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历类职业资格】建筑结构试验自考题模拟2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74707       资源大小:79.5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历类职业资格】建筑结构试验自考题模拟2及答案解析.doc

    1、建筑结构试验自考题模拟 2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部分 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局部性的结构试件尺寸比例一般为原型试验的_(分数:2.00)A.1/101/2B.1/21C.1/61/8D.1/412.下列选项中,可在现场原型结构上进行的试验是_(分数:2.00)A.动力特性试验B.疲劳试验C.足尺模型试验D.缩尺模型试验3.在结构动力模型试验中,解决重力失真的方法是_(分数:2.00)A.增加模型材料密度B.增大模型材料的弹性模量C.增加模型尺寸D.增大重力加速度4.结构模型设计中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均是在假定采用理想_的情况下推导求

    2、得的(分数:2.00)A.塑性材料B.弹塑性材料C.弹性材料D.脆性材料5.为检验已建结构性能,进行现场荷载试验唯一使用的方法是_(分数:2.00)A.正位试验B.原位试验C.异位试验D.反位试验6.钢筋混凝土梁受拉区的混凝土开裂后,下列选项中,可以得到梁截面上内力重分布规律的方法是_(分数:2.00)A.在受压区混凝土上布置测点B.在受拉区混凝土上布置测点C.在受压区钢筋上布置测点D.在受拉区钢筋上布置测点7.为了得到梁上截面的最大主应力及剪应力的分布规律,每个测点上要测量_方向的应变值(分数:2.00)A.2 个B.1 个C.3 个D.4 个8.在梁的受弯试验中,若要测量跨中的挠度,至少要

    3、布置_测点(分数:2.00)A.4 个B.3 个C.2 个D.1 个9.为了求得钢筋混凝土梁截面上应力分布的规律和确定中和轴的位置,一般沿截面高度至少要布置_测点(分数:2.00)A.5 个B.4 个C.3 个D.2 个10.为测量孔边应力的分布情况,一般将圆孔分为四个象限,每个象限周界上至少布置的测点数量为_(分数:2.00)A.2 个B.3 个C.4 个D.5 个二、第部分 非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10.00)11.结构试验包括结构试验设计、 1、试验实施和试验分析等主要环节。 (分数:1.00)12.减少材料误差的方法是要求确定材料强度的试块和结构构件应具有 1。 (分数:1.00

    4、)13.在墙板和砖墙试验时,若使用若干个液压加载器通过卧梁转变为均布荷载,作用于试件上作竖向加载,则卧梁的 1 直接影响受压应力的均匀性。 (分数:1.00)14.试件设计之所以要注意它的形状,主要是要求满足在试验时形成和实际工作相一致的 1。 (分数:1.00)15.在结构构件安装位置与实际工作状态不相一致的情况下进行的试验称为异位试验,按照构件在空间位置的不同,其又可分为 1 和 2。 (分数:1.00)16.结构试验中,采用分级加载一方面可控制 1,另一方面便于观测 2 随荷载变化的规律。 (分数:1.00)17.分级加载级间持荷时间的长短取决于 1 的发展情况,即要求在试验分级加载的持

    5、荷时间内,结构变形能充分反映出来。 (分数:1.00)18.对于跨度较大的梁,为了测量它的弹性挠度曲线,要增加到 57 个测点,并沿梁的跨间 1。 (分数:1.00)19. 1 是建筑物中的最基本的承重构件,主要承受轴的压力。 (分数:1.00)20.薄壳结构是空间受力体系,在一定的曲面形式下,壳体弯矩很小,荷载主要靠 1 来承受。 (分数:1.00)三、名词解释题(总题数:5,分数:10.00)21.分辨率 (分数:2.00)_22.时间相似 (分数:2.00)_23.加载图式 (分数:2.00)_24.加载制度 (分数:2.00)_25.裂缝测量 (分数:2.00)_四、简答题(总题数:1

    6、0,分数:40.00)26.简述结构试验实施的主要内容。 (分数:4.00)_27.简述结构试验设计的主要内容。 (分数:4.00)_28.简述结构试验报告的内容。 (分数:4.00)_29.试件就位与加载方案包括什么? (分数:4.00)_30.结构试验中,仪表测读应注意哪些问题? (分数:4.00)_31.什么是结构静力试验? (分数:4.00)_32.简述简支梁的支座和边界条件。 (分数:4.00)_33.大跨度结构需要进行的试验研究工作有哪些? (分数:4.00)_34.简述校核测点的意义。 (分数:4.00)_35.结构试验中,受压构件的试验项目包括什么? (分数:4.00)_五、计

    7、算题(总题数:3,分数:20.00)36.在静力模型试验中,若几何相似系数 线性荷载相似系数 (分数:7.00)_37.在静力模型试验中,若几何相似系数 结构材料弹性相似系数 (分数:7.00)_38.对某等截面简支梁进行静力试验,得到荷载与跨中挠度曲线如图,初始直线段内 A 点对应的荷载 P 1 =70kN,跨中挠度 f 1 =0.35mm,若梁自重 G 1 =50kN,加载设备 G 2 =10kN,求梁自重和加载设备重力作用下的挠度 f 0 。 (分数:6.00)_建筑结构试验自考题模拟 2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部分 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

    8、00)1.局部性的结构试件尺寸比例一般为原型试验的_(分数:2.00)A.1/101/2B.1/21C.1/61/8D.1/41 解析:考点 结构试验设计中的试件尺寸设计 解析 试件尺寸大小要考虑尺寸效应的影响,在满足构造要求的情况下,太大的试件也没有必要。因此对于局部性的试件尺寸比例可为原型的 1/41。2.下列选项中,可在现场原型结构上进行的试验是_(分数:2.00)A.动力特性试验 B.疲劳试验C.足尺模型试验D.缩尺模型试验解析:考点 结构试验的试验方法 解析 对于结构的动力试验,试件尺寸常受试验加载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动力特性试验可以在现场原型结构上进行。3.在结构动力模型试验中,解决

    9、重力失真的方法是_(分数:2.00)A.增加模型材料密度 B.增大模型材料的弹性模量C.增加模型尺寸D.增大重力加速度解析:考点 结构动力模型试验解决重力失真的处理方法 解析 解决重力失真的方法是在模型上附加适当的分布质量,即采用高密度材料来增加结构上有效的模型材料的密度。4.结构模型设计中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均是在假定采用理想_的情况下推导求得的(分数:2.00)A.塑性材料B.弹塑性材料C.弹性材料 D.脆性材料解析:考点 结构模型设计中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推导 解析 在结构模型设计中参与研究对象各物理量的相似常数之间必定满足一定的组合关系,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均是无量纲的,它们均是在假定

    10、采用理想弹性材料的情况下推导求得的。5.为检验已建结构性能,进行现场荷载试验唯一使用的方法是_(分数:2.00)A.正位试验B.原位试验 C.异位试验D.反位试验解析:考点 原位试验的特点 解析 原位试验加载方案是为检验已建结构性能进行现场荷载试验唯一使用的方法。试验的结构构件在生产或施工现场处于实际工作的位置,它的支承情况、边界条件和实际工作状态完全一致。6.钢筋混凝土梁受拉区的混凝土开裂后,下列选项中,可以得到梁截面上内力重分布规律的方法是_(分数:2.00)A.在受压区混凝土上布置测点B.在受拉区混凝土上布置测点C.在受压区钢筋上布置测点D.在受拉区钢筋上布置测点 解析:考点 弯曲应力测

    11、量的测点布置 解析 受拉区的混凝土开裂后,该处截面上混凝土部分退出工作,因此常常在受拉区的钢筋上也布置测点,以便测量钢筋的应变,由此可获得梁截面上内力重分布的规律。7.为了得到梁上截面的最大主应力及剪应力的分布规律,每个测点上要测量_方向的应变值(分数:2.00)A.2 个B.1 个C.3 个 D.4 个解析:考点 剪切应力测量的测点布置 解析 在荷载作用下的梁截面既有弯矩作用,又有剪力作用,为平面应力状态。因此,应测定水平、垂直和 45三个方向的应变,求得截面上的最大主应力及剪应力的分布规律。8.在梁的受弯试验中,若要测量跨中的挠度,至少要布置_测点(分数:2.00)A.4 个B.3 个 C

    12、.2 个D.1 个解析:考点 挠度测量的测点布置 解析 在实际试验加载中,由于荷载的作用,梁两个端点处的支座都会或多或少地发生向下的位移,致使梁产生刚性位移。为了求得梁的真正挠度,应该去除支座沉陷的影响,同时测量梁两端支座相对同一地面的沉陷。因此,如果要测量跨中的挠度,一般都要布置 3 个测点。9.为了求得钢筋混凝土梁截面上应力分布的规律和确定中和轴的位置,一般沿截面高度至少要布置_测点(分数:2.00)A.5 个 B.4 个C.3 个D.2 个解析:考点 弯曲应力测量的测点布置 解析 为了求得钢筋混凝土梁截面上应力分布的规律和确定中和轴的位置,需要增加一定数量的应变测点,一般情况下沿截面高度

    13、至少需要布置 5 个测点。如果梁的截面高度较大,还可以考虑沿截面高度增加测点数量。测点越多,中和轴位置能确定得越准确。10.为测量孔边应力的分布情况,一般将圆孔分为四个象限,每个象限周界上至少布置的测点数量为_(分数:2.00)A.2 个B.3 个C.4 个 D.5 个解析:考点 孔边应力测量的测点布置 解析 可利用应变计沿圆孔周边连续测量几个相邻点的应变,通过各点应变迹线求得孔边应力分布情况。经常是将圆孔分为四个象限,每个象限的周界上连续均匀地布置四个测点,每隔 22.5有 1 个测点。如果能够估计出最大应力在某一象限区内,则其他区内的应变测点可减少到 3 个点。二、第部分 非选择题(总题数

    14、:10,分数:10.00)11.结构试验包括结构试验设计、 1、试验实施和试验分析等主要环节。 (分数:1.00)解析:结构试验准备考点 结构试验设计的主要环节12.减少材料误差的方法是要求确定材料强度的试块和结构构件应具有 1。 (分数:1.00)解析:同一性考点 结构试验的误差控制13.在墙板和砖墙试验时,若使用若干个液压加载器通过卧梁转变为均布荷载,作用于试件上作竖向加载,则卧梁的 1 直接影响受压应力的均匀性。 (分数:1.00)解析:抗弯刚度考点 结构试验的误差控制14.试件设计之所以要注意它的形状,主要是要求满足在试验时形成和实际工作相一致的 1。 (分数:1.00)解析:应力状态

    15、考点 结构试验对设计试件形状的要求15.在结构构件安装位置与实际工作状态不相一致的情况下进行的试验称为异位试验,按照构件在空间位置的不同,其又可分为 1 和 2。 (分数:1.00)解析:反位试验 卧位试验考点 试件就位与加载方案的设计16.结构试验中,采用分级加载一方面可控制 1,另一方面便于观测 2 随荷载变化的规律。 (分数:1.00)解析:加载速度 结构变形考点 结构静力试验中分级加载制度17.分级加载级间持荷时间的长短取决于 1 的发展情况,即要求在试验分级加载的持荷时间内,结构变形能充分反映出来。 (分数:1.00)解析:结构变形考点 分级加载中对持荷时间的要求18.对于跨度较大的

    16、梁,为了测量它的弹性挠度曲线,要增加到 57 个测点,并沿梁的跨间 1。 (分数:1.00)解析:对称布置考点 受弯构件试验的测点布置19. 1 是建筑物中的最基本的承重构件,主要承受轴的压力。 (分数:1.00)解析:受压构件考点 受压构件的定义20.薄壳结构是空间受力体系,在一定的曲面形式下,壳体弯矩很小,荷载主要靠 1 来承受。 (分数:1.00)解析:轴向力考点 薄壳和网架试验中薄壳结构受力形式三、名词解释题(总题数:5,分数:10.00)21.分辨率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分辨率:仪器测量被测物理量最小变化值的能力。22.时间相似 (分数:2.00)_正确答案:()

    17、解析:时间相似:对于结构动力问题,在随时间变化的过程中,要求结构模型和原型在对应的时刻进行比较,要求相对应的时间成比例。23.加载图式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加载图式:指试验荷载的空间布置。加载图式应该模拟结构的设计荷载简图,或者模拟在实际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实际内力情况。24.加载制度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加载制度:试验进行期间,荷载大小和方向与时间的关系。25.裂缝测量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裂缝测量:通常是实测预应力杆件的开裂荷载值,测量使用状态试验荷载值作用下的最大裂缝宽度及各级荷载作用下的主要裂缝宽度。四、简答题(总题数:10,分数

    18、:40.00)26.简述结构试验实施的主要内容。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1)试验加载。 (2)试验反应观测和数据采集。 (3)试件变形、裂缝和破坏形态记录。27.简述结构试验设计的主要内容。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1)试验设计。 (2)试验荷载设计。 (3)试验观测设计。 (4)试验误差控制措施。 (5)试验安全措施。28.简述结构试验报告的内容。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结构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试验目的;试验对象的简介和考察;试验方法与依据;试验情况与处理;试验成果分析;技术结论;附录。29.试件就位与加载方案包括什么? (分数:4

    19、.00)_正确答案:()解析:试件就位与加载方案包括:正位试验,最常见与实际工作状态相一致;异位试验,与实际工作状态不相一致的试验,分反位相差 180与卧位 90;原位试验,是检验已建结构性能进行现场荷载试验唯一使用的方法。30.结构试验中,仪表测读应注意哪些问题?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1)结构在试验加载前,应在没有外加荷载的条件下测读仪表的初始读数。 (2)试验时,在每级荷载作用下,应在规定的荷载持续时间结束时量测结构构件的变形。 (3)观测时间一般选在载荷过程中的加载间歇时间内,最好在每次加载完毕后的某一时间开始按程序测读一次,到加下一级加载前,再观测一次读数。 (4

    20、)当荷载维持较长时间不变时,应该按规定时间,以后每隔 36 小时记录读数一次。 (5)每次记录仪器读数时,应该同时记录周围环境的温度。31.什么是结构静力试验?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静力试验一般是指在不长的时间内对试验对象进行平稳的连续加载,荷载从零开始一直加到结构构件破坏或达到预定荷载,或是在短时期内平稳地施加若干次预定的重复荷载后,再连续增加荷载直到结构构件破坏。32.简述简支梁的支座和边界条件。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简支梁在试验安装时采用正位试验,一端采用铰支座,另一端采用滚动支座,支座下面用支墩安置在地面上。要求支座符合规定的边界条件,并且在试验

    21、过程中保持牢固和稳定。33.大跨度结构需要进行的试验研究工作有哪些?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大跨度结构需要进行的试验研究工作包括: (1)通过实物或模型的试验来研究、掌握结构受力特点及内力和变形的变化规律; (2)通过试验实测值与近似计算法或精确计算法的理论值的分析比较,检验设计方法的正确性; (3)通过试验验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整体刚度,探讨新的计算方法和假定条件; (4)对于网架结构还需验证节点的强度和可靠性。34.简述校核测点的意义。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校核测点是为了检校试验的正确性,便于整理试验结果时进行误差修正,经常在梁的端部凸角上的零应力处设

    22、置少量测点,以检验整个测量过程是否正常。35.结构试验中,受压构件的试验项目包括什么?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受压构件的试验,一般是观测其破坏荷载、各级加载下的侧向位移值及变形曲线、控制截面或区域的应力变化规律以及裂缝开展情况。五、计算题(总题数:3,分数:20.00)36.在静力模型试验中,若几何相似系数 线性荷载相似系数 (分数:7.00)_正确答案:()解析:解: 其中:S E 为弹性模量相似系数;E m 为模型弹模;E p 为原型弹模。 其中:S q 为线性荷载相似常数;S l 为长度相似系数。 根据量纲分析,线性荷载的量纲为 所以弹性荷载的相似系数如下。 方法一:

    23、方法二:S q =S E S l 37.在静力模型试验中,若几何相似系数 结构材料弹性相似系数 (分数:7.00)_正确答案:()解析:解: 其中:S p 为集中荷载相似系数;P m 为模型荷载;P p 为原型荷载。 根据量纲分析,集中荷载的量纲为 p,几何尺寸的量纲为 L,弹性模量的量纲为 38.对某等截面简支梁进行静力试验,得到荷载与跨中挠度曲线如图,初始直线段内 A 点对应的荷载 P 1 =70kN,跨中挠度 f 1 =0.35mm,若梁自重 G 1 =50kN,加载设备 G 2 =10kN,求梁自重和加载设备重力作用下的挠度 f 0 。 (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解: 其中:f 0 为 P 0 作用下的挠度;P 0 为梁自重和设备重转化成的等效荷载;P 1 为 A 点对应荷载;f 1 为 A 点对应挠度。 由 Pf 曲线初始直线段得


    注意事项

    本文(【学历类职业资格】建筑结构试验自考题模拟2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terrorscript15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