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历类职业资格】普高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4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75811       资源大小:73.50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历类职业资格】普高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4及答案解析.doc

    1、普高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 4 及答案解析(总分:11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告诫人们要居安思危的警戒性语句是 ( )(分数:2.00)A.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B.满招损,谦得益C.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2.“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自秦观的 ( )(分数:2.00)A.鹊桥仙B.八声甘州C.醉花阴D.蜀道难3.以宋室南渡为界,其词作的情感和风格呈现出两种不同面貌的词人是 ( )(分数:2.00)A.柳永B.苏轼C.李清照D.辛弃疾4.再别康桥中“轻轻的我走了,

    2、正如我轻轻的来”的抒情方法是 ( )(分数:2.00)A.借景物抒情B.借比喻抒情C.借象征抒情D.借举止抒情5.蒹葭这首诗从题材上看是 ( )(分数:2.00)A.送别诗B.山水诗C.战争诗D.爱情诗6.以“汪洋恣肆”著称的先秦散文是 ( )(分数:2.00)A.庄子B.论语C.荀子D.韩非子7.成语“贻笑大方”出自 ( )(分数:2.00)A.论语.为政B.孟子.梁惠王C.庄子.秋水D.史记.李将军列传8.冯谖客孟尝君展现冯谖的形象时主要运用的方法是 ( )(分数:2.00)A.直奔主题B.心理描写C.开门见山D.层层深入9.沈从文擅长描写的是 ( )(分数:2.00)A.军旅生活B.边地

    3、湘西生活C.都市生活D.市井生活1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体现的诗人心态是 ( )(分数:2.00)A.在水一方,可望难即B.鄙弃功名,虚静忘世C.陶醉自然,物化忘我D.潜心感悟,得意忘言11.在秋兴八首(其一)中,“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的情景交融的方式是( )(分数:2.00)A.浑然天成B.融情入景C.移情于景D.托景言情12.诗风清新飘逸,想象奇特,被称为“诗仙”的唐代诗人是 ( )(分数:2.00)A.李白B.白居易C.杜甫D.李商隐13.中唐时期倡导“新乐府运动”的主要作家是 ( )(分数:2.00)A.韩愈B.柳宗元C.刘禹锡D.白居易1

    4、4.红楼梦所写的四大家族是 ( )(分数:2.00)A.贾、王、林、曹B.贾、王、史、薛C.贾、史、荣、宁D.贾、薛、甄、林15.下列属于老舍长篇小说的是 ( )(分数:2.00)A.骆驼祥子B.断魂枪C.月牙儿D.茶馆16.据传左传的作者是 ( )(分数:2.00)A.孔子B.孟子C.左丘明D.司马迁17.我国古代第一位有巨大成就的浪漫主义诗人是 ( )(分数:2.00)A.屈原B.陶渊明C.李白D.杜甫18.被誉为“千古隐逸诗人之宗”的诗人是 ( )(分数:2.00)A.李白B.王维C.陶渊明D.孟浩然19.春江花月夜中“今夜谁家扁舟子”一句里的“扁舟子”是指 ( )(分数:2.00)A.

    5、游子B.思妇C.渔夫D.船工20.在前赤壁赋中,苏轼用来解脱精神苦闷的哲理是 ( )(分数:2.00)A.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B.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C.“变”与“不变”是相对的D.“登仙”“长终”是不可能的21.长亭送别的语言特色是 ( )(分数:2.00)A.慷慨悲凉B.沉郁顿挫C.明白晓畅D.优美雅致22.胡适容忍与自由所阐述的中心论点是 ( )(分数:2.00)A.自由比容忍更重要B.因为正义可以放弃容忍C.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D.容忍“异己”是最难得、最不容易养成的雅量23.我与地坛中“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这里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 )(分数:2.00

    6、)A.比喻B.比拟C.借代D.对偶24.戴望舒深受法国象征派影响,他所代表的文学流派是 ( )(分数:2.00)A.新月诗派B.现代诗派C.七月诗派D.九叶诗派25.下列作品中属于莫泊桑的是 ( )(分数:2.00)A.羊脂球B.樱桃园C.麦琪的礼物D.苦恼二、古文翻译题(总题数:5,分数:10.00)26.驼闻之曰:“ 甚善,名我固当。 ”(分数:2.00)_27.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分数:2.00)_28.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分数:2.00)_29.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分数:2.00)_30.愚者所笑,贤者察焉。 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分数:2

    7、.00)_三、填空题(总题数:10,分数:20.00)31.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 1。(分数:2.00)填空项 1:_32.陶渊明饮酒(其五):此中有真意, 1。(分数:2.00)填空项 1:_33.王实甫长亭送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 1。(分数:2.00)填空项 1:_34.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 1!(分数:2.00)填空项 1:_35.寄蜉蝣于天地, 1。(分数:2.00)填空项 1:_36.落日楼头, 1,江南游子。(分数:2.00)填空项 1:_37.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 1。(分数:2.00)填空项 1:_38.梨园弟子白发新, 1。(分数:2.0

    8、0)填空项 1:_39. 1,汀上白沙看不见。(分数:2.00)填空项 1:_40.寒衣处处催刀尺, 1。(分数:2.00)填空项 1:_四、文学作品赏析(总题数:1,分数:2.00)41.理解下面这首诗,写一篇不少于 200 字的赏析文字。 风雨 李商隐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心断新丰酒,销愁又几千。(分数:2.00)_五、词语解释(总题数:10,分数:20.00)42.使之西面事秦,功 施 到今。 施:(分数:2.00)_43.养其根而 俟 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 俟:(分数:2.00)_44.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 纤介 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9、 纤介:(分数:2.00)_45.原 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分数:2.00)_46.以 致 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致:(分数:2.00)_47.先时中山 负 齐之强兵,侵暴吾地。 负:(分数:2.00)_48.向 之浅斟低唱者出。 向:(分数:2.00)_49.诚 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心不惩。 诚:(分数:2.00)_50.女也不爽, 士贰其行 。 贰其行:(分数:2.00)_51.字 而幼孩,遂而鸡豚。 字:(分数:2.00)_1052.阅读下面的文字: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 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 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 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

    10、暴征求考课。 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 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 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白居易杜陵叟)请回答:(1)这首诗开头从灾情的严重程度入笔,对表现创作主旨有何作用?(2)“剥我身上帛”以下四句由第三人称叙述转为由杜陵叟用第一人称直接控诉有何作用?(3)“虐人害物即豺狼”两句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何作用?(分数:2.00)_53.阅读下面的文字: 他张着大嘴笑了,露出了一嘴的黄牙。他那长在半个葫芦样的头上的白发,也随着笑声一齐抖动着。 “你为啥要给我做媳妇呢?” “我要天天吃灶糖哩!” 他把旱烟锅子朝鞋底上磕着:“娃呀,你太小哩。” “你等我长大嘛!” 他摸着我

    11、的头顶说:“不等你长大,我可该进土啦。” 听了他的话,我着急了。他要是死了,那可咋办呢?我那淡淡的眉毛,在满是金黄色的茸毛的脑门上,拧成了疙瘩。我的脸也皱巴得像个核桃。 他赶紧拿块灶糖塞进了我的手里。看着那块灶糖,我又咧着嘴笑了:“你别死啊,等着我长大。” 他又乐了。答应着我:“我等你长大。”(张洁拣麦穗)请回答:(1)这里的对话有何特点?(2)除用对话外这段文字刻画人物还用了什么方法?(3)概括童年的“我”与卖灶糖老汉的性格特征。(分数:2.00)_54.阅读下面的文字: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只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溪,声光相乱,名为看

    12、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环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声歌,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看之;其一,不舟不车,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昭庆、断桥,嘄呼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看之;其一,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张岱西湖七月半) 请回答: (1)在这段话中,作者一共列举了几类人可看之? (2)“不衫不帻酒醉

    13、饭饱,呼群三五,跻人人丛,昭庆、断桥,嚎呼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是第几类人的特征?作者对他们持什么态度? (3)从这段话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作者最欣赏哪一类人?为什么?(分数:2.00)_55.阅读下面的文字: 现在的七斤,是七斤嫂和村人又都早给他相当的尊敬,相当的待遇了。到了夏天,他们仍旧在自家门口的土场上吃饭;大家见了,都笑嘻嘻的招呼。九斤老太早已做过八十大寿,仍然不平而且康健。六斤的双丫角,已经变成一支大辫子了;伊虽然新近裹脚,却还能帮同七斤嫂做事,捧着十六个铜钉的饭碗,在土场上一瘸一拐的往来。(鲁迅风波) 请回答: (1)六斤的“新近裹脚”和“一瘸一拐”地走路有何象征意义? (2)“十

    14、六个铜钉的饭碗”有何象征意义? (3)“九斤老太早已做过八十大寿”有何象征意义?(分数:2.00)_56.阅读下面的文字: 这天,一个喝醉了的驾驶者以六十公里的速度,对准树干撞去。于是人死。于是交通专家宣布那树要偿命。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身上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这次屠杀安排在深夜进行,为了不影响马路上的交通。夜很静,像树的祖先时代,星临万户,天象庄严,可是树没有说什么,上帝也没有。一切预定,一切先有默契,不再多言。与树为邻的一位老太太偏说她听见老树的叹气,一声又一声,像严重的气喘病。伐树的工人什么也没听见,树缓缓倾斜时,他们只发现了一件事:本来

    15、藏在叶底下的那盏路灯格外明亮,马路豁然开旷,像拓宽了几尺。 尸体的肢解和搬运连夜完成。早晨,行人只见路上的碎叶,叶上的每一平方厘米仍然很绿。绿世界的残存者已不复存,它果然绿着生,绿着死。缓缓地,路面染上了旭日的光辉;缓缓地,清洁工出现了。扫到树根,她们围着年轮站定,看那一圈又一圈的风雨图,估计根有多大,能分袭成多少公斤木材。一个她说:昨天早晨,她扫过这条街,树仍在,住在树干里的蚂蚁大搬家,由树根到马路对面,流成一条细细的黑河。她用作证的语气说,她从没有见过那么多蚂蚁,那一定是一个蚂蚁国。她甚至说,有几个蚂蚁像苍蝇一样大。她一面说,一面用扫帚划出大移民的路线。汽车的轮胎几次将队伍切成数段,但秩序

    16、丝毫不乱。对着几个睁大眼睛的同伴,她表现出了特有的丰富见闻。老树是通灵的,它预知被伐,将自己的灾祸先告诉体内的寄生虫。于是弱小而坚韧的民族,决定远征,一如它们当初远征而来。每一个黑斗士在离巢后,先在树干上绕行一周,表示了依依不舍。这是那个清洁工说的。这就是落幕了,它们来参加了树的葬礼。 两星期后,树被挖走了,为了割下这颗生满虬须的大头颅,刽子手贴近它做成陷阱,切断所有的动脉静脉。时间奶然是在夜间,这一夜无星无月,黑得像一块仙草冰。他们带利斧和铁镐来,带工作灯来,人造的强光把举镐的挥斧的影子投射到路面上,在公寓楼的窗帘上,跳跃奔腾如巨无霸。汗水超过了预算数,有人怀疑已死未朽之木还能顽抗。在馅阱未

    17、填平之前,车辆改道,几个以违章为乐的摩托车骑士跌进去,被抬进了医院。不过这一切都过去了,现在,日月光华,周道如砥,已无人知道有过这么一棵树,更没有人知道几千条断根压在一层石子一层沥青一层柏油下闷死。(王鼎钧那树)请回答:(1)这几节围绕那树最终的命运写了哪四件事?(2)从表面上看这四件事似乎前后相关联,有顺承关系,这几件事是否有逻辑联系?作者为什么这样写?(3)“电锯从树的身上咬下去,嚼碎,撤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作者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4)作者借清道妇之口讲述蚂蚁国大搬家,从中反映了什么样的意蕴?文中哪些句子反映了这种意蕴?(分数:2.00)_普高专升本(大学语

    18、文)模拟试卷 4 答案解析(总分:11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告诫人们要居安思危的警戒性语句是 ( )(分数:2.00)A.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B.满招损,谦得益C.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解析:2.“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自秦观的 ( )(分数:2.00)A.鹊桥仙 B.八声甘州C.醉花阴D.蜀道难解析:解析:本句出自秦观的鹊桥仙,是描写爱情的名句。3.以宋室南渡为界,其词作的情感和风格呈现出两种不同面貌的词人是 ( )(分数:2.00)A.柳永B.苏轼C.李清

    19、照 D.辛弃疾解析:解析:以宋室南渡为界,李清照前期写其悠闲的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正确选项为C。4.再别康桥中“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的抒情方法是 ( )(分数:2.00)A.借景物抒情B.借比喻抒情C.借象征抒情D.借举止抒情 解析:5.蒹葭这首诗从题材上看是 ( )(分数:2.00)A.送别诗B.山水诗C.战争诗D.爱情诗 解析:6.以“汪洋恣肆”著称的先秦散文是 ( )(分数:2.00)A.庄子 B.论语C.荀子D.韩非子解析:解析:庄子以汪洋恣肆,想象奇特著称。其他选项里,论语是语录体,语言简练。荀子韩非子风格严谨。7.成语“贻笑大方”出自 ( )(分数:2.00)

    20、A.论语.为政B.孟子.梁惠王C.庄子.秋水 D.史记.李将军列传解析:8.冯谖客孟尝君展现冯谖的形象时主要运用的方法是 ( )(分数:2.00)A.直奔主题B.心理描写C.开门见山D.层层深入 解析:解析:冯谖客孟尝君中,对于冯谖的描写是先抑后扬,营造三窟的事情慢慢展现出来,写作手法上是层层深入。9.沈从文擅长描写的是 ( )(分数:2.00)A.军旅生活B.边地湘西生活 C.都市生活D.市井生活解析:解析:沈从文的作品始终专注于湘西世界,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1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体现的诗人心态是 ( )(分数:2.00)A.在水一方,可望难即B.鄙弃功名

    21、,虚静忘世C.陶醉自然,物化忘我 D.潜心感悟,得意忘言解析:解析:陶渊明不慕世俗权势,“不为五斗米折腰”,长期隐居。他在隐居的过程中,体悟自然,达到了超然世外、物我两忘的境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被称为是“无我之境”的经典诗句,说的是诗人陶醉自然,物化忘我的心态。11.在秋兴八首(其一)中,“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的情景交融的方式是( )(分数:2.00)A.浑然天成B.融情入景C.移情于景 D.托景言情解析:解析:“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二句,从眼前之景写起,因眼前之景想起旧日美好时光与久别的故乡,内心感到无比的悲凉。12.诗风清新飘逸,想象奇特,被称为“诗仙

    22、”的唐代诗人是 ( )(分数:2.00)A.李白 B.白居易C.杜甫D.李商隐解析:13.中唐时期倡导“新乐府运动”的主要作家是 ( )(分数:2.00)A.韩愈B.柳宗元C.刘禹锡D.白居易 解析:解析:中唐以元稹、白居易为首的“元白诗派”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其中白居易的成就最高。14.红楼梦所写的四大家族是 ( )(分数:2.00)A.贾、王、林、曹B.贾、王、史、薛 C.贾、史、荣、宁D.贾、薛、甄、林解析:解析:红楼梦里写到的四大家族都是时代显贵的大家族。里面的歌谣“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23、。”说的就是贾、史、王、薛四家。15.下列属于老舍长篇小说的是 ( )(分数:2.00)A.骆驼祥子 B.断魂枪C.月牙儿D.茶馆解析:解析:断魂枪是老舍的短篇小说,月牙儿和茶馆分别是老舍的中篇小说和话剧。16.据传左传的作者是 ( )(分数:2.00)A.孔子B.孟子C.左丘明 D.司马迁解析:17.我国古代第一位有巨大成就的浪漫主义诗人是 ( )(分数:2.00)A.屈原 B.陶渊明C.李白D.杜甫解析:解析:生活于战国时代的屈原是我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诗人,同时也是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18.被誉为“千古隐逸诗人之宗”的诗人是 ( )(分数:2.00)A.李白B.王维C.陶渊明 D.孟浩然解

    24、析:19.春江花月夜中“今夜谁家扁舟子”一句里的“扁舟子”是指 ( )(分数:2.00)A.游子 B.思妇C.渔夫D.船工解析:20.在前赤壁赋中,苏轼用来解脱精神苦闷的哲理是 ( )(分数:2.00)A.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B.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C.“变”与“不变”是相对的 D.“登仙”“长终”是不可能的解析:21.长亭送别的语言特色是 ( )(分数:2.00)A.慷慨悲凉B.沉郁顿挫C.明白晓畅D.优美雅致 解析:22.胡适容忍与自由所阐述的中心论点是 ( )(分数:2.00)A.自由比容忍更重要B.因为正义可以放弃容忍C.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D.容忍“异己”是最难得、最不

    25、容易养成的雅量解析:解析:容忍与自由一文的中心论点是: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23.我与地坛中“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这里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 )(分数:2.00)A.比喻B.比拟 C.借代D.对偶解析:24.戴望舒深受法国象征派影响,他所代表的文学流派是 ( )(分数:2.00)A.新月诗派B.现代诗派 C.七月诗派D.九叶诗派解析:解析:戴望舒是“现代”诗派的代表人物。25.下列作品中属于莫泊桑的是 ( )(分数:2.00)A.羊脂球 B.樱桃园C.麦琪的礼物D.苦恼解析:二、古文翻译题(总题数:5,分数:10.00)26.驼闻之曰:“ 甚善,名我固当。 ”(分数:2.0

    26、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很好,这样叫我确实很恰当。)解析:27.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我听说官吏们议论着要驱逐客卿,我私下认为这是错误的。)解析:28.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心中就没有愧疚吗?)解析:29.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国家盛衰兴亡的道理,虽然有人说是在于天命,难道不是也在于人为?)解析:30.愚者所笑,贤者察焉。 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愚蠢的人会嘲笑我,但

    27、聪明的人是可以理解的。)解析:三、填空题(总题数:10,分数:20.00)31.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绵绵思远道)解析:32.陶渊明饮酒(其五):此中有真意,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欲辩已忘言)解析:33.王实甫长亭送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北雁南飞)解析:34.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子魂魄兮为鬼雄)解析:35.寄蜉蝣于天地, 1。(分数:2.00

    28、)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渺沧海之一粟)解析:36.落日楼头, 1,江南游子。(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断鸿声里)解析:37.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结着愁怨的姑娘)解析:38.梨园弟子白发新,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椒房阿监青娥老)解析:39. 1,汀上白沙看不见。(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空里流霜不觉飞)解析:40.寒衣处处催刀尺,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白帝城高急暮砧)解析:四、

    29、文学作品赏析(总题数:1,分数:2.00)41.理解下面这首诗,写一篇不少于 200 字的赏析文字。 风雨 李商隐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心断新丰酒,销愁又几千。(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风雨,语义双关,既指自然界风雨,更喻人世间风雨。李商隐一生羁旅漂泊,宦海沉浮,不得重用,饱尝世态炎凉。遂借风雨以起兴,抒发抑郁悲愤之情。这种写法是常见的。作者的高超之处是在首尾两联皆用本朝典故,以马周、郭震两人见召重用成为名臣,与自己的怀才不遇、漂泊无归形成强烈的对比。用事寓意深微贴切自然。既表现了自己不甘沉沦、意欲匡时济世的胸怀,又流露了对初唐

    30、开明政治的欣慕之情。 此诗也是李商隐自伤怀才不遇,写交游冷落的苦闷之情的。诗人以宝剑篇自伤不遇,郭震写宝剑篇而得武则天赏识,而作者自己虽有才华,却遭际凄凉,到处羁旅漂泊,终年无处可以寄托。自己身世飘零,好像黄叶加上风吹雨打,而朱门达官却纸醉金迷、寻欢作乐。李商隐身处李、牛党争的夹缝中,“新知”“旧好”们碰上冷薄的世风,没有好的机会,各自飘零,致使商隐交游冷落。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诗人只好借酒浇愁,即使酒价昂贵,也不惜沽饮几杯了。作者一生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四处漂泊寄寓幕府,穷愁潦倒。全诗喟叹深沉,词哀情苦。)解析:五、词语解释(总题数:10,分数:20.00)42.使之西面事秦,功 施 到今。

    31、 施:(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施:延续。)解析:43.养其根而 俟 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 俟:(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俟:等待。)解析:44.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 纤介 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纤介:(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纤介:丝毫,细小。)解析:45.原 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原:推究本源。)解析:46.以 致 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致:招致,招纳。)解析:47.先时中山 负 齐之强兵,侵暴吾地。 负:(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

    32、答案:负:依仗。)解析:48.向 之浅斟低唱者出。 向:(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向:先前。)解析:49.诚 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心不惩。 诚:(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诚:诚然,确实。)解析:50.女也不爽, 士贰其行 。 贰其行:(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贰其行:行为前后不一。)解析:51.字 而幼孩,遂而鸡豚。 字:(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字:抚育,养育。)解析:1052.阅读下面的文字: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 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 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 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

    33、。 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 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 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白居易杜陵叟)请回答:(1)这首诗开头从灾情的严重程度入笔,对表现创作主旨有何作用?(2)“剥我身上帛”以下四句由第三人称叙述转为由杜陵叟用第一人称直接控诉有何作用?(3)“虐人害物即豺狼”两句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何作用?(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以灾情的严重为铺垫来突出主旨。 (2)表达了对贪官污吏的无比憎恨,增强了批判的力度,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3)比喻。形象地揭露了地方官吏“虐人害物”的豺狼本质。)解析:53.阅读下面的文字: 他张着大嘴笑了,

    34、露出了一嘴的黄牙。他那长在半个葫芦样的头上的白发,也随着笑声一齐抖动着。 “你为啥要给我做媳妇呢?” “我要天天吃灶糖哩!” 他把旱烟锅子朝鞋底上磕着:“娃呀,你太小哩。” “你等我长大嘛!” 他摸着我的头顶说:“不等你长大,我可该进土啦。” 听了他的话,我着急了。他要是死了,那可咋办呢?我那淡淡的眉毛,在满是金黄色的茸毛的脑门上,拧成了疙瘩。我的脸也皱巴得像个核桃。 他赶紧拿块灶糖塞进了我的手里。看着那块灶糖,我又咧着嘴笑了:“你别死啊,等着我长大。” 他又乐了。答应着我:“我等你长大。”(张洁拣麦穗)请回答:(1)这里的对话有何特点?(2)除用对话外这段文字刻画人物还用了什么方法?(3)概

    35、括童年的“我”与卖灶糖老汉的性格特征。(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富有个性化。 (2)表情描写,动作描写。 (3)童年的“我”天真烂漫,卖灶糖老汉爽朗风趣。)解析:54.阅读下面的文字: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只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溪,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环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声歌,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看之;其一,不舟不车,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

    36、昭庆、断桥,嘄呼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看之;其一,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张岱西湖七月半) 请回答: (1)在这段话中,作者一共列举了几类人可看之? (2)“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人人丛,昭庆、断桥,嚎呼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是第几类人的特征?作者对他们持什么态度? (3)从这段话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作者最欣赏哪一类人?为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五类。 (2)是第四类人的特征。作者对他们持嘲讽态度。 (3)作者最欣赏第五类人。因为他们具有清高拔俗的情趣。)解析:55.阅读下面的文字: 现在的七斤,是七斤嫂和村人又都早给他相当的尊敬,相当的待遇了。到了夏天,


    注意事项

    本文(【学历类职业资格】普高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4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unhappyhay13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