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学概论自考题模拟 19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1,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一部分 选择题(总题数:0,分数:0.00)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下列关于我国法定继承人中的第一顺序继承人范围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1.00)A.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B.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父母、子女C.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父母D.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子女、兄弟姐妹2.小明是一名年满 10 周岁的小学生,其所独立进行的民事活动有效的一项是_(分数:1.00)A.将家中价值 5000 元的笔记本电脑赠与了自己的同学B.用家中的相机换购了一套价值万元的数码相机C.自己购
2、买了铅笔和练习本作为学习用具D.将亲戚赠与其数千元的学习机出卖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的规定,被收养人的年龄条件是_(分数:1.00)A.未满 6 周岁B.未满 8 周岁C.未满 10 周岁D.未满 14 周岁4.下列选项中,不是犯罪基本特征的一项是_(分数:1.00)A.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B.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C.犯罪是严重违背道德的行为D.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5.我国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不包括_(分数:1.00)A.接受教育的权利B.劳动者的休息权C.物质帮助权D.公民的劳动权利和义务6.行政处罚的种类不包括_(分数:1.00)A.排除妨碍B.警告C.罚款D.责令停产停业7.我国
3、婚姻法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一方所有的是_(分数:1.00)A.知识产权所得B.工资和奖金C.继承或赠与的财产D.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8.我国公司法规定有限公司的股东人数不得_(分数:1.00)A.多于 50 人B.少于 50 人C.少于 10 人D.多于 10 人9.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和隐藏物,其所有权归_(分数:1.00)A.集体B.国家C.发现人D.以上选项均不正确10.在侦查活动中,_是每个案件的必经程序。(分数:1.00)A.讯问犯罪嫌疑人B.勘验C.搜查D.扣押物证11.商标权的保护期限是_(分数:1.00)A.5 年B.10 年C.15 年D
4、.20 年12.一切犯罪行为所共同具有的客体是_(分数:1.00)A.一般客体B.同类客体C.直接客体D.间接客体13.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一般诉讼时效为_年(分数:1.00)A.4B.3C.2D.114.甲和乙为邻居,一日甲家起火,甲不在家,于是乙帮助灭火,灭火时甲家的水缸、扫把和灭火器损坏。乙的行为属于_(分数:1.00)A.无因管理B.有因行为C.不当得利D.无偿行为15.有限责任公司的日常经营决策和业务执行者是_(分数:1.00)A.股东会B.董事会C.经理D.监事会16.在刑事诉讼中,一审裁定的上诉期是_(分数:1.00)A.15 日B.20 日C.5 日D.10 日17.下列有权制定地
5、方性法规的是_(分数:1.00)A.省级人民政府B.县级人大及常委会C.县级人民政府D.省级人大及常委会18.社会主义法律产生的前提是_(分数:1.00)A.消灭私有制B.消灭剥削阶级C.无产阶级取得政权D.实现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19.某人死亡,遗产由其母甲、妻乙和两个孩子丁,丙继承,当时乙已经怀孕,为胎儿保留继承份额 10 万元。胎儿出生后死亡,这 10 万元应当_(分数:1.00)A.由丙、丁继承B.由乙继承C.由甲、乙、丙、丁共同继承D.由甲继承20.债发生的最主要、最普遍的依据是_(分数:1.00)A.合同之债B.无因管理之债C.侵权之债D.不当得利之债21.根据法律的创制方
6、式和表现形式,可将法律分为_(分数:1.00)A.一般法和特别法B.实体法和程序法C.成文法和不成文法D.根本法和普通法22.法律的溯及力问题属于_(分数:1.00)A.法律的时间效力问题B.法律的空间效力问题C.法律的域外效力问题D.法律的对人效力问题23.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是_(分数:1.00)A.乙因信教而与教会之间形成的关系B.甲因诉讼而与法院之间形成的关系C.丁因恋爱而与女青年戊之间形成的恋爱关系D.丙因存款而与银行之间形成的关系24.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的是_(分数:1.00)A.1993 年宪法修正案B.1988 年宪法修正案C.2004
7、年宪法修正案D.1999 年宪法修正案25.首次将“人权”概念引入宪法的会议是_(分数:1.00)A.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B.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C.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D.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26.对行政行为的监督,不包括_(分数:1.00)A.人民政协的监督B.中国共产党的监督C.无产阶级的监督D.权力机关的监督27.纳税人有偷税行为的,按规定,税务机关可以对不缴或少缴的税款处以_(分数:1.00)A.50%以上 5 倍以下的罚款B.1 倍以上 5 倍以下的罚款C.50%以上 3 倍以下的罚款D.50%以上 2 倍以下的罚款28.下列民族自治地方的职务必须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公民担任的是_
8、(分数:1.00)A.自治区主席B.人大常委会主任C.检察院检察长D.法院院长29.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对下列案件申请先予执行,人民法院不得裁定批准的是_(分数:1.00)A.追索医疗费用B.追索赡养费C.追索劳动报酬D.追索违约金3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债权人会议的职权的是_(分数:1.00)A.确认债务人是否已达到破产界限B.讨论通过破产财产的处理和分配方案C.审查有关债权的证明材料D.讨论通过和解协议草案三、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31.“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是从国家的建设角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具体的说,三个文明是指_(分数:2.00)A.物质
9、文明B.精神文明C.制度文明D.生态文明E.政治文明32.下列属于合同一般应当包括的条款有_(分数:2.00)A.标的B.数量C.质量D.违约责任E.解决争议的方法33.民事诉讼起诉必须符合的条件包括_(分数:2.00)A.有明确的被告B.有具体的诉讼请求C.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D.有具体的诉讼事实和理由E.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34.国家责任的形式包括_(分数:2.00)A.道歉B.局部限制主权C.限制主权D.赔偿E.国际审判35.证据的特征包括_(分数:2.00)A.主观性B.客观性C.独立性D.相关性E.法律性四、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总题数:0
10、,分数:0.00)五、名词解释题(总题数:5,分数:15.00)36.侵权行为 (分数:3.00)_37.股份有限公司 (分数:3.00)_38.回避制度 (分数:3.00)_39.行政机关 (分数:3.00)_40.犯罪构成 (分数:3.00)_六、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15.00)41.简述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停止执行的情形。 (分数:5.00)_42.简述侵权行为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分数:5.00)_43.简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分数:5.00)_七、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14.00)44.试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关系及其构成。 (分数:14.00)_八、案例分析(总
11、题数:2,分数:16.00)甲(男,24 岁)与乙(女,21 岁)经人介绍认识,两个月后登记结婚,不久,乙怀孕。甲脾气暴躁,一言不合即对乙拳打脚踢,乙认为双方感情破裂且自己没有过错,遂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并要求甲给予赔偿。问:(分数:8.01)(1).乙在怀孕期间能否提起离婚诉讼?(分数:2.67)_(2).如果乙未提出离婚,仅甲提出离婚,人民法院能否受理?(分数:2.67)_(3).如果乙所述属实,人民法院是否应当支持乙的离婚及赔偿请求?为什么?(分数:2.67)_45.甲(1954 年 4 月 17 日生)于 1998 年七八月间,借为其邻人乙(女,某中学生,1984 年 10 月 31
12、 日生)补习功课之机,多次同乙发生性行为,并且教唆乙行窃。乙听从甲的教唆,行窃多次,窃得不少财物,1998年 9 月 19 日再次行窃时被抓获。 问:甲、乙二人各负何种刑事责任? (分数:8.00)_法学概论自考题模拟 19 答案解析(总分:100.01,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一部分 选择题(总题数:0,分数:0.00)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下列关于我国法定继承人中的第一顺序继承人范围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1.00)A.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 B.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父母、子女C.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父母D.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子女、兄弟姐妹解析
13、:考点 法定继承 解析 我国法定继承人的范围是: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其中配偶、子女、父母是第一顺序继承人,后三者为第二顺序继承人。2.小明是一名年满 10 周岁的小学生,其所独立进行的民事活动有效的一项是_(分数:1.00)A.将家中价值 5000 元的笔记本电脑赠与了自己的同学B.用家中的相机换购了一套价值万元的数码相机C.自己购买了铅笔和练习本作为学习用具 D.将亲戚赠与其数千元的学习机出卖解析:考点 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 解析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10 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可以独立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其法定代理人
14、代理,或征得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只有小明购买学习用品的行为与其年龄和智力相适应,因此是有效的民事活动。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的规定,被收养人的年龄条件是_(分数:1.00)A.未满 6 周岁B.未满 8 周岁C.未满 10 周岁D.未满 14 周岁 解析:考点 父母收养关系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的规定,被收养人的条件是:年龄未满 14 周岁;丧失父母的孤儿或查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4.下列选项中,不是犯罪基本特征的一项是_(分数:1.00)A.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B.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C.犯罪是严重违背道德的行为 D.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15、解析:考点 犯罪的基本特征 解析 我国刑法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这是刑法对犯罪下的定义,由此可以看出,犯罪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犯罪是应受刑罚所处罚的行为。5.我国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不包括_(分数:1.00)A.接受教育的权利 B.劳动者的休息权C.物质帮
16、助权D.公民的劳动权利和义务解析:考点 我国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 解析 我国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包括:公民的劳动权利和义务;劳动者的休息权;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物质帮助权。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属于公民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6.行政处罚的种类不包括_(分数:1.00)A.排除妨碍 B.警告C.罚款D.责令停产停业解析:考点 行政处罚 解析 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或者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行政拘留;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7.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一方所有的是_(分数:1.00)A.知识产权所得B.工资和奖金C.继
17、承或赠与的财产D.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解析:考点 夫妻财产关系 解析 归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为:工资奖金;生产和经营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者赠与所得的财产,但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除外;其他应当归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8.我国公司法规定有限公司的股东人数不得_(分数:1.00)A.多于 50 人 B.少于 50 人C.少于 10 人D.多于 10 人解析:考点 有限责任公司 解析 有限公司由定额股东所组成。关于有限公司的股东人数,各国多有最高额限制,我国公司规定有限公司的股东人数不得多于 50 人。9.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和隐藏物,其所有权归_(分数:1.0
18、0)A.集体B.国家 C.发现人D.以上选项均不正确解析:考点 财产所有权的取得 解析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只能归国家所有;而遗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饲养动物的拾得,也应当物归原主,而不是由拾得人取得所有权。10.在侦查活动中,_是每个案件的必经程序。(分数:1.00)A.讯问犯罪嫌疑人 B.勘验C.搜查D.扣押物证解析:考点 侦查 解析 侦查活动包括: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勘验、检查;搜查;扣押物证、书证;鉴定;通缉。其中,侦查活动中讯问犯罪嫌疑人为每个案件的必经程序。11.商标权的保护期限是_(分数:1.00)A.5 年B.10 年 C.15 年D.20 年解
19、析:考点 商标权 解析 商标权的保护期限为 10 年,但可续展;而且,对注册商标,可以无限制地申请延展。12.一切犯罪行为所共同具有的客体是_(分数:1.00)A.一般客体 B.同类客体C.直接客体D.间接客体解析:考点 犯罪客体 解析 按照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范围的不同,犯罪客体可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一般客体是指一切犯罪行为所共同具有的客体。13.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一般诉讼时效为_年(分数:1.00)A.4B.3C.2D.1 解析:考点 诉讼时效 解析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一般诉讼时效期间为 2 年。但自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 20 年的,人民法院不再予以保护,这一期限,目
20、前国内民法学家多称之为最长诉讼时效。14.甲和乙为邻居,一日甲家起火,甲不在家,于是乙帮助灭火,灭火时甲家的水缸、扫把和灭火器损坏。乙的行为属于_(分数:1.00)A.无因管理 B.有因行为C.不当得利D.无偿行为解析:考点 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 解析 无因管理又称“无委托的事物管理”,是指既无约定,又无法律上的义务而为他人管理财产或事务,其支出的费用及劳务,得请求受益人支付所构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其中管理人为债权人,因他人的管理而受益的人为债务人。在本案例中,甲为无因管理的债务人,乙为无因管理的债权人。15.有限责任公司的日常经营决策和业务执行者是_(分数:1.00)A.股东会B.董事会 C.经
21、理D.监事会解析:考点 有限公司的董事会和经理 解析 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设立董事会,即由董事组成的公司的日常经营决策和业务执行机关,其成员为 313 人。16.在刑事诉讼中,一审裁定的上诉期是_(分数:1.00)A.15 日B.20 日C.5 日 D.10 日解析:考点 刑事诉讼的审判 解析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不服一审裁定的上诉期是 5 日。17.下列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是_(分数:1.00)A.省级人民政府B.县级人大及常委会C.县级人民政府D.省级人大及常委会 解析:考点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渊源 解析 地方性法规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
22、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18.社会主义法律产生的前提是_(分数:1.00)A.消灭私有制B.消灭剥削阶级C.无产阶级取得政权 D.实现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解析:考点 社会主义法律产生的一般规律 解析 无产阶级必须进行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彻底废除旧法律体系,才能建立社会主义法律。19.某人死亡,遗产由其母甲、妻乙和两个孩子丁,丙继承,当时乙已经怀孕,为胎儿保留继承份额 10 万元。胎儿出生后死亡,这 10 万元应当_(分数:1.00)A.由丙、丁继承B.由乙继承 C.由甲、乙、丙、丁共同继承D.由甲继承解析:考点 法定继承 解析 在本题中,婴儿出生后死亡,其出生后即取得遗产
23、,因应继承后婴儿又死亡,乙作为婴儿的母亲是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婴儿的遗产。20.债发生的最主要、最普遍的依据是_(分数:1.00)A.合同之债 B.无因管理之债C.侵权之债D.不当得利之债解析:考点 债的概述 解析 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一方请求他方为或不为特定行为的权利义务关系。债发生的最主要、最普遍的依据是合同之债。21.根据法律的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可将法律分为_(分数:1.00)A.一般法和特别法B.实体法和程序法C.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D.根本法和普通法解析:考点 法律的分类 解析 根据法律的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将法律分成文法和不成文法。22.
24、法律的溯及力问题属于_(分数:1.00)A.法律的时间效力问题 B.法律的空间效力问题C.法律的域外效力问题D.法律的对人效力问题解析:考点 法律的时间效力 解析 法律的时间效力是指法律何时开始生效、何时终止生效以及是否具有溯及力。23.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是_(分数:1.00)A.乙因信教而与教会之间形成的关系B.甲因诉讼而与法院之间形成的关系C.丁因恋爱而与女青年戊之间形成的恋爱关系D.丙因存款而与银行之间形成的关系 解析:考点 民事法律关系 解析 民事法律关系是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且民法调整的对象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ABC 三项均不是民事法律关系。24.将“依法治国,建设社
25、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的是_(分数:1.00)A.1993 年宪法修正案B.1988 年宪法修正案C.2004 年宪法修正案D.1999 年宪法修正案 解析:考点 宪法的修改 解析 1999 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用根本法的形式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治国基本方略固定下来。25.首次将“人权”概念引入宪法的会议是_(分数:1.00)A.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B.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C.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D.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析:考点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解析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修宪,首次将“人权”概念引入宪法。26.对行政行为的监督,不包括_(分数:
26、1.00)A.人民政协的监督B.中国共产党的监督C.无产阶级的监督 D.权力机关的监督解析:考点 对行政行为的监督。 解析 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包括中国共产党的监督、权力机关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行政机关系统内部的监督、社会监督。27.纳税人有偷税行为的,按规定,税务机关可以对不缴或少缴的税款处以_(分数:1.00)A.50%以上 5 倍以下的罚款 B.1 倍以上 5 倍以下的罚款C.50%以上 3 倍以下的罚款D.50%以上 2 倍以下的罚款解析:考点 偷税的法律责任 解析 偷税行为的突出特点是采取欺骗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税款。对于纳税人的偷税行为,由税务机关追缴不缴或者少缴的
27、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 50%以上 5 倍以下罚款。28.下列民族自治地方的职务必须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公民担任的是_(分数:1.00)A.自治区主席 B.人大常委会主任C.检察院检察长D.法院院长解析:考点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解析 为了保障少数民族的自治权利,宪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中应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副主任;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29.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对下列案件申请先予执行,人民法院不得裁定批准的是_(分数:1.00)A.追索医疗费用B.追索赡养费C.追索劳动报酬D.追索违约金 解析:考点
28、 先予执行 解析 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裁定先予执行的情形包括:(1)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的案件;(2)追索劳动报酬的案件;(3)因情况紧急需要先予执行的案件。3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债权人会议的职权的是_(分数:1.00)A.确认债务人是否已达到破产界限 B.讨论通过破产财产的处理和分配方案C.审查有关债权的证明材料D.讨论通过和解协议草案解析:考点 债权人会议 解析 根据企业破产法的规定,债权人会议的职权包括:(1)审查有关债权的证明材料,确认债权有无财产担保及其数额;(2)讨论通过和解协议草案;(3)讨论通过破产财产的处理和分配方案。三、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
29、分数:10.00)31.“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是从国家的建设角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具体的说,三个文明是指_(分数:2.00)A.物质文明 B.精神文明 C.制度文明D.生态文明E.政治文明 解析:考点 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推进“三个文明”建设 解析 “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是从国家的建设角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具体的说,三个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32.下列属于合同一般应当包括的条款有_(分数:2.00)A.标的 B.数量 C.质量 D.违约责任 E.解决争议的方法 解析:考点 合同的一般条款 解析 合同的内
30、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的条款为:当事人的名称或姓名和住所;标的;数量;质量;价格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33.民事诉讼起诉必须符合的条件包括_(分数:2.00)A.有明确的被告 B.有具体的诉讼请求 C.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D.有具体的诉讼事实和理由 E.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解析:考点 民事诉讼起诉条件 解析 民事诉讼中的起诉,是指当事人为了保护自己的民事权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予以法律保护的行为。起诉必须符合以下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
31、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34.国家责任的形式包括_(分数:2.00)A.道歉 B.局部限制主权C.限制主权 D.赔偿 E.国际审判 解析:考点 国家责任 解析 国家责任的形式主要有下列四种:(1)限制主权。这是最严厉的一种国家责任形式。(2)赔偿。这是最经常和最普遍采取的责任形式。(3)道歉。道歉可以用口头方式表示,也可以用书面形式或其他适当方式表示。(4)对国际罪行的直接责任人进行国际审判。35.证据的特征包括_(分数:2.00)A.主观性B.客观性 C.独立性D.相关性 E.法律性 解析:考点 证据的特征 解析 证据具有三个特征:客观性、相关性、法律性。
32、其中,客观性是证据最本质的特征。四、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总题数:0,分数:0.00)五、名词解释题(总题数:5,分数:15.00)36.侵权行为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侵权行为是单方面的不法行为而发生债权债务关系的最常见的法律事实。37.股份有限公司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一定人数以上的股东组成的,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对有限公司负责,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营利性企业法人。38.回避制度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回避制度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办案人员不参加处理与自己有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关系的案件,以防
33、止利用职权徇私舞弊,并可避开嫌疑,以利于审判工作的正常进行。39.行政机关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行政机关是执行国家行政管理职能的机关,又称国家管理机关或政府。40.犯罪构成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犯罪构成是指依照刑法的规定,确定某种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总和。六、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15.00)41.简述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停止执行的情形。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停止执行:(1)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2)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34、3)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的。42.简述侵权行为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1)行为的违法性。行为的违法性是使侵权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先决条件。在一般情况下,如果行为不违法,即无民事责任可言。(2)有损害事实的存在。损害事实包括物质损害和精神损害。如果侵权行为人的行为并未给他人造成物质损害或精神损害的结果,就没有承担民事责任的必要。(3)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这是指损害事实的发生,确实是由侵权行为所造成。也就是说,这种侵权行为是造成该项损害的原因,而该项损害则是这种侵权行为的结果。这也是侵权民事责任构成的不可
35、缺少的要件。 (4)行为人有过错。所谓行为人有过错,即行为人为不法行为时存在故意或过失。如果行为人在主观上既无故意又无过失,即便其行为在客观上造成一定的损害结果,也无须承担民事责任。43.简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1)修改宪法和监督宪法的实施;(2)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3)选举、决定和罢免国家领导人;(4)决定国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5)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基他职权。七、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14.00)44.试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关系及其构成。 (分数:14.00)_正确答案:()解析:(1)社会主义法律关系,是指受社会主义法律规范调
36、整的社会关系,表现为人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其特点表现为:(1)社会主义法律关系是一种思想意志关系;(2)社会主义法律关系是由社会主义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3)社会主义法律关系通过人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获得表现。 (2)社会主义法律关系由主体、客体和内容构成。(1)社会主义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法律关系的参与者。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1)公民、国家、各种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其它各种社会组织,一些外国人和无国籍人。(2)社会主义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或标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关系的客体有物、智力成果、行为和人体。(3)社会主义法律关系的内容指法律关系主
37、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八、案例分析(总题数:2,分数:16.00)甲(男,24 岁)与乙(女,21 岁)经人介绍认识,两个月后登记结婚,不久,乙怀孕。甲脾气暴躁,一言不合即对乙拳打脚踢,乙认为双方感情破裂且自己没有过错,遂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并要求甲给予赔偿。问:(分数:8.01)(1).乙在怀孕期间能否提起离婚诉讼?(分数:2.67)_正确答案:()解析:乙在怀孕期间有权提起离婚诉讼。(2).如果乙未提出离婚,仅甲提出离婚,人民法院能否受理?(分数:2.67)_正确答案:()解析:如果乙未提出离婚,仅甲提出离婚,人民法院一般情况下不受理,除非确为必要时。(3).如果乙所述属实,人民法院是否应
38、当支持乙的离婚及赔偿请求?为什么?(分数:2.67)_正确答案:()解析:如果乙所述属实,人民法院应当支持其离婚及赔偿请求。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是否准予离婚,其主要标准是夫妻感情是否已破裂。因此,人民法院应支持其离婚请求,由于乙是无过错方,因家庭暴力而导致离婚时,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人民法院应支持其赔偿请求。45.甲(1954 年 4 月 17 日生)于 1998 年七八月间,借为其邻人乙(女,某中学生,1984 年 10 月 31 日生)补习功课之机,多次同乙发生性行为,并且教唆乙行窃。乙听从甲的教唆,行窃多次,窃得不少财物,1998年 9 月 19 日再次行窃时被抓获。 问:甲、乙二人各负何种刑事责任? (分数:8.00)_正确答案:()解析:甲借机奸淫不满 14 周岁的幼女,应以强奸罪从重处罚。同时,他还教唆不满 18 周岁的人犯盗窃罪,应按盗窃罪从重处罚。甲既犯有强奸罪,又犯有盗窃罪,应按刑法关于数罪并罚的规定,将其所犯的强奸罪与盗窃罪分别定罪量刑后,依法确定应当执行的刑罚。乙在实施盗窃行为时,不满 14 周岁,因此乙对其盗窃行为不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国家机关应当责令她的家长或监护人对她加以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