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学-毕业发展(二)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选题/B(总题数:40,分数:100.00)1.广义发展心理学的含义不包括_ A.动物种系进化过程中心理的发展 B.民族心理的发展 C.家庭心理的发展 D.个体心理的发展(分数:2.00)A.B.C.D.2.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_ A.增强 B.变化 C.成熟 D.死亡(分数:2.00)A.B.C.D.3.关于“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 A.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稳定性 B.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的社会教育条件下形成的 C.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和速度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2、D.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以年龄为划分依据(分数:2.00)A.B.C.D.4.个体心理发展变化最为明显的时期是_ A.从出生到青年初期 B.从婴幼儿期到青年初期 C.青少年期 D.老年期(分数:2.00)A.B.C.D.5.以下哪个不是对人的心理发展年龄阶段进行划分的主要依据?_ A.一般情况下,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稳定性 B.人们受到相同的社会和教育影响 C.人的心理发展显示出阶段的顺序 D.人的心理发展阶段变化过程和速度大体是稳定的(分数:2.00)A.B.C.D.6.以下哪个观点不能解释“狼孩”、“豹孩”、“猪孩”回归人类社会后难以适应的原因?_ A.人类个体早期经验的剥夺 B.先天
3、遗传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 C.个体心理发展离不开人类社会环境与教育影响 D.个体心理发展中存在关键期(分数:2.00)A.B.C.D.7.以下表述,哪个不符合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期的含义?_ A.某种能力获得的最佳时期 B.错过这个时期,个体难以获得某种发展 C.不可逆转的时期 D.03 岁的时期(分数:2.00)A.B.C.D.8.儿童在 2 至 3 岁时是学习_的关键时期。 A.口头语言 B.书面语言 C.内部语言 D.本族语言(分数:2.00)A.B.C.D.9.“如果给我一打婴儿,我保证能够任意培养成任何一类的人或者医生、律师、商人和领导者,甚至于训练成乞丐和盗贼”。持此言论的心理学家是
4、_ A.皮亚杰 B.劳伦兹 C.华生 D.弗洛伊德(分数:2.00)A.B.C.D.10.个体心理发展的前提条件是_ A.遗传素质 B.环境因素 C.教育因素 D.个人努力(分数:2.00)A.B.C.D.11.发现小动物早期会产生“印刻”现象的生物学家是_ A.巴甫洛夫 B.华生 C.艾利克森 D.劳伦兹(分数:2.00)A.B.C.D.12.强调遗传在个体发展过程中的决定作用的心理学流派是_ A.行为主义 B.精神分析 C.结构主义 D.人本主义(分数:2.00)A.B.C.D.13.强调后天的环境因素对个体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心理学流派是_ A.行为主义 B.精神分析 C.结构主义 D.
5、人本主义(分数:2.00)A.B.C.D.14.在对青少年的学校适应行为进行研究时,我们在同一时间内选取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初中二年级学生、初中三年级学生和高中一年级学生作为被试,对其的学校行为、学校态度、人际关系状况等进行测查和比较。这里采用的是_ A.纵向研究法 B.横断研究法 C.序列研究法 D.群体序列研究法(分数:2.00)A.B.C.D.15.纵向研究法的优点是_ A.可以同时研究较大的样本 B.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收集大量的数据资料,省时,省力,耗资小 C.能够较为系统地、详细地了解个体的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量变质变规律,有利于揭示个体心理发生发展与时间因素的对
6、应关系 D.研究结果的可靠性高(分数:2.00)A.B.C.D.16.研究者对青少年的学校适应行为进行研究时,选取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进行测查,然后对其进行定期的跟踪观察,一直跟踪到被试上了高中以后。这里采用的是_ A.纵向研究法 B.横断研究法 C.序列研究法 D.群体序列研究法(分数:2.00)A.B.C.D.17.我国发展心理学家已广泛在研究中采用并将其称为“聚合交叉研究法”的是_ A.纵向研究法 B.横断研究法 C.序列研究法 D.群体序列研究法(分数:2.00)A.B.C.D.18.发展出个体的身体系统(呼吸、消化、神经系统)和器官是在_ A.胚芽期 B.胚胎期 C.胎儿期 D.婴儿期(
7、分数:2.00)A.B.C.D.19.新生儿几乎所有发展上的缺陷(如兔唇、肢体不全、盲、聋等)都发生在怀孕的_ A.第 1 个月 B.第 2 个月 C.第 3 个月 D.前 3 个月中(分数:2.00)A.B.C.D.20.个体出现了最初的反射,皮肤表面也逐渐形成,逐渐具有了自己的外形特征,完成了身体各部分的最后发展,使身长和体重都大大增加是在_ A.胚芽期 B.胚胎期 C.胎儿期 D.婴儿期(分数:2.00)A.B.C.D.21.新生儿最初所形成的条件反射具有的特点是:形成速度很慢、形成以后不很稳定以及_ A.不易分化 B.分化性强 C.相互诱导 D.视觉为主(分数:3.00)A.B.C.D
8、.22.4 岁左右儿童的大脑皮层各区的突触密度已经达到顶峰,与成人相比约为_ A.150% B.120% C.80% D.60%(分数:3.00)A.B.C.D.23.婴幼儿的动作发展是其各种活动发展的直接前提,也是认知发展的重要基础。动作发展是心理发展的_ A.外在表现 B.中心环节 C.社会表现 D.自我体现(分数:3.00)A.B.C.D.24.儿童知觉开始形成并有所发展是在_ A.儿童前期 B.婴幼儿期 C.儿童后期 D.青少年早期(分数:3.00)A.B.C.D.25.婴幼儿最主要的感知觉是视觉、听觉、触觉等,其中发展最早的是_ A.触觉 B.听觉 C.视觉 D.味觉(分数:3.00
9、)A.B.C.D.26.最基本的认知过程和高级认知活动的基础是_ A.感知觉 B.记忆 C.注意 D.思维(分数:3.00)A.B.C.D.27.儿童出生后视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视觉调节、视觉幅合、视觉分辨和_ A.颜色知觉 B.大小知觉 C.方位知觉 D.似动知觉(分数:3.00)A.B.C.D.28.儿童动作的发展,总体上遵循的主要原则是_ A.由下到上 B.由外到内 C.由简单到复杂 D.由小到大(分数:3.00)A.B.C.D.29.“视觉悬崖”实验的目的在于研究_ A.婴儿的爬行能力 B.婴儿的深度视觉 C.婴儿的距离知觉 D.婴儿与母亲的关系(分数:3.00)A.B.C.D.30.研
10、究发现 4 个月的婴儿已显示出对颜色的偏好,该颜色是_ A.绿 B.黄 C.紫 D.蓝(分数:3.00)A.B.C.D.31.儿童获得完全符合语法的口头语言的年龄阶段是_ A.912 个月 B.1824 个月 C.34 岁 D.7 岁前(分数:3.00)A.B.C.D.32.皮亚杰提出了个体从婴儿期到青春期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理论,其顺序是_ A.感知运动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 B.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D.前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分数:3.00)A.B.C.D.33.主张人类具
11、有与生俱来的语言能力,提出人脑先天就具有一种能够对语言进行加工的装置,叫做“语言获得装置”的学者是_ A.巴甫洛夫 B.斯金纳 C.皮亚杰 D.乔姆斯基(分数:3.00)A.B.C.D.34.四岁的丽丽知道明明是自己的哥哥,但却不知道自己是明明的妹妹。这种现象体现了儿童思维具有下列哪种特点?_ A.可逆性 B.不守恒性 C.自我中心性 D.守恒性(分数:3.00)A.B.C.D.35.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712 岁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这个时期儿童思维发展特点之一是_ A.自我中心 B.不守恒 C.守恒 D.不可逆(分数:3.00)A.B.C.D.36.皮亚杰认为 27 岁的儿童
12、的认知水平正处在_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分数:3.00)A.B.C.D.37.某儿童能用特定的字眼来代表人、地点或事件。按皮亚杰的理论,该儿童的认知发展处于_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分数:3.00)A.B.C.D.38.思维发展成熟的阶段是_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分数:3.00)A.B.C.D.39.皮亚杰认为在儿童 11、12 岁以后,儿童的认知水平就进入到_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分数:3.00)
13、A.B.C.D.40.儿童期的社会性发展的内容不包括_ A.依恋关系的形成与类型 B.性别社会化 C.道德判断的发展 D.个性发展(分数:3.00)A.B.C.D.心理学-毕业发展(二)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选题/B(总题数:40,分数:100.00)1.广义发展心理学的含义不包括_ A.动物种系进化过程中心理的发展 B.民族心理的发展 C.家庭心理的发展 D.个体心理的发展(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用排除法。广义的发展心理学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其一是动物种系进化过程中心理的发展;其二是指民族心理的发展,即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心理的发
14、展;其三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即个体从出生到衰老过程中的心理发展。答案为 C。2.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_ A.增强 B.变化 C.成熟 D.死亡(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变化。人的心理发展是人的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答案为B。3.关于“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 A.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稳定性 B.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的社会教育条件下形成的 C.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和速度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D.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以年龄为划分依据(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标准可以
15、规定为,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个体心理发展的各个不同时期内的特殊矛盾或质的特点,而其主要表现在个体不同时期的主导活动、智力水平和个性特征,以及生理发展和言语发展上。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是相对而言的,一般说来,在一定的社会影响下,在一定的教育条件下,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稳定性,显示出阶段的顺序,每一个阶段的变化过程和速度大体上是稳定的、共同的。但另一方面,相同的教育条件和社会环境在不同的儿童身上所起的作用也可能是不同的,因而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和速度上,也就会形成一定的差距,表现出可变性。随着各种条件的不同,个体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在一定范围内也可以发生一些有限制的变化。答
16、案为 D。4.个体心理发展变化最为明显的时期是_ A.从出生到青年初期 B.从婴幼儿期到青年初期 C.青少年期 D.老年期(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一般来说,心理的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从这个观点来看,个体从出生到青年初期这一阶段,是心理发展变化最为明显的时期,因此,这一阶段常常被作为研究个体心理发展的最重要的阶段。答案为 A。5.以下哪个不是对人的心理发展年龄阶段进行划分的主要依据?_ A.一般情况下,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稳定性 B.人们受到相同的社会和教育影响 C.人的心理发展显示出阶段的顺序 D.人的心理发展阶段变化过程和速度大体是稳定的
17、(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发展心理学家认为,划分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应该考虑两个问题。第一,个体心理发展的每一个时期的重要的特殊的矛盾和质的特点,应该是划分心理年龄阶段的主要依据;第二,在划分心理年龄阶段时,既应该看到重点,又应该看到全面。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是相对而言的,一般说来,在一定的社会影响下,在一定的教育条件下,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稳定性,显示出阶段的顺序,每一个阶段的变化过程和速度大体上是稳定的、共同的。但另一方面,相同的教育条件和社会环境在不同的儿童身上所起的作用也可能是不同的,因而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和速度上,也就会形成一定的差距
18、,表现出可变性。答案为 B。6.以下哪个观点不能解释“狼孩”、“豹孩”、“猪孩”回归人类社会后难以适应的原因?_ A.人类个体早期经验的剥夺 B.先天遗传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 C.个体心理发展离不开人类社会环境与教育影响 D.个体心理发展中存在关键期(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个体先天的遗传的素质仅仅为个体提供了心理发展的可能性,个体只有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才能够使先天的素质得以正常发展。答案为 B。7.以下表述,哪个不符合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期的含义?_ A.某种能力获得的最佳时期 B.错过这个时期,个体难以获得某种发展 C.不可逆转的时期 D.03 岁的时期(分数
19、:2.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用排除法。有些研究者根据动物心理实验提出了“关键年龄”或“关键期”的概念,认为个体在早期发展过程中,某一反应或一组反应在某一特定时期或阶段中最容易获得,最容易形成,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或阶段,就不容易再出现这样的“好时机”,即不可逆转。这个关键的“好时机”就是关键年龄或关键期。答案为 D。8.儿童在 2 至 3 岁时是学习_的关键时期。 A.口头语言 B.书面语言 C.内部语言 D.本族语言(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是常识性考查。有人认为儿童在 2 至 3 岁时是学习口头言语的关键时期,4 至 5 岁时是开始学习书面言语的关
20、键年龄,错过这些时期,再从事同样的学习,效果就会差一些。答案为 A。9.“如果给我一打婴儿,我保证能够任意培养成任何一类的人或者医生、律师、商人和领导者,甚至于训练成乞丐和盗贼”。持此言论的心理学家是_ A.皮亚杰 B.劳伦兹 C.华生 D.弗洛伊德(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在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问题的讨论中,历来就有针锋相对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一种观点则认为,后天的环境因素对个体发展起着决定性影响作用,如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J.B. watson)就说过:“如果给我一打婴儿。我保证能够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任何一类的人或者医生、律师、商人和领导者,甚至于训练成乞丐和盗贼
21、。”答案为 C。10.个体心理发展的前提条件是_ A.遗传素质 B.环境因素 C.教育因素 D.个人努力(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既有内在的,也有外在的,既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遗传素质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它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前提条件,同时,也不能盲目夸大的作用,而忽视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的作用。答案为 A。11.发现小动物早期会产生“印刻”现象的生物学家是_ A.巴甫洛夫 B.华生 C.艾利克森 D.劳伦兹(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是识记能力的考查。奥地利生物学家劳伦兹小动物早期会产生“印刻”现象。答案为D。12.强
22、调遗传在个体发展过程中的决定作用的心理学流派是_ A.行为主义 B.精神分析 C.结构主义 D.人本主义(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在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问题的讨论中,历来就有针锋相对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一种观点强调内在的先天的因素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如传统的结构主义就非常强调遗传在个体发展过程中的决定作用。答案为 C。13.强调后天的环境因素对个体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心理学流派是_ A.行为主义 B.精神分析 C.结构主义 D.人本主义(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在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问题的讨论中,历来就有针锋相对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一种观点
23、则认为,后天的环境因素对个体发展起着决定性影响作用,如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J.B. watson)答案为 A。14.在对青少年的学校适应行为进行研究时,我们在同一时间内选取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初中二年级学生、初中三年级学生和高中一年级学生作为被试,对其的学校行为、学校态度、人际关系状况等进行测查和比较。这里采用的是_ A.纵向研究法 B.横断研究法 C.序列研究法 D.群体序列研究法(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横断研究就是在同一时间里研究不同年龄组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并对其进行比较。每一个年龄组的被试被称作一个“群体”。例如,在对青少年的学校适应行为
24、进行研究时,我们就可以在同一时间内选取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初中二年级学生、初中三年级学生和高中一年级学生作为被试,对其的学校行为、学校态度、人际关系状况等进行测查和比较。答案为 B。15.纵向研究法的优点是_ A.可以同时研究较大的样本 B.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收集大量的数据资料,省时,省力,耗资小 C.能够较为系统地、详细地了解个体的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量变质变规律,有利于揭示个体心理发生发展与时间因素的对应关系 D.研究结果的可靠性高(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纵向研究理解。纵向研究能够较为系统地、详细地了解个体的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量变质变规
25、律,有利于揭示个体心理发生发展与时间因素的对应关系。答案为 C。16.研究者对青少年的学校适应行为进行研究时,选取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进行测查,然后对其进行定期的跟踪观察,一直跟踪到被试上了高中以后。这里采用的是_ A.纵向研究法 B.横断研究法 C.序列研究法 D.群体序列研究法(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纵向研究主要指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对所选取的被试进行追踪研究,对其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观察、记录,目的是考察某些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质的变化规律。例如,研究者采用纵向研究法对青少年的学校适应行为进行研究,就要选取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进行测查,然后对其进行定期的跟踪观察,研究
26、者可以每隔半年对其观察一次或两次,一直跟踪到被试上了高中。答案为 A。17.我国发展心理学家已广泛在研究中采用并将其称为“聚合交叉研究法”的是_ A.纵向研究法 B.横断研究法 C.序列研究法 D.群体序列研究法(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群体序列研究方法的具体做法是。首先在同一时间选定不同的被试群体进行研究,然后对各个被试群体进行纵向的跟踪研究。我国发展心理学家现在已经广泛在研究中采用这种方法和设计,他们习惯于将其称作“聚合交叉研究法”。答案为 D。18.发展出个体的身体系统(呼吸、消化、神经系统)和器官是在_ A.胚芽期 B.胚胎期 C.胎儿期 D.婴儿期(分数:2.0
27、0)A.B. C.D.解析:解析 胚胎期主要发展出个体的身体系统(呼吸、消化、神经系统)和器官。个体的心脏开始搏动,脑、肾、肝和消化道等的结构也初步形成,头颅在第一个月内形成,并逐渐分化出眼睛、鼻子、耳朵、嘴和四肢的肢芽,脐带也开始发挥作用。答案为 B。19.新生儿几乎所有发展上的缺陷(如兔唇、肢体不全、盲、聋等)都发生在怀孕的_ A.第 1 个月 B.第 2 个月 C.第 3 个月 D.前 3 个月中(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在 78 周时,性别开始分化。由于这个阶段中胚胎的快速生长和发展,因此最容易被环境因素所伤害,几乎所有发展上的缺陷(如兔唇、肢体不全、盲、聋等)都
28、发生在怀孕的前三个月中。最严重的情况还可能导致胚胎无法继续存活而造成流产。答案为 D。20.个体出现了最初的反射,皮肤表面也逐渐形成,逐渐具有了自己的外形特征,完成了身体各部分的最后发展,使身长和体重都大大增加是在_ A.胚芽期 B.胚胎期 C.胎儿期 D.婴儿期(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大约从第 8 周出现第一个骨骼细胞开始,胚胎便开始形成胎儿,到了第 12 周,便完全进入了胎儿阶段。从这时到出生,个体出现了最初的反射,皮肤表面也逐渐形成,胎儿逐渐具有了自己的外形特征,完成了身体各部分的最后发展,使身长和体重都大大增加。答案为 C。21.新生儿最初所形成的条件反射具有的
29、特点是:形成速度很慢、形成以后不很稳定以及_ A.不易分化 B.分化性强 C.相互诱导 D.视觉为主(分数:3.00)A. B.C.D.解析:解析 新生儿最初所形成的条件反射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形成速度很慢。例如,母亲怀抱孩子的姿势可能需要很多次才能够使孩子形成吃奶的条件反射。(2)形成以后,不很稳定。所形成的条件反射如果不继续练习,就容易消失。(3)不易分化。答案为 A。22.4 岁左右儿童的大脑皮层各区的突触密度已经达到顶峰,与成人相比约为_ A.150% B.120% C.80% D.60%(分数:3.00)A. B.C.D.解析:解析 伴随着大脑体积的增长,大脑皮层突触的增长速度也
30、很快,4 岁左右的儿童,其大脑皮层的各区的突触密度已达到顶峰,约为成人的 150%。答案为 A。23.婴幼儿的动作发展是其各种活动发展的直接前提,也是认知发展的重要基础。动作发展是心理发展的_ A.外在表现 B.中心环节 C.社会表现 D.自我体现(分数:3.00)A. B.C.D.解析:解析 婴幼儿动作的发展是其各种活动发展的直接前提,也是认知发展的重要基础,动作的发展与个体的空间认知、概念形成、社会交往、去自我中心化等密切相关,动作发展是心理发展的外在表现。答案为 A。24.儿童知觉开始形成并有所发展是在_ A.儿童前期 B.婴幼儿期 C.儿童后期 D.青少年早期(分数:3.00)A.B.
31、 C.D.解析:解析 婴幼儿最主要的感知觉是触觉,听觉和视觉。在胎儿期,这些感知觉就已经形成并有所发展了。答案为 B。25.婴幼儿最主要的感知觉是视觉、听觉、触觉等,其中发展最早的是_ A.触觉 B.听觉 C.视觉 D.味觉(分数:3.00)A. B.C.D.解析:解析 婴幼儿最主要的感知觉是触觉、听觉和视觉。触觉发展得最早,婴儿在早期通过口腔触觉和手的触觉来探索外部世界。答案为 A。26.最基本的认知过程和高级认知活动的基础是_ A.感知觉 B.记忆 C.注意 D.思维(分数:3.00)A. B.C.D.解析:解析 感知觉是最基本的认知过程,是高级认知活动的基础,儿童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是从感知
32、觉开始的,然后学会了语言,在此基础上才逐渐发展了高级的认知过程。答案为 A。27.儿童出生后视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视觉调节、视觉幅合、视觉分辨和_ A.颜色知觉 B.大小知觉 C.方位知觉 D.似动知觉(分数:3.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是识记能力的考查。儿童出生后视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视觉调节、视觉幅合、视觉分辨和颜色知觉。答案为 A。28.儿童动作的发展,总体上遵循的主要原则是_ A.由下到上 B.由外到内 C.由简单到复杂 D.由小到大(分数:3.00)A.B.C. D.解析:解析 儿童动作的发展遵循了三个主要原则,但总体来说,儿童动作发展遵循的是从简单到复杂的
33、原则。答案为 C。29.“视觉悬崖”实验的目的在于研究_ A.婴儿的爬行能力 B.婴儿的深度视觉 C.婴儿的距离知觉 D.婴儿与母亲的关系(分数:3.00)A.B. C.D.解析:解析 沃克和吉布森曾进行了一项旨在研究婴儿深度视觉的实验“视觉悬崖”实验,后来被称为发展心理学的经典实验之一。答案为 B。30.研究发现 4 个月的婴儿已显示出对颜色的偏好,该颜色是_ A.绿 B.黄 C.紫 D.蓝(分数:3.00)A.B.C.D. 解析:解析 研究发现,4 个月大的婴儿能够区别红、绿、蓝、黄等颜色,而且显示出了对蓝、红的偏好。答案为 D。31.儿童获得完全符合语法的口头语言的年龄阶段是_ A.91
34、2 个月 B.1824 个月 C.34 岁 D.7 岁前(分数:3.00)A.B.C.D. 解析:解析 7 岁前,儿童获得完全符合语法的口头语言。答案为 D。32.皮亚杰提出了个体从婴儿期到青春期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理论,其顺序是_ A.感知运动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 B.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D.前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分数:3.00)A.B. C.D.解析:解析 瑞士心理系家皮亚杰对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理论,描述了从婴儿
35、期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顺序:(1)感知运动阶段;(2)前运算阶段;(3)具体运算阶段;(4)形式运算阶段。答案为 B。33.主张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语言能力,提出人脑先天就具有一种能够对语言进行加工的装置,叫做“语言获得装置”的学者是_ A.巴甫洛夫 B.斯金纳 C.皮亚杰 D.乔姆斯基(分数:3.00)A.B.C.D. 解析:解析 先天论的观点,主张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语言能力。比如乔姆斯基认为,人脑先天就具有一种能够对语言进行加工的装置,叫做“语言获得装置”,即 LAD。LAD 使儿童能够分析他们所听到的语言声音,并且抽取其中的语法规则,把它们转化生成他们内在的语法体系,这样就可以创造出儿童从来
36、没有听到的新的句子。答案为 D。34.四岁的丽丽知道明明是自己的哥哥,但却不知道自己是明明的妹妹。这种现象体现了儿童思维具有下列哪种特点?_ A.可逆性 B.不守恒性 C.自我中心性 D.守恒性(分数:3.00)A.B. C.D.解析:解析 27 岁的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这时儿童开始学习并能够运用符号对事物进行表征,发展出了某些代表性的系统,比如用特定的字眼来代表人、地点或事件。但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还是不成熟的,其典型的特点就是自我中心性或不“守恒”性。本题现象体现的是儿童思维具有不“守恒”性特点。答案为 B。35.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712 岁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这个时期儿童
37、思维发展特点之一是_ A.自我中心 B.不守恒 C.守恒 D.不可逆(分数:3.00)A.B.C. D.解析:解析 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年龄大致处于 712 岁左右,这时儿童逐渐掌握了守恒的概念,可以开始进行一些运用符号的逻辑思考活动,可以形成一系列的行动心理表象。比如,8 岁左右的儿童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够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而 5、6 岁的儿童则无法做到。答案为 C。36.皮亚杰认为 27 岁的儿童的认知水平正处在_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分数:3.00)A.B. C.D.解析:解析 瑞士心理系家皮亚杰创造性地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的
38、理论,描述了从婴儿期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顺序。前运算阶段是指 27 岁的儿童,这时儿童开始学习并能够运用符号对事物进行表征,发展出了某些代表性的系统。答案为 B。37.某儿童能用特定的字眼来代表人、地点或事件。按皮亚杰的理论,该儿童的认知发展处于_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分数:3.00)A.B. C.D.解析:解析 27 岁的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这时儿童开始学习并能够运用符号对事物进行表征,发展出了某些代表性的系统,比如用特定的字眼来代表人、地点或事件。但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还是不成熟的,其典型的特点就是自我中心性或不“守恒”性。答案为 B。38.思
39、维发展成熟的阶段是_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分数:3.00)A.B.C.D. 解析:解析 在儿童 11、12 岁以后,就进入到了形式运算阶段,这是思维发展趋于成熟的阶段。该阶段的典型特征是抽象思维得到了发展和完善。答案为 D。39.皮亚杰认为在儿童 11、12 岁以后,儿童的认知水平就进入到_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分数:3.00)A.B.C.D. 解析:解析 在儿童 11、12 岁以后,就进入到了形式运算阶段,这是思维发展趋于成熟的阶段。该阶段的典型特征是抽象思维得到了发展和完善。答案为 D。40.儿童期的社会性发展的内容不包括_ A.依恋关系的形成与类型 B.性别社会化 C.道德判断的发展 D.个性发展(分数:3.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用排除法。儿童期的社会性发展主要集中在依恋关系的形成与类型、性别社会化和道德判断的发展方面。答案为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