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学-2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61,分数:100.00)1.指出教育起源所涉及的问题“实质是教育的产生、发展的动力问题,是教育的社会职能问题,是对教育的概念进行科学抽象的起点问题”的是_(分数:1.00)A.孟禄B.劳凯声C.费孝通D.孙喜亭2.下列不属于教育学史上关于教育起源问题的错误观点的是_(分数:1.00)A.教育的神话起源说B.教育的生物起源说C.教育的心理起源说D.教育的劳动起源说3.受当时在人类起源问题上认识水平的局限而提出的一种根本错误的,也是所有的宗教所持的教育起源观点是_(分数:1.00)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
2、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4.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_在人类各种人种的教育演化一书中认为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分数:1.00)A.沛西能B.勒图尔诺C.孟禄D.柏拉图5.在 1923 年不列颠协会教育科学组大会上以“人民的教育”为题阐述教育起源的是_(分数:1.00)A.沛西能B.勒图尔诺C.孟禄D.柏拉图6.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是_(分数:1.00)A.教育的神话起源说B.教育的生物起源说C.教育的心理起源说D.教育的劳动起源说7.教育的生物起源论的根本错误在于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_(分数:1.00)A.规律性B.
3、永恒性C.生产性D.社会性8.认为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的是_(分数:1.00)A.教育的神话起源说B.教育的生物起源说C.教育的心理起源说D.教育的劳动起源说9.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在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也是较早地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提出来的是_(分数:1.00)A.教育的神话起源说B.教育的生物起源说C.教育的心理起源说D.教育的劳动起源说10.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_(分数:1.00)A.沛西能B.孟禄C.勒图尔诺D.巴甫洛夫1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_(分数:1.00)A.心理模仿B.生物本能C.人的理性D.生产劳动12.教育的
4、劳动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_(分数:1.00)A.马克思B.沛西能C.孟禄D.勒图尔诺13.提倡劳动起源说的学者主要集中在_(分数:1.00)A.英国B.法国C.德国和波兰D.前苏联和中国14.“劳动起源说”的直接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基础是恩格斯于 1876 年著作的_(分数:1.00)A.人类各种人种的教育演化B.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C.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D.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15.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产生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是_(分数:1.00)A.教育的神话起源说B.教育的生物起源说C.教育的心理起源说D.教育的劳动起源说16._的错误在于没有说明人的教育如何从动物
5、的类教育中提升出来成为与动物的类教育有不同的质的东西,仍然没有说明人的教育的起源。(分数:1.00)A.神话起源说B.心理模仿说C.生物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17._的错误在于仅仅从个体的无意识的模仿来解释教育的起源,把教育的起源置于无意识的心理基础上。(分数:1.00)A.神话起源说B.心理模仿说C.生物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18.人类社会的教育起源于_(分数:1.00)A.社会劳动B.意识活动C.无意识活动D.本能活动19.学校产生于_(分数:1.00)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20.教育的阶级性产生于_(分数:1.00)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
6、义社会21.教育从生产劳动第一次分离的标志是_(分数:1.00)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B.学校的产生C.班级授课制的出现D.教育的普及22.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公元前_(分数:1.00)A.2500 年B.2000 年C.1500 年D.1000 年23._意味着人类正规教育制度的诞生,是人类教育文明发展的一个质的飞跃。(分数:2.00)A.古代学校的出现B.教育宗教性的出现C.教育阶级性的出现D.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24.我国古代学校产生于_(分数:2.00)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25.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_(分数:2.00)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
7、.资本主义社会2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社会是_(分数:2.00)A.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B.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C.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27.学校教育既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又具有严格的等级性或浓厚的宗教性的社会是_(分数:2.00)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28.世俗的封建教育的培养目标是_(分数:2.00)A.忠于教权的“教士”B.忠于教权的“牧师”C.忠于世俗封建主的“骑士”D.具有民主思想的学士29.“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反映了封建社会教育具有的_特点。(分数:2.00)A.崇尚书本,呆读死记B.学校教育脱离生产劳动C.等级性D
8、.阶级性30.我国唐朝官学体系中的“二馆六学”,其突出的教育特征是_(分数:2.00)A.宗教性B.生产性C.普及性D.等级性31.中国封建学校教育的启蒙读物有_(分数:2.00)A.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说文解字B.女儿经、三字经、学记、千字文C.千字文、女儿经、三字经、百家姓D.学记、说文解字、百家姓、女儿经32.在我国唐朝,弘文馆和崇文馆只招收_(分数:2.00)A.皇亲国戚的子弟B.三品以上的文武官员的子弟C.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弟D.七品以上文武官员的子弟33.我国唐朝的官学体系中,官职不同的子弟分别上不同级别的学校,其中国子学只招收_官员的子弟。(分数:2.00)A.三品以上B.五品
9、以上C.七品以上D.八品以下34.太学只招收_官员的子弟。(分数:2.00)A.三品以上B.五品以上C.七品以上D.八品以下35.四门学只招收_官员的子弟。(分数:2.00)A.三品以上B.五品以上C.七品以上D.八品以下36.书学、算学、律学只招收_官员的子弟。(分数:2.00)A.三品以上B.五品以上C.七品以上D.八品以下37.在西方,封建教育的主要内容是_(分数:2.00)A.军事教育B.宗教教义及与之相关的内容C.科技教育D.文化科学知识38.我国唐朝官学体系中,设有“二馆六学”,其中“二馆”是_(分数:2.00)A.教馆和学馆B.文馆和武馆C.书学馆和律学馆D.崇文馆和弘文馆39.
10、在中国,专科性的学校始建于_(分数:2.00)A.汉朝B.宋朝C.元朝D.唐朝40.中国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学体系始建于_(分数:2.00)A.元朝B.宋朝C.汉朝D.唐朝4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封建时代教育系统的是_(分数:2.00)A.官学B.私学C.技术学校D.书院和社学42.中世纪欧洲创办的学校类型中不包括_(分数:2.00)A.教区学校B.官学和私学C.主教学校D.修道院学校及教会大学43.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_(分数:2.00)A.普鲁士B.奥地利C.英国D.美国44.17 世纪英国的哲学家、教育家_在论述绅士教育的目的时明确提出,绅士必须是“有德行、有用和能干的人”。(
11、分数:2.00)A.洛克B.杰罗姆C.赫尔巴特D.裴斯特洛齐45.在教育史上,“双轨制”学校教育产生于_(分数:2.00)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46.关于美国、英国、法国和日本的颁布义务教育法的时间,下列选项正确的是_(分数:2.00)A.1852 年、1870 年、1872 年和 1882 年B.1852 年、1872 年、1882 年和 1870 年C.1852 年、1870 年、1882 年和 1872 年D.1870 年、1852 年、1882 年和 1872 年47.首先提出“普及教育”口号的是_(分数:2.00)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
12、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48.奥地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时间是_(分数:2.00)A.1754 年B.1774 年C.1852 年D.1870 年49.义务教育的年限最初定为_(分数:2.00)A.3 年B.4 年C.9 年D.12 年50.古代中国所说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反映了_(分数:2.00)A.师生关系的不平等性B.教师的责任之大C.师生关系的平等性D.教师的权力之大51.我国制定教育方针政策,观察、分析和研究现实教育问题的理论基础是_(分数:2.00)A.马克思主义B.邓小平理论C.毛泽东思想D.列宁主义52.1958 年党中央提出的教育方针是_(分数:2.00)A.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
13、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B.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C.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教育必须与工农业生产相结合D.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53.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_(分数:2.00)A.课堂教学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全面发展的教育D.素质教育54.义务教育的实施充分说明现代教育具有_(分数:2.00)A.公共性B.科学性C.国际性D.终身性55.下列不属于现代教育特点的是_(分数:2.00)A.国际性B.科学性C.公共性D.公平性56.推动现代教育不断发展和革新的根本力量是_(分数:2.00)A.教育的公共性B.教育的生
14、产性C.教育的科学性D.教育的未来性57.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体现了现代教育的_(分数:2.00)A.公共性B.未来性C.生产性D.终身性5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_成立了“国际 21 世纪教育委员会”。(分数:2.00)A.1989 年B.1991 年C.1992 年D.1993 年59.国际 21 世纪教育委员会向教科文组织提交的一份以“展望未来”开篇的重要报告是_(分数:2.00)A.教育财富蕴藏其中B.财富教育C.21 世纪的教育改革方案D.知识财富蕴藏其中60.韩国面向 21 世纪的教育目标集中表述为“面向世界的韩国人”。这体现了教育的_(分数:2.00)A.公共性B.国际性C.全球性D
15、.未来性61.教育要满足不同年龄阶段的受教育者的教育要求是指教育的_(分数:2.00)A.终身性B.国际性C.公共性D.民主性教育学-2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61,分数:100.00)1.指出教育起源所涉及的问题“实质是教育的产生、发展的动力问题,是教育的社会职能问题,是对教育的概念进行科学抽象的起点问题”的是_(分数:1.00)A.孟禄B.劳凯声C.费孝通D.孙喜亭 解析:解析 北京师范大学孙喜亭教授指出:教育起源所涉及的问题,“实质是教育的产生、发展的动力问题,是教育的社会职能问题,是对教育的概念进行科学抽象的起点问题”。答案为 D。
16、2.下列不属于教育学史上关于教育起源问题的错误观点的是_(分数:1.00)A.教育的神话起源说B.教育的生物起源说C.教育的心理起源说D.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解析:解析 关于教育起源问题有以下观点:(1)教育的神话起源说;(2)教育的生物起源说;(3)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答案为 D。3.受当时在人类起源问题上认识水平的局限而提出的一种根本错误的,也是所有的宗教所持的教育起源观点是_(分数:1.00)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解析:解析 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是教育的神话起源说,并且所有的宗教都持这种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
17、(上帝或天)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这种观点是非科学的,是根本错误的。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受到当时在人类起源问题上认识水平的局限,从而自然不能正确提出和认识教育的起源问题。答案为A。4.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_在人类各种人种的教育演化一书中认为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分数:1.00)A.沛西能B.勒图尔诺 C.孟禄D.柏拉图解析:解析 勒图尔诺在人类各种人种的教育演化一书中认为,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他认为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
18、善和发展。答案为 B。5.在 1923 年不列颠协会教育科学组大会上以“人民的教育”为题阐述教育起源的是_(分数:1.00)A.沛西能 B.勒图尔诺C.孟禄D.柏拉图解析:解析 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在 1923 年不列颠协会教育科学组大会上以“人民的教育”为题阐述如下观点:“教育从它的起源来说,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不仅一切人类社会有教育,不管这个社会如何原始,甚至在高等动物中间也有低级形式的教育”,等等。答案为 A。6.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是_(分数:1.00)A.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B.教育的生物起源说C.教育的心理起源说D.教育的劳动起源说解析:解析 教育的神话起源说是人类关于教育起
19、源的最古老的观点,并且所有的宗教都持这种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答案为 A。7.教育的生物起源论的根本错误在于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_(分数:1.00)A.规律性B.永恒性C.生产性D.社会性 解析:解析 教育的生物起源论的根本错误在于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从而没能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类教育行为之间的差别,仅从外在行为的角度而没有从内在目的的角度来论述教育的起源问题,从而把教育的起源问题生物学化。答案为 D。8.认为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
20、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的是_(分数:1.00)A.教育的神话起源说B.教育的生物起源说C.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D.教育的劳动起源说解析:解析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的模仿”。教育的心理起源说被认为是对教育生物起源学说的批判,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但其没有能够建立在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上,因此结论是不正确的,没有揭示出教育起源的内在动力和社会原因。答案为 C。9.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在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也是较早地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提出来的是_(分数:1.00)A.教育的神话起源说B.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C.教育的心理起源说D.教育的劳动起源
21、说解析:解析 教育生物起源学说是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也是较早地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提出来的,也标志着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开始从神话解释转向科学解释。答案为 B。10.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_(分数:1.00)A.沛西能B.孟禄 C.勒图尔诺D.巴甫洛夫解析:解析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为著名的美国教育史家孟禄。他认为:在原始社会中尚未有独立的教育活动,即尚未有我们今天的制度化的教育活动。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答案为 B。1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_(分数:1.00)A.心理模仿B.生物本能C.人的理性D.
22、生产劳动 解析:解析 马克思主义在教育的起源问题上有以下主要观点:(1)人类教育起源于其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2)以制造和利用工具为标志的人类的劳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前者是社会性的,因而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3)教育产生于劳动是以人类语言意识的发展为条件的。(4)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其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与积淀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5)教育范畴是历史性与阶级性的统一。答案为 D。12.教育的劳动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_(分数:1.00)A.马克思 B.沛西能C.孟禄D.勒图尔诺解析:解析 教育的劳动起源说的代表人物为马克思、恩格斯等。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为沛西能和
23、勒图尔诺。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为孟禄。答案为 A。13.提倡劳动起源说的学者主要集中在_(分数:1.00)A.英国B.法国C.德国和波兰D.前苏联和中国 解析:解析 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亦称教育的社会起源说,它是在直接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持这一观点的学者主要集中在前苏联和中国。答案为 D。14.“劳动起源说”的直接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基础是恩格斯于 1876 年著作的_(分数:1.00)A.人类各种人种的教育演化B.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C.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D.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解析:解析 恩格斯的著作劳动在从猿到人
24、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是“劳动起源说”的直接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基础。在该著作中,恩格斯发展了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关于劳动创造财富的理论。通过劳动这把钥匙去考察人类的起源问题,对人类的起源做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答案为 B。15.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产生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是_(分数:1.00)A.教育的神话起源说B.教育的生物起源说C.教育的心理起源说D.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解析:解析 教育的起源问题既是教育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教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教育学界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广泛的讨论,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教育学史上,关于教育起源问题的观点包括教育的
25、神话起源说、教育的生物起源说以及教育的心理起源说。但这三种教育起源学说没有能够建立在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上,因此结论也是不正确的,没有揭示出教育起源的内在动力和社会原因。对于教育起源问题进一步深入的解释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产生的,这就是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也称教育的社会起源说,它是在直接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下形成的。答案为 D。16._的错误在于没有说明人的教育如何从动物的类教育中提升出来成为与动物的类教育有不同的质的东西,仍然没有说明人的教育的起源。(分数:1.00)A.神话起源说B.心理模仿说C.生物起源说 D.劳
26、动起源说解析:解析 生物起源说的错误在于尽管它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育问题上的人类教育与动物的类教育行为之间的相似性,但是它未能说明人的教育如何从动物的类教育中提升出来成为与动物的类教育有不同的质的东西,仍然没有说明人的教育的起源。答案为 C。17._的错误在于仅仅从个体的无意识的模仿来解释教育的起源,把教育的起源置于无意识的心理基础上。(分数:1.00)A.神话起源说B.心理模仿说 C.生物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解析:解析 心理模仿说的错误在于仅仅从个体的无意识的模仿来解释教育的起源,把教育的起源置于无意识的心理基础上。生物起源说和心理模仿说的共同的错误就在于放弃了人类教育活动最基本的规定目的性
27、来讨论教育的起源。答案为 B。18.人类社会的教育起源于_(分数:1.00)A.社会劳动 B.意识活动C.无意识活动D.本能活动解析:解析 人类教育起源于其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答案为 A。19.学校产生于_(分数:1.00)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解析:解析 学校最早出现在奴隶制社会时期。据可查证的资料,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公元前 2500 年左右的埃及。答案为 B。20.教育的阶级性产生于_(分数:1.00)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解析:解析 原始社会非制度化的教育是没有阶级性的,但奴隶制社会的学校从一开始就是奴隶主国家机
28、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被“发明”出来为巩固奴隶制服务的,而不是为奴隶和一般的自由民服务的。因此,奴隶社会教育的阶级性开始显现。答案为 B。21.教育从生产劳动第一次分离的标志是_(分数:1.00)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B.学校的产生 C.班级授课制的出现D.教育的普及解析:解析 学校的出现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如人类的文化发展已经到了一定的阶段,即如果不通过学校这些文化就不能为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青少年一代所掌握;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的水平必须能够使一部分人从直接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中脱离出来,从事专门的精神生产工作,脑力劳动从体力劳动中分化出来;文字的出现,为大量、准确地传递和学习历史上的
29、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提供了独特的载体。所有这些都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结果。因此,学校的产生标志着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的第一次分离。答案为 B。22.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公元前_(分数:1.00)A.2500 年 B.2000 年C.1500 年D.1000 年解析:解析 据可查证的资料,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公元前 2500 年左右的埃及。答案为 A。23._意味着人类正规教育制度的诞生,是人类教育文明发展的一个质的飞跃。(分数:2.00)A.古代学校的出现 B.教育宗教性的出现C.教育阶级性的出现D.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解析:解析 奴隶社会中,学校的出现意味着人类正规教育制度的诞生,
30、是人类教育文明发展的一个质的飞跃。答案为 A。24.我国古代学校产生于_(分数:2.00)A.夏朝B.商朝 C.周朝D.秦朝解析:解析 我国的学校产生于公元前 1000 多年前的商代,也有悠久的历史。答案为 B。25.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_(分数:2.00)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解析:解析 原始社会中,教育过程是与生产劳动相互交织在一起。奴隶社会以后,由于奴隶主对学校教育权的控制,他们不允许在学校中向自己的子弟传递那些只有奴隶们才需要的生产知识和技能的。他们要求自己子弟学习一些统治术、战争术、外交术等等,从思想观念上教唆自己的子弟鄙视生产劳动和与之有关的
31、知识技能。因此,从奴隶社会开始,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答案为 B。2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社会是_(分数:2.00)A.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B.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C.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解析:解析 原始社会的教育与生产劳动是处于混沌未分化状态;古代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学校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是以道德教化或宗教宣传为主的,根本上就鄙视生产劳动与劳动者,学校教育是与生产劳动相分离甚至是相对立的。答案为 B。27.学校教育既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又具有严格的等级性或浓厚的宗教性的社会是_(分数:2.00)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
32、会解析:解析 古代封建社会教育的特征如下:(1)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适合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官吏、牧师或骑士。(2)学校教育既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又具有严格的等级性或浓厚的宗教性。(3)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以道德文章或宗教经典为主。(4)教育教学方法主要以严格的纪律约束为主,辅以个人自学和修行。(5)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体系,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育经验,提出了比较丰富的教育教学思想。答案为C。28.世俗的封建教育的培养目标是_(分数:2.00)A.忠于教权的“教士”B.忠于教权的“牧师”C.忠于世俗封建主的“骑士” D.具有民主思想的学士解析:解析 世俗封建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能够忠于世俗封建主的“骑
33、士”,而僧侣封建教育主要是培养能够忠于教权的“教士”或“牧师”。答案为 C。29.“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反映了封建社会教育具有的_特点。(分数:2.00)A.崇尚书本,呆读死记B.学校教育脱离生产劳动C.等级性D.阶级性 解析:解析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反映了封建社会教育具有阶级性的特点。答案为 D。30.我国唐朝官学体系中的“二馆六学”,其突出的教育特征是_(分数:2.00)A.宗教性B.生产性C.普及性D.等级性 解析:解析 教育的等级性就是指在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不同官职出身的人的子弟接受不同等级的教育。如在我国唐朝的官学体系中,设有“二馆六学”,即弘文馆、崇文馆、国子学、太学、
34、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答案为 D。31.中国封建学校教育的启蒙读物有_(分数:2.00)A.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说文解字B.女儿经、三字经、学记、千字文C.千字文、女儿经、三字经、百家姓 D.学记、说文解字、百家姓、女儿经解析:解析 在中国,封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以及根据这些经典所编撰的一些启蒙读物,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女儿经等。答案为 C。32.在我国唐朝,弘文馆和崇文馆只招收_(分数:2.00)A.皇亲国戚的子弟 B.三品以上的文武官员的子弟C.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弟D.七品以上文武官员的子弟解析:解析 唐朝的官学体系中的“二馆六学”规定:官职不同的人的
35、子弟分别上不同级别的学校。弘文馆和崇文馆只招收皇亲国戚的子弟。答案为 A。33.我国唐朝的官学体系中,官职不同的子弟分别上不同级别的学校,其中国子学只招收_官员的子弟。(分数:2.00)A.三品以上 B.五品以上C.七品以上D.八品以下解析:解析 唐朝的官学体系申的“二馆六学”规定:官职不同的人的子弟分别上不同级别的学校。国子学只招收三品以上文武官员的子弟。答案为 A。34.太学只招收_官员的子弟。(分数:2.00)A.三品以上B.五品以上 C.七品以上D.八品以下解析:解析 唐朝的官学体系中的“二馆六学”规定:官职不同的人的子弟分别上不同级别的学校。太学只招收五品以上的官员的子弟。答案为 B
36、。35.四门学只招收_官员的子弟。(分数:2.00)A.三品以上B.五品以上C.七品以上 D.八品以下解析:解析 唐朝的官学体系中的“二馆六学”规定:官职不同的人的子弟分别上不同级别的学校。四门学只招收七品以上文武官员的子弟。答案为 C。36.书学、算学、律学只招收_官员的子弟。(分数:2.00)A.三品以上B.五品以上C.七品以上D.八品以下 解析:解析 唐朝的官学体系中的“二馆六学”规定:官职不同的人的子弟分别上不同级别的学校。书学、算学、律学则招收“八品以下及庶人通其擘者”。答案为 D。37.在西方,封建教育的主要内容是_(分数:2.00)A.军事教育B.宗教教义及与之相关的内容 C.科
37、技教育D.文化科学知识解析:解析 西方封建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宗教教义及与之相关的内容,如圣经,教父著作,经院哲学家的著作,各种祈祷书、赞美诗、圣诗等等。一些世俗性的学科,如修辞、逻辑、辩证法等也被按照神学的旨意和价值加以改造。答案为 B。38.我国唐朝官学体系中,设有“二馆六学”,其中“二馆”是_(分数:2.00)A.教馆和学馆B.文馆和武馆C.书学馆和律学馆D.崇文馆和弘文馆 解析:解析 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官学体系中,唐朝设有“二馆六学”,“二馆”即弘文馆、崇文馆,“六学”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答案为 D。39.在中国,专科性的学校始建于_(分数:2.00)A.汉朝B.宋朝
38、C.元朝D.唐朝 解析:解析 中国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内容在以儒学为主的同时也往往增加一些算学、天文学、医学等方面的内容。自唐代起,各地开始建立起一些专科性学校。答案为 D。40.中国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学体系始建于_(分数:2.00)A.元朝B.宋朝C.汉朝 D.唐朝解析:解析 中国自汉代起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学体系,为后来历代统治者所模仿。答案为 C。4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封建时代教育系统的是_(分数:2.00)A.官学B.私学C.技术学校 D.书院和社学解析:解析 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体系。不仅有官学系统,而且还有私学系统,私学不仅有启蒙教育,而且还有高等教育。在官学和私学之
39、外,还有书院和社学。答案为 C。42.中世纪欧洲创办的学校类型中不包括_(分数:2.00)A.教区学校B.官学和私学 C.主教学校D.修道院学校及教会大学解析:解析 中世纪的欧洲,教会为了传道和培养宗教人才,创办了大量的、各种层次和类型的学校,如教区学校、主教学校、修道院学校以及教会大学等。答案为 B。43.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_(分数:2.00)A.普鲁士 B.奥地利C.英国D.美国解析:解析 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普鲁士,时间是 1754 年。其次是奥地利,时间是 1774 年。美国是 1852 年,英国是 1870 年,日本是 1872 年,法国是 1882 年。答案为
40、A。44.17 世纪英国的哲学家、教育家_在论述绅士教育的目的时明确提出,绅士必须是“有德行、有用和能干的人”。(分数:2.00)A.洛克 B.杰罗姆C.赫尔巴特D.裴斯特洛齐解析:解析 17 世纪英国的哲学家、教育家洛克在论述绅士教育的目的时明确提出:绅士必须是“有德行、有用和能干的人”,要能“忍耐劳苦”,“绅士需要的是事业家的知识,合乎他的地位的举止,同时要能按照自己的身份,使自己成为国内著名的和有益国家的一个人物”。答案为 A。45.在教育史上,“双轨制”学校教育产生于_(分数:2.00)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解析:解析 “双轨制”就是指在资本主义的学
41、校教育制度有两个互相独立的系统:一个是专门为资产阶级子弟服务的,配备有良好的师资和设备,学生们沿着这个系统深造,就可以升入一些有名的高等学校,毕业以后直接成为统治阶级和各级管理人员。另一个是为劳动人民的子弟准备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都比较差,主要是学习一些实用知识和技能,很少有升大学的机会,一般在上中学之前就进入劳动市场了。由此可见,“双轨制”学校教育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直到 20 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这种双轨制逐渐在形式上被取消。答案为 C。46.关于美国、英国、法国和日本的颁布义务教育法的时间,下列选项正确的是_(分数:2.00)A.1852 年、1870 年、1872 年
42、和 1882 年 B.1852 年、1872 年、1882 年和 1870 年C.1852 年、1870 年、1882 年和 1872 年D.1870 年、1852 年、1882 年和 1872 年解析:解析 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是普鲁士,时间是 1754 年。奥地利于 1774 年颁布义务教育法。美国于 1852 年颁布义务教育法,英国于 1870 年颁布义务教育法。日本于 1872 年颁布义务教育法,法国于1882 年颁布义务教育法。答案为 A。47.首先提出“普及教育”口号的是_(分数:2.00)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解析:解析 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
43、产过程本身科学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必须不断地提高工人的文化科学水平,否则他们就无法适应大机器生产的本性要求,也就不能为资产阶级创造他们所渴望的高额利润。因此,教育的对象不断扩大,普及教育的要求就被历史地提了出来,并以国家法律的形式加以确认。答案为 C。48.奥地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时间是_(分数:2.00)A.1754 年B.1774 年 C.1852 年D.1870 年解析:解析 奥地利于 1774 年颁布义务教育法。答案为 B。49.义务教育的年限最初定为_(分数:2.00)A.3 年B.4 年 C.9 年D.12 年解析:解析 义务教育的年限最初是 4 年,后逐渐延长到 6 年、7 年、8
44、年,到现在最长的达 12 年。答案为 B。50.古代中国所说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反映了_(分数:2.00)A.师生关系的不平等性 B.教师的责任之大C.师生关系的平等性D.教师的权力之大解析:解析 古代中国所说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西方中世纪所说的“牧师代表上帝的旨意”等,都反映了师生关系的不平等性及专制性。答案为 A。51.我国制定教育方针政策,观察、分析和研究现实教育问题的理论基础是_(分数:2.00)A.马克思主义B.邓小平理论 C.毛泽东思想D.列宁主义解析:解析 邓小平同志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我国制定教育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也是我们观察、分析和研究现实教育问
45、题的理论基础。答案为 B。52.1958 年党中央提出的教育方针是_(分数:2.00)A.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B.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C.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教育必须与工农业生产相结合D.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解析:解析 党中央于 1958 年提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答案为 B。53.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_(分数:2.00)A.课堂教学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全面发展的教育D.素质教育解析:解析 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
46、一方法,也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法。答案为 B。54.义务教育的实施充分说明现代教育具有_(分数:2.00)A.公共性 B.科学性C.国际性D.终身性解析:解析 义务教育的实施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具有公共性。现代教育的公共性是指:现代教育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公共事业,是面向全体人民,而不是面向一小部分人的,是为全体人民服务,而不是仅为一小部分人服务的。答案为 A。55.下列不属于现代教育特点的是_(分数:2.00)A.国际性B.科学性C.公共性D.公平性 解析:解析 现代教育具有如下特征:公共性、生产性、科学性、未来性、国际性、终身性。答案为D。56.推动现代教育不断发展和革新的根本力量是_(分数
47、:2.00)A.教育的公共性B.教育的生产性C.教育的科学性 D.教育的未来性解析:解析 现代教育的科学性是指:(1)科学教育是现代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最重要的方面;(2)现代教育的发展越来越依靠教育科学的指导,摆脱教育经验的束缚。总之,教育的科学性是推动现代教育不断发展和革新的根本力量。答案为 C。57.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体现了现代教育的_(分数:2.00)A.公共性B.未来性C.生产性 D.终身性解析:解析 职业教育的发展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生产性。现代教育的生产性是指:现代教育越来越与人类的物质生产结合起来,越来越与生产领域发生密切的、多样化的关系;生产的发展也越来越对教育系统提出新的要求。答案为 C。58.联合国教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