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普高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 12 及答案解析(总分:11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屈原为保卫国家而英勇捐躯的将士们创作的祭歌是 ( )(分数:2.00)A.离骚B.国殇C.涉江D.湘夫人2.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能体现“五四”时代精神的第一本诗集是 ( )(分数:2.00)A.胡适尝试集B.闻一多红烛C.鲁迅野草D.郭沫若女神3.箱子岩是一篇 ( )(分数:2.00)A.说明文B.游记散文C.写人散文D.记事散文4.侧面描写罗敷美貌的诗句是 ( )(分数:2.00)A.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B.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C.耕者忘其犁,锄者
2、忘其锄D.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5.属于辛弃疾词集的是 ( )(分数:2.00)A.稼轩长短句B.于湖词C.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D.漱玉词6.春江花月夜的主旨是 ( )(分数:2.00)A.歌颂祖国的壮丽山河B.表现作者深处逆境C.表达了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D.表达对宇宙与人生关系的思索7.诗经中内容主要是周人正声雅乐的是哪一部分 ( )(分数:2.00)A.风B.雅C.颂D.赋8.下列文学家中,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且为唐代古文运动领袖的是 ( )(分数:2.00)A.柳宗元B.欧阳修C.韩愈D.苏轼9.漱玉词的作者是 ( )(分数:2.00)A.李清照B.晏殊C.苏轼D.周邦彦10.欧阳修,
3、字永叔,自号醉翁,又号 ( )(分数:2.00)A.六一居士B.石湖居士C.香山居士D.青莲居士11.断魂枪中人物性格之间的主要关系是 ( )(分数:2.00)A.类比B.对比C.铺垫D.烘托12.庄子在秋水中用“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做比喻,所论证的道理是( )(分数:2.00)A.国君要以德治国B.为政要以民为本C.个人的认识十分有限D.立言的根本在于道德13.下列作品属宋代作家的有 ( )(分数:2.00)A.归园田居B.无题C.书愤D.短歌行14.北宋第一个专力填词的词人是 ( )(分数:2.00)A.秦观B.苏轼C.柳永D.王安石15.作品充满地域文化色彩,被称为“京味”
4、十足的“市井文学”作家是 ( )(分数:2.00)A.鲁迅B.老舍C.巴金D.吴组缃16.“满招损,谦得益”语出 ( )(分数:2.00)A.论语B.周易C.老子D.尚书17.汉乐府民歌中大多数为 ( )(分数:2.00)A.叙事诗B.抒情诗C.讽喻诗D.归隐诗18.儒家经典著作“四书”中不包括 ( )(分数:2.00)A.孟子B.春秋C.大学D.中庸19.在史记中,帝王的传记称为 ( )(分数:2.00)A.列传B.世家C.本纪D.表20.发现一诗被收录于闻一多的诗集 ( )(分数:2.00)A.女神B.红烛C.死水D.猛虎集21.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用来作喻的景物是 ( )(分数
5、:2.00)A.春花秋月B.东风明月C.雕栏玉砌D.一江春水22.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休说鲈鱼堪绘,尽西风、季鹰归未”,“季鹰”生活的时代是 ( )(分数:2.00)A.西晋B.东晋C.三国D.刘宋23.归园田居(其一)“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里所用的修辞方法是 ( )(分数:2.00)A.比拟B.夸张C.比喻D.借代24.大量创作“无题”诗,并对后世特别是宋初西昆派诗人产生很大影响的诗人是 ( )(分数:2.00)A.主昌龄B.王维C.李白D.李商隐25.在婴宁中,促使婴宁“矢不复笑”的事件是 ( )(分数:2.00)A.爬上树梢,狂笑而坠B.走
6、出深山,嫁到王家C.惩罚邻子,遭遇诉讼D.归葬鬼母,伏尸痛哭二、古文翻译题(总题数:5,分数:10.00)26.制,岩邑也, 虢叔死焉,他邑唯命。(分数:2.00)_27.闻道百, 以为莫己若者 ,我之谓也。(分数:2.00)_28.与尔三矢,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分数:2.00)_29.因利乘便 ,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分数:2.00)_30.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 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分数:2.00)_三、填空题(总题数:10,分数:20.00)31.问君能有几多愁? 1!(分数:2.00)填空项 1:_32. 1,宿昔梦见之。(分数:2.00)填空项 1:_33.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7、, 1!(分数:2.00)填空项 1:_34.此中有真意, 1。(分数:2.00)填空项 1:_35.白云一片去何悠悠, 1。(分数:2.00)填空项 1:_36. 1,塞上风云接地阴。(分数:2.00)填空项 1:_37.回眸一笑百媚生, 1。(分数:2.00)填空项 1:_38. 1,便胜却人间无数。(分数:2.00)填空项 1:_39.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 1。(分数:2.00)填空项 1:_40.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 1。(分数:2.00)填空项 1:_四、文学作品赏析(总题数:1,分数:2.00)41.理解下面这首词,写一篇不少于 200 字的赏析文字。 忆江南 自居易江
8、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分数:2.00)_五、词语解释(总题数:10,分数:20.00)42.尝以十倍之地,百分之众, 叩 关而攻秦。 叩:(分数:2.00)_43.大学之道,在 明 明德。 明:(分数:2.00)_44.方其 系 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系:(分数:2.00)_45.见此竹, 废卷 而哭失声。 废卷:(分数:2.00)_46.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而 得 之。 得:(分数:2.00)_47.援 玉袍兮击鸣鼓。 援:(分数:2.00)_48.哭声直上 干 云霄。 干:(分数:2.00)_49.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 纤介 之祸者,冯谖之
9、计也。 纤介:(分数:2.00)_50.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 业 诸侯。 业:(分数:2.00)_51.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 丑 ,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丑:(分数:2.00)_1052.阅读下面的文字: 忽然在前面田野里一片绿的蚕豆和黄的菜花中间,我仿佛又看见了一线光,一个亮,这还是我常常看见的灯光。这不会是爱尔克的灯里照出来的,我那个可怜的姐姐已经死去了。这一定是我的心灵的灯,它永远给我指示我应该走的路。(巴金爱尔克的灯光) 请回答: (1)作者“心灵的灯”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2)这里体现出作者要走的是怎样的人生道路? (3)从这里可看出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分数:2.
10、00)_53.阅读下面的文字: 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烟”,它的直指的意义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易捉摸,它可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水”,“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各不同,变化莫测。(朱光潜咬文嚼字)请回答:(1)这段话的论点是什么?(2)这个论点与中心论点的关系是什么?(3)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11、(分数:2.00)_54.阅读下面的文字: 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日:“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出。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日:“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愈贞元中过泗洲,船上人犹指以相语。(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请回答: (1)这里表现出南霁云怎样的性格特征? (2)除慷慨陈词外,作者主要用什么方法来刻画南霁云的形象?请概要说明。
12、(3)除正面刻画南霁云外,作者还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具体体现在哪几个地方?(分数:2.00)_55.阅读下面的文字: 我来了,我喊一声,进着血泪,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 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 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 我会见的是噩梦,那里是你?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 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 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 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 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 呕出一颗心来,一在我心里! (闻一多发现)请回答:(1)分析诗中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矛盾复杂的思想感情。(2)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是什么?(3)简要概括这首诗的主旨。(分数:
13、2.00)_56.阅读下面的文字: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赋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又见风致了。(朱自清荷塘月色)请回答:(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荷塘的美景的?(2)作者描写荷花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这段文字哪些地方
14、用了“通感”?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分数:2.00)_普高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 12 答案解析(总分:11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屈原为保卫国家而英勇捐躯的将士们创作的祭歌是 ( )(分数:2.00)A.离骚B.国殇 C.涉江D.湘夫人解析:解析:九歌.国殇是战国时期楚国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是追悼楚国阵亡士卒的挽诗。此诗歌颂了楚国将士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对雪洗国耻寄予厚望,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的高尚感情。2.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能体现“五四”时代精神的第一本诗集是 ( )(分数:2.00)A.胡适尝试集B.闻一多红烛C.鲁迅野草D
15、.郭沫若女神 解析:解析:郭沫若的浪漫主义诗集女神,它具有彻底反帝反封建和反抗一切旧势力的革命精神,展示了对光明的向往,最强烈地体现了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3.箱子岩是一篇 ( )(分数:2.00)A.说明文B.游记散文 C.写人散文D.记事散文解析:解析:箱子岩是沈从文回到故乡后,写成的一篇记录自己所见所闻的游记散文。4.侧面描写罗敷美貌的诗句是 ( )(分数:2.00)A.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B.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C.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D.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解析:5.属于辛弃疾词集的是 ( )(分数:2.00)A.稼轩长短句 B.于湖词C.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D.漱玉词解析
16、:6.春江花月夜的主旨是 ( )(分数:2.00)A.歌颂祖国的壮丽山河B.表现作者深处逆境C.表达了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D.表达对宇宙与人生关系的思索 解析:解析:春江花月夜一诗描绘了春江花月夜的优美景色,并由此发出对宇宙与人生关系的思索和对游子思妇在明月今宵里天各一方的惋惜。7.诗经中内容主要是周人正声雅乐的是哪一部分 ( )(分数:2.00)A.风B.雅 C.颂D.赋解析:解析:诗经包含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各地方音乐,雅分大雅、小雅,包含各级贵族的创作,颂是寺庙祭祀之乐,有周颂、鲁颂、商颂三部分。8.下列文学家中,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且为唐代古文运动领袖的是 ( )(分数:2.00
17、)A.柳宗元B.欧阳修C.韩愈 D.苏轼解析:解析: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为韩愈、柳宗元。韩愈是古文运动的领袖,也是唐宋八大家之首。9.漱玉词的作者是 ( )(分数:2.00)A.李清照 B.晏殊C.苏轼D.周邦彦解析:解析:李清照的词集为漱玉词。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著名女词人,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婉约词的代表人物。10.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又号 ( )(分数:2.00)A.六一居士 B.石湖居士C.香山居士D.青莲居士解析:解析: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自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11.断魂枪中人物性格之间的主要
18、关系是 ( )(分数:2.00)A.类比B.对比 C.铺垫D.烘托解析:12.庄子在秋水中用“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做比喻,所论证的道理是( )(分数:2.00)A.国君要以德治国B.为政要以民为本C.个人的认识十分有限 D.立言的根本在于道德解析:解析:通过大与小的比喻,来进行人的认识与世界无限的对比,凸显出人的认识十分有限的遭理。13.下列作品属宋代作家的有 ( )(分数:2.00)A.归园田居B.无题C.书愤 D.短歌行解析:解析:归园田居作者陶渊明是东晋诗人;无题的作者李商隐是晚唐诗人;短歌行作者曹操生活于东汉末年。书愤作者陆游为宋代人。14.北宋第一个专力填词的词人是 (
19、 )(分数:2.00)A.秦观B.苏轼C.柳永 D.王安石解析:解析: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他大力创作慢词,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15.作品充满地域文化色彩,被称为“京味”十足的“市井文学”作家是 ( )(分数:2.00)A.鲁迅B.老舍 C.巴金D.吴组缃解析:解析:“京味儿”浓郁的小说以老舍最有代表性。他善于用俗白、风趣的北京话书写北京城的人物、故事,表现具有浓郁京华色彩的风俗文化、人情世态。16.“满招损,谦得益”语出 ( )(分数:2.00)A.论语B.周易C.老子D.尚书 解析:解析: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有“书曰:满招损,谦得
20、益。”此句中的书指的就是尚书。17.汉乐府民歌中大多数为 ( )(分数:2.00)A.叙事诗 B.抒情诗C.讽喻诗D.归隐诗解析:解析:“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是汉乐府的重要特色,汉乐府民歌大多为叙事诗。18.儒家经典著作“四书”中不包括 ( )(分数:2.00)A.孟子B.春秋 C.大学D.中庸解析:解析:儒家经典著作“四书”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不包括春秋。19.在史记中,帝王的传记称为 ( )(分数:2.00)A.列传B.世家C.本纪 D.表解析:解析:本纪为帝王传记,世家为贵族传记,列传为其他人物传记,表为表格形式的史实罗列。20.发现一诗被收录于闻一多的诗集 ( )(分数:2.00)A
21、.女神B.红烛C.死水 D.猛虎集解析:解析:发现一诗见于诗集死水,是闻一多的爱国诗篇里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21.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用来作喻的景物是 ( )(分数:2.00)A.春花秋月B.东风明月C.雕栏玉砌D.一江春水 解析:解析: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用“一江春水”来比喻自己国破家亡的不绝愁情。22.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休说鲈鱼堪绘,尽西风、季鹰归未”,“季鹰”生活的时代是 ( )(分数:2.00)A.西晋 B.东晋C.三国D.刘宋解析:解析:“季鹰”指西晋张翰。张翰在洛阳做官,在秋季西风起时,想到家乡莼菜羹和鲈鱼脍的美味,便立即辞官回乡。后来的文人将思念家乡
22、称为“莼鲈之思”。23.归园田居(其一)“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里所用的修辞方法是 ( )(分数:2.00)A.比拟B.夸张C.比喻 D.借代解析:解析:这两句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尘网”和“樊笼”比喻仕途对自己的束缚。24.大量创作“无题”诗,并对后世特别是宋初西昆派诗人产生很大影响的诗人是 ( )(分数:2.00)A.主昌龄B.王维C.李白D.李商隐 解析:25.在婴宁中,促使婴宁“矢不复笑”的事件是 ( )(分数:2.00)A.爬上树梢,狂笑而坠B.走出深山,嫁到王家C.惩罚邻子,遭遇诉讼 D.归葬鬼母,伏尸痛哭解析:二、古文翻译题(总题数:5,分
23、数:10.00)26.制,岩邑也, 虢叔死焉,他邑唯命。(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制是险要的地方。)解析:27.闻道百, 以为莫己若者 ,我之谓也。(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认为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解析:28.与尔三矢,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雪恨的心愿!)解析:29.因利乘便 ,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凭借这有利的形势。)解析:30.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 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您又是哪儿学来的诀窍而超过李伶的呢?)解
24、析:三、填空题(总题数:10,分数:20.00)31.问君能有几多愁?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解析:32. 1,宿昔梦见之。(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远道不可思)解析:33.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如今有谁堪摘)解析:34.此中有真意,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欲辩已忘言)解析:35.白云一片去何悠悠,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青枫浦上胜愁)解析:36. 1,塞上风云接地阴。(
25、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江间波浪兼天涌)解析:37.回眸一笑百媚生,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六宫粉黛无颜色)解析:38. 1,便胜却人间无数。(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金风玉露一相逢)解析:39.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残照当楼)解析:40.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杜甫)解析:四、文学作品赏析(总题数:1,分数:2.00)41.理解下面这首词,写一篇不少于 200 字的赏
26、析文字。 忆江南 自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此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同时,唯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启结句“能不忆江南”,并与之相关阖。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这就既落实了“好”字,又照应了“忆”字,不失为勾通一篇意脉的精彩笔墨。三、四两句对江南之“好”进行形象化的演绎,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
27、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把读者带入余情摇漾的境界中。)解析:五、词语解释(总题数:10,分数:20.00)42.尝以十倍之地,百分之众, 叩 关而攻秦。 叩:(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叩:击,攻打。)解析:43.大学之道,在 明 明德。 明:(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明:彰明,发扬。)解析:44.方其 系 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
28、系:捆,绑。)解析:45.见此竹, 废卷 而哭失声。 废卷:(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废卷:放下画卷。)解析:46.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而 得 之。 得:(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得:学到。)解析:47.援 玉袍兮击鸣鼓。 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援:拿着。)解析:48.哭声直上 干 云霄。 干:(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干:冲上。)解析:49.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 纤介 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纤介:(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纤介:丝毫,细小。)解析:50.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 业 诸侯。 业:(分
29、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业:使成就功业。名词的使动用法。)解析:51.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 丑 ,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丑:(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丑:鄙陋。)解析:1052.阅读下面的文字: 忽然在前面田野里一片绿的蚕豆和黄的菜花中间,我仿佛又看见了一线光,一个亮,这还是我常常看见的灯光。这不会是爱尔克的灯里照出来的,我那个可怜的姐姐已经死去了。这一定是我的心灵的灯,它永远给我指示我应该走的路。(巴金爱尔克的灯光) 请回答: (1)作者“心灵的灯”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2)这里体现出作者要走的是怎样的人生道路? (3)从这里可看出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30、(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指引作者人生道路的进步思想。 (2)摆脱封建家庭的束缚,走向广大的世界。 (3)灯光。)解析:53.阅读下面的文字: 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烟”,它的直指的意义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易捉摸,它可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水”,“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各不同,变化莫测
31、。(朱光潜咬文嚼字)请回答:(1)这段话的论点是什么?(2)这个论点与中心论点的关系是什么?(3)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2)这个分论点是中心论点的一个论据,正是因为文字的意义难以确定与控制,因此在阅读和写作中就必须有严谨的精神,一字也不能放松。 (3)这段话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通过比喻使抽象的道理变得形象生动,易于明白。)解析:54.阅读下面的文字: 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日:“
32、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出。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日:“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愈贞元中过泗洲,船上人犹指以相语。(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请回答: (1)这里表现出南霁云怎样的性格特征? (2)除慷慨陈词外,作者主要用什么方法来刻画南霁云的形象?请概要说明。 (3)除正面刻画南霁云外,作者还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具体体现在哪几个地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疾恶如仇,忠贞刚烈。 (2)采取了细节描写的方法。主要细
33、节有二:一是抽刀断指;二是射矢明志。 (3)还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具体体现在三个地方:一是用节度使贺兰进明的嫉贤害能、狭隘自私来对比衬托;二是南霁云抽刀断指后“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来烘染;三是用汴、徐二府的人长期流传南霁云的英雄事迹来渲染。)解析:55.阅读下面的文字: 我来了,我喊一声,进着血泪,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 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 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 我会见的是噩梦,那里是你?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 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 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 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 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 呕出一
34、颗心来,一在我心里! (闻一多发现)请回答:(1)分析诗中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矛盾复杂的思想感情。(2)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是什么?(3)简要概括这首诗的主旨。(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诗人回到祖国,见到的是满目疮痍的现实。诗人悲愤、失望,但诗人没有因失望而沉沦,而是在失望与愤懑中升腾起一种对祖国的执着和忠贞的爱。 (2)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建筑的美、音乐的美”的追求。激越奔放的情感收敛于严谨的形式与韵律之中,显示出一种沉郁的风格。 (3)诗人通过对眼前的祖国竟然是满目疮痍,就像是挂在“悬崖”边上的“噩梦”一样黑暗、恐怖的发现,抒发了对祖国的失望、痛苦和深深的爱。)解析:56.
35、阅读下面的文字: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赋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又见风致了。(朱自清荷塘月色)请回答:(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荷塘的美景的?(2)作者描写荷花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这段文字哪些地方用了“通感”?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四个方面。 (2)拟人、比喻(博喻)和通感。 (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荷花的香气很清很淡,若有若无,而“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也是时断时续,若有若无,二者有很多相似之处,这样写既体现出荷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