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自考题-14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不是从天而降,而是_(分数:1.00)A.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B.人们头脑中构造出来的C.能为社会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构想D.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体现2.解决人生目的和奋斗目标的问题,最根本的是要靠_(分数:1.00)A.努力学习B.理想信念C.敢问敢干D.社会关系3.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凝聚的核心是_(分数:1.00)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中国共产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国务院4.爱国主义的
2、必然政治要求是_(分数:1.00)A.热爱自己的国家B.热爱自己的骨肉同胞C.热爱祖国的锦绣山河D.热爱祖国的灿烂文化5.实践证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_(分数:1.00)A.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B.开辟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健康发展的新局面C.开辟了爱国主义统一战线,形成了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D.开辟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了各族人民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6.当代中国人实现爱国之志、成长为真正爱国者的必由之路是_(分数:1.00)A.接触和体验国外的社会环境B.拒绝接受其他民族、其他国家的先进东西C.投身于发展中
3、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D.倡导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一切领域都与西方接轨7.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生观中_(分数:1.00)A.人生态度的重要内容B.人生价值的重要内容C.人生目的的重要内容D.人生理想的重要内容8.决定人们在实现人生目的过程中如何正确地面对现实,战胜各种暂时的困难和挫折的因素是_(分数:1.00)A.人生目的B.人生价值C.人生态度D.人生道路9.衡量人生的社会价值的首要标准是_(分数:1.00)A.树立什么样的人生目的B.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C.以什么样的人生态度指引人生道路D.个体从社会和他人那里得到的尊重和满足1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4、。”要体谅他人,遇事多为别人着想,即便别人冒犯了自己,也不要斤斤计较,以免因小失大,伤害互相之间的感情。这表达了在人际交往中要获得和发展友谊应当做到_(分数:1.00)A.学会宽容,善于原谅B.恬退隐忍,委曲求全C.利益至上,毫发必争D.提高警惕,谨慎择友11.道德调节的目标是_(分数:1.00)A.使人们的行为逐步从“实然”向“应然”转化B.使人们的行为逐步从“应然”向“实然”转化C.实现人的理性D.塑造完美的道德人格1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_(分数:1.00)A.追求真理B.集体主义C.与人为善D.为人民服务13.乘车、登机、坐船时主动购票、自觉排队;出行时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
5、;游览观光、购物、提款时按先后顺序,不插队等。这是社会公德中_(分数:1.00)A.文明礼貌的要求B.爱护公物的要求C.助人为乐的要求D.保护环境的要求14.国家公务员履行公务应遵纪守法,照章办事,不论远近亲疏都一视同仁。这是_(分数:1.00)A.助人为乐的社会公德的要求B.办事公道的职业道德的要求C.尊老爱幼的家庭美德的要求D.完善自我的人际吸引的要求15.个人的道德品质是_(分数:1.00)A.一定社会或阶级对人们的行为提出的基本要求和准则B.一个人在长期的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心理特征C.一个人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自愿选择的有利于他人或社会的行为D.一个人在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
6、的偶尔的内心状态心理特征16.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是_(分数:1.00)A.勤于实践,加强道德行为训练B.省察克治C.认真学习,提高道德认识D.慎独自律17.精心地保持自己的善意,精心地保持自己的善行,使其不断地积累成为个人品德这种修养方法是_(分数:1.00)A.学思明理B.积善成德C.闭门造车D.坐而论道18.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_(分数:1.00)A.执法为民B.有法必依C.违法必究D.党的领导19.按照法的原理、法律原则和立法精神,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和思想取向。这是指_(分数:1.00)A.法治概念B.法律思维C.法制观念D.法治理念20.法的评价作用是他人通过法对_
7、施加的影响。(分数:1.00)A.每一个主体B.某个主体C.违法犯罪者D.社会21.一般使用“不准”、“不得”等形式表达权利义务的规范,属于_(分数:1.00)A.授权性规范B.禁止性规范C.任意性规范D.制裁性规范22.在我国,下列法律中与宪法不相关的是_(分数:1.00)A.立法法B.公务员法C.民族区域自治法D.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23.下列选项不属于合法行为的是_(分数:1.00)A.禁令的遵守B.积极义务的履行C.正当权利的行使D.小偷小摸行为24.人民民主专政的核心是_(分数:1.00)A.坚持工人阶级对国家的领导权B.坚持工农联盟的阶级基础C.坚持爱国统一战线D.坚持政治协商25
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下列机关中,有权解释宪法的机关是_(分数:1.00)A.最高人民法院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26.我国公务员法规定,新录用的公务员试用期为_(分数:1.00)A.3 个月B.1 年C.6 个月D.1 个月27.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_(分数:1.00)A.始于 10 周岁,终于死亡B.始于 6 周岁,终于 60 周岁C.始于 18 周岁,终于 65 周岁D.始于出生,终于死亡2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刑法基本原则的是_(分数:1.00)A.类推原则B.罪刑法定原则C.罪刑相适应原则
9、D.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29.一般的民事诉讼_(分数:1.00)A.由被告住所地的法院管辖,即“原告就被告”B.由原告住所地的法院管辖,即“被告就原告”C.由原告或被告住所地的法院管辖D.由上一级法院指定管辖30.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缴纳保证金,以保证不逃避和妨碍侦查、起诉、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方法是_(分数:1.00)A.拘传B.取保候审C.监视居住D.拘留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31.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是一种健全的信仰,表现在_(分数:2.00)A.它来源于人们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B.它符合人性的根基和社会的发展要求
10、C.它始终保持一种稳健济世的态度D.它诉诸人的健全理智和常态社会生活32.在当代中国,每个爱国者都应遵循的最高政治准则是_(分数:2.00)A.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B.全面执行党的基本路线C.从爱国主义走向共产主义D.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33.人生的自我价值,是指_(分数:2.00)A.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B.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C.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D.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34.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其原因在于_(分数:2.00)A.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提供道德价值导向
11、B.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保证和促进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C.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经济优势的发挥离不开社会主义道德的积极作用D.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催生了市场经济35.爱情的基本特征有_(分数:2.00)A.平等互爱性B.纯洁严肃性C.专一排他性D.强烈持久性36.爱情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是人类高度文明的体现”。下列有关爱情基本特征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分数:2.00)A.爱情只是出于异性吸引的一种感情冲动B.爱情是男女双方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的选择C.爱情是男女双方彼此用自己的生活对对方的生活作出的完全承诺D.爱情是一个男子和一个女子之间互相爱慕的关系,容不得第三者插足37.关于党的领
12、导与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的正确表述是_(分数:2.00)A.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在根本上是一致的B.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C.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民主法制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D.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将法律所确定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落到实处38.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是_(分数:2.00)A.紧密相联,不可分割B.相互平行,没有联系C.没有无权利的义务D.没有无义务的权利39.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_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分数:2.00)A.自治区B.自治州C.自治县D.自治乡40.下列属于领导职务的有_(分数:2.00)A.县处级副职B.乡科级正职C.乡科级副职D
13、.主任科员三、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30.00)41.为什么说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爱国主义并没有也不会过时? (分数:6.00)_42.简述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分数:6.00)_43.简述如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分数:6.00)_44.简述道德修养的含义。 (分数:6.00)_45.简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 (分数:6.00)_四、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0.00)46.为什么说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是历史上最高类型的爱国主义? (分数:10.00)_47.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关系。 (分数:10.00)_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自考题-14 答案
14、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不是从天而降,而是_(分数:1.00)A.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 B.人们头脑中构造出来的C.能为社会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构想D.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体现解析:解析 理想是反映着现实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本身包含着现实的要素。答案为 A。2.解决人生目的和奋斗目标的问题,最根本的是要靠_(分数:1.00)A.努力学习B.理想信念 C.敢问敢干D.社会关系解析:解析 解决人生目的和奋斗目标的问题,最根本的是要靠理想信念。答案
15、为 B。3.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凝聚的核心是_(分数:1.00)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中国共产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国务院解析:解析 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凝聚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答案为 B。4.爱国主义的必然政治要求是_(分数:1.00)A.热爱自己的国家 B.热爱自己的骨肉同胞C.热爱祖国的锦绣山河D.热爱祖国的灿烂文化解析:解析 爱国主义的必然政治要求是热爱自己的国家。答案为 A。5.实践证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_(分数:1.00)A.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开辟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健康发展的新
16、局面C.开辟了爱国主义统一战线,形成了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D.开辟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了各族人民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解析:解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答案为 A。6.当代中国人实现爱国之志、成长为真正爱国者的必由之路是_(分数:1.00)A.接触和体验国外的社会环境B.拒绝接受其他民族、其他国家的先进东西C.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D.倡导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一切领域都与西方接轨解析:解析 当代大学生实现爱国之志,成长为真正爱国者的必由之路是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答
17、案为 C。7.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生观中_(分数:1.00)A.人生态度的重要内容B.人生价值的重要内容C.人生目的的重要内容 D.人生理想的重要内容解析:解析 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生观中人生目的的重要内容。答案为 C。8.决定人们在实现人生目的过程中如何正确地面对现实,战胜各种暂时的困难和挫折的因素是_(分数:1.00)A.人生目的B.人生价值C.人生态度 D.人生道路解析:解析 人生态度决定如何正确地面对现实,战胜各种暂时的困难和挫折,为实现人生目的开辟道路。答案为 C。9.衡量人生的社会价值的首要标准是_(分数:1.00)A.
18、树立什么样的人生目的B.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C.以什么样的人生态度指引人生道路D.个体从社会和他人那里得到的尊重和满足解析:解析 人生的社会价值中,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第一位的。答案为 B。1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要体谅他人,遇事多为别人着想,即便别人冒犯了自己,也不要斤斤计较,以免因小失大,伤害互相之间的感情。这表达了在人际交往中要获得和发展友谊应当做到_(分数:1.00)A.学会宽容,善于原谅 B.恬退隐忍,委曲求全C.利益至上,毫发必争D.提高警惕,谨慎择友解析:解析 在人际交往中,由于性格、经历、文化、修养等个性差异的存在,产生矛盾是难以避免的,这就要求遵循宽容的原则,严
19、于律己,宽以待人,求同存异,互相包容。答案为 A。11.道德调节的目标是_(分数:1.00)A.使人们的行为逐步从“实然”向“应然”转化 B.使人们的行为逐步从“应然”向“实然”转化C.实现人的理性D.塑造完美的道德人格解析:解析 道德调节的目标是使人们的行为逐步从“实然”向“应然”转化。答案为 A。1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_(分数:1.00)A.追求真理B.集体主义C.与人为善D.为人民服务 解析:解析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答案为 D。13.乘车、登机、坐船时主动购票、自觉排队;出行时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游览观光、购物、提款
20、时按先后顺序,不插队等。这是社会公德中_(分数:1.00)A.文明礼貌的要求 B.爱护公物的要求C.助人为乐的要求D.保护环境的要求解析:解析 在公共场所,文明礼貌要求遵守公共规则,维护公共秩序,如乘车登机坐船应主动购票,自觉排队;出行应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答案为 A。14.国家公务员履行公务应遵纪守法,照章办事,不论远近亲疏都一视同仁。这是_(分数:1.00)A.助人为乐的社会公德的要求B.办事公道的职业道德的要求 C.尊老爱幼的家庭美德的要求D.完善自我的人际吸引的要求解析:解析 从业人员对待职业服务对象的态度,不能有亲疏、贵贱之分,不论是领导还是群众、是熟人朋友还是陌生人、是强者
21、还是弱者,都应一视同仁,遵章办事,周到服务,这是办事公道的职业道德的要求。答案为 B。15.个人的道德品质是_(分数:1.00)A.一定社会或阶级对人们的行为提出的基本要求和准则B.一个人在长期的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心理特征 C.一个人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自愿选择的有利于他人或社会的行为D.一个人在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偶尔的内心状态心理特征解析:解析 个人品德是一个人在进行长期的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心理特征。答案为B。16.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是_(分数:1.00)A.勤于实践,加强道德行为训练 B.省察克治C.认真学习,提高道德认识D.慎独自律解析:解析 勤于实践,加强
22、道德行为训练。勤于道德实践,不断重复和强化道德行为,以养成道德习惯,是进行道德修养、锤炼个人品德的根本途径。答案为 A。17.精心地保持自己的善意,精心地保持自己的善行,使其不断地积累成为个人品德这种修养方法是_(分数:1.00)A.学思明理B.积善成德 C.闭门造车D.坐而论道解析:解析 精心地护持自己的善意,精心地保持自己的善行,使其不断地积累成为个人品德是积善成德修养方法。答案为 B。18.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_(分数:1.00)A.执法为民B.有法必依C.违法必究D.党的领导 解析:解析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23、。答案为 D。19.按照法的原理、法律原则和立法精神,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和思想取向。这是指_(分数:1.00)A.法治概念B.法律思维 C.法制观念D.法治理念解析:解析 按照法的原理、法律原则和立法精神,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和思想取向是法律思维。答案为 B。20.法的评价作用是他人通过法对_施加的影响。(分数:1.00)A.每一个主体B.某个主体 C.违法犯罪者D.社会解析:解析 法的评价作用是他人通过法对某个主体施加的影响,而不是对每个主体行为的指导。答案为 B。21.一般使用“不准”、“不得”等形式表达权利义务的规范,属于_(分数:1.00)A.授权性规范B.禁止性规范 C.任
24、意性规范D.制裁性规范解析:解析 一般使用“禁止”、“不准”、“不得”、“制止”、“不允许”等字样属于禁止性规范。答案为 B。22.在我国,下列法律中与宪法不相关的是_(分数:1.00)A.立法法B.公务员法 C.民族区域自治法D.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解析:解析 在我国,下列法律属于与宪法相关的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立法法、民族区域自治法、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等。答案为 B。23.下列选项不属于合法行为的是_(分数:1.00)A.禁令的遵守B.积极义务的履行C.正当权利的行使D.小偷小摸行为 解析:解析 合法行为表现为禁令的遵守、积极义务的履行、正当权利的行使等。答案为 D。24.人民
25、民主专政的核心是_(分数:1.00)A.坚持工人阶级对国家的领导权 B.坚持工农联盟的阶级基础C.坚持爱国统一战线D.坚持政治协商解析:解析 坚持工人阶级对国家的领导权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核心。答案为 A。2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下列机关中,有权解释宪法的机关是_(分数:1.00)A.最高人民法院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解析:解析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职能包括行使国家立法权、选举决定和罢免国家机关领导人、决定国家重大事项、监督其他国家机关的工作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解释宪法。答案为 C。26.我国公务员法
26、规定,新录用的公务员试用期为_(分数:1.00)A.3 个月B.1 年 C.6 个月D.1 个月解析:解析 新录用的公务员试用期为 1 年。答案为 B。27.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_(分数:1.00)A.始于 10 周岁,终于死亡B.始于 6 周岁,终于 60 周岁C.始于 18 周岁,终于 65 周岁D.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解析:解析 自然人是基于自然规律出生而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人。自然人出生即取得民事权利能力,这是自然人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答案为 D。2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刑法基本原则的是_(分数:1.00)A.类推原则 B.罪刑法定原则C.罪刑相适
27、应原则D.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解析:解析 我国刑法明文规定了三个基本原则:罪刑法定原则;刑法适用一律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答案为 A。29.一般的民事诉讼_(分数:1.00)A.由被告住所地的法院管辖,即“原告就被告” B.由原告住所地的法院管辖,即“被告就原告”C.由原告或被告住所地的法院管辖D.由上一级法院指定管辖解析:解析 一般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的法院管辖,即“原告就被告”。答案为 A。30.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缴纳保证金,以保证不逃避和妨碍侦查、起诉、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方法是_(分数:1.00)A.拘传B.取保候审 C.监
28、视居住D.拘留解析:解析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缴纳保证金,以保证不逃避和妨碍侦查、起诉、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方法是取保候审。答案为 B。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31.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是一种健全的信仰,表现在_(分数:2.00)A.它来源于人们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 B.它符合人性的根基和社会的发展要求 C.它始终保持一种稳健济世的态度 D.它诉诸人的健全理智和常态社会生活 解析:解析 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是一种健全的信仰,它来源于人们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符合人性的根基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始终保持一种稳健济世的态度,诉诸人的健
29、全理智和常态社会生活。答案为ABCD。32.在当代中国,每个爱国者都应遵循的最高政治准则是_(分数:2.00)A.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B.全面执行党的基本路线 C.从爱国主义走向共产主义D.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解析:解析 每个大学生和爱国者都应当遵循的政治准则是要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全面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答案为 BD。33.人生的自我价值,是指_(分数:2.00)A.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B.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C.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 D.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解析:解析 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生存
30、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答案为 CD。34.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其原因在于_(分数:2.00)A.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提供道德价值导向 B.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保证和促进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 C.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经济优势的发挥离不开社会主义道德的积极作用 D.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催生了市场经济解析:解析 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当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经济优势的发挥离不开社会主义道德的积极
31、作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提供道德价值导向。答案为 ABC。35.爱情的基本特征有_(分数:2.00)A.平等互爱性 B.纯洁严肃性 C.专一排他性 D.强烈持久性 解析:解析 爱情基本特征包括:平等互爱性,专一排他性,强烈持久性,纯洁严肃性。答案为 ABCD。36.爱情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是人类高度文明的体现”。下列有关爱情基本特征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分数:2.00)A.爱情只是出于异性吸引的一种感情冲动B.爱情是男女双方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的选择 C.爱情是男女双方彼此用自己的生活对对方的生活作出的完全承诺 D.爱情是一个男子和一个女子之间互相爱慕的关系,容不得第
32、三者插足 解析:解析 爱情是一个男子和一个女子之间相互爱慕的关系,容不得第三者插足。爱情就是双方彼此用自己的生活对对方的生活作出完全承诺的决定,终生对爱侣承担责任。爱情是男女双方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的、基于一定的客观现实基础上的自主选择。答案为 BCD。37.关于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的正确表述是_(分数:2.00)A.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B.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C.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民主法制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D.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将法律所确定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落到实处 解析:解析 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中国共产党领
33、导人民制定并实施宪法和法律,它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实践中,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民主法制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保证国家法律的统一实施,从而将法律所确定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落到实处。答案为 ABCD。38.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是_(分数:2.00)A.紧密相联,不可分割 B.相互平行,没有联系C.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D.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解析:解析 法律权力是行政机构或其授权的单位依法所享有的职权。在行政法律关系和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中,一般体现为权力和义务。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紧密相联,不可分割,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答案为 ACD。39.民族
34、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_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分数:2.00)A.自治区 B.自治州 C.自治县 D.自治乡解析:解析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答案为ABC。40.下列属于领导职务的有_(分数:2.00)A.县处级副职 B.乡科级正职 C.乡科级副职 D.主任科员解析:解析 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答案为 ABC。三、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30.00)41.为什么说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爱国主义并没有也不会过时? (分数:6.0
35、0)_正确答案:()解析: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民族国家的界限不但没有消亡,反而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更加凸显出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坚持自己的主权和利益,才能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最终摆脱落后与依附的境遇。同样地,也只有把国家的主权、安全始终放在第一位,才能防止西方国家利用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的优势,通过政治观、价值观、文化观和生活方式的渗透,把发展中国家纳入西方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轨道。42.简述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精辟地概括和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其基本含义有:
36、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43.简述如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具体落实到每个社会成员,就是要努力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知荣知耻,树立起强烈的荣辱意识或荣辱心。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分清荣耻,掌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这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塑造人格美的重要前提。树立社会
37、主义荣辱观贵在践行,要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践行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中心环节。44.简述道德修养的含义。 (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道德修养是个体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活动。这是一个把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人品德的自我努力、自我完善的过程,因此,又可称为个人品德修养。45.简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 (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其深刻内涵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
38、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四、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0.00)46.为什么说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是历史上最高类型的爱国主义?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1)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它随着历史条件和历史阶段的变化而发展变化。当代中国的爱国主义,既承接了历史上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
39、良传统,又吸纳了新时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任务;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与以往的爱国主义相比,它必然带有一些自己的时代特征。 (2)新时期的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是完全统一的。社会主义是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用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制度,是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新时期的爱国主义者拥护中国共产党具有深刻的内在一致性。社会主义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建立起来的。中国共产
40、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国家繁荣昌盛和人民共同富裕而奋斗的历史。在当代中国,没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代替中国共产党。没有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必然四分五裂,一事无成,爱国主义所渴求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根本不可能实现。 (4)新时期的爱国主义与参与经济全球化是统一的。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的界限不但没有消亡,反而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更加凸显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坚持自己的主权和利益,才能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最终摆脱落后与依附的境遇。 (5)新时期的爱国主义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统一的。这个民族精神,植根
41、于华夏大地,是中华民族生命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时代精神,在激励中华民族奋发图强、振兴祖国的强大精神动力。47.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关系。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着内在联系,它们是阶段性理想与最终理想的关系。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一理想是迈向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一个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未来的必由之路。 (2)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仍有其现实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共产主义理想指明前进方向。离开了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是什么就说不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没有离开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没有离开共产主义的大方向。 (3)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更应该科学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在追求崇高理想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