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测量自考题-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水准仪的_轴是过零点的法线。A横 B圆水准器C符合水准 D照准部水准管(分数:2.00)A.B.C.D.2.水准面处处与铅垂线_A垂直 B平行C重合 D斜交(分数:2.00)A.B.C.D.3.用视距测量 AB 间的高差,在 A 点安置经纬仪,B 点竖立水准尺,测得上、中、下三丝在水准尺上的读数分别为 1.05m、1.43m、1.73m,竖直角为 45,仪器高为 1.43m,则 AB 间的高差为_A34m B17mC172m D68m(分数:2.00)A.B.C.D.4
2、.一条直线分两段丈量,它们的中误差分别为 m1和 m2,该直线丈量的中误差为_A BC (分数:2.00)A.B.C.D.5.水准测量中为了有效消除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地球曲率、大气折光的影响,应注意_A读数不能错 B前后视距相等C计算不能错 D气泡要居中(分数:2.00)A.B.C.D.6.视准轴误差对读数的影响规律是:盘左、盘右_A同号不等值 B异号不等值C等值同号 D等值异号(分数:2.00)A.B.C.D.7.设 AB 距离为 200.23m,方位角为 1212336“,则 AB 的 x 坐标增量为_A-170.92m B170.92mC104.30m D-104.30m(分数:2
3、.00)A.B.C.D.8.某导线全长为 620 米,纵、横坐标增量闭合差分别为 fx=0.12m,f y=-0.16m,则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为_A1/2200 B1/3100C1/4500 D1/15500(分数:2.00)A.B.C.D.9.碎部测量过程中,尺子应立在_上。A变化点 B地物点C地貌点 D特征点(分数:2.00)A.B.C.D.10.已知道路交点桩号为 2316.24 米,圆曲线切线长为 62.75 米,则圆曲线起点的桩号为_A2+190.74 B2+253.49C2+378.99 D2+441.74(分数:2.00)A.B.C.D.二、填空题(总题数:10,分数:10.00
4、)11.偶然误差服从于一定的 1 规律。(分数:1.00)填空项 1:_12.已知 BA 的坐标方位角为 65,在 B 点测得ABC=120,则 BC 的坐标方位角为 1。(分数:1.00)填空项 1:_13.平整场地时,填挖高度是地面高程与 1 之差。(分数:1.00)填空项 1:_14.在视距测量中,瞄准视距尺,应读取上、下丝读数、 1 读数和竖盘读数。(分数:1.00)填空项 1:_15.在同等条件下,对某一角度重复观测,n 次,观测值为 l1、l 2、l n其中误差均为 m,则该量的算术平均值中误差为 1。(分数:1.00)填空项 1:_16.在三角高程测量中,采用对向观测的方法,可以
5、消除 1 和大气折光对高差的影响。(分数:1.00)填空项 1:_17.在碎部测量中采用视距测量法,不论视线水平或倾斜,视距都是测站点从到 1 的距离。(分数:1.00)填空项 1:_18.里程桩分为整桩和 1 两类。(分数:1.00)填空项 1:_19.测定建筑物上所设观测点在垂直方向上随时间的变化量称为 1 观测。(分数:1.00)填空项 1:_20.比例尺越 1,表示地表状况越详细。(分数:1.00)填空项 1:_三、名词解释(总题数:3,分数:12.00)21.地形图(分数:4.00)_22.地貌(分数:4.00)_23.直线定向(分数:4.00)_四、计算题(总题数:4,分数:40.
6、00)24.对某段距离往返丈量结果已记录在距离丈量记录表中,试完成该记录表的计算工作,并求出其丈量精度,见下表。测线 整尺段 零尺段 总计 差数 精度 平均数往 550 18.964AB返 450 46.55622.308(分数:10.00)_25.完成下表四等水准测量计算下丝 下丝后尺 上丝前尺 上丝 中丝读数后视距(m)前视距(m)测站编号 视距差(m)累积值(m)方向及尺号黑面(m) 红面(m)k+黑-红(mm)高差中数(m)备注1.675 0.843 后 1 1.483 6.2691.289 0.459 前 2 0.651 5.339后-前1k1=4.787k2=4.687 (分数:1
7、0.00)_26.已知 A、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 xA=342.99m,y A=814.29m,x B=304.50m,y B=525.72m,试计算 AB 的边长及坐标方位角。(分数:10.00)_27.设在 A、B 两点之间进行水准测量,共观测 10 站,其水准仪在尺上的读数中误差为3mm,试求:(1)AB 往返高差的中误差;(2)AB 往返高差之差的中误差;(3)AB 往返高差的平均值中误差。(分数:10.00)_五、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18.00)28.在多大范围内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分数:6.00)_29.测量选用的基准面应该满足什么条件?(分数:6.00)_30.施工测
8、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分数:6.00)_工程测量自考题-1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水准仪的_轴是过零点的法线。A横 B圆水准器C符合水准 D照准部水准管(分数:2.00)A.B. C.D.解析:2.水准面处处与铅垂线_A垂直 B平行C重合 D斜交(分数:2.00)A. B.C.D.解析:3.用视距测量 AB 间的高差,在 A 点安置经纬仪,B 点竖立水准尺,测得上、中、下三丝在水准尺上的读数分别为 1.05m、1.43m、1.73m,竖直角为 45,仪器高为 1.43m,则 AB 间的高差为_A34m B17mC
9、172m D68m(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视距测量高差公式。l=1.73-1.05=0.68(m),i=1.43m,v=1.43m,h= ksin(2)i-v=4.一条直线分两段丈量,它们的中误差分别为 m1和 m2,该直线丈量的中误差为_A BC (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误差传播定律。根据误差传播定律,和差函数的中误差应该是5.水准测量中为了有效消除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地球曲率、大气折光的影响,应注意_A读数不能错 B前后视距相等C计算不能错 D气泡要居中(分数:2.00)A.B. C.D.解析:
10、6.视准轴误差对读数的影响规律是:盘左、盘右_A同号不等值 B异号不等值C等值同号 D等值异号(分数:2.00)A.B.C.D. 解析:7.设 AB 距离为 200.23m,方位角为 1212336“,则 AB 的 x 坐标增量为_A-170.92m B170.92mC104.30m D-104.30m(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坐标增量。x=Dcos=200.23cos1212336“=-104.30m。8.某导线全长为 620 米,纵、横坐标增量闭合差分别为 fx=0.12m,f y=-0.16m,则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为_A1/2200 B1/31
11、00C1/4500 D1/15500(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fd= = =0.2(m)相对闭和差:k=9.碎部测量过程中,尺子应立在_上。A变化点 B地物点C地貌点 D特征点(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特征点。在进行碎部测量时主要测量能够描绘地物和地貌形状、大小、位置等特征的点,这些点称为特征点。10.已知道路交点桩号为 2316.24 米,圆曲线切线长为 62.75 米,则圆曲线起点的桩号为_A2+190.74 B2+253.49C2+378.99 D2+441.74(分数:2.00)
12、A.B. C.D.解析:解析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圆曲线。圆曲线起点的桩号=交点桩号-切线长=2+316.24-62.75=2+253.49。二、填空题(总题数:10,分数:10.00)11.偶然误差服从于一定的 1 规律。(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统计)解析:12.已知 BA 的坐标方位角为 65,在 B 点测得ABC=120,则 BC 的坐标方位角为 1。(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185)解析:13.平整场地时,填挖高度是地面高程与 1 之差。(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设计高程)解析:14.在视距测量中,瞄准视距尺,应读取上、下丝读
13、数、 1 读数和竖盘读数。(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中丝)解析:15.在同等条件下,对某一角度重复观测,n 次,观测值为 l1、l 2、l n其中误差均为 m,则该量的算术平均值中误差为 1。(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解析:16.在三角高程测量中,采用对向观测的方法,可以消除 1 和大气折光对高差的影响。(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地球曲率)解析:17.在碎部测量中采用视距测量法,不论视线水平或倾斜,视距都是测站点从到 1 的距离。(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碎部点)解析:18.里程桩分为整桩和 1 两类。(分数:
14、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加桩)解析:19.测定建筑物上所设观测点在垂直方向上随时间的变化量称为 1 观测。(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沉降)解析:20.比例尺越 1,表示地表状况越详细。(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大)解析:三、名词解释(总题数:3,分数:12.00)21.地形图(分数:4.00)_正确答案:(既能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又能表示地貌变化的平面图,称为地形图。)解析:22.地貌(分数:4.00)_正确答案:(地面高低起伏的自然形态,称为地貌。)解析:23.直线定向(分数:4.00)_正确答案:(确定直线与一基本方向线之间的水平夹角,
15、以表达直线的方位,称为直线定向。)解析:四、计算题(总题数:4,分数:40.00)24.对某段距离往返丈量结果已记录在距离丈量记录表中,试完成该记录表的计算工作,并求出其丈量精度,见下表。测线 整 零 总 差 精 平尺段尺段计 数 度 均数往 55018.964AB返 45046.55622.308(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据题意,计算过程见表。测线 整尺段 零尺段 总计 差数 精度 平均值往 550 18.964 268.964AB 返 450 46.55622.308268.864 0.10 1/2600268.914)解析:25.完成下表四等水准测量计算下丝 下丝后尺 上丝
16、前尺 上丝 中丝读数k+黑-红(mm)后视距(m) 前视距(m)测站编号 视距差(m) 累积值(m)方向及尺号 黑面(m) 红面(m)高差中数(m) 备注1.675 0.843 后 1 1.483 6.2691.289 0.459 前 2 0.651 5.339后-前1 k1=4.787k2=4.687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计算过程见下表。测站编后 下丝尺 前 下丝尺 方向及尺号中丝读数k+黑-红(mm)高差中数(m)备注上丝 上丝后视距(m)前视距(m)号视距差(m) 累积值(m) 黑面(m)红面(m)1.6750.843 后 11.4836.269+11.2890.459
17、 前 20.6515.339-138.638.4 后-前0.8320.930+20.8311+0.2+0.2k1=4.787k2=4.687)解析:26.已知 A、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 xA=342.99m,y A=814.29m,x B=304.50m,y B=525.72m,试计算 AB 的边长及坐标方位角。(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计算 A、B 两点的坐标增量x AB=xB-xA=304.50-342.99=-38.49(m)y AB=yB-yA=525.72-814.29=-288.57(m)DAB= = =291.13(m) AB=arctan =arctan )解析:2
18、7.设在 A、B 两点之间进行水准测量,共观测 10 站,其水准仪在尺上的读数中误差为3mm,试求:(1)AB 往返高差的中误差;(2)AB 往返高差之差的中误差;(3)AB 往返高差的平均值中误差。(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已知 m 读 =3mm,h=a-b,则每站由 m 读 引起的高差中误差m 站= = =4.24(mm)(1)AB 往返高差的中误差mAB=mBA=4.24 =13.4(mm)(2)AB 往返高差之差的中误差mh=13.4 =19.0(mm)(3)AB 往返高差的平均值中误差MAB=13.4/ )解析:五、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18.00)28.在多大范围内
19、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分数:6.00)_正确答案:(对距离测量来说,在以 10 公里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对高程测量来说,不得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对水平角测量来说,在面积为 100 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解析:29.测量选用的基准面应该满足什么条件?(分数:6.00)_正确答案:(应该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基准面的形状和大小,要尽可能地接近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是一个规则的数字面,能用简单的几何体和方程式表达。)解析:30.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分数:6.00)_正确答案:(内容主要有:(1)施工前建立施工控制测量网。(2)建(构)筑物的测设工作。(3)检查、验收工作。(4)变形观测工作。)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