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自考题-8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0,分数:30.00)1.中国共产党在思想理论建设中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_ A.全部内容 B.所有要求 C.本质体现 D.存在基础(分数:1.00)A.B.C.D.2.斯大林曾说过:“伟大的精力只是为了伟大的目的而产生。”高尔基也指出:“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会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这说明_ A.理想等同于现实 B.理想是人生前进发展的精神动力 C.理想是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想当然 D.理想是人们的一种真诚信服与坚决执行的态
2、度(分数:1.00)A.B.C.D.3.对个人理想的性质、内容以及实现有着决定性影响的是_ A.生活理想 B.职业理想 C.道德理想 D.社会理想(分数:1.00)A.B.C.D.4.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_ A.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 D.弘扬为人民服务精神,保证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分数:1.00)A.B.C.D.5.用理想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现实,当发现现实并不符合理想的时候,就对现实大失所望,甚至极为不满。这里陷入的片面性误区是_ A.把理想等同于现实 B.把现实等同于理想 C.以理想来否定现实 D.以现实来否定理
3、想(分数:1.00)A.B.C.D.6.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评价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大小,第一位的是看他_ A.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B.从社会获得的尊重和满足 C.是否选择了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 D.从事创造性的实践活动的思想动机(分数:1.00)A.B.C.D.7.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对_的热爱上。 A.祖国人民 B.社会主义中国 C.中国共产党 D.五十六个民族(分数:1.00)A.B.C.D.8.下列选项中,正确运用了人际交往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的是_ A.时刻提防、猜疑他人 B.冷漠严肃,不苟言笑 C.宽容待人,诙谐幽默 D.尽量拉近人际空间距离(分数:1.00)A.B
4、.C.D.9.正确对待人生的顺境和逆境,需要用_ A.悲观厌世的人生态度 B.愤世嫉俗的人生态度 C.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D.消极无为的人生态度(分数:1.00)A.B.C.D.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_ A.道德修养,重视躬行慎独的精神 B.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的精神 C.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的精神 D.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分数:1.00)A.B.C.D.11.个人心理修养的目的是要达到心理健康。具备良好心理品质的人,在人际交往中一般能_ A.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更容易协调好同他人的关系,与别人和谐相处 B.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思想、语
5、言和行动协调一致 C.积极的解决问题,保持良好的适应和改变环境的能力 D.被消极情绪左右而情绪失常,过度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分数:1.00)A.B.C.D.12.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程颐说:“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其意是说,诚实守信是_ A.人异于禽兽的标志 B.为人之本,成事之基,做人的基本准则 C.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础 D.人们难以办到的(分数:1.00)A.B.C.D.13.道德不是亘古不变的,它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一样,有其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道德发展的最高形态是_ A.资产阶级道德 B.无产阶级道德 C.社会主义道德 D.共产主义道德(分数:1.00)A.B.C.D.1
6、4.乘车、登机、坐船时主动购票,自觉排队;出行时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在图书馆、影剧院不抽烟,不喧哗吵闹。这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_ A.社会公德 B.职业道德 C.环境道德 D.家庭美德(分数:1.00)A.B.C.D.15.左邻右舍、楼上楼下不得乱抛垃圾杂物,不占用公用通道,不随便制造噪声等等这些都是社会公德中的_ A.邻里团结的要求 B.保护环境的要求 C.爱护公物的要求 D.遵纪守法的要求(分数:1.00)A.B.C.D.16.“强权统治绝不会成就爱”,这是因为恋爱中要_ A.真诚负责 B.平等互尊 C.文明相爱 D.含蓄谦恭(分数:1.00)A.B.C.D.17.陶行知先
7、生说:“爱之酒,甜而苦。两人喝是甘露,三人喝是酸醋,随便喝,要中毒。”这体现了爱情的_ A.生物本能性 B.平等互爱性 C.专一排他性 D.强烈持久性(分数:1.00)A.B.C.D.18.法律思维是按照法的原理、法律原则和立法精神,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和思想取向。下列选项中,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思维的是_ A.重证据 B.重义务 C.重实体轻程序 D.重程序轻实体(分数:1.00)A.B.C.D.19.下列对于“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理解错误的是_ A.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 B.任何公民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C.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违法行为都必须依法受到追
8、究 D.允许有少部分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殊公民(分数:1.00)A.B.C.D.20.法通过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和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关系来维护统治秩序。这体现了法的_ A.社会作用 B.规范作用 C.指引作用 D.制裁作用(分数:1.00)A.B.C.D.21.宪法规定,根据全国人大的决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公布法律的是_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B.国务院总理 C.国家军委主席 D.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分数:1.00)A.B.C.D.22.张某购进的电热水器因漏电对张某的人身及财产造成损害,该电热水器生产厂家对此应_ A.不承担责任 B.承担过错责任 C.承担公平责任 D.承担无过错责任(
9、分数:1.00)A.B.C.D.23.司法行政机关对有违法犯罪行为而又未达到刑事处罚的人采取的强制性劳动改造的行政措施是_ A.劳动教养 B.拘留 C.管制 D.拘役(分数:1.00)A.B.C.D.24.社会主义经济的主导力量是_ A.全民所有制经济 B.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 C.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D.“三资”企业(分数:1.00)A.B.C.D.25.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_ A.社会主义公有制 B.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C.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D.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分数:1.00)A.B.C.D.26.某商场的下列店堂告示中,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是_ A.“相
10、貌欠佳者请勿入内” B.“请不要在商场内吸烟” C.“携带宠物者请勿入内” D.“请看管好个人贵重物品”(分数:1.00)A.B.C.D.27.经济法原则是经济法在其调整特定社会关系时在特定范围内所普遍适用的基本原则。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经济法原则的是_ A.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B.权、责、利统一原则 C.维护国家经济主权原则 D.可持续发展原则(分数:1.00)A.B.C.D.28.甲公司向乙公司提出购买 100 部电话机,单价 280 元一部。乙公司同意卖给甲公司。甲公司的行为属于_ A.要约 B.承诺 C.要约邀请 D.要约引诱(分数:1.00)A.B.C.D.29._是对他人所有的物在
11、一定范围内使用、收益的权利,包括地上权、地役权等。 A.用益物权 B.担保物权 C.占有权 D.使用权(分数:1.00)A.B.C.D.3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是_ A.不服行政处罚的案件 B.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C.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D.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分数:1.00)A.B.C.D.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20.00)31.信念同理想一样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信念是_ A.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 B.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定不移并身体力行的
12、态度 C.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D.人们向往和为之奋斗的目标(分数:2.00)A.B.C.D.32.爱国主义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而且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当代中国,以实际行动履行爱国义务,需要_ A.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B.把握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任何性质的任何国家 C.确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自觉维护祖国的安定、团结和统一 D.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过硬本领(分数:2.00)A.B.C.D.33.下列选项中,体现了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愿望的是_ A.逐步摆脱贫穷落后 B.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 C.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把我
13、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分数:2.00)A.B.C.D.34.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包括_ A.继承和弘扬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B.加强自身各方面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C.肯定人的社会价值,否定人的自我价值 D.确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生价值观(分数:2.00)A.B.C.D.35.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这_ A.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B.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 C.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D.使体现时代特点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分数:2.00)A.B.C.D.36.道德建设的核心体现
14、并决定着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这是因为,为人民服务_ A.只是对共产党员和一切先进分子的要求 B.体现着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C.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 D.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客观要求(分数:2.00)A.B.C.D.37.关于法治理念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 A.法治理念是人们对法律的功能、作用和法律的实施所持有的内心信念和观念 B.法治理念是指导一国法律制度设计和司法、执法、守法实践的思想基础和主导价值 C.法治理念是由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法律文化和价值观所决定的 D.在社
15、会主义条件下,每个个体所形成的法治理念完全相同(分数:2.00)A.B.C.D.38.下列叙述中,正确揭示了法律本质和特征的有_ A.法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社会规范 B.法是体现全体社会成员意志的社会规范 C.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社会规范 D.法是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社会规范(分数:2.00)A.B.C.D.39.刑事制裁。是国家司法机关对违反刑法的犯罪主体依据其应承担的刑事责任而采取的刑罚措施。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有主刑和附加刑两种。主刑包括_ A.管制 B.拘役 C.有期徒刑 D.无期徒刑和死刑(分数:2.00)A.B.C.D.40.在我国,民事诉讼主体包括_ A.法院 B.
16、当事人 C.辩护人 D.诉讼代理人(分数:2.00)A.B.C.D.三、B简答题/B(总题数:5,分数:30.00)41.理想信念有哪些基本特点?(分数:6.00)_42.简述人生观的含义和基本内容。(分数:6.00)_43.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分数:6.00)_44.简述公民和组织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要义务。(分数:6.00)_45.简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程序。(分数:6.00)_四、B论述题/B(总题数:2,分数:20.00)46.联系实际阐述追求理想要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分数:10.00)_47.试述经济法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则。(分数:10.00)_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
17、基础自考题-8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0,分数:30.00)1.中国共产党在思想理论建设中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_ A.全部内容 B.所有要求 C.本质体现 D.存在基础(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中国共产党在思想理论建设中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是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答案为 C。2.斯大林曾说过:“伟大的精力只是为了伟大的目的而产生。”高尔基也指出:“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
18、的才能就会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这说明_ A.理想等同于现实 B.理想是人生前进发展的精神动力 C.理想是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想当然 D.理想是人们的一种真诚信服与坚决执行的态度(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动力。理想信念能给人生一种推进的力量,为人生实践提供动力和毅力,是人生的力量源泉。一个人有了自觉的理想和信念,就会立场坚定,方向明确,意志坚强,热情高涨,精力旺盛。答案为 B。3.对个人理想的性质、内容以及实现有着决定性影响的是_ A.生活理想 B.职业理想 C.道德理想 D.社会理想(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社会理想往往比个
19、人理想更为宏大和高远,它为个人理想的形成、确定提供社会理想的背景,并对个人理想的性质、内容以及实现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答案为 D。4.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_ A.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 D.弘扬为人民服务精神,保证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答案为 A。5.用理想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现实,当发现现实并不符合理想的时候,就对现实大失所望,甚至极为不满。这里陷入的片面性误区是_ A.把理想等同于现实 B.把现实等同于理想 C.以理想来否定
20、现实 D.以现实来否定理想(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用理想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现实,当发现现实并不符合理想的时候,就对现实大失所望,甚至极为不满。这里陷入的片面性误区是以理想来否定现实。答案为 C。6.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评价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大小,第一位的是看他_ A.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B.从社会获得的尊重和满足 C.是否选择了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 D.从事创造性的实践活动的思想动机(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在社会生活中,人必须首先创造、贡献,享用和权益才能得到满足和提高,而且只有创造和贡献大于享用和占有,才能实现扩大再生产,社会才能不
21、断发展和进步。在人生的社会价值的两方面中,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第一位的,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第二位的。答案为 A。7.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对_的热爱上。 A.祖国人民 B.社会主义中国 C.中国共产党 D.五十六个民族(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答案为 B。8.下列选项中,正确运用了人际交往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的是_ A.时刻提防、猜疑他人 B.冷漠严肃,不苟言笑 C.宽容待人,诙谐幽默 D.尽量拉近人际空间距离(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具备良好心理品质的人,在人际交往中一般具有较强的
22、吸引力,更容易协调好与他人的关系,培育和发展真挚的友谊。比如,志向高远的人能使人们对其产生敬仰和钦佩之心,吸引人们与之交往;待人宽容的人能设身处地地替别人着想,人们更愿意与之接近并保持良好关系;诙谐幽默的人能给人机智灵活而又随和亲切的感觉,常常成为人们注意的中心。答案为 C。9.正确对待人生的顺境和逆境,需要用_ A.悲观厌世的人生态度 B.愤世嫉俗的人生态度 C.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D.消极无为的人生态度(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用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对待人生境遇,境遇就是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具体环境。其中,顺利的境遇称为顺境,不顺利的境遇称为逆境。答案为 C。10.“知
23、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_ A.道德修养,重视躬行慎独的精神 B.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的精神 C.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的精神 D.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求真必然表现为务实。务实就是务须讲究实际,务必不事浮华。务实的目的是为了求真。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告诫,表达了人们应该抱有诚实、踏实、务实的态度。答案为 B。11.个人心理修养的目的是要达到心理健康。具备良好心理品质的人,在人际交往中一般能_ A.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更容易协调好同他人的关系,与别人和谐相处 B.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思想
24、、语言和行动协调一致 C.积极的解决问题,保持良好的适应和改变环境的能力 D.被消极情绪左右而情绪失常,过度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心理品质是一个人的志向、意志、情绪、兴趣、气质、性格等心理特征的总和。具备良好心理品质的人,在人际交往中一般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更容易协调好与他人的关系,培育和发展真挚的友谊。答案为 A。12.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程颐说:“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其意是说,诚实守信是_ A.人异于禽兽的标志 B.为人之本,成事之基,做人的基本准则 C.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础 D.人们难以办到的(分数:1.00)A.B. C.D.
25、解析:解析 诚实就是真实无欺,不自欺也不欺人;守信就是信守承诺,讲信誉,守信用。诚实守信是统一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这说明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成事之基,做人的基本准则。答案为 B。13.道德不是亘古不变的,它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一样,有其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道德发展的最高形态是_ A.资产阶级道德 B.无产阶级道德 C.社会主义道德 D.共产主义道德(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发展,必然影响和制约道德的发展。迄今为止,与人类社会先后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五种基本社会形态相适应,道德发展也
26、出现了五种历史类型。随着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社会主义道德将进一步发展为人类最崇高的共产主义道德。人类的道德生活必然将走向一个完美的时代,这就是共产主义的道德时代,这是一个曲折和漫长的过程。答案为 D。14.乘车、登机、坐船时主动购票,自觉排队;出行时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在图书馆、影剧院不抽烟,不喧哗吵闹。这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_ A.社会公德 B.职业道德 C.环境道德 D.家庭美德(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社会公德的内容是对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等方面提出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每个社会成员都应遵守以
27、“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答案为 A。15.左邻右舍、楼上楼下不得乱抛垃圾杂物,不占用公用通道,不随便制造噪声等等这些都是社会公德中的_ A.邻里团结的要求 B.保护环境的要求 C.爱护公物的要求 D.遵纪守法的要求(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保护环境要求人们讲究公共卫生、保护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在保持人们生活居住环境舒适方面的道德要求有:左邻右舍、楼上楼下不得乱抛垃圾杂物,不占用公用通道,不随便制造噪声等。答案为 B。16.“强权统治绝不会成就爱”,这是因为恋爱中要_ A.真诚负责 B.平等互尊 C.文明相爱 D.含蓄谦恭(
28、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恋爱双方在人格上是独立的,在相互关系上是平等的。男女双方应彼此尊重对方的情感和人格,平等履行道德义务,即恋爱双方应平等互尊,这是男女恋爱中的基本道德要求。每个人都有爱和被爱的权利,有选择各自爱人的权利。答案为 B。17.陶行知先生说:“爱之酒,甜而苦。两人喝是甘露,三人喝是酸醋,随便喝,要中毒。”这体现了爱情的_ A.生物本能性 B.平等互爱性 C.专一排他性 D.强烈持久性(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发生在男女两性之间,双方以追求和维持性结合基础上的爱情,必须是专一的、排他的。爱情是一个男子和一个女子之间相互爱慕的关系,容不得
29、第三者插足,体现了爱情的专一排他性。答案为C。18.法律思维是按照法的原理、法律原则和立法精神,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和思想取向。下列选项中,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思维的是_ A.重证据 B.重义务 C.重实体轻程序 D.重程序轻实体(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证据意识是法律思维的一项重要内容。通常说,在处理涉及法律的事务时,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查清事实,是正确适用法律的前提。答案为 A。19.下列对于“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理解错误的是_ A.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 B.任何公民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C.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违法行为
30、都必须依法受到追究 D.允许有少部分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殊公民(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我国宪法第 33 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而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违法行为都必须依法受到追究。不允许有不受法律约束或凌驾于法治之上的特殊公民。答案为 D。20.法通过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和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关系来维护统治秩序。这体现了法的_ A.社会作用 B.规范作用 C.指引作用 D.制裁作用(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法所具有的维护
31、有利于并适合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作用是指法的社会作用。答案为 A。21.宪法规定,根据全国人大的决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公布法律的是_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B.国务院总理 C.国家军委主席 D.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大的决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公布法律。答案为 A。22.张某购进的电热水器因漏电对张某的人身及财产造成损害,该电热水器生产厂家对此应_ A.不承担责任 B.承担过错责任 C.承担公平责任 D.承担无过错责任(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我国的无过错责任原则减轻了
32、受害人证明致害人过错的举证责任,加重致害人责任负担。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范围主要限定于工厂事故和产品致损等案件。答案为 D。23.司法行政机关对有违法犯罪行为而又未达到刑事处罚的人采取的强制性劳动改造的行政措施是_ A.劳动教养 B.拘留 C.管制 D.拘役(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司法行政机关对有违法犯罪行为而又未达到刑事处罚的人采取的强制性劳动改造的行政措施是劳动教养。答案为 A。24.社会主义经济的主导力量是_ A.全民所有制经济 B.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 C.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D.“三资”企业(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全民所有制经济是社会
33、主义经济的主导力量。全民所有制经济拥有现代化的工业、交通运输、邮电设施,具有扶助其他经济利用先进技术改造国民经济的物质力量,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答案为 A。25.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_ A.社会主义公有制 B.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C.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D.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答案为A。26.某商场的下列店堂告示中,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是_ A.“相貌欠佳者请勿入内” B.“请不要在商场内吸烟” C.“携带宠物者请勿入内” D.“请看管好个人贵重物品
34、”(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相貌欠佳者请勿入内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的权利中有一项受尊重权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其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答案为 A。27.经济法原则是经济法在其调整特定社会关系时在特定范围内所普遍适用的基本原则。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经济法原则的是_ A.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B.权、责、利统一原则 C.维护国家经济主权原则 D.可持续发展原则(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我国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包括:(1)保障、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原则。(2)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
35、。(3)权、责、利统一原则。(4)维护国家经济主权原则。(5)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答案为 A。28.甲公司向乙公司提出购买 100 部电话机,单价 280 元一部。乙公司同意卖给甲公司。甲公司的行为属于_ A.要约 B.承诺 C.要约邀请 D.要约引诱(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要约是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发出的希望与其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一般情况下,合同自承诺生效时成立。由此可知,本题中甲公司的行为属于要约,而乙公司的行为属于承诺。答案为 A。29._是对他人所有的物在一定范围内使用、收益的权利,包括地上权、地役权等。 A.用益物
36、权 B.担保物权 C.占有权 D.使用权(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用益物权是对他人所有的物在一定范围内使用、收益的权利,包括地上权、地役权等。答案为 A。3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是_ A.不服行政处罚的案件 B.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C.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D.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有:(1)不服行政处罚的案件;(2)不服行政强制措施的案件;(3)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案件;(4
37、)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的案件;(5)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案件;(6)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案件;(7)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案件;(8)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案件。答案为A。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20.00)31.信念同理想一样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信念是_ A.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 B.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定不移并身体力行的态度 C.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D.人们向往和为之奋斗的目标(分数
38、:2.00)A. B. C. D.解析:解析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是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信念是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的统一体或“合金”。信念中包含有一定的认识,如果没有这些认识或观念,人们就没有所相信的对象,从而也就不会有信念。答案为 ABC。32.爱国主义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而且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当代中国,以实际行动履行爱国义务,需要_ A.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B.把握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任何性质的任何国家 C.确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自觉维护祖国的安定、团结和统一 D.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建设祖国和保
39、卫祖国的过硬本领(分数:2.00)A. B.C. D. 解析:解析 爱国行动主要体现在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之中,体现在各种具体而细微的事情当中。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过硬本领。确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自觉维护祖国的安定、团结和统一。积极投身社会实践,逐步从爱国主义走向共产主义。答案为 ACD。33.下列选项中,体现了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愿望的是_ A.逐步摆脱贫穷落后 B.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 C.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分数:2.00)A. B.C. D. 解析:解析 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逐步
40、摆脱贫穷落后,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答案为 ACD。34.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包括_ A.继承和弘扬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B.加强自身各方面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C.肯定人的社会价值,否定人的自我价值 D.确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生价值观(分数:2.00)A. B. C.D. 解析:解析 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素质和能力,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的主观条件。这些条件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确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相适应的人生价值观,在重视个人价值和个性发展的同时,强化全局观念、义务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时刻用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引领自
41、己。二是加强自身各方面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交往能力等,帮助自己应对各种生活场景,解决各种现实难题,为人生价值的实现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三是继承和弘扬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不惧怕劳苦,不贪图安逸,善于在逆境中奋斗不止,即使自身条件有所欠缺,也能尽心尽力、一往直前。答案为 ABD。35.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这_ A.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B.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 C.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D.使体现时代特点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分数:2.00)A. B. C. D. 解
42、析:解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这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只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才能充分激发整个民族的潜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也只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才能使体现时代特点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有利于每个中国人道德品质的完善和中华民族整体道德水平的提升。答案为 ABCD。36.道德建设的核心体现并决定着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这是因为,为人民服务_
43、A.只是对共产党员和一切先进分子的要求 B.体现着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C.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 D.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客观要求(分数:2.00)A.B. C. D. 解析:解析 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具有深刻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1)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客观要求。(2)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3)为人民服务体现着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答案为 BCD。37.关于法治理念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 A.法治理念是人们对法律的功能、作用和法律的实施所持有的内心信念和观念 B.法治理念是指导一国法律制度设计和司法、执法、守法实践的思想基础和主导价值 C.法治理念是由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法律文化和价值观所决定的 D.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每个个体所形成的法治理念完全相同(分数:2.00)A. B. C. D.解析:解析 法治理念是人们对法律的功能、作用和法律的实施所持有的内心信念和观念,是指导一国法律制度设计和司法、执法、守法实践的思想基础和主导价值。一定的法治理念是由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法律文化和价值观所决定的。答案为 ABC。38.下列叙述中,正确揭示了法律本质和特征的有_ A.法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社会规范 B.法是体现全体社会成员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