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历类职业资格】法理学自考题-22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76521       资源大小:120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历类职业资格】法理学自考题-22及答案解析.doc

    1、法理学自考题-22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第一部分 选择题/B(总题数:0,分数:0.00)二、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9,分数:19.00)1.形而上法学家认为法律权利是一种自由,其主要代表是_ A.萨尔蒙德和耶林 B.格老秀斯 C.哈特和拉兹 D.康德和普赫塔(分数:1.00)A.B.C.D.2._试图通过诉诸道德和自然法的必然要求,为法律权利找到合理的依据。 A.分析法学派 B.自然法学派 C.社会学法学派 D.历史法学派(分数:1.00)A.B.C.D.3.法的基本内容是_ A.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 B.价值和理性 C.正义和公正 D.法律秩序和

    2、法律价值(分数:1.00)A.B.C.D.4.人类社会形成之初,法所能保护的唯一利益是_ A.个人利益 B.集体利益 C.社会利益 D.国家利益(分数:1.00)A.B.C.D.5.公民出卖自己财产的权力属于_ A.占有权 B.使用权 C.收益权 D.处置权(分数:1.00)A.B.C.D.6.公民行使正当防卫是行使_的表现。 A.权力 B.自由 C.特权 D.豁免(分数:1.00)A.B.C.D.7.对人权和对物权的划分起源于_ A.罗马法 B.英国法 C.法国法 D.美国法(分数:1.00)A.B.C.D.8.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上,奥斯丁、霍菲尔德、萨尔蒙德、霍德兰、庞德等法学家都曾对权利和

    3、义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在这些研究中,以_提出的有关法律权利和义务的公式最为著名。 A.奥斯丁 B.霍菲尔德 C.萨尔蒙德 D.霍德兰(分数:1.00)A.B.C.D.9.私法主要调整的对象是_ A.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 B.国家的活动 C.行政机关的活动 D.行政机关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分数:1.00)A.B.C.D.10.下列权利不属于对世权利的是_ A.所有权 B.抵押权 C.专利权 D.债权(分数:1.00)A.B.C.D.11.公法的特点是_ A.自愿性 B.专制权 C.强制性 D.公正性(分数:1.00)A.B.C.D.12.子女应当赡养父母,这是一种_ A.公义务 B.私

    4、义务 C.可转移义务 D.从义务(分数:1.00)A.B.C.D.13.夫妻之间互负扶养义务,这是_ A.对世义务 B.绝对义务 C.专属义务 D.可移转义务(分数:1.00)A.B.C.D.14.取得时效源于_ A.罗马法 B.希腊法 C.古代中国法 D.印度法(分数:1.00)A.B.C.D.15.下列关于人权的正确表述是_ A.法律意义上的人权,在我国体现在“公民的基本权利”上 B.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认为人权是天赋的 C.资产阶级人权理论认为,人权是由实在法所授予的,不是生来就有的 D.人权理论形成于 19世纪(分数:1.00)A.B.C.D.16.作为制度意义的人权,是_国家建立之后才

    5、有的。 A.社会主义国家 B.封建主义国家 C.奴隶制国家 D.资产阶级国家(分数:1.00)A.B.C.D.17.被称为“旧制度的一纸死亡判决书”的重要人权法律文件是_ A.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 B.1789年美国权利法案 C.1789年法国人权和公民权利宣言 D.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分数:1.00)A.B.C.D.18.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认为人权是_ A.天赋的 B.理性固有的 C.永远不能超过社会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 D.永恒不变的(分数:1.00)A.B.C.D.19.人权的状况,是衡量_的一个价值尺度。 A.法制状况 B.人叔发展 C.法治状况 D.法律进步(分数:1.00)A.

    6、B.C.D.三、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2,分数:12.00)20.在“法律权利”的含义问题上,持法律权利“利益说”的法学家有_ A.萨尔蒙德 B.康德 C.耶林 D.萨维尼 E.普赫塔(分数:1.00)A.B.C.D.E.21.法律上的“权力”包含哪些内容?_ A.权力的行使是一种涉它行为,其后果往往改变某种法律关系的状态,一般体现为权力享有者的积极的行为 B.一种影响或改变某人或某物的法律地位的能力 C.政治学上的概念 D.作为国家意志代表的行政机关的权力 E.在对权力概念的讨论中,人们往往关注公权力,忽略私权力。(分数:1.00)A.B.C.D.E.22.民法法系认为,所有权中包含的

    7、自由权有_ A.使用权 B.收益权 C.处分权 D.占有权 E.特权(分数:1.00)A.B.C.D.E.23.债权是一种_ A.对物权 B.对人权 C.私权利 D.原权利 E.专属权(分数:1.00)A.B.C.D.E.24.“请求损害赔偿权”是_ A.救济权 B.第二位权利 C.对人权 D.对物权 E.原权利(分数:1.00)A.B.C.D.E.25.合同缔约人相互履行各自的合同义务,这种义务属于_ A.私义务 B.主义务 C.对人义务 D.第一位义务 E.对世义务(分数:1.00)A.B.C.D.E.26.下列关于专属义务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 A.它一般是一种因身份而发生的关系 B.它也

    8、可以因特别的协议而产生 C.他与专属权利是对应的 D.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义务是一种专属义务 E.专属义务有绝对性(分数:1.00)A.B.C.D.E.27.下列选项中哪些适用的是一年的诉讼时效?_ A.身体伤害 B.未经声明出售劣质商品 C.延付租金 D.拒付租金 E.普通的民事纠纷(分数:1.00)A.B.C.D.E.28.20世纪后,对于权利滥用的认定标准有_ A.行为人有主观恶意 B.出现在不动产领域 C.出现在动产领域 D.权利的行使有碍法律功能的实现 E.权利的行使缺乏正当的利益依据(分数:1.00)A.B.C.D.E.29.各国对权利滥用导致的损害结果所采取的补救措施一般有_ A.赔

    9、偿损失 B.恢复原状 C.终止不合理的行政命令 D.宣布合同无效或修改合同条款 E.取消商业垄断机构的决定(分数:1.00)A.B.C.D.E.30.基本权利的特点有_ A.不可缺乏性与不可取代性 B.不可转让性与稳定性 C.母体性 D.在当代文明各国的共似性 E.理想化的完美性(分数:1.00)A.B.C.D.E.31.历史上存在具有重要意义的人权法案包括_ A.1689年的英国的权利法案 B.1789年的美国的权利法案 C.1789年的法国的人权和公民权利宣言 D.欧洲人权法院所依据的欧洲人权公约 E.世界人权宣言(分数:1.00)A.B.C.D.E.四、B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B(总题数:

    10、0,分数:0.00)五、B判断说明题/B(总题数:2,分数:14.00)32.可转移权允许当事人任意转移其权利。(分数:7.00)_33.某剧场与某演员约定由后者于某一天在该剧场演出,这一演员所承担的义务是专属义务。(分数:7.00)_六、B简答题/B(总题数:5,分数:35.00)34.简述法律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分数:7.00)_35.简述权利和义务限度概说。(分数:7.00)_36.简述权利滥用的存在的领域。(分数:7.00)_37.简述人权的含义和特点。(分数:7.00)_38.社会主义法制与人权有哪些相互作用?(分数:7.00)_七、B论述题/B(总题数:3,分数:20.00)39.

    11、试述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特质。(分数:7.00)_40.试述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分类。(分数:7.00)_41.试述我国对权利滥用的态度。(分数:6.00)_法理学自考题-22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第一部分 选择题/B(总题数:0,分数:0.00)二、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9,分数:19.00)1.形而上法学家认为法律权利是一种自由,其主要代表是_ A.萨尔蒙德和耶林 B.格老秀斯 C.哈特和拉兹 D.康德和普赫塔(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法学界在“法律权利”的含义问题上,有认为法律权利是一种自由的,这是以康德、普赫塔为代表的形

    12、而上法学家对权利的观点。答案为 D。2._试图通过诉诸道德和自然法的必然要求,为法律权利找到合理的依据。 A.分析法学派 B.自然法学派 C.社会学法学派 D.历史法学派(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法学界对于“法律权利”的含义理解不同。自然法学派认为法律权利是一种公正行为的道德品格,赋予这种道德品格以法的效力是法的任务。自然法学派试图通过诉诸道德和自然法的必然要求,为法律权利找到合理的依据。答案为 B。3.法的基本内容是_ A.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 B.价值和理性 C.正义和公正 D.法律秩序和法律价值(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法的基

    13、本内容。为调整主体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基本规范,法就是通过规定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来分配利益并实现其目的和功用的。答案为 A。4.人类社会形成之初,法所能保护的唯一利益是_ A.个人利益 B.集体利益 C.社会利益 D.国家利益(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在人类社会形成之初法所能保护的唯一利益就是体现在最低限度的公共安全中的社会利益,即维护和平和公共秩序。法的调整首要问题在限制私力救济范围。答案为 C。5.公民出卖自己财产的权力属于_ A.占有权 B.使用权 C.收益权 D.处置权(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所有权人出卖、抵押、赠与其所有物的权能是一种私权利,

    14、这是一种处置权,它与所有权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不同,因为它发生了改变所有权法律关系的后果。答案为 D。6.公民行使正当防卫是行使_的表现。 A.权力 B.自由 C.特权 D.豁免(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特权属于一种例外情形下的自由,法律通常已经在这一领域设置了普遍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只是在特定情况下赋予当事人不受法的限制的权利特权。对正当防卫,一般而言,法律禁止故意或过失侵犯他人生命权的行为,但是对于一个正在进行着的侵害行为,法赋予被侵害人在必要的限度内予以反抗的特权。答案为 C。7.对人权和对物权的划分起源于_ A.罗马法 B.英国法 C.法国法 D.美

    15、国法(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根据权利效力范围的不同,权利分为对物权和对人权。这是大陆法系国家传统民法中对权利的最基本的分类。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法中的对物之诉和对人之诉。答案为 A。8.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上,奥斯丁、霍菲尔德、萨尔蒙德、霍德兰、庞德等法学家都曾对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在这些研究中,以_提出的有关法律权利和义务的公式最为著名。 A.奥斯丁 B.霍菲尔德 C.萨尔蒙德 D.霍德兰(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上,奥斯丁、霍菲尔德、萨尔蒙德、霍兰德、庞德等法学家都曾对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

    16、。在这些研究中,以美国法学家霍菲尔德提出的有关法律权利和义务的公式最为著名。答案为 B。9.私法主要调整的对象是_ A.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 B.国家的活动 C.行政机关的活动 D.行政机关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关于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最早由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提出。划分的依据主要就是根据所调整的利益是国家利益还是私人利益为依据。私法是调整平等主体间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答案为A。10.下列权利不属于对世权利的是_ A.所有权 B.抵押权 C.专利权 D.债权(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对物权又称绝对权、对世权,指权利主体对物的一种

    17、排他性占有,这种权利可以对抗所有其他人。所有权与专利权均可以对抗所有人之外的任何人。抵押权属于物权的一种,是也可以对抗抵押权人之外的任何人。答案为 D。11.公法的特点是_ A.自愿性 B.专制权 C.强制性 D.公正性(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公法主要调整国家及其行政机关的活动,以及国家及其行政机关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其特点是强制性;私法主要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其特点是自愿性。答案为 C。12.子女应当赡养父母,这是一种_ A.公义务 B.私义务 C.可转移义务 D.从义务(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法律义务进行不同的分类。根

    18、据法律的不同类别,可以将义务划分为公义务和私义务。前者是依照公法而承担的义务,如公民应服兵役:应纳税等义务;后者是依照私法而承担的义务,如债务人清偿债务的义务,子女赡养父母的义务。答案为 B。13.夫妻之间互负扶养义务,这是_ A.对世义务 B.绝对义务 C.专属义务 D.可移转义务(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根据义务可否转移,可将义务划分为专属义务和可转移义务。专属义务的产生有两种情况:(1)因身份而发生的关系,如父母与子女之间、夫妻之间关系;(2)因特别的协议。夫妻间的扶养义务是基于身份而产生的,是不可转移的。答案为 C。14.取得时效源于_ A.罗马法 B.希腊法 C

    19、.古代中国法 D.印度法(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取得时效(usucapio)源于罗马法中有关占有权的理论,罗马法中将占有分为自然占有,即不考虑主观要素而对物的实际控制,以及赋予民事权利的占有,即通过占有获得法律上承认的所有权的时效取得。答案为 A。15.下列关于人权的正确表述是_ A.法律意义上的人权,在我国体现在“公民的基本权利”上 B.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认为人权是天赋的 C.资产阶级人权理论认为,人权是由实在法所授予的,不是生来就有的 D.人权理论形成于 19世纪(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人权理论产生于 18世纪中后期。天赋人权的观念是资产阶级

    20、启蒙思想家提出的,认为人权是生来就有的,不是由实在法授予的,也不能被是在法所剥夺和消灭。法律意义上的人权,在我国自“五四宪法”开始即以“公民的基本权利”予以表现。答案为 A。16.作为制度意义的人权,是_国家建立之后才有的。 A.社会主义国家 B.封建主义国家 C.奴隶制国家 D.资产阶级国家(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人权理论产生于 18世纪中后期。作为制度意义上的人权,是资产阶级国家建立之后才有的事情。答案为 D。17.被称为“旧制度的一纸死亡判决书”的重要人权法律文件是_ A.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 B.1789年美国权利法案 C.1789年法国人权和公民权利宣言 D

    21、.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1989 年法国人权和公民权利宣言汲取了此前法国启蒙思想家的理论,是对旧制度的一纸死亡判决书。答案为 C。18.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认为人权是_ A.天赋的 B.理性固有的 C.永远不能超过社会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 D.永恒不变的(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不承认人权是天赋的或人的理性所固有的,而认为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许可的范围,并且与一定的政权性质紧密关联。答案为 C。19.人权的状况,是衡量_的一个价值尺度。 A.法制状况 B.人叔发展 C.法治状况 D.法律进步(分数:

    22、1.00)A. B.C.D.解析:解析 发展人权就要求法制在确认、维护和保障人权方面发挥种种作用。此外,人权的状况,也是衡量法制状况的一个价值尺度。答案为 A。三、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2,分数:12.00)20.在“法律权利”的含义问题上,持法律权利“利益说”的法学家有_ A.萨尔蒙德 B.康德 C.耶林 D.萨维尼 E.普赫塔(分数:1.00)A. B.C. D.E.解析:解析 法学界在“法律权利”的含义问题上,有几种不同的观点。英国法学家萨尔蒙德(Salmond)和耶林(Jhering)认为法律权利是一种法所确认和保护的利益,简称利益说。答案为 AC。21.法律上的“权力”包含哪些

    23、内容?_ A.权力的行使是一种涉它行为,其后果往往改变某种法律关系的状态,一般体现为权力享有者的积极的行为 B.一种影响或改变某人或某物的法律地位的能力 C.政治学上的概念 D.作为国家意志代表的行政机关的权力 E.在对权力概念的讨论中,人们往往关注公权力,忽略私权力。(分数:1.00)A. B. C.D.E. 解析:解析 法律上的权力首先指一种影响或改变某人或某物的法律地位的能力。庞德认为,权力的行使是一种涉它行为,其后果往往是改变某种法律关系的状态,一般体现为权力享有者的积极的作为。在对权力概念的讨论中,人们往往关注公权力而忽略了作为个人权能意义上的私权力。这里的权力不同于政治学意义上的权

    24、力而是广义的权力。答案为 ABE。22.民法法系认为,所有权中包含的自由权有_ A.使用权 B.收益权 C.处分权 D.占有权 E.特权(分数:1.00)A. B. C.D.E.解析:解析 在这里我们要讨论的不是广义上的、伦理学或者政治学中的自由和特权,而是对应于法律关系上的权利一义务一责任一权力的狭义的自由和特权的概念。民法法系认为,所有权中包含的自由权有使用权和收益权,财产所有人有自由使用其财产并获得收益的权利。答案为 AB。23.债权是一种_ A.对物权 B.对人权 C.私权利 D.原权利 E.专属权(分数:1.00)A.B. C. D. E.解析:解析 法律权利根据标准的不同可分为:(

    25、1)对物权与对人权,对物权又称绝对权、对世权,指权利主体对物的一种排他性占有,这种权利可以对抗所有其他人。对人权又称相对权、债权,指对特定人的权利。(2)公权利和私权利,公权利和私权利的主体一般有国家与公民、法人之分。(3)原权利和救济权。原权利又叫第一位权利,指这种权利的成立不必引证已经存在的权利;救济权又叫第二位权利,是指这种权利的产生仅由于保护或实现第一位权利。(4)专属权和可转移权,根据权利可否转移,可将权利划分为专属权和可转移权。凡属于特定人所有,不能转让于他人的权利,即专属权,如人身权、人格权、继承权等。可转移给他人的权利一般有物权、非专属性债权等财产权。(5)主权利和从权利。综上

    26、可知,债权是对人权,是私权利,是原权利。答案为 BCD。24.“请求损害赔偿权”是_ A.救济权 B.第二位权利 C.对人权 D.对物权 E.原权利(分数:1.00)A. B. C. D.E.解析:解析 根据权利是否能独立存在以及产生的先后顺序,可将权利划分为原权利和救济权。救济权又叫第二位权利,是指这种权利的产生仅由于保护或实现第一位权利。请求损害赔偿是在原权利受到损害的情况下要求的保护请求权,是权利义务主体确定的相对性权利。答案为 ABC。25.合同缔约人相互履行各自的合同义务,这种义务属于_ A.私义务 B.主义务 C.对人义务 D.第一位义务 E.对世义务(分数:1.00)A. B.

    27、C. D. E.解析:解析 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对义务作不同的分类,义务可分为对世义务和对人义务、公义务和私义务、第一位和第二位义务、专属和可转移义务、主义务和从义务。合同义务属于私义务,属于对人义务、主义务和第一位义务。答案为 ABCD。26.下列关于专属义务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 A.它一般是一种因身份而发生的关系 B.它也可以因特别的协议而产生 C.他与专属权利是对应的 D.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义务是一种专属义务 E.专属义务有绝对性(分数:1.00)A. B. C. D. E.解析:解析 根据义务可否转移,可将义务划分为专属义务和可转移义务。专属义务的产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身份而发生的关系,如

    28、父母与子女之间、夫妻之间关系;另一种是因特别的协议。专属义务与可转移义务同以上讲的专属权利与可移转权利是对应的。答案为 ABCD。27.下列选项中哪些适用的是一年的诉讼时效?_ A.身体伤害 B.未经声明出售劣质商品 C.延付租金 D.拒付租金 E.普通的民事纠纷(分数:1.00)A. B. C. D. E.解析:解析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135 条的规定,一般而言,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请求应当从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的 2年内行使;但是对于身体伤害、未经声明出售劣质商品、延付或拒付租金等某些特殊的侵权行为,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为 1年。答案为 ABCD。28.20世纪后,对于权利滥用的认定标

    29、准有_ A.行为人有主观恶意 B.出现在不动产领域 C.出现在动产领域 D.权利的行使有碍法律功能的实现 E.权利的行使缺乏正当的利益依据(分数:1.00)A. B.C.D. E. 解析:解析 20 世纪在对权利滥用的认定上,开始突破之前的“主观恶意”说,并补充了两个新的标准:其一,权利的行使缺乏正当的利益依据;或其二,利益衡量权利的行使违反了社会利益、公共利益、公序良俗、诚实信用,有碍法律功能之实现。答案为 ADE。29.各国对权利滥用导致的损害结果所采取的补救措施一般有_ A.赔偿损失 B.恢复原状 C.终止不合理的行政命令 D.宣布合同无效或修改合同条款 E.取消商业垄断机构的决定(分数

    30、:1.00)A. B. C. D. E. 解析:解析 对权利滥用导致的损害结果,各国采取的扑救措施一般有:赔偿损失、恢复原状、终止不合理的行政命令、宣布合同无效或修改合同条款、取消商业垄断机构的决定等。答案为 ABCDE。30.基本权利的特点有_ A.不可缺乏性与不可取代性 B.不可转让性与稳定性 C.母体性 D.在当代文明各国的共似性 E.理想化的完美性(分数:1.00)A. B. C. D. E.解析:解析 基本权利有如下几个特点:不可缺乏性、不可取代性、不可转让性、稳定性、母体性以及在当代文明各国的共似性。答案为 ABCD。31.历史上存在具有重要意义的人权法案包括_ A.1689年的英

    31、国的权利法案 B.1789年的美国的权利法案 C.1789年的法国的人权和公民权利宣言 D.欧洲人权法院所依据的欧洲人权公约 E.世界人权宣言(分数:1.00)A. B. C. D.E.解析:解析 史上几部具有重要意义的人权法案包括:(1)1689 年英国权利法案(Bill of Rights);(2)1789年美国的权利法案;(3)1789 年法国的人权宣言。答案为 ABC。四、B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B(总题数:0,分数:0.00)五、B判断说明题/B(总题数:2,分数:14.00)32.可转移权允许当事人任意转移其权利。(分数:7.00)_正确答案:(错误。可转移权虽然允许当事人移转其权利

    32、,但法律有时对权利转移施加了种种限制和除外条件。)解析:33.某剧场与某演员约定由后者于某一天在该剧场演出,这一演员所承担的义务是专属义务。(分数:7.00)_正确答案:(正确。根据义务可否转移,可以将义务划分为专属义务和可转移义务。专属义务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因身份而发生的关系;一种是因特别的协议,而本题中的情形属于因特别的协议而产生的专属义务,他的义务只能由本人来履行,不能由他人代替。)解析:六、B简答题/B(总题数:5,分数:35.00)34.简述法律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分数:7.00)_正确答案:(有关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关系,我国法理学一般认为:权利与义务相辅相成,有权利即有义务,有义务即

    33、有权利,两者互为目的、互为手段。但是,在一些情况下,可能找不到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而是由法赋予某种事实状态一个法律后果。在研究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关系时,我们不应固守在某一种思维定式中,而是应当深入考察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解析:35.简述权利和义务限度概说。(分数:7.00)_正确答案:(法律权利是法律对主体利益的一种积极的保护,义务则是对主体自由的限制和对法律关系主体利益的约束。但是,应当同时注意到这样几种情形:(1)在某种法律关系中,某个主体可能既是权利享有者,又是义务承担者,其享有权利以履行义务为必要条件,并且其是否能够享有全部权利,取决于其义务履行的完满程度。(2)某种法律关系在形式

    34、上符合法律规定的要件,但是其本身却是无效的法律行为,法律对这种行为的后果不予承认。(3)有些法律关系可能由于法律上的规定而使得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消灭。(4)在有些法律关系中,法律可能基于公平的考虑,对弱势一方加以特别的保护措施,同时对另一方的权利和义务予以规则。)解析:36.简述权利滥用的存在的领域。(分数:7.00)_正确答案:(1)不动产相邻关系中的权利滥用。(2)合同法中的权利滥用,包括:租赁契约、加入某一团体的契约(如工会)、劳动契约中的权利滥用;经济活动中滥用垄断权利或者优势地位的行为,拒绝订约中的权利滥用。(3)家庭法中的权利滥用。(4)程序法中的权利滥用,多集中在行政权的滥用

    35、中。)解析:37.简述人权的含义和特点。(分数:7.00)_正确答案:(人权是人的价值的社会承认,是人区别于动物的观念上的、道德上的、政治上的、法律上的标准。基本权利有以下特点:不可缺乏性、不可取代性、不可转让性、稳定性、母体性以及在当代文明各国的共似性。)解析:38.社会主义法制与人权有哪些相互作用?(分数:7.00)_正确答案:(1)社会主义法制对人权的作用:社会主义立法直接确认和保障人权。社会主义法的实施直接维护和保障人权。社会主义法制对人权得以实现的环境发生作用,由此而间接保障人权。我国积极参加国际人权条约,维护和保障人权。 (2)人权对社会主义法制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人权,

    36、就意味着实现人民当家做主,意味着实现公民的生存权、发展权、人身权、政治权、经济权、文化教育权、社会权等等。而这些人权的实现,无疑会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法制的发展。此外,人权的状况,也是衡量法制状况的一个价值尺度。)解析:七、B论述题/B(总题数:3,分数:20.00)39.试述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特质。(分数:7.00)_正确答案:(1)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法的基本内容。作为调整主体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基本规范,法就是通过规定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来分配利益并实现其目的和功用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构成了法的基本内容,法律权利班其特有的利益导向和激励机制作用于主体的行为,法律义务则以其特有的约束机制和强制

    37、机制作用于主体的行为,所以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使法具有了利导性,并由此规范和引导主体的行为。 (2)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构成了法的内在机理。这里讲的法的内在机理指理性,正义和逻辑。法一方面是一种国家强制手段,是“主权者的命令”;另一方面,法也是正义、理性的代表,这是法应当具有的品质,而法正是通过对权利和义务的分配来具体实现正义、理性的要求的。 (3)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之间的关系也是各个部分法调整的重要内容。不同的部门法,针对其所调整的法律关系的性质和特点,对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亦有所不同。划分部门法主要根据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和调整的方法,这里的“社会关系”,就是主体之间结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调

    38、整的方法”,就是各个部分法自身特有的、对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的排序和平衡机制。民法主要调整作为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行政法主要研究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与公民之间,即行政权力和公民权利之间的关系;刑法作为各种法律关系的最终屏障,主要保护和调整对国家和社会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社会关系,并以刑罚制裁这种公权力作为对犯罪行为的制裁和威慑手段。)解析:40.试述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分类。(分数:7.00)_正确答案:(1)法律权利的分类。根据权利效力范围的不同,权利分为对物权和对人权。这是大陆法系国家传统民法中对权利的最基本的分类。根据法律的不同类别

    39、公法与私法,可以将权利划分为公权利和私权利。根据权利是否能独立存在以及产生的先后顺序,可将权利划分为原权利和救济权。根据权利可否转移,可将权利划分为专属权和可转移权。根据权利的主从关系和效力等级,可将权利划分为主权利和从权利。 (2)法律义务的分类。根据义务效力范围的不同,可将其划分为对世义务和对人义务。根据法律的不同类别,可以将义务划分为公义务和私义务。根据义务是否能独立存在以及产生的先后顺序,可将义务划分为第一位义务和第二位义务,分别对应于原权利(第一位权利)和救济权(第二位权利)。根据义务可否转移,可将义务划分为专属义务和可转移义务。根据义务的主从关系和效力等级,可将义务划分为主义务和从

    40、义务。)解析:41.试述我国对权利滥用的态度。(分数:6.00)_正确答案:(1)权利滥用指权利人行使权利的目的、限度、方式或后果有违法律设置权利的本意和精神,或者违反了公共利益、社会利益、公序良俗或普遍之正义情感,妨碍了法律的社会功能和价值的实现。 (2)我国立法中没有采用权利滥用的术语,但在一些法律规定中,可以发现,我国立法对权利滥用行为原则上持否定态度。例如民法通则第 7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在第 83条的不动产相邻关系中,规定“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在合同法、公司法


    注意事项

    本文(【学历类职业资格】法理学自考题-22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周芸)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