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闻事业管理自考题-10 及答案解析(总分:10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1989年 4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和全国报协召开“全国报社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的地点是( )A广东广州 B浙江杭州C北京 D河南洛阳(分数:1.00)A.B.C.D.2.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早在唐代贞观年间,我国就已经发明了( )A胶泥活字印刷术 B雕版印刷技术C胶印平版印刷术 D石版印刷技术(分数:1.00)A.B.C.D.3.我国新闻总署确定报纸企业化经营方针是在( )A1949 年 12月 B1978 年 12月C1980 年 12月 D1989
2、 年 12月(分数:1.00)A.B.C.D.4.采用了电脑直接制版技术后,完成“印”的环节的是( )A印刷厂 B编辑部C编辑部和印刷厂 D记者站(分数:1.00)A.B.C.D.5.我国报社较早涉足房地产业务并取得成绩的是( )A华西都市报社 B北京日报社C广州日报社 D新民晚报社(分数:1.00)A.B.C.D.6.全国朝日广播公司属于( ) A读卖新闻报系 B每日新闻报系C日本经济新闻报系 D朝日新闻报系(分数:1.00)A.B.C.D.7.在社会组织的诸多功能中,创造维持自身生存、成长、发展的各种必需条件的功能是( ) A生存功能 B成长功能 C经济功能 D维生功能(分数:1.00)A
3、.B.C.D.8.企业依法筹集并长期拥有、自主支配的资金是( )A债务资金 B主权资本C货币资金 D长期资金(分数:1.00)A.B.C.D.9.广告编排首先必须符合的最基本原则是( )A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社会规范的要求 B媒介的编辑方针和形象定位C注意对社会利益的潜在影响 D满足广告主合理的特殊要求(分数:1.00)A.B.C.D.10.广告收入的主体是( ) A经济信息广告收入 B事务性广告收入 C公益性广告收入 D商品广告收入(分数:1.00)A.B.C.D.11.报社在报纸宣传推广日或配合一些重大节日的宣传活动而发行推广的方法是( )A赠送礼品 B为学龄发行员提供奖学金C举办读者参与
4、的竞赛活动 D建立发行员荣誉等级(分数:1.00)A.B.C.D.12.广播的最根本特点是( )A广播是听觉媒介 B广播的时效性强 C广播的影响面广 D广播的保存性弱(分数:1.00)A.B.C.D.13.初刨期的广播事业日常开支主要来自( ) A国家拨款 B银行贷款 C单位创收 D党的经费(分数:1.00)A.B.C.D.14.电视的主要传播手段是( ) A电视剧 B综合性节目 C文娱节目 D运动的画面(分数:1.00)A.B.C.D.15.编辑工作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是( ) A报道方针 B编辑方针 C采编方针 D组织方针(分数:1.00)A.B.C.D.16.新闻媒介广告业务的审查首先是针
5、对( ) A广告主 B广告内容 C广告费用 D广告媒介(分数:1.00)A.B.C.D.17.新闻产品生产的核心是( ) A编辑过程 B管理过程 C宣传过程 D营销过程(分数:1.00)A.B.C.D.18.报纸实现“商业化”的标志是( ) A发行收入超过印刷收入 B印刷收入超过发行收入 C发行收入超过广告收入 D广告收入超过发行收入(分数:1.00)A.B.C.D.19.现代报业面对三个市场,其中最后出现的是( )A受众市场 B一般消费者市场C广告市场 D特殊消费者市场(分数:1.00)A.B.C.D.20.作为中国第一大国家电视台,中央电视台 1992年 8月建立了( ) A中国国际电视总
6、公司 B中国国际电视公司 C中国国际电视集团 D中国国际电视台(分数:1.00)A.B.C.D.21.如果认为实行企业化管理的报社在偿还国家投入资金方面与一般的国有企业相当,则可把报社的偿还能力系数的关节点定为( )A0.05 B0.06C0.08 D0.10(分数:1.00)A.B.C.D.22.美国在世界各国中率先成立了自己的国家发行稽核局,其简称是( ) ANBC BCBA CABC DANB(分数:1.00)A.B.C.D.23.报纸所建立的网络的拓扑结构为星形,即多个终端结点连接到一个中心结点,这个中心结点是( ) A读者 B报纸 C发行者 D零售商(分数:1.00)A.B.C.D.
7、24.广播电视加入市场竞争中的根本元素是( )A时间资源 B受众资源C节目资源 D频率资源(分数:1.00)A.B.C.D.25.当代信息传输有三大支柱,其中不包括( )A卫星通信 B光纤通信C微波通信 D纳米通信(分数:1.00)A.B.C.D.26.1911年,用显像管传送图像成功的是俄国人( )A尼普科 B詹金斯C贝尔德 D鲍里斯罗西(分数:1.00)A.B.C.D.27.我国报业集团的创办条件之一是除了一张有影响的主报外,至少应包括的子报子刊数目是( ) A3 个 B4 个 C5 个 D6 个(分数:1.00)A.B.C.D.28.新闻单位的枢纽部门是( )A总编室 B财务处C机关党委
8、 D广告部(分数:1.00)A.B.C.D.29.早在 1907年就颁布了“广告法”的国家是( )A法国 B德国C美国 D英国(分数:1.00)A.B.C.D.30.节目栏目化播出的最大特点是( ) A定期、定时、定量 B定期、定时、定质 C定时、定量、定位 D定时、定量、定段(分数:1.00)A.B.C.D.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8,分数:16.00)31.现代社会的四大新闻传播媒介是( )(分数:2.00)A.报纸B.杂志C.广播电台D.电视台E.互联网32.下列报团属于德国的有( )(分数:2.00)A.斯克里普斯报团B.乌尔施泰因报团C.谢尔报团D.胡根堡报团E.摩塞报团33.报社的
9、短期资金主要包括( )(分数:2.00)A.货币资金B.融资租赁C.应收账款D.短期投资E.存货34.国家对下列出版物的增值税实行先征税后退税的是( )(分数:2.00)A.党的机关报和刊物B.政府的机关报和刊物C.新华社的机关报和刊物D.军事部门的机关报和刊物E.专为少年儿童出版发行的报纸和刊物35.受众选择某种传播渠道的或然率公式中的分母,可分解为( )(分数:2.00)A.报纸的编排内容B.报纸的编辑形式C.报纸的定价D.读者的知情权、接近权E.报纸的发行方式36.设备计划方面主要的类别有( )(分数:2.00)A.ENG计划B.演播室计划C.转播车计划D.播出计划E.编辑机房的制作计划
10、37.信息技术产业可分为( )(分数:2.00)A.机器产业B.软件产业C.新闻产业D.制造产业E.媒介提供产业38.信息技术中最有代表性的新兴技术是( )(分数:2.00)A.材料技术B.传感技术C.通信技术D.卫星技术E.电脑技术三、名词解释(总题数:4,分数:12.00)39.趋势外推法(分数:3.00)_40.报道思想(分数:3.00)_41.新闻单位人力资源(分数:3.00)_42.资本主义报业集团(分数:3.00)_四、简答题(总题数:6,分数:30.00)43.新闻单位经营管理活动的指导原则是什么?(分数:5.00)_44.简述固定资产投资和长期投资的类型。(分数:5.00)_4
11、5.组织机构的合理设置对组织的发展有何作用?(分数:5.00)_46.简述广播电台、电视台经营创收的重要性。(分数:5.00)_47.为什么说对新闻媒介来说,出售新闻与出售广告同等重要?(分数:5.00)_48.报纸发行推广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分数:5.00)_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0.00)49.试述广告收入的地位。(分数:10.00)_50.试述多渠道发行。(分数:10.00)_新闻事业管理自考题-10 答案解析(总分:10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1989年 4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和全国报协召开“全国报社内部管理体制改
12、革研讨会”的地点是( )A广东广州 B浙江杭州C北京 D河南洛阳(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召开“全国报社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的地点。要点透析 1989 年 4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和全国报协在河南省洛阳市召开“全国报社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中宣部、中组部、人事部、国家体政委研究室等部门的负责人以及来自全国各级报社的负责人对报社体制改革问题共同进行了研讨。2.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早在唐代贞观年间,我国就已经发明了( )A胶泥活字印刷术 B雕版印刷技术C胶印平版印刷术 D石版印刷技术(分数:1.00)A.B. C.D.解析:3.我国新闻总署确定
13、报纸企业化经营方针是在( )A1949 年 12月 B1978 年 12月C1980 年 12月 D1989 年 12月(分数:1.00)A. B.C.D.解析:4.采用了电脑直接制版技术后,完成“印”的环节的是( )A印刷厂 B编辑部C编辑部和印刷厂 D记者站(分数:1.00)A.B.C. D.解析:5.我国报社较早涉足房地产业务并取得成绩的是( )A华西都市报社 B北京日报社C广州日报社 D新民晚报社(分数:1.00)A.B.C. D.解析:6.全国朝日广播公司属于( ) A读卖新闻报系 B每日新闻报系C日本经济新闻报系 D朝日新闻报系(分数:1.00)A.B.C.D. 解析:7.在社会组
14、织的诸多功能中,创造维持自身生存、成长、发展的各种必需条件的功能是( ) A生存功能 B成长功能 C经济功能 D维生功能(分数:1.00)A.B.C.D. 解析:8.企业依法筹集并长期拥有、自主支配的资金是( )A债务资金 B主权资本C货币资金 D长期资金(分数:1.00)A.B. C.D.解析:9.广告编排首先必须符合的最基本原则是( )A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社会规范的要求 B媒介的编辑方针和形象定位C注意对社会利益的潜在影响 D满足广告主合理的特殊要求(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广告编排首先必须符合的最基本原则。要点透析 该题四个选项都是广告编排的原则
15、,只有 A项是最基本的原则,广告编排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社会规范的要求,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和有关社会规范。10.广告收入的主体是( ) A经济信息广告收入 B事务性广告收入 C公益性广告收入 D商品广告收入(分数:1.00)A.B.C.D. 解析:11.报社在报纸宣传推广日或配合一些重大节日的宣传活动而发行推广的方法是( )A赠送礼品 B为学龄发行员提供奖学金C举办读者参与的竞赛活动 D建立发行员荣誉等级(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发行推广的方法。要点透析 ABCD 四项都是报社发行推广的方法,报社在报纸宣传推广日或配合一些重大节日的宣传活动而发行推
16、广的方法是赠送礼品,这是针对报纸编辑人员进行的发行推广活动。B、D 两项都是针对发行员进行的推广活动,C 项是针对报纸编辑人员而采取的发行推广的方法。12.广播的最根本特点是( )A广播是听觉媒介 B广播的时效性强 C广播的影响面广 D广播的保存性弱(分数:1.00)A. B.C.D.解析:13.初刨期的广播事业日常开支主要来自( ) A国家拨款 B银行贷款 C单位创收 D党的经费(分数:1.00)A.B.C.D. 解析:14.电视的主要传播手段是( ) A电视剧 B综合性节目 C文娱节目 D运动的画面(分数:1.00)A.B.C.D. 解析:15.编辑工作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是( ) A报道方
17、针 B编辑方针 C采编方针 D组织方针(分数:1.00)A.B. C.D.解析:16.新闻媒介广告业务的审查首先是针对( ) A广告主 B广告内容 C广告费用 D广告媒介(分数:1.00)A. B.C.D.解析:17.新闻产品生产的核心是( ) A编辑过程 B管理过程 C宣传过程 D营销过程(分数:1.00)A. B.C.D.解析:18.报纸实现“商业化”的标志是( ) A发行收入超过印刷收入 B印刷收入超过发行收入 C发行收入超过广告收入 D广告收入超过发行收入(分数:1.00)A.B.C.D. 解析:19.现代报业面对三个市场,其中最后出现的是( )A受众市场 B一般消费者市场C广告市场
18、D特殊消费者市场(分数:1.00)A.B. C.D.解析:20.作为中国第一大国家电视台,中央电视台 1992年 8月建立了( ) A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 B中国国际电视公司 C中国国际电视集团 D中国国际电视台(分数:1.00)A.B. C.D.解析:21.如果认为实行企业化管理的报社在偿还国家投入资金方面与一般的国有企业相当,则可把报社的偿还能力系数的关节点定为( )A0.05 B0.06C0.08 D0.10(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报社的偿还能力系数。要点透析 偿还能力系数指报社在分析年度内的贡献额对报社当年的所有者权益之比,即偿还能力系数=当年贡
19、献额报社所有者权益。如果认为实行企业化管理的报社在偿还国家投入资金方面也应与一般的国有企业相当,则可把报社的偿还能力系数的关节点定为 0.10。22.美国在世界各国中率先成立了自己的国家发行稽核局,其简称是( ) ANBC BCBA CABC DANB(分数:1.00)A.B.C. D.解析:23.报纸所建立的网络的拓扑结构为星形,即多个终端结点连接到一个中心结点,这个中心结点是( ) A读者 B报纸 C发行者 D零售商(分数:1.00)A.B. C.D.解析:24.广播电视加入市场竞争中的根本元素是( )A时间资源 B受众资源C节目资源 D频率资源(分数:1.00)A.B.C. D.解析:2
20、5.当代信息传输有三大支柱,其中不包括( )A卫星通信 B光纤通信C微波通信 D纳米通信(分数:1.00)A.B.C.D. 解析:26.1911年,用显像管传送图像成功的是俄国人( )A尼普科 B詹金斯C贝尔德 D鲍里斯罗西(分数:1.00)A.B.C.D. 解析:27.我国报业集团的创办条件之一是除了一张有影响的主报外,至少应包括的子报子刊数目是( ) A3 个 B4 个 C5 个 D6 个(分数:1.00)A.B. C.D.解析:28.新闻单位的枢纽部门是( )A总编室 B财务处C机关党委 D广告部(分数:1.00)A. B.C.D.解析:29.早在 1907年就颁布了“广告法”的国家是(
21、 )A法国 B德国C美国 D英国(分数:1.00)A.B.C.D. 解析:30.节目栏目化播出的最大特点是( ) A定期、定时、定量 B定期、定时、定质 C定时、定量、定位 D定时、定量、定段(分数:1.00)A. B.C.D.解析: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8,分数:16.00)31.现代社会的四大新闻传播媒介是( )(分数:2.00)A.报纸 B.杂志 C.广播电台 D.电视台 E.互联网解析:32.下列报团属于德国的有( )(分数:2.00)A.斯克里普斯报团B.乌尔施泰因报团 C.谢尔报团 D.胡根堡报团 E.摩塞报团 解析:33.报社的短期资金主要包括( )(分数:2.00)A.货币资
22、金 B.融资租赁C.应收账款 D.短期投资 E.存货 解析:34.国家对下列出版物的增值税实行先征税后退税的是( )(分数:2.00)A.党的机关报和刊物 B.政府的机关报和刊物 C.新华社的机关报和刊物 D.军事部门的机关报和刊物 E.专为少年儿童出版发行的报纸和刊物 解析:35.受众选择某种传播渠道的或然率公式中的分母,可分解为( )(分数:2.00)A.报纸的编排内容B.报纸的编辑形式 C.报纸的定价 D.读者的知情权、接近权E.报纸的发行方式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受众选择某种传播渠道的或然率公式。要点透析 我们可以把或然率公式中的分子与分母分解为以下因子:分子报偿的保证可分解
23、为报纸的编排内容,报纸对读者的知情权、接近权、使用权的满足程度,阅读报纸可能获得的物质回报等;分母费力的程度可分解为报纸的编辑形式、报纸的定价、报纸的发行方式等。36.设备计划方面主要的类别有( )(分数:2.00)A.ENG计划 B.演播室计划 C.转播车计划 D.播出计划E.编辑机房的制作计划 解析:37.信息技术产业可分为( )(分数:2.00)A.机器产业 B.软件产业 C.新闻产业D.制造产业E.媒介提供产业 解析:38.信息技术中最有代表性的新兴技术是( )(分数:2.00)A.材料技术B.传感技术 C.通信技术 D.卫星技术E.电脑技术 解析:三、名词解释(总题数:4,分数:12
24、.00)39.趋势外推法(分数:3.00)_正确答案:(趋势外推法根据事物历史和现时统计资料,寻求事物变化规律,从而推测出该事物未来状况。该法适用于非跳跃性变化的事物预测,其数学计算主要采用回归线法、二次曲线法两种方法。)解析:40.报道思想(分数:3.00)_正确答案:(报道思想通常指新闻报道的目的,包括体现和达到这一目的的报道范围、内容、方法等。它是编辑部依据党和政府在一定时期内有关宣传报道方针、政策、策略而规定的新闻报道所要达到的目的,以及达到目的的方式方法的大体框架。)解析:41.新闻单位人力资源(分数:3.00)_正确答案:(对于新闻单位来说,人力资源主要是指新闻单位内外,能适应新闻
25、单位生产、管理等各个环节运转需要的劳动能力的总和。)解析:42.资本主义报业集团(分数:3.00)_正确答案:(在西方国家,报业集团又称“报团”或“报系”(英文名称是 News Groups),指的是拥有两种以上日报或多种报刊的报业公司。较大的报业集团还拥有通讯社、特写辛迪加、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企业。)解析:四、简答题(总题数:6,分数:30.00)43.新闻单位经营管理活动的指导原则是什么?(分数:5.00)_正确答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并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的原则应该成为新闻单位经营管理活动的指导原则,新闻单位搞经营创收,乃至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时应该这样,即使是实行完
26、全形态的企业化经营的新闻单位,也应该这样。)解析:44.简述固定资产投资和长期投资的类型。(分数:5.00)_正确答案:(报社的固定资产投资和长期投资活动的范围十分广泛,一般可分为四种类型:(1)按法律政策规定或为承担自身义务必须进行的投资,如政策性供稿投资和员工福利、设施投资;(2)为满足简单再采编经营而进行的设备更新换代投资;(3)为扩大现有采编经营能力的投资,如增加版面、提高印刷能力的设备投资;(4)为形成集团经营、规模经营格局而兴办新的报刊、其他信息产业或非信息产业投资。四种类型的投资在控制方法、控制要求方面均有不同,应当分门别类地进行控制。)解析:45.组织机构的合理设置对组织的发展
27、有何作用?(分数:5.00)_正确答案:(组织机构的合理设置,对组织的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有利于维护组织目标的统一性;(2)有利于组织内部的分工与协调;(3)有利于保证组织机构的权责一致;(4)有利于统一指挥;(5)有利于保证组织的精干高效运转。)解析:46.简述广播电台、电视台经营创收的重要性。(分数:5.00)_正确答案:(多渠道的资金来源使可用于广播电视事业的资金逐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有的年度甚至是翻番增长,也使广播电视职工福利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有的省份在某些年度甚至可以集中千万元 以上的自筹资金建设职工宿舍,以稳定职工队伍,使广大职工无后顾之忧,为发展广播电视事业而一心
28、一意工作。从统计资料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广播电视事业从建台建站总数到发射总功率、规模、人口覆盖率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增长。近几年来,有线电视的崛起使第二、第三层次的市场(地)县甚至是乡镇一级的广播电视也迅速发展,无论从宣传的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来说,都是可喜的成绩。乡镇广播电视站增加收入以后,使濒于消失的农村有线广播,得到资助和恢复。以上这些广播电视部门经营创收带来的变化,对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解析:47.为什么说对新闻媒介来说,出售新闻与出售广告同等重要?(分数:5.00)_正确答案:(对新闻机构来说,出售新闻与出售广告二者同等重要。两业并重,不仅是新闻机构全面实现
29、自身社会功能的需要,也是新闻机构建立、健全维生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新闻机构的广告收入决不能单纯看做是同广告经营直接有关的广告部门工作人员劳动价值的体现。记者、编辑、播音员、主持人的劳动,新闻机构的发行人员、行政后勤人员的劳动,都参加了媒介传播网络的建设,参与了媒介形象的塑造,因此也都参与了广告价值的创造。可以说,新闻版面(节目)的质量是确定并实现广告价值的基础,而广告价值的最终实现又反过来能够促进新闻版面(节目)质量的提高。二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共同构建新闻机构“双重出售”良性循环的维生机制。)解析:48.报纸发行推广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分数:5.00)_正确答案:(就报纸发行本
30、身“发行”实务而言,发行推广工作的基本原则是:第一,要确保所有要订报的人都能订上报,并能享受良好的服务,所有要买报的人都能买到报;第二,要确保在通过定位确定的报纸发行细分市场内的所有地方,即使暂时没有人订报、买报,也要预备性地提供订报、买报的可能性,随时能够满足订报买报人的要求。)解析: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0.00)49.试述广告收入的地位。(分数:10.00)_正确答案:(在市场经济发育充分的经营环境下,只要经营得法,新闻媒介广告收入的数额通常十分可观,在媒介经济收入中占有头等重要的地位。广告经营所带来的丰厚利润是增强媒介经济实力的重要“能源”,是加速媒介的物质技术手段更新、改善
31、媒介从业人员物质待遇的重要资金来源。没有相当额度的广告收入,媒介就不可能 “脱贫致富”,这几乎成了 80年代后期以来,媒介经营管理工作实践中的一条法则。因此,广告经营工作在媒介经济管理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报社全盘工作中也起着十分重要作用。通过提高办报办台质量来扩大发行,提高收视率、收听率;通过扩大发行,提高收视率、收听率来吸引广告客户,增加广告收入;利用广告收入来优化媒体条件,提高媒体质量这是媒介兴旺发达的良性循环之路。搞好广告经营,把媒介编辑新闻的优势转化为媒介经营的优势,是启动这一良性循环的关键举措。)解析:50.试述多渠道发行。(分数:10.00)_正确答案:(在总结自办发行的经验、教
32、训,权衡比较“邮发合一”和 自办发行体制的优劣利弊的基础上,启发了报业探索“多渠道发行”的思路。 多渠道发行的基本出发点是要把报纸产品的分配渠道的设置、控制、运作的权利掌握在报社自己手里。只有这样,报社才能对报纸市场营销的可控制的 4Ps要素,即商品特性控制、廉价报纸的实现、分配渠道的优化配置、促销活动的策划与实施进行统筹安排。也只有这样,作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运行的企业化管理实体,报社才能对环环扣紧的“销一产一供”实行统一决策,对步步跟进的“供一产一销”实行统一调度。多渠道发行力图把自办发行的成功经验与对邮政发行网络的适当利用结合起来,在报社所在城市的城区,组建集宣传、收订、投递诸方面的工作任
33、务于一身的发行队伍,将报纸产品直接分配到报纸订户。在报社所在城市以外的其他城市,借用当地加入联办网的报社的发行队伍进行跨市的宣传、收订、投递,实现点对点的辐射。在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边远山林地区,则利用邮政发行网络进行收订、投递,实现点对面的辐射。总之,宜自发则自发,宜邮发则邮发,要按发行成本低的原则在自发、邮发之间进行优化组合。 多渠道发行在自办发行与邮政发行两大渠道以外,还努力开发社会发行力量,开拓第三分配渠道,把它们纳入“优化组合”的范围之内进行统筹安排。这里所说的社会力量,主要是指报社所在城市的报贩、报摊、代办报纸零售的商业网点,乃至由社会人士创办的专业报刊发行公司等。这些社会力量具有灵活机动、散布面广、渗透力强的特点,对于报纸扩大零售发行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报社多渠道发行能否成功地运转起来,邮局的配合程度是一个关键。邮局接办报纸发行有一个“全部或无”的原则,即报纸交邮局发行后,报社就不应再搞另外的发行系统,也不得委托其他单位代理发行。邮政部门认为,报社在发行成本低的城市搞自办发行,而让邮局搞发行成本高的乡村、山区的发行,这是不公平的。邮局 的邮发费率是一个综合费率,是城市、农村统统加起来算的费率。如果所有的报社都搞多渠道发行,势必造成邮政部门的亏损,于是产生了报社和邮局之间新的矛盾。)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