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历类职业资格】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自考题-5-2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74975       资源大小:67.50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历类职业资格】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自考题-5-2及答案解析.doc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自考题-5-2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理想信念”是由理想和信念两个概念结合而成,包含了理想和信念各自的含义。其中,理想是( )A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B人们对现实未来发展状况的随心所欲的想象C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D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态度(分数:1.00)A.B.C.D.2.决定人的历史使命的是( )A人的主观需要和愿望 B一个国家的传统和文化C一个民族的特点和风貌 D人所处的社会的

    2、历史条件和社会实际状况(分数:1.00)A.B.C.D.3.陈毅元帅曾经指出:“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理想主义者!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行动主义者!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理想和行动的综合者。”他的意思是( )A理想是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B崇高的理想必须落实在行动上C确立理想信念离不开读书学习D追求和实现理想是一个坐享其成的过程(分数:1.00)A.B.C.D.4.爱国主义的必然政治要求是( )A对故土河山家园的热爱 B对任何国家的忠诚与热爱C对人们的热爱 D对自己国家的热爱(分数:1.00)A.B.C.D.5.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从戚继光抗击倭寇到郑成功收复台湾,从三元里人民抗英到全民族抗日战争等,这些都表

    3、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中( )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精神 B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精神C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的精神 D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精神(分数:1.00)A.B.C.D.6.对“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看法不正确的是( )A是国家兴旺发达和人民安居乐业的必备条件B是民主集中的必然要求C是中华民族历史的主流,是中国发展进步的保障D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分数:1.00)A.B.C.D.7.人们对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的根本看法和观点是( )A人生观 B历史观C自然观 D世界观(分数:1.00)A.B.C.D.8.在人生旅途中,有的人旗开得胜,

    4、有的人屡屡败北;有的人顺顺当当,有的人一波三折;即使同一个人,在一生中也往往有顺境和逆境的交替。对于逆境,正确的人生态度是( )A居安思危,自制自励 B大胆正视,积极应对C怨天尤人,自暴自弃 D玩世不恭,虚度光阴(分数:1.00)A.B.C.D.9.人们追求人生价值的精神支柱是( )A正确的人生态度B较高的自我主体素质和能力C有意识、有目的的创造性实践活动D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相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分数:1.00)A.B.C.D.10.一个健康的人,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而且要有健康的心理,即所谓“身心健康”。下列表现中,属于心理健康的是( )A能够较好地完成同龄人一般能够完成的活动B能够抵御一般传

    5、染性疾病的侵袭C能够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D能够生活在社会群体之外,自我封闭、孤芳自赏(分数:1.00)A.B.C.D.11.关于道德,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仰来维持B是调整社会秩序的底线C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中,且通过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体现出来D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分数:1.00)A.B.C.D.12.“宁可毁人,不可毁誉”、“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士可杀不可辱”等这些观点强调的是( )A树立价值意识 B树立名利意识C树立生死意识 D树立荣辱意识(分数:1.00)A.B.C.D.13.判断一个人的行为道德与

    6、不道德的基本尺度和基本标志是( )A道行品德 B道德规范C道德意识 D道德行为(分数:1.00)A.B.C.D.14.乘车、登机、坐船时主动购票、自觉排队;出行时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游览观光、购物、提款时按先后顺序,不插队等。这是社会公德中( )A助人为乐的要求 B文明礼貌的要求C爱护公物的要求 D保护环境的要求(分数:1.00)A.B.C.D.15.从业者在职业劳动中,有一分力出一分力,出满勤,干满点,不怠工,不推诿,不自欺,遵纪守法;对待他人严格履行合同契约,说到做到,不说谎,不欺人,不弄虚作假,不唯利是图,不做缺德事,不做亏心事。这是职业道德中( )A助人为乐的要求 B办事公道的

    7、要求C诚实守信的要求 D勤俭自强的要求(分数:1.00)A.B.C.D.16.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为着品德而去眷顾一个情人,总是一件很美的事。”他的意思是,在爱情中起主导作用的应该是( )A人的姿色和容貌 B人的精神世界和道德面貌C人的自然属性和生理需要 D人的金钱、权势和社会地位(分数:1.00)A.B.C.D.17.人们的道德实践活动持续不断地重复某种道德行为,使之沉淀于心理中,并变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方式是( )A道德信念 B道德意志C道德习惯 D道德理念(分数:1.00)A.B.C.D.18.在道德标准与法律标准发生冲突的场合,在个人权威与法律权威发生抵触的情形下,最终应当( )A坚持

    8、法律的立场,依法办事 B坚持道德的立场,依德办事C坚持法律与道德并重的立场 D以领导及领导注意力的转移为转移(分数:1.00)A.B.C.D.19.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 )A党的领导 B执法为民C依法治国 D公平正义(分数:1.00)A.B.C.D.20.在保存或收集证据的时候应当注意证据的特性,不能“捕风捉影”,更不能“主观臆断”。这强调的是证据的( )A客观性 B关联性C合法性 D完整性(分数:1.00)A.B.C.D.21.经济安全是指国民经济能够抗御国内外各种经济风险而保持平稳有序运行的态势。下列选项中属于经济安全的是( )A能源安全 B文化安全C科技安全 D生态安全(分数:1.

    9、00)A.B.C.D.22.决定法的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是( )A统治阶级的意志B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C国家强制力D历史、传统、宗教、风俗习惯、地理、环境等(分数:1.00)A.B.C.D.23.对于法律关系,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一般的社会关系 B权利义务关系C本质上是一种意志关系 D统治阶级有目的建立的社会关系(分数:1.00)A.B.C.D.24.一个国家的全部法律规范可以按照一定标准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在此基础上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称为( )A实体法 B程序法C法律体系 D法律渊源(分数:1.00)A.B.C.D.25.最高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检察机关在工作中的法律适用所进行

    10、的解释是( )A学理解释 B立法解释C行政解释 D司法解释(分数:1.00)A.B.C.D.26.交通主管部门对违章驾驶司机依法处以罚款的制裁,属于法律制裁中的( )A民事制裁 B违宪制裁C刑事制裁 D行政制裁(分数:1.00)A.B.C.D.27.法律公布以后还涉及法律完善的问题。下列法律完善的形式中,属于国家立法活动的是( )A法律汇编 B法律的清理C法律编纂 D法律的学理解释(分数:1.00)A.B.C.D.28.国体在一国政治制度结构中居于核心位置,决定了一国的国家性质。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国体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11、和政治协商制度(分数:1.00)A.B.C.D.29.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连续任期不得超过( )A一届 B两届C三届 D四届(分数:1.00)A.B.C.D.30.不是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解决途径的是( )A与经营者协商和解B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C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D不用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直接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分数:1.00)A.B.C.D.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3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包括( )(分数:2.00)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32.理想

    12、是在人类实践中形成,理想信念的特征有( )(分数:2.00)A.滞后性与共同性B.时代性和阶级性C.多样性和共同性D.思想性与实践性33.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是对自己祖国的一份责任。下列选项中,属于爱国主义最基本内容的有( )(分数:2.00)A.热爱故土山河B.热爱祖国的各族人民C.热爱自己的国家D.热爱竞技比赛34.良好的心理品质有利于个人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下列选项中属于良好心理品质的有( )(分数:2.00)A.幽默B.乐观C.猜疑D.嫉妒35.道德不是从来就有的,道德的产生有许多条件,这些条件是( )(分数:2.00)A.社会出现了剥削和压迫才产生了道德B.劳动

    13、是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C.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D.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36.公共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共生活的领域还在逐渐扩大。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点有( )(分数:2.00)A.活动范围广泛B.交往对象复杂C.活动方式多样D.活动结果相关37.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基本要求,包含( )(分数:2.00)A.维护社会主义民主政治B.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C.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D.法律上人人平等38.法律思维是按照法的原理、法律原则和立法精神,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和思想取向。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的有(

    14、 )(分数:2.00)A.重证据讲程序B.重实体轻程序C.重程序轻实体D.权利义务相统一39.规范性文件包括( )(分数:2.00)A.法律规范B.法律原则C.概念D.技术性规定40.人民法院是我国的审判机关,是我国国家机构的有机组成部分,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我国人民法院的组织体系是( )(分数:2.00)A.最高人民法院B.地方各级人民法院C.专门人民法院D.监狱三、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30.00)41.简述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分数:6.00)_42.简述人生观的含义和基本内容。(分数:6.00)_43.简述道德调节方式的基本特征。(分数:6.00)_44.简述依法治国基本方

    15、略的重大意义。(分数:6.00)_45.简述法律关系及其特征。(分数:6.00)_四、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0.00)46.试述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分数:10.00)_47.论述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分数:10.00)_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自考题-5-2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理想信念”是由理想和信念两个概念结合而成,包含了理想和信念各自的含义。其中,理想是( )A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B人们对现实未来发展状况的随心所欲的想象C人们在实践

    16、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D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态度(分数:1.00)A. B.C.D.解析:2.决定人的历史使命的是( )A人的主观需要和愿望 B一个国家的传统和文化C一个民族的特点和风貌 D人所处的社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实际状况(分数:1.00)A.B.C.D. 解析:3.陈毅元帅曾经指出:“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理想主义者!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行动主义者!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理想和行动的综合者。”他的意思是( )A理想是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B崇高的理想必须落实在行动上C确立理想信念离不开读书学习D追求和实现理想是一个坐享其成的过程(分数:1

    17、.00)A.B. C.D.解析:解析 理想信念不是一个封闭的精神状态,而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它总要表现在行动上,离开了追求理想的实际行动,理想也不成其为理想。故选 B。4.爱国主义的必然政治要求是( )A对故土河山家园的热爱 B对任何国家的忠诚与热爱C对人们的热爱 D对自己国家的热爱(分数:1.00)A.B.C.D. 解析:5.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从戚继光抗击倭寇到郑成功收复台湾,从三元里人民抗英到全民族抗日战争等,这些都表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中( )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精神 B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精神C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的精神 D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

    18、精神(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此题主要是分清国家内部的民族关系和国与国间的国际关系。倭寇、英国与我们国家显然为后者,故选 B。6.对“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看法不正确的是( )A是国家兴旺发达和人民安居乐业的必备条件B是民主集中的必然要求C是中华民族历史的主流,是中国发展进步的保障D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分数:1.00)A.B. C.D.解析:7.人们对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的根本看法和观点是( )A人生观 B历史观C自然观 D世界观(分数:1.00)A. B.C.D.解析:8.在人生旅途中,有的人旗开得胜,有的人屡屡败北;有的人顺顺当当,有的人一波三折

    19、;即使同一个人,在一生中也往往有顺境和逆境的交替。对于逆境,正确的人生态度是( )A居安思危,自制自励 B大胆正视,积极应对C怨天尤人,自暴自弃 D玩世不恭,虚度光阴(分数:1.00)A.B. C.D.解析:9.人们追求人生价值的精神支柱是( )A正确的人生态度B较高的自我主体素质和能力C有意识、有目的的创造性实践活动D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相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分数:1.00)A.B.C.D. 解析:10.一个健康的人,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而且要有健康的心理,即所谓“身心健康”。下列表现中,属于心理健康的是( )A能够较好地完成同龄人一般能够完成的活动B能够抵御一般传染性疾病的侵袭C能够适应自然环

    20、境的变化D能够生活在社会群体之外,自我封闭、孤芳自赏(分数:1.00)A. B.C.D.解析:11.关于道德,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仰来维持B是调整社会秩序的底线C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中,且通过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体现出来D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分数:1.00)A.B. C.D.解析:12.“宁可毁人,不可毁誉”、“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士可杀不可辱”等这些观点强调的是( )A树立价值意识 B树立名利意识C树立生死意识 D树立荣辱意识(分数:1.00)A.B.C.D. 解析:13.判断一个人的行为道德与不道德

    21、的基本尺度和基本标志是( )A道行品德 B道德规范C道德意识 D道德行为(分数:1.00)A.B. C.D.解析:14.乘车、登机、坐船时主动购票、自觉排队;出行时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游览观光、购物、提款时按先后顺序,不插队等。这是社会公德中( )A助人为乐的要求 B文明礼貌的要求C爱护公物的要求 D保护环境的要求(分数:1.00)A.B. C.D.解析:15.从业者在职业劳动中,有一分力出一分力,出满勤,干满点,不怠工,不推诿,不自欺,遵纪守法;对待他人严格履行合同契约,说到做到,不说谎,不欺人,不弄虚作假,不唯利是图,不做缺德事,不做亏心事。这是职业道德中( )A助人为乐的要求 B

    22、办事公道的要求C诚实守信的要求 D勤俭自强的要求(分数:1.00)A.B.C. D.解析:16.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为着品德而去眷顾一个情人,总是一件很美的事。”他的意思是,在爱情中起主导作用的应该是( )A人的姿色和容貌 B人的精神世界和道德面貌C人的自然属性和生理需要 D人的金钱、权势和社会地位(分数:1.00)A.B. C.D.解析:17.人们的道德实践活动持续不断地重复某种道德行为,使之沉淀于心理中,并变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方式是( )A道德信念 B道德意志C道德习惯 D道德理念(分数:1.00)A.B.C. D.解析:18.在道德标准与法律标准发生冲突的场合,在个人权威与法律权威发生

    23、抵触的情形下,最终应当( )A坚持法律的立场,依法办事 B坚持道德的立场,依德办事C坚持法律与道德并重的立场 D以领导及领导注意力的转移为转移(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依法治国是最根本的治国方略。法律规范是社会所能允许的最低的道德行为标准,超出此标准就会妨碍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的利益,故当道德标准与法律标准、个人权威与法律权威发生冲突时,最终应当坚持法律的立场,依法办事。19.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 )A党的领导 B执法为民C依法治国 D公平正义(分数:1.00)A.B.C. D.解析:20.在保存或收集证据的时候应当注意证据的特性,不能“捕风捉影”,更不能“主观臆断”

    24、。这强调的是证据的( )A客观性 B关联性C合法性 D完整性(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证据是指以法律规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它必须是客观真实的,任何猜测、臆断或道听途说的信息都不构成证据,即证据具有客观性,故选 A。21.经济安全是指国民经济能够抗御国内外各种经济风险而保持平稳有序运行的态势。下列选项中属于经济安全的是( )A能源安全 B文化安全C科技安全 D生态安全(分数:1.00)A. B.C.D.解析:22.决定法的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是( )A统治阶级的意志B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C国家强制力D历史、传统、宗教、风俗习惯、地理、环境等(分数:

    25、1.00)A.B. C.D.解析:23.对于法律关系,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一般的社会关系 B权利义务关系C本质上是一种意志关系 D统治阶级有目的建立的社会关系(分数:1.00)A. B.C.D.解析:24.一个国家的全部法律规范可以按照一定标准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在此基础上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称为( )A实体法 B程序法C法律体系 D法律渊源(分数:1.00)A.B.C. D.解析:25.最高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检察机关在工作中的法律适用所进行的解释是( )A学理解释 B立法解释C行政解释 D司法解释(分数:1.00)A.B.C.D. 解析:26.交通主管部门对违章驾驶司机依法处以

    26、罚款的制裁,属于法律制裁中的( )A民事制裁 B违宪制裁C刑事制裁 D行政制裁(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行政制裁指国家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法规有关单位和个人依其所应承担的行政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措施。交通主管部门对违章驾驶司机依法处以罚款的制裁就是主管交通的行政部们对违反交通法规的个人采取了罚款的行政处罚,故选 D。27.法律公布以后还涉及法律完善的问题。下列法律完善的形式中,属于国家立法活动的是( )A法律汇编 B法律的清理C法律编纂 D法律的学理解释(分数:1.00)A.B.C. D.解析:28.国体在一国政治制度结构中居于核心位置,决定了一国的国家性质。下列选项中属于

    27、我国国体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分数:1.00)A.B. C.D.解析:29.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连续任期不得超过( )A一届 B两届C三届 D四届(分数:1.00)A.B. C.D.解析:30.不是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解决途径的是( )A与经营者协商和解B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C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D不用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直接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分数:1.00)A.B.C.D. 解析: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3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包括( )(分数:2.00)A.马克思

    28、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解析:解析 马克思主义是其中的指导思想,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科学、最先进、最严密的思想体系,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集中体现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建设者、爱国者的利益愿望,能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荣辱观则指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社会成员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准绳。32.理想是在人类

    29、实践中形成,理想信念的特征有( )(分数:2.00)A.滞后性与共同性B.时代性和阶级性 C.多样性和共同性 D.思想性与实践性 解析:33.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是对自己祖国的一份责任。下列选项中,属于爱国主义最基本内容的有( )(分数:2.00)A.热爱故土山河 B.热爱祖国的各族人民 C.热爱自己的国家 D.热爱竞技比赛解析:34.良好的心理品质有利于个人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下列选项中属于良好心理品质的有( )(分数:2.00)A.幽默 B.乐观 C.猜疑D.嫉妒解析:35.道德不是从来就有的,道德的产生有许多条件,这些条件是( )(分数:2.00)A.社会出现了剥削

    30、和压迫才产生了道德B.劳动是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C.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D.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解析:36.公共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共生活的领域还在逐渐扩大。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点有( )(分数:2.00)A.活动范围广泛 B.交往对象复杂 C.活动方式多样 D.活动结果相关 解析:37.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基本要求,包含( )(分数:2.00)A.维护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B.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 D.法律上人人平等解析:38.法律思维是按照法的原理、法律原则和立法精神,分析、解决法

    31、律问题的习惯和思想取向。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的有( )(分数:2.00)A.重证据讲程序 B.重实体轻程序C.重程序轻实体D.权利义务相统一 解析:解析 法律思维是按照法的原理、法律原则和立法精神,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和思想取向。社会主义的法律思维,主要包括权利义务相统一,重证据,讲程序三种。39.规范性文件包括( )(分数:2.00)A.法律规范 B.法律原则 C.概念 D.技术性规定 解析:40.人民法院是我国的审判机关,是我国国家机构的有机组成部分,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我国人民法院的组织体系是( )(分数:2.00)A.最高人民法院 B.地方各级人民法院 C.专门人民法

    32、院 D.监狱解析:三、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30.00)41.简述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分数:6.00)_正确答案:(理想信念的作用有如下三个方面:(1)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向导。理想信念是人生的定向机制,为人生指明奋斗的方向。(2)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动力。理想信念能给人生一种推进的力量,为人生实践提供动力和毅力,是人生的力量源泉。(3)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理想信念的支撑作用往往是在困难的时候、在严酷的考验中得到体现的。)解析:42.简述人生观的含义和基本内容。(分数:6.00)_正确答案:(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

    33、度、人生价值三方面内容。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人生价值判别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这三个方面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其中人生目的是核心,决定着其他两个方面,有什么样的人生目的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尺度。)解析:43.简述道德调节方式的基本特征。(分数:6.00)_正确答案:(1)非强制性。它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内心信念来维系。而政治和法律规范则是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强制执行的方式来调节人们的相互关系。(2)相对稳定性。它的存在比政治、法律规范的作用时间更长,范围更广。(3)范围的广泛性。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道德存在,道德具有几乎无所不在的普遍性和广

    34、泛性,它比政治、法律规范的作用要广泛得多。)解析:44.简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大意义。(分数:6.00)_正确答案:(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提出,是对新时期依法治国实践经验的科学概括,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我们党和国家法制建设理论和实践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这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重大意义。首先,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其次,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最后,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迫切需要。)解析:45.简述法律关系及其特征。(分数:6.00)_正确答案:(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在调整社会关系过程中

    35、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关系,它反映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法律关系属于社会关系,但不是一般的社会关系,它是统治阶级有目的建立的社会关系,本质上是一种意志关系。法律关系具有以下特征:首先,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其次,法律关系体现意志关系。再次,法律关系是特定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最后,法律关系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手段的社会关系,当法律关系受到破坏时,国家会动用强制力进行矫正或恢复。)解析:四、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0.00)46.试述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分数:10.00)_正确答案:(新时期爱国主义有五个基本特征:(1)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

    36、统一。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坚持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必须坚持的立场和态度。(2)爱国主义与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社会主义中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经过流血牺牲,长期艰苦奋斗建立起来的。(3)爱国主义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统一。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在这一趋势下,商品在全世界销售,资本跨国界流动,科学技术为全人类服务,公民在世界范围内流动。需要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在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最大限度地分享全球经济增长的利益的同时,保持清醒的头脑,

    37、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按照本国国情,发展自己的政治制度和民族文化。(4)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的统一。爱国主义是贯穿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都是围绕着这个核心展开的。今天,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5)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的统一。在这个时代,任何一个具有爱国情怀的人,都应该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解析:47.论述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分数:10.00)_正确答案:(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是相辅相成的。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1)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相互联系、相互补充;(2)社会主义德治与社会主义法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3)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在内容上相互衔接、相互协调,在工作上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学历类职业资格】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自考题-5-2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priceawful19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