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法学自考题分类模拟 7 及答案解析(总分:9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6,分数:36.00)1.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是_(分数:1.00)A.支配权B.债权C.物权D.人身权2.物权是一种_(分数:1.00)A.形成权B.请求权C.支配权D.期待权3.物权的内容法定称为_(分数:1.00)A.类型强制B.内容固定C.直接法定D.间接法定4.根据物权成立的原因,可将物权分为_(分数:1.00)A.意定物权与法定物权B.完全物权与定限物权C.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D.不动产物权、动产物权与权利物权5.权利人对标的物为全面支配物权的是_(分数:1
2、.00)A.意定物权B.法定物权C.完全物权D.定限物权6.对于定限物权,根据物权人支配标的物的内容,可分为_(分数:1.00)A.意定物权与法定物权B.完全物权与定限物权C.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D.不动产物权、动产物权与权利物权7.根据物权的客体种类,可将物权分为_(分数:1.00)A.意定物权与法定物权B.完全物权与定限物权C.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D.不动产物权、动产物权与权利物权8.根据物权的存续是否有期限,可将物权分为_(分数:1.00)A.意定物权与法定物权B.完全物权与定限物权C.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D.有期物权与无期物权9.根据物权能否独立存在,可将物权分为_(分数:1.00)A.意定
3、物权与法定物权B.完全物权与定限物权C.独立物权与附属物权D.不动产物权、动产物权与权利物权10.在同一标的物之上不能同时存在两个以上内容不相容的物权,该效力为物权的_(分数:1.00)A.排他效力B.优先效力C.追及效力D.妨害排除效力11.物权的传来取得又称为_(分数:1.00)A.物权的原始取得B.物权的继受取得C.直接取得D.间接取得12.抛弃是_(分数:1.00)A.单方行为B.双方行为C.双务行为D.合同行为13.物权变动的最常见、最主要的原因是_(分数:1.00)A.法律行为B.事实行为C.单方行为D.双方行为14.当事人以公开方式使公众知晓物权变动事实的是_(分数:1.00)A
4、.公示原则B.公开原则C.公正原则D.公平原则15.物权的公示方法一般为_(分数:1.00)A.不动产以登记作为公示方法,动产以交付作为公示方法B.动产和不动产都以登记作为公示方法C.动产以登记作为公示方法,不动产以占有作为公示方法D.动产和不动产都以交付为公示方法16.除有证据证明不动产登记簿确有错误外,以_为准。(分数:1.00)A.不动产登记簿B.不动产权属证书C.所有权证书D.使用权证书17.登记的权利人转让其不动产权利或者在不动产之上为他人设立他物权,以及对既存登记的部分发生正常变动而办理的登记,称为_(分数:1.00)A.原始登记B.变更登记C.注销登记D.正式登记18.初始登记又
5、称_(分数:1.00)A.原始登记B.变更登记C.注销登记D.正式登记19.当动产由第三人占有时,让与人以对第三人的返还请求权让与受让人,以代替现实交付,称为_(分数:1.00)A.简易交付B.指示交付C.占有改定D.登记20.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和私人所有权划分的根据是_(分数:1.00)A.所有权的主体B.所有权的客体C.所有权的种类D.所有权的性质21.我国物权法在对待建筑物与土地的关系上实行_(分数:1.00)A.分别主义和“房地分别处分”原则B.结合主义和“房地一体处分”原则C.分别主义和“房地一体处分”原则D.结合主义和“房地分别处分”原则22.依我国法律,矿藏、水流、国防设施等
6、财产属于_(分数:1.00)A.国家所有B.集体所有C.国家或集体所有D.公民个人所有23.土地和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的主体是_(分数:1.00)A.村民B.村民小组C.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D.村内各该集体经济组织24.石某的父亲于 1998 年 2 月 1 日去世,石某依照法定继承取得遗产房屋一套。2001 年 5 月 1 日石某与叶某结婚,婚后双方居住在石某的房屋中,2003 年 10 月 21 日双方因感情不和而离婚,分割财产时,对该房屋的权属发生争议。该房屋所有权依法应_(分数:1.00)A.属于夫妻共同共有财产B.属于石某的个人
7、财产C.属于夫妻按份共有财产D.属于叶某的个人财产25.下列各项财产不属于共同共有的是_(分数:1.00)A.夫妻共同财产B.家庭共同财产C.尚未实际分割的遗产D.三人集资购买的一台农用收割机26.共有人处分共有物以及对共有物作重大修缮的,除共有人之间另有约定以外,应当_(分数:1.00)A.经占份额 1/2 以上的按份共有人同意或者 2/3 共同共有人同意B.经占份额 2/3 以上的按份共有人同意或者全体共同共有人同意C.经 2/3 共有人同意D.经全体共有人同意27.甲乙二人共同共有一幢房屋,由两人轮流居住,甲在居住期间房屋因地基不牢倒塌,造成对第三人丙的损害,应由_(分数:1.00)A.
8、甲对丙负赔偿责任B.甲乙二人对丙承担连带责任C.甲乙二人分别对丙负赔偿责任D.丙自己承担损失28.占用业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场地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的归属_(分数:1.00)A.由当事人通过出售或者出租等方式约定,先到先得B.由当事人通过附赠约定,也即只能附赠给业主C.由业主共有D.由当事人通过出售、附赠或者出租等方式约定,应首先满足业主的需要29.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的归属_(分数:1.00)A.由当事人通过出售或者出租等方式约定,先到先得B.由当事人通过附赠约定,也即只能附赠给业主C.由业主共有D.由当事人通过出售、附赠或者出租等方式约定,应首先满足业主的需要30.改建、
9、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应_(分数:1.00)A.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 1/2 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 1/2 以上的业主同意B.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 2/3 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 2/3 以上的业主同意C.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 3/4 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 3/4 以上的业主同意D.经全体业主同意31.业主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应_(分数:1.00)A.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即可B.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并通知有利害关系的业主C.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并经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D.不予允许32.甲将上游水源截到自己的土地,位于下游的乙要求甲停止截流,乙所行使的权利
10、是_(分数:1.00)A.所有权B.地役权C.相邻权D.地上权33.某居民小区右侧新建了一个昼夜不停工作的印刷厂,机器噪音很大,小区居民纷纷提出抗议,他们是在行使_(分数:1.00)A.所有权B.地上权C.相邻权D.地役权34.对共有物的管理费用以及其他负担,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_(分数:1.00)A.共有人之间平分B.按份共有人按照份额负担,共同共有人平分C.按份共有人按照份额负担,共同共有人共同负担D.均不负担35.某甲赌钱大输,便将乙托其保管的录像机拿到集市上出卖,丙以合理价格买得,乙在丙处发现该录像机,遂向丙讨还,丙不同意。此录像机应_(分数:1.00)A.返还
11、给乙,甲退款给丙B.退还给甲,由甲退款给丙C.归丙取得,乙只能向甲请求返还不当得利D.返还给乙,由乙退款给丙36.某甲帮某乙挖地窖地,挖出一罐银元。经查,无法得知该银元为何人所埋。为银元的归属,某甲与某乙发生争执。该银元应归_(分数:1.00)A.某甲所有B.某乙所有C.某甲和某乙两人共有D.国家所有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5.00)37.关于动产和不动产的表述正确的有_(分数:1.00)A.动产一般具有可移动性,而不动产一般不具有可移动性B.动产权利以占有为公示方法,而不动产权利以登记为公示方法C.不动产纠纷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动产纠纷不依动产所在地确定管辖D.动产权利以交付发
12、生权利变动,而不动产权利以登记为变动的条件E.由于不动产的价值大,受法律特殊保护38.下列有关动产物权和不动产物权表述正确的有_(分数:1.00)A.地役权是不动产物权B.动产物权原则上以占有为公示方式C.动产物权和不动产物权的划分标准是标的物种类的不同D.不动产物权以登记为公示方式E.动产物权和不动产物权的成立和变动的要件不同39.事件包括_(分数:1.00)A.先占B.拾得遗失物C.法定期间的届满D.物权人的死亡E.继承的发生40.关于物权变动的公示效力,立法上有哪些不同主义?_(分数:1.00)A.公示要件主义B.公示对抗主义C.折衷主义D.主观主义E.客观主义41.处分包括事实上的处分
13、和法律上的处分。以下属于事实上的处分的有_(分数:1.00)A.吃掉馒头B.烧掉木材C.设立抵押权D.设立地役权E.赠与他人财物三、名词解释题(总题数:5,分数:5.00)42.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是物权。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3.所谓的意定物权就是指根据当事人的协议而设立新的种类的物权。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4.物权取得可以分为原始取得与继受取得。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5.不动产物权变动以交付为公示方法,动产以登记为公示方法。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6.观念交付包括简易交付、占有改定以及指示交付。 (分数:
14、1.00)A.正确B.错误四、简答题(总题数:1,分数:14.00)47.简述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的分类意义。 (分数:14.00)_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30.00)48.论述违反物权法定原则的法律后果。 (分数:15.00)_49.论述物权变动的形态。 (分数:15.00)_民法学自考题分类模拟 7 答案解析(总分:9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6,分数:36.00)1.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是_(分数:1.00)A.支配权B.债权C.物权 D.人身权解析:解析 根据物权法第 2 条的规定,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
15、利是物权。答案为 C。2.物权是一种_(分数:1.00)A.形成权B.请求权C.支配权 D.期待权解析:解析 物权是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物权具有支配性,因此,物权是支配权。答案为 C。3.物权的内容法定称为_(分数:1.00)A.类型强制B.内容固定 C.直接法定D.间接法定解析:解析 根据物权法的规定,物权法定包括物权的种类法定和物权的内容法定。物权的内容法定是指物权的内容由法律规定,当事人不得创设与法定物权内容不符的物权,也称内容固定。答案为 B。4.根据物权成立的原因,可将物权分为_(分数:1.00)A.意定物权与法定物权 B.完全物权与定限物权C.用益物权与担保
16、物权D.不动产物权、动产物权与权利物权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物权的学理分类。根据物权成立的原因,可分为意定物权与法定物权。意定物权是指根据当事人的协议而设立的物权;法定物权指根据法律的直接规定而成立的物权。答案为 A。5.权利人对标的物为全面支配物权的是_(分数:1.00)A.意定物权B.法定物权C.完全物权 D.定限物权解析:解析 根据物权人对标的物的支配范围,物权可分为完全物权与定限物权。权利人对标的物为全面支配的物权,称为完全物权。答案为 C。6.对于定限物权,根据物权人支配标的物的内容,可分为_(分数:1.00)A.意定物权与法定物权B.完全物权与定限物权C.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 D.不动
17、产物权、动产物权与权利物权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物权的学理分类。对于定限物权,根据物权人支配标的物的内容,可分为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用益物权是指以支配标的物的使用价值为内容的物权。担保物权指以支配标的物的价值为内容的物权。答案为 C。7.根据物权的客体种类,可将物权分为_(分数:1.00)A.意定物权与法定物权B.完全物权与定限物权C.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D.不动产物权、动产物权与权利物权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物权的学理分类。根据物权客体的种类,可分为不动产物权、动产物权与权利物权。不动产物权是指以不动产为客体的物权;动产物权是指以动产为客体的物权;权利物权是指以权利为客体的物权。答案为 D。
18、8.根据物权的存续是否有期限,可将物权分为_(分数:1.00)A.意定物权与法定物权B.完全物权与定限物权C.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D.有期物权与无期物权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物权的学理分类。根据物权的存续是否有期限,可分为有期物权与无期物权。有期物权是指物权的存续有期限限制;无期物权是指物权的存续没有期限限制。答案为 D。9.根据物权能否独立存在,可将物权分为_(分数:1.00)A.意定物权与法定物权B.完全物权与定限物权C.独立物权与附属物权 D.不动产物权、动产物权与权利物权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物权的学理分类。根据物权能否独立存在,可分为独立物权与附属物权。独立物权,是指非从属于他权利而能够
19、独立存在的物权,又称为主物权。附属物权,是指附属于他权利而存在,权利人须享有他权利才能享有的物权,又称为从物权。答案为 C。10.在同一标的物之上不能同时存在两个以上内容不相容的物权,该效力为物权的_(分数:1.00)A.排他效力 B.优先效力C.追及效力D.妨害排除效力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物权的排他效力。物权的排他效力是指在同一标的物上不能同时存在两个以上的内容不相容的物权,亦即在同一物上已存在的物权具有排除在该物上再成立与其内容互不相容的物权的效力。答案为 A。11.物权的传来取得又称为_(分数:1.00)A.物权的原始取得B.物权的继受取得 C.直接取得D.间接取得解析:解析
20、物权的传来取得是指依据他人既存的权利而取得物权,又称物权的继受取得或物权的相对发生。答案为 B。12.抛弃是_(分数:1.00)A.单方行为 B.双方行为C.双务行为D.合同行为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抛弃的概念。抛弃是依物权人的意思表示,使物权归于消灭的一种单方行为。答案为 A。13.物权变动的最常见、最主要的原因是_(分数:1.00)A.法律行为 B.事实行为C.单方行为D.双方行为解析:解析 物权变动的原因,根据性质可以分为法律行为和非法律行为两大类。其中法律行为是物权变动最常见、最主要的原因,包括双方行为和单方行为。答案为 A。14.当事人以公开方式使公众知晓物权变动事实的是_(分数:1.
21、00)A.公示原则 B.公开原则C.公正原则D.公平原则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物权变动的公示原则。当事人以公开方式使公众知晓物权变动的事实,即公示原则。物权的变动必须坚持公示原则。答案为 A。15.物权的公示方法一般为_(分数:1.00)A.不动产以登记作为公示方法,动产以交付作为公示方法 B.动产和不动产都以登记作为公示方法C.动产以登记作为公示方法,不动产以占有作为公示方法D.动产和不动产都以交付为公示方法解析:解析 在公示原则中,公示方法依物权的标的物为不动产还是动产而有所不同。不动产物权以登记为公示方法,而一般动产物权以现实交付即占有为公示方法。答案为 A。16.除有证据证明不动产登记簿
22、确有错误外,以_为准。(分数:1.00)A.不动产登记簿 B.不动产权属证书C.所有权证书D.使用权证书解析:解析 物权法规定,当不动产权属证书记载的事项与不动产登记不一致时,除有证据证明不动产登记簿确有错误外,以不动产登记簿为准。答案为 A。17.登记的权利人转让其不动产权利或者在不动产之上为他人设立他物权,以及对既存登记的部分发生正常变动而办理的登记,称为_(分数:1.00)A.原始登记B.变更登记 C.注销登记D.正式登记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变更登记的概念,属于理解识记的内容。登记的权利人转让其不动产权利或者在不动产之上为他人设立他物权,以及对既存登记的部分发生正常变动而办理的登记,称为
23、变更登记。答案为 B。18.初始登记又称_(分数:1.00)A.原始登记 B.变更登记C.注销登记D.正式登记解析:解析 初始登记是指对原无权属证书的不动产首次办理的不动产登记,又称原始登记。答案为A。19.当动产由第三人占有时,让与人以对第三人的返还请求权让与受让人,以代替现实交付,称为_(分数:1.00)A.简易交付B.指示交付 C.占有改定D.登记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指示交付的概念,属于理解识记的内容。当动产由第三人占有时,让与人以对第三人的返还请求权让与受让人,以代替现实交付,即指示交付。答案为 B。20.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和私人所有权划分的根据是_(分数:1.00)A.所有权的主
24、体 B.所有权的客体C.所有权的种类D.所有权的性质解析:解析 根据所有权的主体,可以把所有权分为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和私人所有权。答案为A。21.我国物权法在对待建筑物与土地的关系上实行_(分数:1.00)A.分别主义和“房地分别处分”原则B.结合主义和“房地一体处分”原则C.分别主义和“房地一体处分”原则 D.结合主义和“房地分别处分”原则解析:解析 我国物权法规定建筑物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是两种独立的不动产物权,采取的是分别主义。根据物权法第 146 条和 147 条规定可知,处分建设用地使用权的,附着于该土地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一并处分;反之亦然。这就是通常所称的“房随地走”或
25、“地随房走”规则,即“房地一体处分”原则。答案为 C。22.依我国法律,矿藏、水流、国防设施等财产属于_(分数:1.00)A.国家所有 B.集体所有C.国家或集体所有D.公民个人所有解析:解析 依我国法律,矿藏、水流、国防设施等财产属于国家所有,这是法律的直接规定,属于识记内容,考生须注意。答案为 A。23.土地和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的主体是_(分数:1.00)A.村民B.村民小组C.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 D.村内各该集体经济组织解析:解析 根据物权法第 60 条规定,“对于集体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依照下列规定行使
26、所有权:(1)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2)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答案为 C。24.石某的父亲于 1998 年 2 月 1 日去世,石某依照法定继承取得遗产房屋一套。2001 年 5 月 1 日石某与叶某结婚,婚后双方居住在石某的房屋中,2003 年 10 月 21 日双方因感情不和而离婚,分割财产时,对该房屋的权属发生争议。该房屋所有权依法应_(分数:1.00)A.属于夫妻共同共有财产B.属于石某的个人财产 C.属于夫妻按份共有财产D.属于叶某的个人财产解析:解析 石某于 1
27、998 年即继承了该房屋的所有权,2001 年结婚时,该房屋属于石某的个人财产,根据婚姻法的相关规定,结婚后,婚前个人财产仍属于石某的个人财产。答案为 B。25.下列各项财产不属于共同共有的是_(分数:1.00)A.夫妻共同财产B.家庭共同财产C.尚未实际分割的遗产D.三人集资购买的一台农用收割机 解析:解析 选项 ABC 所述都属于共同共有,而 D 所述三人集资购买的一台农用收割机属于按份共有。共有的一般形式是按份共有,而只有在双方约定或者是法律规定的有特殊情形下才会成立共同共有,考生须牢记共同共有的情形。答案为 D。26.共有人处分共有物以及对共有物作重大修缮的,除共有人之间另有约定以外,
28、应当_(分数:1.00)A.经占份额 1/2 以上的按份共有人同意或者 2/3 共同共有人同意B.经占份额 2/3 以上的按份共有人同意或者全体共同共有人同意 C.经 2/3 共有人同意D.经全体共有人同意解析:解析 根据物权法第 97 条规定,“处分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以及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作重大修缮的,应当经占份额三分之二以上的按份共有人同意或者全体共同共有人同意,但共有人之间另有约定的除外。”答案为 B。27.甲乙二人共同共有一幢房屋,由两人轮流居住,甲在居住期间房屋因地基不牢倒塌,造成对第三人丙的损害,应由_(分数:1.00)A.甲对丙负赔偿责任B.甲乙二人对丙承担连带责任 C.甲
29、乙二人分别对丙负赔偿责任D.丙自己承担损失解析:解析 根据物权法第 102 条的规定,因共有物产生的债权债务,在对外关系上,共有人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第三人知道共有人不具有连带债权债务关系的除外。本题中对第三人的损害赔偿责任属于对外关系,甲乙二人应当对丙承担连带责任。答案为 B。28.占用业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场地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的归属_(分数:1.00)A.由当事人通过出售或者出租等方式约定,先到先得B.由当事人通过附赠约定,也即只能附赠给业主C.由业主共有 D.由当事人通过出售、附赠或者出租等方式约定,应首先满足业主的需要解析:解析 根据物权法第 74 条规定,
30、“占用业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场地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属于业主共有。”答案为 C。29.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的归属_(分数:1.00)A.由当事人通过出售或者出租等方式约定,先到先得B.由当事人通过附赠约定,也即只能附赠给业主C.由业主共有D.由当事人通过出售、附赠或者出租等方式约定,应首先满足业主的需要 解析:解析 根据物权法第 74 条规定,“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应当首先满足业主的需要。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的归属,由当事人通过出售、附赠或者出租等方式约定。”答案为 D。30.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应_(分数:1.00)A.经
31、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 1/2 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 1/2 以上的业主同意B.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 2/3 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 2/3 以上的业主同意 C.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 3/4 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 3/4 以上的业主同意D.经全体业主同意解析:解析 根据物权法第 76 条的规定可知,决定筹集和使用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维修资金与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这两项事项,均应当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 2/3 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2/3 以上的业主同意。答案为 B。31.业主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应_(分数:1.00)A.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即可B.遵守法律、法规以及
32、管理规约,并通知有利害关系的业主C.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并经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 D.不予允许解析:解析 根据物权法第 77 条规定,“业主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外,应当经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答案为 C。32.甲将上游水源截到自己的土地,位于下游的乙要求甲停止截流,乙所行使的权利是_(分数:1.00)A.所有权B.地役权C.相邻权 D.地上权解析:解析 根据物权法的规定,相邻关系包括了相邻用水和排水关系,即不动产权利人应当为相邻权人用水、排水提供必要的便利。本题当中甲将上游水源截到自己土地的行为侵害了乙用水的权利,所以乙所行使的权利是相邻权。答案为
33、C。33.某居民小区右侧新建了一个昼夜不停工作的印刷厂,机器噪音很大,小区居民纷纷提出抗议,他们是在行使_(分数:1.00)A.所有权B.地上权C.相邻权 D.地役权解析:解析 根据物权法的规定,相邻关系包括了相邻有害物的排放关系,固体废物、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光、电磁波辐射以及噪声等的排放都属于相邻有害物质的排放,所以小区居民对印刷厂提出的抗议属于相邻权的行使。答案为 C。34.对共有物的管理费用以及其他负担,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_(分数:1.00)A.共有人之间平分B.按份共有人按照份额负担,共同共有人平分C.按份共有人按照份额负担,共同共有人共同负担 D.均不负
34、担解析:解析 根据物权法第 98 条规定,“对共有物的管理费用以及其他负担,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份共有人按照份额负担,共同共有人共同负担。”答案为 C。35.某甲赌钱大输,便将乙托其保管的录像机拿到集市上出卖,丙以合理价格买得,乙在丙处发现该录像机,遂向丙讨还,丙不同意。此录像机应_(分数:1.00)A.返还给乙,甲退款给丙B.退还给甲,由甲退款给丙C.归丙取得,乙只能向甲请求返还不当得利 D.返还给乙,由乙退款给丙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善意取得制度。根据物权法第 106 条的规定,在善意取得成立的情况下,受让人取得受让不动产或动产的所有权,原所有权人有权向
35、无权处分人请求赔偿损失。答案为C。36.某甲帮某乙挖地窖地,挖出一罐银元。经查,无法得知该银元为何人所埋。为银元的归属,某甲与某乙发生争执。该银元应归_(分数:1.00)A.某甲所有B.某乙所有C.某甲和某乙两人共有D.国家所有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埋藏物所有权的归属。根据我国物权法的规定,发现埋藏物,应适用关于拾得遗失物的规定处理,即无人认领的埋藏物,归国家所有。答案为 D。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5.00)37.关于动产和不动产的表述正确的有_(分数:1.00)A.动产一般具有可移动性,而不动产一般不具有可移动性 B.动产权利以占有为公示方法,而不动产权利以登记为公示方
36、法 C.不动产纠纷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动产纠纷不依动产所在地确定管辖 D.动产权利以交付发生权利变动,而不动产权利以登记为变动的条件 E.由于不动产的价值大,受法律特殊保护解析:解析 并不是因为不动产的价值大,要受特殊保护。首先,不动产的价值未必就比动产大;其次,法律对于动产不动产平等保护;最后,只是因为不动产我们一般都有登记制度,所以涉及不动产处分的一些手续会比较麻烦而已,并不是基于对不动产进行特殊保护的目的。选项 E 错误。答案为 ABCD。38.下列有关动产物权和不动产物权表述正确的有_(分数:1.00)A.地役权是不动产物权 B.动产物权原则上以占有为公示方式 C.动产物权和不动产
37、物权的划分标准是标的物种类的不同 D.不动产物权以登记为公示方式 E.动产物权和不动产物权的成立和变动的要件不同 解析:解析 根据物权的标的物种类,物权可分为动产物权与不动产物权。动产物权是指以动产为标的物的物权,如动产质权、留置权等。不动产物权是指以不动产为标的物的物权,如不动产所有权、国有土地使用权、农地承包权、地役权等。它们的成立和变动的要件、公示方式不同。动产物权原则上以占有为公示方式,不动产物权以登记为公示方式。答案为 ABCDE。39.事件包括_(分数:1.00)A.先占B.拾得遗失物C.法定期间的届满 D.物权人的死亡 E.继承的发生 解析:解析 非法律行为中的事件包括法定期间的
38、届满、物权人的死亡和继承的发生等。答案为 CDE。40.关于物权变动的公示效力,立法上有哪些不同主义?_(分数:1.00)A.公示要件主义 B.公示对抗主义 C.折衷主义 D.主观主义E.客观主义解析:解析 关于物权变动的公示效力,立法上有三种不同主义:(1)公示要件主义,即公示为物权变动的生效要件,未经公示的不发生物权变动的效果;(2)公示对抗主义,即公示为物权变动的对抗要件,未经公示的亦发生物权变动的效果,但不得对抗善意的第三人;(3)折衷主义,即兼采公示要件主义和公示对抗主义,依不同种类的物权而定。答案为 ABC。41.处分包括事实上的处分和法律上的处分。以下属于事实上的处分的有_(分数
39、:1.00)A.吃掉馒头 B.烧掉木材 C.设立抵押权D.设立地役权E.赠与他人财物解析:解析 处分权能是指依法对物进行处置,从而决定其命运的职能。事实上的处分是指对物进行消费,即通过事实行为使物的物理形态发生变化,从而满足人们的需要。吃掉馒头以充饥,烧掉木材以取暖皆属于此。而设立抵押权、地役权以及赠与他人财物则是通过法律行为使物权发生变动,属于法律上的处分。答案为 AB。三、名词解释题(总题数:5,分数:5.00)42.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是物权。 (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43.所谓的意定物权就是指根据当事人的协议而设立新的种类的物权。 (分数:1.
40、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意定物权指根据当事人的协议而设立的物权。物权法定原则内容之一就是物权种类的法定,即当事人不得以协议创设法律规定的新物权种类。44.物权取得可以分为原始取得与继受取得。 (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45.不动产物权变动以交付为公示方法,动产以登记为公示方法。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不动产物权变动以登记为公示方法,动产物权变动以交付为公示方法。46.观念交付包括简易交付、占有改定以及指示交付。 (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四、简答题(总题数:1,分数:14.00)47.简述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的分类意义。 (分
41、数:14.00)_正确答案:()解析:区分这两类物权的主要意义在于: (1)设立用益物权的目的在于取得物的使用价值,而设立担保物权的目的在于取得物的价值。 (2)用益物权的权利人以对标的物的实体利用而实现权利为目的,在同一物上已存在用益物权时,通常不能再设定用益物权;而在同一标的物上可有数个担保物权同时存在。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30.00)48.论述违反物权法定原则的法律后果。 (分数:15.00)_正确答案:()解析:当事人违反物权法定原则的,依其违反的情形,将产生如下法律后果: (1)当事人违反物权法定原则,若法律设有特别的效果规定时,应当从其规定。 (2)当事人违反物权法定原则
42、,若法律没有特别规定的,应属于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应属无效。例如,当事人协议设立居住权的,不得认可为物权。 (3)当事人违反物权法定原则而使物权内容部分无效,但若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可有效。 (4)当事人设立的物权虽归于无效,但若该行为符合其他法律规定的,仍可发生其他法上的效力。49.论述物权变动的形态。 (分数:15.00)_正确答案:()解析:从物权法规定来看,物权变动包括物权的发生、变更、转让和消灭四种形态。 (1)物权的发生。物权的发生是指物权与某一特定主体相结合,即某一特定主体取得对某物的物权。就物权主体而言,物权的发生又称物权的取得。基于物权取得的根据不同,物权取得可
43、以分为原始取得与继受取得。 物权的原始取得又称物权的固有取得或物权的绝对发生,是指权利人非依据他人既存的权利而取得物权。 物权的继受取得又称物权的传来取得或物权的相对发生,是指依据他人既存的权利而取得物权。 (2)物权的变更。物权的变更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物权变更包括物权的主体、客体和内容的变更。物权主体的变更是指物权主体人数的变化和物权主体的更换。物权客体的变更为量的变更,是指物权的客体在量上有所增减。物权内容的变更为质的变更,是指物权在内容上的扩张或缩减、期限的延长或缩短。狭义的物权变更仅指物权的客体与内容的变更,不包括物权主体的变更。由于物权主体的变更通常涉及物权的取得与丧失,也即物
44、权转让,且物权法已经将变更与转让作为物权变动的两种并列形态,因此,物权法上所称的物权变更仅为狭义的物权变更,即物权的客体变更与内容变更。 (3)物权的转让。物权的转让是指物权人将物权通过一定的方式转移于他人,即新物权人取得物权,原物权人丧失物权。 (4)物权的消灭。物权的消灭即物权的终止、丧失,是指物权与其权利主体相分离。物权的消灭可以分为绝对消灭与相对消灭。物权的绝对消灭是指不仅原物权人的物权消灭,并且其他人也不能取得该物权。物权的相对消灭是指物权虽与原物权人相分离,但又与新的物权人结合。物权的相对消灭,从原物权人来说,为物权的消灭;从物权取得人来说,为物权的转移取得。因此,物权的相对消灭与物权的继受取得,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