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自考题-3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不包括( )A衣原体 B立克次体C螺旋体 D病毒(分数:1.00)A.B.C.D.2.下列关于细菌 L 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高渗环境下不能存活 B需在高渗低琼脂含血清的培养基中生长C形成荷包蛋样菌落 D呈高度多形性(分数:1.00)A.B.C.D.3.下列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真菌 B病毒C衣原体 D支原体(分数:1.00)A.B.C.D.4.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特有成分是( )A肽聚糖 B外膜C磷壁酸 D脂质(分数:1.00
2、)A.B.C.D.5.与细菌抗吞噬作用有关的细菌结构是( )A荚膜 B芽胞C菌毛 D鞭毛(分数:1.00)A.B.C.D.6.与细菌黏附有关的细菌结构是( )A细胞壁 B鞭毛C芽胞 D菌毛(分数:1.00)A.B.C.D.7.对细胞壁的功能描述错误的是( )A维持细菌固有形态 B保护细菌抵抗高渗环境C具有抗吞噬作用 D与细胞膜一起维持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分数:1.00)A.B.C.D.8.对细菌芽胞描述错误的是( )A均为革兰阳性菌产生 B芽胞是细菌的休眠状态C不能保存细菌的全部生命必需物质 D对外界抵抗力强(分数:1.00)A.B.C.D.9.下列哪种代谢产物有助于细菌的鉴别( )A热原质 B
3、毒素C维生素 D色素(分数:1.00)A.B.C.D.10.对人类致病的细菌大多数是( )A自养菌 B专性厌氧菌C异养菌 D专性需氧菌(分数:1.00)A.B.C.D.11.研究细菌性状的最佳时期为( )A迟缓期 B稳定期C衰退期 D对数期(分数:1.00)A.B.C.D.12.下列关于热原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多由革兰阴性菌产生 B耐热C1804 小时可被破坏 D可被高压蒸气灭菌破坏(分数:1.00)A.B.C.D.13.下列不符合菌落的描述是( )A一个菌落由一个细菌分裂繁殖堆积而成B可分为 S 型、R 型菌落两类C是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后形成的细菌集团DS 型菌落又称光滑型菌落(分
4、数:1.00)A.B.C.D.14.细菌基因突变的发生是由于( )A基因重组 B基因交换C质粒丢失 D细菌遗传物质发生突然而稳定的结构改变(分数:1.00)A.B.C.D.15.关于转位因子,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细菌基因组中能改变自身位置的 DNA 序列B可从染色体的一个位置转移至另一个位置C转位因子不携带基因序列D可通过位移改变遗传物质的核苷酸序列(分数:1.00)A.B.C.D.1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与病毒增殖有关的异常现象( )A顿挫感染 B缺陷病毒的形成C干扰现象 D持续性感染(分数:1.00)A.B.C.D.17.病毒结构的对称型不包括( )A弧形对称型 B螺旋对称型C复合对称型
5、 D二十面体立体对称型(分数:1.00)A.B.C.D.18.病毒的复制过程不包括( )A吸附 B穿入C分裂 D脱壳(分数:1.00)A.B.C.D.19.下列哪种脂溶剂对有包膜病毒的破坏作用最大( )A氯仿 B乙醚C丙酮 D去氧胆酸盐(分数:1.00)A.B.C.D.20.在数秒钟内灭活大多数病毒所需要的温度是( )A-70 B100C37 D56(分数:1.00)A.B.C.D.21.病毒感染的诊断依据是( )A包涵体 B核衣壳C螺旋体 D脂多糖(分数:1.00)A.B.C.D.22.真菌中最常见的无性孢子是( )A芽生孢子 B厚膜孢子C分生孢子 D关节孢子(分数:1.00)A.B.C.D
6、.23.皮肤上最常见的细菌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表皮葡萄球菌C肺炎链球菌 D流感杆菌(分数:1.00)A.B.C.D.24.下列哪型病毒感染是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的主要来源( )A急性感染 B慢性感染C潜伏感染 D隐性感染(分数:1.00)A.B.C.D.25.病原菌在局部生长繁殖,产生的外毒素入血称为( )A败血症 B菌血症C毒血症 D脓毒血症(分数:1.00)A.B.C.D.26.鉴定结核分枝杆菌和麻风分枝杆菌的重要方法是( )A抗酸染色 B革兰染色C墨汁染色 D美蓝染色(分数:1.00)A.B.C.D.27.可用于深部感染真菌的特异性鉴定的是( )A直接镜检 B血清学诊断C真菌的分离
7、培养 D核酸杂交探针技术(分数:1.00)A.B.C.D.28.目前使用最普遍的灭菌方法是( )A煮沸法 B高压蒸气灭菌法C红外线 D流通蒸气消毒法(分数:1.00)A.B.C.D.29.浓度多少的异丙醇消毒效果最好( )A40%50% B50%80%C20%30% D20%50%(分数:1.00)A.B.C.D.30.红外线的波长在哪个范围内热效应最强( )A770nm1000m B110mC250260nm D200300nm(分数:1.00)A.B.C.D.二、填空题(总题数:20,分数:20.00)31.细菌内毒素的主要毒性成分是 1。(分数:1.00)填空项 1:_32.霍乱弧菌生长
8、繁殖的最适 pH 为 1。(分数:1.00)填空项 1:_33.病毒的基本结构包括 1 和衣壳。(分数:1.00)填空项 1:_34.荚膜的成分为多糖或 1 的多聚体。(分数:1.00)填空项 1:_35. 1 是某些细菌在生长过程中需要的一些自身不能合成的现成物质。(分数:1.00)填空项 1:_36.分离培养病原菌的常用营养培养基是 1。(分数:1.00)填空项 1:_37.能在敏感细菌内复制增殖,产生大量子代噬菌体,最终导致宿主菌裂解的噬菌体,称 1。(分数:1.00)填空项 1:_38.子代病毒核酸与结构蛋白合成之后,组装为病毒核衣壳的过程称为 1。(分数:1.00)填空项 1:_39
9、.能向空气中生长的菌丝称为 1。(分数:1.00)填空项 1:_40.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 1。(分数:1.00)填空项 1:_41.病毒侵入机体后,在体内的播散方式可分为三类:局部感染、病毒血症、 1。(分数:1.00)填空项 1:_42.肠道双歧杆菌有 1 作用。(分数:1.00)填空项 1:_43.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毒素的细菌毒素是 1。(分数:1.00)填空项 1:_44.以温和噬菌体为媒介,将供体菌 DNA 的片段转移给受体菌,并使受体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过程被称为 1。(分数:1.00)填空项 1:_45.目前检测病原菌核酸常用的方法是核酸杂交和 1 等。(分数:1.00)填
10、空项 1:_46.怀疑为新生隐球菌感染时,标本可经 1 后镜检。(分数:1.00)填空项 1:_47.热力灭菌包括 1 和干热灭菌法。(分数:1.00)填空项 1:_48.抑制体内或体外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称 1。(分数:1.00)填空项 1:_49.饮水、食具和一般器械的消毒可用 1。(分数:1.00)填空项 1:_50.医院感染的主要对象是老年人和 1。(分数:1.00)填空项 1:_三、名词解释题(总题数:10,分数:20.00)51.正常菌群(分数:2.00)_52.芽胞(分数:2.00)_53.病毒复制(分数:2.00)_54.病毒基因突变(分数:2.00)_55.无性繁殖(分数:2.
11、00)_56.稳定状态感染(分数:2.00)_57.包涵体(分数:2.00)_58.条件致病菌(分数:2.00)_59.灭菌(分数:2.00)_60.人工被动免疫(分数:2.00)_四、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30.00)61.简述条件致病菌的概念及产生的条件。(分数:6.00)_62.简述细菌的结构。(分数:6.00)_63.简述病毒的衣壳及其功能。(分数:6.00)_64.简述全身感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分数:6.00)_65.简述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分数:6.00)_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自考题-3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
12、,分数:30.00)1.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不包括( )A衣原体 B立克次体C螺旋体 D病毒(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原核细胞型微生物。要点透析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分化程度低,仅有染色质组成的核质,无核膜与核仁,除核糖体外无其他细胞器,包括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放线菌。病毒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2.下列关于细菌 L 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高渗环境下不能存活 B需在高渗低琼脂含血清的培养基中生长C形成荷包蛋样菌落 D呈高度多形性(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细菌 L 型的特点。要点透析 细菌 L
13、型在普通环境中不能耐受菌体内的高渗透压而死亡,但在高渗环境中可存活,并呈高度多形性,有球形、杆状和丝状等;细菌 L 型需在高渗低琼脂含血清的培养基中生长,27 天后在平板上形成荷包蛋样细小菌落。3.下列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真菌 B病毒C衣原体 D支原体(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真核细胞型微生物。要点透析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分化程度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包括真菌、藻类与原生动物。病毒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衣原体、支原体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4.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特有成分是( )A肽聚糖 B外膜C磷壁酸 D脂质(分数:1.00)A.B. C.
14、D.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细胞壁的组成。要点透析 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由肽聚糖和磷壁酸组成;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由肽聚糖和外膜组成。5.与细菌抗吞噬作用有关的细菌结构是( )A荚膜 B芽胞C菌毛 D鞭毛(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荚膜的功能。要点透析 荚膜具有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及消化作用,构成病原菌的重要致病因素;荚膜具有黏附作用。6.与细菌黏附有关的细菌结构是( )A细胞壁 B鞭毛C芽胞 D菌毛(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细菌菌毛的功能。要点透析 菌毛根据其形态、分布和功能的不同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普通
15、菌毛是细菌的黏附结构帮助细菌定植于宿主细胞表面,故普通菌毛构成细菌重要的毒力因子;性菌毛是某些噬菌体吸附于细菌表面的受体。7.对细胞壁的功能描述错误的是( )A维持细菌固有形态 B保护细菌抵抗高渗环境C具有抗吞噬作用 D与细胞膜一起维持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细菌细胞壁的功能。要点透析 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功能有:维持菌体固有形态;保护细菌承受细胞内强大渗透压,使细菌能在相对低渗的环境下生存;参与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菌体带有的表面抗原,可诱发机体的免疫应答。细胞壁没有抗吞噬作用。8.对细菌芽胞描述错误的是( )A均为革兰阳性菌产生 B芽
16、胞是细菌的休眠状态C不能保存细菌的全部生命必需物质 D对外界抵抗力强(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细菌芽胞的特点。要点透析 胞是由某些革兰阳性菌在一定条件下脱水浓缩形成的圆形或卵圆形小体,是细菌的休眠形成。芽胞的原生质体是核心,含有完整的核质以及核糖体、酶系统等主要生命物质,能保存细菌的全部生命必需物质。芽胞的抵抗力较强,对热、干燥、辐射、化学消毒剂等理化因素有较强的抵抗力。9.下列哪种代谢产物有助于细菌的鉴别( )A热原质 B毒素C维生素 D色素(分数:1.00)A.B.C.D. 解析:10.对人类致病的细菌大多数是( )A自养菌 B专性厌氧菌C异养菌
17、 D专性需氧菌(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细菌的营养类型。要点透析 根据细菌所利用的营养物质的区别,将细菌分为自养菌和异养菌。异养菌根据能量来源分为光能异养菌和化能异样菌。异养菌包括腐生菌和寄生菌。病原菌都是异养菌,大多数属于寄生菌。11.研究细菌性状的最佳时期为( )A迟缓期 B稳定期C衰退期 D对数期(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对数期的特点。要点透析 处于对数期的细菌生长繁殖速度最快,活菌数以恒定的几何级数增长,生长曲线图中活菌呈对数直线上升。对数期细菌的形态、染色性、生物性状都比较典型,可选用对数期研究细
18、菌的生物学性状。12.下列关于热原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多由革兰阴性菌产生 B耐热C1804 小时可被破坏 D可被高压蒸气灭菌破坏(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热原质的特性。要点透析 热原质主要由革兰阴性菌产生,成分为细菌细胞壁的脂多糖。热原质耐热,高压蒸气灭菌不能将其破坏,需 250高温干烤 30 分钟或 1804 小时才能破坏。13.下列不符合菌落的描述是( )A一个菌落由一个细菌分裂繁殖堆积而成B可分为 S 型、R 型菌落两类C是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后形成的细菌集团DS 型菌落又称光滑型菌落(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
19、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细菌的菌落。要点透析 菌落是指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经 1824 小时培养后形成的细菌集团。每一个菌落由单个细菌分裂增殖堆积而成。细菌的菌落一般分为三型,即光滑型(S 型)菌落、粗糙型(R 型)菌落、黏液型(M 型)菌落。故 B 项错误。14.细菌基因突变的发生是由于( )A基因重组 B基因交换C质粒丢失 D细菌遗传物质发生突然而稳定的结构改变(分数:1.00)A.B.C.D. 解析:15.关于转位因子,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细菌基因组中能改变自身位置的 DNA 序列B可从染色体的一个位置转移至另一个位置C转位因子不携带基因序列D可通过位移改变遗传物质的核苷酸序列(分数:1.
20、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转位因子。要点透析 转位因子是细菌 DNA 分子上的一段能够在基因组中移动的 DNA 片段,也称为移动基因。转位因子可通过位移改变遗传物质的核苷酸序列,影响插入点附近基因的表达,转位因子本身携带一定的基因序列。故 C 项叙述错误。1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与病毒增殖有关的异常现象( )A顿挫感染 B缺陷病毒的形成C干扰现象 D持续性感染(分数:1.00)A.B.C.D. 解析:17.病毒结构的对称型不包括( )A弧形对称型 B螺旋对称型C复合对称型 D二十面体立体对称型(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病
21、毒结构的类型。要点透析 不同病毒的核酸结构、衣壳壳粒的排列方式不同,可作为病毒鉴别和分类的依据。根据壳粒的排列方式,病毒结构有三种对称型,即螺旋对称型、二十面体立体对称型、复合对称型。18.病毒的复制过程不包括( )A吸附 B穿入C分裂 D脱壳(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病毒的复制。要点透析 病毒复制过程可周期进行,称复制周期,一般分为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以及装配与释放 6 个阶段。19.下列哪种脂溶剂对有包膜病毒的破坏作用最大( )A氯仿 B乙醚C丙酮 D去氧胆酸盐(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脂溶剂对病
22、毒的影响。要点透析 病毒的包膜含有脂质成分,氯仿、乙醚、丙酮、去氧胆酸盐等脂溶剂均可溶解有包膜病毒的包膜,从而破坏病毒。其中乙醚对病毒的破坏作用最大。20.在数秒钟内灭活大多数病毒所需要的温度是( )A-70 B100C37 D56(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温度对病毒的影响。要点透析 大多数病毒耐冷不耐热。热可破坏病毒的衣壳蛋白或刺突从而阻止病毒吸附,也可破坏酶活性影响酶的复制,达到灭活作用。多数病毒在 506030 分钟或 100数秒钟可被灭活。21.病毒感染的诊断依据是( )A包涵体 B核衣壳C螺旋体 D脂多糖(分数:1.00)A. B.C.D.
23、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病毒的包涵体。要点透析 包涵体是指病毒感染细胞后,在细胞浆或细胞核内出现光镜下可见的圆形或椭圆形斑块状结构。包涵体与病毒的增殖、存在有关,且具有各自的特征,故可作为诊断病毒感染的依据。22.真菌中最常见的无性孢子是( )A芽生孢子 B厚膜孢子C分生孢子 D关节孢子(分数:1.00)A.B.C. D.解析:23.皮肤上最常见的细菌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表皮葡萄球菌C肺炎链球菌 D流感杆菌(分数:1.00)A.B. C.D.解析:24.下列哪型病毒感染是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的主要来源( )A急性感染 B慢性感染C潜伏感染 D隐性感染(分数:1.00)A.B.C
24、.D. 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隐性感染的特点。要点透析 病原体感染后不出现临床症状的感染称为隐性感染。隐性感染者可传播病原体,是重要的传染源。隐性感染是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的主要来源。25.病原菌在局部生长繁殖,产生的外毒素入血称为( )A败血症 B菌血症C毒血症 D脓毒血症(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毒血症的概念。要点透析 毒血症是指病原菌在局部生长繁殖过程中,细菌不侵入血流,但其产生的外毒素进入血液,引起独特的中毒症状,如白喉、破伤风等。26.鉴定结核分枝杆菌和麻风分枝杆菌的重要方法是( )A抗酸染色 B革兰染色C墨汁染色 D美蓝染色(分
25、数:1.00)A. B.C.D.解析:27.可用于深部感染真菌的特异性鉴定的是( )A直接镜检 B血清学诊断C真菌的分离培养 D核酸杂交探针技术(分数:1.00)A.B.C.D. 解析:28.目前使用最普遍的灭菌方法是( )A煮沸法 B高压蒸气灭菌法C红外线 D流通蒸气消毒法(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高压蒸气灭菌法。要点透析 高压蒸气灭菌法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灭菌方法,可杀灭包括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29.浓度多少的异丙醇消毒效果最好( )A40%50% B50%80%C20%30% D20%50%(分数:1.00)A.B. C.D.解析:30.红外线
26、的波长在哪个范围内热效应最强( )A770nm1000m B110mC250260nm D200300nm(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红外线灭菌法。要点透析 红外线是波长 770nm1000m 的电磁波,波长 110m 的热效应最强。二、填空题(总题数:20,分数:20.00)31.细菌内毒素的主要毒性成分是 1。(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脂质 A)解析:32.霍乱弧菌生长繁殖的最适 pH 为 1。(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8.49.2)解析:33.病毒的基本结构包括 1 和衣壳。(分数:1.00)填空项 1:_
27、 (正确答案:核心)解析:34.荚膜的成分为多糖或 1 的多聚体。(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多肽)解析:35. 1 是某些细菌在生长过程中需要的一些自身不能合成的现成物质。(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生长因子)解析:36.分离培养病原菌的常用营养培养基是 1。(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血平板)解析:37.能在敏感细菌内复制增殖,产生大量子代噬菌体,最终导致宿主菌裂解的噬菌体,称 1。(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毒性噬菌体)解析:38.子代病毒核酸与结构蛋白合成之后,组装为病毒核衣壳的过程称为 1。(分数:1.00)填空
28、项 1:_ (正确答案:装配)解析:39.能向空气中生长的菌丝称为 1。(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气中菌丝)解析:40.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 1。(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多糖)解析:41.病毒侵入机体后,在体内的播散方式可分为三类:局部感染、病毒血症、 1。(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沿神经扩散)解析:42.肠道双歧杆菌有 1 作用。(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抗衰老)解析:43.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毒素的细菌毒素是 1。(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外毒素)解析:44.以温和噬菌体为媒介,将供体
29、菌 DNA 的片段转移给受体菌,并使受体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过程被称为 1。(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转导)解析:45.目前检测病原菌核酸常用的方法是核酸杂交和 1 等。(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多聚酶链反应(PCR))解析:46.怀疑为新生隐球菌感染时,标本可经 1 后镜检。(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墨汁负染)解析:47.热力灭菌包括 1 和干热灭菌法。(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湿热)解析:48.抑制体内或体外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称 1。(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抑菌)解析:49.饮水、食具和一
30、般器械的消毒可用 1。(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煮沸法)解析:50.医院感染的主要对象是老年人和 1。(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婴幼儿)解析:三、名词解释题(总题数:10,分数:20.00)51.正常菌群(分数:2.00)_正确答案:(在人类和其他动物的体表及其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有多种微生物存在,这些在正常情况下无害的微生物群,称为正常菌群。)解析:52.芽胞(分数:2.00)_正确答案:(是某些革兰阳性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脱水浓缩,在菌体内部形成的一个圆形或卵圆形小体,是细菌的休眠形式。)解析:53.病毒复制(分数:2.00)_正确答案:(以病毒核酸为模
31、板,在 DNA 多聚酶或 RNA 多聚酶及其他因素的作用下,经过复杂的生化合成过程,复制子代病毒的核酸并通过转录翻译产生病毒蛋白质,装配成熟后释放到细胞外,此增殖方式称病毒复制。)解析:54.病毒基因突变(分数:2.00)_正确答案:(指病毒基因组中的碱基序列由于置换、缺失或插入而发生改变,可自发产生,也可诱发出现。)解析:55.无性繁殖(分数:2.00)_正确答案:(系指不经过两性细胞的结合就能形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病原性真菌主要以此种方式繁殖。)解析:56.稳定状态感染(分数:2.00)_正确答案:(有些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过程中以出芽方式释放,不直接引起细胞溶解死亡,其过程缓慢、病变较轻
32、,称为病毒的稳定状态感染,常见于有包膜病毒感染。)解析:57.包涵体(分数:2.00)_正确答案:(细胞被病毒感染后,在细胞浆或细胞核内出现光镜下可见的圆形或椭圆形斑块状结构,称为包涵体。)解析:58.条件致病菌(分数:2.00)_正确答案:(在正常情况下,人体与正常菌群之间以及各种正常菌群之间,保持一定的生态平衡。在一定条件下当这种平衡关系被打破,原来不致病的正常菌群中的细菌可能成为致病菌,这类细菌称为条件致病菌或机会致病菌。)解析:59.灭菌(分数:2.00)_正确答案:(指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解析:60.人工被动免疫(分数:2.00)_正确答案:(是指用人工的方法有计划地给机体
33、输入抗毒素或丙种球蛋白等,使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力,达到预防或治疗疾病的目的。)解析:四、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30.00)61.简述条件致病菌的概念及产生的条件。(分数:6.00)_正确答案:(在正常情况下,人体与正常菌群之间以及各种正常菌群之间,保持一定的生态平衡。在一定条件下这种平衡关系被打破,原来不致病的正常菌群中的细菌可能成为致病菌,这类细菌称为条件致病菌。条件致病菌产生的条件有:(1)寄居部位改变。(2)机体免疫功能低下。(3)菌群失调)解析:62.简述细菌的结构。(分数:6.00)_正确答案:(1)细菌的结构分为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两种。(2)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
34、胞质以及核质,特殊结构包括荚膜、鞭毛、菌毛、芽胞。)解析:63.简述病毒的衣壳及其功能。(分数:6.00)_正确答案:(包围在病毒核心外面的蛋白质结构称为衣壳。衣壳的主要功能是保护病毒的核心,以免核酸受到核酸酶以及其他理化因素的破坏;衣壳还可介导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同时,衣壳蛋白具有抗原性,不仅可调动机体的免疫防御作用,有时也可引起免疫病理损伤。不同病毒的核酸结构、衣壳壳粒的排列方式不尽相同,可作为病毒鉴别和分类的依据。)解析:64.简述全身感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分数:6.00)_正确答案:(1)菌血症:病原菌自局部病灶侵入血流,但在血液中不大量生长繁殖。如伤寒早期的菌血症。(2)毒血症:
35、病原菌在局部生长繁殖过程中,细菌不侵入血流,但其产生的外毒素进入血液,引起独特的中毒症状。如白喉、破伤风等。(3)败血症: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血液中大量繁殖,产生毒性代谢产物,造成机体严重损害,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如不规则高热、皮肤及黏膜出血点、肝脾肿大等。(4)脓毒血症:化脓性细菌引起败血症的同时,由于细菌随血流扩散,在全身多个器官(如肝、肺、肾等)引起多发性化脓病灶。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严重感染时引起的脓毒血症,可导致多发性肝脓肿、肾脓肿、皮下脓肿等。(5)内毒素血症:由病灶内大量革兰阴性菌死亡,释放内毒素入血所致,轻则发热,重则可出现 DIC、休克甚至死亡。如小儿急性中毒性菌痢。)解析:65.简述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分数:6.00)_正确答案:(1)消毒剂的性质、浓度与作用时间。(2)微生物的污染程度。(3)微生物的种类和生活状态。(4)环境中的有机物。(5)温度、湿度、酸碱度。(6)化学拮抗物。)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