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自考-7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的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C江泽民 D胡锦涛(分数:1.00)A.B.C.D.2.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党的文献是( )A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B关于加强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C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D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分数:1.00)A.B.C.D.3.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会议是中共十一届( )A二中全会 B三
2、中全会C四中全会 D五中全会(分数:1.00)A.B.C.D.4.胡锦涛提出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是在( )A中央纪委第一次全体会议讲话中 B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讲话中C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讲话中 D中央纪委第四次全体会议讲话中(分数:1.00)A.B.C.D.5.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最根本的问题是( )A政权问题 B同盟军问题C军队问题 D领导权问题(分数:1.00)A.B.C.D.6.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形式是( )A议会斗争 B武装斗争C罢工斗争 D政党斗争(分数:1.00)A.B.C.D.7.邓小平认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3、B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这个党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分数:1.00)A.B.C.D.8.1980年 5月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 )A社会主义的原则 B社会主义本质C社会主义的方向 D社会主义目的(分数:1.00)A.B.C.D.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是属于( )A社会主义性质 B半资本主义性质C半社会主义性质 D过渡时期性质(分数:1.00)A.B.C.D.10.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 )A四项基本原则 B改革开放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四个现代化
4、(分数:1.00)A.B.C.D.11.我国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改变和铲除原有经济制度 B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僵化体制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分数:1.00)A.B.C.D.12.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国策 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的基本国策C长期的基本国策 D当前的权宜之计(分数:1.00)A.B.C.D.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战略的第三步是指,到 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要( )A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B接近发达国家水平C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D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分数:1.00)A.B.C.D.14.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5、是党的( )A十四大 B十五大C十六大 D十七大(分数:1.00)A.B.C.D.15.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A控制力上 B引导力上C掌握基础产业上 D掌握金融产业上(分数:1.00)A.B.C.D.1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普遍采取了( )A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经营体制B完全由家庭直接经营的经营体制C以集体统一经营为主体的统一经营体制D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内容的责任制(分数:1.00)A.B.C.D.17.法制是依法治国的( )A内容和本质 B手段和目的C表现和形式 D前提和基础(分数:1.00)A.B.C.D.18.我国的政党制度是( )A共产党和民主党派
6、联合执政的多党制度B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多党合作制度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共产党的一党制度(分数:1.00)A.B.C.D.1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 )A马克思主义 B共同理想C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分数:1.00)A.B.C.D.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B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实现共产主义(分数:1.00)A.B.C.D.2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是( )A民主党派 B中国共产党C人民群众 D社会团体(分数:1.00)A.B
7、.C.D.22.构建和谐社会,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的基本思路是( )A民主 B创新C改革 D发展(分数:1.00)A.B.C.D.23.中国的第一大岛是( )A台湾 B海南岛C澎湖列岛 D钓鱼岛(分数:1.00)A.B.C.D.24.素有“东方之珠”美誉的中国地方是( )A上海 B深圳C香港 D澳门(分数:1.00)A.B.C.D.25.20世纪 50年代由中、印、缅三国共同倡导的是( )A不结盟运动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分数:1.00)A.B.C.D.26.邓小平指出我国对外政策的首要任务是( )A对外开放 B争取外援C争取和平 D独立自主(分数:1.
8、00)A.B.C.D.27.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是( )A一极化 B两极格局C多极化 D三足鼎立(分数:1.00)A.B.C.D.28.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 )A各民族一律平等 B各民族广泛团结C各民族共同繁荣 D各民族不断进步(分数:1.00)A.B.C.D.29.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 )A代表工人阶级利益 B振兴中华民族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分数:1.00)A.B.C.D.30.决定一个政党兴衰的根本因素是( )A人心向背 B理论完善C方针正确 D谦虚谨慎(分数:1.00)A.B.C.D.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31.毛泽东关
9、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的主要贡献是( )(分数:2.00)A.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和内容B.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C.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D.全面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32.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是( )(分数:2.00)A.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客观需要B.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C.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D.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赶上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潮流的客观需要33.我国已总体上实现小康,这是( )(分数:2.00)A.低水平的小康B.不全面的小康C.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D.不合格的小康34.实施可
10、持续发展战略必须( )(分数:2.00)A.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B.合理利用资源,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C.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建设生态文明D.加强污染的治理,保护生态环境35.改革开放时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包括( )(分数:2.00)A.西柏坡精神B.“两弹一星”精神C.青藏铁路精神D.抗击“非典”精神3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包括( )(分数:2.00)A.思想道德建设B.精神文明建设C.教育科学文化建设D.民主法制建设37.台湾问题是( )(分数:2.00)A.殖民主义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B.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C.中国的内政问题D.中美关系中的最大障碍38.
11、“一国两制”中的一个国家的含义是( )(分数:2.00)A.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B.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C.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D.坚决反对“台独”言行39.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处理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的方针是( )(分数:2.00)A.长期共存B.互相监督C.肝胆相照D.荣辱与共40.我国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因为我国( )(分数:2.00)A.消灭了民族压迫B.消除了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C.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形成了平等、互助、团结、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三、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30.00)41.邓小平理论的主要贡献是什么?(分数:6.0
12、0)_42.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关系是什么?(分数:6.00)_4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新民主主义社会有什么主要区别?(分数:6.00)_44.依法治国和党的领导的关系是什么?(分数:6.00)_4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分数:6.00)_四、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0.00)4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分数:10.00)_47.怎样理解加强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辩证关系?(分数:10.00)_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自考-7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
13、: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的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C江泽民 D胡锦涛(分数:1.00)A.B.C.D. 解析:2.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党的文献是( )A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B关于加强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C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D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分数:1.00)A. B.C.D.解析:3.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会议是中共十一届( )A二中全会 B三中全会C四中全会 D五中全会(分数:1.00)A.B. C.D.解析:4.胡锦涛提
14、出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是在( )A中央纪委第一次全体会议讲话中 B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讲话中C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讲话中 D中央纪委第四次全体会议讲话中(分数:1.00)A.B.C. D.解析:5.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最根本的问题是( )A政权问题 B同盟军问题C军队问题 D领导权问题(分数:1.00)A.B.C.D. 解析:6.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形式是( )A议会斗争 B武装斗争C罢工斗争 D政党斗争(分数:1.00)A.B. C.D.解析:7.邓小平认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这个党C解放思想,实
15、事求是 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分数:1.00)A. B.C.D.解析:8.1980年 5月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 )A社会主义的原则 B社会主义本质C社会主义的方向 D社会主义目的(分数:1.00)A.B. C.D.解析: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是属于( )A社会主义性质 B半资本主义性质C半社会主义性质 D过渡时期性质(分数:1.00)A. B.C.D.解析:10.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 )A四项基本原则 B改革开放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四个现代化(分数:1.00)A.B.
16、C. D.解析:11.我国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改变和铲除原有经济制度 B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僵化体制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分数:1.00)A.B.C.D. 解析:12.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国策 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的基本国策C长期的基本国策 D当前的权宜之计(分数:1.00)A.B.C. D.解析: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战略的第三步是指,到 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要( )A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B接近发达国家水平C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D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分数:1.00)A.B.C.D. 解析:14.提出全面建设小康
17、社会,是党的( )A十四大 B十五大C十六大 D十七大(分数:1.00)A.B.C. D.解析:15.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A控制力上 B引导力上C掌握基础产业上 D掌握金融产业上(分数:1.00)A. B.C.D.解析:1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普遍采取了( )A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经营体制B完全由家庭直接经营的经营体制C以集体统一经营为主体的统一经营体制D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内容的责任制(分数:1.00)A.B.C.D. 解析:17.法制是依法治国的( )A内容和本质 B手段和目的C表现和形式 D前提和基础(分数:1.00)A.B.C.D. 解析:18.我
18、国的政党制度是( )A共产党和民主党派联合执政的多党制度B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多党合作制度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共产党的一党制度(分数:1.00)A.B.C. D.解析:1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 )A马克思主义 B共同理想C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分数:1.00)A.B. C.D.解析: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B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实现共产主义(分数:1.00)A.B. C.D.解析:2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是( )A民主党
19、派 B中国共产党C人民群众 D社会团体(分数:1.00)A.B. C.D.解析:22.构建和谐社会,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的基本思路是( )A民主 B创新C改革 D发展(分数:1.00)A.B.C.D. 解析:23.中国的第一大岛是( )A台湾 B海南岛C澎湖列岛 D钓鱼岛(分数:1.00)A. B.C.D.解析:24.素有“东方之珠”美誉的中国地方是( )A上海 B深圳C香港 D澳门(分数:1.00)A.B.C. D.解析:25.20世纪 50年代由中、印、缅三国共同倡导的是( )A不结盟运动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分数:1.00)A.B. C.D.解析:
20、26.邓小平指出我国对外政策的首要任务是( )A对外开放 B争取外援C争取和平 D独立自主(分数:1.00)A.B.C. D.解析:27.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是( )A一极化 B两极格局C多极化 D三足鼎立(分数:1.00)A.B.C. D.解析:28.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 )A各民族一律平等 B各民族广泛团结C各民族共同繁荣 D各民族不断进步(分数:1.00)A.B.C. D.解析:29.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 )A代表工人阶级利益 B振兴中华民族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分数:1.00)A.B.C.D. 解析:30.决定一个政党兴衰的根本因素是( )A人心
21、向背 B理论完善C方针正确 D谦虚谨慎(分数:1.00)A. B.C.D.解析: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31.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的主要贡献是( )(分数:2.00)A.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和内容 B.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C.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 D.全面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解析:32.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是( )(分数:2.00)A.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客观需要 B.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C.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D.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赶上世界经济
22、、科技发展潮流的客观需要 解析:33.我国已总体上实现小康,这是( )(分数:2.00)A.低水平的小康 B.不全面的小康 C.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D.不合格的小康解析:34.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 )(分数:2.00)A.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 B.合理利用资源,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 C.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建设生态文明D.加强污染的治理,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35.改革开放时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包括( )(分数:2.00)A.西柏坡精神B.“两弹一星”精神C.青藏铁路精神 D.抗击“非典”精神 解析:3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包括( )(分数:2.00)A.思想道德
23、建设 B.精神文明建设C.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D.民主法制建设解析:37.台湾问题是( )(分数:2.00)A.殖民主义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B.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 C.中国的内政问题 D.中美关系中的最大障碍 解析:38.“一国两制”中的一个国家的含义是( )(分数:2.00)A.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B.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 C.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D.坚决反对“台独”言行 解析:39.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处理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的方针是( )(分数:2.00)A.长期共存 B.互相监督 C.肝胆相照 D.荣辱与共 解析:40.我国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24、会主义,这是因为我国( )(分数:2.00)A.消灭了民族压迫 B.消除了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C.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形成了平等、互助、团结、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 解析:三、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30.00)41.邓小平理论的主要贡献是什么?(分数:6.00)_正确答案:(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的主要贡献是:它贯穿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主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5、理论。)解析:42.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关系是什么?(分数:6.00)_正确答案:(1)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之间密不可分,互为条件。(2)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有赖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如果经济落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实现共同富裕只能是一句空话。(3)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为条件的。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如果我们不坚持社会主义,搞两极分化,生产力既得不到解放,也得不到发展。)解析:4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新民主主义社会有什么主要区别?(分数
26、:6.00)_正确答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社会性质上存在着根本区别。(1)它们的经济基础不同。前者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经占有主体地位,已经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后者公有制经济还不是社会经济的主体。(2)它们的主要矛盾不同。前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而后者的主要矛盾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矛盾,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3)它们的根本任务不同。前者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而后者的根本任务除了发展生产力外,还要抓阶级斗争,解决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问题。)解析:44.依法治国和党的领导的关系是什么?(分数:6.00)_正确
27、答案:(1)依法治国和党的领导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我们决不能以党代政,也决不能以党代法。(2)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表明党是依法治国的倡导者,党领导人民制定法律,并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3)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从根本上是一致的,要在实践中把二者统一起来,要不断地探索党的领导在依法治国中的基本模式和基本方法,制定执政党与人大、政府的关系模式的法律原则。)解析:4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分数:6.00)_正确答案:(1)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
28、局。(2)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3)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解析:四、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0.00)4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分数:10.00)_正确答案:(1)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了毛泽东思想,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了宝贵经验,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2)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
29、中央领导集体开创了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4)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解析:47.怎样理解加强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辩证关系?(分数:10.00)_正确答案:(1)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我们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党的最根本
30、的使命,就是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最大优势。(2)人民当家作主则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全国各族人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党只有真正做到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3)依法治国是党和国家基本的治国方略。在现代社会中,执政党的权力必须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才能成为管理国家的社会公共权力。党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使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符合法治的原则,使党的执政活动严格地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总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