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历类职业资格】新闻采访写作自考题模拟9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75765       资源大小:63.50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历类职业资格】新闻采访写作自考题模拟9及答案解析.doc

    1、新闻采访写作自考题模拟 9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部分 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25.00)1.著名记者邵飘萍,强调报纸工作最为重要的是_(分数:1.00)A.经营B.写作C.采访D.编辑2.在采访中,事件的目击者或知情者向记者讲述的材料,属于_(分数:1.00)A.骨干材料B.背景材料C.第二手材料D.第一手材料3.记者采访中的工作路线是_(分数:1.00)A.依靠组织,深入实际B.深入实际,深入群众C.深入实际,调查研究D.深入基层,深入群众4.新闻记者应当具备的工作作风,主要有求实、正派的作风,勤奋、谦虚的作风,艰苦奋斗的作风,以及_(分数:1.0

    2、0)A.遵纪守法的作风B.雷厉风行的作风C.一丝不苟的作风D.文明礼貌的作风5.新闻线索的作用,表现在可以触发记者的新闻敏感,决定报道的质量,还可以_(分数:1.00)A.指明采访的去向B.赢得采访的主动权C.提高采访的工作效率D.把采访引向深入6.记者发现与捕捉新闻,要有一把判断的“尺子”,这就是_(分数:1.00)A.新闻敏感B.宣传政策C.新闻价值D.新闻观念7.在我国新闻界,比较公认的新闻价值要素,主要包括新鲜性、重要性、显著性、趣味性,以及_(分数:1.00)A.接近性B.异常性C.冲突性D.影响性8.提问的方法与技巧中,适合于访谈开头的是_(分数:1.00)A.闭合式提问B.开放式

    3、提问C.诱导式提问D.激发式提问9.采写某些批评、表扬性的稿件适合用_(分数:1.00)A.巡回采访B.易地采访C.隐性采访D.交叉采访10.新闻六要素中的核心要素是_(分数:1.00)A.何时B.何人C.何地D.何事11.关于新闻主题,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1.00)A.主题真实等同于事实真实B.主题一定要正确,可以不考虑其积极意义C.主题是主、客观的结合点的集中体现D.记者对新闻主题的提炼,要遵循“万能典型”规律12.新闻主题是否真实,主要是看其_(分数:1.00)A.是否准确简洁明了B.是否符合时代历史潮流C.是否与事实的逻辑相一致D.是否正确并有针对性13.从新闻写作的层次来看,动

    4、态新闻的结构在于首先突出_(分数:1.00)A.什么人B.什么事C.什么地点D.结果如何14.通讯集萍踪寄语、萍踪忆语等,以典型生动的细节、恳切优美的笔调为读者所喜爱,其作者是_(分数:1.00)A.邵飘萍B.范长江C.邹韬奋D.张季鸾15.通讯的主要表达方式是_(分数:1.00)A.叙述B.描写C.议论D.抒情16.新闻写作的最大特点和优势是_(分数:1.00)A.时效性强B.针对性强C.用事实说话D.思想性强17.新闻的第二生命是_(分数:1.00)A真B新C快D短18.新闻的宣传价值包括的几个因素为_(分数:1.00)A.时效性、鲜明性、针对性、政策性B.真实性、准确性、可读性、一致性C

    5、.灵活性、典型性、生动性、一致性D.一致性、针对性、典型性、时宜性19.消息主体部分常用的一种写法是_(分数:1.00)A.按时间顺序来写B.按空间顺序组织事实材料C.按重要程度来写D.按新旧程度组织事实材料20.言简意赅地反映一篇消息内容的核心和精华,引导读者尽快把握新闻要旨的简要文句是_(分数:1.00)A.新闻导语B.新闻标题C.新闻主题D.新闻主体21.通讯中应用最多最广的表现形式是_(分数:1.00)A.访问记B.记事C.访谈录D.专访22.在新闻采访写作实践中,抓住新闻披露的事实变动,以新带“旧”,由近及远等方法,是救活哪种新闻的有效途径_(分数:1.00)A.迟到新闻B.昨日新闻

    6、C.趣味新闻D.背后新闻23.与新闻特写的分类类型大体上相似的是_(分数:1.00)A.消息B.通讯C.评论D.报告文学24.风貌通讯的写作要集中力量在“变”字上作文章,常用的方法是_(分数:1.00)A.排比B.比兴C.比拟D.对比25.特写写作的基础是_(分数:1.00)A.精雕细刻B.现场观察C.放大再现D.生动描绘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26.新闻采访学和新闻写作学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是_(分数:2.00)A.科学性B.实践性C.理论性D.政治性E.典型性27.新闻观察的特点包括_(分数:2.00)A.观察的直接性B.观察的综合性C.观察的客观性D.观察的经常性E.

    7、观察的敏感性28.新闻结构的组成部分包括_(分数:2.00)A.背景B.层次C.主体D.照应E.结尾29.述评性消息按其内容区分,大致有哪几种类型_(分数:2.00)A.事态述评B.形势述评C.工作述评D.思想述评E.政策述评30.新闻主题要正确,并有针对性,主要依据有_(分数:2.00)A.党的政策B.工作重点C.当前形势D.报道思想E.客观实际三、第部分 非选择题(总题数:4,分数:12.00)31.新闻角度 (分数:3.00)_32.座谈会 (分数:3.00)_33.述评性消息 (分数:3.00)_34.采访札记 (分数:3.00)_四、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15.00)35.迅速接

    8、近采访对象应注意哪些问题? (分数:5.00)_36.新闻结构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分数:5.00)_37.简述新闻特写的写作要领。 (分数:5.00)_五、简单应用题(总题数:2,分数:18.00)38.阅读下列消息,指出其类型和基本特点。 本报西昌 4月 7日 22时电 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于今晚北京时间 21时 51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起飞 21分钟后,准确地将“亚洲一号”卫星送入转移轨道,首次成功地用我国的运载火箭完成为国外发射商用卫星的服务。 (分数:10.00)_39.下列新闻导语属于什么类型?该类型导语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写好这类导语的关键是什么? 新华社陕北三

    9、十一日电 世界驰名的文化古都、拥有二百余万人口的北平,本日宣告解放。 (分数:8.00)_六、综合应用题(总题数:1,分数:20.00)40.有一年,浙江新安江水库,因上游地区连续降雨,水位超过汛期控制线,遂于 28日开闸泄洪。第二天,浙江日报和外地某报均就此事发了新闻。运用新闻写作规律,评析下列对同一事实的两则报道的得失。本报新安江水电站 28日电 28 日下午,新安江水库开闸泄洪。17 时 37分,随着一声电铃响,坝顶的龙门吊车缓缓地将重 320吨的 5号闸门吊起,平静的库水一下从 80多米高处沿弧形坝体冲下,在坝前形成蘑菇云似的庞大水球,尔后向下游滚滚流去。这次泄洪是新安江水电站 196

    10、0年建成后第二次,上一次是在1966年。今年 4月 1日至 6月 27日,新安江流域降雨量已达 1120多毫米,比常年增加 1/2。泄洪前,水库水位超过了汛期控制线,是新安江水库建成后的最高水位 目前,电站仍继续正常发电,泄洪指挥部负责人说,今后将根据洪水情况决定泄洪量。 新安江电厂大坝昨起泄洪万余群众观赏奇景本报新安江 6月 28日 专电“黄河之水天上来”,古诗李白诗句中那瑰丽雄奇的景观,在新安江电厂大坝的泄洪中,真实地再现了。17 年一遇的新安江电厂大坝泄洪,于今天下午 5时 38分开始。 当坝顶两台各 160吨级的吊机,吊起 10米高、18 米宽的泄洪闸门时,处在 107.25米高度的库

    11、区江水,以每秒 5000立方米的流量冲出,好似千万条狂怒的巨龙,挣脱群山和大坝年长月久的封锁,奔腾呼啸地冲向滚滚东去的大江。二三尺长的大鱼,成群地被冲出闸门,顺随着飞溅的浪花,被抛向半空,再摔进下游江面。当地万余名群众怀着寻奇探胜的心情,分聚在两岸山腰上尽情观赏。据了解,这足以令人惊心动魄的人间奇景将持续 66个小时 (分数:20.00)_新闻采访写作自考题模拟 9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部分 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25.00)1.著名记者邵飘萍,强调报纸工作最为重要的是_(分数:1.00)A.经营B.写作C.采访 D.编辑解析:2.在采访中,事件的目击

    12、者或知情者向记者讲述的材料,属于_(分数:1.00)A.骨干材料B.背景材料C.第二手材料 D.第一手材料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采访作用中的材料获取。 在记者和事实之间存在着一个中转环节的材料,记者从当事人和目击者那里得来的材料就属于第二手材料。3.记者采访中的工作路线是_(分数:1.00)A.依靠组织,深入实际B.深入实际,深入群众 C.深入实际,调查研究D.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解析:4.新闻记者应当具备的工作作风,主要有求实、正派的作风,勤奋、谦虚的作风,艰苦奋斗的作风,以及_(分数:1.00)A.遵纪守法的作风 B.雷厉风行的作风C.一丝不苟的作风D.文明礼貌的作风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

    13、查记者的作风修养。 新闻记者的作风修养具体内容有:(1)求实、正派、勤奋;(2)深入实际,深入群众;(3)待人真诚,谦虚谨慎;(4)做遵守党纪国法的模范;(5)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5.新闻线索的作用,表现在可以触发记者的新闻敏感,决定报道的质量,还可以_(分数:1.00)A.指明采访的去向 B.赢得采访的主动权C.提高采访的工作效率D.把采访引向深入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新闻线索的作用。 新闻线索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线索能够触发记者的新闻敏感;(2)线索可以指明采访的去向;(3)线索的价值可以决定报道质量。6.记者发现与捕捉新闻,要有一把判断的“尺子”,这就是_(分数:1.

    14、00)A.新闻敏感B.宣传政策C.新闻价值 D.新闻观念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新闻价值对培养新闻敏感的重要性。 在各种客观事实中,只有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才能构成新闻,记者要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创作出好新闻,就必须要在发现和捕捉新闻过程中懂得新闻价值。7.在我国新闻界,比较公认的新闻价值要素,主要包括新鲜性、重要性、显著性、趣味性,以及_(分数:1.00)A.接近性 B.异常性C.冲突性D.影响性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新闻价值标准。 在我国新闻界,大家比较公认的新闻价值要素,主要包括新鲜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此外,有人还提出趣味性、人情味、时宜性等。8.提问的方法与技巧中,适合于访谈开

    15、头的是_(分数:1.00)A.闭合式提问B.开放式提问 C.诱导式提问D.激发式提问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提问的方法。 开放式提问提出的问题比较概括、广泛、范围较大,对回答的内容限制不严格,给对方以充分自由发挥的余地。这种提问比较宽松,适合于访谈的开头,可以缩短双方心理、感情距离。9.采写某些批评、表扬性的稿件适合用_(分数:1.00)A.巡回采访B.易地采访C.隐性采访 D.交叉采访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特殊方式采访中的隐性采访。 适宜使用隐性采访的情况有:(1)把隐性采访作为记者日常观察、了解情况的辅助手段;(2)某些批评、揭露性的报道可使用隐性采访;(3)某些表扬性的稿件也适合用隐性采访。1

    16、0.新闻六要素中的核心要素是_(分数:1.00)A.何时B.何人C.何地D.何事 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新闻要素。 新闻各个要素在报道中的地位与作用互不相同,彼此有主次之分。通常情况下,均以“何事”为核心要素,无事则不成新闻。11.关于新闻主题,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1.00)A.主题真实等同于事实真实B.主题一定要正确,可以不考虑其积极意义C.主题是主、客观的结合点的集中体现 D.记者对新闻主题的提炼,要遵循“万能典型”规律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新闻主题。 新闻主题,是指新闻报道的中心思想和基本观点,也就是记者对客观事实的看法、态度和通过事实的报道所表达的主观意图。新闻作为主观认识客观并

    17、反映客观的产物,其主、客观的结合点就集中体现于主题。A、B、D 三项表述均不正确。12.新闻主题是否真实,主要是看其_(分数:1.00)A.是否准确简洁明了B.是否符合时代历史潮流C.是否与事实的逻辑相一致 D.是否正确并有针对性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确定新闻主题的标准。 新闻的主题真实是以事实真实为基础的,但主题真实又不等同于事实真实。新闻主题是否真实,主要看它是否与事实的逻辑即其内在规律相一致,也就是记者对事实的分析和判断是否合乎事实真相及其含义。13.从新闻写作的层次来看,动态新闻的结构在于首先突出_(分数:1.00)A.什么人B.什么事 C.什么地点D.结果如何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新闻结

    18、构的一般规律。 从新闻写作的层次来看,动态新闻的结构在于首先突出什么事,注重受众信息需求,所以要把最精彩、最重要、能吸引人的事实材料放在前面,然后再依次提供有关情况,使受众能够获得有关信息。14.通讯集萍踪寄语、萍踪忆语等,以典型生动的细节、恳切优美的笔调为读者所喜爱,其作者是_(分数:1.00)A.邵飘萍B.范长江C.邹韬奋 D.张季鸾解析:15.通讯的主要表达方式是_(分数:1.00)A.叙述 B.描写C.议论D.抒情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通讯表达方式的多样化。 通讯主要是用来报道事实的,所以要以叙述为主。和消息相比,通讯的表达方式更为多样化,在以叙述为主的同时,可以更多运用文学手法。16.

    19、新闻写作的最大特点和优势是_(分数:1.00)A.时效性强B.针对性强C.用事实说话 D.思想性强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新闻写作基本要领中的用事实说话。 新闻是对事实的客观报道,用事实说话,是一条报道原则,一种实践方法和技巧,它是新闻写作的最大特点和优势,也是新闻区别于文学、评论等文体最显著的标志。17.新闻的第二生命是_(分数:1.00)A真B新C快 D短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新闻的新快短活与写作。 新闻在写作上讲究新、快、短、活,其中,“新”是新闻的第一生命,“快”是新闻的第二生命。18.新闻的宣传价值包括的几个因素为_(分数:1.00)A.时效性、鲜明性、针对性、政策性B.真实性、准确性、可

    20、读性、一致性C.灵活性、典型性、生动性、一致性D.一致性、针对性、典型性、时宜性 解析:19.消息主体部分常用的一种写法是_(分数:1.00)A.按时间顺序来写 B.按空间顺序组织事实材料C.按重要程度来写D.按新旧程度组织事实材料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消息主体的写作。 消息主体的写法主要有三种:按逻辑顺序来写、按时间顺序来写、自由的跳跃式写法。消息主体部分按时间顺序来写,就是根据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直至结束的先后次序来安排层次,展示事件的进程。这也是消息主体部分常用的一种写法。20.言简意赅地反映一篇消息内容的核心和精华,引导读者尽快把握新闻要旨的简要文句是_(分数:1.00)A.新闻导语 B.

    21、新闻标题C.新闻主题D.新闻主体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导语的双重任务。 导语位于消息的开头部分,对全篇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是消息的前导,反映消息的核心和精华,能够引导读者尽快把握新闻要旨。21.通讯中应用最多最广的表现形式是_(分数:1.00)A.访问记B.记事 C.访谈录D.专访解析:22.在新闻采访写作实践中,抓住新闻披露的事实变动,以新带“旧”,由近及远等方法,是救活哪种新闻的有效途径_(分数:1.00)A.迟到新闻 B.昨日新闻C.趣味新闻D.背后新闻解析:23.与新闻特写的分类类型大体上相似的是_(分数:1.00)A.消息B.通讯 C.评论D.报告文学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新闻特写的分类

    22、。 新闻特写分类大体上与通讯类型相似,可以分为:人物特写、事件特写、场景特写、旅游特写。24.风貌通讯的写作要集中力量在“变”字上作文章,常用的方法是_(分数:1.00)A.排比B.比兴C.比拟D.对比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风貌通讯的写作特点与要求。 风貌通讯着力反映变化,这就要求写作时在“变”字上做文章,运用不同的方法,寻找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写出风貌之变,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对比。没有对比,风貌通讯中事物的变化就很难显示出来。25.特写写作的基础是_(分数:1.00)A.精雕细刻B.现场观察 C.放大再现D.生动描绘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新闻特写的写作要领。 要写好特写,必须重视并善于现场观察。为

    23、了写好特写,在周密而广泛的观察中,要敏锐地捕捉事物的个性,透过现象看本质,并把表面现象同内在规律结合考虑,用动人的形象去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反映出它的普遍意义。到现场观察是特写写作的基础。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26.新闻采访学和新闻写作学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是_(分数:2.00)A.科学性B.实践性 C.理论性D.政治性 E.典型性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新闻采写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新闻采访学和新闻写作学是专门研究采访写作规律及其活动原则、方法的科学,它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更加强调实践性;二是有鲜明的政治性。27.新闻观察的特点包括_(分数:2.00)A.观察的直接性

    24、B.观察的综合性 C.观察的客观性 D.观察的经常性 E.观察的敏感性 解析:28.新闻结构的组成部分包括_(分数:2.00)A.背景B.层次 C.主体D.照应 E.结尾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新闻结构。 新闻结构的组成部分(结构内容),包括层次和段落、过渡和照应、开头和结尾等基本部分。29.述评性消息按其内容区分,大致有哪几种类型_(分数:2.00)A.事态述评B.形势述评 C.工作述评 D.思想述评 E.政策述评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述评性消息的分类。 述评性消息按照内容区分,可分为三种类型。(1)形势述评,是就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或某地区一定阶段的特定事态,或某一种大新闻事件进行评述;(2

    25、)工作述评,从典型的新闻事实出发,论述某项工作经验或存在的问题,提出记者的意见或建议;(3)思想述评,抓住有一定倾向性或有普遍意义的思想情况,从实际材料中提出问题,加以分析,帮助人们提高认识。30.新闻主题要正确,并有针对性,主要依据有_(分数:2.00)A.党的政策 B.工作重点C.当前形势 D.报道思想E.客观实际 解析:三、第部分 非选择题(总题数:4,分数:12.00)31.新闻角度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新闻角度:也称报道角度,它足记者在采写新闻时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的着眼点或侧重点。32.座谈会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座谈会:又称调查会,是一种常见

    26、的集体访问形式。对于情况错综复杂、矛盾众多的问题,需要广泛地进行调查了解,经过座谈会上各方面人士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发表看法和意见,介绍有关情况和材料,有利于较快把握全局,并可通过讨论,弄清事实真相。33.述评性消息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述评性消息:也叫新闻述评,是一种以述为主,边述边评、夹叙夹议的新闻体裁。其基本特征是以报道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或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实、新情况、新问题等为基础,结合进行分析评论,对形势、事件,对某一方面工作或动向、问题等,发表记者的看法、见解,揭示其意义,或是指明其发展趋势。34.采访札记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采访札记:是

    27、一种可以公之于众的小型“情况反映”,往往是记者完成新闻报道任务同时的副产品,着眼点在于交流信息、推动工作。采访札记是记者把采访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摘要记下来,加以公开报道的一种新闻样式,采访手记、采访杂感、采访见闻等均属这一类。四、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15.00)35.迅速接近采访对象应注意哪些问题?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1)采访前,对采访对象有所了解。 (2)尊重对方,以礼相待。 (3)守信,说到就要做到。 (4)记者应表现出应有的思想和知识修养。36.新闻结构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新闻结构的一般规律: (1)反映事实的内在联

    28、系。 (2)有利于表现主题。 (3)适应受众心理。 (4)紧凑又富于变化。 (5)符合体裁的特点。37.简述新闻特写的写作要领。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1)善于现场观察。记者首先必须用眼睛“拍摄”下新闻事实中最精彩、最关键、最生动的情节和场面。 (2)再现现场情景。用文学表现手法再现现场情景,尤其足再现精彩瞬间,充分体现聚焦性、描绘性和感染性。 (3)题材集中突出。以小见大,着重将事实的某些细节“放大”,并如实加以描绘。 (4)白描细描并用。简单几笔鲜明勾勒事实形象,细致逼真地表现事物动感和人物的内心活动、表情、姿态。五、简单应用题(总题数:2,分数:18.00)38.阅读

    29、下列消息,指出其类型和基本特点。 本报西昌 4月 7日 22时电 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于今晚北京时间 21时 51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起飞 21分钟后,准确地将“亚洲一号”卫星送入转移轨道,首次成功地用我国的运载火箭完成为国外发射商用卫星的服务。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此消息属于动态消息。 (1)反映的是事物的最新动态,能给人以动态感。消息报道的是我国运载火箭从发射升空到将“亚洲一号”卫星准确送入转移轨道的短短 20分钟内新闻事物发展的种种情况。这些当然是事件发展的最新动态了。 (2)“时间要素”交代得十分清楚醒目,时效性非常强。卫星成功发射 9分钟之后

    30、,记者便发出了电讯稿,时效性是非常强的。 (3)一事一报,简洁明快。39.下列新闻导语属于什么类型?该类型导语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写好这类导语的关键是什么? 新华社陕北三十一日电 世界驰名的文化古都、拥有二百余万人口的北平,本日宣告解放。 (分数:8.00)_正确答案:()解析:(1)该导语属于叙述式导语。 (2)叙述式导语的基本特征是:以凝练的文句突出表现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核心事实。它的最大长处是简明扼要,同时这种写法还有比较容易掌握、运用起来方便等好处。大多数重大事件性新闻的导语,都是采用叙述式。 (3)写好叙述式导语的关键在于:善于分析比较,真正准确地抓住最主要的新闻事实,并精练地加以

    31、表达。六、综合应用题(总题数:1,分数:20.00)40.有一年,浙江新安江水库,因上游地区连续降雨,水位超过汛期控制线,遂于 28日开闸泄洪。第二天,浙江日报和外地某报均就此事发了新闻。运用新闻写作规律,评析下列对同一事实的两则报道的得失。本报新安江水电站 28日电 28 日下午,新安江水库开闸泄洪。17 时 37分,随着一声电铃响,坝顶的龙门吊车缓缓地将重 320吨的 5号闸门吊起,平静的库水一下从 80多米高处沿弧形坝体冲下,在坝前形成蘑菇云似的庞大水球,尔后向下游滚滚流去。这次泄洪是新安江水电站 1960年建成后第二次,上一次是在1966年。今年 4月 1日至 6月 27日,新安江流域

    32、降雨量已达 1120多毫米,比常年增加 1/2。泄洪前,水库水位超过了汛期控制线,是新安江水库建成后的最高水位 目前,电站仍继续正常发电,泄洪指挥部负责人说,今后将根据洪水情况决定泄洪量。 新安江电厂大坝昨起泄洪万余群众观赏奇景本报新安江 6月 28日 专电“黄河之水天上来”,古诗李白诗句中那瑰丽雄奇的景观,在新安江电厂大坝的泄洪中,真实地再现了。17 年一遇的新安江电厂大坝泄洪,于今天下午 5时 38分开始。 当坝顶两台各 160吨级的吊机,吊起 10米高、18 米宽的泄洪闸门时,处在 107.25米高度的库区江水,以每秒 5000立方米的流量冲出,好似千万条狂怒的巨龙,挣脱群山和大坝年长月

    33、久的封锁,奔腾呼啸地冲向滚滚东去的大江。二三尺长的大鱼,成群地被冲出闸门,顺随着飞溅的浪花,被抛向半空,再摔进下游江面。当地万余名群众怀着寻奇探胜的心情,分聚在两岸山腰上尽情观赏。据了解,这足以令人惊心动魄的人间奇景将持续 66个小时 (分数:20.00)_正确答案:()解析:新闻写作服从事实和事实的报道这一规律,归根结底,决定于新闻对事实的依存关系和能动作用。这就是我们对新闻写作规律总的认识依据。首先,新闻源于事实,报道事实,没有事实则没有新闻,这是社会主义新闻学在新闻与事实关系上的基本观点。其次,新闻虽由客观存在的事实构成,却不是事实原封不动的翻版,也不可能是“有闻必录”。新闻写作,应按社

    34、会传播的特点和要求,对事实做出恰当的取舍、使用和表现,进而不失时效地把新闻传播出去。上面两条新闻,报道新安江水库泄洪的同一内容,由于对事实的认识以及表述上的差异,效果迥然不同。前一条新闻,按事实原貌反映事实,强调泄洪是为保大坝安全和正常发电,并说明今后将根据洪水情况决定泄洪量。新闻对泄洪情景的朴实描写,意在表现人定胜天的伟大力量,字里行间充满与群众息息相通的融洽感情。这种反映实际的写法,遵循新闻写作规律,坚持服从事实和对事实的报道,自然也会获得读者的好评。两相比较,后一条新闻,则违背新闻的客观规律,以致造成不良的传播效果。它以新安江电厂大坝昨起泄洪,万余群众观赏奇景为题,开头就写什么“瑰丽雄奇的景观真实地再现了”,接着又赞叹这是“足以令人惊心动魄的人间奇景”,还说在场的群众“怀着寻奇探胜的心情”在“尽情观赏”。这样的描绘和渲染,同现场的景象、气氛相悖,显然是失实的,特别是新闻中显露出的思想感情与事实的逻辑不符,难怪使人觉得报道者是在幸灾乐祸。正如有的文章所批评的,忍痛泄洪的背后是揪动人心的灾情,这算是什么样的“人间奇观”?当地群众又怎么会“寻奇探胜”,来“尽情观赏”?文章指出,写新闻、写作品、看问题是很强调感情和“立足点”的只有同广大群众融成一片,安危甘苦共之,才能写出另一番心情和景象来。


    注意事项

    本文(【学历类职业资格】新闻采访写作自考题模拟9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outsidejudge26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