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自考题-4-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0,分数:30.00)1.理想与空想的不同之处在于_ A.理想经过长期努力可以实现,而空想不能 B.空想即使具有超前性,也是实现不了的 C.只要信念坚定,空想照样可以实现 D.理想如果实现不了,那就是空想(分数:1.00)A.B.C.D.2.对个人理想的性质、内容以及实现有着决定性影响的是_ A.生活理想 B.职业理想 C.道德理想 D.社会理想(分数:1.00)A.B.C.D.3.我国政府的权力源于_ A.全国人大 B.农民 C.爱国者 D.人民(分数:1.00)A.B
2、.C.D.4.热爱自己的国家是爱国主义的必然_ A.政治要求 B.文化要求 C.道德要求 D.精神要求(分数:1.00)A.B.C.D.5.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_ A.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个方向、两条道路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品需求同公共品供给短缺、低效之间的矛盾(分数:1.00)A.B.C.D.6._的颁行充分体现了我们争取和平统一的最大诚意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 A.反分裂国家法 B.反垄断法 C.劳动合同法 D.物权法(分数:1.00)A.B.C.D.7.人
3、的本质属性是_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劳动属性 D.物质属性(分数:1.00)A.B.C.D.8.我们应当确立的科学的、高尚的人生目的是_ A.为人民服务 B.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奋斗 C.为祖国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而奋斗 D.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分数:1.00)A.B.C.D.9.人生的根本价值在于_ A.个人的自我实现 B.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C.个人的实践对于自身的意义 D.个人的实践对于社会和他人的意义(分数:1.00)A.B.C.D.10.一个人从社会获得尊重和满足,进而实现自我价值,必须建立在_ A.他自己的人生目的之上 B.他自己的人生态度之上 C.他自己
4、的社会价值实现之上 D.他自己的创造性活动之上(分数:1.00)A.B.C.D.11.在阶级社会中,“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这话意思是说_ A.阶级社会中的道德是有阶级性的 B.阶级社会中的道德是没有阶级性的 C.道德由经济关系决定,因而是超阶级的 D.阶级社会中所有道德都有阶级(分数:1.00)A.B.C.D.1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_ A.为人民服务 B.集体主义 C.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D.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等八荣八耻(分数:1.00)A.B
5、.C.D.13.“多少世纪以来人们就知道的、千百年来在一切行为守则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属于_ A.民法规则 B.生活习惯 C.公共秩序 D.职业道德(分数:1.00)A.B.C.D.14.乘坐车船飞机的人应当做“文明乘客”,到影剧院看电影看演出的人应当做“文明观众”,在图书馆读书读报的人应当做“文明读者”。这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应当遵守_ A.行政法规 B.职业道德 C.家庭美德 D.社会公德(分数:1.00)A.B.C.D.15.调节人们在家庭生活方面的关系和行为的道德准则称为_ A.家庭义务 B.伦理道德 C.家庭美德 D.家庭道德(分数:1.00)A.B.C.D.16.个
6、人道德品质的形成发展,根源于_ A.社会 B.家庭 C.学校 D.集体(分数:1.00)A.B.C.D.17.古人告诫人们要“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荀子劝学中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德成善,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道德的行为只有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去做,一次一次地重复去做,才能养成习惯;道德习惯的养成,需要不断地重复和强化。“习惯成自然”,最终形成自己的道德个性品质。这个方法是下列的_ A.陶冶情操法 B.积善成德法 C.慎独方法 D.内容方法(分数:1.00)A.B.C.D.18.我国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
7、原则是_ A.维护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B.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 D.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分数:1.00)A.B.C.D.19.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_ A.依法治国 B.执政为民 C.执法为民 D.公平正义(分数:1.00)A.B.C.D.20.法的核心特征是_ A.国家意志性 B.规范性 C.逻辑性 D.统一性(分数:1.00)A.B.C.D.21.下列对法律权利特点的阐述错误的是_ A.来自于法律规范的规定 B.法律权利的行使受一定的限制 C.是保障权利人实现自己利益的手段 D.与法律义务不相关,法律义务可以孤立存在(分数:1.00)A.B.C.D.22
8、.我国法的基本渊源是_ A.制定法 B.习惯法 C.判例法 D.法官法(分数:1.00)A.B.C.D.23.下列机关中无权提出行政法规议案的是_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国务院各部、委 C.国务院直属机构 D.国务院非常设机构(分数:1.00)A.B.C.D.24.实现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宪法原则的保证是_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分数:1.00)A.B.C.D.25.我国公民基本权利中的特定人不包括_ A.烈军属 B.未成年人 C.归侨 D.华侨(分数:1.00)A.B.C.D.26.行政行为根据一定的标准可以被划分为抽
9、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下列属于抽象行政行为的是_ A.行政主体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行为 B.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签订行政合同的行为 C.行政主体准予行政相对人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D.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人的财产予以强行处置的行为(分数:1.00)A.B.C.D.27._是由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A.汇票 B.本票 C.支票 D.期票(分数:1.00)A.B.C.D.28.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下列选项中,对犯罪客体说法正确的是_ A.甲盗窃了乙的手机,犯罪客体是乙的手机 B.乙将丙打成重
10、伤,犯罪客体是丙的生命健康权 C.丙将丁绑架,犯罪客体是丁 D.丁与邻居发生矛盾,点燃邻居的房屋,犯罪客体是邻居的房屋(分数:1.00)A.B.C.D.29.民事诉讼程序的当事人_方式提起诉讼。 A.可以口头或书面 B.只能以口头 C.只能以书面 D.以法院指定(分数:1.00)A.B.C.D.30.甲因打架斗殴应被行政拘留。下列选项中,有权对甲拘留的是_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工商管理机(分数:1.00)A.B.C.D.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20.00)31.根据人的社会生活领域,将理想信念大体划分为_的理想信念。 A.生活领域 B.职业领域 C
11、.道德领域 D.社会领域(分数:2.00)A.B.C.D.32.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包括_ A.团结统一 B.爱好和平 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分数:2.00)A.B.C.D.33.在人的价值关系中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作为客体人_ A.对他人和社会有一定的需要 B.具有不同于其他客体的特殊属性 C.可以对他人和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D.可以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创造出物质和精神财富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分数:2.00)A.B.C.D.34.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态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和能力。下列选项中属于道德功能的有_ A.导向功能 B
12、.激励功能 C.辩护功能 D.沟通功能(分数:2.00)A.B.C.D.35.社会公德涵盖了_的关系。 A.人与人之间 B.人与社会之间 C.人与自然之间 D.人与物之间(分数:2.00)A.B.C.D.36.婚姻与家庭的关系是_ A.婚姻是产生家庭的前提 B.家庭是婚姻缔结的结果 C.婚姻的成功体现为家庭的幸福 D.家庭的美满彰显出婚姻的意义(分数:2.00)A.B.C.D.37.法治理念是_ A.人们对法律的功能、作用和法律的实施所持有的内心信念和观念 B.指导一国法律制度设计和司法、执法、守法实践的思想基础和主导价值 C.由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法律文化和价值观所决定的 D.在社会主义条件
13、下,每个个体所形成的法治理念完全相同(分数:2.00)A.B.C.D.38.法律规范与非规范性文件的区别在于_ A.法律原则、法律概念等属于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但不属于法律规范 B.非规范性文件只针对具体的人和事,具有特定性,法律规范在适用上具有普遍性 C.法律规范只针对具体的人和事,具有特定性,非规范性文件在适用上具有普遍性 D.判决书等属于非规范性文件,不属于法律规范(分数:2.00)A.B.C.D.39.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合作形式包括_ A.吸收民主党派人士参加国家政权 B.邀请民主党派代表列席共产党的代表大会 C.通过各种座谈会、恳谈会直接听取各民主党派的意见 D.轮流执政(分数:2.0
14、0)A.B.C.D.40.我国刑法中规定了严格的量刑情节和量刑制度。其中,量刑情节主要有_等。 A.累犯 B.自首 C.立功 D.犯罪手段、对象、结果、动机(分数:2.00)A.B.C.D.三、B简答题/B(总题数:5,分数:30.00)41.大学生在确立自己的理想信念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分数:6.00)_42.弘扬和培育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有什么现实意义?(分数:6.00)_43.道德进步的主要灵魂是什么?(分数:6.00)_44.提出和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意义是什么?(分数:6.00)_45.简述我国程序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分数:6.00)_四、B论述题/B(总题
15、数:2,分数:20.00)46.试述坚持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分数:10.00)_47.联系实际论述如何通过道德修养形成良好的个人品德。(分数:10.00)_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自考题-4-1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0,分数:30.00)1.理想与空想的不同之处在于_ A.理想经过长期努力可以实现,而空想不能 B.空想即使具有超前性,也是实现不了的 C.只要信念坚定,空想照样可以实现 D.理想如果实现不了,那就是空想(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理想与空想不同之处在于理想具有变为
16、现实的可能性,是经过较长期的努力可以实现的,空想是不能实现的。答案为 A。2.对个人理想的性质、内容以及实现有着决定性影响的是_ A.生活理想 B.职业理想 C.道德理想 D.社会理想(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对个人理想的性质、内容以及实现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是社会理想,社会理想往往比个人理想更为宏大和高远,它为个人理想的形成、确定提供社会理想的背景。答案为 D。3.我国政府的权力源于_ A.全国人大 B.农民 C.爱国者 D.人民(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我国政府的权力源于人民。答案为 D。4.热爱自己的国家是爱国主义的必然_ A.政治要求 B.文化要
17、求 C.道德要求 D.精神要求(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热爱自己的国家是爱国主义的必然政治要求。答案为 A。5.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_ A.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个方向、两条道路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品需求同公共品供给短缺、低效之间的矛盾(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答案为 C。6._的颁行充分体现了我们争取和平统一的最大诚意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
18、。 A.反分裂国家法 B.反垄断法 C.劳动合同法 D.物权法(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反分裂国家法的颁行充分体现了我们争取和平统一的最大诚意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答案为 A。7.人的本质属性是_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劳动属性 D.物质属性(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答案为 B。8.我们应当确立的科学的、高尚的人生目的是_ A.为人民服务 B.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奋斗 C.为祖国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而奋斗 D.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人
19、生目的,才是科学、高尚的人生目的。答案为 A。9.人生的根本价值在于_ A.个人的自我实现 B.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C.个人的实践对于自身的意义 D.个人的实践对于社会和他人的意义(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作为人的价值中最核心的问题,人生价值就是指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他人和自身需要的满足,或对于社会、他人和自身所具有的意义。答案为 D。10.一个人从社会获得尊重和满足,进而实现自我价值,必须建立在_ A.他自己的人生目的之上 B.他自己的人生态度之上 C.他自己的社会价值实现之上 D.他自己的创造性活动之上(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一个人从社会
20、获得尊重和满足,进而实现自我价值,必须是建立在他自己的创造性活动之上的。答案为 D。11.在阶级社会中,“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这话意思是说_ A.阶级社会中的道德是有阶级性的 B.阶级社会中的道德是没有阶级性的 C.道德由经济关系决定,因而是超阶级的 D.阶级社会中所有道德都有阶级(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道德必然反映着特定阶级的利益而具有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答案为 A。1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_ A.为人民服务 B.集体主义
21、 C.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D.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等八荣八耻(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答案为 B。13.“多少世纪以来人们就知道的、千百年来在一切行为守则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属于_ A.民法规则 B.生活习惯 C.公共秩序 D.职业道德(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任何一个社会的公共生活都需要有公共秩序,即使在阶级对抗的社会里,也存在着“多少世纪以来人们就知道的、千百年来在一切行为守则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答案为 C。14.乘坐车船飞机的人应当做“文明乘客
22、”,到影剧院看电影看演出的人应当做“文明观众”,在图书馆读书读报的人应当做“文明读者”。这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应当遵守_ A.行政法规 B.职业道德 C.家庭美德 D.社会公德(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现实生活中人们都必须遵守该场所最一般的、起码的行为规范,即社会公德的基本规范。答案为 D。15.调节人们在家庭生活方面的关系和行为的道德准则称为_ A.家庭义务 B.伦理道德 C.家庭美德 D.家庭道德(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调节人们在家庭生活方面的关系和行为的道德准则是家庭美德。答案为 C。16.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发展,根源于_ A.社会 B.家
23、庭 C.学校 D.集体(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个人品德的形成发展,根源于社会。答案为 A。17.古人告诫人们要“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荀子劝学中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德成善,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道德的行为只有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去做,一次一次地重复去做,才能养成习惯;道德习惯的养成,需要不断地重复和强化。“习惯成自然”,最终形成自己的道德个性品质。这个方法是下列的_ A.陶冶情操法 B.积善成德法 C.慎独方法 D.内容方法(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强调的是积
24、善成德。即精心地护持自己的善意,精心地保持自己的善行,使其不断地积累成为个人品德。答案为 B。18.我国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是_ A.维护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B.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 D.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我国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是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答案为 B。19.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_ A.依法治国 B.执政为民 C.执法为民 D.公平正义(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依法治国。答案为 A。20.法的核心特征是_ A.国家意志性 B.
25、规范性 C.逻辑性 D.统一性(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法所反映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统治阶级的意志通过国家意志表现出来。没有国家,就没有法律。法的国家意志性,是法的核心特征。答案为 A。21.下列对法律权利特点的阐述错误的是_ A.来自于法律规范的规定 B.法律权利的行使受一定的限制 C.是保障权利人实现自己利益的手段 D.与法律义务不相关,法律义务可以孤立存在(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法律权利的特点是:来自于法律规范的规定;是保障权利人实现自己利益的手段;与义务相关联,义务不能孤立存在。答案为 D。22.我国法的基本渊源是_ A.制定法 B.习惯法
26、C.判例法 D.法官法(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我国法的基本渊源是制定法。答案为 A。23.下列机关中无权提出行政法规议案的是_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国务院各部、委 C.国务院直属机构 D.国务院非常设机构(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享有提案权的机关有:国务院各部、委;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务院的办事机构;国务院由部、委归口管理的国家局;国务院非常设机构。答案为 A。24.实现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宪法原则的保证是_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27、 实现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宪法原则的保证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答案为 A。25.我国公民基本权利中的特定人不包括_ A.烈军属 B.未成年人 C.归侨 D.华侨(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特定人是指包括妇女、母亲、儿童、老人、离退休人员、烈军属、华侨、归侨和侨眷在内的人员。答案为 B。26.行政行为根据一定的标准可以被划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下列属于抽象行政行为的是_ A.行政主体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行为 B.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签订行政合同的行为 C.行政主体准予行政相对人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D.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人的财产予以强行处置的行为(分数:1.00)A
28、. B.C.D.解析:解析 行政机关依法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行为是抽象行政行为。答案为 A。27._是由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A.汇票 B.本票 C.支票 D.期票(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汇票是由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答案为 A。28.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下列选项中,对犯罪客体说法正确的是_ A.甲盗窃了乙的手机,犯罪客体是乙的手机 B.乙将丙打成重伤,犯罪客体是丙的生命健康权 C.丙将丁绑架,犯罪客
29、体是丁 D.丁与邻居发生矛盾,点燃邻居的房屋,犯罪客体是邻居的房屋(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乙将丙打成重伤,丙的生命健康权受到侵害,即犯罪客体为丙的生命健康权。答案为 B。29.民事诉讼程序的当事人_方式提起诉讼。 A.可以口头或书面 B.只能以口头 C.只能以书面 D.以法院指定(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民事诉讼当事人可以口头或书面方式提起诉讼。答案为 A。30.甲因打架斗殴应被行政拘留。下列选项中,有权对甲拘留的是_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工商管理机(分数:1.00)
30、A.B.C. D.解析:解析 拘留亦称刑事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下,对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打架属于刑事拘留,公安机关有权执行。答案为 C。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20.00)31.根据人的社会生活领域,将理想信念大体划分为_的理想信念。 A.生活领域 B.职业领域 C.道德领域 D.社会领域(分数:2.00)A. B. C. D. 解析:解析 根据人的社会生活的领域将理想信念分为生活领域的理想信念、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道德领域的理想信念和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答案为 ABCD。32.中华民
31、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包括_ A.团结统一 B.爱好和平 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分数:2.00)A. B. C. D. 解析:解析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答案为 ABCD。33.在人的价值关系中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作为客体人_ A.对他人和社会有一定的需要 B.具有不同于其他客体的特殊属性 C.可以对他人和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D.可以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创造出物质和精神财富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分数:2.00)A.B. C. D. 解析:解析 人作为客体具有不同于其他客体的特殊
32、属性,即人是自觉的、有能动性的客体。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创造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对他人和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答案为 BCD。34.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态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和能力。下列选项中属于道德功能的有_ A.导向功能 B.激励功能 C.辩护功能 D.沟通功能(分数:2.00)A. B. C. D. 解析:解析 道德有多方面的功能,如调节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评价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等。答案为 ABCD。35.社会公德涵盖了_的关系。 A.人与人之间 B.人与社会之间 C.人与自然之间 D.人与物之间(分数
33、:2.00)A. B. C. D.解析:解析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答案为 ABC。36.婚姻与家庭的关系是_ A.婚姻是产生家庭的前提 B.家庭是婚姻缔结的结果 C.婚姻的成功体现为家庭的幸福 D.家庭的美满彰显出婚姻的意义(分数:2.00)A. B. C. D. 解析:解析 婚姻是产生家庭的前提,家庭是婚姻缔结的结果;婚姻的成功体现为家庭的幸福,家庭的美满又彰显出婚姻的意义。答案为 ABCD。37.法治理念是_ A.人们对法律的功能、作用和法律的实施所持有的内心信念和观念 B.指导一国法律制度设计和司法、执法、守法实践的思想基础和
34、主导价值 C.由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法律文化和价值观所决定的 D.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每个个体所形成的法治理念完全相同(分数:2.00)A. B. C. D.解析:解析 法治理念是人们对法律的功能、作用和法律的实施所持有的内心信念和观念,是指导一国法律制度设计和司法、执法、守法实践的思想基础和主导价值。一定的法治理念是由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法律文化和价值观所决定的。答案为 ABC。38.法律规范与非规范性文件的区别在于_ A.法律原则、法律概念等属于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但不属于法律规范 B.非规范性文件只针对具体的人和事,具有特定性,法律规范在适用上具有普遍性 C.法律规范只针对具体的人和事,具有
35、特定性,非规范性文件在适用上具有普遍性 D.判决书等属于非规范性文件,不属于法律规范(分数:2.00)A.B. C.D. 解析:解析 非规范性文件是法律规范适用于社会关系所产生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如起诉书、判决书、裁决书、结婚证、委托书等,非规范性文件只针对具体的人和事,具有特定性;而法律规范在适用上具有普遍性。答案为 BD。39.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合作形式包括_ A.吸收民主党派人士参加国家政权 B.邀请民主党派代表列席共产党的代表大会 C.通过各种座谈会、恳谈会直接听取各民主党派的意见 D.轮流执政(分数:2.00)A. B. C. D.解析:解析 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合作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36、,如吸收民主党派人士参加国家政权,邀请民主党派代表列席共产党的代表大会,通过各种座谈会、恳谈会直接听取各民主党派的意见等等。答案为ABC。40.我国刑法中规定了严格的量刑情节和量刑制度。其中,量刑情节主要有_等。 A.累犯 B.自首 C.立功 D.犯罪手段、对象、结果、动机(分数:2.00)A. B. C. D. 解析:解析 量刑情节主要有累犯、自首、立功、犯罪手段、对象、结果、动机等。答案为 ABCD。三、B简答题/B(总题数:5,分数:30.00)41.大学生在确立自己的理想信念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分数:6.00)_正确答案:(1)把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结合起来。失去信念的理想是虚幻
37、的,失去理想的信念是空泛的。(2)把个人的理想信念与社会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个人总是存在于一定社会之中的,当代中国的大学生在确立自己的理想信念时,不能脱离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3)学会对不同的理想信念进行辨别和选择。在社会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思想影响,特别是现代社会中,多种价值观并存,良莠不齐,都在影响人的心灵,这些价值观念往往都以理想信念的面目出现,但它们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别,不仅在境界的高低、眼界的宽窄等方面有所不同,而且在是非之别、正邪之辨上也不相同。)解析:42.弘扬和培育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有什么现实意义?(分数:6.00)_正确答案:(弘扬和培育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
38、精神,有利于他们树立与时俱进的改革意识,科学、有效地解决阻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机和活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更快地发展;有利于他们形成积极进取的创新意识,抓住对我国经济、科技、国防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作用的重大课题,努力在关键生产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掌握核心技术和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保证中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解析:43.道德进步的主要灵魂是什么?(分数:6.00)_正确答案:(人类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有:道德对社会和谐及个人精神完善的促进作用不断增长,道德在社会生活中作用的范围不断扩大;道德的
39、认识论内容不断加深;道德调节的方法也不断完善。)解析:44.提出和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意义是什么?(分数:6.00)_正确答案:(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要求。(2)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对公民道德要求的高度概括。(3)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有利于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解析:45.简述我国程序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分数:6.00)_正确答案:(1)行政诉讼法律制度。行政诉讼法律制度是规定人民法院和当事人在行政诉讼活动中所应遵循的程序制度的总称。 (2)民事诉讼法律制度。民事诉讼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人民法院与诉讼参与人的各种民事诉讼活动和诉讼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合议制度、回避制度
40、和公开审判制度是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 (3)刑事诉讼法律制度。刑事诉讼法律制度,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诉讼管辖、诉讼参与人、诉讼强制措施、诉讼程序等。 (4)仲裁法律制度。仲裁是发生争议的双方当事人,根据其在争议发生前或者发生后所达成的协议,自愿将争议提交中立的第三者居中评断是非并作出裁决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式。仲裁法律制度是调整在仲裁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5)调解法律制度。调解是指发生纠纷的当事人在第三者的主持下,互相协商、互谅互让,依法自愿达成协议,使纠纷得以解决的一种活动。我国的调解制度包括人民调解、行政调解
41、、司法调解。)解析:四、B论述题/B(总题数:2,分数:20.00)46.试述坚持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分数:10.00)_正确答案:(坚持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必须坚持的立场和态度。 (1)社会主义是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用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 (2)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结果。中国的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3)实践证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解析:47.联系实际论述如何通过道德修养形成良好的个人品德。(分数:10.00)_正确答案:(1)个人品德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