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普高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 1 及答案解析(总分:11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西厢记.长亭送别中“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所采用的表现手法是( )(分数:2.00)A.融情于景B.移情入景C.以景托情D.因情造景2.李斯的思想属于战国诸子百家中的 ( )(分数:2.00)A.儒家B.法家C.道家D.农家3.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能体现“五四”时代精神的诗集是 ( )(分数:2.00)A.胡适尝试集B.闻一多红烛C.鲁迅野草D.郭沫若女神4.郑伯克段于鄢的中心旨意是 ( )(分数:2.00)A.再现郑伯克段于鄢的历史事实B
2、.剖析郑庄公兄弟不和的原因C.揭露统治阶级的残酷无情和卑鄙虚伪D.歌颂颍考叔的纯孝与机智5.“文章合为时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提出者是 ( )(分数:2.00)A.韩愈B.白居易C.欧阳修D.晏殊6.“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选自 ( )(分数:2.00)A.诗经.蒹葭B.诗经.采薇C.诗经.采葛D.诗经.汉广7.白居易长恨歌是一首 ( )(分数:2.00)A.七言近体诗B.七言律诗C.七言歌行D.七言绝句8.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自称 ( )(分数:2.00)A.季鹰B.桓温C.江南游子D.刘郎9.前赤壁赋行文的内在线索是 ( )(分数:2.00)A.时间的推移B.感情的变化C.事理的逻
3、辑D.想象的展开10.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最突出的语言技巧是 ( )(分数:2.00)A.拟人B.叠字C.比喻D.夸张11.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的作者是 ( )(分数:2.00)A.叔本华B.尼采C.罗素D.胡塞尔12.听听那冷雨出自( )之手。(分数:2.00)A.余秋雨B.梁实秋C.余光中D.胡适13.下列属于李白诗歌风格的是 ( )(分数:2.00)A.豪放飘逸B.沉郁顿挫C.通俗易懂D.诗中有画,画中有诗1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创办私学的人是 ( )(分数:2.00)A.墨子B.孔子C.孟子D.老子15.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的中心画面是 ( )(分数:2.00)A.枯藤老树B.小桥
4、流水C.古道瘦马D.夕阳西下16.下列不符合拣麦穗一文写作特点的说法是 ( )(分数:2.00)A.先抑后扬B.个性化的对话描写C.行为细节描写D.运用象征手法17.孟子的政治理想是 ( )(分数:2.00)A.王道B.霸道C.大同D.小康18.秦观鹊桥仙的抒情特点是 ( )(分数:2.00)A.借事抒情B.直抒胸臆C.借比喻抒情D.与写景、议论结合19.张中丞传后叙在写作上的最大特色是 ( )(分数:2.00)A.抒情和议论并重B.议论和叙事并重C.叙事和抒情并重D.叙事和描写并重20.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 ( )(分数:2.00)A.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B.得之难而失之易C
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D.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21.与范成大、尤袤、杨万里共同被称为“中兴四大诗人”的是 ( )(分数:2.00)A.苏轼B.陆游C.贺铸D.李清照22.不属于诗经组成部分的一项是 ( )(分数:2.00)A.风B.骚C.雅D.颂23.屈原整合楚地歌谣,开创出的新诗体是 ( )(分数:2.00)A.五言诗B.近体诗C.骚体赋D.楚辞24.断魂枪中孙老者的基本性格定位是 ( )(分数:2.00)A.乐观爽朗B.爱艺如命C.积极进取D.旧江湖艺人的积极面25.提出词“别是一家”的作家是(分数:2.00)A.姜夔B.苏轼C.李清照D.周邦彦二、古文翻译题(总题数:5
6、,分数:10.00)26.以为巡死而远就虏, 疑畏死而辞服于贼。(分数:2.00)_27.君何患焉?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分数:2.00)_28.闻道百, 以为莫己若者 ,我之谓也。(分数:2.00)_29.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分数:2.00)_30.匈奴使来, 汉亦留之以相当。(分数:2.00)_三、填空题(总题数:10,分数:20.00)31.枯桑知天风, 1。(分数:2.00)填空项 1:_32. 1,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分数:2.00)填空项 1:_33.汉皇重色思倾国, 1。(分数:2.00)填空项 1:_34.玉户帘中卷不去, 1。(分数:2
7、.00)填空项 1:_35.问君何能尔, 1。(分数:2.00)填空项 1:_36. 1,天上人间。(分数:2.00)填空项 1:_37.叹年来踪迹, 1。(分数:2.00)填空项 1:_38. 1,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分数:2.00)填空项 1:_39. 1,仲尼语之以为博。(分数:2.00)填空项 1:_40.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1。(分数:2.00)填空项 1:_四、文学作品赏析(总题数:1,分数:2.00)41.理解下面这首词,写一篇不少于 200 字的赏析文字。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
8、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分数:2.00)_五、词语解释(总题数:10,分数:20.00)42.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 自存 。 自存:(分数:2.00)_43.入门各自 媚 ,谁肯相为言。 媚:(分数:2.00)_44.损 有余而补不足。 损:(分数:2.00)_45.遂散六国之 从 ,使之西面事秦。 从:(分数:2.00)_46.酾酒 临江,横槊赋诗。 酾酒:(分数:2.00)_47.恨不得 倩 疏林挂住斜晖。 倩:(分数:2.00)_48.满园中播散着 熨帖 而微苦的味道。 熨帖:(分数:2.00)_49.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公叔 不服 。 不服:(分数:2.00)_50.舍则传诸
9、其徒,垂诸文而为后世 法 。 法:(分数:2.00)_51.不能 通知 二父志。 通知:(分数:2.00)_1052.阅读下面的文字: 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梯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庄子.秋水) 请回答: (1)这语段表达了庄子的什么观点? (2)这语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3)这语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分数:2.00)_53.阅读下面的文字: 更譬诸操舟,如以兼旬之期,行千里之地者,其间风潮之或顺或逆,常相参伍。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而后
10、得从容以进度其顺。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达也。(梁启超论毅力) 请回答: (1)这段文字中,“彼”和“我”的态度和结果构成什么关系?作者通过这种关系来说明什么? (2)文中“我”的几种不同情况构成什么关系?作者通过这种关系来说明什么? (3)这段文字总体上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分数:2.00)_54.阅读下面的文字: 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礞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
11、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 请回答: (1)本语段可分为几层?层意各是什么? (2)本语段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有何现实意义? (3)本语段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分数:2.00)_55.阅读下面的文字: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
12、娇无办,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白居易长恨歌) 请回答:(1)“汉皇重色思倾国”在诗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本节诗用了哪几种人物描写方法来突出杨贵妃的美貌?(3)诗中有意把杨贵妃写成深闺淑女形象,与其“为寿王妃”的史实不符,作者这样写是出于什么目的?(分数:2.00)_56.阅读下面的文字: 鸟儿只觉得光阴在匆匆忙忙中逝去了。然而,它们不知道时间是无限的,永恒的,逝去的只是鸟儿自己。它们像着了迷似的那样剧烈,那样急速地振翩翱翔。它们没有想到,这会招来不幸,会使鸟儿更快地从这块土地上消失。鸟儿依然忽喇喇拍着翅膀,更急速、更剧烈地飞
13、过去 森林中有一泓清澈的泉水,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悄然流淌。这里是鸟群休息的地方,尽管是短暂的,但对于飞越荒原的鸟群来说,这小憩何等珍贵!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这样,一天过去了,又去迎接明天的新生。 鸟儿在清泉旁歇歇翅膀,养养精神,倾听泉水的絮语。鸣泉啊,你是否指点了鸟儿要去的方向? 泉水从地层深处涌出来,不间断地奔流着,从古到今,阅尽地面上一切生物的生死,荣枯。因此,泉水一定知道鸟儿应该飞去的方向。 鸟儿站在清澄的水边,让泉水映照着身影,它们想必看到了自己疲倦的模样。它们终于明白了鸟儿作为天之骄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鸟儿想随处都能看到泉水,这是困难的。因为,它们只顾尽快飞翔。 不过,它
14、们似乎有所觉悟,这样连续飞翔下去,到头来,鸟群本身就会泯灭的,但愿鸟儿尽早懂得这个道理。 我也是群鸟中的一只,所有的人们都是在荒凉的不毛之地上飞翔不息的鸟儿。(东山魁夷听泉)请回答:(1)文中的“鸟”“泉”分别指什么?(2)文中采用了什么写法?(3)鸟儿不知疲倦地飞翔,为什么会“招来不幸”?(分数:2.00)_普高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 1 答案解析(总分:11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西厢记.长亭送别中“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所采用的表现手法是( )(分数:2.00)A.融情于景B.移情入景C.以景托情D.因情造景
15、 解析:2.李斯的思想属于战国诸子百家中的 ( )(分数:2.00)A.儒家B.法家 C.道家D.农家解析:3.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能体现“五四”时代精神的诗集是 ( )(分数:2.00)A.胡适尝试集B.闻一多红烛C.鲁迅野草D.郭沫若女神 解析:4.郑伯克段于鄢的中心旨意是 ( )(分数:2.00)A.再现郑伯克段于鄢的历史事实B.剖析郑庄公兄弟不和的原因C.揭露统治阶级的残酷无情和卑鄙虚伪 D.歌颂颍考叔的纯孝与机智解析:5.“文章合为时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提出者是 ( )(分数:2.00)A.韩愈B.白居易 C.欧阳修D.晏殊解析:解析:“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白居易倡导“
16、新乐府”运动时提出的著名口号,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理论纲领。他要求诗文创作应从具体事件有感而发,要为现实社会政治服务,而不能仅仅抒写个人的情怀。6.“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选自 ( )(分数:2.00)A.诗经.蒹葭 B.诗经.采薇C.诗经.采葛D.诗经.汉广解析:7.白居易长恨歌是一首 ( )(分数:2.00)A.七言近体诗B.七言律诗C.七言歌行 D.七言绝句解析:解析: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一首长篇叙事诗,体裁属于七言歌行体。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8.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自称 ( )(分数:2.00)A.季鹰B.桓温C.江南游子 D.刘郎解析:解析:词人以
17、“江南游子”来寄寓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9.前赤壁赋行文的内在线索是 ( )(分数:2.00)A.时间的推移B.感情的变化 C.事理的逻辑D.想象的展开解析:10.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最突出的语言技巧是 ( )(分数:2.00)A.拟人B.叠字 C.比喻D.夸张解析:11.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的作者是 ( )(分数:2.00)A.叔本华B.尼采C.罗素 D.胡塞尔解析:解析: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的作者是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罗素,是一篇严谨而通俗的论说文,从思想方法的角度告诉人们如何少犯错误。12.听听那冷雨出自( )之手。(分数:2.00)A.余秋雨B.梁实秋C.余光中 D.
18、胡适解析:解析:听听那冷雨是著名诗人余光中的散文作品。这篇散文抒写的是深深的思乡情绪。13.下列属于李白诗歌风格的是 ( )(分数:2.00)A.豪放飘逸 B.沉郁顿挫C.通俗易懂D.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解析:解析: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有“诗仙”“诗侠”“谪仙人”等称呼,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其作品豪放飘逸、浪漫奔放、意境奇异;诗句如行云流水,宛若天成。1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创办私学的人是 ( )(分数:2.00)A.墨子B.孔子 C.孟子D.老子解析:15.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的中心画面是 ( )(分数:2.00)A.枯藤老树B.小桥流水C.古道瘦马 D.夕阳西下解析:16.
19、下列不符合拣麦穗一文写作特点的说法是 ( )(分数:2.00)A.先抑后扬 B.个性化的对话描写C.行为细节描写D.运用象征手法解析:17.孟子的政治理想是 ( )(分数:2.00)A.王道 B.霸道C.大同D.小康解析:18.秦观鹊桥仙的抒情特点是 ( )(分数:2.00)A.借事抒情B.直抒胸臆C.借比喻抒情D.与写景、议论结合 解析:解析:此词将画龙点睛的议论与优美的形象、深沉的情感结合起来,起伏跌宕地讴歌了人间美好的爱情,取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19.张中丞传后叙在写作上的最大特色是 ( )(分数:2.00)A.抒情和议论并重B.议论和叙事并重 C.叙事和抒情并重D.叙事和描写并重解析:
20、解析:张中丞传后叙是韩愈为张巡、许远二位有大功于朝廷的将领而写的一篇文章。韩愈在驳斥对二人污蔑的不实之辞时,议论与叙事并重,夹叙夹议,以事实说明观点,以观点辩驳不实,具有很强的说服力。20.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 ( )(分数:2.00)A.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 B.得之难而失之易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D.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解析:解析:作者于开篇之首即开宗明义,用一兼带感叹语气的反诘句道出了此文的中心论点“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可谓立论鲜明,催人警醒,又具有论战性,一反当时流行的宿命论的历史观。21.与范成大、尤袤、杨万里共同被称为“中兴四大诗人
21、”的是 ( )(分数:2.00)A.苏轼B.陆游 C.贺铸D.李清照解析:解析:中兴四大诗人是南宋前期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四位诗人的合称,又称南宋四大家。他们能摆脱江西诗派的牢笼,写出思想、艺术各有特色的作品,影响很大,代表了宋代诗歌第二个最繁荣的时期。22.不属于诗经组成部分的一项是 ( )(分数:2.00)A.风B.骚 C.雅D.颂解析:解析:诗经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赋、比、兴是其表现手法。它们合称“诗六艺”。“骚”单独使用时,一般是楚辞的代称。23.屈原整合楚地歌谣,开创出的新诗体是 ( )(分数:2.00)A.五言诗B.近体诗C.骚体赋D.楚辞 解析:解析:屈原开创的新诗体叫
22、楚辞,具有鲜明的楚地地方特色,和中原地区产生的诗经有着截然不同的面貌。骚体赋又称楚辞体,指汉代及后世的模拟楚辞体式之作。24.断魂枪中孙老者的基本性格定位是 ( )(分数:2.00)A.乐观爽朗B.爱艺如命C.积极进取D.旧江湖艺人的积极面 解析:25.提出词“别是一家”的作家是(分数:2.00)A.姜夔B.苏轼C.李清照 D.周邦彦解析:解析:李清照提出词“别是一家”,强调了词的独立地位。二、古文翻译题(总题数:5,分数:10.00)26.以为巡死而远就虏, 疑畏死而辞服于贼。(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怀疑他怕死而向敌人说了屈服的话。)解析:27.君何患焉? 若阙地及泉,隧而
23、相见,其谁曰不然?(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你担心什么呢?)解析:28.闻道百, 以为莫己若者 ,我之谓也。(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解析:29.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这就不会使国家出现富饶的实际状况,秦国也不会有强大的名声了。)解析:30.匈奴使来, 汉亦留之以相当。(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汉朝廷也扣留他们以相抵。)解析:三、填空题(总题数:10,分数:20.00)31.枯桑知天风,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海水知天寒)解析:3
24、2. 1,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羌管悠悠霜满地)解析:33.汉皇重色思倾国,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御宇多年求不得)解析:34.玉户帘中卷不去,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捣衣砧上拂还来)解析:35.问君何能尔,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心远地自偏)解析:36. 1,天上人间。(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流水落花春去也)解析:37.叹年来踪迹,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
25、:何事苦淹留)解析:38. 1,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谨庠序之教)解析:39. 1,仲尼语之以为博。(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伯夷辞之以为名)解析:40.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凄凄惨惨戚戚)解析:四、文学作品赏析(总题数:1,分数:2.00)41.理解下面这首词,写一篇不少于 200 字的赏析文字。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26、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郁孤台下清江水。”“郁孤台”三字凸起一座郁然孤峙之高台。词人调动此三字打头阵,显然有满腔磅礴的激愤,势不能不用此突兀之笔。进而写出台下的清江水。“行人泪”三字,在词人的心魂中,此一江流水,竟为行人流不尽之伤心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抬望眼,遥望长安,境界顿时无限高远。然而有无数青山重重遮拦,望不见,境界遂一变而为具有封闭式的意味,顿挫极有力。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无数青山虽可遮住长安,但终究遮不住一江之水向东流。换头是写眼前景,如果说有寄托,则似乎难以指实。如果说无寄托,则遮不住与毕竟二语,又明显带有感情色彩。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
27、鸪。”为词人沉郁苦闷的孤怀写照,暗应合上阕开头的郁孤台意象。 全词一波三折,极尽回环宛曲之美;善于运用比兴手法,笔笔言山水,处处有兴寄。)解析:五、词语解释(总题数:10,分数:20.00)42.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 自存 。 自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自存:指养活自己。)解析:43.入门各自 媚 ,谁肯相为言。 媚:(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媚:爱。)解析:44.损 有余而补不足。 损:(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损:减损。)解析:45.遂散六国之 从 ,使之西面事秦。 从:(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从:合纵,六国联合抗秦
28、的策略。)解析:46.酾酒 临江,横槊赋诗。 酾酒:(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酾酒:滤酒,这里是“洒”的意思。)解析:47.恨不得 倩 疏林挂住斜晖。 倩:(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倩:央求,请。)解析:48.满园中播散着 熨帖 而微苦的味道。 熨帖:(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熨帖:心里平静)解析:49.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公叔 不服 。 不服:(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不服:不穿胡服。)解析:50.舍则传诸其徒,垂诸文而为后世 法 。 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法:取法,效法。)解析:51.不能 通知 二父志。
29、通知:(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通知:通晓,理解。)解析:1052.阅读下面的文字: 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梯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庄子.秋水) 请回答: (1)这语段表达了庄子的什么观点? (2)这语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3)这语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都是十分有限的,反对自我夸耀。 (2)类比论证法。因为用比喻来类比,也可称为比喻论证法。如以“梯米之在
30、大仓”类比“中国之在海内”,以“毫末之在于马体”类比人与万物的关系,结论是微不足道,不必自我夸耀。 (3)反诘,用反问形式表达肯定判断,增强气势;比喻,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生动形象。)解析:53.阅读下面的文字: 更譬诸操舟,如以兼旬之期,行千里之地者,其间风潮之或顺或逆,常相参伍。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而后得从容以进度其顺。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达也。(梁启超论毅力) 请回答: (1)这段文字中,“彼”和“我”的态度和结果构成什么关系?作者通过这种关系来说明什么? (2)文中“我”的几种不同情况构成什么关系?作者通过这种关系来说明什么? (
31、3)这段文字总体上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构成正反对比关系。作者通过这种关系说明了“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的道理。 (2)构成层递关系。作者通过这种关系来说明:凡毅力达不到至强者都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反过来说,只有毅力至强者,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 (3)总体上采用了比较法中的类比法,即比喻论证。)解析:54.阅读下面的文字: 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礞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
32、,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 请回答: (1)本语段可分为几层?层意各是什么? (2)本语段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有何现实意义? (3)本语段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召公曰:是障之也。伤人必多”,指出厉王消除谤言的严重后果;第二层从“民亦如之。是以事行而不悖”,指出天子从政一定要“宣之使言”,必须听取民众
33、意见,才能“事行而不悖”,才能治理好国家;第三层从“民之有口”到结尾,指出从政者听取民众谤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如此,才能下情上传,行善备败。 (2)本语段的中心思想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段文字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当今社会作为从政者一定要广开言路,虚心倾听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认识广大人民群众意见和建议的重要性,并且要把这些意见和建议纳入自己的施政行为中。体解民情,下情上传,才能真正做到从政不褊狭,为民所拥护。 (3)本语段首先运用比喻来阐明主旨,然后运用排比和反诘的修辞手法。)解析:55.阅读下面的文字: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34、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办,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白居易长恨歌) 请回答:(1)“汉皇重色思倾国”在诗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本节诗用了哪几种人物描写方法来突出杨贵妃的美貌?(3)诗中有意把杨贵妃写成深闺淑女形象,与其“为寿王妃”的史实不符,作者这样写是出于什么目的?(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统领全篇,为下文描写李、杨爱情悲剧做好了铺垫。 (2)肖像描写和动作行为描写。 (3)这样写更有利于突出李、杨之间忠贞不渝的情
35、感和爱情悲剧的特征。)解析:56.阅读下面的文字: 鸟儿只觉得光阴在匆匆忙忙中逝去了。然而,它们不知道时间是无限的,永恒的,逝去的只是鸟儿自己。它们像着了迷似的那样剧烈,那样急速地振翩翱翔。它们没有想到,这会招来不幸,会使鸟儿更快地从这块土地上消失。鸟儿依然忽喇喇拍着翅膀,更急速、更剧烈地飞过去 森林中有一泓清澈的泉水,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悄然流淌。这里是鸟群休息的地方,尽管是短暂的,但对于飞越荒原的鸟群来说,这小憩何等珍贵!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这样,一天过去了,又去迎接明天的新生。 鸟儿在清泉旁歇歇翅膀,养养精神,倾听泉水的絮语。鸣泉啊,你是否指点了鸟儿要去的方向? 泉水从地层深处涌出来,
36、不间断地奔流着,从古到今,阅尽地面上一切生物的生死,荣枯。因此,泉水一定知道鸟儿应该飞去的方向。 鸟儿站在清澄的水边,让泉水映照着身影,它们想必看到了自己疲倦的模样。它们终于明白了鸟儿作为天之骄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鸟儿想随处都能看到泉水,这是困难的。因为,它们只顾尽快飞翔。 不过,它们似乎有所觉悟,这样连续飞翔下去,到头来,鸟群本身就会泯灭的,但愿鸟儿尽早懂得这个道理。 我也是群鸟中的一只,所有的人们都是在荒凉的不毛之地上飞翔不息的鸟儿。(东山魁夷听泉)请回答:(1)文中的“鸟”“泉”分别指什么?(2)文中采用了什么写法?(3)鸟儿不知疲倦地飞翔,为什么会“招来不幸”?(分数:2.00)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