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本会计自考题-14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20.00)1.下列不属于期间费用的是_(分数:1.00)A.原材料采购费用B.销售机构的职工工资薪酬C.固定资产折旧费用D.业务招待费用2.编制生产费用预算属于_(分数:1.00)A.成本预测B.成本核算C.成本计划D.成本控制3.企业为了日常经营活动的开展而发生的各种支出应该属于_(分数:1.00)A.非经营性支出B.偿债性支出C.经营性支出D.成本性支出4.酌量性固定成本是通过管理人员的决策行为可以改变其数额的固定成本,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的是_(分数:1.00)A.
2、保险费B.广告费C.研究开发费D.职工培训费5.在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科目及其明细账的借方的企业中,“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专栏的设置应该_(分数:1.00)A.按照成本项目明细B.按照费用项目明细C.按照成本项目明细账与费用项目相结合D.按照成本项目或费用项目6.在下列常用的制造费用分配方法中,属于计划分配法的是_(分数:1.00)A.年度计划分配率法B.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C.机器工时比例法D.生产工时比例法7.在产品完工率为_与完工产品工时定额的比率。(分数:1.00)A.所在工序工时定额B.所在工序工时定额之半C.所在工序累计工时定额D.上道工序的累计工时定额
3、与所在工序工时定额之半的合计数8.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_(分数:1.00)A.可以全部由完工产品成本负担B.较大时不能全部由完工产品成本负担C.采用该计算法不会产生差异D.较小时不能准确反映在产品与完工产品的成本分配9.如果某制衣厂 1 月份接到两批订单,第一单要求有 A、B 两款外套,第二单只要 B 款外套,则该企业成本计算应该采用_(分数:1.00)A.分类法B.品种法C.分批法D.分步法10.综合结转分步法是指在自制半成品明细账和下一步骤生产成本明细账中只登记_(分数:1.00)A.半成品综合成本B.半成品直接材料C.完工产品综合成本D.半成
4、品间接费用11.联产品成本计算的关键是_(分数:1.00)A.成本系数的确定B.产品的归类C.产品明细账的登记D.分离点的确定12.采用定额成本法计算材料成本时,材料单价的计算标准应该是_(分数:1.00)A.生产车间领料时的单价B.事前确定好的计划单价C.材料入库时的单价D.只计算总价,不计算单价13.在完工产品成本中,如果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是负数,则说明_(分数:1.00)A.本月定额管理和成本管理有成绩B.本月定额管理和成本管理有缺点C.消耗定额降低了D.消耗定额提高了14.在进行成本报表分析时,计算诸如产值成本率、成本利润率等指标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是_(分数:1.00)A.连环替代法
5、B.比率分析法C.差额替代法D.比较分析法15.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分析的对象是_(分数:1.00)A.企业所有的主要产品B.利润率最高的主要产品C.账面表现亏损的主要产品D.成本变动较大的主要产品单位成本16.规定采用的预算标准属于成本控制系统中的_(分数:1.00)A.组织系统B.信息系统C.考核制度D.奖励制度17.可控成本所具备的条件不包括_(分数:1.00)A.可预计B.可计量C.可控制D.可考核18.以下不属于实施责任成本管理原则的是_(分数:1.00)A.总体性原则B.可控性原则C.可归属原则D.及时性原则19.质量成本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属于_(分数:1.00)A.质量成本预测及计划B
6、.质量成本核算C.质量成本分析D.质量成本考核20.使用以往系统的历史数据,基于成本确定变量来预测新系统的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核算方法是_(分数:1.00)A.滚动预算法B.类推模型法C.参数模型法D.详细模型法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10.00)21.下列各项中,企业在进行成本分析时一般采用的有_(分数:1.00)A.本期实际成本与本期计划成本比较B.本期实际成本与上年同期实际成本比较C.本期实际成本与本企业历史先进的成本水平比较D.本期实际成本与国内外先进企业的成本水平比较E.本期实际成本与其他行业实际成本比较22.电费属于_(分数:1.00)A.外购材料费用B.外购动力费用C.直
7、接材料费用D.制造费用E.计入生产成本的生产费用23.某企业供电车间 2009 年 11 月向 A、B 两个生产车间供电,A 车间消耗 17000 度,B 车间消耗 13000 度,已知该车间当月交互分配后的费用为 21000 元,其中为供水车间交互负担水费 2000 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分数:1.00)A.供电车间提供的电力总量为 27000 度B.对内交互分配率为 0C.供电车间的对外分配率为 0D.A 车间应负担的费用为 11900 元E.B 车间应负担的费用为 9100 元24.与“停工损失”科目借方对应的科目可能有_(分数:1.00)A.“销售费用”B.“应付职工薪酬”C.“制
8、造费用”D.“管理费用”E.“基本生产成本”25.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_(分数:1.00)A.成本计算基本方法的确定B.成本计算辅助方法的确定C.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D.成本计算期的确定E.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26.品种法的计算程序包括_(分数:1.00)A.根据原始凭证和其他有关资料,进行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B.登记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C.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D.归集和分配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E.登记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27.下列方法中,属于材料脱离定额差异核算方法的有_(分数:1.00)A.连环替代法B.盘存法C.材料切割法D.限额法E.差额替代法28.全
9、部商品成本表的分析步骤包括_(分数:1.00)A.全部商品产品的实际总成本与按实际产量调整计算的计划总成本相比较B.确定本期产品实际总成本比计划总成本的节约或超支额C.计算可比产品成本的节约或超支额D.计算不可比产品成本的节约或超支额E.根据以上计算结果,进行节约或超支额情况的因素分析29.成本考核的原则包括_(分数:1.00)A.以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为依据B.以成本目标为标准C.以明确的经济责任为核心D.以完整可靠的资料和指标为基础E.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30.实施作业成本控制的作用包括_(分数:1.00)A.有利于成本控制的精确化和科学化B.有利于分清各作业中心的责任C.有利于加强成本控制
10、D.有利于企业总目标的实现E.有利于打破集权型的经济管理体制三、判断说明题(总题数:5,分数:10.00)31.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当月的生产费用和销售费用都要计入当月损益。 (分数:2.00)A.正确B.错误32.采用直接分配法时,费用分配率计算公式中的分子是待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分母是该辅助生产部门提供的劳务总量。 (分数:2.00)A.正确B.错误33.副产品的生产是指在生产主产品的同时,直接生产出可对外出售的副产品。 (分数:2.00)A.正确B.错误34.定额成本控制是以定额成本为标准,计算和分析产品成本和定额成本的差异。 (分数:2.00)A.正确B.错误35.产品生命周期成
11、本就是指产品生命周期内所涵盖的各阶段发生的成本总和。 (分数:2.00)A.正确B.错误四、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10.00)36.简述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的相对性。 (分数:5.00)_37.简述作业认定的方法及其特点。 (分数:5.00)_五、计算题(总题数:4,分数:50.00)38.某工业企业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该企业机修和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劳务,机修车间受益少,运输车间受益多。修理耗用材料不多,修理费用均按修理工时比例分配。该企业 201年 8 月有关辅助生产费用的资料如下: 辅助车间名称 运输车间 机修车间 待分配费用 3300 元
12、10400 元 供应劳务数量 11000 公里 20800 工时 计划单位成本 0.28 元 0.52 元 运输车间 800 工时 机修车间 1000 公里 基本一车间 6000 公里 9000 工时 基本二车间 3000 公里 7000 工时 耗用劳务 数量 企业管理部门 1000 公里 4000 工时 计算时,分配率的小数点后保留四位,第五位 4 舍 5 入;分配的小数尾差,计入管理费用。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时,辅助生产的成本差异全部计入管理费用。 要求 根据上述有关资料,采用顺序分配法,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和相应的会计分录。 (分数:14.00)_某工业企业大量生产一种主要产品A 产品。
13、在生产该种产品过程中产生的废料经过加工处理可以成为副产品B 产品。A 产品的生产和 B 产品的加工处理,都是单步骤生产,在同一个车间内进行。A 产品成本中的原材料费用比重很大,因而 A 产品的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的定额费用计价。B 产品的月末在产品很少,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 该车间工、费分配表以及主、副产品成本明细账部分资料如下: 工、费分配表 201年 5 月 单位:元 项目 工时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车间工时、费用发生额 15000 45000 60000 费用分配率 A 产品 14000 B 产品 1000 主产品成本明细账 产品名称:A 单位:元 月 日 摘要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
14、费用 合计 4 30 在产品定额费用 170000 170000 3 31 本月费用 900000 5 31 减:废料价值(废料 1000 公斤) -5000 5 31 生产费用合计 5 31 产成品成本(产量 5000 件) 5 31 在产品定额费用 100000 100000 副产品成本明细账 产品名称:B 单位:元 月 日 摘要 产量(件)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5 31 本月生产费用 5 31 产成品成本 300 (分数:13.00)(1).根据以上资料,编制工、费分配表。(分数:6.50)_(2).登记主、副产品成本明细账。(分数:6.50)_39.某企业 3 月份计划
15、生产 A 产品 100 件,单件产品的定额工时为 10 工时/件,计划直接人工费用为20000 元,本月实际产量为 110 件,实际生产工时为 800 小时,实际的直接人工费用为 24000 元。 要求 计算直接人工脱离定额的差异。 (分数:7.00)_某公司计划生产 A 产品 5000 件,期初在产品 200 件,期末结存完工产品 5000 件,在产品 200 件,期初期末在产品的完工率均为 50%,直接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入。单位产品标准变动制造费用为 10 元,实际发生的变动制造费用总额为 51480 元。预算固定制造费用为 200000 元,实际固定制造费用刚好将预算全部用完,每件
16、产品标准工时为 5 小时,每件产品实际工时为 4.5 小时。(分数:16.00)(1).计算并分析单位产品变动制造费用差异。(分数:8.00)_(2).计算并分析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数:8.00)_成本会计自考题-14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20.00)1.下列不属于期间费用的是_(分数:1.00)A.原材料采购费用 B.销售机构的职工工资薪酬C.固定资产折旧费用D.业务招待费用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对期间费用的理解。期间费用是指企业本期发生的、不能直接或间接归入营业成本,而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各项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
17、财务费用等。B 属于销售费用,C、D一般计入管理费用。2.编制生产费用预算属于_(分数:1.00)A.成本预测B.成本核算C.成本计划 D.成本控制解析:解析 成本计划一般包括两部分内容:编制生产费用预算、编制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和全部产品成本计划。3.企业为了日常经营活动的开展而发生的各种支出应该属于_(分数:1.00)A.非经营性支出B.偿债性支出C.经营性支出 D.成本性支出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经营性支出的概念。经营性支出是指企业为了日常经营活动的开展而发生的各种支出。4.酌量性固定成本是通过管理人员的决策行为可以改变其数额的固定成本,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的是_(分数:1.00)A
18、.保险费 B.广告费C.研究开发费D.职工培训费解析:解析 酌量性固定成本是通过管理人员的决策行为可以改变其数额的固定成本,BCD 三项均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A 属于约束性固定成本。5.在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科目及其明细账的借方的企业中,“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专栏的设置应该_(分数:1.00)A.按照成本项目明细B.按照费用项目明细C.按照成本项目明细账与费用项目相结合 D.按照成本项目或费用项目解析:解析 不单独设置“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的企业,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可以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科目及其明细账的借方。“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应按照成本项目明
19、细账与费用项目相结合设置专栏。6.在下列常用的制造费用分配方法中,属于计划分配法的是_(分数:1.00)A.年度计划分配率法 B.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C.机器工时比例法D.生产工时比例法解析:解析 生产工时比例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机器工时比例法属于实际费用分配方法;年度计划分配率法属于计划分配法。7.在产品完工率为_与完工产品工时定额的比率。(分数:1.00)A.所在工序工时定额B.所在工序工时定额之半C.所在工序累计工时定额D.上道工序的累计工时定额与所在工序工时定额之半的合计数 解析:解析 某工序在产品完工率=(前面各工序工时定额之和+本工序工时定额50%)/产品工时定额。8.采用在产品
20、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_(分数:1.00)A.可以全部由完工产品成本负担B.较大时不能全部由完工产品成本负担 C.采用该计算法不会产生差异D.较小时不能准确反映在产品与完工产品的成本分配解析:解析 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算法,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全部由完工产品成本负担不尽合理。如果本月实际生产费用与定额费用差别太大,则会影响产品成本计算的正确性。9.如果某制衣厂 1 月份接到两批订单,第一单要求有 A、B 两款外套,第二单只要 B 款外套,则该企业成本计算应该采用_(分数:1.00)A.分类法B.品种法C.分批法 D.分步法解析:解析 从本
21、题可以看出本企业是根据客户的订单进行生产,适用于分批法进行成本核算。10.综合结转分步法是指在自制半成品明细账和下一步骤生产成本明细账中只登记_(分数:1.00)A.半成品综合成本 B.半成品直接材料C.完工产品综合成本D.半成品间接费用解析:解析 综合结转分步法是指在自制半成品明细账和下一步骤生产成本明细账中只登记半成品综合成本(半成品),不再分别登记各个成本项目的半成品成本结转方法。11.联产品成本计算的关键是_(分数:1.00)A.成本系数的确定B.产品的归类C.产品明细账的登记D.分离点的确定 解析:解析 联产品成本计算的关键是确定分离点,以正确地进行联合成本的分配计算。12.采用定额
22、成本法计算材料成本时,材料单价的计算标准应该是_(分数:1.00)A.生产车间领料时的单价B.事前确定好的计划单价 C.材料入库时的单价D.只计算总价,不计算单价解析:解析 采用定额成本法进行产品成本核算,材料一般按计划成本计价,在平时按照计划价格计算,月末再计算成本差异。因此,材料单价的计算标准是事先确定好的计划单价。13.在完工产品成本中,如果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是负数,则说明_(分数:1.00)A.本月定额管理和成本管理有成绩B.本月定额管理和成本管理有缺点C.消耗定额降低了D.消耗定额提高了 解析:解析 根据相关公式,定额提高时,定额折算系数1,定额变动差异为负数,即按新定额计算的单
23、位产品成本比旧定额成本高,说明消耗定额成本提高了。14.在进行成本报表分析时,计算诸如产值成本率、成本利润率等指标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是_(分数:1.00)A.连环替代法B.比率分析法 C.差额替代法D.比较分析法解析:解析 相关指标比率分析法所采用的指标有:产值成本率,销售收入成本率、成本利润率。15.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分析的对象是_(分数:1.00)A.企业所有的主要产品B.利润率最高的主要产品C.账面表现亏损的主要产品D.成本变动较大的主要产品单位成本 解析:解析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分析的重点是主要产品单位成本构成要素升降原因及主要指标变动的影响。其分析对象就是成本变动较大的主要产品单位成本。1
24、6.规定采用的预算标准属于成本控制系统中的_(分数:1.00)A.组织系统B.信息系统C.考核制度 D.奖励制度解析:解析 注意成本控制系统中组织系统、信息系统、考核制度和奖励制度的内容区别。考核制度包括了一系列具体内部制度和要求,C 项是其中之一。17.可控成本所具备的条件不包括_(分数:1.00)A.可预计B.可计量C.可控制D.可考核 解析:解析 可控成本具备三个条件:可预计、可计量和可控制。18.以下不属于实施责任成本管理原则的是_(分数:1.00)A.总体性原则B.可控性原则C.可归属原则 D.及时性原则解析:解析 建立责任成本管理体系所遵循的原则包括:总体性原则、可控性原则和及时性
25、原则等。19.质量成本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属于_(分数:1.00)A.质量成本预测及计划B.质量成本核算 C.质量成本分析D.质量成本考核解析:解析 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程序包括:最佳质量成本水平的确定;质量成本预测与计划;质量成本的核算;质量成本分析和报告;质量成本考核。其中质量成本核算包括质量成本数据的收集与统计以及质量成本的核算。20.使用以往系统的历史数据,基于成本确定变量来预测新系统的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核算方法是_(分数:1.00)A.滚动预算法B.类推模型法C.参数模型法 D.详细模型法解析:解析 滚动预算法通过对收益进行全面预算和估算来计算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类推模型是在相似产品或零件的成
26、本上,根据其与目标产品的不同来调节成本;详细模型根据详细的生产时间、物料消耗量及其价格资料等来估计产品或活动的直接成本、间接成本或日常开支。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10.00)21.下列各项中,企业在进行成本分析时一般采用的有_(分数:1.00)A.本期实际成本与本期计划成本比较 B.本期实际成本与上年同期实际成本比较 C.本期实际成本与本企业历史先进的成本水平比较 D.本期实际成本与国内外先进企业的成本水平比较 E.本期实际成本与其他行业实际成本比较解析:解析 本题是对成本分析内容的考查。成本分析主要是将本期实际成本与本期计划成本、上年同期实际成本、本企业历史先进的成本水平以及国
27、内外先进企业的成本水平等相比较,确定成本差异,并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E 没有体现。22.电费属于_(分数:1.00)A.外购材料费用B.外购动力费用 C.直接材料费用D.制造费用 E.计入生产成本的生产费用 解析:解析 电费属于企业为生产产品的必要耗费,可以计入生产成本的生产费用,电费也是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间接成本,可以属于制造费用,电费是企业为进行生产从外购进的电力,所以也属于外购动力。23.某企业供电车间 2009 年 11 月向 A、B 两个生产车间供电,A 车间消耗 17000 度,B 车间消耗 13000 度,已知该车间当月交互分配后的费用为 21000 元,其中为供水
28、车间交互负担水费 2000 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分数:1.00)A.供电车间提供的电力总量为 27000 度 B.对内交互分配率为 0C.供电车间的对外分配率为 0 D.A 车间应负担的费用为 11900 元 E.B 车间应负担的费用为 9100 元 解析:解析 本题考核的要点是交互分配法的运用,属于需要实际应用的内容,请考生在熟记相关计算公式的基础上综合学习和掌握此知识点。24.与“停工损失”科目借方对应的科目可能有_(分数:1.00)A.“销售费用”B.“应付职工薪酬” C.“制造费用” D.“管理费用”E.“基本生产成本”解析:解析 为了单独核算停工损失,可设置“停工损失”账户,并
29、在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中单独设立“停工损失”成本项目。停工期间发生的各项费用,借记“停工损失”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制造费用”等科目。25.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_(分数:1.00)A.成本计算基本方法的确定B.成本计算辅助方法的确定C.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 D.成本计算期的确定 E.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解析:解析 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必然对产品成本计算产生影响。这一影响主要表现在: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成本计算期的确定、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等三个方面。26.品种法的计算程序包括_(分数:1.00)A.根据原始凭证和其他有关资料,进行
30、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 B.登记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 C.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D.归集和分配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 E.登记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 解析:解析 品种法核算程序为:(1)根据原始凭证和其他有关资料,进行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2)登记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3)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4)归集和分配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5)登记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27.下列方法中,属于材料脱离定额差异核算方法的有_(分数:1.00)A.连环替代法B.盘存法 C.材料切割法 D.限额法 E.差额替代法解析:解析 连环替代法和差额替代法属于因素分析法,是成本报表分析的具体方法。28.全部商品成本表的分析步骤包括_(
31、分数:1.00)A.全部商品产品的实际总成本与按实际产量调整计算的计划总成本相比较 B.确定本期产品实际总成本比计划总成本的节约或超支额 C.计算可比产品成本的节约或超支额 D.计算不可比产品成本的节约或超支额 E.根据以上计算结果,进行节约或超支额情况的因素分析 解析:解析 这五个选项都是全部商品成本表分析步骤的正确表述。29.成本考核的原则包括_(分数:1.00)A.以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为依据 B.以成本目标为标准 C.以明确的经济责任为核心 D.以完整可靠的资料和指标为基础 E.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 解析:解析 本题是对成本考核原则的内容的考查。30.实施作业成本控制的作用包括_(分数:
32、1.00)A.有利于成本控制的精确化和科学化 B.有利于分清各作业中心的责任 C.有利于加强成本控制 D.有利于企业总目标的实现 E.有利于打破集权型的经济管理体制 解析:解析 本题考核实施作业成本控制的作用,题中五个选项都是正确的。三、判断说明题(总题数:5,分数:10.00)31.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当月的生产费用和销售费用都要计入当月损益。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由于当月投产的产品不一定在当月产成,当月产成的产品也不一定在当月销售,因而当月的生产费用往往不是计入当月损益的产品销售成本。32.采用直接分配法时,费用分配率计算公式中的分子是待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
33、;分母是该辅助生产部门提供的劳务总量。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采用直接分配法计算分配率,分子是生产部门归集的费用,分母是生产部门对外提供的劳务总量。33.副产品的生产是指在生产主产品的同时,直接生产出可对外出售的副产品。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副产品是指在生产主要产品的同时,附带生产出的一些产品,而不是直接生产出的。34.定额成本控制是以定额成本为标准,计算和分析产品成本和定额成本的差异。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35.产品生命周期成本就是指产品生命周期内所涵盖的各阶段发生的成本总和。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
34、析:四、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10.00)36.简述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的相对性。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可控制成本与不可控制成本的划分是相对的,对某一部门来说是可以控制的,而对另一个部门来说则为不可控制的;在一定时期属于可以控制的成本,而在较长的时期则属于不可控制的成本;在基层属于不可控制的成本,而在某一上层则属于可以控制的成本。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的划分,有利于成本责任的考核和成本控制,有效地促进企业总体成本水平的降低。37.简述作业认定的方法及其特点。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认定作业主要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方法,绘制企业的生产流程图,将企业的各种经营
35、过程以网络的形式表现出来,每一个流程都分解出几项作业,最后将相关或同类作业归并起来;第二种方法,从企业现有的职能部门出发,通过调查分析,确定各个部门的作业,再加以汇总;第三种方法,召集全体员工开会,由员丁或工作组描述其所完成的工作,再进行汇总。 三种方法各有特点,第一种方法和第二种方法可以获得较准确的作业流程,同时,资料的获取速度较快,不会对员工造成干扰。第三种方法可以使全体员工参与其中,有助于提高全员参与的程度,加速作业成本核算的实施。五、计算题(总题数:4,分数:50.00)38.某工业企业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该企业机修和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劳务,
36、机修车间受益少,运输车间受益多。修理耗用材料不多,修理费用均按修理工时比例分配。该企业 201年 8 月有关辅助生产费用的资料如下: 辅助车间名称 运输车间 机修车间 待分配费用 3300 元 10400元 供应劳务数量 11000公里 20800工时 计划单位成本 0.28 元 0.52 元 运输车间 800工时 机修车间 1000 公里 基本一车间 6000 公里 9000 工时 基本二车间 3000 公里 7000 工时 耗用劳务 数量 企业管理部门 1000 公里 4000 工时 计算时,分配率的小数点后保留四位,第五位 4 舍 5 入;分配的小数尾差,计入管理费用。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
37、时,辅助生产的成本差异全部计入管理费用。 要求 根据上述有关资料,采用顺序分配法,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和相应的会计分录。 (分数:14.00)_正确答案:()解析: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顺序分配法。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顺序分配法) 201年 8 月 单位:元 车 辅助生 基 企 分产车间 本生产车间 业管理部门机修车间 运输车间第一车间第二车间劳务数量待分配费用分配率劳务数量待分配费用分配率耗用数量分配金额耗用数量分配金额分配金额小计耗用数量分配金额间部门20800 10600 110003300配金额合计分配修理费用-20800 -10400 0.5 8004009000450070003
38、50080004000200010400分配运输费用 -10000-37000.376000222030001110333010003703700分配金额合计 6746112313201033070700运输车间分配转出的劳务数量=11000-1000=10000(公里) 借: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 400 制造费用第一车间 6720 第二车间 4610 管理费用 2370 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10400 运输车间 3700某工业企业大量生产一种主要产品A 产品。在生产该种产品过程中产生的废料经过加工处理可以成为副产品B 产品。A 产品的生产和 B 产品的加工处理,都是单步骤生产,在同一个
39、车间内进行。A 产品成本中的原材料费用比重很大,因而 A 产品的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的定额费用计价。B 产品的月末在产品很少,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 该车间工、费分配表以及主、副产品成本明细账部分资料如下: 工、费分配表 201年5 月 单位:元 项目工时直接人工制造费用车间工时、费用发生额15000 45000 60000 费用分配率A 1产品4000 B产品1000 主产品成本明细账 产品名称:A 单位:元 月日摘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430在产品定额费用170000170000331本月费用900000531减:废料价值(废料-50001000公斤)531生产费用合计531产成品成
40、本(产量5000件)531在产品定额费用100000100000副产品成本明细账 产品名称:B 单位:元 月日摘要产量(件)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531本月生产费用531产成品成本300(分数:13.00)(1).根据以上资料,编制工、费分配表。(分数:6.50)_正确答案:()解析:编制工、费分配表。 工、费分配表 (201年 5 月) 单位:元 项目工时直接人工制造费用车间工时、费用发生额15000 45000 60000 费用分配率3 4 A产品14000 42000 56000 B产品1000 3000 4000 (2).登记主、副产品成本明细账。(分数:6.50)_正确答案:(
41、)解析:登记主、副产品成本明细账。 主产品成本明细账 产品名称:A 单位:元 月日摘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430在产品定额费用170000170000531本月费用9000042000560009980000531减废料价值(废料1000公斤)-5000-5000531生产费用合计106500042000560001163000531产成品成本(产量5000件)96500042000560001063000531在产品定额1000010000费用00副产品成本明细账 产品名称:B 单位:元 月日摘要产量(件)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331本月生产费用5000300040001200
42、031产成品成本3005000300040001200039.某企业 3 月份计划生产 A 产品 100 件,单件产品的定额工时为 10 工时/件,计划直接人工费用为20000 元,本月实际产量为 110 件,实际生产工时为 800 小时,实际的直接人工费用为 24000 元。 要求 计算直接人工脱离定额的差异。 (分数:7.00)_正确答案:()解析:解:计划小时工资率=20000(10100)=20(元/工时) 实际小时工资率=24000800=30(元/工时) A 产品定额直接人工费用=1011020=22000(元) 直接人工脱离定额的差异=24000-22000=2000(元)(超支
43、差异)某公司计划生产 A 产品 5000 件,期初在产品 200 件,期末结存完工产品 5000 件,在产品 200 件,期初期末在产品的完工率均为 50%,直接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入。单位产品标准变动制造费用为 10 元,实际发生的变动制造费用总额为 51480 元。预算固定制造费用为 200000 元,实际固定制造费用刚好将预算全部用完,每件产品标准工时为 5 小时,每件产品实际工时为 4.5 小时。(分数:16.00)(1).计算并分析单位产品变动制造费用差异。(分数:8.00)_正确答案:()解析:计算单位变动制造费用差异: 实际完工产品数量=5000+20050%-20050%=5000(件) 标准工时=50005=25000(小时) 实际工时=50004.5=22500(小时) 标准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50001025000=2(元/小时) 实际费用分配率=5148022500=2.288(元/小时) 单位产品变动制造费用差异=500005000-514805000=-0.296(元) 变动制造费用差异分析: 单位产品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4.5-5)2=1(元) 单位产品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2.288-2)4.5=1.296(元) 根据计算可知,单位 A 产品实际耗用工时低于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