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历类职业资格】新闻采访写作自考题-1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75757       资源大小:66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历类职业资格】新闻采访写作自考题-1及答案解析.doc

    1、新闻采访写作自考题-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25.00)1.民国初年,以写“北京通讯”著称于世的上海时报驻京特约记者是_。A黄远生 B邹韬奋C邵飘萍 D范长江(分数:1.00)A.B.C.D.2.在新闻采访中,记者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是_。A实事求是原则 B依靠领导原则C无产阶级党性原则 D内外有别原则(分数:1.00)A.B.C.D.3.新闻记者的日常工作任务除了及时采写新闻、反映内部情况外,还要_。A宣传指导工作 B传播知识C做好群众工作 D表彰先进(分数:1.00)A.B.C.D.4.一次比较完整的采访,记者应当采集的新

    2、闻事实材料,除了概括性材料、主干材料、背景材料外,还有_。A人物材料 B统计性材料C谈话材料 D典型事例和细节材料(分数:1.00)A.B.C.D.5.在采访的平时准备中,记者积累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读书看报,广采博取;无字“天书”,不可忽视;以及_。A结合工作,重点攻关 B点点滴滴,积少成多C长期坚持,锲而不舍 D勤于动手,随时积累(分数:1.00)A.B.C.D.6.在各种采访形式中,被记者使用得最普遍的是_。A开座谈会 B参加新闻发布会C现场观察 D个别访问(分数:1.00)A.B.C.D.7.传统的访问记录形式主要是_。A笔录 B录音机C心记 D录音笔(分数:1.00)A.B.C.D.8

    3、.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说明新闻观察具有什么特点_。A观察的综合性 B观察的客观性C观察的直接性 D观察的敏感性(分数:1.00)A.B.C.D.9.人民日报广东记者站记者被派往江苏采访,这一采访方式叫_。A巡回采访 B交叉采访C蹲点采访 D易地采访(分数:1.00)A.B.C.D.10.在新闻界,基本的也是最常用的采访活动方式是_。A座谈会 B访问和观察C蹲点调查 D电话采访(分数:1.00)A.B.C.D.11.在采访中,吃透“两头”的“上头”指的是_。A中央和地方党委的政策指示精神 B国内大局C当前工作的全貌和发展趋势 D国际形势(分数:1.00)A.B.C.D.12.调节采访者与被采访

    4、者的微妙心理情绪变化,这在新闻采访中称为_。A现场协调规律 B情绪调节规律C情景协和规律 D心理感应规律(分数:1.00)A.B.C.D.13.新闻区别于文学、评论等文体最显著的标志是_。A时效性 B真实性C思想性 D用事实说话(分数:1.00)A.B.C.D.14.主题的提炼方法最重要的是_。A在比较中鉴别 B上头下头结合C从认识事实入手 D遵循新闻线索(分数:1.00)A.B.C.D.15.新闻选材的原则不包括_。A区别主次,反映实质 B幽默风趣,新鲜感人C围绕主题,说明主题 D以一当十,以少胜多(分数:1.00)A.B.C.D.16.融合多种语言成分而相对独立的新闻语言,其最基础的构成部

    5、分是_。A文学语言 B事务语言C评论语言 D群众语言(分数:1.00)A.B.C.D.17.消息体裁的显著特征是_。A导语 B标题C背景 D主体(分数:1.00)A.B.C.D.18.既是报纸的主角,又是广播和电视节目中的骨干的是_。A新闻特写 B专题C深度报道 D消息(分数:1.00)A.B.C.D.19.作为展开新闻内容、阐述新闻主题的关键部分,又被称作“新闻躯干”的是消息的_。A导语 B述评C背景 D主体(分数:1.00)A.B.C.D.20.现在的记事性通讯,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A概要记事 B长篇记事C印象记事 D新闻记事(分数:1.00)A.B.C.D.21.消息与通讯区别的最明显标

    6、志是_。A消息多叙述,通讯少叙述 B消息少描写,通讯多描写C消息多议论,通讯少议论 D消息少抒情,通讯多抒情(分数:1.00)A.B.C.D.22.工作通讯的写作特点主要是_。A形象性 B可读性C指导性 D思想性(分数:1.00)A.B.C.D.23.事件通讯不单纯为叙事而叙事,而是重在叙事的_。A目的性 B故事性C生动性 D层次感(分数:1.00)A.B.C.D.24.若要表现新闻特写的特点,主要依靠的手段是_。A现场观察 B以小见大C白描细描并用 D再现现场情景(分数:1.00)A.B.C.D.25.被称为报告文学的生命线的是_。A形象性 B真实性C文学性 D新闻性(分数:1.00)A.B

    7、.C.D.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26.新闻采访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也就是_。(分数:2.00)A.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B.讲究唯物辩证法C.要有历史发展的观点D.要突出人民群众的作用E.要有审美观念27.记者间接获取新闻线索的渠道主要有_。(分数:2.00)A.上级渠道B.书面渠道C.社交渠道D.会议渠道E.传播渠道28.新闻写作的主要问题包括_。(分数:2.00)A.构思问题B.确立新闻主题C.选择新闻题材D.修辞手段E.安排新闻结构29.从新闻写作实践看,常用的消息结构方式是_。(分数:2.00)A.倒金字塔结构B.并列式结构C.金字塔结构D.悬念式

    8、结构E.散文式结构30.按照不同的写作形式和写作特点,我国新闻写作通常把消息分为_。(分数:2.00)A.动态消息B.综合消息C.经验性消息D.人物报道E.述评性消息三、名词解释题(总题数:4,分数:12.00)31.特派记者(分数:3.00)_32.隐性采访(分数:3.00)_33.新闻主题(分数:3.00)_34.复合导语(分数:3.00)_四、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15.00)35.简述新闻敏感的实质及其包括的四种判断能力。(分数:5.00)_36.怎样把握访问中的重点?(分数:5.00)_37.消息的作用主要集中表现在哪些方面?(分数:5.00)_五、简单应用题(总题数:2,分数:

    9、20.00)38.中央某报派你去采写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稿件,请你拟定一个简要的采访方案。(分数:10.00)_39.下述新闻导语属于间接性导语中哪一种表述方式该表述方式导语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新华社天安门广场 10月 1日 10时 04分电 上午 10时,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50周年大会开始。伴随着震天的 50响礼炮,由 200名武警战士组成的国旗护卫队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平台走出来,绕过矗立的孙中山先生巨幅画像,持枪行进在红色地毯铺就的天安门中轴线上,来到国旗杆基座前,一字排开,面向天安门城楼。(分数:10.00)_六、综合应用题(总题数:1,分数:20.00)40.根据以下通讯,遵循新闻报

    10、道的基本规律,写作一篇消息。字数在 650700 字。“活烈士”与世长辞痛别“最可爱的人”李玉安“这次,他真的离去了。”2 月 25日上午,在黑龙江省巴彦县兴隆镇,缓缓行进着一支长长的送葬队伍。数以千计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送别有着传奇经历被称为“最可爱的人”的“活烈士”李王安同志。“赫赫战功不记名,默默奉献不图利”,这幅挽联是老英雄一生的真实写照。今年 73岁的李玉安,参加过抗美援朝。松骨峰一战,他和战友们与敌人展开了无比惨烈的搏斗,李玉安身负重伤被转移,人们误认为他已经牺牲。作家魏巍在他那脍炙人口的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把李玉安作为烈士载入史册,传遍全国。然而,先后立过 2次大功 6次小功的

    11、李玉安,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1952 年 7月,他带着满身伤残转业,当了一名普通的工人,隐功埋名一干就是 40余年。寒风中,送行队伍不断扩大。李玉安生前所在部队的代表来了,李玉安的事迹已写入了军史,激励着后来的指战员;李玉安工作过的兴隆镇粮库职工们来了,他们舍不得那个一辈子“党叫干啥就干啥”“就怕给组织添麻烦”的好老头儿;听过李玉安事迹报告的学生们来了,他们忘不了老爷爷晚年带着伤痛到学校做报告,讲述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感人情景。一位自发加入送葬队伍的个体户司机指着脚下的路流着眼泪告诉记者:“这条道原来晴天颠簸不平,雨天泥泞难行。退休后的李玉安到处奔走筹资,又带头捐款捐物义务献工修路。现在小

    12、镇上的中心路已经完工,而老人家却只能最后走这条平坦的水泥路了。”李玉安老人是因肺心病在 2月 19日那天去世的。他留下的遗言有三条:“镇上还有 3条路没有修完,大家一定要齐心完成;荣誉属于战友们,军功章和证书交给组织;我死后,给魏巍这些老战友打个招呼。”在部队时曾是李玉安班长的杨雪校动情地说:“老李一生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实践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誓言。他永远是最可爱的人。”(分数:20.00)_新闻采访写作自考题-1 答案解析(总分:10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25.00)1.民国初年,以写“北京通讯”著称于世的上海时报驻京特约记者是_。A黄远生 B邹韬

    13、奋C邵飘萍 D范长江(分数:1.00)A. B.C.D.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我国早期的新闻记者。黄远生是我国新闻史上最早以采写新闻通讯而闻名的记者。民国初年,黄远生作为上海时报驻京特约记者,以写“北京通讯”而著称于世。2.在新闻采访中,记者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是_。A实事求是原则 B依靠领导原则C无产阶级党性原则 D内外有别原则(分数:1.00)A.B.C. D.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采访的原则。无产阶级记者是为党和人民服务的,代表党和人民的利益,所以在采访活动中要遵循的根本原则,就是无产阶级党性原则。具体体现为实事求是、依靠领导、执行政策、内外有别等原则。3.新闻记者的日常工作任务除了及时采写新

    14、闻、反映内部情况外,还要_。A宣传指导工作 B传播知识C做好群众工作 D表彰先进(分数:1.00)A.B.C. D.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记者的日常工作任务。记者总的任务是运用新闻手段,传播对社会有益的信息,宣传党和政府的主张、方针、政策,反映人民群众的活动和意见。记者日常工作任务主要有及时采写新闻、反映内部情况、做好群众工作三大项,其中采写新闻是首要任务。4.一次比较完整的采访,记者应当采集的新闻事实材料,除了概括性材料、主干材料、背景材料外,还有_。A人物材料 B统计性材料C谈话材料 D典型事例和细节材料(分数:1.00)A.B.C.D. 解析:考点 本题在 2010年 10月真题第 3题考

    15、查过,主要考查构成新闻各种事实材料。一次较完整的采访,记者需要掌握的新闻事实材料,一般包括以下几种:(1)全面情况,即概括性材料;(2)主要事实,即主干材料;(3)有关背景,即新闻背景材料;(4)典型事例和细节。5.在采访的平时准备中,记者积累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读书看报,广采博取;无字“天书”,不可忽视;以及_。A结合工作,重点攻关 B点点滴滴,积少成多C长期坚持,锲而不舍 D勤于动手,随时积累(分数:1.00)A. B.C.D.解析:考点 本题在 2005年 10月真题第 6题考查过,主要考查采访平时准备中的多方增长知识,扩大采访视野。记者积累知识的途径是:(1)读书看报,广采博取。经常读书

    16、看报,涉猎各方面的知识,从中积累有用的资料;(2)结合工作,重点攻关。记者可以结合自己的工作,边采访边学习,重点攻克一些知识领域;(3)无字“天书”,不可忽视。无字“天书”就是人们的各种社会实践,记者要注意向社会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6.在各种采访形式中,被记者使用得最普遍的是_。A开座谈会 B参加新闻发布会C现场观察 D个别访问(分数:1.00)A.B.C.D.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访问的形式。访问的形式主要有两种:(1)个别访问,这是记者采访中主要的和最常用的形式;(2)集体访问,叉可分为座谈会(又称调查会)和记者招待会(又称新闻发布会)两种形式。现场观察是新闻采访的一种基本的和常

    17、用的手段。访问和观察是新闻界基本的也是最常用的采访活动方式。7.传统的访问记录形式主要是_。A笔录 B录音机C心记 D录音笔(分数:1.00)A. B.C.D.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访问记录形式。传统的访问记录形式主要是笔录,包括当场笔录、过后笔录和画草图。8.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说明新闻观察具有什么特点_。A观察的综合性 B观察的客观性C观察的直接性 D观察的敏感性(分数:1.00)A.B.C. D.解析:考点 新闻观察的特点。新闻观察具有直观性、综合性、客观性、经常性特点,其中,新闻的直接性要求新闻观察重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提倡记者脚踏实地,深入实际,观察了解现场所发生的一切,获取直接而

    18、切实的第一手资料。9.人民日报广东记者站记者被派往江苏采访,这一采访方式叫_。A巡回采访 B交叉采访C蹲点采访 D易地采访(分数:1.00)A.B.C.D. 解析:考点 本题在 2004年 10月第 15题考查过,主要考察特殊采访中的易地采访。易地采访是指记者到本职工作范围以外的地区采访。10.在新闻界,基本的也是最常用的采访活动方式是_。A座谈会 B访问和观察C蹲点调查 D电话采访(分数:1.00)A.B. C.D.解析:11.在采访中,吃透“两头”的“上头”指的是_。A中央和地方党委的政策指示精神 B国内大局C当前工作的全貌和发展趋势 D国际形势(分数:1.00)A. B.C.D.解析:考

    19、点 本题在 2004年 10月第 14题考查过,主要考查报道思想内容的上下结合。新闻界经常讲的吃透“两头”中的吃透“上头”,是指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和地方党委的政策指示精神;吃透“下头”,是指掌握丰富的实际情况。12.调节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微妙心理情绪变化,这在新闻采访中称为_。A现场协调规律 B情绪调节规律C情景协和规律 D心理感应规律(分数:1.00)A.B.C.D.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新闻采访中的心理感应规律。采访中充满着复杂微妙的心理感应活动,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心理感应是有规律可循的,调节二者之间微妙心理情绪变化的就是心理感应规律。13.新闻区别于文学、评论等文体最显著的标志是_。A

    20、时效性 B真实性C思想性 D用事实说话(分数:1.00)A.B.C.D.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新闻写作基本要领中的用事实说话。用事实说话,作为一条报道原则,一种实践方法和技巧,是新闻写作的最大特点和优势,是新闻区别于文学、评论等文体最显著的标志。14.主题的提炼方法最重要的是_。A在比较中鉴别 B上头下头结合C从认识事实入手 D遵循新闻线索(分数:1.00)A.B.C. D.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新闻主题的提炼方法。新闻主题的提炼,必须着眼于事实,先从认识事实入手,抓住事实的本质特征,如果它意味和说明的东西富有新意,对人们的思想、工作有所启迪,那么,主题也就产生了。因此,主题的提炼方法最重要的是

    21、从认识事实入手。15.新闻选材的原则不包括_。A区别主次,反映实质 B幽默风趣,新鲜感人C围绕主题,说明主题 D以一当十,以少胜多(分数:1.00)A.B. C.D.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新闻选材的原则。从实际出发,讲求报道效果,这是新闻选材的指导思想,并具体体现于下列选材原则:(1)围绕主题,说明主题;(2)区别主次,反映实质;(3)以一当十,以少胜多。根据排除法,可知应选 B。16.融合多种语言成分而相对独立的新闻语言,其最基础的构成部分是_。A文学语言 B事务语言C评论语言 D群众语言(分数:1.00)A.B. C.D.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新闻语言构成要素。新闻语言是由事务语言发展而来的,

    22、它以事务语言的精练、准确、严谨部分为基础,又从文学语言和评论语言中适当撷取富有感情和哲理的成分,特别是从既通俗又生动的群众语言中吸取营养。17.消息体裁的显著特征是_。A导语 B标题C背景 D主体(分数:1.00)A. B.C.D.解析:18.既是报纸的主角,又是广播和电视节目中的骨干的是_。A新闻特写 B专题C深度报道 D消息(分数:1.00)A.B.C.D. 解析:19.作为展开新闻内容、阐述新闻主题的关键部分,又被称作“新闻躯干”的是消息的_。A导语 B述评C背景 D主体(分数:1.00)A.B.C.D.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消息的主体。消息的主体,又称“新闻躯干”,是一篇消息最基本、最

    23、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展开新闻内容、阐述新闻主题的关键部分。新闻事实主要在主体部分交代和展开。20.现在的记事性通讯,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A概要记事 B长篇记事C印象记事 D新闻记事(分数:1.00)A.B.C. D.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通讯的表现形式。现在记事性通讯,虽然注意向受众提供事件的详情,以叙述事实为主,但写作角度侧重于记者的选择判断,不是有事必报,而是讲究取舍剪裁,以表露记者的倾向,构思与表现也与记者的“印象”有关,即“印象记事”。21.消息与通讯区别的最明显标志是_。A消息多叙述,通讯少叙述 B消息少描写,通讯多描写C消息多议论,通讯少议论 D消息少抒情,通讯多抒情(分数:1.00)

    24、A.B. C.D.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通讯表达方式的多样化。通讯以叙述为主,也运用其他文学手法,描写就是通讯写作的一种重要的表迭方式,这与消息写作的区别最为明显。消息中描写的运用是有限度的,不能影响事实的清晰表达;而通讯讲究文采,经常在作品中展开描写,以便形象地再现新闻事实的全貌和细节。22.工作通讯的写作特点主要是_。A形象性 B可读性C指导性 D思想性(分数:1.00)A.B.C. D.解析:考点 本题在 2006年 10月真题第 20题考查过,主要考查工作通讯的写作。工作通讯的写作,具有两大特点:一是有很强的指导性,二是有相当的理论色彩。23.事件通讯不单纯为叙事而叙事,而是重在叙事的_

    25、。A目的性 B故事性C生动性 D层次感(分数:1.00)A. B.C.D.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事件通讯的写作要求。事件通讯最基本、最主要的表现手法就是叙事,但事件通讯不单纯为叙事而叙事,而是重在叙事的目的性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表明一定的思想观点。24.若要表现新闻特写的特点,主要依靠的手段是_。A现场观察 B以小见大C白描细描并用 D再现现场情景(分数:1.00)A.B.C.D.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新闻特写的写作要领。新闻特写的特点,也就是它的聚焦性、描绘性和感染性,主要是通过再现现场情景表现出来的。25.被称为报告文学的生命线的是_。A形象性 B真实性C文学性 D新闻性(分数:1.00)A

    26、.B. C.D.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报告文学的写作要求。新闻领域中的报告文学,首先必须具有新闻性,其中真实性是它的根本,是报告文学的生命线,如果没有真实性,报告文学也就无法存在。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26.新闻采访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也就是_。(分数:2.00)A.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 B.讲究唯物辩证法 C.要有历史发展的观点 D.要突出人民群众的作用 E.要有审美观念解析:考点 本题在 2004年 10月真题第 26题考查过,主要考查记者采访的指导思想。考生可以用排除法做此类题型。记者采访主要是为了获取新闻,是否具有审美观念与获取新闻没有必然的联系。

    27、27.记者间接获取新闻线索的渠道主要有_。(分数:2.00)A.上级渠道 B.书面渠道 C.社交渠道 D.会议渠道 E.传播渠道 解析:28.新闻写作的主要问题包括_。(分数:2.00)A.构思问题 B.确立新闻主题 C.选择新闻题材 D.修辞手段E.安排新闻结构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新闻的主题、选材、结构。新闻写作的主要问题,就是整个构思问题,即如何确定新闻主题、选择新闻题材和安排新闻结构。29.从新闻写作实践看,常用的消息结构方式是_。(分数:2.00)A.倒金字塔结构 B.并列式结构C.金字塔结构 D.悬念式结构E.散文式结构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结构方式。消息结构式有倒金字塔

    28、结构、金字塔结构、散文式结构。B、D 两项不是消息的结构方式。30.按照不同的写作形式和写作特点,我国新闻写作通常把消息分为_。(分数:2.00)A.动态消息 B.综合消息 C.经验性消息 D.人物报道E.述评性消息 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消息的分类。按照不同的写作形式、写作特点,我国新闻写作通常把消息分为四大类:动态消息、经验性消息、综合消息和述评性消息。三、名词解释题(总题数:4,分数:12.00)31.特派记者(分数:3.00)_正确答案:(是新闻单位为某项重要的特别任务派遣的记者。它又是对业务能力较强的记者的称呼,也是作为记者中高一级的级别称谓。历史上,特派记者又称特派员。)解析:32.

    29、隐性采访(分数:3.00)_正确答案:(也称秘密采访或暗访,指新闻记者由于某种原因而不公开身份的采访,它是与显性采访相对而言的。)解析:33.新闻主题(分数:3.00)_正确答案:(是指新闻报道的中心思想和基本观点,也就是记者对客观事实的看法、态度和通过事实的报道所表达的主观意图。它在新闻作品中起主导作用,像一根红线,贯穿全文,支配写作,成为新闻构思、选材、表达和运用语言的依据。)解析:34.复合导语(分数:3.00)_正确答案:(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自然段组成的导语。复合导语的第一自然段称为主导语,其后的导语段落称为次导语或准导语。)解析:四、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15.00)35.简述新

    30、闻敏感的实质及其包括的四种判断能力。(分数:5.00)_正确答案:(新闻敏感作为一种顿悟性思维活动,其实质是记者的思想与政策水平、实际工作经验,以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判断能力的综合反映。记者的新闻敏感通常包括以下四种判断能力:(1)判断某个事实能否引起读者(听众、观众)兴趣的能力。(2)判断同一新闻事件的许多事实中,哪个最重要、哪个次之的能力。(3)判断某一个线索是否可能导致重大新闻发现的能力。(4)判断在已发表的新闻中,哪些同记者收集到的情况有关,从而发现更重要的新闻的能力。)解析:36.怎样把握访问中的重点?(分数:5.00)_正确答案:(访问重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新闻事实的重要部分

    31、;另一方面是指采访目标的具体化。(1)新闻事实的重要部分:新闻六要素;新闻的宣传价值所在;有特点的事实。(2)采访目标的具体化: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用系统论的方法,根据不同类型的新闻,研究其不同的采访目标,形成各类采访模式,掌握采访环节。)解析:37.消息的作用主要集中表现在哪些方面?(分数:5.00)_正确答案:(1)消息最迅速、最简便地传播各种信息。(2)学会消息写作便意味着掌握了打开新闻写作大门的钥匙。(3)消息还能够很好地体现新闻的引导舆论和实行“舆论监督”的作用。)解析:五、简单应用题(总题数:2,分数:20.00)38.中央某报派你去采写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稿件,请你拟定一个简要的

    32、采访方案。(分数:10.00)_正确答案:(1)采访目的:了解整个工程进展的情况,了解施工、管理各方的主要工作。(2)采访方式、采访对象:访问(工程指挥部、施工部门与工人、监理部门领导);现场观察(现场情景和典型细节)。(3)提问提纲:工程进展;工程投入的人力、物力;主要施工队伍的工作状况;监理部门的工作情况;目前工程的重点与难点;在这次建设中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情况;有哪些先进、典型人物。)解析:39.下述新闻导语属于间接性导语中哪一种表述方式该表述方式导语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新华社天安门广场 10月 1日 10时 04分电 上午 10时,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50周年大会开始。伴随着震天的

    33、50响礼炮,由 200名武警战士组成的国旗护卫队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平台走出来,绕过矗立的孙中山先生巨幅画像,持枪行进在红色地毯铺就的天安门中轴线上,来到国旗杆基座前,一字排开,面向天安门城楼。(分数:10.00)_正确答案:(属于描述式导语(描写式导语)记者根据目击的情形,运用白描的手法,作简洁质朴而又有特色的描写,再现形象的画面,富有现场感,给读者以生动鲜明的印象,令人赏心悦目。)解析:六、综合应用题(总题数:1,分数:20.00)40.根据以下通讯,遵循新闻报道的基本规律,写作一篇消息。字数在 650700 字。“活烈士”与世长辞痛别“最可爱的人”李玉安“这次,他真的离去了。”2 月 25

    34、日上午,在黑龙江省巴彦县兴隆镇,缓缓行进着一支长长的送葬队伍。数以千计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送别有着传奇经历被称为“最可爱的人”的“活烈士”李王安同志。“赫赫战功不记名,默默奉献不图利”,这幅挽联是老英雄一生的真实写照。今年 73岁的李玉安,参加过抗美援朝。松骨峰一战,他和战友们与敌人展开了无比惨烈的搏斗,李玉安身负重伤被转移,人们误认为他已经牺牲。作家魏巍在他那脍炙人口的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把李玉安作为烈士载入史册,传遍全国。然而,先后立过 2次大功 6次小功的李玉安,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1952 年 7月,他带着满身伤残转业,当了一名普通的工人,隐功埋名一干就是 40余年。寒风中,送行队伍

    35、不断扩大。李玉安生前所在部队的代表来了,李玉安的事迹已写入了军史,激励着后来的指战员;李玉安工作过的兴隆镇粮库职工们来了,他们舍不得那个一辈子“党叫干啥就干啥”“就怕给组织添麻烦”的好老头儿;听过李玉安事迹报告的学生们来了,他们忘不了老爷爷晚年带着伤痛到学校做报告,讲述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感人情景。一位自发加入送葬队伍的个体户司机指着脚下的路流着眼泪告诉记者:“这条道原来晴天颠簸不平,雨天泥泞难行。退休后的李玉安到处奔走筹资,又带头捐款捐物义务献工修路。现在小镇上的中心路已经完工,而老人家却只能最后走这条平坦的水泥路了。”李玉安老人是因肺心病在 2月 19日那天去世的。他留下的遗言有三条:

    36、“镇上还有 3条路没有修完,大家一定要齐心完成;荣誉属于战友们,军功章和证书交给组织;我死后,给魏巍这些老战友打个招呼。”在部队时曾是李玉安班长的杨雪校动情地说:“老李一生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实践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誓言。他永远是最可爱的人。”(分数:20.00)_正确答案:(赫赫战功不记名默默奉献不图利“活烈士”李玉安与世长辞本报讯 25 日上午,在黑龙江省巴彦县兴隆镇,缓缓行进着一支长长的送葬队伍。数以千计的人们从四而八方赶来,送别有着传奇经历被称为“最可爱的人”的“活烈士”李玉安同志。今年 73岁的李玉安,参加过抗美援朝。松骨峰一战,他和战友们与敌人展开了无比惨烈的搏斗,李玉安身负重伤被转移

    37、,人们误认为他已经牺牲。作家魏巍在他那脍炙人口的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把李玉安作为烈士载入史册,传遍全国。然而,他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隐功埋名一干就是 40余年。寒风中,送行队伍不断扩大。一位自发加入送葬队伍的个体户司机指着脚下的路流着眼泪告诉记者:“这条道原来晴天颠簸不平,雨天泥泞难行。退休后的李玉安到处奔走筹资,又带头捐款捐物义务献工修路。现在小镇上的中心路已经完工,而老人家却只能最后走这条平坦的水泥路了。”李玉安老人是因肺心病在 2月 19日那天去世的。他留下的遗言有三条:“镇上还有 3条路没有修完,大家一定要齐心完成;荣誉属于战友们,军功章和证书交给组织;我死后,给魏巍这些老战友打个招呼。”在部队时曾是李玉安班长的杨雪校动情地说:“老李一生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实践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誓言。他永远是最可爱的人。”)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学历类职业资格】新闻采访写作自考题-1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deputyduring12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