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历类职业资格】心理学自考题-25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74900       资源大小:58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历类职业资格】心理学自考题-25及答案解析.doc

    1、心理学自考题-25 及答案解析(总分:10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部分 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当学习中遇到困难或环境中出现种种干扰学习的因素时,学生会通过意志的努力,使注意力坚持在要学习的东西上。这种注意叫_(分数:2.00)A.不随意注意B.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D.选择性注意2.年老睡眠减少而产生睡眠不足的感觉,这种失眠现象属于_(分数:2.00)A.情境性失眠B.假性失眠C.失律性失眠D.药物性失眠3.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用 的大小来说明的。_(分数:2.00)A.感受性B.感觉阈限C.感觉通道D.心理信息量4.电影开映后,走进电影院起初什么也看

    2、不清,等一段时间后慢慢能看清了,这种现象叫视觉的_(分数:2.00)A.明适应B.暗适应C.感受性D.恒常性5.根据知觉所反应的事物的主观特性,可以划分为几种复杂的知觉,它们是深度知觉、时间知觉和_(分数:2.00)A.社会知觉B.运动知觉C.颜色知觉D.形状知觉6.“一见钟情”所描述的是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_(分数:2.00)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社会刻板D.晕轮效应7.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储存形式主要是_(分数:2.00)A.视觉代码B.语义代码C.图式D.声音代码8.长时记忆中的信息遗忘主要是由干扰造成的,被干扰所破坏的主要是_(分数:2.00)A.编码能:B.存储能力C.提取能

    3、力D.保持能力9.思维的主要特征不包括_(分数:2.00)A.直观性B.间接性C.概括性D.与语言有密切关系10.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分为三套测验,不包括_(分数:2.00)A.言语创造思维测验B.图画创造思维测验C.声音和词的创造思维测验D.操作能力的创造思维测验11.提出智力多因素论,并认为智力由 7 种基本心理能力构成,并且各基本能力之间彼此独立的心理学家是_(分数:2.00)A.斯皮尔曼B.卡特尔C.瑟斯顿D.吉尔福特12.下列属于团体智力测验的是_(分数:2.00)A.比内西蒙智力测验B.韦克斯勒智力量表C.斯坦福比内测验D.瑞文标准推理测验13.根据动机产生的源泉不同,可以将动机区

    4、分为_(分数:2.00)A.生理动机和社会性动机B.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C.主导动机和从属动机D.交往动机和成长动机14.将情绪划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状态,划分的主要依据是_(分数:2.00)A.强度、速度、紧张度、持续性B.需要、动机、社会性、感染性C.时间、信念、外显性、敏感性D.动机、时间、内隐性、感染性15.心理过程不包括_(分数:2.00)A.认知过程B.情绪情感过程C.操作过程D.意志过程16.运动员为了追求更高、更强的目标,敢于冒险,勇于向自己的生理极限挑战,不断地刷新成绩,这种人格类型属于_(分数:2.00)A.智力 T+型B.智力 T-型C.体格 T+型D.体格 T-型17

    5、.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的任务时偏少的现象,它一般发生在多个个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合作,自己的工作成绩又不能单独计算的情况下。这被称为_(分数:2.00)A.社会助长B.社会惰化C.社会干扰D.去个体化18.在群体中,个体有时会丧失自己的个人意识和理解评价感,自制力变得极低,往往不由自主地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破坏性的行动中去,这种现象叫_(分数:2.00)A.社会惰化B.从众C.去个体化D.服从19.个体遇到挫折时,把自己的不当、失误转嫁到他人身上,或把自己不能接受的欲望归结为他人的。这种心理防御机制称为_(分数:

    6、2.00)A.压抑B.投射C.反向D.转移20.儿童期的社会性发展的内容不包括_(分数:2.00)A.依恋关系的形成与类型B.性别社会化C.道德判断的发展D.个性发展二、第部分 非选择题(总题数:4,分数:12.00)21.感觉 (分数:3.00)_22.社会刻板印象 (分数:3.00)_23.智力 (分数:3.00)_24.心理防御机制 (分数:3.00)_三、简答题(总题数:6,分数:30.00)25.简述知觉组织的格式塔原则。 (分数:5.00)_26.简述布鲁纳用人工概念方法研究概念的形成过程。 (分数:5.00)_27.如何理解智力的个体差异? (分数:5.00)_28.简述智力发展

    7、的特征。 (分数:5.00)_29.什么是内容效度? (分数:5.00)_30.简述人际沟通的类型。 (分数:5.00)_四、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26.00)下面的说法反映了哪些心理现象?(分数:8.00)(1).北方人直爽,南方人精明。(分数:4.00)_(2).一美遮百丑。(分数:4.00)_31.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分数:8.00)_32.结合个人生活经历,说明如何克服焦虑? (分数:10.00)_心理学自考题-25 答案解析(总分:10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部分 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当学习中遇到困难或环境中出现种种干扰学习的因素时

    8、,学生会通过意志的努力,使注意力坚持在要学习的东西上。这种注意叫_(分数:2.00)A.不随意注意B.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D.选择性注意解析:考点 注意的种类 解析 当学习中遇到困难或环境中出现种种干扰学习的因素时,学生会通过意志的努力,使注意力坚持在要学习的东西上。这种注意叫随意注意。2.年老睡眠减少而产生睡眠不足的感觉,这种失眠现象属于_(分数:2.00)A.情境性失眠B.假性失眠 C.失律性失眠D.药物性失眠解析:考点 失眠的种类 解析 按照失眠的原因,可以把失眠划分为四类:情境性失眠、假性失眠、失律性失眠以及药物性失眠。年老睡眠减少而产生睡眠不足的感觉,这种失眠现象属于假性失眠。3

    9、.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用 的大小来说明的。_(分数:2.00)A.感受性 B.感觉阈限C.感觉通道D.心理信息量解析:考点 感受性的相关知识 解析 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用感受性的大小来说明的。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不同的人对刺激的感受性是不同的。4.电影开映后,走进电影院起初什么也看不清,等一段时间后慢慢能看清了,这种现象叫视觉的_(分数:2.00)A.明适应B.暗适应 C.感受性D.恒常性解析:考点 视觉的暗适应 解析 从亮处到暗处,人眼开始看不见周同东西,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区分出物体,人眼这种感受性逐渐增高的过程叫暗适应。电影开映后,走进电影院起初什么也看不清,等一

    10、段时间后慢慢能看清了,这种现象属于视觉的暗适应。5.根据知觉所反应的事物的主观特性,可以划分为几种复杂的知觉,它们是深度知觉、时间知觉和_(分数:2.00)A.社会知觉B.运动知觉C.颜色知觉D.形状知觉 解析:考点 几种复杂的知觉 解析 根据知觉所反应的事物的主观特性,可以划分为几种复杂的知觉,它们是深度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6.“一见钟情”所描述的是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_(分数:2.00)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C.社会刻板D.晕轮效应解析:考点 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几种效应 解析 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几种效应有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晕轮效应以及社会刻板效应。首因效应指的

    11、是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一见钟情”所描述的是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首因效应。7.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储存形式主要是_(分数:2.00)A.视觉代码B.语义代码C.图式D.声音代码 解析:考点 短时记忆的编码形式 解析 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储存形式主要是声音代码。康拉德的经典型研究是一个最好的证明,他指出,即使刺激以无声的视觉形式呈现,短时记忆的信息代码仍然具有听觉的性质。8.长时记忆中的信息遗忘主要是由干扰造成的,被干扰所破坏的主要是_(分数:2.00)A.编码能:B.存储能力C.提取能力 D.保持能力解析:考点 遗忘的原因 解析 许多研究

    12、已经表明,几乎所有长时记忆的遗忘都可归因为某种形式的提取失败。长时记忆中的信息遗忘主要是由干扰造成的,被干扰所破坏的主要是提取能力。9.思维的主要特征不包括_(分数:2.00)A.直观性 B.间接性C.概括性D.与语言有密切关系解析:考点 思维的特征 解析 思维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间接性、概括性以及思维与语言有密切关系。10.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分为三套测验,不包括_(分数:2.00)A.言语创造思维测验B.图画创造思维测验C.声音和词的创造思维测验D.操作能力的创造思维测验 解析:考点 创造性测量的相关知识 解析 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分为三套测验,包括言语创造思维测验、图画创造思维测验以及

    13、声音和词的创造思维测验。11.提出智力多因素论,并认为智力由 7 种基本心理能力构成,并且各基本能力之间彼此独立的心理学家是_(分数:2.00)A.斯皮尔曼B.卡特尔C.瑟斯顿 D.吉尔福特解析:考点 智力多因素论 解析 瑟斯顿编制了基本心理能力测验,提出智力多因素论,并认为智力由 7 种基本心理能力构成,并且各基本能力之间彼此独立。12.下列属于团体智力测验的是_(分数:2.00)A.比内西蒙智力测验B.韦克斯勒智力量表C.斯坦福比内测验D.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解析:考点 智力测验的相关知识 解析 目前,广泛应用的团体智力测验是英国的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的题目由 60 道题目组成

    14、。13.根据动机产生的源泉不同,可以将动机区分为_(分数:2.00)A.生理动机和社会性动机B.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C.主导动机和从属动机D.交往动机和成长动机解析:考点 动机的种类 解析 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动机划分为不同的种类。根据动机产生的源泉不同,可以将动机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14.将情绪划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状态,划分的主要依据是_(分数:2.00)A.强度、速度、紧张度、持续性 B.需要、动机、社会性、感染性C.时间、信念、外显性、敏感性D.动机、时间、内隐性、感染性解析:考点 情绪状态 解析 将情绪划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状态,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强度、速度、紧张度、持

    15、续性。15.心理过程不包括_(分数:2.00)A.认知过程B.情绪情感过程C.操作过程 D.意志过程解析:考点 心理过程 解析 人格的结构包括许多成分:知一情一意系统;心理状态系统;人格动力系统;心理特征系统以及自我调控系统。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16.运动员为了追求更高、更强的目标,敢于冒险,勇于向自己的生理极限挑战,不断地刷新成绩,这种人格类型属于_(分数:2.00)A.智力 T+型B.智力 T-型C.体格 T+型 D.体格 T-型解析:考点 人格类型说的相关知识 解析 T 型人格是一种好冒险、爱刺激的人格特征。依据冒险行为的积极与消极的性质,法利又将 T 型人格分

    16、为 T+型和 T-型。如果冒险行为是朝向健康、积极、创造性和建设性的方向发展时,就是 T+型人格。在 T+型人格中,依据活动特点又将他们分为体格 T+型,如运动员为了追求更高、更强的目标,敢于冒险,勇于向自己的生理极限挑战,不断地刷新成绩。17.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的任务时偏少的现象,它一般发生在多个个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合作,自己的工作成绩又不能单独计算的情况下。这被称为_(分数:2.00)A.社会助长B.社会惰化 C.社会干扰D.去个体化解析:考点 社会影响的相关知识 解析 社会惰化主要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

    17、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的任务时偏少的现象,它一般发生在多个个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合作,自己的工作成绩又不能单独计算的情况下。18.在群体中,个体有时会丧失自己的个人意识和理解评价感,自制力变得极低,往往不由自主地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破坏性的行动中去,这种现象叫_(分数:2.00)A.社会惰化B.从众C.去个体化 D.服从解析:考点 社会影响的相关知识 解析 在群体中,个体有时会丧失自己的个人意识和理解评价感,自制力变得极低,往往不由自主地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破坏性的行动中去,这种现象叫去个体化。19.个体遇到挫折时,把自己的不当、失误

    18、转嫁到他人身上,或把自己不能接受的欲望归结为他人的。这种心理防御机制称为_(分数:2.00)A.压抑B.投射 C.反向D.转移解析:考点 心理防御机制 解析 个体遇到挫折时,把自己的不当、失误转嫁到他人身上,或把自己不能接受的欲望归结为他人的。这种心理防御机制称为投射。20.儿童期的社会性发展的内容不包括_(分数:2.00)A.依恋关系的形成与类型B.性别社会化C.道德判断的发展D.个性发展 解析:考点 儿童期的社会性发展 解析 儿童期的社会性发展的内容包括依恋关系的形成与类型、性别社会化以及道德判断的发展。二、第部分 非选择题(总题数:4,分数:12.00)21.感觉 (分数:3.00)_正

    19、确答案:()解析:感觉是人们的感官对各种不同刺激能量的察觉,并将它们转换成神经冲动传往大脑而产生的。22.社会刻板印象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社会刻板印象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23.智力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智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具有多种属性。大多数心理学家把它看作是人的一种综合认知能力,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抽象推理能力等。这种能力是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而形成的,它在吸收、存储和运用知识经验以适应外界环境中得到表现。24.心理防御机制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心理防御机制

    20、是指个体在潜意识中为减弱、回避或克服现实冲突带来的挫折、焦虑、紧张等而采取的一种防御手段,借此保护自己。三、简答题(总题数:6,分数:30.00)25.简述知觉组织的格式塔原则。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1)接近性。距离上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知觉组织在一起。在听觉上,时间上接近的声音也容易被组织在一起。 (2)相似性。凡物理属性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组织在一起。 (3)连续性。凡具有连续性或共同运动方向的刺激容易被看成一个整体。 (4)封闭性。人们倾向于将缺损的轮廓加以补充使知觉成为一个完整的封闭图形。 (5)良好图形。客体本身的组合符合良好图形的原则,即具有简明性、对称性的客体更容易

    21、被知觉。26.简述布鲁纳用人工概念方法研究概念的形成过程。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布鲁纳提出了概念形成的假设检验模型。这一模型认为,概念形成的过程是一个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的过程,被试者通过对所给刺激材料的分析与综合,并依据自己的知识经验,首先提出一个与目标相一致的假设。然后再根据主试者的反馈和对新材料的分析,检验和修正所提出的假设,最终形成概念。其基本模式可以概括为:假设检验再假设再检验直到成功。这一模型以后得到了许多学者研究的证明。27.如何理解智力的个体差异?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人的智力的个别差异可以表现在智力的水平和智力的结构两方面。首先,在智力发

    22、展水平上,不同的人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极其不同。研究表明,全人类的智力差异从低到高表现为许多不同的层次。人类的智力分布基本上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形式。在一个代表性广泛的人群中,有接近一半的人智商在90110,而智力发展水平非常优秀者和智力落后者在人口中只占很小的比例。其次,每个人智力的结构,即组成方式上也有所不同。由于智力不是一个单一的心理品质,它可以分解成许多基本成分,用单一的智商分数,是不足以表明智力的特点的。例如,有的人思维能力强、有的人想象能力强、还有的人观察能力强。人们之间的智力差异水平多种多样,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量上的差异。此外,人的智力发展过程有不同形态:一是稳定发展,这是大

    23、多数人的发展模式;有一些人表现出早熟,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智力非凡;也有些人前期发展很慢,但大器晚成,后来居上,到了中年以后智力得到了高水平的展现。28.简述智力发展的特征。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1)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在人的一生中智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一般来说,智力的发展可以划分成三个阶段,即增长阶段、稳定阶段和衰退阶段。从出生到 15 岁左右,智力的发展与年龄的增长几乎等速增长,之后以负加速方式增长,增长逐渐减慢。一般在 1825 岁,智力的发展达到高峰。在成人期,智力表现为一个较长时间的稳定保持期,可持续到 60 岁左右。进入老年阶段,智力的发展表现出迅速下降现

    24、象,进入衰退期。智力的各种成分的发展轨迹各不相同,达到顶峰的年龄以及增长与衰退的过程也各不相同。 (2)智力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人的智力是相对稳定的,但不是一成不变的。研究表明,不同年龄之间智商的相关系数随年龄间距的增加而明显减小。也就是说,再次测验时间间隔越长,智商间的预测力越低。智力测验分数只在短期内具有较高的预见性。同时,婴儿早期智力测验的预测性较低,这可能是由于婴儿期智力尚未分化所致。29.什么是内容效度?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所谓内容效度,是指测验题目对预测的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宜性程度。例如,教师在讲课告一段落后要进行考试,而考题不可能包含讲过的所有内容,必

    25、须从中选出一个有代表性的题目样本,编制成测验,然后根据考试分数推断学生对该范围内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如果测验题目不是该范围内的有代表性样本,或者过难或者过易,那么由此做出的推论,其效度必然很差。30.简述人际沟通的类型。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1)言语沟通。言语沟通是人际沟通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大多数的信息编码都是通过语言进行的。言语沟通分为口语沟通和书面言语沟通。在面对面的人际沟通中,人们多数采用口头言语沟通的方式,如会谈、讨论、演讲以及对话等。在间接沟通过程中,书面言语用得比较多。 (2)非言语沟通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表情。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理解和判断他人的情感

    26、和态度。 眼行为。注意、劝说、调节和表达情感。 身体语言或身体动作。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感,会受到时空条件和不同风俗习惯的限制。 服饰。传达信息,提供多种线索。 讲话风格。传递社会信息,比如交往者之间的关系、个性等。 人际空间。通过人际距离传递人际关系信息、情感信息等,但会受到时空条件的限制。四、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26.00)下面的说法反映了哪些心理现象?(分数:8.00)(1).北方人直爽,南方人精明。(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这一说法反映了社会刻板效应。社会刻板效应是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人们由于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等条

    27、件聚集在一起,在进行社会认知的时候,人们往往将聚集在一起的人们赋予相同的一些特征,对不同职业、地区、性别、年龄、民族等群体的人们形成较为固定的看法。当人们采用这些较为固定的看法去识别一个具体的人,去对他进行判断、推测和概括的时候,就有可能出现偏差,这就是社会刻板效应。社会刻板印象是对社会群体最简单、最经济的认识,它有利于对某一群人做概括的了解,但也容易使人形成“先人为主”的偏见,造成社会认知偏差。(2).一美遮百丑。(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这一说法反映了社会知觉中的晕轮效应。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如

    28、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好”的光圈笼罩着,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坏”的,他就会被“坏”的光圈笼罩着,他所有的品质都会被认为是坏的。31.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分数:8.00)_正确答案:()解析:心理学家发现有一些情况经常阻碍人们对问题解决,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 (1)问题表征的方式。解决问题首先要对问题加以理解。用认知心理学的术语来说,理解问题就是要以最佳的方式对问题加以表征。表征是指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同一事物或问题由于表征的方式不同,在理解上会出现很大差异。由此会影响人们对问题的解决。 (2)无关信息的干扰。研究发现人们经常错误地假定:

    29、问题中的所给出的条件或数字在解题中都有用。因此,总是想办法去利用这些信息。了解了这个普遍倾向,我们在解题时就应该先注意考虑一下哪些信息有用,哪些信息没用。 (3)功能固着性。另一个常见的解题障碍是格式塔学派研究知觉时发现的,即人们在知觉一个物体时,倾向于只从它的一般性功能上认识它,称为功能固着性。很多人在表征物体时总是按照物体的传统功能,不会变通,在问题解决时不能用新的方式来表征问题情境。这种功能固着现象有时会限制人们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心向。在连续进行工作时,如果一个人屡次成功地以相同的方法解决了某类问题,会使他机械地或盲目地以原有的方式方法解决类似问题,而不去寻求新的、更好的方

    30、法。这种坚持使用原有已证明有效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向,称为心向或心理定势。32.结合个人生活经历,说明如何克服焦虑?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1)认清焦虑状况。克服焦虑的第一步,要先认识焦虑症状,以及它会带来什么影响。当身体、思维和心理出现以下症状时,就知道自己正处于焦虑状态中。身体:心跳加速、呼吸短促、郁闷、食欲差、恶心、失眠、尿频、流汗等。思维:记忆力减退或混淆、易分心、思维难以集中、反复想同一件事情等。心理:易怒、不耐烦、紧张、害怕、坐立不安、恐惧、沮丧、警觉戒备等。 (2)克服焦虑的三个原则:不回避、正面迎战、做记录。 (3)学会放松自己。焦虑会让我们觉得紧张、担忧和激动,如果能够主动地学会放松自己,就会比较容易接受焦虑的存在。 (4)运用想象减轻焦虑。想象可能出现的焦虑情境,放任自己体验焦虑,同时随时提醒自己:“焦虑虽然让人不舒服,却不会致命,慢慢地就可以与焦虑共存了。” (5)进行理性思考。想象自己面对焦虑情境时有没有使用错误的思考模式,比如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夸大事态、不知变通、不合理的预期等等。这些思考模式常常引发无谓的焦虑,试试变换一种新的思考方式。 (6)接受专业治疗。如果焦虑已经严重到了干扰正常的生活,可能就得求助于正规咨询机构的援助或者进行心理治疗,如行为治疗、认知治疗或者辅助药物治疗等,都是治疗焦虑较为有效的方法。


    注意事项

    本文(【学历类职业资格】心理学自考题-25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sofeeling2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