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历类职业资格】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自考-10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75911       资源大小:63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历类职业资格】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自考-10及答案解析.doc

    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自考-10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1938 年毛泽东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是在( )A遵义会议 B瓦窑堡会议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D中共六届七中全会(分数:1.00)A.B.C.D.2.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 B瓦窑堡会议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D中共七大(分数:1.00)A.B.C.D.3.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A实事求是 B解放思想C一切从实际出发 D理论联系实际(分数:1.00)A.B.C.D.4.中国近代民主革

    2、命的主力军是( )A民族资产阶级 B工人阶级C农民阶级 D城市小资产阶级(分数:1.00)A.B.C.D.5.毛泽东否定“城市中心论”,提出“以乡村为中心”思想的文章是(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对本本主义(分数:1.00)A.B.C.D.6.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 )A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C共同富裕 D变革生产关系(分数:1.00)A.B.C.D.7.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是( )A阶级斗争 B发展生产力C变革生产关系 D消除两极分化(分数:1.00)A.B.C.D.8.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 )A经济建

    3、设为中心不动摇 B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C改革开放不动摇 D自力更生不动摇(分数:1.00)A.B.C.D.9.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 )A社会主义道路 B人民民主专政C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D共产党的领导(分数:1.00)A.B.C.D.10.我国改革的总目的是( )A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 B提高人民生活水平C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D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生产力(分数:1.00)A.B.C.D.11.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21 世纪头 20 年将是( )A可持续发展阶段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阶段C科教兴国的阶段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分数:1.00)A.B.C.D.12.科学发展观

    4、的核心是( )A发展生产力 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分数:1.00)A.B.C.D.1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属于( )A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 B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C不同的经济制度范畴 D不同的生产关系范畴(分数:1.00)A.B.C.D.14.在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 )A社会主义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B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C存在旧的社会分工,且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D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分数:1.00)A.B.C.D.15.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的领导人是( )A孙中山 B毛泽东C邓小平 D江泽

    5、民(分数:1.00)A.B.C.D.16.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 )A基本政策 B指导方针C基本方略 D指导原则(分数:1.00)A.B.C.D.17.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 )A主题 B基础C灵魂 D精髓(分数:1.00)A.B.C.D.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A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B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双百方针C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文化D培育“四有”公民(分数:1.00)A.B.C.D.19.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指的是(

    6、 )A污染得到治理,环境得到保护 B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C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提高 D人类爱护自然(分数:1.00)A.B.C.D.20.被邓小平称赞为“一部具有历史意义和国际意义的法律”,“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杰作”的是 ( )A中英联合声明 B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C中葡联合声明 D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分数:1.00)A.B.C.D.21.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我们寄希望于( )A中国人民 B台湾人民C世界人民 D中国政府(分数:1.00)A.B.C.D.22.影响和平与发展这两个问题的核心是( )A发展问题 B南北问题C经济问题 D和平问题

    7、(分数:1.00)A.B.C.D.23.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应坚持把( )A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B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放在首位C发展睦邻友好关系放在首位 D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放在首位(分数:1.00)A.B.C.D.24.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领导地位是由( )A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的 B群众的普遍性决定的C工农联盟的性质决定的 D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决定的(分数:1.00)A.B.C.D.25.我国新的社会阶层是( )A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者 B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C社会主义建设者 D人数最多的力量(分数:1.00)A.B.C.D.26.邓小平认为

    8、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 )A自己的发展 B强大的人民军队C科技的进步 D稳定的政治局面(分数:1.00)A.B.C.D.2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体经济是( )A社会主义性质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B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相联系的、劳动者的小私有经济C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相联系的私营经济D仍是与资本主义经济存在必然联系的经济形式(分数:1.00)A.B.C.D.28.社会主义最大的政治自由是( )A无产阶级专政 B坚持民主集中制C公有制为主体 D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分数:1.00)A.B.C.D.2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基础是( )A马克思主义思想 B民族精神C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分

    9、数:1.00)A.B.C.D.3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数最多、最基本的依靠力量是( )A工人阶级 B知识分子C农民阶级 D人民军队(分数:1.00)A.B.C.D.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31.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 )(分数:2.00)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B.没收蒋、宋、孔、陈为首的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C.发展生产,繁荣经济D.保护民族工商业32.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 )(分数:2.00)A.民主的文化B.大众的文化C.民族的文化D.科学的文化33.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的最主要内容是( )(分数:2.00)A.社会主义

    10、社会基本矛盾的论述B.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论述C.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矛盾的论述D.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关系的论述34.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科学概括的显著特点是( )(分数:2.00)A.在本质和目标的层次上认识社会主义B.突出了生产力的基础地位C.强调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最终目标D.在动态中描述社会主义的本质35.我国现阶段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成分有( )(分数:2.00)A.个体经济B.私营经济C.外商独资经济D.集体所有制经济36.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是( )(分数:2.00)A.先锋作用B.示范作用C.帮助作用D.带动作用37.社

    11、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 )(分数:2.00)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3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 )(分数:2.00)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D.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39.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是因为( )(分数:2.00)A.工人阶级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阶级B.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C.工人阶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市场的主体D.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力量40.知识分子在改革开放

    12、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是( )(分数:2.00)A.先进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开拓者B.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创造者、继承者和传播者C.精神文明建设的骨干和核心力量D.知识创新、人才开发的主力军三、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30.00)41.毛泽东思想的主要贡献是什么?(分数:6.00)_42.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分数:6.00)_4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什么?(分数:6.00)_44.怎样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分数:6.00)_45.中共十七大报告所阐述的对台工作指导思想及主要任务是什么?(分数:6.00)_四、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

    13、20.00)46.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数:10.00)_4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是什么?(分数:10.00)_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自考-10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1938 年毛泽东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是在( )A遵义会议 B瓦窑堡会议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D中共六届七中全会(分数:1.00)A.B.C. D.解析:2.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 B瓦窑堡会议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D

    14、中共七大(分数:1.00)A.B.C.D. 解析:3.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A实事求是 B解放思想C一切从实际出发 D理论联系实际(分数:1.00)A. B.C.D.解析:4.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是( )A民族资产阶级 B工人阶级C农民阶级 D城市小资产阶级(分数:1.00)A.B.C. D.解析:5.毛泽东否定“城市中心论”,提出“以乡村为中心”思想的文章是(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对本本主义(分数:1.00)A.B.C. D.解析:6.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 )A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C共同富裕 D变革生产关系(分数:

    15、1.00)A. B.C.D.解析:7.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是( )A阶级斗争 B发展生产力C变革生产关系 D消除两极分化(分数:1.00)A.B. C.D.解析:8.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 )A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C改革开放不动摇 D自力更生不动摇(分数:1.00)A. B.C.D.解析:9.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 )A社会主义道路 B人民民主专政C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D共产党的领导(分数:1.00)A.B.C.D. 解析:10.我国改革的总目的是( )A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 B提高人民生活水平C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D巩固和完善社

    16、会主义制度,发展生产力(分数:1.00)A.B.C.D. 解析:11.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21 世纪头 20 年将是( )A可持续发展阶段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阶段C科教兴国的阶段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分数:1.00)A.B.C.D. 解析:1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发展生产力 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分数:1.00)A.B. C.D.解析:1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属于( )A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 B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C不同的经济制度范畴 D不同的生产关系范畴(分数:1.00)A. B.C.D.解析:14.在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直

    17、接原因是( )A社会主义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B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C存在旧的社会分工,且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D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分数:1.00)A.B.C. D.解析:15.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的领导人是( )A孙中山 B毛泽东C邓小平 D江泽民(分数:1.00)A.B.C. D.解析:16.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 )A基本政策 B指导方针C基本方略 D指导原则(分数:1.00)A.B.C. D.解析:17.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 )A主题 B基础C灵魂 D精髓(分数:1.00)

    18、A. B.C.D.解析: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A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B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双百方针C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文化D培育“四有”公民(分数:1.00)A.B.C.D. 解析:19.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指的是( )A污染得到治理,环境得到保护 B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C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提高 D人类爱护自然(分数:1.00)A.B. C.D.解析:20.被邓小平称赞为“一部具有历史意义和国际意义的法律”,“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杰作”的是 ( )A中英联合声明 B中华人民共和国香

    19、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C中葡联合声明 D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分数:1.00)A.B. C.D.解析:21.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我们寄希望于( )A中国人民 B台湾人民C世界人民 D中国政府(分数:1.00)A.B. C.D.解析:22.影响和平与发展这两个问题的核心是( )A发展问题 B南北问题C经济问题 D和平问题(分数:1.00)A.B. C.D.解析:23.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应坚持把( )A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B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放在首位C发展睦邻友好关系放在首位 D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放在首位(分数:1.00)A. B.C.D.解析:24

    20、.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领导地位是由( )A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的 B群众的普遍性决定的C工农联盟的性质决定的 D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决定的(分数:1.00)A. B.C.D.解析:25.我国新的社会阶层是( )A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者 B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C社会主义建设者 D人数最多的力量(分数:1.00)A.B.C. D.解析:26.邓小平认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 )A自己的发展 B强大的人民军队C科技的进步 D稳定的政治局面(分数:1.00)A. B.C.D.解析:2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体经济是( )A社会主义性质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B与社会主义

    21、公有制相联系的、劳动者的小私有经济C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相联系的私营经济D仍是与资本主义经济存在必然联系的经济形式(分数:1.00)A.B. C.D.解析:28.社会主义最大的政治自由是( )A无产阶级专政 B坚持民主集中制C公有制为主体 D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分数:1.00)A.B.C.D. 解析:2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基础是( )A马克思主义思想 B民族精神C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分数:1.00)A.B.C.D. 解析:3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数最多、最基本的依靠力量是( )A工人阶级 B知识分子C农民阶级 D人民军队(分数:1.00)A.B.C. D.解析:二、多项选择题(

    22、总题数:10,分数:20.00)31.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 )(分数:2.00)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没收蒋、宋、孔、陈为首的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发展生产,繁荣经济D.保护民族工商业 解析:32.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 )(分数:2.00)A.民主的文化B.大众的文化 C.民族的文化 D.科学的文化 解析:33.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的最主要内容是( )(分数:2.00)A.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论述 B.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论述 C.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矛盾的论述D.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关系的论述解析:34.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科

    23、学概括的显著特点是( )(分数:2.00)A.在本质和目标的层次上认识社会主义 B.突出了生产力的基础地位 C.强调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最终目标 D.在动态中描述社会主义的本质 解析:35.我国现阶段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成分有( )(分数:2.00)A.个体经济B.私营经济 C.外商独资经济 D.集体所有制经济解析:36.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是( )(分数:2.00)A.先锋作用B.示范作用 C.帮助作用 D.带动作用 解析:3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 )(分数:2.00)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

    24、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解析:3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 )(分数:2.00)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D.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解析:39.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是因为( )(分数:2.00)A.工人阶级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阶级 B.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C.工人阶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市场的主体D.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力量 解析:40.知识分子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是( )(分数:2.00)A.先进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开

    25、拓者 B.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创造者、继承者和传播者 C.精神文明建设的骨干和核心力量 D.知识创新、人才开发的主力军 解析:三、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30.00)41.毛泽东思想的主要贡献是什么?(分数:6.00)_正确答案:(毛泽东思想作为一种科学指导思想,是由一系列基本原理和活的灵魂构成的科学体系。它的主要贡献: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建立了新中国;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改造、怎样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问题,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积极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探索,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为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基

    26、础。)解析:42.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分数:6.00)_正确答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这实际出发,而不能跨越这个阶段。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解析:4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什么?(分数:6.00)_正确答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生活富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

    27、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的要求。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发展的必然要求。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解析:44.怎样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分数:6.00)_正确答案:(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中国的实际国情决定的。第一,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特别是近代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反帝反封建斗争中形成了休戚与共的关系,形成了由 56 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第二,中国各民族的发展在地区上是相互交错的,早已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

    28、杂居、小聚居的局面。第三,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在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内,各民族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优势互补,共同繁荣。)解析:45.中共十七大报告所阐述的对台工作指导思想及主要任务是什么?(分数:6.00)_正确答案:(1)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我们将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为台海地区谋和平,推进祖国和平统一。(2)十七大报告再次重申: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台湾的任何政党,只要承认两岸同属于一个中国,我们都愿意同他们交流对话,协商谈判,什么问题可以谈。(3)十七大

    29、报告郑重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解析:四、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0.00)46.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数:10.00)_正确答案:(1)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要从整体上把握三者之间的关系,做到在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政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2)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改革和发展要始终注意适应国情和社会的承受能力,要统筹安排改革和发展的举措,精心

    30、处理稳定同改革、发展的关系。(3)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是我们致力于发展、积极推进改革、坚持维护稳定的共同目的。)解析:4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是什么?(分数:10.00)_正确答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概括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就反映了我党对执政规律、执政方略的新认识。(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而奋斗的现实要求。(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保持清醒头脑,实事求是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不断地促进社会和谐,体现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目标的统一。)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学历类职业资格】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自考-10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bonesoil32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