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政学自考题-18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多项选择题(总题数:28,分数:56.00)1.下列现象属于城市的典型特征的是_(分数:2.00)A.高耸密集的建筑B.稠密的人口C.集中的工商业活动D.活跃的政治生活E.活跃的文化生活2.城市社会学认为,城市_(分数:2.00)A.是占据某一特定地区的人口群体B.拥有一套技术设施和机构、行政管理体系C.有别于其他集团结构的组织形式D.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特殊社区E.是由从事各种非农业劳动的密集人口所组成的具有共同文化维系力的特殊社会3.下列关于城市定义的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2.00)A.城市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
2、科技中心B.城市是一个非农业人口聚集的行政区域C.城市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D.城市是一个非农业人口占绝对多数的聚集地E.城市是一个行政区域4.城市的形成过程,是_(分数:2.00)A.非农业人口不断聚集的过程B.社会要素的聚集过程C.社会活动的分工过程D.整体效益不断提高的过程E.工商业的聚集过程5.城市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其结构包括_(分数:2.00)A.社会结构B.人工结构C.资源结构D.环境结构E.外部结构6.下列属于聚落的是_(分数:2.00)A.城市B.社区C.建制镇D.城市群E.城市带7.第三次社会大分工_(分数:2.00)A.形成了专门从事交换活动的商人阶层B.使商业从
3、手工业和农业中分离出来C.开始产生不同聚落间的互补性交换D.开始产生了只求交通便利的用地选择E.开始产生以商品加工和交易为生存方式的居民点8.下列关于城市发展阶段划分的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2.00)A.城市发展划分的依据是城市自身在其发展过程中构成的形态、功能及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B.早期城市主要是指史前时期到 4 世纪前的城市C.中世纪城市主要是指处于封建社会时期的城市D.近代城市是指 18 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以后至 20 世纪初的城市E.现代城市是指从 20 世纪初开始,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普遍城市化时期的城市9.古代城市的特征是_(分数:2.00)A.城市规模小且数量少B.
4、城市分布的范围更为广泛C.城市功能日趋多元化D.城市成为国家或地方行政、军事、手工业和宗教的中心E.城市政治统治功能突出而经济功能较弱10.中世纪城市发展的特征是_(分数:2.00)A.城市分布的范围更为广泛B.城市作为区域性商品市场和贸易中心的地位上升C.城市成为文化活动的集中地D.城市功能日趋多样化E.城市成为以机器大工业生产为基础的社会生产力的中心11.近代城市发展的显著特征有_(分数:2.00)A.城市规模迅速扩张、数量猛增B.城市是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最为集中之地C.城市政治统治功能突出而经济功能较弱D.城市成为以机器大工业生产为基础的社会生产力的中心以及世界贸易和科技中心E.城市成为
5、社会意识形态剧烈冲突与各类文化汇集的区域12.工业革命后,城市的功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它成为了_(分数:2.00)A.工业中心B.政治、商业中心C.金融、信息中心D.科技教育文化中心E.交通枢纽13.现代城市发展的主要特征包括_(分数:2.00)A.城市成为人类的主要聚居区B.城市成为第三产业的中心C.城市发展呈现多样化D.城市环境是区域形态的基本构成E.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出现了城乡一体化的趋势14.市政是市政主体作用于市政客体的过程,这个过程具体涉及_(分数:2.00)A.市政主体B.市政范围C.市政目标D.市政客体E.市政体制15.在中国,城市的国家行政机关包括_(分数:2.00)A.市人
6、民政府B.市辖区的人民政府C.市人民政府和区人民政府的各职能部门D.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E.不设区的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16.市政管理手段主要可以分为_(分数:2.00)A.经济手段B.法律手段C.金融手段D.道德手段E.行政手段17.市政管理手段中的法律手段的特点包括_(分数:2.00)A.普遍的约束力B.稳定性C.强制性D.规范性E.暴力性18.市政管理手段中的行政手段包括_(分数:2.00)A.行政措施B.行政指导C.行政命令D.行政决议E.行政制度19.市政管理中,行政手段的特征不包括_(分数:2.00)A.强制性B.无偿性C.规范性D.垂直性E.稳定性20.市政的特征包括_(
7、分数:2.00)A.公共性B.历史性C.系统性D.综合性E.动态性21.市政系统过程包括下列哪些环节?_(分数:2.00)A.决策B.组织C.控制D.协调E.计划22.市政学的分系统主要有_(分数:2.00)A.市政组织系统B.市政领导系统C.市政环境系统D.市政体制系统E.市政职能系统23.组成市政系统的市政要素主要有_(分数:2.00)A.组织要素B.人员要素C.财政要素D.制度要素E.行为要素24.市政学在研究市政主体时必须研究它们的_(分数:2.00)A.组织体系B.权限职责C.权利义务D.运行规则与规范E.活动方式25.市政客体主要包括_(分数:2.00)A.市权力机关B.市行政机关
8、C.市公共事业D.市公共事务E.市司法组织26.根据中国的过去和城市的市情,市政的内容主要包括_(分数:2.00)A.城市发展战略管理B.城市规划管理C.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D.城市公共事业管理E.城市经济、生态、社会、公共安全管理27.市政学的具体研究方法包括_(分数:2.00)A.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B.系统研究和具体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C.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相结合的研究方法D.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E.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28.在市政学的具体研究方法中,系统的研究方法有助于_(分数:2.00)A.实现市政管理的整体目标B.全面实施方案C.发挥市政系统的整体功
9、能D.推进我国市政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和完善E.发挥市政系统的整体效益二、简答题(总题数:8,分数:32.00)29.城市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分数:4.00)_30.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市政的含义是什么? (分数:4.00)_31.为什么说市政具有历史性 7 (分数:4.00)_32.简述市政公共性的具体表现。 (分数:4.00)_33.简述市政双重性的含义和表现。 (分数:4.00)_34.简述市政的动态性特征。 (分数:4.00)_35.市政的综合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分数:4.00)_36.简述市政学的研究对象。 (分数:4.00)_三、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12.00)37.随着机器
10、大生产的出现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试述这种分工的具体表现及其意义。 (分数:4.00)_38.我国市政的目标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试述城市政府在界定公共利益时应体现的原则及其原因。 (分数:4.00)_39.与传统市政、近代市政相比,现代市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试述其变化的具体内容。 (分数:4.00)_市政学自考题-18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多项选择题(总题数:28,分数:56.00)1.下列现象属于城市的典型特征的是_(分数:2.00)A.高耸密集的建筑 B.稠密的人口 C.集中的工商业活动 D.活跃的政治生活 E.活跃的文化生活 解析:
11、解析 在地域景观上,高耸而密集的建筑、稠密的人口、集中的工商业活动、活跃的政治与文化生活等都是城市的典型特征。答案为 ABCDE。2.城市社会学认为,城市_(分数:2.00)A.是占据某一特定地区的人口群体 B.拥有一套技术设施和机构、行政管理体系 C.有别于其他集团结构的组织形式 D.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特殊社区 E.是由从事各种非农业劳动的密集人口所组成的具有共同文化维系力的特殊社会 解析:解析 城市社会学认为,城市是占据某一特定地区的人口群体,它拥有一套技术设施和机构、行政管理体系以及有别于其他集团结构的组织形式;城市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特殊社区,是由从事各种非农业劳动的密集人口所组成的具有
12、共同文化维系力的特殊社会。答案为 ABCDE。3.下列关于城市定义的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2.00)A.城市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科技中心B.城市是一个非农业人口聚集的行政区域C.城市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D.城市是一个非农业人口占绝对多数的聚集地 E.城市是一个行政区域 解析:解析 此题是对城市定义的考查,城市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个非农业人口占绝对多数的聚集地的行政区域。答案为 CDE。4.城市的形成过程,是_(分数:2.00)A.非农业人口不断聚集的过程B.社会要素的聚集过程 C.社会活动的分工过程 D.整体效益不断提高的过程 E.工商业的聚集过程解析:解析
13、 城市的形成过程是社会要素的聚集过程,是社会活动的分工过程,也是整体效益不断提高的过程。答案为 BCD。5.城市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其结构包括_(分数:2.00)A.社会结构 B.人工结构 C.资源结构 D.环境结构 E.外部结构 解析:解析 城市作为一个生态大系统,其结构既包括社会结构和人工结构,又包括资源结构和环境结构,甚至还包括外部结构。答案为 ABCDE。6.下列属于聚落的是_(分数:2.00)A.城市 B.社区C.建制镇 D.城市群 E.城市带 解析:解析 聚落体系从低级到高级一般有:小自然村、村庄、镇、城市、大都市、大都市区、城市群、城市带。答案为 ACDE。7.第三次社会大分工_(
14、分数:2.00)A.形成了专门从事交换活动的商人阶层 B.使商业从手工业和农业中分离出来 C.开始产生不同聚落间的互补性交换D.开始产生了只求交通便利的用地选择 E.开始产生以商品加工和交易为生存方式的居民点 解析:解析 选项 C 发生在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之前。答案为 ABDE。8.下列关于城市发展阶段划分的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2.00)A.城市发展划分的依据是城市自身在其发展过程中构成的形态、功能及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B.早期城市主要是指史前时期到 4 世纪前的城市 C.中世纪城市主要是指处于封建社会时期的城市 D.近代城市是指 18 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以后至 20 世纪初的城市 E.现
15、代城市是指从 20 世纪初开始,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普遍城市化时期的城市 解析:解析 依据城市自身在其发展过程中构成的形态、功能及其在省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城市发展可分为早期城市、中世纪城市、近代城市和现代城市。城市发展的四个阶段处于不同的历史时期,考生应对此加以区分。答案为 ABCDE。9.古代城市的特征是_(分数:2.00)A.城市规模小且数量少 B.城市分布的范围更为广泛C.城市功能日趋多元化D.城市成为国家或地方行政、军事、手工业和宗教的中心 E.城市政治统治功能突出而经济功能较弱 解析:解析 古代城市即早期城市的特点有:(1)城市规模小,城市数量少,城市发展速度极其缓慢,城
16、市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处于从属地位;(2)城市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聚居区,大部分居民从事农业生产;(3)城市功能单一,城市的经济功能特别微弱,而政治功能、军事功能以及宗教色彩突出。答案为ADE。10.中世纪城市发展的特征是_(分数:2.00)A.城市分布的范围更为广泛 B.城市作为区域性商品市场和贸易中心的地位上升 C.城市成为文化活动的集中地 D.城市功能日趋多样化 E.城市成为以机器大工业生产为基础的社会生产力的中心解析:解析 选项 E 属于近代城市发展的特征。答案为 ABCD。11.近代城市发展的显著特征有_(分数:2.00)A.城市规模迅速扩张、数量猛增 B.城市是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最
17、为集中之地 C.城市政治统治功能突出而经济功能较弱D.城市成为以机器大工业生产为基础的社会生产力的中心以及世界贸易和科技中心 E.城市成为社会意识形态剧烈冲突与各类文化汇集的区域 解析:解析 选项 C 属于早期城市的特点。答案为 ABDE。12.工业革命后,城市的功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它成为了_(分数:2.00)A.工业中心 B.政治、商业中心 C.金融、信息中心 D.科技教育文化中心 E.交通枢纽 解析:解析 工业革命之后,城市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成为工业中心、商业中心、金融中心、科技教育文化中心、信息中心、政治中心和交通枢纽。答案为 ABCDE。13.现代城市发
18、展的主要特征包括_(分数:2.00)A.城市成为人类的主要聚居区 B.城市成为第三产业的中心 C.城市发展呈现多样化 D.城市环境是区域形态的基本构成E.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出现了城乡一体化的趋势 解析:解析 现代城市发展具有以下特点:(1)城市发展呈现多样化。(2)城市成为人类的主要聚居区。(3)城市成为第三产业的中心。(4)一些发达国家和城市出现了城乡一体化的趋势。答案为 ABCE。14.市政是市政主体作用于市政客体的过程,这个过程具体涉及_(分数:2.00)A.市政主体 B.市政范围C.市政目标 D.市政客体 E.市政体制 解析:解析 市政主体作用于市政客体的过程涉及谁来管理、管理什么、怎
19、么管理三个基本问题,具体涉及市政主体、市政客体、市政目标和市政体制等。答案为 ACDE。15.在中国,城市的国家行政机关包括_(分数:2.00)A.市人民政府 B.市辖区的人民政府 C.市人民政府和区人民政府的各职能部门 D.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 E.不设区的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 解析:解析 在我国城市的行政机关包括市人民政府和市辖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和区人民政府的各职能部门、不设区的市和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答案为 ABCDE。16.市政管理手段主要可以分为_(分数:2.00)A.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 C.金融手段D.道德手段 E.行政手段 解析:解析 按其内容和作用方式的不同,
20、市政管理的手段主要分为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道德手段,其中经济手段是市政管理中最为重要的手段。答案为 ABDE。17.市政管理手段中的法律手段的特点包括_(分数:2.00)A.普遍的约束力 B.稳定性 C.强制性 D.规范性 E.暴力性解析:解析 法律手段是指城市政府通过立法和司法来管理城市,具有强制性、规范性、稳定性、普遍约束力等特点。答案为 ABCD。18.市政管理手段中的行政手段包括_(分数:2.00)A.行政措施B.行政指导 C.行政命令 D.行政决议 E.行政制度 解析:解析 行政手段是指城市政府运用行政权力来管理城市,按照行政方式管理城市的方法包括行政命令、行政指导、行政决
21、议和行政制度等。答案为 BCDE。19.市政管理中,行政手段的特征不包括_(分数:2.00)A.强制性B.无偿性C.规范性 D.垂直性E.稳定性 解析:解析 行政手段是指以行政权威的强制力来调控城市运行,具有强制性、垂直性、无偿性的特点。答案为 CE。20.市政的特征包括_(分数:2.00)A.公共性 B.历史性 C.系统性 D.综合性 E.动态性 解析:解析 市政的特征包括:历史性、公共性、双重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动态性。答案为 ABCDE。21.市政系统过程包括下列哪些环节?_(分数:2.00)A.决策 B.组织 C.控制 D.协调 E.计划 解析:解析 市政系统是由决策、计划、组织、协调
22、、控制等环节组成的系统过程。答案为 ABCDE。22.市政学的分系统主要有_(分数:2.00)A.市政组织系统 B.市政领导系统C.市政环境系统 D.市政体制系统 E.市政职能系统 解析:解析 市政系统是由市政环境系统、市政体制系统、市政组织系统和市政职能系统等组成的大系统,而各个系统之间又有许多相互关联的子系统。答案为 ACDE。23.组成市政系统的市政要素主要有_(分数:2.00)A.组织要素 B.人员要素 C.财政要素 D.制度要素 E.行为要素 解析:解析 市政系统是由制度要素、组织要素、人员要素、财政要素、行为要素等组成。答案为ABCDE。24.市政学在研究市政主体时必须研究它们的_
23、(分数:2.00)A.组织体系 B.权限职责 C.权利义务 D.运行规则与规范 E.活动方式 解析:解析 市政学必须研究市政主体的组织体系、权限职责、权利义务、运行规则与规范、活动方式等。答案为 ABCDE。25.市政客体主要包括_(分数:2.00)A.市权力机关B.市行政机关C.市公共事业 D.市公共事务 E.市司法组织解析:解析 市政学主要研究市政主体对城市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的管理。答案为 CD。26.根据中国的过去和城市的市情,市政的内容主要包括_(分数:2.00)A.城市发展战略管理 B.城市规划管理 C.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 D.城市公共事业管理 E.城市经济、生态、社会、公共安全
24、管理 解析:解析 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城市的市情,市政的内容包牾城市发展战略、城市规划管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城市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经济管理、城市生态管理、城市社会管理、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答案为 ABCDE。27.市政学的具体研究方法包括_(分数:2.00)A.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B.系统研究和具体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C.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D.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E.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解析:解析 此题是对市政学的具体研究方法内容的考查,考生应该熟记。答案为 ABCE。28.在市政学的具体研究方法中,系统的研究方法有助于_(分数:2.00
25、)A.实现市政管理的整体目标 B.全面实施方案C.发挥市政系统的整体功能 D.推进我国市政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和完善E.发挥市政系统的整体效益 解析:解析 由于系统的研究方法,注重系统的环境适应性、系统的整体协调以及系统整体功能的优化。所以采用该种研究方法,有助于发挥市政系统的整体功能和整体效益,实现市政管理的整体目标。答案为ACE。二、简答题(总题数:8,分数:32.00)29.城市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1)高度的聚集性。(2)社会性。(3)经济性。(4)系统性。(5)开放性。(6)复杂性。30.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市政的含义是什么? (分数:4.00)_
26、正确答案:()解析: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市政是指城市行使公共权力的主体,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用各种手段对城市各项公共事业和各类公共事务进行的管理活动。显然,这属于广义的市政,它具体包含以下几点内涵:(1)市政的主体是城市公共权力的行使主体。(2)市政的目标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3)市政目标的实现需要借助各种手段。31.为什么说市政具有历史性 7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市政的发展是与一个国家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本身的发展密切相关的。从传统市政发展到近代市政,再发展到现代市政,市政主体、市政客体、市政目标和市政手段等发生了巨大的、深刻的变化。在一个国家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时期,
27、市政的内容不断丰富和发展;在不同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下,市政的范围、方式、手段、运行机制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即使是同处于一个社会历史发展时期的不同国家,由于历史传统和政治文化的不同,市政也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市政是具体的、历史的,绝对同一的市政是不存在的。32.简述市政公共性的具体表现。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市政的主体主要是行使公共权力的城市国家政权机关;市政的客体主要是城市各项公共事业和各类公共事务;市政目标是实现公共利益。其中,市政实现公共利益的程度体现政府合法性的程度,因此,市政必须以实现公共利益为其根本原则。市政以实现公共利益为根本原则,具体体现在市政的公共服务原则
28、上。一切市政活动都是为了更好地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国家服务,为城市的发展服务。33.简述市政双重性的含义和表现。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市政的双重性是指市政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一方面,市政是适应共同劳动的需要而产生的。为了使各种要素在城市有机结合起来,组织协调人们的活动,客观上要求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合理地组织生产力,按照生产力的发展规律来组织和管理城市的社会经济活动。这是市政的自然属性或生产力属性,是市政的一般职能,表明市政具有继承性。另一方面,市政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它要反映某种生产关系的要求。这就是市政的社会属性或生产关
29、系属性。34.简述市政的动态性特征。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市政不仅是组织、制度、体制等方面的静态结构,也是一个有序运行的动态过程。由于市政是一种存在于城市并以城市事务为对象的管理活动,城市生活的快节奏、高速发展的科技、不断攀升的民主要求,使市政必须要迅速地回应社会,灵敏地调整市政理念、市政职能和市政手段。基于市政的动态性特点,在市政管理中必须注重市政过程的研究,用发展的观点来认识和对待市政。既要关注市政静态结构的内外环境变化,适时推进市政组织、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又要重视市政过程中各种要素、各个环节的适应性调整,有序推进市政的科学化、民主化。35.市政的综合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30、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市政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管理活动。城市作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具有集中、开放、多元、有机等特点,这就决定了市政具有突出的复杂性和综合性。首先,市政的内容既包括对大量的社会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的管理,又包括对城市各项经济活动的规划和调控,对市民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指导和协调等。其次,从市政所面对的社会阶层及其人员的结构看,有社会各行各业人员。凡一个国家存在的阶级、阶层及其所属人员,在城市中几乎都会存在,形成各种利益群体。市政必须调节和整合城市各社会阶层和各方面人员之间的利益关系。再次,市政管理既要遵循经济规律,又要遵循自然规律、科学技术规律、社会规律等,从
31、而市政目标也必然要综合地反映这些规律的要求。最后,从市政管理绩效看,必须用经济发展水平、市民生活质量、市民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准、城市生态环境、城市安全和公共秩序等十分复杂的指标体系,来综合评估和反映市政管理绩效。36.简述市政学的研究对象。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1)市政主体。市政主体是体现城市政治关系的组织实体,是进行和参与市政活动的各种组织。(2)市政客体。市政学主要研究市政主体对城市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的管理。(3)市政目标、市政方式和市政手段。(4)市政规律。三、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12.00)37.随着机器大生产的出现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试
32、述这种分工的具体表现及其意义。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随着机器大生产的出现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聚集规模越来越大,城市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这种分工首先表现在生产领域,从每一种产品生产到产品的每一个零部件的生产,甚至产品的每一项工艺过程,都演化出了专门的、独立的生产部门,出现了产品专业化、零部件专业化、工艺专业化等。这种分工的第一个表现,就是为物质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一般条件的行业和部门,逐步从生产企业或生产单位中分离出来,成为社会的独立部门。这种分工的第二个表现是家务劳动社会化,人们的衣、食、住、行、娱乐等都在社会上形成了专业部门。分工使劳动者提高了工作技能,节省了时间,提高
33、了效率;协作使单个劳动者的劳动紧密连接在一起,从而促进了社会经济各要素的紧密凝聚。38.我国市政的目标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试述城市政府在界定公共利益时应体现的原则及其原因。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城市政府在界定公共利益时,要充分体现公共利益的公共性、合理性、正当性和公平性。(1)较私人利益而言,公共利益首先是一种公众利益,受益主体具有普遍性或不特定性;同时这种利益的实现主要依赖以城市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选择机制。(2)要对局部公共利益与整体公共利益、短期公共利益与长期公共利益加以权衡;对可能减损的私人利益与可能增长的公共利益加以权衡;对实现公共利益的不同方式加以权衡。通过这些权衡
34、,最大限度地避免因小失大。(3)公共利益事关广泛的公众利益,城市政府应当广泛听取、充分尊重公众意见,保证公共利益界定基于广泛的民意之上。(4)如果公共利益的实现要减损少数人的私人利益,则城市政府必须给予必要的公平补偿和合理补偿。39.与传统市政、近代市政相比,现代市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试述其变化的具体内容。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1)在市政管理体制上,由过去的单一、封闭走向多样、开放,城市行政机关在市政体制中的地位更加突出;(2)在市政职能上,由过去的传统的、内向的、消极的、简单的市政职能,转变为现代、内向与外向相结合、消极与积极相结合、复杂的市政职能;(3)在市政过程上,由以往的单轨、慢节奏,转变为多轨、快节奏,市政管理实现了法治化、民主化;(4)在市政机构设置上,由以往的少而杂,转变为当今的多而专,市政管理机构复杂多样;(5)在地域范围上,由以往单纯管辖城市市区,发展到除此之外还管辖周围广阔的乡村地区,出现了“城乡共治”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