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学自考题-16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主张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是意识体验,著名论点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知觉大于感觉的总和”的心理学流派是_(分数:2.00)A.格式塔心理学B.人本主义心理学C.精神分析心理学D.行为主义心理学2.研究遗传因素对行为的影响以及生理功能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的心理学是_(分数:2.00)A.临床与咨询心理学B.教育与学校心理学C.工业与组织心理学D.生理心理学3.当一个人在学习或工作时,他的心理活动或意识总会指向和集中在某一对象上,同时离开了其他。这种状态是_(分数:2.00)A
2、.认知B.想象C.注意D.意识4.研究发现,梦主要出现在_(分数:2.00)A.过渡期B.轻睡期C.沉睡期D.快速眼动睡眠期5.下列心理促动药物属于兴奋剂的是_(分数:2.00)A.吗啡B.鸦片C.咖啡因D.麦角酸二乙基酰胺6.颜色感觉具有三种属性:色调、饱和度和_(分数:2.00)A.清晰度B.强度C.亮度D.柔和度7.个体对较大一部分声音丧失听觉叫做_(分数:2.00)A.听觉疲劳B.音隙C.失聪D.音岛8.记忆的三个存储模型认为,记忆加工有三个不同的阶段,它们分别是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其中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是_(分数:2.00)A.感觉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瞬时记忆9
3、.环境上的相似性有助于或有碍于记忆的现象称为_(分数:2.00)A.情境依存性记忆B.状态依存性记忆C.情绪依存性记忆D.形象依存性记忆10.学习类型中,知识学习要解决的问题是_(分数:2.00)A.认识问题B.实际执行问题C.做什么的问题D.会不会做的问题11.“一题多解”、“给故事加上不同的结尾”等练习可以训练学生的_(分数:2.00)A.聚合思维B.发散思维C.直觉思维D.常规思维12.在认知心理学中,表征是指_(分数:2.00)A.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B.客观事物的表面特征C.形象代码D.语义代码13.智商得分在 70 以下的儿童,它的智力水平处于_(分数:2.00)A.极优等B
4、.优异等C.中下等D.智力落后14.在工作激励中不应将物质利益的吸引力放在第一位,而应创造一个自由的工作环境,让工作者有充分的空间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满足它们对工作的内在需求。这种管理思维的产生是根据_(分数:2.00)A.X 理论B.Y 理论C.V 理论D.Z 理论15.有种人情绪爆发快,精力旺盛,争强好斗,做事勇敢果断,为人热情直率,朴实真诚;但是这种人的思维活动常常是粗枝大叶、不求甚解,遇事常欠思量、鲁莽冒失,做事也常常感情用事、刚愎自用,但表里如一。这种人的气质属于_(分数:2.00)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16.信息源试图传递给目标靶的观念和情感又称为_(分数:2.00
5、)A.信息B.目标靶C.通道D.反馈17.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有时他人在场不但不能促进个体行为效率的提高,反而会使工作效率下降。这种现象称为_(分数:2.00)A.从众B.群体思维C.去个体化D.社会干扰18.下列策略属于不良的压力应对方法的是_(分数:2.00)A.放松训练B.调整情绪C.依赖药物D.接受心理辅导19.对青少年的学校适应行为进行研究,易采用的方法是_(分数:2.00)A.横断研究法B.群体序列研究法C.实验研究法D.纵向研究法20.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研究儿童道德判断的方法是_(分数:2.00)A.观察法B.对偶故事法C.两难故事法D.实验法二、名词解释(总题数:4,分数:12.
6、00)21.镇静剂 (分数:3.00)_22.综合 (分数:3.00)_23.沟通 (分数:3.00)_24.自我意识 (分数:3.00)_三、简答题(总题数:6,分数:30.00)25.人的整个睡眠过程可以分为哪五个阶段? (分数:5.00)_26.简述记忆的类型。 (分数:5.00)_27.简述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分数:5.00)_28.人格的特质理论与类型理论的区别和联系什么? (分数:5.00)_29.心理健康水平可划分为哪几个等级? (分数:5.00)_30.简述大学毕业生面临的主要任务。 (分数:5.00)_四、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18.00)31.人们在试
7、图打开瓶塞取出瓶中的东西时,总试图将瓶塞向外打开,而想不到可以将瓶塞推到瓶子里面也可以将瓶中的东西取出。在心理学中对这种现象怎么解释? (分数:6.00)_32.在人格发展与调节中,如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分数:6.00)_33.儿童期的社会性发展包括哪些内容? (分数:6.00)_心理学自考题-16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主张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是意识体验,著名论点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知觉大于感觉的总和”的心理学流派是_(分数:2.00)A.格式塔心理学 B.人本主义心理学C.精神分析心理学D.行为主义
8、心理学解析:解析 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有魏太默、考夫卡、苛勒等人,这一学派主要活跃于 1912 年到 20世纪 40 年代,研究内容主要是意识体验。著名论点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2.研究遗传因素对行为的影响以及生理功能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的心理学是_(分数:2.00)A.临床与咨询心理学B.教育与学校心理学C.工业与组织心理学D.生理心理学 解析:解析 生理心理学研究遗传因素对行为的影响,以及大脑、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生物化学因素等生理功能在其中所起的作用。3.当一个人在学习或工作时,他的心理活动或意识总会指向和集中在某一对象上,同时离开了其他。这种状态是_(分数:2.00)A.认知B.想象
9、C.注意 D.意识解析:解析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当一个人在学习或工作时,他的心理活动或意识总会指向和集中在某一对象上,同时离开了其他,这种状态就是注意。4.研究发现,梦主要出现在_(分数:2.00)A.过渡期B.轻睡期C.沉睡期D.快速眼动睡眠期 解析:解析 研究发现,快速眼动睡眠出现的时候,就是人在做梦的时候,若这时将被试唤醒,78%的人都说他正在做梦,并且能记得梦中内容,而那些在非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被唤醒的,则只有 10%反映正在做梦。5.下列心理促动药物属于兴奋剂的是_(分数:2.00)A.吗啡B.鸦片C.咖啡因 D.麦角酸二乙基酰胺解析
10、:解析 兴奋剂是指可以提高神经细胞兴奋性和行为活动性的一类药物。它的范围很广,效用从轻到重差别也很大,包括咖啡因、尼古丁、可卡因和安非他明等。6.颜色感觉具有三种属性:色调、饱和度和_(分数:2.00)A.清晰度B.强度C.亮度 D.柔和度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颜色感觉的属性。颜色感觉具有三种属性:色调、饱和度和亮度。7.个体对较大一部分声音丧失听觉叫做_(分数:2.00)A.听觉疲劳B.音隙C.失聪D.音岛 解析:解析 如果听觉疲劳经常性地发生,会造成听力减退甚至耳聋。如果只是对小部分频率的声音丧失听觉,叫做音隙。若对较大一部分声音丧失听觉叫做音岛,再严重就会完全失聪。8.记忆的三个存储模型认
11、为,记忆加工有三个不同的阶段,它们分别是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其中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是_(分数:2.00)A.感觉记忆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D.瞬时记忆解析:解析 记忆的三存储模型认为,记忆加工有三个不同的阶段,它们分别是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其中,短时记忆也称工作记忆,是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9.环境上的相似性有助于或有碍于记忆的现象称为_(分数:2.00)A.情境依存性记忆 B.状态依存性记忆C.情绪依存性记忆D.形象依存性记忆解析:解析 环境上的相似性有助于或有碍于记忆的现象称为情境依存性记忆。10.学习类型中,知识学习要解决的问题是_(分数:2.00)A.认识问题 B
12、.实际执行问题C.做什么的问题D.会不会做的问题解析:解析 学习类型中,知识的学习要解决的是认识问题,即知与不知、知之深浅的问题。11.“一题多解”、“给故事加上不同的结尾”等练习可以训练学生的_(分数:2.00)A.聚合思维B.发散思维 C.直觉思维D.常规思维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对发散思维的理解。发散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当前问题给定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沿着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活动。12.在认知心理学中,表征是指_(分数:2.00)A.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 B.客观事物的表面特征C.形象代码D.语义代码解析:解析 本题属识记内容。表征指客观事物在
13、头脑中的呈现方式。同一事物或问题由于表征的方式不同。在理解上会出现很大差异。13.智商得分在 70 以下的儿童,它的智力水平处于_(分数:2.00)A.极优等B.优异等C.中下等D.智力落后 解析:解析 本题属识记内容。人类的智力分布基本上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形式。在一个代表性广泛的人群中,有接近一半的人智商在 90 到 110 之间,为中等。70 以下为智力落后。14.在工作激励中不应将物质利益的吸引力放在第一位,而应创造一个自由的工作环境,让工作者有充分的空间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满足它们对工作的内在需求。这种管理思维的产生是根据_(分数:2.00)A.X 理论B.Y 理论 C.V 理论
14、D.Z 理论解析:解析 本题是对考生识记能力的考查。Y 理论则把人看作是负责、有创造力的,人们工作不是为了外在的物质刺激,而是出于一种要将工作做好的内驱力。根据这一观点,在工作激励中不应将物质利益的吸引力放在第一位,而应创造一个自由的工作环境,让工作者有充分的空间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满足他们对工作的内在需求。15.有种人情绪爆发快,精力旺盛,争强好斗,做事勇敢果断,为人热情直率,朴实真诚;但是这种人的思维活动常常是粗枝大叶、不求甚解,遇事常欠思量、鲁莽冒失,做事也常常感情用事、刚愎自用,但表里如一。这种人的气质属于_(分数:2.00)A.胆汁质 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解析:解析 心理学家
15、把类似于李逵的气质叫做胆汁质。胆汁质人精力旺盛,争强好斗,做事勇敢果断,为人热情直率,朴实真诚;但是这种人的思维活动常常是粗枝大叶、不求甚解,遇事常欠思量、鲁莽冒失,做事也常常感情用事、刚愎自用,但表里如一。16.信息源试图传递给目标靶的观念和情感又称为_(分数:2.00)A.信息 B.目标靶C.通道D.反馈解析:解析 本题是对考生识记能力的考查。信息主要指信息源试图传递给目标靶的观念和情感。17.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有时他人在场不但不能促进个体行为效率的提高,反而会使工作效率下降。这种现象称为_(分数:2.00)A.从众B.群体思维C.去个体化D.社会干扰 解析:解析 有时,他人在场不但不能
16、促进我们行为效率的提高,反而会影响我们的正常工作,使我们的工作效率下降。这种当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从事某项工作时而使个体行为效率下降的现象称为社会干扰。18.下列策略属于不良的压力应对方法的是_(分数:2.00)A.放松训练B.调整情绪C.依赖药物 D.接受心理辅导解析:解析 依赖药物是不良的压力应对方法。服用一些镇静剂可以起到暂时减轻压力的作用,但不能解决产生压力的根源。长期服用容易形成对药物的依赖,失去个人尊严,甚至引发其他疾病。19.对青少年的学校适应行为进行研究,易采用的方法是_(分数:2.00)A.横断研究法B.群体序列研究法 C.实验研究法D.纵向研究法解析:解析 群体序列研究设计
17、既可在短期内了解各年龄阶段的青少年个体的学校适应行为的特点的总体状况,又可以从向发展角度认识青少年的学校适应行为随年龄或年级增长而出现的变化和发展规律。20.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研究儿童道德判断的方法是_(分数:2.00)A.观察法B.对偶故事法C.两难故事法 D.实验法解析:解析 柯尔伯格选择古代哲学家经常采用的“假设两难情境”,编制“道德两难故事”,作为引发儿童道德判断的工具。二、名词解释(总题数:4,分数:12.00)21.镇静剂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镇静剂是指一些中枢神经抑制剂,主要包括鸦片、海洛因、吗啡之类。22.综合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综合是指
18、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属性、各个特征结合起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的过程。23.沟通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沟通的概念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沟通指的是人与信息的相互作用,人与机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大自然界的信息交流。狭义的沟通主要指在社会生活中的人际沟通,是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24.自我意识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其自身的意识,包括三个层次:对自己机体及其状态的意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意识,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意识。三、简答题(总题数:6,分数:30.00)25.人的整
19、个睡眠过程可以分为哪五个阶段?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1)第一阶段为过渡期;(2)第二阶段为轻睡期;(3)第三、四阶段为沉睡期;(4)第五阶段为快速眼动睡眠阶段。26.简述记忆的类型。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依据记忆的内容,可以对记忆进行如下分类:(1)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2)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27.简述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他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它由 7 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可以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
20、智力行为。 这 7 种智力为:(1)言语智力;(2)逻辑数学智力;(3)空间智力;(4)音乐智力;(5)身体运动智力,包括支配肢体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比如打篮球、跳舞等;(6)人际智力;(7)内省智力。28.人格的特质理论与类型理论的区别和联系什么?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特质理论与类型理论各自从不同角度描述了人格的差异。特质理论强调的是人格的个体差异,类型理论强调的是人格的群体差异。特质表现的是人格量的差异,类型表现的是人格质的差异。特质理论描述的是人格的下位特征,更具体;类型理论描述的是人格的上位特征,更抽象、更概括。特质是人格的基本单位,特质被包含于类型之中。29.心理
21、健康水平可划分为哪几个等级?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根据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可划分为三个等级:(1)一般常态心理;(2)轻度失调心理;(3)严重病态心理30.简述大学毕业生面临的主要任务。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1)求职与升学或继续学习;(2)婚恋与生育。四、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18.00)31.人们在试图打开瓶塞取出瓶中的东西时,总试图将瓶塞向外打开,而想不到可以将瓶塞推到瓶子里面也可以将瓶中的东西取出。在心理学中对这种现象怎么解释? (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在心理学中,称这种由先前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为定势
22、或心向。也就是对于一件事的处理,如果屡屡采用同一方法去做,久而久之就成为习惯,以后每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时,即不假思索地以同样的方式去处理。因为在平常开瓶塞时,多数人都是将瓶塞向外打开,而不是将瓶塞向里推入瓶中;这样往往就形成了一种处理这种事件的心理准备状态,在遇到这种情境时,总尝试用类似的方式去处理,而想不到将瓶塞向里推人瓶中取出瓶中的东西。32.在人格发展与调节中,如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1)强调内因是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影响人格发展与形成的因素有遗传、教育、社会因素等,但个体主观因素是最重要的。 (2)在个体人格成长过程中,是由外控系统逐渐转化为内控系统。儿童早期是受外部因素的控制与影响较大,随着主体中自我机能的成长,自我调控作用提高,人的主观能动性起重要作用。 (3)自我调控系统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对人格的各个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和谐。33.儿童期的社会性发展包括哪些内容? (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社会性发展主要指个体在与他人交往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适合于自己生活的社会情境的人格,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儿童期的社会性发展主要集中在依恋关系的形成与类型、性别社会化和道德判断的发展方面。 主要包括:(1)依恋行为;(2)性别社会化;(3)道德判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