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法-总论、物权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选择题/B(总题数:40,分数:40.00)1.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_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A.自己 B.被代理人 C.自己和被代理人 D.第三人(分数:1.00)A.B.C.D.2.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_ A.放弃追认权 B.不同意 C.同意 D.他人以后可任意进行代理(分数:1.00)A.B.C.D.3.代理人超越代理权所为的民事行为,其法律后果是_ A.经被代理人追认后,被代理人才承担责任 B.代理人与被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C.被代理人与第三人负连带责任 D.一经告知被代理
2、人,即对其有约束力(分数:1.00)A.B.C.D.4.无民事行为能力的被代理人如果恢复了民事行为能力,将导致_终止。 A.委托代理 B.委托代理和指定代理 C.委托代理和法定代理 D.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分数:1.00)A.B.C.D.5.公民甲委托好友公民乙代其在外地购买一套时装,乙同时为甲看中两套时装,并特意为甲代买下来。乙多买一套时装的行为属于_行为。 A.滥用代理权 B.无权代理 C.有权代理 D.部分有权代理,部分无权代理(分数:1.00)A.B.C.D.6.委托代理人转托他人代理的,因转托不明给第三人造成损失的,应由_ A.委托代理人承担责任 B.转托代理人承担责任 C.委托代理
3、人和转托代理人共同承担责任 D.被代理人直接承担民事责任,之后,可以要求委托代理人赔偿损失,转托代理人有过错的,应承担连带责任(分数:1.00)A.B.C.D.7.甲委托丙购买一套房子,乙委托丙出卖一套房子,于是丙同时代理甲、乙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该合同为_ A.部分有效 B.有效 C.无效 D.既可有效,也可无效(分数:1.00)A.B.C.D.8.祖父母代理父母双亡的未成年孙子女进行民事活动,该代理属于_代理。 A.委托 B.指定 C.法定 D.指定代理和法定(分数:1.00)A.B.C.D.9.甲委托乙代卖鲜鱼,途中乙的拖拉机被撞坏,无法行驶。由于天气炎热,乙怕鱼变臭,就转托路过出事地点
4、的丙将鱼捎到鱼市。但因鱼已不新鲜,丙未卖得好价钱,损失不小。根据法律规定,该损失应由_承担。 A.甲自己 B.乙 C.丙 D.甲、乙、丙分担(分数:1.00)A.B.C.D.10.对于无权代理的民事行为,如果未经本人追认,造成第三人损失的,则由_承担责任。 A.行为人 B.本人 C.第三人 D.行为人和第三人(分数:1.00)A.B.C.D.11.甲公司业务员张某持该公司空白委托书与乙公司订立了一份买卖合同。货到后甲公司发现质量不符合要求,甲公司业务员张某的行为属于_ A.有权代理,合同有效 B.有权代理,合同无效 C.无权代理,合同有效 D.无权代理,合同无效(分数:1.00)A.B.C.D
5、.12.代理人和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由_ A.代理人承担民事责任 B.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 C.代理人和第三人承担连带责任 D.被代理人、代理人和第三人共同承担责任(分数:1.00)A.B.C.D.13.下列情形中发生无权代理的是_ A.代理人在授权不明情形下实施的行为 B.未成年人的父母以未成年人的名义实施的行为 C.甲未经乙授权而以乙的名义实施的行为 D.甲原为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退休后受公司委托为该公司采购原材料(分数:1.00)A.B.C.D.14.代理人的下列行为中,不构成滥用代理权的情形是_ A.代理人同时代理双方为同一法律行为 B.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
6、的利益 C.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人实施法律行为 D.代理人在代理权限终止后仍以原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人实施法律行为(分数:1.00)A.B.C.D.15.以代理人是否由被代理人选任、代理权是否由被代理人授予为标准,可以将代理分为_ A.自己代理和双方代理 B.有权代理和无权代理 C.本代理和复代理 D.法定代理、指定代理和委托代理(分数:1.00)A.B.C.D.16.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权利人丧失的是_ A.请求权 B.实体权利 C.起诉权 D.胜诉权(分数:1.00)A.B.C.D.17.债务人向债权人的代理人表示同意延期履行拖欠的债务,这在法律上将引起_ A.诉讼时效的中止 B.
7、诉讼时效的中断 C.诉讼时效的延长 D.改变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的后果(分数:1.00)A.B.C.D.18.诉讼时效期间由_ A.当事人约定 B.法律规定 C.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 D.当事人的主管机关确定(分数:1.00)A.B.C.D.19.诉讼时效的延长须发生在_ A.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 B.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 C.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前 D.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前后(分数:1.00)A.B.C.D.20.某甲购得一条电热毯,在使用时因该电热毯漏电而受伤害。如果某甲向法院起诉,法院保护其权利的时效期间为_ A.6个月 B.1年 C.2年 D.20年(分数:1.00)A.B.C.D.21.甲公司租
8、用乙公司的仓库,后来甲乙因租金发生争议,乙公司应在_内提起诉讼。 A.甲公司延付或拒付租金之日起 1年 B.知道权利受到侵害时起 2年 C.权利被侵害之日起 20年 D.甲公司与乙公司发生争执时起 2年(分数:1.00)A.B.C.D.22._可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断。 A.不可抗力使权利人无法行使权利 B.权利人死亡 C.义务人承认义务 D.义务人死亡(分数:1.00)A.B.C.D.23.根据法律规定,对可撤销、可变更的民事行为,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可以在 1年内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该期限属于_ A.普通诉讼时效期间 B.特殊诉讼时效期间 C.取得时效期间 D.除斥期间(分数:1.00)A.B
9、.C.D.24.能够导致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必须是发生在_ A.诉讼时效期间开始时 B.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 6个月内 C.诉讼时效期间开始后的 6个月内 D.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 6个月前(分数:1.00)A.B.C.D.25.我国法律规定,债权人领取提存物的权利,自标的物被提存之日起 5年内不行使而消灭。该 5年的期间在民法上属于_ A.除斥期间 B.占有时效期间 C.取得时效期间 D.诉讼时效期间(分数:1.00)A.B.C.D.26.动产物权一般以下列哪项作为证明。_ A.证书 B.占有 C.登记 D.证券(分数:1.00)A.B.C.D.27.担保物权是_ A.主物权 B.从物权 C.
10、自物权 D.独立物权(分数:1.00)A.B.C.D.28.不动产物权变动以_为生效要件。 A.占有 B.交付 C.登记 D.证明(分数:1.00)A.B.C.D.29.从物权具有_ A.可分性 B.绝对性 C.独立性 D.从属性(分数:1.00)A.B.C.D.30.根据物权的标的物的种类,物权可分为_ A.完全物权和不完全物权 B.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C.动产物权和不动产物权 D.主物权和从物权(分数:1.00)A.B.C.D.31.根据物权人对标的物的支配范围,物权可分为_ A.完全物权和不完全物权 B.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C.动产物权和不动产物权 D.主物权和从物权(分数:1.00)A
11、.B.C.D.32.根据物权人对标的物所支配的内容,物权可分为_ A.完全物权和不完全物权 B.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C.动产物权和不动产物权 D.主物权和从物权(分数:1.00)A.B.C.D.33.在同一标的物之上不能同时存在两个以上内容不相容的物权,该效力为物权的_效力。 A.排他效力 B.优先效力 C.追及效力 D.妨害排除效力(分数:1.00)A.B.C.D.34.下列物权中,属于动产物权的是_ A.典权 B.地役权 C.留置权 D.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分数:1.00)A.B.C.D.35.对物权法定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_ A.物权的种类是法定的,其他可以任意创设 B.物权的内容是法定
12、的,其他可以任意创设 C.物权的效力是法定的,其他可以任意创设 D.物权的种类和物权的内容是法定的,不能任意创设(分数:1.00)A.B.C.D.36.非财产所有人根据法律的规定或所有人的意思对他人之物所享有的权利,在民法上称之为_ A.所有权 B.自物权 C.他物权 D.绝对权(分数:1.00)A.B.C.D.37.我国现行的物权法,确立了公示公信原则为我国物权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下列各情形中适用公示原则的是_ A.甲继承其父房产一套 B.甲接受乙赠与的一套房产 C.甲的房屋被依法拆迁 D.甲的房屋被法院判给乙(分数:1.00)A.B.C.D.38.依据我国物权法的规定,下列不属于物权保护方法
13、的是_ A.请求返还原物 B.请求赔偿损失 C.请求确认物权 D.支付定金(分数:1.00)A.B.C.D.39.下列属于主物与从物关系的是_ A.母鸡与鸡蛋 B.上衣与裤子 C.锁与钥匙 D.房屋与窗户(分数:1.00)A.B.C.D.40.下列属于原物与孳息的关系的是_ A.母鸡与其所下的蛋 B.鸡蛋与其孵出的小鸡 C.制冰机与其制出的冰块 D.牛奶与奶酪(分数:1.00)A.B.C.D.二、B简答题/B(总题数:9,分数:36.00)41.简述代理的概念与特征。(分数:4.00)_42.简述无权代理的概念与特征。(分数:4.00)_43.简述滥用代理权的表现形式及法律后果。(分数:4.0
14、0)_44.简述时效的概念及类型。(分数:4.00)_45.简述诉讼时效的效力。(分数:4.00)_46.简述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的区别。(分数:4.00)_47.简述物权的概念与特征。(分数:4.00)_48.简述我国物权法规定的物权种类。(分数:4.00)_49.简述物权法定原则的概念及具体表现(分数:4.00)_三、B论述题/B(总题数:3,分数:15.00)50.论述表见代理与无权代理的区别。(分数:5.00)_51.论述诉讼时效的中止与中断的区别。(分数:5.00)_52.论述公示公信原则。(分数:5.00)_四、B案例分析题/B(总题数:1,分数:9.00)53.甲食品厂派采购员乙到
15、某地采购山楂 1万斤。乙到某地看货后觉得山楂质量不错,遂自作主张与丙供销社签订购买山楂 3万斤的合同。采购员乙回来后立即向厂领导汇报了合同订立情况,但厂领导不以为然。结果一周后,丙供销社依约将山楂运至甲食品厂。因山楂大大超过需求量,甲食品厂要求退货,但遭到拒绝,甲食品厂遂拒付货款。同时对剩下的 1.5万斤山楂置之不理,致其全部腐烂。为此,丙供销社诉至法院。 问:该买卖合同是否有效?本案应如何处理?(分数:9.00)_民法-总论、物权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选择题/B(总题数:40,分数:40.00)1.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_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A.自己
16、 B.被代理人 C.自己和被代理人 D.第三人(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民法通则第 63条规定,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2.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_ A.放弃追认权 B.不同意 C.同意 D.他人以后可任意进行代理(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民法通则第 66条规定,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同意。3.代理人超越代理权所为的民事行为,其法律后果是_ A.经被代理人追认后,被代理人才承担责任 B.代理人与被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17、 C.被代理人与第三人负连带责任 D.一经告知被代理人,即对其有约束力(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民法通则第 66条规定,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的行为,只有经过被代理人的追认,被代理人才承担民事责任。4.无民事行为能力的被代理人如果恢复了民事行为能力,将导致_终止。 A.委托代理 B.委托代理和指定代理 C.委托代理和法定代理 D.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民法通则第 70条规定,被代理人取得或者恢复民事行为能力,法定代理或者指定代理终止。5.公民甲委托好友公民乙代其在外地购买一套时装,乙同时为甲看中两套时装,并特意为
18、甲代买下来。乙多买一套时装的行为属于_行为。 A.滥用代理权 B.无权代理 C.有权代理 D.部分有权代理,部分无权代理(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无权代理是指在没有代理权的情况下以他人名义实施的民事行为的现象。6.委托代理人转托他人代理的,因转托不明给第三人造成损失的,应由_ A.委托代理人承担责任 B.转托代理人承担责任 C.委托代理人和转托代理人共同承担责任 D.被代理人直接承担民事责任,之后,可以要求委托代理人赔偿损失,转托代理人有过错的,应承担连带责任(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民通意见第 81条的规定,委托代理人转托他人代理的,比照民法通则第
19、 65条规定的条件办理转托手续。因委托代理人转托不明,给第三人造成损失的,第三人可以直接要求被代理人赔偿损失;被代理人承担民事责任后,可以要求委托代理人赔偿损失,转托代理人有过错的,应当负连带责任。7.甲委托丙购买一套房子,乙委托丙出卖一套房子,于是丙同时代理甲、乙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该合同为_ A.部分有效 B.有效 C.无效 D.既可有效,也可无效(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双方代理又称同时代理,是指一个代理人同时代理双方当事人的民事行为的情况,即一个人既作为卖方的代理人又作为买方的代理人。如双方代理未经双方当事人同意或事后未得到各方的追认,被代理人可因此而解除代理关系
20、,如造成损失亦应由代理人承担责任。8.祖父母代理父母双亡的未成年孙子女进行民事活动,该代理属于_代理。 A.委托 B.指定 C.法定 D.指定代理和法定(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法定代理是法律根据自然人之间的亲属关系而直接规定的代理权。祖父母根据法律规定可以作为父母双亡的未成年孙子女的法定代理人。9.甲委托乙代卖鲜鱼,途中乙的拖拉机被撞坏,无法行驶。由于天气炎热,乙怕鱼变臭,就转托路过出事地点的丙将鱼捎到鱼市。但因鱼已不新鲜,丙未卖得好价钱,损失不小。根据法律规定,该损失应由_承担。 A.甲自己 B.乙 C.丙 D.甲、乙、丙分担(分数:1.00)A. B.C.D.解析:
21、解析 本题中的乙作为甲的代理人为甲的利益而不经甲同意转委托的行为符合民法通则的规定,即在紧急情况下,为了保护被代理人的利益而转托他人代理的可以不必事先经被代理人同意。因此乙的行为完全尽到了合格代理人的责任。而丙因为鱼已不新鲜而未卖到好价钱,丙没有过错,因此也不应承担损失。10.对于无权代理的民事行为,如果未经本人追认,造成第三人损失的,则由_承担责任。 A.行为人 B.本人 C.第三人 D.行为人和第三人(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民法通则第 66条规定,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的行为,只有经过被代理人的追认,被代理人才承担民事责任。未经追认的行为,由行为人承
22、担民事责任。11.甲公司业务员张某持该公司空白委托书与乙公司订立了一份买卖合同。货到后甲公司发现质量不符合要求,甲公司业务员张某的行为属于_ A.有权代理,合同有效 B.有权代理,合同无效 C.无权代理,合同有效 D.无权代理,合同无效(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表见代理是指虽无代理权但表面上有足以使人信为有代理权而须由本人负授权之责的代理。本题中符合表见代理的要件,表见代理属于无权代理的一种。合同法第 49条规定,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此即为表见代理发生有效代理效果的法律依据。12
23、.代理人和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由_ A.代理人承担民事责任 B.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 C.代理人和第三人承担连带责任 D.被代理人、代理人和第三人共同承担责任(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民法通则第 66条第 3款规定,代理人和第三人串通,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的,由代理人和第三人负连带责任。13.下列情形中发生无权代理的是_ A.代理人在授权不明情形下实施的行为 B.未成年人的父母以未成年人的名义实施的行为 C.甲未经乙授权而以乙的名义实施的行为 D.甲原为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退休后受公司委托为该公司采购原材料(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无权代
24、理是非基于代理权而以本人名义实施的旨在将效果归属于本人的代理。14.代理人的下列行为中,不构成滥用代理权的情形是_ A.代理人同时代理双方为同一法律行为 B.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 C.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人实施法律行为 D.代理人在代理权限终止后仍以原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人实施法律行为(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选项 C是最常见的代理行为。其他三项均构成滥用代理权。15.以代理人是否由被代理人选任、代理权是否由被代理人授予为标准,可以将代理分为_ A.自己代理和双方代理 B.有权代理和无权代理 C.本代理和复代理 D.法定代理、指定代理和委托代理
25、(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以代理权产生的原因划分,代理分为委托代理、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16.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权利人丧失的是_ A.请求权 B.实体权利 C.起诉权 D.胜诉权(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权利人的起诉权并不消灭,权利人丧失的是胜诉权。17.债务人向债权人的代理人表示同意延期履行拖欠的债务,这在法律上将引起_ A.诉讼时效的中止 B.诉讼时效的中断 C.诉讼时效的延长 D.改变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的后果(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民法通则第 140条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
26、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18.诉讼时效期间由_ A.当事人约定 B.法律规定 C.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 D.当事人的主管机关确定(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民法通则第 135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 2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19.诉讼时效的延长须发生在_ A.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 B.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 C.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前 D.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前后(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诉讼时效延长是指人民法院查明权利人在诉讼时效期间确有法律规定之外有正当理由而未行使请求权的,适当延长已完成的诉讼时效期间。2
27、0.某甲购得一条电热毯,在使用时因该电热毯漏电而受伤害。如果某甲向法院起诉,法院保护其权利的时效期间为_ A.6个月 B.1年 C.2年 D.20年(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根据民法通则第 136条的规定,出售质量不合格商品未声明的,诉讼时效期间为 1年。21.甲公司租用乙公司的仓库,后来甲乙因租金发生争议,乙公司应在_内提起诉讼。 A.甲公司延付或拒付租金之日起 1年 B.知道权利受到侵害时起 2年 C.权利被侵害之日起 20年 D.甲公司与乙公司发生争执时起 2年(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民法通则第 137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
28、利被侵害时起计算。民法通则第 136条规定,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诉讼时效期间为 1年。22._可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断。 A.不可抗力使权利人无法行使权利 B.权利人死亡 C.义务人承认义务 D.义务人死亡(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民法通则第 140条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23.根据法律规定,对可撤销、可变更的民事行为,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可以在 1年内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该期限属于_ A.普通诉讼时效期间 B.特殊诉讼时效期间 C.取得时效期间 D.除斥期间(分数:1.00)A.B.C.D. 解
29、析:解析 除斥期间是指法律规定某种民事实体权利存在的期间。权利人在此期间内不行使相应的民事权利,则在该法定期间届满时导致该民事权利的消灭。24.能够导致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必须是发生在_ A.诉讼时效期间开始时 B.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 6个月内 C.诉讼时效期间开始后的 6个月内 D.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 6个月前(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民法通则第 139条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 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25.我国法律规定,债权人领取提存物的权利,自标的物被提存之日起 5年内不行使而消灭。该 5年的期间在民法上属于_ A.除斥
30、期间 B.占有时效期间 C.取得时效期间 D.诉讼时效期间(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除斥期间是指法律规定某种民事实体权利存在的期间。权利人在此期间内不行使相应的民事权利,则在该法定期间届满时导致该民事权利的消灭。26.动产物权一般以下列哪项作为证明。_ A.证书 B.占有 C.登记 D.证券(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物权法第 23条规定,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27.担保物权是_ A.主物权 B.从物权 C.自物权 D.独立物权(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因为担保物权是从属于债权的,因此是一种从物权。28.不动产物
31、权变动以_为生效要件。 A.占有 B.交付 C.登记 D.证明(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一般情况下,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以登记为生效要件。29.从物权具有_ A.可分性 B.绝对性 C.独立性 D.从属性(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从物权是指必须依附于其他权利而存在的物权。因此它具有从属性。30.根据物权的标的物的种类,物权可分为_ A.完全物权和不完全物权 B.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C.动产物权和不动产物权 D.主物权和从物权(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动产物权和不动产物权就是根据物权标的物的种类来划分的。31.根据
32、物权人对标的物的支配范围,物权可分为_ A.完全物权和不完全物权 B.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C.动产物权和不动产物权 D.主物权和从物权(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根据物权人对标的物的支配范围来划分物权,即完全物权和不完全物权。32.根据物权人对标的物所支配的内容,物权可分为_ A.完全物权和不完全物权 B.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C.动产物权和不动产物权 D.主物权和从物权(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是按物权人对标的物所支配的内容为基准划分的。33.在同一标的物之上不能同时存在两个以上内容不相容的物权,该效力为物权的_效力。 A.排他效力
33、B.优先效力 C.追及效力 D.妨害排除效力(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排他效力是指在同一标的物上不能同时存在两个以上内容不相容的物权,亦即在同一物上已存在的物权具有排除在该物上再成立与其内容互不相容的物权的效力。34.下列物权中,属于动产物权的是_ A.典权 B.地役权 C.留置权 D.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根据留置权的概念得知,留置的物必须为动产,而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35.对物权法定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_ A.物权的种类是法定的,其他可以任意创设 B.物权的内容是法定的,其他可以任意创设 C.物权的效力是法定的,其他可以任意
34、创设 D.物权的种类和物权的内容是法定的,不能任意创设(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所谓物权法定原则,亦称物权法定主义,是指物权的种类与内容只能由法律来规定,不允许当事人自由创设。36.非财产所有人根据法律的规定或所有人的意思对他人之物所享有的权利,在民法上称之为_ A.所有权 B.自物权 C.他物权 D.绝对权(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他物权是在他人所有的物上设定或享有的权利,源于罗马法,是指权利人根据法律规定或合同的约定,对他人之物享有的进行有限支配的物权。37.我国现行的物权法,确立了公示公信原则为我国物权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下列各情形中适用公示原则
35、的是_ A.甲继承其父房产一套 B.甲接受乙赠与的一套房产 C.甲的房屋被依法拆迁 D.甲的房屋被法院判给乙(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公示指确认物权设立、变动的依据,如登记。物权公示是为了让他人清楚地知道谁是权利人,以维护权利人、与交易有关的人的合法权益。本题中选项 B甲接受赠与的房屋,需要办理房屋过户登记,故选 B。38.依据我国物权法的规定,下列不属于物权保护方法的是_ A.请求返还原物 B.请求赔偿损失 C.请求确认物权 D.支付定金(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物权受侵害的保护方法有请求:返还原物、赔偿损失、赔礼道歉、修理、更换、重作、支付违约金
36、等。故选项 D是错误的。39.下列属于主物与从物关系的是_ A.母鸡与鸡蛋 B.上衣与裤子 C.锁与钥匙 D.房屋与窗户(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根据两个物在物理上相互独立,而在经济用途上又相互联系的关系,把物划分为主物和从物。40.下列属于原物与孳息的关系的是_ A.母鸡与其所下的蛋 B.鸡蛋与其孵出的小鸡 C.制冰机与其制出的冰块 D.牛奶与奶酪(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原物和孳息,是依照物的衍生关系划分的。所谓衍生关系是指从一物基础上产生新物,原物和新物独立存在。因此选项 A正确。二、B简答题/B(总题数:9,分数:36.00)41.简述代理的
37、概念与特征。(分数:4.00)_正确答案:(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行为,其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的一种民事法律制度。 代理具有如下法律特征:(1)代理是能够产生民事法律后果的民事行为;(2)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行为;(3)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独立为意思表示;(4)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解析:42.简述无权代理的概念与特征。(分数:4.00)_正确答案:(无权代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无权代理,是指行为人既没有代理权,也没有令相对人相信其有代理权的理由,而以被代理人名义所为的代理。广义的无权代理包括狭义的无权代理和表见代理。 无权代
38、理具有以下特征:(1)行为人没有代理权;(2)行为人以被代理人名义实施了代理行为;(3)行为人与第三人所为的行为不是违法行为。)解析:43.简述滥用代理权的表现形式及法律后果。(分数:4.00)_正确答案:(滥用代理权是指代理人利用代理权实施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行为。其表现形式主要有:(1)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同自己进行民事活动的行为;(2)代理人同时代理双方当事人实施同一项民事活动的行为;(3)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行为。 滥用代理权的法律后果:滥用代理权的行为违反了代理的宗旨,为无效的民事行为。该行为如果给被代理人造成损失的,代理人应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
39、,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由代理人和第三人承担连带责任。)解析:44.简述时效的概念及类型。(分数:4.00)_正确答案:(时效,是指某种法定事实状态经过法定期间而产生一定法律后果的法律制度。 根据引起时效发生事实状态的不同以及导致的法律效果的不同,时效可以分为取得时效和消灭时效。(1)取得时效。取得时效,是指占有他人财产,持续达到法定期限,即可依法取得该项财产的所有权的法律制度。取得时效是占有他人财产这一事实状态在法定期限内持续存在,从而导致一定的法律后果,所以又称为占有时效。(2)消灭时效。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不行使权利的状态持续达到法定期限,即发生该权利不受法律保护后果的法律制度。我国民法通
40、则仅规定了诉讼时效,相当于外国法上的消灭时效。)解析:45.简述诉讼时效的效力。(分数:4.00)_正确答案:(诉讼时效的效力,是指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发生的法律后果。诉讼时效的效力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权利人的起诉权并不消灭;(2)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权利人丧失了胜诉权;(3)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权利人的实体权利本身并不消灭。)解析:46.简述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的区别。(分数:4.00)_正确答案:(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两者的适用范围不同;(2)两者期间的可变性不同;(3)两者的法律后果不同;(4)两者的援用条件不同;(5)两者的起算时间不同。)解析:47.简述物权的概念与特征。(分数:4.00)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