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历类职业资格】广东专插本(大学语文)-试卷49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74530       资源大小:58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历类职业资格】广东专插本(大学语文)-试卷49及答案解析.doc

    1、广东专插本(大学语文)-试卷 49 及答案解析(总分:8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左传最擅长的是叙写( )(分数:2.00)A.心理B.环境C.对话D.战争2.( )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国别史。(分数:2.00)A.春秋B.国语C.左传D.尚书3.在诸子散文中语言简短而比较整齐,部分整章用韵的是( )(分数:2.00)A.论语B.孟子C.老子D.庄子4.楚辞九歌的体式是( )(分数:2.00)A.论体B.赋体C.骚体D.七体5.在汉初思想家中忧患意识最为深浓的是( )(分数:2.00)A.贾谊B.董仲舒C.王充D.陆贾6.按照史记体例,全

    2、书的纲领是( )(分数:2.00)A.本纪B.世家C.列传D.表7.“赋”作为文体的名称,最早见于( )(分数:2.00)A.赤壁赋B.赋篇C.李夫人赋D.归田赋8.在李白的近体诗里,艺术成就最高的是( )(分数:2.00)A.歌行B.乐府C.绝句D.律诗9.陶靖节的原名为( )(分数:2.00)A.陶元亮B.陶彭泽C.陶渊明D.陶潜10.影响杜甫思想最大的是( )(分数:2.00)A.道家B.墨家C.儒家D.佛家11.下列属于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的作品是( )(分数:2.00)A.聊斋志异B.孽海花C.儒林外史D.金瓶梅12.闲情记趣的作者是( )(分数:2.00)A.吴伟业B.顾炎武C.沈

    3、复D.袁枚13.张洁是我国当代著名女作家,著有长篇小说( )(分数:2.00)A.方舟B.祖母绿C.沉重的翅膀D.爱,是不能忘记14.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的作家是( )(分数:2.00)A.汪曾祺B.朱光潜C.启功D.余秋雨15.二月兰的作者是( )(分数:2.00)A.张洁B.季羡林C.陈启佑D.从维熙16.1963 年 8 月 28 日,在林肯纪念堂前,马丁路德金演说的题目是( )(分数:2.00)A.我有一个梦想B.我们将战斗到底C.自由或死亡D.葛底斯堡演说二、古文翻译题(总题数:8,分数:16.00)17.来 丕豹、公孙支于晋。(分数

    4、:2.00)_18.昔者仲尼 与 于蜡宾。(分数:2.00)_19.是以事行而不 悖 。(分数:2.00)_20.近臣尽规, 亲 戚 补察。(分数:2.00)_21.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分数:2.00)_22.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分数:2.00)_23.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分数:2.00)_24.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分数:2.00)_三、名句默写题(总题数:8,分数:16.00)25.盛衰之理, 1,岂非人事哉!(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分数:2.00)填空项 1:_26.今王弃高明昭显, 1。(国语史伯对桓公问)(分数:2.00)填空项 1:_27. 1,御宇多年求不得。(白居

    5、易长恨歌)(分数:2.00)填空项 1:_28.城上斜阳画角哀, 1。(陆游沈园二首)(分数:2.00)填空项 1:_29. 1,上则为日星。(文天祥正气歌)(分数:2.00)填空项 1:_30.我最怜君中宵舞, 1。(辛弃疾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分数:2.00)填空项 1:_31. 1,击空明兮溯流光。(苏轼前赤壁赋)(分数:2.00)填空项 1:_32.扣舷独笑, 1。(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分数:2.00)填空项 1:_四、阅读理解(总题数:3,分数:16.0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随风吹笛 林清玄 微微的雨。 远远的地方吹过来一股凉风,风里夹着呼呼的响声。侧耳仔细听,那像是某一

    6、种音乐,我分析了很久,确定那是笛子的声音,因为箫的声音没有那么清晰,也没有那么高扬。 由于来得遥远,我对自己的判断感到怀疑:有什么人的笛声可以穿透广阔的平野,穿过雨声,在天地间扩散呢?笛的声音好像没有那么悠长。而且只有简单的几个音节。 我站的地方是乡下的一片农田,左右两面是延展到远处的稻田,我的后面是一座山,前面是一片麻竹林。音乐显然是来自于麻竹林。而后面的远方仿佛也在回响。 竹林里是不是有人家呢?小时候我觉得竹林是最神秘的。尤其是那些历史悠久的竹林。因为树林在密,阳光总可以毫无困难的穿透它,唯有树林的密叶,有时连阳光也无能为力;再大的树林也有规则,人能在其间自由行走,唯有有些树林是毫无规则的

    7、,有时走在其间就迷途了。因此自幼父亲就告诉我们“逢竹林莫入”的道理,何况有的树林中是有乱刺的,像刺竹林。 这样想着,使我本来要走进竹林的脚步又迟疑了,在稻田边坐下来,独自听那一段音乐。过了一会我看看天气尚早,离竹林大约两公里路。遂决定到竹林里去走一遭我想,有音乐的地方一定是安全的。 等我站在竹林前面时。 整个人被天风海雨的音乐震撼了 ,它像一片乐海,波涛汹涌,声威远大,那不是人间的音乐,竹林中也没有人家。 竹子本身就是乐器,风是指挥家,竹子便是演奏者。我研究了很久才发现,原来竹子洒过了小雨,上面有过水渍,互相摩擦便发出了尖利如笛子的声音。而上面满天摇动的竹叶间隙,即便有雨,也阻不住风,发出许多

    8、细细的声音,配合着竹子的笛声。 每一个人都会感动于自然的声音,譬如夏夜蛙虫的鸣唱,春晨鸟雀的啾唧,甚至刮风天里滔天海浪的交响。凡是自然的声音没有不令我们赞叹的,每年到冬春之交,我在寂静的夜里听到远处的春雷乍响,心里总有一种喜悦的颤动。 我有一个朋友,偏爱蝉的歌唱。孟夏的时候,它常常在山中独坐一日,为的就是要听蝉声,有一次他送我一盒录音带,是在花莲山中录的蝉声。送我的时候已经冬天了,我在寒夜里放着录音带,一时万蝉齐鸣。冷漠的房宇像是有无数的蝉在盘飞对唱,不逊于在山中听蝉。 后来我也喜欢录下自然的声籁,比如流动的声音,山风吹拂的声音。有一回我放着一盒写明溪水的录音带,在溪水淙淙之间,突然一两声山鸟

    9、长鸣的锐音,盈耳绕梁,久久不灭,就像人在平静的时刻想到往日的欢愉,突然失声发出欢欣的感叹。 虽然我听过许多自然之声,但是都没有这一次在树林里感受得如此深刻。原来在自然里所以的声音都是独奏,可是竹林的交响整个包围了我,像是百人的交响团刚开始演奏的第一个紧锣密鼓的乐章。那时候我才真正知道,为什么中国很多乐器都是竹子制成的。因为没有一种自然的植物能发出像竹子那样清脆、悠远、绵长的声音。可惜的是我并没有能录下竹子的声音,后来我去了几次,不是无雨,就是无风,或者有风有雨却不像原来配合的那么好。原来要听上好的自然声音是要有福分的,它变化无穷,每一刻全不相同,如果没有风,竹子只是竹子,有了风,竹子才变成音乐

    10、,而有风有雨,正好能让竹子摩擦生籁,才成为交响乐。 失去对自然声音感悟的人是最可悲的, 当有人说“风景美得像一幅画”时,境界便低了。 那一天,我在竹林里听到竹子随风吹笛,竟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等我走出竹林,夕阳已徘徊在山谷。雨已经停了,我却好像经过一场心灵的沐浴,把尘俗都洗去了。我感觉到,只要有自然,人就没有自暴自弃的理由。(分数:8.00)(1).文章以“微微的雨”开篇,有什么作用?(分数:2.00)填空项 1:_(2).请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整个人被天风海雨似的音乐震慑了。当有人说“风景美得像幅画”时,境界便低了。(分数:2.00)填空项 1:_(3).在描写“竹林的交响”时

    11、,还插入了很多描写蛙声、鸟声、蝉声、溪水声等的笔墨,有什么用意?(分数:2.00)填空项 1:_(4).“在竹林里听到竹子随风吹笛”,作者得到了哪些感悟?请简要概括。(分数:2.00)填空项 1:_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师说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

    12、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 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13、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分数:4.00)(1).作者的择师标准是什么?用原文回答。这一标准体现了韩愈怎样的从师思想?(分数:2.00)填空项 1:_(2).本文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方法,请指出主要有哪几组对比。(分数:2.00)填空项 1:_阅读下面的古诗,按要求答题。 秋浦途中 杜牧 萧萧山路穷秋雨, 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分数:4.00)(1).诗歌的前两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试作简要分析。(分数:2.00)填空项 1:_(

    14、2).诗歌的第三句以“鸿雁”做意象,有何作用?(分数:2.00)填空项 1:_广东专插本(大学语文)-试卷 49 答案解析(总分:8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左传最擅长的是叙写( )(分数:2.00)A.心理B.环境C.对话D.战争 解析:解析:左传记叙了春秋时期千余场大大小小的战役,千姿百态,几乎每战不同。它往往注重对双方战前谋划的叙述。2.( )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国别史。(分数:2.00)A.春秋B.国语 C.左传D.尚书解析:解析:国语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国别史,记载周王朝及鲁、齐、晋、郑、楚、吴、越各国史实。3.在诸子散文中语言简

    15、短而比较整齐,部分整章用韵的是( )(分数:2.00)A.论语B.孟子C.老子 D.庄子解析:解析:老子的语句简短而比较整齐,有的整章用韵,有的韵散相间。4.楚辞九歌的体式是( )(分数:2.00)A.论体B.赋体C.骚体 D.七体解析:5.在汉初思想家中忧患意识最为深浓的是( )(分数:2.00)A.贾谊 B.董仲舒C.王充D.陆贾解析:6.按照史记体例,全书的纲领是( )(分数:2.00)A.本纪 B.世家C.列传D.表解析:7.“赋”作为文体的名称,最早见于( )(分数:2.00)A.赤壁赋B.赋篇 C.李夫人赋D.归田赋解析:解析:“赋”作为文体名称,最早见于荀子赋篇。荀赋咏物寓意,篇

    16、幅较短,其铺陈写物和问答结构,对汉赋产生了一定影响。8.在李白的近体诗里,艺术成就最高的是( )(分数:2.00)A.歌行B.乐府C.绝句 D.律诗解析:解析: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洒脱,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在近体诗中,以绝句的艺术成就最高。9.陶靖节的原名为( )(分数:2.00)A.陶元亮B.陶彭泽C.陶渊明D.陶潜 解析:解析:陶渊明,名潜,字元亮或云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10.影响杜甫思想最大的是( )(分数:2.00)A.道家B.墨家C.儒家 D.佛家解析:解析:杜甫出身于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受儒家思想影响最大。11.下列属于晚

    17、清“四大谴责小说”的作品是( )(分数:2.00)A.聊斋志异B.孽海花 C.儒林外史D.金瓶梅解析:解析: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是指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12.闲情记趣的作者是( )(分数:2.00)A.吴伟业B.顾炎武C.沈复 D.袁枚解析:解析:闲情记趣是沈复浮生六记中的一记。原有六记,现存四记: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13.张洁是我国当代著名女作家,著有长篇小说( )(分数:2.00)A.方舟B.祖母绿C.沉重的翅膀 D.爱,是不能忘记解析:解析:张洁,当代著名女作家,著有散文集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中短篇小说集祖

    18、母绿,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只有一个太阳等。14.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的作家是( )(分数:2.00)A.汪曾祺 B.朱光潜C.启功D.余秋雨解析:解析:汪曾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15.二月兰的作者是( )(分数:2.00)A.张洁B.季羡林 C.陈启佑D.从维熙解析:解析:二月兰是一篇回忆散文,作者季羡林通过对居住地燕园内盛开的二月兰的描写,联系自己人生的遭遇,真切地抒写了对亲人的怀念,并阐发了对人生的感慨。16.1963 年 8 月 28 日,在林肯纪念堂前,马丁路德金演说的题目是( )(分

    19、数:2.00)A.我有一个梦想 B.我们将战斗到底C.自由或死亡D.葛底斯堡演说解析:解析:1963 年 8 月 28 日,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堂前,发表了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说。二、古文翻译题(总题数:8,分数:16.00)17.来 丕豹、公孙支于晋。(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来:使动用法,使来。)解析:18.昔者仲尼 与 于蜡宾。(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与:参加。)解析:19.是以事行而不 悖 。(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悖:逆,违背。)解析:20.近臣尽规, 亲 戚 补察。(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亲戚:与天子同宗的大臣。)解

    20、析:21.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圣人)有所成就也不居功自傲,他不愿表现自己的贤德。)解析:22.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如果堵塞百姓的口,还有多少人能拥护你呢?)解析:23.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在内使自己虚弱,在外则与各诸侯树敌结怨。)解析:24.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秦有富余的力量趁他们困乏来制服他们。)解析:三、名句默写题(总题数:8,分数:16.00)25.盛衰之理, 1,岂非人事哉!(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分数:2.0

    21、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虽曰天命)解析:26.今王弃高明昭显, 1。(国语史伯对桓公问)(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而好谗慝暗昧)解析:27. 1,御宇多年求不得。(白居易长恨歌)(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汉皇重色思倾国)解析:28.城上斜阳画角哀, 1。(陆游沈园二首)(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沈园非复旧池台)解析:29. 1,上则为日星。(文天祥正气歌)(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下则为河岳)解析:30.我最怜君中宵舞, 1。(辛弃疾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22、)(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道男儿到死心如铁)解析:31. 1,击空明兮溯流光。(苏轼前赤壁赋)(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桂棹兮兰桨)解析:32.扣舷独笑, 1。(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不知今夕何夕)解析:四、阅读理解(总题数:3,分数:16.0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随风吹笛 林清玄 微微的雨。 远远的地方吹过来一股凉风,风里夹着呼呼的响声。侧耳仔细听,那像是某一种音乐,我分析了很久,确定那是笛子的声音,因为箫的声音没有那么清晰,也没有那么高扬。 由于来得遥远,我对自己的判断感

    23、到怀疑:有什么人的笛声可以穿透广阔的平野,穿过雨声,在天地间扩散呢?笛的声音好像没有那么悠长。而且只有简单的几个音节。 我站的地方是乡下的一片农田,左右两面是延展到远处的稻田,我的后面是一座山,前面是一片麻竹林。音乐显然是来自于麻竹林。而后面的远方仿佛也在回响。 竹林里是不是有人家呢?小时候我觉得竹林是最神秘的。尤其是那些历史悠久的竹林。因为树林在密,阳光总可以毫无困难的穿透它,唯有树林的密叶,有时连阳光也无能为力;再大的树林也有规则,人能在其间自由行走,唯有有些树林是毫无规则的,有时走在其间就迷途了。因此自幼父亲就告诉我们“逢竹林莫入”的道理,何况有的树林中是有乱刺的,像刺竹林。 这样想着,

    24、使我本来要走进竹林的脚步又迟疑了,在稻田边坐下来,独自听那一段音乐。过了一会我看看天气尚早,离竹林大约两公里路。遂决定到竹林里去走一遭我想,有音乐的地方一定是安全的。 等我站在竹林前面时。 整个人被天风海雨的音乐震撼了 ,它像一片乐海,波涛汹涌,声威远大,那不是人间的音乐,竹林中也没有人家。 竹子本身就是乐器,风是指挥家,竹子便是演奏者。我研究了很久才发现,原来竹子洒过了小雨,上面有过水渍,互相摩擦便发出了尖利如笛子的声音。而上面满天摇动的竹叶间隙,即便有雨,也阻不住风,发出许多细细的声音,配合着竹子的笛声。 每一个人都会感动于自然的声音,譬如夏夜蛙虫的鸣唱,春晨鸟雀的啾唧,甚至刮风天里滔天海

    25、浪的交响。凡是自然的声音没有不令我们赞叹的,每年到冬春之交,我在寂静的夜里听到远处的春雷乍响,心里总有一种喜悦的颤动。 我有一个朋友,偏爱蝉的歌唱。孟夏的时候,它常常在山中独坐一日,为的就是要听蝉声,有一次他送我一盒录音带,是在花莲山中录的蝉声。送我的时候已经冬天了,我在寒夜里放着录音带,一时万蝉齐鸣。冷漠的房宇像是有无数的蝉在盘飞对唱,不逊于在山中听蝉。 后来我也喜欢录下自然的声籁,比如流动的声音,山风吹拂的声音。有一回我放着一盒写明溪水的录音带,在溪水淙淙之间,突然一两声山鸟长鸣的锐音,盈耳绕梁,久久不灭,就像人在平静的时刻想到往日的欢愉,突然失声发出欢欣的感叹。 虽然我听过许多自然之声,

    26、但是都没有这一次在树林里感受得如此深刻。原来在自然里所以的声音都是独奏,可是竹林的交响整个包围了我,像是百人的交响团刚开始演奏的第一个紧锣密鼓的乐章。那时候我才真正知道,为什么中国很多乐器都是竹子制成的。因为没有一种自然的植物能发出像竹子那样清脆、悠远、绵长的声音。可惜的是我并没有能录下竹子的声音,后来我去了几次,不是无雨,就是无风,或者有风有雨却不像原来配合的那么好。原来要听上好的自然声音是要有福分的,它变化无穷,每一刻全不相同,如果没有风,竹子只是竹子,有了风,竹子才变成音乐,而有风有雨,正好能让竹子摩擦生籁,才成为交响乐。 失去对自然声音感悟的人是最可悲的, 当有人说“风景美得像一幅画”

    27、时,境界便低了。 那一天,我在竹林里听到竹子随风吹笛,竟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等我走出竹林,夕阳已徘徊在山谷。雨已经停了,我却好像经过一场心灵的沐浴,把尘俗都洗去了。我感觉到,只要有自然,人就没有自暴自弃的理由。(分数:8.00)(1).文章以“微微的雨”开篇,有什么作用?(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引出悬念:谁在吹能够“穿过雨声”、“在天地间扩散”的“笛声”。 前后照应:“竹子洒过了小雨”与风配合,摩擦生籁,成为交响乐。 语意双关:雨,不仅是自然的微雨,还能沐浴心灵,洗去尘俗。)解析:(2).请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整个人被天风海雨似的音乐震慑了。当有人

    28、说“风景美得像幅画”时,境界便低了。(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竹林乐声声势宏大,不同凡响,让作者心存敬畏。 如果把自然风景简单理解为一幅静态的画,那是没有真正地感悟自然。)解析:(3).在描写“竹林的交响”时,还插入了很多描写蛙声、鸟声、蝉声、溪水声等的笔墨,有什么用意?(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多角度渲染“自然的声籁”,使内容更加充实;与竹林的交响”映衬比较,彰显“竹林的交响”的美妙。)解析:(4).“在竹林里听到竹子随风吹笛”,作者得到了哪些感悟?请简要概括。(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自然的声音是美好

    29、的; 自然的声音能净化人的心灵; 人要亲近、崇敬自然。)解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师说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 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30、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

    31、贻之。(分数:4.00)(1).作者的择师标准是什么?用原文回答。这一标准体现了韩愈怎样的从师思想?(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从师标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体现了作者不耻下问,以能者为师的进步思想。)解析:(2).本文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方法,请指出主要有哪几组对比。(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主要有下列三组对比: 纵比:“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今之众人,耻学于师”对比。 自比:“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同“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对比。 横比:“巫医乐师百工不不耻相师”同“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对比。)解析:阅读下面的古诗,

    32、按要求答题。 秋浦途中 杜牧 萧萧山路穷秋雨, 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分数:4.00)(1).诗歌的前两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试作简要分析。(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互文。“萧萧”、“淅淅”两个拟声词,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兼言上下两句中的风雨。 作者描绘的是沿途的环境,虽然寥寥几笔,着墨不多,却生动地勾勒出了一幅山程水驿、风雨交加的羁旅独行图。)解析:(2).诗歌的第三句以“鸿雁”做意象,有何作用?(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鸿雁是传书的使者,作者寄情于鸿雁,把自己心中有家不能回的苦楚寄托在它身上。 借助鸿雁,使人们的视野开阔了许多,由眼前的实景延伸到遥远的天边。)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学历类职业资格】广东专插本(大学语文)-试卷49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周芸)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