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历类职业资格】法理学自考题-4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76536       资源大小:132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历类职业资格】法理学自考题-4及答案解析.doc

    1、法理学自考题-4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第一部分 选择题/B(总题数:0,分数:0.00)二、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0,分数:30.00)1.认为法学应以“理想法”为研究对象的观点属于_ A.分析法学派 B.自然法学派 C.社会法学派 D.哲理法学派(分数:1.00)A.B.C.D.2.法理学属于_ A.国外法学 B.理论法学 C.应用法学 D.国内法学(分数:1.00)A.B.C.D.3.法以国家政权的意志形式存在,首先突出表现在_ A.法是以国家政权的强制力为后盾保证实施的 B.法是由国家政权这种公共权力机构所产生和变动的具有特定形式的社会规范

    2、C.法是为主体提供行为标准的社会规范 D.法是作为司法机关办案主要依据的社会规范(分数:1.00)A.B.C.D.4.文物保护法第 27条规定:“一切考古发掘工作,必须履行报批手续;从事考古发掘的单位,应当经过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批准。”这一规定属于_ A.权利性规则 B.职权性规则 C.命令性规则 D.禁止性规则(分数:1.00)A.B.C.D.5.我国刑法第 3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罚;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罚。”此条属于_ A.法律概念的规定 B.法律原则的规定 C.法律规则的规定 D.法律技术的规定(分数:1.00)A.B.C.D.6.英国学

    3、者斯坦和香德在西方社会的法的价值一书中认为法的基本价值在于维护_ A.秩序、公平和自由 B.秩序、正义和财产 C.秩序、利益和正义 D.生命、自由和财产(分数:1.00)A.B.C.D.7.法律秩序价值可以分为行为价值秩序和关系价值秩序,此种分类的依据是_ A.根据法律秩序价值同它的作用对象的关系 B.根据法律秩序价值的不同内涵 C.根据法律秩序价值的评判标准不同 D.根据法律秩序价值的体现不同(分数:1.00)A.B.C.D.8.宪法第 4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

    4、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此规定为_ A.授权型调整 B.命令型调整 C.禁止型调整 D.不确定型调整(分数:1.00)A.B.C.D.9.法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 A.人类社会的形成 B.商品经济的产生 C.阶级的出现 D.国家的产生(分数:1.00)A.B.C.D.10.恩格斯说的“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是指_ A.阿马尔非法典 B.拿破仑法典 C.罗马法 D.普鲁士邦法(分数:1.00)A.B.C.D.11.“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是指_ A.阿马尔非法典 B.拿破仑法典 C.罗马法 D.普鲁士邦法(分数:1.00)A.B.C.D.12.在

    5、下列选项中,关于法和政策的区别的表达有错误的是_ A.两者制定的主体不同 B.两者表现的形式不同 C.两者实施的方式不同 D.两者体现的价值不同(分数:1.00)A.B.C.D.13.下列属于狭义的立法活动的是_ A.国务院制定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 B.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刑法第 384条第 1款关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含义作出解释 C.山东省人大制定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 D.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关于审理国际贸易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分数:1.00)A.B.C.D.14.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议程的法案,一般应当经过常委会会议审议后再交付表决。_ A.二次 B.三次 C.四次

    6、 D.五次(分数:1.00)A.B.C.D.15.从马克思主义观点和社会发展事实来看,法的最主要动因是_ A.惩罚犯罪 B.维护社会秩序 C.实现正义利益 D.满足人们的实际社会生活的需要(分数:1.00)A.B.C.D.16.下列不是中国现行宪法的技术特色的是_ A.是成文宪法、有标题宪法、单一文件宪法和篇幅介于长短之间的宪法 B.是折中了所谓规范封闭、具体的宪法和规范开放、含糊的宪法这两种特征的宪法 C.是对所有事项作了彻底、明确和具体规定的宪法 D.是折中了所谓严密宪法和纲领性宪法、起指导作用宪法和不起指导作用宪法等特征的宪法(分数:1.00)A.B.C.D.17.自治区制定的自治条例和

    7、单行条例应报_批准后生效。_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省或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分数:1.00)A.B.C.D.18.下列关于法的体系的统一性的说法,错误的是_ A.法的体系的统一性就是指法的体系的各个法律部门、各个法律规范以及各个法域之间,具有形式、内容和效力的内在协调和一致性 B.法的体系的形式统一性,一方面是指组成各个部门法的法典具有统一的外在形式结构,另一方面是指法必须符合形式正义的要求,做到同等情况同等处理 C.法的效力的统一性是指法的体系内部各个具有不同效力等级关系的法之间相互统一和相互协调 D.总体上来说,法的体系的统一性往往系于具体的法律规则,只要人们遵守

    8、法律的规则,就能够大体维护法的体系的统一性(分数:1.00)A.B.C.D.19.孙志刚于 2003年 3月 17日晚 10时被民警作为“三无”人员送至收容待遣所转送广州市收容遣送中转站。20 日当日上午 10时 20分,孙因大面积软组织损伤致创伤性休克死亡。民警执法的依据是:1982 年由国务院颁布实行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而立法法规定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只能由法律规定。孙志刚案违反_原则。 A.宪法至上 B.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C.新法优于旧法 D.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分数:1.00)A.B.C.D.20.需要通过法律制裁的方式才能使主体的权利义务得以实现的法律关系是_ A.

    9、保护性法律关系 B.平权型法律关系 C.绝对法律关系 D.具体法律关系(分数:1.00)A.B.C.D.21.人类社会形成之初,法所能保护的惟一利益是_ A.个人利益 B.集体利益 C.社会利益 D.国家利益(分数:1.00)A.B.C.D.22.人们对法治的解说中,一般都认为现代法治的关键是_ A.对权力的制约 B.对权力资源的充分利用 C.扩大行政权力 D.专制权力的合理利用(分数:1.00)A.B.C.D.23._只能是具体法律行为的主体,而不可能成为抽象法律行为的主体。 A.公民 B.法人 C.其他组织 D.国家(分数:1.00)A.B.C.D.24.在很多车站码头都有“禁止随地吐痰”

    10、的规定,从法学的角度看,此规定可以解释为:在公共场所,不准在没有专门设施的地方吐痰。这一解释属于_ A.目的解释 B.系统解释 C.文义解释 D.限制解释(分数:1.00)A.B.C.D.25.特定的主体在法的适用过程中根据已知的法和案件事实合乎逻辑地得出判决结论的思维活动过程,称为_ A.法律解释 B.法律推理 C.法律论证 D.法律适用(分数:1.00)A.B.C.D.26.有时被称为“法律的嘴巴”或“会说话的法律”的法律职业是_ A.检察官 B.法官 C.公证员 D.律师(分数:1.00)A.B.C.D.27.从与当代法治对立的意义上来说,现代法治的精髓是_ A.官吏执法必严 B.官吏依

    11、法办事 C.民众有法必依 D.立法机关保证有法可依(分数:1.00)A.B.C.D.28.法制与民主的关系是当代中国法律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_是法制的基础,_是民主的保障。 A.立法,法制 B.民主,执法 C.守法,执法 D.民主,法制(分数:1.00)A.B.C.D.29.在我国,法律监督的专门机关是_ A.国家权力机关 B.国家行政机关 C.国家审判机关 D.国家检察机关(分数:1.00)A.B.C.D.30.在西方,有关法治的基本理论形成于_ A.古希腊 B.古罗马 C.大陆法系 D.英美法系(分数:1.00)A.B.C.D.三、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5,分数:10.00)3

    12、1.法理学在以下哪些国家中有时还可以被用来指称判例?_ A.法国 B.英国 C.德国 D.日本 E.澳大利亚(分数:2.00)A.B.C.D.E.32.以下有关法和经济基础之间相互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_ A.经济基础决定法 B.法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C.法的指引和预测作用,可以促进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向健全、完善的方向发展 D.法对经济基础始终没有反作用 E.法决定经济基础(分数:2.00)A.B.C.D.E.33.不是各国最直接的法的渊源的是_ A.立法 B.国家机关的决策和命令 C.国际法 D.习惯 E.判例(分数:2.00)A.B.C.D.E.34.债权是一种_ A.对物权 B.对人权 C.

    13、私权利 D.原权利 E.专属权(分数:2.00)A.B.C.D.E.35.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政治制度,意味着民主的实质是_ A.关于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 B.掌握政权的阶级采取什么形式来组织国家政权 C.人人当家作主且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多数人对少数人实行专政,多数人的民主 E.民主属于上层建筑,是历史的概念,是抽象的(分数:2.00)A.B.C.D.E.四、B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B(总题数:0,分数:0.00)五、B判断说明题/B(总题数:5,分数:20.00)36.法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或体现人民的意志,但并不是所有法的阶级本质总是公开地表现出来。(分数:4.00)_37.法律的“

    14、本土化”意味着抱残守缺,回归传统,它与法律全球化是对立的,两者相反相成。(分数:4.00)_38.不同法的形式由不同国家机关或主体产生。(分数:4.00)_39.作为组织的法律关系主体,其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并非总是同时存在的。(分数:4.00)_40.“人治”是贯穿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国策。(分数:4.00)_六、B简答题/B(总题数:4,分数:20.00)41.简述法理学理论学说、流派思潮和人物作品的关联。(分数:5.00)_42.简述法的形式系统化的意义。(分数:5.00)_43.简述权力资源的合法化。(分数:5.00)_44.简述法律监督在法律运行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数:5.00)

    15、_七、B论述题/B(总题数:2,分数:20.00)45.试述法和科技的相互关系。(分数:10.00)_46.试述法律论证理论。(分数:10.00)_法理学自考题-4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第一部分 选择题/B(总题数:0,分数:0.00)二、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0,分数:30.00)1.认为法学应以“理想法”为研究对象的观点属于_ A.分析法学派 B.自然法学派 C.社会法学派 D.哲理法学派(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自然法学派和其他价值论学派认为或在很大程度上认为:法学要以“应然法”或“理想法”为研究对象。答案为 B。2.法理

    16、学属于_ A.国外法学 B.理论法学 C.应用法学 D.国内法学(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我们一般将法学体系中分支学科分为理论法学、应用法学、历史法学和综合法学四大类别。理论法学是从总的方面探求法学研究对象的各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和基本规律的法学分支学科的总称。其主要代表是法理学,以及以法的理论、法的一般理论之类命名的学科。答案为 B。3.法以国家政权的意志形式存在,首先突出表现在_ A.法是以国家政权的强制力为后盾保证实施的 B.法是由国家政权这种公共权力机构所产生和变动的具有特定形式的社会规范 C.法是为主体提供行为标准的社会规范 D.法是作为司法机关办案主

    17、要依据的社会规范(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法以国家政权的意志形式存在,首先就突出地表现在:它是由国家政权这种公共权力机构所产生和变动的具有特定形式的社会规范。答案为 B。4.文物保护法第 27条规定:“一切考古发掘工作,必须履行报批手续;从事考古发掘的单位,应当经过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批准。”这一规定属于_ A.权利性规则 B.职权性规则 C.命令性规则 D.禁止性规则(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按法律规则所设定的行为模式不同,法律规则分为权利规则、义务规则和权义复合规则三类。其中义务规则是明确规定主体应当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规则,义务规则又具体分

    18、为两类:命令性规则和禁止性规则。本题所举例子属于命令性规则。答案为 C。5.我国刑法第 3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罚;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罚。”此条属于_ A.法律概念的规定 B.法律原则的规定 C.法律规则的规定 D.法律技术的规定(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法律原则不预先设定具体的事实状态,也不直接包含具体的权利、义务和行为模式、后果模式,但它指导和协调某个或某些领域的法律调整。刑法第 3条体现的正是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答案为 B。6.英国学者斯坦和香德在西方社会的法的价值一书中认为法的基本价值在于维护_ A.秩序、公平和

    19、自由 B.秩序、正义和财产 C.秩序、利益和正义 D.生命、自由和财产(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学界对于法有哪些价值的问题,说法各异。斯坦和香德在他们专论西方社会法的价值的著作中认为法的基本价值在于体现和维护秩序、公平和自由,这是西方学者的代表性观点之一。答案为A。7.法律秩序价值可以分为行为价值秩序和关系价值秩序,此种分类的依据是_ A.根据法律秩序价值同它的作用对象的关系 B.根据法律秩序价值的不同内涵 C.根据法律秩序价值的评判标准不同 D.根据法律秩序价值的体现不同(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依据不同标准可以对法律秩序价值作不同的分类。根据法律

    20、秩序价值同它的作用对象的关系可分为行为价值和关系价值两类。答案为 A。8.宪法第 4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此规定为_ A.授权型调整 B.命令型调整 C.禁止型调整 D.不确定型调整(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根据法在设定行为模式方面的基本做法,可以说法的调整类型主要有三种:(1)授权型调整,即以法律、法规所作的授权性规定为依据的调整。(2)命令型调整,即以法律、法规所作的命令性规定

    21、为依据的调整。(3)禁止型调整,即以法律、法规所作的禁止性规定为依据的调整。显然本题是禁止型调整。答案为 C。9.法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 A.人类社会的形成 B.商品经济的产生 C.阶级的出现 D.国家的产生(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社会经济的发展引发阶级的出现是法的起源的根本原因。法是在产生了私有制,出现了阶级,在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基础上产生的。答案为 C。10.恩格斯说的“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是指_ A.阿马尔非法典 B.拿破仑法典 C.罗马法 D.普鲁士邦法(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法国民法典所以成为民法法系的重要渊源和支柱,主要原因之一在

    22、于它是“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为表彰拿破仑对法国民法典的贡献,法国政府于 1807年和 1852年两次将法国民法典命名为拿破仑法典。答案为 B。11.“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是指_ A.阿马尔非法典 B.拿破仑法典 C.罗马法 D.普鲁士邦法(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古罗马简单商品经济的繁荣发达,因而产生了被恩格斯称为“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的罗马法。答案为 C。12.在下列选项中,关于法和政策的区别的表达有错误的是_ A.两者制定的主体不同 B.两者表现的形式不同 C.两者实施的方式不同 D.两者体现的价值不同(分数:1.00)A.B.C.

    23、D. 解析:解析 法和政策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的主体和方式不同。(2)实施的方式不同。(3)表现的形式不同。(4)调整的范围和社会功能不同。(5)稳定性和灵活性程度不同。答案为 D。13.下列属于狭义的立法活动的是_ A.国务院制定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 B.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刑法第 384条第 1款关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含义作出解释 C.山东省人大制定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 D.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关于审理国际贸易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立法是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制定和变动法律这种特定规范性文件的活动,这

    24、是所谓最狭义的解释。答案为 B。14.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议程的法案,一般应当经过常委会会议审议后再交付表决。_ A.二次 B.三次 C.四次 D.五次(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根据立法法规定:“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议程的法案,一般应当经三次常委会会议审议后再交付表决。”答案为 B。15.从马克思主义观点和社会发展事实来看,法的最主要动因是_ A.惩罚犯罪 B.维护社会秩序 C.实现正义利益 D.满足人们的实际社会生活的需要(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从马克思主义观点和社会发展事实来看,法的最主要动因是满足人们的实际社会生活的需要。答案为 D。16

    25、.下列不是中国现行宪法的技术特色的是_ A.是成文宪法、有标题宪法、单一文件宪法和篇幅介于长短之间的宪法 B.是折中了所谓规范封闭、具体的宪法和规范开放、含糊的宪法这两种特征的宪法 C.是对所有事项作了彻底、明确和具体规定的宪法 D.是折中了所谓严密宪法和纲领性宪法、起指导作用宪法和不起指导作用宪法等特征的宪法(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中国现行宪法是折中了所谓规范封闭、具体的宪法和规范开放、含糊的宪法这两种特征的宪法。它的部分内容对所规定的事项作了彻底、明确和具体的规定,部分内容则作了概括和抽象的规定。答案为 C。17.自治区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应报_批准后生效。_

    26、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省或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法律规定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应当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答案为 B。18.下列关于法的体系的统一性的说法,错误的是_ A.法的体系的统一性就是指法的体系的各个法律部门、各个法律规范以及各个法域之间,具有形式、内容和效力的内在协调和一致性 B.法的体系的形式统一性,一方面是指组成各个部门法的法典具有统一的外在形式结构,另一方面是指法必须符合形式正义的要求,做到同等情况同等处理

    27、C.法的效力的统一性是指法的体系内部各个具有不同效力等级关系的法之间相互统一和相互协调 D.总体上来说,法的体系的统一性往往系于具体的法律规则,只要人们遵守法律的规则,就能够大体维护法的体系的统一性(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总体上来说,法的体系的统一性往往系于法律原则。只要人们遵循法律原则,就能够大体维护法的体系的统一性,否则,法的体系必将是混乱的,法律秩序也不可能是良好的。答案为 D。19.孙志刚于 2003年 3月 17日晚 10时被民警作为“三无”人员送至收容待遣所转送广州市收容遣送中转站。20 日当日上午 10时 20分,孙因大面积软组织损伤致创伤性休克死亡。民警

    28、执法的依据是:1982 年由国务院颁布实行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而立法法规定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只能由法律规定。孙志刚案违反_原则。 A.宪法至上 B.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C.新法优于旧法 D.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认定法的效力位阶首先要遵守的原则之一就是上位法优于下位法。当下位法和上位法的规定不一致时,应当适用上位阶的法,这是处理法的效力层次的一般原则。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与立法法规定不一致,而后者属于上位法,理应适用后者。答案为 B。20.需要通过法律制裁的方式才能使主体的权利义务得以实现的法律关系是_ A.保护性法律关系

    29、B.平权型法律关系 C.绝对法律关系 D.具体法律关系(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按照法律关系形成的依据、体现的职能和实现的内容不同,可以将法律关系分为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两种。保护性法律关系是基于违法行为而形成的,需要通过法律制裁的方式才能使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得以实现的法律关系。答案为 A。21.人类社会形成之初,法所能保护的惟一利益是_ A.个人利益 B.集体利益 C.社会利益 D.国家利益(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在人类社会形成之初法所能保护的惟一利益就是体现在最低限度的公共安全中的社会利益,即维护和平和公共秩序。法的调整首要问题在于限制

    30、私力的救济范围。答案为 C。22.人们对法治的解说中,一般都认为现代法治的关键是_ A.对权力的制约 B.对权力资源的充分利用 C.扩大行政权力 D.专制权力的合理利用(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实行法治,就意味着应当依法配置和规制国家权力。对权力资源实行法律调控是法治的要义之一,所以说现代法治的关键是对权力的制约。答案为 A。23._只能是具体法律行为的主体,而不可能成为抽象法律行为的主体。 A.公民 B.法人 C.其他组织 D.国家(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抽象法律行为与不特定相对人的权利义务有关;具体法律行为是针对特定对象,就特定的具体事项而作出

    31、的、只有一次适用性的行为。所以抽象法律行为的主体是有权制定规范的组织,公民个人只能是具体法律行为的主体,而不可能成为抽象法律行为的主体。答案为 A。24.在很多车站码头都有“禁止随地吐痰”的规定,从法学的角度看,此规定可以解释为:在公共场所,不准在没有专门设施的地方吐痰。这一解释属于_ A.目的解释 B.系统解释 C.文义解释 D.限制解释(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法律解释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中语法解释又叫文理解释、文义解释,就是根据语法规则分析法律条文的句子结构、文字排列和标点符号等,对法的内容、含义和有关术语所进行的解释。本题所举例子就是根据该句的语法所作的解释。答

    32、案为 C。25.特定的主体在法的适用过程中根据已知的法和案件事实合乎逻辑地得出判决结论的思维活动过程,称为_ A.法律解释 B.法律推理 C.法律论证 D.法律适用(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法律推理是指特定的主体在法的适用过程中根据已知的法和案件事实合乎逻辑地得出判决结论的思维活动过程。答案为 B。26.有时被称为“法律的嘴巴”或“会说话的法律”的法律职业是_ A.检察官 B.法官 C.公证员 D.律师(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法官是依法独立行使国家审判权的专业人员,有时被称为“法律的嘴巴”或“会说话的法律”。答案为 B。27.从与当代法治对立的意义

    33、上来说,现代法治的精髓是_ A.官吏执法必严 B.官吏依法办事 C.民众有法必依 D.立法机关保证有法可依(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法治意指依法办事的原则。特别是在现代法治社会,依法办事已经成为社会关系主体的普遍行为准则。从与古代法治对立的意义上甚至可以说,现代法治的精髓是官吏依法办事,只有官吏依法办事,接受法的约束,才有法治可言。答案为 B。28.法制与民主的关系是当代中国法律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_是法制的基础,_是民主的保障。 A.立法,法制 B.民主,执法 C.守法,执法 D.民主,法制(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民主与法制的关系是当代中

    34、国法律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法制与民主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离。(1)民主是法制的基础;(2)法制是民主的保障。答案为 D。29.在我国,法律监督的专门机关是_ A.国家权力机关 B.国家行政机关 C.国家审判机关 D.国家检察机关(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我国的宪法125 条和刑事诉讼法均规定,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答案为 D。30.在西方,有关法治的基本理论形成于_ A.古希腊 B.古罗马 C.大陆法系 D.英美法系(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在西方,法治传统渊远流长。有关法治的基本理论形成于古希腊时期。答案为 A。三、B多项选择题/

    35、B(总题数:5,分数:10.00)31.法理学在以下哪些国家中有时还可以被用来指称判例?_ A.法国 B.英国 C.德国 D.日本 E.澳大利亚(分数:2.00)A. B. C.D.E.解析:解析 在现代的法理学含义形成之前,法理学有其他种种含义。例如,法理学在法国和英国,特别是在法国,有时还可以被用来指称判例。答案为 AB。32.以下有关法和经济基础之间相互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_ A.经济基础决定法 B.法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C.法的指引和预测作用,可以促进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向健全、完善的方向发展 D.法对经济基础始终没有反作用 E.法决定经济基础(分数:2.00)A. B. C. D.E.解

    36、析:解析 法和经济基础的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1)经济基础决定法,因为法作为上层建筑,自然由经济基础决定;(2)法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法的指引和预测作用,可以促进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向健全、完善的方向发展。答案为 ABC。33.不是各国最直接的法的渊源的是_ A.立法 B.国家机关的决策和命令 C.国际法 D.习惯 E.判例(分数:2.00)A.B. C. D. E. 解析:解析 在当代中国,资源和进路渊源中更具普遍性的渊源主要有:立法、国家机关的决策和决定、司法经验、判例和法律解释等。其中立法是各国最直接的法的渊源。答案为 BCDE。34.债权是一种_ A.对物权 B.对人权 C.私权利 D.原

    37、权利 E.专属权(分数:2.00)A.B. C. D. E.解析:解析 法律权利根据标准的不同可分为:(1)对物权与对人权,对物权又称绝对权、对世权,指权利主体对物的一种排他性占有,这种权利可以对抗所有其他人。对人权又称相对权、债权,指对特定人的权利。(2)公权利和私权利,公权利和私权利的主体一般有国家与公民、法人之分。(3)原权利和救济权。原权利又叫第一位权利,指这种权利的成立不必引证已经存在的权利;救济权又叫第二位权利,是指这种权利的产生仅由于保护或实现第一位权利。(4)专属权和可转移权,根据权利可否转移,可将权利划分为专属权和可转移权。凡属于特定人所有,不能转让于他人的权利,即专属权,如

    38、人身权、人格权、继承权等。可转移给他人的权利一般有物权、非专属性债权等财产权。(5)主权利和从权利。综上可知,债权是对人权,是私权利,是原权利。答案为 BCD。35.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政治制度,意味着民主的实质是_ A.关于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 B.掌握政权的阶级采取什么形式来组织国家政权 C.人人当家作主且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多数人对少数人实行专政,多数人的民主 E.民主属于上层建筑,是历史的概念,是抽象的(分数:2.00)A. B. C.D.E.解析:解析 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政治制度,意味着民主的实质是关于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以及掌握政权的阶级采取什么形式来组织国家政权的

    39、问题。答案为 AB。四、B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B(总题数:0,分数:0.00)五、B判断说明题/B(总题数:5,分数:20.00)36.法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或体现人民的意志,但并不是所有法的阶级本质总是公开地表现出来。(分数:4.00)_正确答案:(正确 法体现统治阶级意志或体现人民的意志,这的确表现法的本质。但也要看到,并不是所有法的阶级本质总是公开地表现出来的。由于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复杂性,法的本质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法中,有着不同的表现。)解析:37.法律的“本土化”意味着抱残守缺,回归传统,它与法律全球化是对立的,两者相反相成。(分数:4.00)_正确答案:(错误 法律“本土化”并不意味

    40、着抱残守缺,回归传统,而是主张面对社会转型中出现的国家与社会、理想与国情、变法与守成等一系列矛盾,不是一味地“以外化中”,而是善待传统,并从传统出发,发现和培育那些合乎本国社会发展需要的法律制度。因此,全球化与本土化与其说是对立的,不如说是互补的。)解析:38.不同法的形式由不同国家机关或主体产生。(分数:4.00)_正确答案:(正确 不同法的形式由不同国家机关或主体产生,立法主体应当就自己所能产生的法的形式立法,不能产生不属于自己权限范围的法的形式。)解析:39.作为组织的法律关系主体,其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并非总是同时存在的。(分数:4.00)_正确答案:(错误 作为组织的法律关系主体,其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是一体化的,是相伴随的,它们在获得权利能力的同时也具备了行为能力。)解析:40.“人治”是贯穿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国策。(分数:4.00)_正确答案:(错误 先秦法家的法治与儒家主张的德治都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治国手段,但两者并非对立关系,而是以“德治”为主、“法治”为辅(“德主刑辅”),先“德治”、后“法治”就是贯穿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国策。)解析:六、B简答题/B(总题数:4,分数:20.00)41.简述法理学理论学说、流派思潮和人物作品的关联。(分数:5.00)_


    注意事项

    本文(【学历类职业资格】法理学自考题-4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王申宇)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