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自考-15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产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是(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分数:1.00)A.B.C.D.2.邓小平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的会议是(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C党的十二大 D党的十三大(分数:1.00)A.B.C.D.3.党的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是( )A实事求是 B理论联系实际C一切从实际出发 D在实践
2、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分数:1.00)A.B.C.D.4.邓小平特别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重要意义的讲话是( )A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B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D解放思想,独立思考(分数:1.00)A.B.C.D.5.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原因是( )A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B大革命存留的政治影响和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C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及政策的正确D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的基本国情(分数:1.00)A.B.C.D.6.1950 年 6 月,毛泽东在七届三中全会上作的重要讲话是(
3、 )A不要四面出击 B关于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论十大关系(分数:1.00)A.B.C.D.7.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A劳动者素质 B科学技术C教育水平 D经济水平(分数:1.00)A.B.C.D.8.社会主义两大原则的概括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雏形,这两大原则是( )A公有制、按劳分配 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C发展生产、共同致富 D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分数:1.00)A.B.C.D.9.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出明确概括的是(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分数:1.00)A.B.C.D.10.党的十
4、五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A基本路线 B基本方针C基本纲领 D基本政策(分数:1.00)A.B.C.D.11.我们党提出改革的理论基础是( )A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B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D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分数:1.00)A.B.C.D.12.首先全面阐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问题的是( )A马克思 B列宁C毛泽东 D邓小平(分数:1.00)A.B.C.D.13.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 )A生产发展 B生活富裕C乡风文明 D管理民主(分数:1.00)A.B.C.D.14.我国经济发展必须着力解决的战略重点之一是( )A第三产业 B制造业
5、、支柱产业C金融、保险业 D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分数:1.00)A.B.C.D.15.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是( )A承包制 B股份合作制C租赁制 D股份制(分数:1.00)A.B.C.D.16.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具体的是指( )A社会主义经济的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 B公有资产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的关系C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形式 D公有资产的最终归属问题(分数:1.00)A.B.C.D.17.江泽民第一次把“依法治国”作为党和国家基本的治国方略郑重提出是在( )A党的十三大 B党的十四大C党的十五大 D党的十六大(分数:1.00)A.B.C.D.18.依法治国的
6、主体是( )A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 B国家公职人员C国家事务 D社会事务(分数:1.00)A.B.C.D.19.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根本任务是( )A普及文化知识 B满足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需求C繁荣文化市场 D构建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分数:1.00)A.B.C.D.20.毛泽东提出繁荣文化艺术的方针是( )A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C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D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分数:1.00)A.B.C.D.21.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所取得的成就不包括( )A顺利完成“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B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 1000 美元C中国经济连续 20 多年平均增长率达到
7、 9%以上D基本实现了全面小康(分数:1.00)A.B.C.D.22.继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是( )A加强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问题 B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C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问题 D保持经济快速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问题(分数:1.00)A.B.C.D.23.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是( )A霍英东 B马万祺C董建华 D何厚铧(分数:1.00)A.B.C.D.24.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将对台方针政策法律化的时间是( )A2004 年 B2005 年C2006 年 D2007 年(分数:1.00)A.B.C.D.25.经济全球化是( )A资
8、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客观趋势B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客观趋势C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趋势D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资本输出的客观趋势(分数:1.00)A.B.C.D.26.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是实现( )A和平发展 B国家安全C社会进步 D繁荣昌盛(分数:1.00)A.B.C.D.2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A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B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C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动力D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保证(分数:1.00)A.B.C.D.28.新世纪新阶段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主线是( )A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B党的执政能力
9、建设和先进性建设C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 D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分数:1.00)A.B.C.D.29.加强党的建设,关键是( )A加强思想建设 B加强组织建设C加强作风建设 D坚持从严治党(分数:1.00)A.B.C.D.30.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是( )A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坚持理论联系实际C保持党的先进性 D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分数:1.00)A.B.C.D.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31.毛泽东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奠定理论基础的文章是( )(分数:2.00)A.实践论B.矛盾论C.反对本本主义D.关于纠正党的错误思想32.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10、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分数:2.00)A.1929 年毛泽东在一封信中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概念B.1929 年毛泽东主持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中提出“反对主观主义”问题C.1930 年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论断D.1941 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实事求是的含义作出了界定33.1992 年春,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是( )(分数:2.00)A.是否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B.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C.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D.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34.2002 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党的
11、先进性和增强党的战斗力的决定性因素是( )(分数:2.00)A.体现时代性B.突出继承性C.把握规律性D.富于创造性35.为实现“十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必须把( )(分数:2.00)A.发展作为主题B.结构调整作为主线C.改革开放和科学技术进步作为动力D.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36.实现 2010 年的奋斗目标,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是指( )(分数:2.00)A.产业结构由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变B.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C.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D.宏观调控方式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方式转变37.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改革、
12、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分数:2.00)A.改革是目的B.稳定是前提C.发展是目的D.改革是动力38.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目标要求是( )(分数:2.00)A.科学执政B.团结执政C.民主执政D.依法执政39.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包括( )(分数:2.00)A.爱祖国爱人民B.爱劳动爱科学C.有理想有道德D.爱社会主义40.文化体制改革的原则要求包括( )(分数:2.00)A.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B.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C.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D.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三、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30.00)41.近代中国社会
13、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分数:6.00)_42.陈云“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分数:6.00)_43.如何正确理解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分数:6.00)_44.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在政权结构上的阶级状况是怎样的?(分数:6.00)_45.“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分数:6.00)_四、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0.00)4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重要意义是什么?(分数:10.00)_47.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分数:10.00)_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自考-15 答案解析(总分:100.
1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产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是(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分数:1.00)A. B.C.D.解析:2.邓小平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的会议是(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C党的十二大 D党的十三大(分数:1.00)A.B.C. D.解析:3.党的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是( )A实事求是 B理论联系实际C一切从实际出发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分数:1.00)A.B.C. D.解析:4.邓小
15、平特别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重要意义的讲话是( )A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B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D解放思想,独立思考(分数:1.00)A.B.C. D.解析:5.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原因是( )A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B大革命存留的政治影响和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C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及政策的正确D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的基本国情(分数:1.00)A.B.C.D. 解析:6.1950 年 6 月,毛泽东在七届三中全会上作的重要讲话是( )A不要四面出击 B关于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6、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论十大关系(分数:1.00)A. B.C.D.解析:7.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A劳动者素质 B科学技术C教育水平 D经济水平(分数:1.00)A.B. C.D.解析:8.社会主义两大原则的概括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雏形,这两大原则是( )A公有制、按劳分配 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C发展生产、共同致富 D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分数:1.00)A.B.C. D.解析:9.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出明确概括的是(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分数:1.00)A.B. C.D.解析:10.党的十五大制定了党在
1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A基本路线 B基本方针C基本纲领 D基本政策(分数:1.00)A.B.C. D.解析:11.我们党提出改革的理论基础是( )A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B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D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分数:1.00)A. B.C.D.解析:12.首先全面阐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问题的是( )A马克思 B列宁C毛泽东 D邓小平(分数:1.00)A.B.C. D.解析:13.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 )A生产发展 B生活富裕C乡风文明 D管理民主(分数:1.00)A. B.C.D.解析:14.我国经济发展必须着力解决的战略重点之一是( )A
18、第三产业 B制造业、支柱产业C金融、保险业 D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分数:1.00)A.B.C.D. 解析:15.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是( )A承包制 B股份合作制C租赁制 D股份制(分数:1.00)A.B.C.D. 解析:16.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具体的是指( )A社会主义经济的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 B公有资产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的关系C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形式 D公有资产的最终归属问题(分数:1.00)A.B.C. D.解析:17.江泽民第一次把“依法治国”作为党和国家基本的治国方略郑重提出是在( )A党的十三大 B党的十四大C党的十五大 D党的十六大(分数:
19、1.00)A.B.C. D.解析:18.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A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 B国家公职人员C国家事务 D社会事务(分数:1.00)A. B.C.D.解析:19.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根本任务是( )A普及文化知识 B满足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需求C繁荣文化市场 D构建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分数:1.00)A.B.C. D.解析:20.毛泽东提出繁荣文化艺术的方针是( )A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C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D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分数:1.00)A.B. C.D.解析:21.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所取得的成就不包括( )A顺利完成“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B人均国
20、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 1000 美元C中国经济连续 20 多年平均增长率达到 9%以上D基本实现了全面小康(分数:1.00)A.B.C.D. 解析:22.继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是( )A加强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问题 B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C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问题 D保持经济快速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问题(分数:1.00)A.B. C.D.解析:23.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是( )A霍英东 B马万祺C董建华 D何厚铧(分数:1.00)A.B.C. D.解析:24.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将对台方针政策法律化的时间是( )A2004 年 B200
21、5 年C2006 年 D2007 年(分数:1.00)A.B. C.D.解析:25.经济全球化是(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客观趋势B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客观趋势C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趋势D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资本输出的客观趋势(分数:1.00)A.B. C.D.解析:26.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是实现( )A和平发展 B国家安全C社会进步 D繁荣昌盛(分数:1.00)A. B.C.D.解析:2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A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B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C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动力D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保证(
22、分数:1.00)A. B.C.D.解析:28.新世纪新阶段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主线是( )A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B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C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 D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分数:1.00)A.B. C.D.解析:29.加强党的建设,关键是( )A加强思想建设 B加强组织建设C加强作风建设 D坚持从严治党(分数:1.00)A. B.C.D.解析:30.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是( )A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坚持理论联系实际C保持党的先进性 D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分数:1.00)A.B.C.D. 解析: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31
23、.毛泽东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奠定理论基础的文章是( )(分数:2.00)A.实践论 B.矛盾论 C.反对本本主义D.关于纠正党的错误思想解析:32.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分数:2.00)A.1929 年毛泽东在一封信中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概念 B.1929 年毛泽东主持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中提出“反对主观主义”问题 C.1930 年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论断 D.1941 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实事求是的含义作出了界定解析:33.1992 年春,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是( )(分数:2.00)A.是否有利于推进中
24、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B.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C.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D.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 解析:34.2002 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增强党的战斗力的决定性因素是( )(分数:2.00)A.体现时代性 B.突出继承性C.把握规律性 D.富于创造性 解析:35.为实现“十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必须把( )(分数:2.00)A.发展作为主题 B.结构调整作为主线 C.改革开放和科学技术进步作为动力 D.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 解析:36.实现 2010 年的奋斗目标,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是指( )(分数:
25、2.00)A.产业结构由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变 B.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C.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D.宏观调控方式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方式转变解析:37.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分数:2.00)A.改革是目的B.稳定是前提 C.发展是目的 D.改革是动力 解析:38.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目标要求是( )(分数:2.00)A.科学执政 B.团结执政C.民主执政 D.依法执政 解析:39.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包括( )(分数:2.00)A.爱祖国爱人民 B.爱劳动爱科学 C.有理想有道德D.爱社会主义 解析:4
26、0.文化体制改革的原则要求包括( )(分数:2.00)A.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B.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C.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D.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解析:三、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30.00)41.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分数:6.00)_正确答案:(1)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和封建势力的日益勾结,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2)在中国社会经济中,封建剥削制度仍占明显优势,民族资本始终没有成为主要形式。(3)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中国人民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不自由为世界少见。)解析:42.陈云“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
27、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分数:6.00)_正确答案:(1)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是补充;(2)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范围内进行自由生产是补充;(3)在流通领域,国家市场是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补充。)解析:43.如何正确理解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分数:6.00)_正确答案:(1)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要通过改革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来解放生产力。在阶级社会里,通过阶级斗争,通过革命来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2)邓小平认为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
28、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这是不完全的。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解析:44.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在政权结构上的阶级状况是怎样的?(分数:6.00)_正确答案:(进入改革开放时期,随着我国社会生活发生的深刻变化,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阶级,一切拥护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以及新产生的社会阶层,都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即都是人民的组成部分。)解析:45.“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分数:6.00)_正确答案:(1)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世界上只有一个中
29、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坚决反对制造“台湾独立”、“一中一台”的言行。(2)两制并存。国家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3)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4)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关键靠中国人自己。)解析:四、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0.00)4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重要意义是什么?(分数:10.00)_正确答案:(1)它是指引党和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实现我国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保证。(2)它代表着中国人民
30、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意志和愿望,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伟大智慧的结晶,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面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它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地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不同时期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统一,展示了马克思主义旺盛的生命力。)解析:47.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分数:10.00)_正确答案:(1)要用相当长的时间发展社会生产力,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2)我们必须用相当长的时间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生产力落后的状况,逐步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才能进入社会主义比较成熟阶段。(3)当前的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也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经历更长的时期。当今世界正处在新技术革命的浪潮之中,现代化的含义在变化,各国经济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我们以更快的发展建设,付出更大的代价,基本上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