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人专升本政治真题 2008年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选择题/B(总题数:40,分数:80.00)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分数:2.00)A.历史观的基本问题B.人生观的基本问题C.发展观的基本问题D.哲学的基本问题2.唯物主义的古代形态是(分数:2.00)A.机械唯物主义B.庸俗唯物主义C.朴素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3.中国宋代哲学家朱熹提出“理在事先”,把“天理”说成是世界万物的本原。这是一种(分数:2.00)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4.白菜、芹菜、油菜、菠菜等同蔬菜的关系属于(分数:2.
2、00)A.部分与整体的关系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C.现象与本质的关系D.形式与内容的关系5.下列选项中,强调外因在事物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是(分数:2.00)A.出污泥而不染B.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D.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6.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会导致两种错误理论,一种是经验论,另一种是(分数:2.00)A.唯理论B.庸俗进化论C.激变论D.庸俗唯物论7.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在真理观上的对立表现在是否承认(分数:2.00)A.真理是发展的B.真理中包含着错误C.真理来源于客观世界D.真理具有客观性8.“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是一种(分数:2.0
3、0)A.历史宿命论观点B.机械决定论观点C.历史唯心论观点D.历史唯物论观点9.社会基本矛盾有两对,一对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另一对是(分数:2.00)A.先进社会势力和落后社会势力的矛盾B.人口因素和自然资源的矛盾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D.政治制度和思想观念的矛盾10.下列各项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是(分数:2.00)A.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B.国家政权和意识形态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关系D.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11.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由于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还由于(分数:2.00)A.人民群众的愿望决定生产力的水平B.人民群众的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4、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D.人民群众的活动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12.下列各项属于经济社会形态系列的是(分数:2.00)A.古代社会B.农业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信息社会13.个人的社会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分数:2.00)A.个人对社会所作贡献的大小B.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C.个人知识的多少和才能的高低D.个人从事职业的重要程度14.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蕴含这三方面基本思想的著作是(分数:2.00)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井冈山的斗争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反对本本主义15.1945年中共七大的突出贡献是(分数:2.00)A.把毛泽东思想确立
5、为党的指导思想B.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C.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D.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16.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分数:2.00)A.民主主义B.民生主义C.民本主义D.民粹主义17.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于(分数:2.00)A.1840年鸦片战争B.1911年辛亥革命C.1919年五四运动D.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8.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分数:2.00)A.领导者B.主力军C.先锋队D.基本动力之一19.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重要特点是(分数:2.00)A.长期性B.过渡性C.独立性D.稳定性20.毛
6、泽东在论述三大法宝的相互关系时指出,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是(分数:2.00)A.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B.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C.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D.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21.1947年 12月,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总结出十大军事原则,其核心是(分数:2.00)A.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B.诱敌深入,积极防御C.多种作战形式,适时转变D.避其主力,打其虚弱22.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毛泽东在(分数:2.00)A.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中提出的B.1945年中共七大政治报告中提出的C.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政治报告中提出的D.1950年中共七届三中全会政治报告中提出的23.党的
7、过渡时期总路线适用的历史时期是(分数:2.00)A.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B.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土地改革完成C.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开始D.从土地改革完戒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24.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问题是中国(分数:2.00)A.工业化道路的主要问题B.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问题C.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问题D.加强国防建设的主要问题25.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分数:2.00)A.邓小平理论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科学发展观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6.中共十
8、七大报告指出,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分数:2.00)A.走新型工业化道路B.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C.建设创新型国家D.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27.邓小平在恢复和发展党的思想路线方面,不仅恢复了毛泽东倡导的实事求是,还突出地强调了(分数:2.00)A.开拓创新B.与时俱进C.解放思想D.勇于变革2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证明,我国的强国之路是(分数:2.00)A.依法治国B.改革开放C.和平共处D.以德治国29.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市场主体是(分数:2.00)A.政府B.政党C.企业D.公民30.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分数:2.00)A.中国共产党的
9、领导B.人民当家作主C.人民民主专政D.维护安定团结31.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分数:2.00)A.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社会主义荣辱观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32.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分数:2.00)A.霸权主义、强权政治B.民族矛盾、宗教纠纷C.领土争端、地区冲突D.经济动荡、贫富悬殊33.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民族问题的实质是(分数:2.00)A.人民内部矛盾问题B.民族冲突问题C.阶级矛盾问题D.地区差别问题34.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必须放在首位的是(分数:2.00)A.反腐倡廉建设B.思想建设C.组织建设D.制度建设35.中国恢复对
10、香港行使主权的时间是(分数:2.00)A.1984年 12月 20日B.1987年 4月 13日C.1997年 7月 1日。D.1999年 12月 20日36.2007年 10月 24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这颗卫星称为(分数:2.00)A.探索者号B.发现者号C.嫦娥一号D.月亮女神号37.2007年 12月 27日,巴基斯坦前总理、人民党领导人在首都伊斯兰堡附近举行的竞选集会上遭遇袭击不治身亡。这位领导人是(分数:2.00)A.贝布托B.谢里夫C.阿里布托D.穆沙拉夫38.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24.66万亿元,比 2002年增长 65.5%,年均
11、增长 10.6%,从世界第六位上升至(分数:2.00)A.第二位B.第三位C.第四位D.第五位39.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境外最后一站的传违于 2008年 4月 29日顺利结束,为奥运圣火“和谐之旅”的国外行程画上了句号。圣火境外传递的最后一站是(分数:2.00)A.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B.土耳其伊斯坦布尔C.印度尼西亚雅加达D.越南胡志明市40.2008年 5月 12日,我国四川省西部发生特大地震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的损害。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分数:2.00)A.青川县B.汶川县C.茂县D.北川县二、B辨析题/B(总题数:2,分数:20.00)41.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在社会发展中的重
12、要作用,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分数:10.00)_42.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分数:10.00)_三、B简答题/B(总题数:3,分数:30.00)43.简述实践的含义和基本特征。(分数:10.00)_4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下,如何缩小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分数:10.00)_45.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为什么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分数:10.00)_四、B论述题/B(总题数:1,分数:20.00)46.依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论述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新道路的必要性。(分数:20.00)_成人专升本政治真题 20
13、08年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选择题/B(总题数:40,分数:80.00)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分数:2.00)A.历史观的基本问题B.人生观的基本问题C.发展观的基本问题D.哲学的基本问题 解析:解题指导 本题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核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可以表述为精神和物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很重要的基础性或基本性的知识,2001 年、2002年、2006 年都曾命题考试,有时题干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有时题干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对于这种基本知识性的问题必须全面准确理解和把握。2.唯物主义的古代形态是(
14、分数:2.00)A.机械唯物主义B.庸俗唯物主义C.朴素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解析:解题指导 唯物主义发展至今有三种历史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态、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形态、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形态。本题考核对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历史形态掌握的准确程度。3.中国宋代哲学家朱熹提出“理在事先”,把“天理”说成是世界万物的本原。这是一种(分数:2.00)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解析:解题指导 本题属于基本概念的考核题。具体考核考生对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式的准确理解和掌握。解答本题,第一步,基于对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一标准
15、的正确理解,认定“理在事先”的命题,把精神、观念、理论等说成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判断它属于唯心主义观点。因而可以把“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予以排除。第二步,确定它属于唯心主义的哪种形式。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客观物质存在,都是人的主观精神、感觉、意识的产物,“存在就是被感知”就是这种主观唯心主义的典型表现。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神秘的客观精神(“天理”、“绝对观念”、“绝对精神”等)说成是万事万物客观物质存在的本原,是客观精神的产物和表现。朱熹的“理在事先”、“理生万物”就是这种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的典型表现。第三步,基于对主、客观唯心主义的准确把握,自然会把 B确定为
16、正确选项。4.白菜、芹菜、油菜、菠菜等同蔬菜的关系属于(分数:2.00)A.部分与整体的关系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C.现象与本质的关系D.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解析:解题指导 本题属于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运用的考核题,具体考核考生对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亦即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解并运用于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是具有一定难度的选择题。解答本题,第一步可以把 C、D 两个选项予以排除。因为任何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形式和内容的统一。题干中的白菜、芹菜、油菜、菠菜等都各有自己的本质和表现本质的现象,也都各有自己的内容及其表现形式,所以它们同蔬菜的关系既不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也不是形式与内容
17、的关系。第二步可以把 A选项予以排除。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是指一个事物的整体同组成它的各个部分的关系。例如一个国家整体是由它所属的各个省或者州等部分构成的。当然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也具有相对性,当一个省作为整体研究的时候,它所属的各个县就是构成它的部分了。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普遍和特殊的关系,是指同类事物的共同性质和不同特点的关系。共性、普遍性、一般性是对同类事物不同个体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和概括,而不是这些个体不分共性和个性的总和。明白了整体和部分同一般和个别这两种关系的区别,就可以把 A项从正确选项中予以排除。第三步确定 B项为正确选项。蔬菜同白菜、芹菜、油菜、菠菜的关系,是同类事物共同性的概括和
18、不同特点(或个性)的表现关系,正是共性与个性、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的关系。5.下列选项中,强调外因在事物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是(分数:2.00)A.出污泥而不染B.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D.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解析:解题指导 本题是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解和运用于分析认识问题能力的考核题。ABD 三项都是说明内因起主要的决定作用,唯有 C项符合题干要求。仔细审视选项,做出正确答案并不难。6.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会导致两种错误理论,一种是经验论,另一种是(分数:2.00)A.唯理论 B.庸俗进化论C.激变论D.庸俗唯物论解析:解题指导 本题属于基本原
19、理掌握程度的考核题。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就会导致经验论和唯理论两种错误。经验论有唯物主义经验论和唯心主义经验论的区别,但它们的共同点都是片面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唯理论也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分,但它们的共同点都是片面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否认感性认识的重要性。二者各走一个极端,都是形而上学片面性。把握了经验论和唯理论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原理问题上的片面性错误,就很容易做出正确选择。7.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在真理观上的对立表现在是否承认(分数:2.00)A.真理是发展的 B.真理中包含着错误C.真理来源于客观世界D.真理具有客观性解析:解题指导 本题考核考
20、生对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理论观点掌握的程度及其运用于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一定难度。解答本题的思路可以是:第一步,回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辩证法用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看事物,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同其他事物相互联系和不断发展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的观点看事物,把一切事物都看成是孤立存在和静止不变的,否认事物的联系和发展。第二步,回忆真理观问题上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唯物辩证法认为,真理是客观的,客观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坚持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就是坚持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所谓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是指真理作为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统一,其内容具有确定性,
21、其发展具有无限性。所谓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和有限性,即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其广度和深度总是具体的、有限的,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必然随着认识对象和实践活动的发展而发展,即真理是发展的。形而上学割裂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犯了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错误。相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客观真理的存在,最终导致主观真理论;绝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把人们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凝固化、绝对化,从而否定了认识的进步和真理的发展。第三步,基于上述理论观点和分析,可以确认 A项为正确选项。 错误防范 有的考生把真理具有相对性,误认为是“真理中包
22、含着错误”。这是对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的含义还没有正确理解和把握。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它不包含着错误。为了防范“真理(或相对真理)中包含着错误”的看法,需要准确把握真理和真理的相对性概念的含义。8.“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是一种(分数:2.00)A.历史宿命论观点B.机械决定论观点C.历史唯心论观点D.历史唯物论观点 解析:解题指导 本题考核考生对“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一理论观点的把握程度。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形态的发展过程同自然历史过程一样,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运动过程,归根结底是由社会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
23、样,是一个充满着矛盾的、有其客观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过程,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基本的客观规律;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理论,指导我们要用精准的眼光考察和研究人类社会,像建立起唯物辩证的自然观那样,建立起唯物辩证的社会历史观。懂得这一理论的含义,就会排除 ABC三个选项,把 D项确定为正确选项。9.社会基本矛盾有两对,一对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另一对是(分数:2.00)A.先进社会势力和落后社会势力的矛盾B.人口因素和自然资源的矛盾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D.政治制度和思想观念的矛盾解析:解题指导 本题考核什么是社会基本矛盾,是一个很简单的选择题,应当记住它的内容
24、。10.下列各项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是(分数:2.00)A.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B.国家政权和意识形态 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关系D.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解析:解题指导 本题属于基本概念的考核题,具体考核考生对“上层建筑”概念的把握程度。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及其设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体现着社会的政治和思想关系。上层建筑由两部分构成:体现人们政治关系的称为政治上层建筑,国家政权是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体现人们思想关系的称为思想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观念、艺术思想、哲学理论等,统称社会意识形态或思想上层建筑。懂得上层建筑的含义及其构成的
25、两个部分,就能把 B项确定为正确选项。A 项属于生产力要素,C 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D 项属于社会存在内容。11.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由于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还由于(分数:2.00)A.人民群众的愿望决定生产力的水平B.人民群众的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D.人民群众的活动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解析:解题指导 本题属于基本原理考核题,具体考核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理论的内容,是考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理论题。12.下列各项属于经济社会形态系列的是(分数:2.00)A.古代社会B.农业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 D.信息社会解析:解题指导 本题
26、属于基本概念的考核题,具体考核考生对经济社会形态的掌握情况。所谓经济社会形态是以生产关系的性质为标准划分的社会形态。根据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人类历史上有五种不同的生产关系依次占统治地位,因而人类历史就相应地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五种经济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第一阶段)。根据经济社会形态划分的标准,本题正确选项为 C。13.个人的社会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分数:2.00)A.个人对社会所作贡献的大小 B.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C.个人知识的多少和才能的高低D.个人从事职业的重要程度解析:解题指导 请参看 2005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
27、统一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第 12题“解题指导”及“错误防范”。 注:选择题从第 14题到第 24题是毛泽东思想概论部分的考题。14.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蕴含这三方面基本思想的著作是(分数:2.00)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井冈山的斗争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反对本本主义 解析:解题指导 本题是一个专业性比较强的考题。只要考生听过这方面的辅导或者本人学习时对此问题比较注意和记忆,就能正确确定选项。希望考生对阐述毛泽东思想重要理论观点的著作注意学习和记忆。15.1945年中共七大的突出贡献是(分数:2.00)A.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B.确立了毛
28、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C.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D.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解析:解题指导 1945 年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把它写进党章。从此,我们党正式使用“毛泽东思想”这个科学概念,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事业胜利发展具有极其重大和深远的意义,应当准确牢记。 错误防范 本题要防止把 AB两项混淆。1935 年 1月中国共产党在贵州遵义举行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胜利完成长征,打开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具有重大的、历史性意义。1935 年 1月遵
29、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1945 年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我们党的历史上具有极其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其时间和决定内容都应准确记忆。16.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分数:2.00)A.民主主义B.民生主义 C.民本主义D.民粹主义解析:17.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于(分数:2.00)A.1840年鸦片战争B.1911年辛亥革命C.1919年五四运动 D.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解析:解题指导 本题属于重要理论问题的考核题,具体考核对“五四运动”重要的历史意义的认识。五四运动之所以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
30、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具体地说,(1)五四运动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发生的。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从此,殖民半殖民地国家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就不再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2)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已经摆脱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追随者的地位,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发挥了主力军和领导阶级的作用。(3)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一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站在斗争前列积极指导和推动运动的发展。(4)五四运动以后,革命的前途已不再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共和国,而是无产阶级领
31、导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5)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本题也可以作为辨析题或简答题命题考试,应当从理论上很好把握。2009 年是五四运动九十周年纪念,深刻认识五四运动杰出的历史意义是十分必要的。18.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分数:2.00)A.领导者B.主力军C.先锋队D.基本动力之一 解析:解题指导 本题考核考生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中地位和作用的正确认识程度。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带有两面性的阶级。一方面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封建主义的束缚,决定了它在一定时期中和一定程度上能够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成为革
32、命的一种力量或动力。另一方面,它在经济上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未完全断绝联系,没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而且,在某一特定时期又有跟在买办大资产阶级后面,作为反革命助手的危险。因此,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成为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更不可能成为这个革命的先锋队和领导者。19.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重要特点是(分数:2.00)A.长期性B.过渡性 C.独立性D.稳定性解析:解题指导 本题考核考生对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和特点的认识。中国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首先要领导全国人民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然后再继续进行社
33、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所以新民主主义社会既不同于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社会,也不同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社会,亦不是一种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中国一定历史时期的过渡性质的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开始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因素,属于社会主义体系。1956 年底,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20.毛泽东在论述三大法宝的相互关系时指出,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是(分数:2.00)A.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 B.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C
34、.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D.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解析:解题指导 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是指党的建设、统一战线、武装斗争。三者的相互关系是:党的建设是核心,统一战线以武装斗争为支柱,武装斗争以统一战线为基础,“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土”。可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正确选项只能是 A。21.1947年 12月,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总结出十大军事原则,其核心是(分数:2.00)A.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B.诱敌深入,积极防御C.多种作战形式,适时转变D.避其主力,打其虚弱解析:解题指导 “集
35、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是人民战争的主要原则,是毛泽东总结的十大军事原则的核心。因为:(1)这是实现战争胜利的最有效手段。其效果是:一是全歼,二是速决。(2)能使敌人士气沮丧,我军人心振奋。(3)可以使敌人的人力、物力不断减少,我军的人力、物力不断得到补充。(4)可以使我军有可能各个歼灭敌军的增援部队,始终保持战场的主动权。总之,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是战胜敌人的根本原则。 本题也可以作为简答题甚至论述题命题考试。22.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毛泽东在(分数:2.00)A.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中提出的B.1945年中共七大政治报告中提出的 C.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政治报告中提
36、出的D.1950年中共七届三中全会政治报告中提出的解析:解题指导 本题考核考生对党的三大作风提出的时间的记忆。1945 年 4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对党的优良作风作了简明概括,其内容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相连在一起的作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简称为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重要问题也可以作为简答题命题考试,应牢固掌握。23.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适用的历史时期是(分数:2.00)A.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B.从中
37、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土地改革完成C.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开始D.从土地改革完戒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解析:解题指导 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及其适用的历史时期,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1953 年,党中央正式提出并完整表述了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及其适用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即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一化三改”,即:逐步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这条总路线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
38、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 本题也可以作为简答题命题考试,如简述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24.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问题是中国(分数:2.00)A.工业化道路的主要问题 B.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问题C.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问题D.加强国防建设的主要问题解析:解题指导 1957 年 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把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提高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主要问题高度加以论述。他指出,所谓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发展工
39、业必须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工业才有原料和市场,才有可能为建立强大的重工业积累较多的资金。后来,毛泽东更加明确地提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 注:以下从第 25题到第 35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部分的选择题。25.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分数:2.00)A.邓小平理论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科学发展观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解析:解题指导 本题考核考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正确认识。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
40、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个概括说明:(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2)这个最新理论成果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总体上属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之作,是最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承上启下
41、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创新成果。(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明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包括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就不会把 A、B、C 三项单独误选为正确选项。本题也可以作为重要的简答题或论述题命题。26.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分数:2.00)A.走新型工业化道路B.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C.建设创新型国家 D.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解析:解题指导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
42、路,把增强自立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本题提醒考生要注意学习现阶段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关注中央精神和重要报告、领导人讲话等重点、热点问题。27.邓小平在恢复和发展党的思想路线方面,不仅恢复了毛泽东倡导的实事求是,还突出地强调了(分数:2.00)A.开拓创新B.与时俱进C.解放思想 D.勇于变革解析:解题指导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反对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拨乱反正工作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
43、终地遵循”。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者的非凡胆略和科学态度,旗帜鲜明地批评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号召全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在恢复和发展党的思想路线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恢复了毛泽东倡导的实事求是,而且突出地强调了解放思想对于做到实事求是的重要性。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只有从思想禁锢、思想僵化和思想保守中解放出来,从习惯势力、主观偏见、形而上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并运用客观规律指导实践,达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及其相互关系也可作为重要的简答题命题考试。28.建设中
44、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证明,我国的强国之路是(分数:2.00)A.依法治国B.改革开放 C.和平共处D.以德治国解析:解题指导 本题考核考生对党的基本路线内容掌握的程度。党的基本路线的完整表述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表明它们各自的重要性。但又不能把它们孤立起来和分割开来,必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
45、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应当注意:兴国之要、立国之本、强国之路各指什么,都可以作为选择题命题考试。29.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市场主体是(分数:2.00)A.政府B.政党C.企业 D.公民解析:30.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分数:2.00)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人民当家作主 C.人民民主专政D.维护安定团结解析:31.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分数:2.00)A.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社会主义荣辱观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解析:解题指导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观,是每个考生都应当掌握的重要问
46、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这个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整体。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力量团结奋斗的强大动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撑和鼓舞斗志、奋发图强的不竭力量;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是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
47、心价值体系表明,A、B、C 三个选项都是这个体系的组成部分。32.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分数:2.00)A.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B.民族矛盾、宗教纠纷C.领土争端、地区冲突D.经济动荡、贫富悬殊解析:33.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民族问题的实质是(分数:2.00)A.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B.民族冲突问题C.阶级矛盾问题D.地区差别问题解析:34.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必须放在首位的是(分数:2.00)A.反腐倡廉建设B.思想建设 C.组织建设D.制度建设解析:解题指导 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必须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没有先进理论武装的党就不可能是先进的党,没有先进理论武装的党员就不可能发挥先进战士的作用。我们党之所以坚强有力,就在于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世界观和行动指南。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强调思想建设的重要性。35.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时间是(分数:2.00)A.1984年 12月 20日B.1987年 4月 13日C.1997年 7月 1日。 D.1999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