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自考-17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0,分数:40.00)1.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的会议是党的_ A.十四大 B.十四届三中全会 C.十五大 D.十六大(分数:2.00)A.B.C.D.2.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_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发展 D.统筹兼顾(分数:2.00)A.B.C.D.3.邓小平在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时特别强调的是要_ A.实事求是 B.解放思想 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分数:2.00)A.B.C.D.4.首次
2、明确提出执政党建设问题的会议是_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七大 C.中共六届七中全会 D.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分数:2.00)A.B.C.D.5.“社会主义本质”中的生产力方面的目标是_ A.消灭剥削 B.消除两极分化 C.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分数:2.00)A.B.C.D.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_ A.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D.底子薄、人口多、生产力落后与资源相对紧缺之间的矛盾(分数:2.00)A.B
3、.C.D.7.“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中,改革开放是_ A.兴国之要 B.力量之源 C.立国之本 D.强国之路(分数:2.00)A.B.C.D.8.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中,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_ A.目的 B.前提 C.动力 D.方向(分数:2.00)A.B.C.D.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是_ A.1990 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B.到 20 世纪末,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两番,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C.到 21 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D.到 21 世纪
4、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十分富裕(分数:2.00)A.B.C.D.10.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_ A.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干群融洽 B.生产发展、生活富足、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干群融洽 C.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淳朴、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D.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分数:2.00)A.B.C.D.1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主要是指_ A.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B.资产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关系 C.资产的运行方式和经营机制 D.产权制度的管理制度(分数:2.00)A.B.C.D.12.社会保障体
5、系的最高层次是_ A.社会保障 B.社会福利 C.社会救助 D.优抚安置(分数:2.00)A.B.C.D.13.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_ A.物质文明 B.精神文明 C.政治文明 D.生态文明(分数:2.00)A.B.C.D.14.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是在_ A.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 B.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 C.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D.全国人大十一届一次会议(分数:2.00)A.B.C.D.15.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_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A.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B.集体主义道德信念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D.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分数:2.00
6、)A.B.C.D.16.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_ A.培育四有公民 B.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C.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D.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分数:2.00)A.B.C.D.17.第一次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概念的党的会议是_ A.十六届二中全会 B.十六届三中全会 C.十六届四中全会 D.十六届五中全会(分数:2.00)A.B.C.D.1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加强_ A.民主政治建设 B.法制建设 C.文化建设 D.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分数:2.00)A.B.C.D.19.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是在_ A.197
7、9 年 B.1982 年 C.1983 年 D.1984 年(分数:2.00)A.B.C.D.20.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关系和外交政策的变化取决于_ A.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B.国家利益 C.国家的性质 D.国家力量(分数:2.00)A.B.C.D.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5,分数:15.00)21.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在于它_ A.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B.是指导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指南 C.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D.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分数:3.00)A.B.C.D.22.社会主义
8、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包含_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分数:3.00)A.B.C.D.23.我国对外开放所采取的办法是_ A.分步骤、有层次 B.齐头并进、共同发展 C.由点到面、逐步推进、全面展开 D.点面结合、部分开放(分数:3.00)A.B.C.D.24.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功能有_ A.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和合理流动 B.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C.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经济的运行 D.实现共同富裕(分数:3.00)A.B.C.D.25.“
9、一国两制”中的一个国家的含义是_ A.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B.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 C.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D.坚决反对“台独”言行(分数:3.00)A.B.C.D.三、B简答题/B(总题数:6,分数:30.00)26.毛泽东思想的主要贡献是什么?(分数:5.00)_27.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关系?(分数:5.00)_28.简述社会主义社会按劳分配的内容。(分数:5.00)_29.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分数:5.00)_30.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分数:5.00)_31.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什么?(分数:5.00)_四
10、、B论述题/B(总题数:1,分数:15.00)32.国家统计局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发展,综合国力持续增强,经济结构逐步合理。国内生产总值从 1978 年的 3624 亿元人民币增加到 2001 年的 95933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率为 9.4%,超出世界同期年均增长率 6.1 个百分点,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当然,国家统计局也不讳言:中国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诸如结构不合理造成的经济增长质量不高问题,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各收入阶层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社会保障滞后加大了城乡部分群众生活的困难,以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等,并提请有关方面继续
11、给予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 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分数:15.00)_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自考-17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0,分数:40.00)1.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的会议是党的_ A.十四大 B.十四届三中全会 C.十五大 D.十六大(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进了党章。答案为 D。2.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_ A.发展 B.以人为本
12、 C.全面协调发展 D.统筹兼顾(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答案为 D。3.邓小平在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时特别强调的是要_ A.实事求是 B.解放思想 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邓小平在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时特别强调的是要解放思想。答案为 B。4.首次明确提出执政党建设问题的会议是_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七大 C.中共六届七中全会 D.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首次明确指出了执政党建设的问题。答案为 A。5.“社
13、会主义本质”中的生产力方面的目标是_ A.消灭剥削 B.消除两极分化 C.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中关于生产力方面的目标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答案为 D。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_ A.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D.底子薄、人口多、生产力落后与资源相对紧缺之间的矛盾(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
14、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答案为 B。7.“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中,改革开放是_ A.兴国之要 B.力量之源 C.立国之本 D.强国之路(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答案为 D。8.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中,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_ A.目的 B.前提 C.动力 D.方向(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答案为 C。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是_ A.1990 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B.
15、到 20 世纪末,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两番,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C.到 21 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D.到 21 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十分富裕(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答案为 A。10.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_ A.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干群融洽 B.生产发展、生活富足、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干群融洽 C.生产发展、
16、生活宽裕、乡风淳朴、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D.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答案为 D。1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主要是指_ A.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B.资产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关系 C.资产的运行方式和经营机制 D.产权制度的管理制度(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主要是指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答案为 A。12.社会保障体系的最高层次是_ A.社会保障 B.社会福利 C.社会救助 D
17、.优抚安置(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最高层次。答案为 B。13.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_ A.物质文明 B.精神文明 C.政治文明 D.生态文明(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答案为 D。14.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是在_ A.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 B.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 C.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D.全国人大十一届一次会议(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在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正式写入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内
18、容。答案为 C。15.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_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A.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B.集体主义道德信念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D.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答案为C。16.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_ A.培育四有公民 B.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C.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D.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19、和中心环节。答案为 C。17.第一次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概念的党的会议是_ A.十六届二中全会 B.十六届三中全会 C.十六届四中全会 D.十六届五中全会(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2004 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概念。答案为 C。1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加强_ A.民主政治建设 B.法制建设 C.文化建设 D.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通过民主法治来促进社会公平正
20、义。答案为 A。19.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是在_ A.1979 年 B.1982 年 C.1983 年 D.1984 年(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1982 年 1 月 11 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华人协会主席李耀滋时说:九条方针是以叶副主席的名义提出来的,实际上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答案为 B。20.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关系和外交政策的变化取决于_ A.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B.国家利益 C.国家的性质 D.国家力量(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外交工作归根到底就是要坚定不移地维护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也即国家利益是
21、国家关系和外交政策变化的决定性因素。答案为 B。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5,分数:15.00)21.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在于它_ A.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B.是指导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指南 C.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D.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分数:3.00)A. B. C. D.解析:解析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邓小平理论提高了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是指导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指南。(2)邓小平理论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保证,是党
22、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3)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是毛泽东思想,因此 D 项不能入选。答案为 ABC。2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包含_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分数:3.00)A. B. C. D. 解析:解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23、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答案为 ABCD。23.我国对外开放所采取的办法是_ A.分步骤、有层次 B.齐头并进、共同发展 C.由点到面、逐步推进、全面展开 D.点面结合、部分开放(分数:3.00)A. B.C. D.解析:解析 我国的对外开放是采取分步骤、有层次、由点到面、逐步推进、全面展开的办法。答案为AC。24.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功能有_ A.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和合理流动 B.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C.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经济的运行 D.实现共同富裕(分数:3.00)A. B. C. D.解析
24、:解析 社会保障体系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2)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3)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节经济的运行。答案为 ABC。25.“一国两制”中的一个国家的含义是_ A.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B.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 C.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D.坚决反对“台独”言行(分数:3.00)A. B. C. D. 解析:解析 “一国两制”中的一个国家的含义是: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坚决反对制造“台湾独立”、“两个中国”、
25、“一中一台”的言行。答案为 ABCD。三、B简答题/B(总题数:6,分数:30.00)26.毛泽东思想的主要贡献是什么?(分数:5.00)_正确答案:(毛泽东思想作为一种科学指导思想,是由一系列基本理论和活的灵魂构成的科学体系。它的主要贡献:正确地回答了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建立了新中国;创造性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改造、怎样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问题,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积极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探索,取得了宝贵的经验与教训,为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解析:27.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关系?(分数:5.00)
26、_正确答案:(1)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但是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需要通过若干阶段的具体目标,有步骤、分阶段地向前推进。中国共产党过去制定的民主革命的纲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纲领以及现在制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都是党在特定历史阶段的最低纲领。(2)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全部历史过程。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的制定指明前进方向;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的条件。(3)共产党人必须有远大理想,坚持最高纲领,但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为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而奋斗。)解析:28
27、.简述社会主义社会按劳分配的内容。(分数:5.00)_正确答案:(按劳分配的内容是: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收入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收入,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解析:29.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分数:5.00)_正确答案:(1)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
28、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解析:30.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分数:5.00)_正确答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
29、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共同完成党的执政目标和执政任务而奋斗的现实要求。(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目标的统一。)解析:31.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什么?(分数:5.00)_正确答案:(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
30、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解析:四、B论述题/B(总题数:1,分数:15.00)32.国家统计局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发展,综合国力持续增强,经济结构逐步合理。国内生产总值从 1978 年的 3624 亿元人民币增加到 2001 年的 95933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率为 9.4%,超出世界同期年均增长率 6.1 个百分点,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当然,国家统计局也不讳言:中国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诸如结构不合理造成的经济增长质量不高问题,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各收入阶层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社会保障滞后加大了城乡部分群众生活的困难,以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等,并提请有关方面继续给予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 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分数:15.00)_正确答案:(1)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 (2)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3)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4)当前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