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历类职业资格】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自考题模拟9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74648       资源大小:61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历类职业资格】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自考题模拟9及答案解析.doc

    1、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自考题模拟 9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部分 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20.00)1.电视新闻专题的基本类型除了纪实性专题、分析性专题和访谈性专题之外,还有_(分数:1.00)A.调查性专题B.抒情性专题C.议论性专题D.散文性专题2.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建立于_(分数:1.00)A.1930 年 11 月B.1932 年 11 月C.1934 年 11 月D.1936 年 11 月3.新闻专题节目与广播、电视其他专题节目的基本界限,在于新闻专题节目具有_(分数:1.00)A.新闻性B.教育性C.文艺性D.服务性4.我国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

    2、广播评论节目,其来源基本上是_(分数:1.00)A.基层通讯员来稿B.党政领导的言论C.根据新华社文字稿改编D.根据领导批示改写5.访问摄像采访的对象是_(分数:1.00)A.新闻事件B.新闻人物C.体育比赛D.音乐会6.能从细微处揭示事物的内部特征和本质内涵的景别是_(分数:1.00)A.全景B.近景C.中景D.特写7.广播“口头评论”是指_(分数:1.00)A.播音员播报的评论B.现场录下的专家权威的评论C.评论员、记者自己播讲的评论D.播音员、评论员、记者播讲的评论总称8.与口播消息相比较,录音消息由于运用录音材料,往往更富于_(分数:1.00)A.快捷性B.新闻性C.时效性D.传真性9

    3、.现在的电视口播新闻常常利用的抠像属于_(分数:1.00)A.直播方法B.电视特技C.录播手段D.传播手段10.下列不属于带音响的消息的是_(分数:1.00)A.直播消息B.现场消息C.动态消息D.录音消息11.下列不属于新闻性专题节目串联的基本方式的是_(分数:1.00)A.衔接B.过渡C.递进D.转折12.有人戏称我国 20 世纪 60 年代的电视新闻为_(分数:1.00)A.旧闻报道B.新闻报道C.旧事报道D.专题报道13.下列对电视新闻专题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分数:1.00)A.注重结构的耦合性B.侧重于报道的针对性C.致力于抓“热点”问题D.着眼于说明“为什么”和“怎么样”1

    4、4.电视述评的基本表现方法是_(分数:1.00)A.议论B.叙述C.抒情D.夹叙夹议15.下列不属于广播新闻专稿的是_(分数:1.00)A.广播通讯B.广播特写C.广播消息D.录音访问16.在人物通讯里,如果没有情节,那就可能把通讯写成_(分数:1.00)A.人物传记B.人物特写C.人物鉴定书D.人物专访1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写作广播消息主体的基本要求的是_(分数:1.00)A.用典型事实说话B.恰当交代背景C.叙事繁简有致D.突出最能表现最新事态的新闻要素18.电视评论中的同期声有两种:一是伴随事物发生的同期声,二是_(分数:1.00)A.访谈的同期声B.观众的同期声C.录制的同期声D.解

    5、说词的同期声19.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要从整体上把握广播、电视的语言,实际上就是同时具备_(分数:1.00)A.听、说、写的能力B.文字和口语表达能力C.录音的能力D.新闻写作的能力20.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实现整点播出与滚动播出是在_(分数:1.00)A.1990 年 3 月 1 日B.1993 年 3 月 1 日C.1995 年 3 月 1 日D.1998 年 3 月 1 日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21.下面属于电视评论的常用形式的是_(分数:2.00)A.图像评论B.旁白C.口播评论D.画外音E.串联词22.下列属于著名的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有_(分数:2.00)A.唐

    6、休伊特B.爱德华默罗C.沃尔特克朗凯特D.丹拉瑟E.詹宁斯23.广播、电视发展的前景有_(分数:2.00)A.被网络所取代B.与报纸、网络融为一体C.在多媒体的基础上融为一体D.在高科技基础上保持和完善固有的传播方式E.利用互联网络完善各自的传播方式,开辟新的发展空间24.电视评论的符号系统包括_(分数:2.00)A.画面B.屏幕文字C.同期声D.音乐声E.解说词25.下列选项中,属于狭义的录音消息的有_(分数:2.00)A.动态消息B.非动态消息C.综合消息D.直播消息E.现场消息三、第部分 非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30.00)26.新闻音响的作用有哪些? (分数:3.00)_27.简

    7、述广播新闻编辑原则。 (分数:3.00)_28.什么是突发性事件摄像采访? (分数:3.00)_29.简述电视摄像采访前的先期采访对于策划方案的意义。 (分数:3.00)_30.简述新闻性节目主持人的工作特点。 (分数:3.00)_31.拍摄电视新闻专题时,为实现拍摄构想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分数:3.00)_32.广播消息在信息传播中的优势是什么? (分数:3.00)_33.广播新闻编辑工作的全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 (分数:3.00)_34.录音评论与录音报道在运用音响方面有何不同? (分数:3.00)_35.广播新闻稿件的编辑手段主要有哪些? (分数:3.00)_四、论述题(总题数:

    8、2,分数:20.00)36.论述节目主持人与播音员的区别。 (分数:10.00)_37.论述电视新闻编辑体现立足全局取材这一原则时的特殊要求。 (分数:10.00)_五、分析与写作(总题数:1,分数:20.00)认真阅读下列素材,并根据广播新闻的写作要求,完成下列写作任务。 不要让“消费者权益日”变成“商家促销日”15 日上午,记者在长春市工人文化宫门前看到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纪念活动。走近细细一看,政府各部门在主席台前摆了一排咨询桌,解答消费者的问题。而现场大部分地方则被商家占领了。他们有的发广告或进行现场产品演示,有的则进行实地销售,商品的种类从电视机、电冰箱到烟酒食品,应有尽有,还有房地产商

    9、的宣传车。各种吆喝声此起彼伏。有一个商家还搭了一个演出台,表演文艺节目。 一位 60 多岁的女士在人群中看到一名警察,赶紧过去问哪儿能投诉,众多的商家让她眼花缭乱。一位中年男子说:“这哪里是消费者权益日,这简直是商家促销日!”(分数:20.00)(1).指出上述稿件的优点。(分数:5.00)_(2).改写上述稿件的导语。(分数:5.00)_(3).将上述稿件改写成 300 字左右的广播消息。(分数:5.00)_(4).为上述稿件配写 200 字左右的新闻评论。(分数:5.00)_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自考题模拟 9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部分 选择题(总题数:2

    10、0,分数:20.00)1.电视新闻专题的基本类型除了纪实性专题、分析性专题和访谈性专题之外,还有_(分数:1.00)A.调查性专题 B.抒情性专题C.议论性专题D.散文性专题解析:考点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电视新闻专题的基本类型。 解析 电视新闻专题的基本类型有:纪实性专题、分析性专题、调查性专题和访谈性专题。2.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建立于_(分数:1.00)A.1930 年 11 月B.1932 年 11 月C.1934 年 11 月D.1936 年 11 月 解析: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 解析 1936 年 11 月 2 日,英国在伦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向公众

    11、播出黑白电视节目。3.新闻专题节目与广播、电视其他专题节目的基本界限,在于新闻专题节目具有_(分数:1.00)A.新闻性 B.教育性C.文艺性D.服务性解析:考点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新闻性专题节目与其他专题节目的界限。 解析 新闻性专题节目与教育性、文艺性、服务性专题节目之间的分水岭,在于它具有新闻传播的全部属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新闻性。4.我国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广播评论节目,其来源基本上是_(分数:1.00)A.基层通讯员来稿B.党政领导的言论C.根据新华社文字稿改编 D.根据领导批示改写解析:考点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广播评论的发育过程。 解析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播出的广播评论多数是根据新

    12、华社的文字广播稿改编的。5.访问摄像采访的对象是_(分数:1.00)A.新闻事件B.新闻人物 C.体育比赛D.音乐会解析:6.能从细微处揭示事物的内部特征和本质内涵的景别是_(分数:1.00)A.全景B.近景C.中景D.特写 解析: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电视摄像采访中的景别。 解析 特写是表现人物头部和物体细部的景别。在这种景别中,环境和背景消失了,物体的方位感也消失了,所以特写常用来从细微处揭示事物的内部特征和本质内涵。7.广播“口头评论”是指_(分数:1.00)A.播音员播报的评论B.现场录下的专家权威的评论C.评论员、记者自己播讲的评论 D.播音员、评论员、记者播讲的评论总称解析:

    13、考点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广播“口头评论”。 解析 “口头评论”专指由评论员、记者自已播讲的评论。8.与口播消息相比较,录音消息由于运用录音材料,往往更富于_(分数:1.00)A.快捷性B.新闻性C.时效性D.传真性 解析:9.现在的电视口播新闻常常利用的抠像属于_(分数:1.00)A.直播方法B.电视特技 C.录播手段D.传播手段解析:10.下列不属于带音响的消息的是_(分数:1.00)A.直播消息B.现场消息C.动态消息 D.录音消息解析: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带音响的消息的类型。 解析 带音响的消息可分为录音消息、现场消息和现场直播消息三种。11.下列不属于新闻性专题节目串联的基本方

    14、式的是_(分数:1.00)A.衔接B.过渡C.递进 D.转折解析:考点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串联的基本方式。 解析 新闻性专题节目串联的基本方式有衔接、过渡、转折等。12.有人戏称我国 20 世纪 60 年代的电视新闻为_(分数:1.00)A.旧闻报道 B.新闻报道C.旧事报道D.专题报道解析: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电视新闻的发育过程。 解析 20 世纪 60 年代,我国的电视新闻都用 16 毫米的电影胶片拍摄,时效性很差。夏收时播报春播新闻,雨过天晴播报奋战阴雨的新闻,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因此有人戏称当时的电视新闻为“旧闻报道”。13.下列对电视新闻专题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分数

    15、:1.00)A.注重结构的耦合性 B.侧重于报道的针对性C.致力于抓“热点”问题D.着眼于说明“为什么”和“怎么样”解析: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电视新闻专题的概念。 解析 结构的耦合性是新闻性杂志节目的基本属性。14.电视述评的基本表现方法是_(分数:1.00)A.议论B.叙述C.抒情D.夹叙夹议 解析: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电视述评的基本表现方法。 解析 夹叙夹议是所有新闻述评的基本表现方法。15.下列不属于广播新闻专稿的是_(分数:1.00)A.广播通讯B.广播特写C.广播消息 D.录音访问解析:16.在人物通讯里,如果没有情节,那就可能把通讯写成_(分数:1.00)A.人物传

    16、记B.人物特写C.人物鉴定书 D.人物专访解析:1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写作广播消息主体的基本要求的是_(分数:1.00)A.用典型事实说话B.恰当交代背景C.叙事繁简有致D.突出最能表现最新事态的新闻要素 解析: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写作广播消息主体的基本要求。 解析 写作广播消息主体的基本要求有:(1)用典型事实说话;(2)合理配置材料;(3)叙事繁简有致;(4)恰当交代背景。18.电视评论中的同期声有两种:一是伴随事物发生的同期声,二是_(分数:1.00)A.访谈的同期声 B.观众的同期声C.录制的同期声D.解说词的同期声解析:19.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要从整体上把握广播、电视的语

    17、言,实际上就是同时具备_(分数:1.00)A.听、说、写的能力B.文字和口语表达能力 C.录音的能力D.新闻写作的能力解析: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广播、电视工作者增强文字和口语表达能力的要求。 解析 广播、电视的有声语言主要包括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和记者采访、现场报道的语言。其中,播音员的语言多为记者、编辑文字稿的声音表达。这样,要从整体上把握广播、电视的语言,实际上就是要同时具备文字和口语的表达能力。20.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实现整点播出与滚动播出是在_(分数:1.00)A.1990 年 3 月 1 日B.1993 年 3 月 1 日 C.1995 年 3 月 1 日D.1998 年

    18、3 月 1 日解析: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21.下面属于电视评论的常用形式的是_(分数:2.00)A.图像评论 B.旁白C.口播评论 D.画外音E.串联词解析: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电视评论的常用形式。 解析 电视评论的常用形式有两个:口播评论和图像评论。22.下列属于著名的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有_(分数:2.00)A.唐休伊特B.爱德华默罗 C.沃尔特克朗凯特 D.丹拉瑟 E.詹宁斯 解析:23.广播、电视发展的前景有_(分数:2.00)A.被网络所取代B.与报纸、网络融为一体C.在多媒体的基础上融为一体 D.在高科技基础上保持和完善固有的传播方式 E.利用互联网络

    19、完善各自的传播方式,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解析: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广播、电视的发展前景。 解析 在现代条件下,广播、电视有三种发展前景:(1)在多媒体的基础上融为一体;(2)利用互联网络完善各自的传播方式,增强竞争能力,开辟新的发展空间;(3)在高科技基础上保持和完善固有的传播方式。24.电视评论的符号系统包括_(分数:2.00)A.画面 B.屏幕文字 C.同期声 D.音乐声E.解说词 解析:25.下列选项中,属于狭义的录音消息的有_(分数:2.00)A.动态消息 B.非动态消息 C.综合消息 D.直播消息E.现场消息解析: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录音消息的分类。 解析 狭义的录音消

    20、息是指由文字稿和音响经过后期合成制作而成的消息。这类消息可以细分为动态消息、非动态消息和综合消息。三、第部分 非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30.00)26.新闻音响的作用有哪些?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1)增强报道的可信性。 (2)增强报道的现场感。 (3)增强报道的感染力。27.简述广播新闻编辑原则。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广播新闻编辑原则可概括为: (1)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尽量扩大报道面。 (2)扩大节目的信息容量,提高信息质量,增强节目的舆论导向功能。 (3)讲究节目整体结构,增强听觉效果。28.什么是突发性事件摄像采访? (分数:3.00)_正

    21、确答案:()解析:突发性事件摄像采访是指对事先没有任何征兆或预警信号而突然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的摄像采访。29.简述电视摄像采访前的先期采访对于策划方案的意义。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先期采访对于策划方案,有两方面的意义: (1)为设计采访方案提供依据。 (2)对策划方案的可行性做初步的检验。30.简述新闻性节目主持人的工作特点。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新闻性节目主持人的工作特点是: (1)个人创造性与群体协调活动相结合。 (2)体现节目方针与实现具体节目意图相结合。 (3)坚持节目本位观念与遵循岗位规范相结合。31.拍摄电视新闻专题时,为实现拍摄构想需要做的

    22、准备工作有哪些?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1)熟悉题材和报道意图。 (2)估计各种可能情况,设计多种拍摄方案。 (3)领会编辑意图,树立前期剪辑观念。32.广播消息在信息传播中的优势是什么?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广播消息在信息传播中的优势有: (1)便捷的信息形态。 (2)广阔的反映领域。 (3)广泛的适用范围。 (4)众多的听众。33.广播新闻编辑工作的全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广播新闻编辑工作的全过程包括: (1)前期编辑根据特定节目预先设定的目标和方针,策划每一次节目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和筛

    23、选稿件。 (2)中期编辑立足于全局,从当前的客观实际出发审视、配置、修改、加工稿件,核实新闻事实,确保内容正确、事实真实。 (3)后期编辑按一定的意图编排节目内容,撰写配套稿件,安排播前的录制、合成和播出时的导播、监听工作。34.录音评论与录音报道在运用音响方面有何不同?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取舍标准,运用原则不同: 录音评论中的音响材料作为论据的一部分,起支持与说明论点的作用;而录音报道中的音响材料,则是新闻事实的一部分,服从于完整地表现事实的需要。35.广播新闻稿件的编辑手段主要有哪些?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新闻稿件的编辑,主要是对原稿进行必要的订正

    24、、增删、润饰。订正指核实、校正稿件内容。增删、润饰则必须适应声音传播方式,运用压缩、增补、改写等编辑方法和技巧。 (1)压缩,就是删除稿件中的多余部分。 (2)增补,即补充原稿中缺少而又非有不可的内容。 (3)改写,包括改变角度、改变体裁、改写导语、改变结构,以及分篇、综合篇等。四、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0.00)36.论述节目主持人与播音员的区别。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节目主持人与播音员有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身份不同。主持人以个人身份面向受众,向他们讲述有关新闻事实,谈论或转述对有关问题的看法和见解、感受和体会。他是以朋友的身份面向观众、听

    25、众说话的。播音员则以电台、电视台的名义播报新闻和其他稿件,忠实地表达有关稿件的主题思想、内容及感情色彩。播音员则是代表电台、电视台讲话的。 (2)对象感不同。节目主持人的对象感比较具体,他把对象设想成一个人或几个人,使受众产生一种“主持人在对我说话”的感觉。播音员一般是按照“一对众”的设想播讲的。他面对所有听众和观众,播讲既定的稿件。 (3)播讲方式不同。主持人的播讲多采用“交谈式”。播音员在话筒前采用的是“宣读式”,即以恰当的方式朗读他人撰写的稿件,准确地表达原稿的精神和意图。 (4)与节目关系不同。主持人与其所主持的节目关系密切,他一般固定主持某个节目,并程度不同地参与整个节目制作的全过程

    26、。播音员主持的节目通常是不固定的,他主要对播出的稿件负责。 (5)工作职责不同。播音员主要在熟悉稿件的基础上努力播好稿件,主持人的工作职责则广泛得多。37.论述电视新闻编辑体现立足全局取材这一原则时的特殊要求。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立足全局的取材原则是所有媒介新闻编辑的共同原则。电视新闻编辑在体现这一原则时,却又有基于电视自身实际的特殊要求。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1)电视拥有比其他媒介多得多的受众,它播出的每条新闻、每个节目,都可能产生播出者意料不到的舆论影响。电视新闻编辑在任何时候,都要以与党和人民同福祸、共命运的高度使命感选择和处理每一新闻题材,做到每则报道都既能准确

    27、反映客观实际、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信息需要,又符合全局利益,符合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有利于稳定,有利于改革开放,有利于国家繁荣昌盛和人民富裕幸福。要防止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不能因为暂时的利益而忘记了根本大计。只有这样,电视才能通过新闻传播,充分发挥作为党、国家和人民喉舌的作用和相互沟通的桥梁作用。 (2)图像符号既有独特的表现优势,也有不容忽视的局限。正视这种局限,防止片面强调图像新闻或轻视口播新闻的偏向,对于在新闻编辑中坚持立足全局的取材原则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否则,就可能因勉强运用图像符号而损害它不善于表现的重要题材,或因图像不善于表现而放弃非报道不可的题材,结果都可能导致对这一根本原则的背离

    28、。 所以,坚持立足全局的取材原则,不仅要严把政治关,一切服从于全局需要,而且要注意表现符号的适应性,防止唯图像新闻是求的倾向。五、分析与写作(总题数:1,分数:20.00)认真阅读下列素材,并根据广播新闻的写作要求,完成下列写作任务。 不要让“消费者权益日”变成“商家促销日”15 日上午,记者在长春市工人文化宫门前看到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纪念活动。走近细细一看,政府各部门在主席台前摆了一排咨询桌,解答消费者的问题。而现场大部分地方则被商家占领了。他们有的发广告或进行现场产品演示,有的则进行实地销售,商品的种类从电视机、电冰箱到烟酒食品,应有尽有,还有房地产商的宣传车。各种吆喝声此起彼伏。有一个商家

    29、还搭了一个演出台,表演文艺节目。 一位 60 多岁的女士在人群中看到一名警察,赶紧过去问哪儿能投诉,众多的商家让她眼花缭乱。一位中年男子说:“这哪里是消费者权益日,这简直是商家促销日!”(分数:20.00)(1).指出上述稿件的优点。(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这篇稿件相当于一个现场特写,有具体的事实描述,生动可信、说服力强。(2).改写上述稿件的导语。(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3 月 15 日本来是“消费者权益日”,可是这样的日子却被商家的促销活动喧宾夺主了,这难道不让人感到可笑吗?今天上午,记者在长春市工人文化宫门前看到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所谓咨询活动。(3).将上述稿件改写成 300 字左右的广播消息。(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写作提示 (1)简明扼要地突出听众最关心的事实。 (2)调动声音的表现力,绘声绘色,再现场景。 (3)遵循听的规律,注重口语化。(4).为上述稿件配写 200 字左右的新闻评论。(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写作提示 (1)论点要准确新颖,有现实意义。 (2)论据要充分,从事实出发说理,以事明理。 (3)说理要深入浅出,融事、理、情于一体,通俗易懂。


    注意事项

    本文(【学历类职业资格】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自考题模拟9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arrownail38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