“法律权利”的含义问题上,存在多种观点。其中,分析法学派认为:法律权利是一种要求法保护某种利益的主张,或者提出这种主张的能力或资格。答案为 B。22.无权利人以行使
28、所有权或其他财产权的意思公然、和平地继续占有他人的财产,经过法律规定的期间,即依法取得该财产所有权或其他财产权的制度是_ A.诉讼时效 B.取得时效 C.追溯时效 D.保证时效(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现代民法中的取得时效指,无权利人以行使所有权或其他财产权的意思公然、和平地继续占有他人的财产,经过法律规定的期间,即依法取得该财产所有权或其他财产权的制度。答案为 B。23.权力合法化的初级状况也即权力合法化的起码要求和标志是_ A.形式合法化 B.实质合法化 C.宪法司法化 D.权利正当性(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权力资源的合法化有形式合法化和实质合
29、法化之分。形式合法化,即权力资源的存在和行使获得了法的根据。这是权力合法化的初级状况,也是权力合法化的起码要求和标志。答案为 A。24.将法律责任分为公法责任和私法责任的标准是_ A.责任承担的内容不同 B.责任承担的程度不同 C.引起责任的行为性质不同 D.行为主体的名义不同(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法律责任作不同的分类。根据违法行为所违反法律的性质,即以引起责任的行为性质为标准,可将法律责任分为公法责任和私法责任。答案为 C。25.我国婚姻法规定“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在这里,“父母”和“子女”均需作_ A.扩充解释 B.限制解释 C
30、.字面解释 D.语法解释(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扩充解释,扩充解释是指对法律规定所作的广于其字面本来含义的解释。本题中,“父母”、“子女”均需作扩充解释是因为他们不仅包括亲生的父母和子女,而且包括养父母和养子女、继父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等。答案为 A。26.现代法治国家的一个基本特征和司法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和必然结果是_ A.法律的不断完善 B.法律职业化 C.法律制度的健全 D.法律规范与社会的和谐融合(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法律职业化是现代法治国家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司法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和必然结果。答案为 B。27.以复兴自然法学
31、派代表人物富勒的法律理论为重要理论渊源的法治理论是_ A.形式性的法治理论 B.实质性的法治理论 C.自由民主派法治理论 D.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根据构成要素的不同,法治又可以分为形式性的法治和实质性的法治。形式性的法治更为强凋法治的形式性和工具性的方面,即任何法律体系为了有效履行其职能所必须具备的特征,而对法的体系的社会和政治属性少有问津。一般认为,这类法治理论的重要理论渊源是复兴自然法学派代表人物富勒的法律理论。答案为 A。28.中国现时期法制的中心环节和加强法制建设的关键是_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分数:1.0
32、0)A.B. C.D.解析:解析 有法可依是健全法制的前提和首要任务;有法必依是健全中国现时期法制的中心环节,是加强法制建设的关键;执法必严是加强法制建设的重要条件;违法必究是法制得以实现的保障。答案为B。29.在整个行政监督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的是_ A.行政复议 B.行政监察 C.行政检查 D.行政调查(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行政监察主要是通过把法律适用于具体事件,以奖惩的方式实行监督,具有准司法性质。行政监察对国家行政系统的监督具有全面性和综合性,在整个行政监督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答案为B。30.职业法律意识和非职业法律意识的区别主要在于_ A.对法律意见的“专家
33、视角”和“普通人视角” B.对法律知识的理解深度不同 C.对法律运用的熟练程度不同 D.对法学理论的研究深度不同(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职业法律意识是指法律职业者的法律意识,意即包括法官、律师、检察官、法学家和其他接受过专门化的系统化的法律教育群体的职业共同体法律意识。非职业法律意识是指社会一般公众所具有的法律意识。职业法律意识和非职业法律意识的区别主要在于其法律意见的“专家视角”和“普通人视角”。答案为 A。三、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5,分数:10.00)31.法理学的进路性要素主要包括_ A.法理学研究 B.法理学教学 C.法理学的理论学说 D.法理学流派思潮
34、E.法理学的人物作品(分数:2.00)A. B. C.D.E.解析:解析 法理学的资源性要素主要包括法理学的理论学说、流派思潮和人物作品三种。法理学的进路性要素主要包括法理学研究和法理学教学,法理学的动因性要素,则主要是法律实际生活的需要,以及作为法律实际生活宏大背景的整个社会实际生活的需要。答案为 AB。32.法的阶级性主要是指_ A.法是一种普遍性的社会规范 B.法的兴亡同阶级的存废相一致 C.法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和作用 D.法首先和主要是执政阶级意志的体现 E.法约束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分数:2.00)A.B. C.D. E.解析:解析 法的阶级性主要是指:(1)法的兴亡同阶级的存废相一
35、致,它随着阶级的产生、发展和消亡而产生、发展和消亡。(2)法首先和主要是执政阶级意志的体现,阶级性是法的本质属性。答案为 BD。33.公民的社会权包括_ A.生存权 B.劳动权 C.受教育权 D.社会救济权 E.选举权(分数:2.00)A. B. C. D. E.解析:解析 公民有一系列社会权,包括生存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权。答案为ABCD。34.地方性法规的作用主要有_ A.使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大政方针得以有效实施 B.解决中央法律、法规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 C.解决暂时不宜由中央解决的问题 D.自主解决应当由地方性法规解决的各种问题 E.是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依据(
36、分数:2.00)A. B. C. D. E.解析:解析 地方性法规的作用主要有:使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大政方针得以有效实施;解决中央法律、法规不能独力解决或暂时不宜由中央解决的问题;自主地解决应当由地方性法规解决的各种问题。答案为 ABCD。35.以下对法律责任与法律义务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有_ A.法律义务通常是指主体根据法律的规定或合法的约定必须作为或不作为 B.法律义务针对的主体通常是一般的社会主体 C.法律责任通常针对的是特殊主体 D.法律责任具体是指一方由于违反法定义务或约定的义务从而产生一种新的特定义务 E.两者相比而言,法律义务可称之为第一性义务,法律责任可称之为第
37、二性义务(分数:2.00)A. B. C. D. E. 解析:解析 法律责任与法律义务有密切的关联,但又有一定的区别。法律义务通常是指主体根据法律的规定或合法的约定必须作为或不作为,通常针对一般的社会主体设立。而法律责任是指一种特殊义务,通常是针对特殊主体设定的,具体是指一方由于违反了法定义务或约定的义务从而产生一种新的特定义务。如果将法律义务称为第一性义务,那么可以说,法律责任是一种违反法律义务产生的第二性义务。答案为ABCDE。四、B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B(总题数:0,分数:0.00)五、B判断说明题/B(总题数:5,分数:20.00)36.分析法学派以功利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以实证研究为
38、基本方法,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边沁和奥斯丁。(分数:4.00)_正确答案:(正确 分析法学派把眼睛转向实在法和现实的法的现象,以功利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以实证研究为基本方法,以边沁和奥斯丁为主要代表,主张以成文法这种实在的材料为根据,试图通过对实在法作种种分析特别是概念分析、语言分析而阐述和解决法律问题、法制问题。)解析:37.权利和义务是法的全部内容。(分数:4.00)_正确答案:(错误 法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不等于法的内容完全是权利和义务。除规定权利和义务外,法还有其他内容,例如还有关于名词术语的解释、基本原则的确立、序言的陈述等方面的内容。)解析:38.法系即法的体系。(分数:4.00)
39、_正确答案:(错误 法系不同于法的体系。法系主要是根据法的历史传统和法的源流关系的差异,以及法的内容和形式上的某些特点,对各国和地区的法所作的分类。法的体系,又叫法体系、法的体系、部门法体系,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解析:39.任何个人和组织都可以提出法案,即享有法定提案权。(分数:4.00)_正确答案:(错误 提出法案不同于提出立法建议,提出立法建议没有主体资格的限制,任何个人和组织都可以提出立法建议;而提出法案则须具备主体资格,即享有法定提案权。)解析:40.20世纪以后,民法法系和普通法系都倾向于法的自由解释。(分数:4.00
40、)_正确答案:(正确 传统上,民法法系国家比较倾向于自由解释,而普通法系则比较倾向于严格解释。但20世纪以后,两大法系都倾向于法的自由解释。)解析:六、B简答题/B(总题数:4,分数:20.00)41.简述法的功能的特质及其意义。(分数:5.00)_正确答案:(1)法的功能是法所固有的内在属性。(2)法的功能是法所固有的稳定属性。(3)法的功能是法所固有的应然属性。)解析:42.简述合法行为和不合法行为的区分。(分数:5.00)_正确答案:(合法行为,即主体的行为在内容和方式上都符合法的要求。这种行为具有法的效力,是有效行为。合法行为又有是否旨在发生、变更或消灭一定法律关系的区分。多数情况下,合法行为是以发生、变更或消灭一定法律关系为目的的。在有的情况下,合法行为并非以发生、变更或消灭一定法律关系为目的。实施这种行为,并不要求主体兼具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不合法行为是指没有法的根据的行为和违犯法的规定的行为。没有法的根据的行为,属于不受法的保护的行为,也是法律上无效的行为。违犯法的规定的行为不仅不具有法的效力,是无效行为,而且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通常人们所说的不合法行为,更多的是指这种违法的行为。)解析:43.简述中国法治的基本原则。(分数:5.00)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