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治经济学自考题-23 及答案解析(总分:11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一部分 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_指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定而且也能够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分数:1.00)A.与时俱进B.改革创新C.取其精华D.科学创新2.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中,_探索了现实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实质和经济运行问题,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奠定了初步的理论基础。(分数:1.00)A.斯大林B.列宁C.毛泽东D.邓小平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与它的_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分数:1.00)A.科学性B.理想
2、性C.社会性D.开放性4.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而不断进行的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称为_(分数:1.00)A.商品交换B.经济活动C.产品生产D.劳动5.奴隶主庄园_(分数:1.00)A.其生产目的是为了同别人交换产品B.其生产目的是为了直接满足本经济单位个人的需要C.不是自然经济D.其所有的消费品都需要到市场上购买6.无论是原始村社,还是奴隶主庄园或封建主庄园,乃至家长制的农民家庭,都是_的经济单位,生产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位自身的需要。(分数:1.00)A.商品经济B.社会经济C.自然经济D.生产经济7.只有在交换过程中,商品的使用价值转让出去,商品的价值得到实现以后,生产商
3、品的_才能为社会所承认。(分数:1.00)A.具体劳动B.抽象劳动C.私人劳动D.社会劳动8.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的内在矛盾是由_引起的。(分数:1.00)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9.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劳动的_(分数:1.00)A.社会属性B.自然属性C.本质属性D.基本属性10._以来,又出现了借助电子计算机进行电子自动转账业务的电子货币。(分数:1.00)A.20世纪 60年代B.20世纪 70年代C.20世纪 80年代D.20世纪 90年代11.在商品流通中,
4、货币作为购买手段,不断地离开出发点,从一个商品生产者手中转到另一个商品生产者手中,这就是_(分数:1.00)A.通货膨胀B.货币流通C.通货紧缩D.支付手段12.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_(分数:1.00)A.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B.与代售商品总量成正比C.与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D.与物价水平成正比13.信用是_(分数:1.00)A.买卖行为B.赠予行为C.救济行为D.借贷行为14._的高低是决定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多少的一个重要因素。(分数:1.00)A.可变资本B.不变资本C.绝对剩余价值D.剩余价值率15.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作日分为_(分数:1.00)A.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
5、B.必要劳动时间和不变资本C.剩余价值率和剩余劳动时间D.必要劳动时间和相对劳动时间16.整个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是_,第二部类是生产消费资料。(分数:1.00)A.生产产品资料B.生产资本资料C.生产生产资料D.生产推销资料17.只有维持_的规模,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分数:1.00)A.复杂再生产B.重复再生产C.缩小再生产D.简单再生产18.第一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不变资本价值的总和。用公式表示是_(分数:1.00)A.(v+m)=cB.(c+v+m)=c+cC.(c+v)=cD.(c+v+m)=(v+m)+(v+m)19.对垄断资本主义经
6、济的分析表明,_是垄断资本主义最本质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经济特征,是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分数:1.00)A.垄断B.金融寡头C.金融资本D.自由竞争2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指资产阶级国家政权与_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其基本特征是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全面干预和调节。(分数:1.00)A.协调发展B.自由竞争C.个人联合D.私人垄断资本2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适应了_和生产高度社会化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分数:1.00)A.新科技革命B.资本主义C.资产阶级国家政权D.国家垄断22.现代企业制度是同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组
7、织形式和_(分数:1.00)A.管理制度B.资源配置C.制度基础D.分配秩序23._是指出资者拥有的财产所有权和企业拥有的法人财产权要有明确的界定。(分数:1.00)A.政企分开B.管理科学C.权责明确D.产权清晰24.政府和企业是两种不同性质的_结构,其职责应明确分开。(分数:1.00)A.行为B.组织C.市场D.基层25.企业、农户和居民等各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效益是通过市场_来实现的。(分数:1.00)A.营销B.买卖C.交换D.消费26.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主要靠_来实现的。(分数:1.00)A.第一产业B.第二产业C.第三产业D.第一、二产业27.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8、成立于_(分数:1.00)A.1960年B.1961年C.1962年D.1963年28.1975年 11月举行的高级别会议中没有_(分数:1.00)A.日本B.意大利C.新西兰D.联邦德国29.下列不是区域经济联盟的协调的形式的是_(分数:1.00)A.自由贸易区B.关税同盟C.经济共同体D.国际汇率30.外国国内企业、事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在境外以一定的形式投资创办企业或购买各种有价证券的投资行为称为_(分数:1.00)A.对外贸易B.引进外资C.对外投资D.对外技术交流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31.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经济结构的优化包括_(分数:2.00)A.乡村结构
9、的优化B.产业结构的优化C.城乡结构的优化D.城市结构的优化E.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32.信息化是指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推广和运用_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和其他相关智能技术,深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发展过程。(分数:2.00)A.计算机B.软件C.电视D.网路E.电子通信33.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不平衡表现在_两方面。(分数:2.00)A.总量B.需求C.质量D.匹配E.结构34.必须依靠国家宏观调控来建设的项目包括_(分数:2.00)A.交通B.通讯C.能源D.基础设施E.日用品35.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包括_(分数:2.00)A.生产全球化B.贸易全球化C
10、.生产国际化D.资本全球化E.发展航运36.资本主义国际化的主要表现有_(分数:2.00)A.商业资本国际化B.产业资本国际化C.借贷资本国际化D.国际贸易E.国际间接融资37.在少数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操纵和控制下制定的组织有_(分数:2.00)A.国际金融组织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世界银行D.世界贸易组织E.中国银行38.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在_等领域,既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面,也存在着相互竞争、相互矛盾的一面。(分数:2.00)A.生产B.贸易C.技术D.资本E.管理39.十四大报告提出,对外开放的地域要扩大,形成_开放的格局。(分数:2.00)A.多层次B.多方面C.多渠道D
11、.全面性E.全方位40.贸易摩擦的手段逐步从反倾销、保障措施等贸易领域逐步蔓延到_等体制领域。(分数:2.00)A.贸易相关B.反补贴C.启动 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D.国外先进技术E.国内市场试销商品三、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30.00)41.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一般物品的使用价值之间的差别有哪些? (分数:6.00)_4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为什么是相统一的? (分数:6.00)_43.为什么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 (分数:6.00)_44.简述社会主义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依据。 (分数:6.00)_45.简述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分数:6.00)_四、
12、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30.00)46.论述运用唯物辩证法研究政治经济学的主要表现。 (分数:10.00)_47.论述抽象法的运用过程。 (分数:10.00)_48.论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经历的几个阶段。 (分数:10.00)_政治经济学自考题-23 答案解析(总分:11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一部分 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_指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定而且也能够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分数:1.00)A.与时俱进 B.改革创新C.取其精华D.科学创新解析:考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品质。 解析 与时俱进指的是马克思主
13、义政治经济学必定而且也能够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根据题意 BCD都不符合题意,因此选择 A选项。2.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中,_探索了现实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实质和经济运行问题,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奠定了初步的理论基础。(分数:1.00)A.斯大林B.列宁 C.毛泽东D.邓小平解析:考点 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理论基础。 解析 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中,列宁探索了现实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实质和经济运行问题,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奠定了初步的理论基础。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与它的_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分数:1.0
14、0)A.科学性B.理想性C.社会性D.开放性 解析:考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含义。 解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与它的开放性密切联系在一起的。4.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而不断进行的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称为_(分数:1.00)A.商品交换B.经济活动 C.产品生产D.劳动解析:考点 经济活动的定义。 解析 经济活动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而不断进行的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表明,在由生产力所决定的分工不同的发展阶段中,人类劳动联系具有不同的经济形式。5.奴隶主庄园_(分数:1.00)A.其生产目的是为了同别人交换产品B.其生产目的是为了直接满足本经
15、济单位个人的需要 C.不是自然经济D.其所有的消费品都需要到市场上购买解析:考点 奴隶主庄园。 解析 奴隶主庄园经济依然是一种自然经济。奴隶主庄园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同别人交换产品,而是为了直接满足本经济单位个人的需要。此外,奴隶社会中数量有限的个体农民的小农经济也具有自给自足的性质,其生产的产品主要是供自身消费。6.无论是原始村社,还是奴隶主庄园或封建主庄园,乃至家长制的农民家庭,都是_的经济单位,生产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位自身的需要。(分数:1.00)A.商品经济B.社会经济C.自然经济 D.生产经济解析:考点 自然经济的重要性。 解析 无论是原始村社,还是奴隶主庄园或封建主庄园
16、,乃至家长制的农民家庭,都是自然经济的经济单位,生产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位自身的需要。7.只有在交换过程中,商品的使用价值转让出去,商品的价值得到实现以后,生产商品的_才能为社会所承认。(分数:1.00)A.具体劳动 B.抽象劳动C.私人劳动D.社会劳动解析:考点 具体劳动为社会所承认的条件。 解析 只有在交换过程中,商品的使用价值转让出去,商品的价值得到实现以后,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才能为社会所承认,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才能被还原,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8.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的内在矛盾是由_引起的。(分数:1.00)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
17、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D.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解析:考点 商品内在矛盾的引起因素。 解析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的内在矛盾,即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等,都是由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引起的。9.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劳动的_(分数:1.00)A.社会属性B.自然属性 C.本质属性D.基本属性解析:考点 劳动的自然属性。 解析 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是一切社会形态都存在的永恒的范畴;抽象劳动则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经济特有的历史范畴。10.
18、_以来,又出现了借助电子计算机进行电子自动转账业务的电子货币。(分数:1.00)A.20世纪 60年代B.20世纪 70年代 C.20世纪 80年代D.20世纪 90年代解析:考点 货币形式的发展。 解析 20 世纪 70年代以来,又出现了借助电子计算机进行电子自动转账业务的电子货币。11.在商品流通中,货币作为购买手段,不断地离开出发点,从一个商品生产者手中转到另一个商品生产者手中,这就是_(分数:1.00)A.通货膨胀B.货币流通 C.通货紧缩D.支付手段解析:考点 货币流通。 解析 在商品流通中,货币作为购买手段,不断地离开出发点,从一个商品生产者手中转到另一个商品生产者手中,这就是货币
19、流通。12.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_(分数:1.00)A.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 B.与代售商品总量成正比C.与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D.与物价水平成正比解析:考点 货币流通规律公式。 解析 货币流通规律用公式表示为: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其中,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的价格水平。13.信用是_(分数:1.00)A.买卖行为B.赠予行为C.救济行为D.借贷行为 解析:考点 信用的产生及形式。 解析 经济学中的信用又称信贷,是与商品经济相联系的范畴,指的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以偿还付息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14._的高低是决定资本
20、家获得剩余价值多少的一个重要因素。(分数:1.00)A.可变资本B.不变资本C.绝对剩余价值D.剩余价值率 解析:考点 剩余价值率。 解析 剩余价值率的高低是决定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多少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一个因素是雇佣工人数量或可变资本总量的多少。15.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作日分为_(分数:1.00)A.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 B.必要劳动时间和不变资本C.剩余价值率和剩余劳动时间D.必要劳动时间和相对劳动时间解析:考点 资本主义工作目的概念。 解析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作日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在必要劳动时间一定的条件下,工作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也就越长,资本家从工人身上
21、榨取的剩余价值也就越多,从而剩余价值率也就越高。16.整个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是_,第二部类是生产消费资料。(分数:1.00)A.生产产品资料B.生产资本资料C.生产生产资料 D.生产推销资料解析:考点 社会资本再生产。 解析 由于社会总产品在实物形式上按其最终用途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与此相适应,整个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生产生产资料的第一部类,生产消费资料的第二部类。17.只有维持_的规模,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分数:1.00)A.复杂再生产B.重复再生产C.缩小再生产D.简单再生产 解析:考点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 解析 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
22、,但我们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研究却必须从简单再生产开始,因为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18.第一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不变资本价值的总和。用公式表示是_(分数:1.00)A.(v+m)=cB.(c+v+m)=c+c C.(c+v)=cD.(c+v+m)=(v+m)+(v+m)解析:考点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解析 该公式反映了第一部类生产资料的生产与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需求之间的比例关系。19.对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分析表明,_是垄断资本主义最本质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经济特征,是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分数:1.00)A.垄断 B.金融寡头C.金融资本D.自
23、由竞争解析:考点 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 解析 对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分析表明,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最本质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经济特征,是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这是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A 选项符合题意。因此选择 A选项。2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指资产阶级国家政权与_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其基本特征是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全面干预和调节。(分数:1.00)A.协调发展B.自由竞争C.个人联合D.私人垄断资本 解析:考点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概念。 解析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指资产阶级国家政权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其基本特征是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全面干预和调节。21.国家垄断资本
24、主义适应了_和生产高度社会化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分数:1.00)A.新科技革命 B.资本主义C.资产阶级国家政权D.国家垄断解析:考点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 解析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适应了新科技革命和生产高度社会化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因此选择 A选项。22.现代企业制度是同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组织形式和_(分数:1.00)A.管理制度 B.资源配置C.制度基础D.分配秩序解析:考点 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 解析 现代企业制度是同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组
25、织形式和管理制度。本题的考点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因此选择 A选项。23._是指出资者拥有的财产所有权和企业拥有的法人财产权要有明确的界定。(分数:1.00)A.政企分开B.管理科学C.权责明确D.产权清晰 解析:考点 产权清晰的含义。 解析 产权清晰是指出资者拥有的财产所有权和企业拥有的法人财产权要有明确的界定。本题的考点是产权清晰的含义,因此选择 D选项。24.政府和企业是两种不同性质的_结构,其职责应明确分开。(分数:1.00)A.行为B.组织 C.市场D.基层解析:考点 企业制度。 解析 政府和企业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组织结构,其职责应明确分开。本题是对学生灵活性的测试,理解组织的含义,因
26、此选择 B选项。25.企业、农户和居民等各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效益是通过市场_来实现的。(分数:1.00)A.营销B.买卖C.交换 D.消费解析:考点 市场机制。 解析 企业、农户和居民等各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效益是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的。市场是其相互联系的纽带。通过市场交换,他们满足了彼此的需求。因此选择 C选项。26.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主要靠_来实现的。(分数:1.00)A.第一产业B.第二产业C.第三产业 D.第一、二产业解析:考点 第三产业的作用。 解析 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主要靠第三产业来实现的。因为人们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得到基本满足以后,要得到进一
27、步的发展和提高,就会形成对第三产业的巨大需求,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也主要靠第三产业。27.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立于_(分数:1.00)A.1960年B.1961年 C.1962年D.1963年解析:考点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成立。 解析 1961 年成立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是包括了所有发达国家的国际经济协调组织,其在协调各成员的经济增长、财政稳定、资本输出、多边贸易、技术合作、能源、环境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28.1975年 11月举行的高级别会议中没有_(分数:1.00)A.日本B.意大利C.新西兰 D.联邦德国解析:考点 八国集团首脑会议的组成成员。 解析 1975 年 11月,美国、英国
28、、法国、日本、联邦德国、意大利政府首脑举行了高级别会议,后来加拿大和俄罗斯也参加了,由此八国集团首脑会议正式形成。29.下列不是区域经济联盟的协调的形式的是_(分数:1.00)A.自由贸易区B.关税同盟C.经济共同体D.国际汇率 解析:考点 区域经济联盟的协调的主要形式。 解析 某些国家由于有相近或互补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为了提高本地区以及各国的经济实力,通过签订协议组成经济集团,以协调本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主要形式有: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经济共同体等。30.外国国内企业、事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在境外以一定的形式投资创办企业或购买各种有价证券的投资行为称为_(分数:1.00)A.对
29、外贸易B.引进外资C.对外投资 D.对外技术交流解析:考点 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 解析 考生需领会并掌握中国对外开放的四种基本形式的含义与内容。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31.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经济结构的优化包括_(分数:2.00)A.乡村结构的优化B.产业结构的优化 C.城乡结构的优化 D.城市结构的优化E.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 解析:考点 经济结构的优化。 解析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经济结构的优化包括产业结构的优化、城乡结构的优化、区域结构的优化等。32.信息化是指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推广和运用_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和其他相关智能技术,深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
30、发展过程。(分数:2.00)A.计算机 B.软件 C.电视 D.网路 E.电子通信 解析:考点 信息化的内容。 解析 信息化是指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推广和运用计算机、电视、网络、电子通信、软件、集成电路、数字试听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和其他相关智能技术,深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发展过程。33.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不平衡表现在_两方面。(分数:2.00)A.总量 B.需求C.质量D.匹配E.结构 解析:考点 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 解析 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不平衡表现在总量与结构两方面。社会总供给是由收入、储蓄及进口组成,社会
31、总需求是由消费、投资及出口组成,可以通过不同方面的不平衡相互抵消来实现总量的平衡。34.必须依靠国家宏观调控来建设的项目包括_(分数:2.00)A.交通 B.通讯 C.能源 D.基础设施 E.日用品解析:考点 依靠国家宏观调控的项目。 解析 交通、通信、能源、基础设施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只靠市场调节难以有效的进行建设,但这些项目的建设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又是极其重要的,必须依靠宏观调控,由政府出面来投资建设。35.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包括_(分数:2.00)A.生产全球化 B.贸易全球化 C.生产国际化D.资本全球化 E.发展航运解析:考点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 解析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
32、内容包括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动并主导的经济运动,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其本质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和深化。36.资本主义国际化的主要表现有_(分数:2.00)A.商业资本国际化 B.产业资本国际化 C.借贷资本国际化 D.国际贸易E.国际间接融资解析:考点 资本国际化。 解析 资本主义国际化的主要表现有商业资本国际化、产业资本国际化、借贷资本国际化。资本国际化是指一国国内资本的活动越出了国界,在国际范围内不断运动的过程。37.在少数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操纵和控制下制定的组织有_(分数:2.00)A.国际金融组织B.国际货币基金
33、组织 C.世界银行 D.世界贸易组织 E.中国银行解析:考点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操纵和控制的组织机构。 解析 发达国家竭力排斥和压制其他国家参与决策,反对发展中国家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努力,垄断了经济全球化规则的制定权和修改权,发展中国家要想获得支持往往要附带很多不合理的条件。38.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在_等领域,既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面,也存在着相互竞争、相互矛盾的一面。(分数:2.00)A.生产 B.贸易 C.技术D.资本 E.管理解析:考点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联系。 解析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呈现出两面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的加强表现在
34、生产领域、贸易领域和金融领域。39.十四大报告提出,对外开放的地域要扩大,形成_开放的格局。(分数:2.00)A.多层次 B.多方面C.多渠道 D.全面性E.全方位 解析:考点 对外开放的发展。 解析 十四大报告提出,对外开放的地域要扩大,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40.贸易摩擦的手段逐步从反倾销、保障措施等贸易领域逐步蔓延到_等体制领域。(分数:2.00)A.贸易相关B.反补贴 C.启动 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 D.国外先进技术E.国内市场试销商品解析:考点 贸易摩擦的性质。 解析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尤其是中国已成为世界制成品的重要出口基地,贸易摩擦频频出现,贸易条
35、件日益恶化,其中贸易摩擦的手段逐步从反倾销、保障措施等贸易领域逐步蔓延到反补贴、启动 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等体制领域。三、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30.00)41.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一般物品的使用价值之间的差别有哪些? (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1)它必须是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 (2)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针对生产者自己有用,而是针对他人,即对购买者是有用的。 (3)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通过交换让渡给他人才能进入消费,因此商品的使用价值是通过交换用以满足他人的需要,而不是满足商品生产者自身的需要。4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为什么是相统一的? (分数:6.00)_正确答案
36、:()解析:因为二者互相依赖、互为条件,彼此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使用价值和价值统一于商品之中,缺一就不能成为商品。价值的存在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载体。一种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就是无用之物,即使人们为它付出了大量的劳动,也不是商品。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一种物品尽管有使用价值,但如果不是劳动产品,也没有价值;还有一些物品既有使用价值,也是劳动产品,但不是为了交换,而是用于自己消费或无偿提供给别人消费,不成为商品,耗费在其中的劳动也就不能形成价值。43.为什么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 (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时间
37、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商品生产者在从事具体劳动的同时,也就支出了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两次劳动,更不是两种劳动,而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44.简述社会主义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依据。 (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1)宏观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 (2)宏观调控是弥补市场调节缺陷的需要。 (3)宏观调控是充分发挥国家经济职能的需要。45.简述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1)促进经济增长。 (2)增加就业。 (3)稳定物价。 (4)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四、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30.00)46.论述运用唯物辩证法研
38、究政治经济学的主要表现。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来,从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并把它当作其他一切关系基本的原始关系,把它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为了揭示生产关系及其规律,又从物质资料生产出发来分析社会经济现象,从事物的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中研究经济问题,从量变转化为质变上考察社会经济运动过程,从发展和变化上考察社会经济现象的本质,从对立统一规律上认识矛盾,区分矛盾的性质,分析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寻求解决矛盾的方法。47.论述抽象法的运用过程。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第一,透过事物的错综复杂现象,撇开次要的、非本
39、质的因素,抽象出特定的研究对象。政治经济学就是透过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各种类型的经济关系,撇开了次要的、非本质的经济关系,抽象出生产关系作为特定的研究对象。 第二,对抽象出的特定研究对象进行理论分析,即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揭示出经济过程发展变化的最本质的东西。48.论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经历的几个阶段。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1)20 世纪 60年代中期之前的经济起飞阶段,这一时期发展中国家收回了经济自主权,采取了一些正确的战略、政策和措施。 (2)20世纪 60年代中期到 80年代前的经济高速增长阶段,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高速增长,不仅超过了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而且超过了自身历史上的任何时期。 (3)20世纪 80年代的经济停滞阶段,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低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开始经济调整和经济改革,20 世纪 80年代被称为发展中国家“失去的十年”。 (4)20世纪 90年代以来的经济恢复增长阶段,从 20世纪 90年代开始,发展中国家经济逐步趋向好转,东南亚国家经济出现了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有活力的地区,进入 20世纪 90年代,拉美、非洲等国家经济开始逐步出现好转,走出了经济发展的停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