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历类职业资格】心理学-意识与注意(二)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74843       资源大小:159.50K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历类职业资格】心理学-意识与注意(二)及答案解析.doc

    1、心理学-意识与注意(二)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52,分数:100.00)1.假如上级向你交代了一个任务,你知道这个任务很重要,必须认真对待,于是把全部的注意集中起来去完成,这时我们说你处于_ A.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B.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C.白日梦状态 D.睡眠状态(分数:1.00)A.B.C.D.2.意识活动的内容包括对外部事物的觉知与内部刺激的觉知,还有_ A.对他人的觉知 B.对社会的觉知 C.对事物的觉知 D.对自身的觉知(分数:1.00)A.B.C.D.3.学生一边听课一边做笔记,这种意识状态属于_ A.白日梦状态 B.可控

    2、制的意识状态 C.睡眠状态 D.自动化的意识状态(分数:1.00)A.B.C.D.4.课堂上听课时常出现的走神现象,属于下列哪种意识状态?_ A.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B.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C.白日梦状态 D.催眠状态(分数:1.00)A.B.C.D.5.意识的第一状态是_ A.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B.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C.白日梦状态 D.睡眠状态(分数:2.00)A.B.C.D.6.人类意识的第二状态是指_ A.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B.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C.白日梦状态 D.睡眠状态(分数:2.00)A.B.C.D.7.对于“白日梦”的描述,以下哪个选项不正确?_ A.只包含很低水平意识努力的意识状态

    3、 B.是真正做梦,意识处于一种迷糊状态 C.其产生是很自动化的,不需要费劲 D.其内容无所谓好坏,它就是大脑在改变状态(分数:2.00)A.B.C.D.8.人的睡眠是一种_ A.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B.自动化意识状态 C.白日梦状态 D.意识并未完全停止的状态(分数:2.00)A.B.C.D.9.人类意识的第四状态就是指_ A.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B.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C.白日梦状态 D.睡眠状态(分数:2.00)A.B.C.D.10.吸毒者吸毒后最初有一些快感,但后来会对毒品产生依赖直至完全不能摆脱,这种状态属于意识的_ A.可控制状态 B.自动化状态 C.扭曲状态 D.失控状态(分数:2.00

    4、)A.B.C.D.11.在心理学中,将个体心理活动或意识在一定方向上活动的强度或紧张程度称为_ A.注意的集中性 B.注意的分配性 C.注意的指向性 D.注意的选择性(分数:2.00)A.B.C.D.12.注意的两个明显特点是_ A.指向性和集中性 B.指向性和选择性 C.集中性和维持性 D.选择性和维持性(分数:2.00)A.B.C.D.13.当一个人在学习或工作时,他的心理活动或意识总会指向和集中在某一对象上,同时离开了其他。这种状态是_ A.认知 B.想象 C.注意 D.意识(分数:2.00)A.B.C.D.14.人们在做事时,通常需要将注意从一种活动转换到另一种活动上,注意的这种灵活转

    5、换现象体现了哪种功能?_ A.选择功能 B.组织功能 C.维持功能 D.调节功能(分数:2.00)A.B.C.D.15.从大量的信息中选择出重要的信息给以反应,同时排除掉无意义信息的干扰,反映了注意的哪种功能?_ A.调节功能 B.维持功能 C.集中性 D.选择功能(分数:2.00)A.B.C.D.16.注意使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能够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比较紧张的状态,就是靠注意的_ A.选择功能 B.维持功能 C.调节功能 D.指向功能(分数:2.00)A.B.C.D.17.注意的功能包括选择功能、维持功能和_ A.输入功能 B.过滤功能 C.输出功能 D.调节功能(分数:2.00)A.B.C.D

    6、.18.学生们正在教室上课,突然一只小鸟从窗口飞过,大家不约而同转过头去看,这种现象叫做_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不随意后注意(分数:2.00)A.B.C.D.19.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一种_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有意注意(分数:2.00)A.B.C.D.20.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或环境出现干扰学习因素,仍能自觉、自动地将心理过程集中指向老师所讲的内容。这种现象叫做_ A.随意后注意 B.随意注意 C.不随意注意 D.不随意后注意(分数:2.00)A.B.C.D.21.在心理学中,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称为

    7、_ A.随意注意 B.随意后注意 C.不随意注意 D.集中注意(分数:2.00)A.B.C.D.22.下列注意既服从当前的任务要求,又可以节省意志的努力的是_ A.不随意注意 B.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有意注意(分数:2.00)A.B.C.D.23.人的行为与四种时间循环相联系,这四种时间循环大致相当于_ A.1 年、28 天、24 小时、90 分钟 B.1 年、28 天、24 小时、60 分钟 C.1 年、30 天、25 小时、90 分钟 D.1 年、30 天、25 小时、60 分钟(分数:2.00)A.B.C.D.24.与性活动的模式和心境障碍的发作相联系的周期是_ A.28 天周

    8、期 B.1 年周期 C.90 分钟周期 D.24 小时周期(分数:2.00)A.B.C.D.25.对应女性月经周期,同时伴随着情绪变化的周期是_ A.28 天周期 B.1 年周期 C.90 分钟周期 D.24 小时周期(分数:2.00)A.B.C.D.26.与人的警觉性、白日梦和饥饿等有关的周期是_ A.1 年周期 B.28 天周期 C.24 小时周期 D.90 分钟周期(分数:2.00)A.B.C.D.27.飞行时差常常导致旅行者在到达目的地后出现较长时间的身心困扰,原因在于_ A.长时间飞行导致的旅途疲劳 B.环境改变后需要一定时间的适应 C.地球引力的作用 D.人自身生物节律被干扰(分数

    9、:2.00)A.B.C.D.28.在正常情况下,人在白天工作,夜晚睡觉,一天中人的体温下午达到顶峰,到夜里熟睡时达到最低点。这种周期性变化称为_ A.年节律 B.日节律 C.月节律 D.90 分钟节律(分数:2.00)A.B.C.D.29.人在整个夜晚的睡眠过程中,从慢波睡眠到快速眼动睡眠要经过数次循环,在每次循环中,快速眼动睡眠持续时间变化的特点是_ A.早期所占时间较短,后期所占时间逐渐延长 B.早期所占时间较长,后期所占时间逐渐缩短 C.早期与后期所占时间是不变的 D.早期没有,后期仅有较短时间(分数:2.00)A.B.C.D.30.脑电波中 波的频率变化范围在_ A.24CPS B.4

    10、7CPS C.812CPS D.1324CPS(分数:2.00)A.B.C.D.31.当人们脑电波为 波时,典型的意识状态是_ A.深度放松 B.正常清醒状态 C.轻度睡眠 D.深度睡眠(分数:2.00)A.B.C.D.32.下列关于人的整个睡眠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_ A.第一阶段为过渡期,通常持续 17 分钟,脑电波为 波 B.第二阶段沩轻睡期,大约持续 1025 分钟,这时频率加快,脑电波为 波 C.第三、四阶段为沉睡期,此期频率慢,振幅极大,脑电波以 波为主 D.最后一个阶段为“快速眼动睡眠”,是人在做梦的时候(分数:2.00)A.B.C.D.33.人在深度放松,脑内空白,闭目不思考问题

    11、时的脑电波形态为_ A. 波 B. 波 C. 波 D. 波(分数:2.00)A.B.C.D.34.研究发现,梦主要出现在_ A.过渡期 B.轻睡期 C.沉睡期 D.快速眼动睡眠期(分数:2.00)A.B.C.D.35.REM 是指人的整个睡眠过程的_ A.过渡期 B.轻睡期 C.沉睡期 D.“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分数:2.00)A.B.C.D.36.梦呓、梦游和尿床等现象多发生在睡眠过程的_ A.轻睡期 B.沉睡期 C.REM D.过渡期(分数:2.00)A.B.C.D.37.人处在睡眠的轻睡期,脑电波主要表现为_ A. 波 B. 波 C. 波 D. 波(分数:2.00)A.B.C.D.38.

    12、由于考试来临或需要进行重大抉择而产生的失眠,属于_ A.假性失眠 B.情境性失眠 C.药物性失眠 D.失律性失眠(分数:2.00)A.B.C.D.39.关于人的睡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 A.人的睡眠总时间大约占人一生的三分之一时间 B.人的年龄越小,REM 所占的比例就越高 C.老人的 波所占的时间越来越少 D.REM 出现的时候就是人在做梦的时候(分数:2.00)A.B.C.D.40.年龄不同,REM 在睡眠中所占的比例不同,下列人群 REM 所占比例最高的是_ A.幼儿 B.小学生 C.成人 D.老人(分数:2.00)A.B.C.D.41.年老睡眠减少而产生睡眠不足的感觉,这种失眠现象属

    13、于_ A.情境性失眠 B.假性失眠 C.失律性失眠 D.药物性失眠(分数:2.00)A.B.C.D.42.由于飞行时差造成的睡眠困难,属于_ A.情境性失眠 B.假性失眠 C.失律性失眠 D.药物性失眠(分数:2.00)A.B.C.D.43.睡觉前喝了咖啡、茶或者可乐之类的饮料,常常导致精神兴奋,以至久久无法入睡,这种失眠称为_ A.情境性失眠 B.假性失眠 C.失律性失眠 D.药物性失眠(分数:2.00)A.B.C.D.44.人的无意识中的内容虽然无法意识到,但可以通过这样那样的途径泄露出来,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_ A.遗失 B.遗忘 C.失误 D.梦(分数:2.00)A

    14、.B.C.D.45.在梦的内容方面的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是_ A.霍尔 B.弗洛伊德 C.麦斯麦尔 D.布瑞德(分数:2.00)A.B.C.D.46.梦境的第一个重要特征是_ A.梦境受生活环境影响 B.梦的内容受内在刺激影响 C.梦的内容受外在刺激影 H 向 D.自我中心(分数:2.00)A.B.C.D.47.“催眠”一词是由下列哪个人首先提出的?_ A.麦斯麦尔 B.布瑞德 C.巴伯尔 D.希尔加德(分数:2.00)A.B.C.D.48.一个人能否进入催眠状态,主要取决于_ A.年龄 B.性别 C.受暗示性 D.意志(分数:2.00)A.B.C.D.49.希尔加德所说的“隐蔽观察者”是指_ A

    15、.当时难于觉察的意识经验 B.无意识 C.前意识 D.接受暗示后所经历的意识活动(分数:2.00)A.B.C.D.50.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催眠理论,其中影响最大的两种理论是:催眠是角色扮演和_ A.催眠是半睡眠 B.催眠是幻觉 C.催眠是追忆 D.催眠是意识的分离(分数:2.00)A.B.C.D.51.下列不是心理促动药物的是_ A.兴奋剂 B.镇静剂 C.迷幻剂 D.葡萄糖(分数:2.00)A.B.C.D.52.海洛因属于下列哪种心理促动药物?_ A.镇静剂 B.兴奋剂 C.迷幻剂 D.止痛剂(分数:2.00)A.B.C.D.心理学-意识与注意(二)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

    16、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52,分数:100.00)1.假如上级向你交代了一个任务,你知道这个任务很重要,必须认真对待,于是把全部的注意集中起来去完成,这时我们说你处于_ A.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B.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C.白日梦状态 D.睡眠状态(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在可控制的意识状态里,人的意识最清晰,最能集中注意,能够有意识地去完成一件事情。上级交给你一个重要任务,你必须集中注意力去完成,说明你处于可控制状态。答案为 A。2.意识活动的内容包括对外部事物的觉知与内部刺激的觉知,还有_ A.对他人的觉知 B.对社会的觉知 C.对事物的觉知 D.对自身的

    17、觉知(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意识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1)对外部事物的觉知。(2)对内部刺激的觉知。(3)对自身的觉知。答案为 D。3.学生一边听课一边做笔记,这种意识状态属于_ A.白日梦状态 B.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C.睡眠状态 D.自动化的意识状态(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意识的状态包括可控制的意识状态、自动化的意识状态、白日梦状态和睡眠状态。可控制的意识状态中人的意识最清晰,最能集中注意,能够有意识地去完成一件事情;白日梦不是真正做梦,而是意识处于一种迷糊状态;睡眠状态时,人的意识并没有完全停止活动;自动化的意识状态指有时人对自己的行为似乎有

    18、所意识,但又不太清晰。本题中的情况就是自动化的意识状态。答案为 D。4.课堂上听课时常出现的走神现象,属于下列哪种意识状态?_ A.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B.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C.白日梦状态 D.催眠状态(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意识的状态。意识的状态包括:(1)可控制的意识状态;(2)自动化的意识状态;(3)白日梦状态;(4)睡眠状态。白日梦是只包含很低水平意识努力的意识状态,它介于主动的意识状态与睡眠中做梦二者之间。答案为 C。5.意识的第一状态是_ A.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B.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C.白日梦状态 D.睡眠状态(分数:2.00)A. B.C.D.解析:

    19、解析 在可控制的意识状态里,人的意识最清晰,最能集中注意,能够有意识地去完成一件事情。可控制的意识状态是意识的第一状态。答案为 A。6.人类意识的第二状态是指_ A.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B.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C.白日梦状态 D.睡眠状态(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自动化的意识状态是意识的第二种状态,它本身要求很少注意,并且不妨碍同时进行的其他活动。答案为 B。7.对于“白日梦”的描述,以下哪个选项不正确?_ A.只包含很低水平意识努力的意识状态 B.是真正做梦,意识处于一种迷糊状态 C.其产生是很自动化的,不需要费劲 D.其内容无所谓好坏,它就是大脑在改变状态(分数:2.00

    20、)A.B. C.D.解析:解析 白日梦只包含很低水平意识努力的意识状态,它介于主动的意识状态与睡眠中做梦二者之间。白日梦不是真正做梦,而是意识处于一种迷糊状态。白日梦的产生是很自动化的,不需要费劲。白日梦的内容也无所谓好坏,它就是大脑在改变状态。答案为 B。8.人的睡眠是一种_ A.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B.自动化意识状态 C.白日梦状态 D.意识并未完全停止的状态(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过去一般认为人处于睡眠状态时意识是停止活动的,而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人在睡眠时意识并没有完全停止活动。答案为 D。9.人类意识的第四状态就是指_ A.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B.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21、C.白日梦状态 D.睡眠状态(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意识的第四个状态就是睡眠状态。过去一般认为睡眠的时候意识是停止活动的,而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人在睡眠时意识并没有完全停止活动。答案为 D。10.吸毒者吸毒后最初有一些快感,但后来会对毒品产生依赖直至完全不能摆脱,这种状态属于意识的_ A.可控制状态 B.自动化状态 C.扭曲状态 D.失控状态(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吸毒以后,吸毒者开始精神恍惚,最初似乎还有一些快感,觉得比较舒服,但到后来就会产生对毒品的依赖,并且日益加重,直到最后完全不能摆脱。这实际上是一种意识的扭曲状态。答案为C。11.在心理学

    22、中,将个体心理活动或意识在一定方向上活动的强度或紧张程度称为_ A.注意的集中性 B.注意的分配性 C.注意的指向性 D.注意的选择性(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注意有两个明显的特点:指向性与集中性。可以说,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朝向哪个对象,那么,集中性就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在一定方向上活动的强度或紧张程度。答案为 A。12.注意的两个明显特点是_ A.指向性和集中性 B.指向性和选择性 C.集中性和维持性 D.选择性和维持性(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有两个明显的特点:指

    23、向性与集中性。答案为 A。13.当一个人在学习或工作时,他的心理活动或意识总会指向和集中在某一对象上,同时离开了其他。这种状态是_ A.认知 B.想象 C.注意 D.意识(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当一个人在学习或工作的时候,他的心理活动或意识总会指向和集中在某一对象上,同时离开了其他。答案为 C。14.人们在做事时,通常需要将注意从一种活动转换到另一种活动上,注意的这种灵活转换现象体现了哪种功能?_ A.选择功能 B.组织功能 C.维持功能 D.调节功能(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注

    24、意不仅表现在稳定而持续的活动中,而且也表现在活动的变化中。当人们需要从一种活动转向另一种活动的时候,注意体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答案为 D。15.从大量的信息中选择出重要的信息给以反应,同时排除掉无意义信息的干扰,反映了注意的哪种功能?_ A.调节功能 B.维持功能 C.集中性 D.选择功能(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注意的第一个功能是选择功能,就是从大量的信息中选择出重要的信息给以反应,同时排除掉无意义信息的干扰。答案为 D。16.注意使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能够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比较紧张的状态,就是靠注意的_ A.选择功能 B.维持功能 C.调节功能 D.指向功能(分数:2.0

    25、0)A.B. C.D.解析:解析 注意使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能够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比较紧张的状态,就是靠注意的维持功能。人只有在持续的紧张状态下,才能对被选择的信息进行深入的加工与处理。答案为 B。17.注意的功能包括选择功能、维持功能和_ A.输入功能 B.过滤功能 C.输出功能 D.调节功能(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注意的功能。注意的功能包括选择功能、维持功能以及调节功能。答案为 D。18.学生们正在教室上课,突然一只小鸟从窗口飞过,大家不约而同转过头去看,这种现象叫做_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不随意后注意(分数:2.00)A.B. C

    26、.D.解析:解析 按照注意选择方向上的目的是否明确,以及意志努力的参与程度上的差异,可以将注意分成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和随意后注意。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题干所述现象中,学生们不约而同地把视线转向小鸟,即不由自主地引起了对小鸟的注意。在这种情况下,注意的引起不是依靠意志的努力,而是由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因此属于不随意注意。答案为 B。19.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一种_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有意注意(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在这种不随意注意活动

    27、中,人的积极性水平较低,意识基本上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状态。答案为 B。20.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或环境出现干扰学习因素,仍能自觉、自动地将心理过程集中指向老师所讲的内容。这种现象叫做_ A.随意后注意 B.随意注意 C.不随意注意 D.不随意后注意(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当学习中遇到困难或环境中出现种种干扰学习的因素时,我们通过意志的努力,使注意力坚持在要学习的东西上。这种注意便叫随意注意。答案为 B。21.在心理学中,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称为_ A.随意注意 B.随意后注意 C.不随意注意 D.集中注意(分

    28、数:2.00)A. B.C.D.解析:解析 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注意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形式,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答案为 A。22.下列注意既服从当前的任务要求,又可以节省意志的努力的是_ A.不随意注意 B.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有意注意(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随意后注意既服从当前的任务要求,又可以节省意志的努力,因此有利于完成长期的、持续性的任务。答案为 C。23.人的行为与四种时间循环相联系,这四种时间循环大致相当于_ A.1 年、28 天、24 小时、90 分钟 B.1 年、28 天、24 小时、60 分钟 C.1 年、

    29、30 天、25 小时、90 分钟 D.1 年、30 天、25 小时、60 分钟(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人的行为与四种时间循环相联系,即人的生物节律。这四种时间循环大致相当于 1 年、28天、24 小时和 90 分钟四种时间长短。答案为 A。24.与性活动的模式和心境障碍的发作相联系的周期是_ A.28 天周期 B.1 年周期 C.90 分钟周期 D.24 小时周期(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人的行为与四种时间循环相联系,即人的生物节律。在这四种时间长短里,人都表现出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周期性波动。如年度和季节性循环与性活动的模式和心境障碍的发作相联系。答

    30、案为 B。25.对应女性月经周期,同时伴随着情绪变化的周期是_ A.28 天周期 B.1 年周期 C.90 分钟周期 D.24 小时周期(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人的行为与四种时间循环相联系,即人的生物节律。在这四种时间长短里,人都表现出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周期性波动。如 28 天的周期对应着女性的月经周期,同时也伴随着情绪的变化。答案为A。26.与人的警觉性、白日梦和饥饿等有关的周期是_ A.1 年周期 B.28 天周期 C.24 小时周期 D.90 分钟周期(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人的行为与四种时间循环相联系,即人的生物节律。这四种时间循环大致相当

    31、于 1 年、28天、24 小时和 90 分钟四种时间长短。90 分钟的周期与人的警觉性、白日梦和饥饿等有关,也称为人的心理活跃周期。答案为 D。27.飞行时差常常导致旅行者在到达目的地后出现较长时间的身心困扰,原因在于_ A.长时间飞行导致的旅途疲劳 B.环境改变后需要一定时间的适应 C.地球引力的作用 D.人自身生物节律被干扰(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当自身的生物钟与外界的时钟不同步时,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所谓的飞行时差是最明显的实例,它通常表现为旅途结束后,人长时间地感到发困、懒散和食欲不振。飞行时差造成的身心困扰绝非产生于旅途疲劳,而是人自身生物节律被干扰的结果。答

    32、案为 D。28.在正常情况下,人在白天工作,夜晚睡觉,一天中人的体温下午达到顶峰,到夜里熟睡时达到最低点。这种周期性变化称为_ A.年节律 B.日节律 C.月节律 D.90 分钟节律(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日节律在人和动物身上都存在,它的主要表现为睡与醒的周期性循环,此外,也还有一些生理方面的节律变化,如血压、排尿、荷尔蒙分泌等。题目中的一天中的人体体温的周期变化就是日节律。答案为 B。29.人在整个夜晚的睡眠过程中,从慢波睡眠到快速眼动睡眠要经过数次循环,在每次循环中,快速眼动睡眠持续时间变化的特点是_ A.早期所占时间较短,后期所占时间逐渐延长 B.早期所占时间较长

    33、,后期所占时间逐渐缩短 C.早期与后期所占时间是不变的 D.早期没有,后期仅有较短时间(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快速眼动睡眠(REM)结束后,再循环到 波的轻睡期。如此循环往复,一般一个晚上要经过 46 次这样的循环。在第一次循环中,REM 大约持续 10 分钟左右,而在往后的循环中,REM 持续的时间逐渐延长,在最后的循环中,REM 可持续到一个小时。因此快速眼动睡眠持续时间变化的特点是早期所占时间较短,后期所占时间逐渐延长。答案为 A。30.脑电波中 波的频率变化范围在_ A.24CPS B.47CPS C.812CPS D.1324CPS(分数:2.00)A.B.C

    34、. D.解析:解析 脑电波中 波的频率为 24cps. 波的频率为 812cps。 波的频率为 47cps、波的频率为 24cps。答案为 C。31.当人们脑电波为 波时,典型的意识状态是_ A.深度放松 B.正常清醒状态 C.轻度睡眠 D.深度睡眠(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波典型的意识状态是深度放松,脑内空白,冥想状态; 波典型的意识状态是轻度睡眠; 波典型的意识状态是正常清醒状态,思考,灵敏地解决问题; 波典型的意识状态是深度睡眠。答案为 B。32.下列关于人的整个睡眠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_ A.第一阶段为过渡期,通常持续 17 分钟,脑电波为 波 B.第二阶段沩轻睡

    35、期,大约持续 1025 分钟,这时频率加快,脑电波为 波 C.第三、四阶段为沉睡期,此期频率慢,振幅极大,脑电波以 波为主 D.最后一个阶段为“快速眼动睡眠”,是人在做梦的时候(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人的整个睡眠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脑电波有不同的形态变化。第一阶段为过渡期,通常持续 17 分钟。这个阶段脑电波为 波。第二阶段为轻睡期,大约持续 1025 分钟,这时出现频率更慢,为 47cps 的 波。第三、四阶段是沉睡期,以 波为主,它的频率慢到 4cps 以下,而振幅极大。再停留约半个小时,然后到睡眠的最后一个阶段,称为“快速眼动睡眠”。答案为 B。33

    36、.人在深度放松,脑内空白,闭目不思考问题时的脑电波形态为_ A. 波 B. 波 C. 波 D. 波(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意识在不同状态下脑电波的形态是不同的,人在深度放松,脑内空白,闭目不思考问题时的脑电波形态是 波。答案为 B。34.研究发现,梦主要出现在_ A.过渡期 B.轻睡期 C.沉睡期 D.快速眼动睡眠期(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研究发现快速眼动睡眠出现的时候,就是人在做梦的时候,若这时将被试唤醒,78%的人都说他正在做梦,并且能记得梦中内容,而那些在非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被唤醒的被试,则只有 10%反映正在做梦。答案为 D。35.REM

    37、是指人的整个睡眠过程的_ A.过渡期 B.轻睡期 C.沉睡期 D.“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简称 REM,为 rapid eye moyement 的缩写,这个阶段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存在一个特殊的现象,即快速眼动,这时通过仪器可以观测到睡者的眼球有快速跳动现象,呼吸和心跳变得不规则,肌肉完全瘫痪,并且很难唤醒。答案为 D。36.梦呓、梦游和尿床等现象多发生在睡眠过程的_ A.轻睡期 B.沉睡期 C.REM D.过渡期(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第三、四阶段是沉睡期,以 (delta)波为主,它的频率慢到 4cps

    38、 以下,而振幅极大。梦游、梦呓和尿床等现象多发生在这一阶段。答案为 B。37.人处在睡眠的轻睡期,脑电波主要表现为_ A. 波 B. 波 C. 波 D. 波(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意识在不同状态下脑电波的形态是不同的,人处在睡眠的轻睡期时,脑电波主要表现为 波。答案为 D。38.由于考试来临或需要进行重大抉择而产生的失眠,属于_ A.假性失眠 B.情境性失眠 C.药物性失眠 D.失律性失眠(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情境性失眠主要是由生活情境的改变造成的,生活情境的改变主要涉及一些造成个体心理压力的事件,如离婚、考试到来、面临重大人生抉择等。答案为

    39、B。39.关于人的睡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 A.人的睡眠总时间大约占人一生的三分之一时间 B.人的年龄越小,REM 所占的比例就越高 C.老人的 波所占的时间越来越少 D.REM 出现的时候就是人在做梦的时候(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研究发现,梦主要出现 REM 阶段。在随着年龄的不同,REM 在睡眠中所占的比例也有所不同。年龄越小,REM 所占的比例越高:即幼儿的 REM 占 50%。小学生占 30%,成人占 20%,老人占 10%。而且老人的 波所占的时间越来越少,甚至没有,所以老人睡觉不沉。人的睡眠总时间大约占人一生的三分之一时间。所以答案 C 的说法是错误的。答

    40、案为 C。40.年龄不同,REM 在睡眠中所占的比例不同,下列人群 REM 所占比例最高的是_ A.幼儿 B.小学生 C.成人 D.老人(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在随着年龄的不同,REM 在睡眠中所占的比例也有所不同。年龄越小,REM 所占的比例越高:即幼儿的 REM 占 50%。小学生占 30%,成人占 20%,老人占 10%。答案为 A。41.年老睡眠减少而产生睡眠不足的感觉,这种失眠现象属于_ A.情境性失眠 B.假性失眠 C.失律性失眠 D.药物性失眠(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睡眠所需时间也随着年龄增长而有变化,中年人不需要像青年人一样多的睡

    41、眠,于是有些人因身体衰弱或因年老睡眠减少而产生睡眠不足的感觉,这也会导致假性失眠的出现。答案为 B。42.由于飞行时差造成的睡眠困难,属于_ A.情境性失眠 B.假性失眠 C.失律性失眠 D.药物性失眠(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按照失眠的原因,可以把失眠分为:(1)情境性失眠;(2)假性失眠;(3)失律性失眠;(4)药物性失眠。其中,飞行时差所造成的睡眠困难,就属于失律性失眠。答案为 C。43.睡觉前喝了咖啡、茶或者可乐之类的饮料,常常导致精神兴奋,以至久久无法入睡,这种失眠称为_ A.情境性失眠 B.假性失眠 C.失律性失眠 D.药物性失眠(分数:2.00)A.B.C.

    42、D. 解析:解析 睡觉前喝了咖啡、茶或者可乐之类的饮料,常常导致精神兴奋,以至久久无法入睡。这是咖啡因在发挥作用,这种失眠称之为药物性失眠。答案为 D。44.人的无意识中的内容虽然无法意识到,但可以通过这样那样的途径泄露出来,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_ A.遗失 B.遗忘 C.失误 D.梦(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人的无意识中的内容虽然无法意识到,但可以通过这样那样的途径泄露出来,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梦。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欲望的满足。答案为 D。45.在梦的内容方面的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是_ A.霍尔 B.弗洛伊德 C.麦斯麦尔 D.布瑞德(

    43、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在梦的内容方面。霍尔的研究最具有代表性。经过对一万多个梦境的分析,霍尔发现,大多数的梦具有一般世俗性质,可能是将家庭、朋友和同事等某些特征加以联系组成,因此有一些梦相当普遍。答案为 A。46.梦境的第一个重要特征是_ A.梦境受生活环境影响 B.梦的内容受内在刺激影响 C.梦的内容受外在刺激影 H 向 D.自我中心(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梦境主要与自己有关,人们很少梦到公共事务。可以认为自我中心是梦境的第一个重要特征。霍尔认为梦境倾向于来自个体的内部冲突。答案为 D。47.“催眠”一词是由下列哪个人首先提出的?_ A.麦斯麦

    44、尔 B.布瑞德 C.巴伯尔 D.希尔加德(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一位苏格兰医生布瑞德于 1983 年提出“催眠”一词,并且宣称它能够使手术病人引起麻醉,从而使它得到传播。答案为 B。48.一个人能否进入催眠状态,主要取决于_ A.年龄 B.性别 C.受暗示性 D.意志(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一个人能否进入催眠状态,取决于其受暗示性的高低,人的受暗示性高低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答案为 C。49.希尔加德所说的“隐蔽观察者”是指_ A.当时难于觉察的意识经验 B.无意识 C.前意识 D.接受暗示后所经历的意识活动(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斯坦福大学教授希尔加德提出催眠的意识分离理论,认为催眠将心理过程分离为两个同时进行活动的层面。第一个层面为接受暗示以后所经历的意识活动,性质可能是扭曲的;第二个层面是被掩蔽的,当时难于觉察的意识经验,但其性质是比较真实的,希尔加德称之为“隐蔽观察者”。答案为 A。50.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催眠理论,其中影响最大的两种理论是:催眠是角色扮演和_ A.催眠是半睡眠 B.催眠是幻觉 C.催眠是追忆 D.催眠是意识的分离(分数:2.00)A.B.


    注意事项

    本文(【学历类职业资格】心理学-意识与注意(二)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花仙子)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