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自考-12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1943 年毛泽东具体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文献是( )A目前形势和党的任务B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C新民主主义论D中共中央关于共产国际执行主席团提议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分数:1.00)A.B.C.D.2.党的思想路线基本内容的表述,第一次明确提出的党的会议是中共(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五中全会C十二大 D十三大(分数:1.00)A.B.C.D.3.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 )A实事求是 B理论联系实际C
2、一切从实际出发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分数:1.00)A.B.C.D.4.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 )A无产阶级的领导 B人民大众的参与C反对帝国主义 D反对封建主义(分数:1.00)A.B.C.D.5.1953 年,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提出了加快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 )A土地革命的总路线 B过渡时期的总路线C社会主义的建设总路线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分数:1.00)A.B.C.D.6.社会主义本质的最终目标是( )A完全解放生产力 B实现共同富裕C人的全面发展 D彻底消灭剥削(分数:1.00)A.B.C.D.7.邓小平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概念的时间是
3、( )A1980 年 5 月 B1984 年初C1985 年 4 月 D1986 年底(分数:1.00)A.B.C.D.8.我们党全面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讲话中B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C党的十二大报告中D党的十三大报告中(分数:1.00)A.B.C.D.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然经历的阶段B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特定阶段C发展中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特定阶段D我国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分数:1.00)A.B.C.D.10.邓小平指出
4、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主要标准是( )A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 B是否有利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C是否有利予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 D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分数:1.00)A.B.C.D.1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二次革命是( )A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B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C把新民主主义中国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的中国D把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变成了一个初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分数:1.00)A.B.C.D.1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消灭剥削 B按劳分配C发展生产力 D实现共同富裕(分数:1.00)A
5、.B.C.D.13.中国共产党把“三步走”的战略的第三步具体化,提出三个阶段目标的会议是中共( )A十三大 B十五大C十六大 D十七大(分数:1.00)A.B.C.D.1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占主体地位的经济应当是( )A私营经济 B个体经济C公有制经济 D外资经济(分数:1.00)A.B.C.D.15.我国现阶段不同国有企业职工,付出同样的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会有所差别,这是因为( )A贯彻按劳分配会使一部分企业先富起来B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是结合在一起的C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企业的经营成果联系在一起D按劳分配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分数:1.00)A.B.
6、C.D.16.我国政体是( )A人民民主专政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分数:1.00)A.B.C.D.17.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 )A坚持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C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D实现社会主义自由(分数:1.00)A.B.C.D.18.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集体主义 B爱国主义C国际主义 D为人民服务(分数:1.00)A.B.C.D.19.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标准的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C江泽民 D胡锦涛(分数:1.00)A.B.C.D.20.第一次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7、重要概念的党的会议是中共( )A十六届三中全会 B十六届四中全会C十六届五中全会 D十六届六中全会(分数:1.00)A.B.C.D.2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坚持走的道路是( )A改革开放 B自主创新C和平外交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数:1.00)A.B.C.D.22.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在( )A1979 年 B1981 年C1982 年 D1984 年(分数:1.00)A.B.C.D.23.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被审议通过是在( )A七届人大二次会议 B七届人大三次会议C八届人大一次会议 D八届人大二次会议(分数:1.00)A.B.C.D.24.代表中国政
8、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放台主张的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C叶剑英 D邓小平(分数:1.00)A.B.C.D.25.中国对外政策中最根本的是( )A促进世界和平 B独立自主C不称霸 D不结盟(分数:1.00)A.B.C.D.26.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这表明经济全球化( )A有利于世界各国经济同步发展 B需要尽快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C对于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D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分数:1.00)A.B.C.D.27.发展问题主要是指“南北问题”,也就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当今世界发展问题更加严重,其根本原因是( )A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B发展中国家自身的落
9、后C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长期掠夺和剥削D发展中国家经济互补性强,但南南合作太少(分数:1.00)A.B.C.D.2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在( )A工人阶级 B各民主党派C中国共产党 D人民军队(分数:1.00)A.B.C.D.29.我国新时期统一战线从根本上说是( )A爱国主义性质的 B社会主义性质的C人民民主性质的 D政治联盟性质的(分数:1.00)A.B.C.D.30.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C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D尊重和保护各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分数:1.00)A.B.C.D.二、多项选择题(总题
10、数:10,分数:20.00)3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 )(分数:2.00)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C.城市小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32.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战胜敌人的法宝是( )(分数:2.00)A.统一战线B.武装斗争C.群众路线D.党的建设3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分数:2.00)A.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社会B.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不能超越这个阶段C.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D.从资本主义进入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过渡阶段3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和主要内容是( )(
11、分数:2.00)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坚持改革开放35.我们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分数:2.00)A.人民拥护不拥护B.人民赞成不赞成C.人民高兴不高兴D.人民答应不答应36.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归根到底要靠( )(分数:2.00)A.减少环境污染B.优化产业结构C.加快科技进步D.提高劳动者素质3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 )(分数:2.00)A.马克思主义指导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3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 )(分数:2.00)A
12、.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D.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3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关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主要表现有( )(分数:2.00)A.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处于和谐相处的最佳时期B.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合作有了新的进步C.同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继续改善和加强D.积极参与和发挥我国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中的作用40.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存在的两大问题,这两大问题的关系是( )(分数:2.00)A.和平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要千方百计维护世界和平B.既统一又矛盾C.和平是发展的条件D.发展是实现和平的根本出路三、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30.0
13、0)41.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分数:6.00)_42.什么是社会主义本质?(分数:6.00)_43.为什么说改革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分数:6.00)_4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分数:6.00)_45.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是什么?(分数:6.00)_四、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0.00)46.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分数:10.00)_47.如何理解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性?(分数:10.00)_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自考-12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14、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1943 年毛泽东具体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文献是( )A目前形势和党的任务B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C新民主主义论D中共中央关于共产国际执行主席团提议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分数:1.00)A.B.C.D. 解析:2.党的思想路线基本内容的表述,第一次明确提出的党的会议是中共(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五中全会C十二大 D十三大(分数:1.00)A.B.C. D.解析:3.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 )A实事求是 B理论联系实际C一切从实际出发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分数:1.00)A. B.C.D.解析:4.
15、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 )A无产阶级的领导 B人民大众的参与C反对帝国主义 D反对封建主义(分数:1.00)A. B.C.D.解析:5.1953 年,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提出了加快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 )A土地革命的总路线 B过渡时期的总路线C社会主义的建设总路线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分数:1.00)A.B. C.D.解析:6.社会主义本质的最终目标是( )A完全解放生产力 B实现共同富裕C人的全面发展 D彻底消灭剥削(分数:1.00)A.B. C.D.解析:7.邓小平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概念的时间是( )A1980 年 5 月 B1984 年初C1985
16、年 4 月 D1986 年底(分数:1.00)A. B.C.D.解析:8.我们党全面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讲话中B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C党的十二大报告中D党的十三大报告中(分数:1.00)A.B.C.D. 解析: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然经历的阶段B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特定阶段C发展中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特定阶段D我国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分数:1.00)A.B. C.D.解析:10.邓小平指出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主要标准
17、是( )A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 B是否有利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C是否有利予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 D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分数:1.00)A. B.C.D.解析:1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二次革命是( )A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B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C把新民主主义中国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的中国D把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变成了一个初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分数:1.00)A.B.C.D. 解析:1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消灭剥削 B按劳分配C发展生产力 D实现共同富裕(分数:1.00)A.B.C. D.解
18、析:13.中国共产党把“三步走”的战略的第三步具体化,提出三个阶段目标的会议是中共( )A十三大 B十五大C十六大 D十七大(分数:1.00)A.B. C.D.解析:1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占主体地位的经济应当是( )A私营经济 B个体经济C公有制经济 D外资经济(分数:1.00)A.B.C. D.解析:15.我国现阶段不同国有企业职工,付出同样的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会有所差别,这是因为( )A贯彻按劳分配会使一部分企业先富起来B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是结合在一起的C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企业的经营成果联系在一起D按劳分配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分数:1.00)A
19、.B.C. D.解析:16.我国政体是( )A人民民主专政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分数:1.00)A.B. C.D.解析:17.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 )A坚持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C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D实现社会主义自由(分数:1.00)A.B.C. D.解析:18.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集体主义 B爱国主义C国际主义 D为人民服务(分数:1.00)A.B.C.D. 解析:19.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标准的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C江泽民 D胡锦涛(分数:1.00)A. B.C.D.解析
20、:20.第一次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概念的党的会议是中共( )A十六届三中全会 B十六届四中全会C十六届五中全会 D十六届六中全会(分数:1.00)A.B. C.D.解析:2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坚持走的道路是( )A改革开放 B自主创新C和平外交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数:1.00)A.B.C.D. 解析:22.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在( )A1979 年 B1981 年C1982 年 D1984 年(分数:1.00)A.B.C. D.解析:23.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被审议通过是在( )A七届人大二次会议 B七届人大三次会议C八届人大一次会议
21、 D八届人大二次会议(分数:1.00)A.B. C.D.解析:24.代表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放台主张的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C叶剑英 D邓小平(分数:1.00)A.B. C.D.解析:25.中国对外政策中最根本的是( )A促进世界和平 B独立自主C不称霸 D不结盟(分数:1.00)A.B. C.D.解析:26.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这表明经济全球化( )A有利于世界各国经济同步发展 B需要尽快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C对于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D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分数:1.00)A.B. C.D.解析:27.发展问题主要是指“南北问题”,也就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
22、家之间的关系问题。当今世界发展问题更加严重,其根本原因是( )A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B发展中国家自身的落后C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长期掠夺和剥削D发展中国家经济互补性强,但南南合作太少(分数:1.00)A. B.C.D.解析:2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在( )A工人阶级 B各民主党派C中国共产党 D人民军队(分数:1.00)A.B.C. D.解析:29.我国新时期统一战线从根本上说是( )A爱国主义性质的 B社会主义性质的C人民民主性质的 D政治联盟性质的(分数:1.00)A.B. C.D.解析:30.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坚持民族平等
23、、团结和共同繁荣C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D尊重和保护各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分数:1.00)A.B. C.D.解析: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3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 )(分数:2.00)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解析:32.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战胜敌人的法宝是( )(分数:2.00)A.统一战线 B.武装斗争 C.群众路线D.党的建设 解析:3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分数:2.00)A.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社会 B.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不能超越
24、这个阶段 C.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D.从资本主义进入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过渡阶段解析:3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和主要内容是( )(分数:2.00)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坚持改革开放 解析:35.我们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分数:2.00)A.人民拥护不拥护 B.人民赞成不赞成 C.人民高兴不高兴 D.人民答应不答应 解析:36.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归根到底要靠( )(分数:2.00)A.减少环境污染B.优化产业结构C.加快科技进步 D.提高劳动者素质 解析:3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
25、( )(分数:2.00)A.马克思主义指导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解析:3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 )(分数:2.00)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D.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解析:3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关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主要表现有( )(分数:2.00)A.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处于和谐相处的最佳时期 B.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合作有了新的进步 C.同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继续改善和加强 D.积极参与和发挥我国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中的作
26、用 解析:40.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存在的两大问题,这两大问题的关系是( )(分数:2.00)A.和平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要千方百计维护世界和平B.既统一又矛盾 C.和平是发展的条件 D.发展是实现和平的根本出路 解析:三、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30.00)41.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分数:6.00)_正确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
27、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个理论体系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解析:42.什么是社会主义本质?(分数:6.00)_正确答案:(1992 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具有四个显著特点:第一,在本质和目标层次上由特征层面深入到本质层面,反映了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第二,突出了生产力的基础地位,认为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第三,强调
28、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最终目标,从生产方式的高度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第四,在动态中描述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用“解放”、“发展”、“消灭”、“消除”、“达到”动词,说明社会主义本质是个逐步实现的过程。)解析:43.为什么说改革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分数:6.00)_正确答案:(1)就国内来说,现有的经济体制等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所以,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僵化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就国际环境来说,新技术革命迅速发展,世界经济联系日趋紧密,原有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表现出强烈的不适应。如
29、果不进行调整和改革,只能在世界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和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落伍。)解析:4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分数:6.00)_正确答案:(胡锦涛在 2005 年 2 月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作了精辟的概括: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解析:45.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是什么?(分数:6.00)_正确答案:(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很大必要性。(1)从国内看,正确处理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各种社会矛盾,协调各种社会关系,大力促
30、进社会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2)从国际来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3)从我们党肩负的使命来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巩固党的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解析:四、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0.00)46.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分数:10.00)_正确答案:(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
31、经济制度,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不坚持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不处于主体地位,就不能确保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就不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社会主义道路。(2)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从总体上看仍然比较低,并且呈现出多层次性,这在客观上要求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不能离开生产力状况抽象地以公有化程度的高低来看待所有制,在所有制结构问题上必须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这是总结我国社会
32、主义建设历史经验教训的一个重要结论。)解析:47.如何理解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性?(分数:10.00)_正确答案:(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是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主线。(1)这是中国共产党正确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顺利完成肩负历史使命的现实需要。随着形势的发展,党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势必也要加以改革、改进和完善,适应新情况新要求,进行新的创造,党才能更好地完成执政使命。(2)这是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大党、老党相继丧失政权的惨痛教训给我们的历史警示。中国共产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和要求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3)这是进一步提高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只有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党才能保持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