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历类职业资格】山东省专升本(教育学)模拟试卷4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74278       资源大小:4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历类职业资格】山东省专升本(教育学)模拟试卷4及答案解析.doc

    1、山东省专升本(教育学)模拟试卷 4 及答案解析(总分:3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在人的发展过程中,主张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分数:2.00)A.格赛尔B.赫尔巴特C.华生D.霍尔2.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 )。(分数:2.00)A.从事智力劳动或从事体力劳动B.既从事智力劳动又从体力力劳动C.接受农民、工人再教育D.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3.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教育家是( )。(分数:2.00)A.赫尔巴特B.巴班斯基C.维果斯基D.卢梭4.“有的儿童情感深沉、持久,而有的儿童则表现为奔放、热烈

    2、。”这说明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 )。(分数:2.00)A.顺序性B.不均衡性C.可变性D.个体差异性5.提倡终身教育的学者是法国的( )。(分数:2.00)A.朗格朗B.斯金纳C.布卢姆D.赞可夫6.运用先进典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在德育过程中运用的( )。(分数:2.00)A.引导法B.榜样法C.谈话法D.讨论法7.强调“生活及教育”、“社会及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家是( )。(分数:2.00)A.陶行知B.杜威C.康德D.马卡连柯8.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但需要高级科学技术专家,而且迫切需要大量素质良好的中、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工和其他城乡劳动者,所以必须大力发展( )。

    3、(分数:2.00)A.高等教育B.中等教育C.职业技术教育D.初等教育9.夸美纽斯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那就是说,应该尽可能的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等。”乌中斯基进一步指出:“一般说来,儿童时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逻辑不是别的东西,而是自然界里的事物和现象的联系在我们头脑中的反应。”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运用( )原则。(分数:2.00)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直观性D.巩固性10.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

    4、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是( )。(分数:2.00)A.观察法B.读书法C.文献法D.行动研究法二、判断题(总题数:3,分数:6.00)1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分数:2.00)_12.学校与家长、社会的协调的主要力量是社区教育机构。(分数:2.00)_13.德育应当普遍存在于一切教学之中。(分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14.简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分数:2.00)_15.班主任如何培养和组织班集体?(分数:2.00)_16.德育的疏导原则。(分数:2.00)_17.简述教育的生产性。(分数:2.

    5、00)_四、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18.班主任工作主要有哪些方面?(分数:2.00)_19.试论述教育与经济基础的关系。(分数:2.00)_山东省专升本(教育学)模拟试卷 4 答案解析(总分:3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在人的发展过程中,主张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分数:2.00)A.格赛尔B.赫尔巴特C.华生 D.霍尔解析:2.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 )。(分数:2.00)A.从事智力劳动或从事体力劳动B.既从事智力劳动又从体力力劳动C.接受农民、工人再教育D.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解

    6、析:3.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教育家是( )。(分数:2.00)A.赫尔巴特B.巴班斯基 C.维果斯基D.卢梭解析:4.“有的儿童情感深沉、持久,而有的儿童则表现为奔放、热烈。”这说明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 )。(分数:2.00)A.顺序性B.不均衡性C.可变性D.个体差异性 解析:5.提倡终身教育的学者是法国的( )。(分数:2.00)A.朗格朗 B.斯金纳C.布卢姆D.赞可夫解析:6.运用先进典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在德育过程中运用的( )。(分数:2.00)A.引导法B.榜样法 C.谈话法D.讨论法解析:7.强调“生活及教育”、“社会及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家是( )。(分

    7、数:2.00)A.陶行知 B.杜威C.康德D.马卡连柯解析:8.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但需要高级科学技术专家,而且迫切需要大量素质良好的中、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工和其他城乡劳动者,所以必须大力发展( )。(分数:2.00)A.高等教育B.中等教育C.职业技术教育 D.初等教育解析:9.夸美纽斯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那就是说,应该尽可能的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等。”乌中斯基进一步指出:“一般说来,儿童时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逻辑不是别的东西,而是自然界里的事物和现象的联系在我们头脑中的反应。”

    8、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运用( )原则。(分数:2.00)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直观性 D.巩固性解析:10.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是( )。(分数:2.00)A.观察法B.读书法C.文献法D.行动研究法 解析:二、判断题(总题数:3,分数:6.00)1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分数:2.00)_解析:12.学校与家长、社会的协调的主要力量是社区教育机构。(分数:2.00)_解析:13.德育应当普遍存在于一切教学之中。(分数:

    9、2.00)_解析: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14.简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

    10、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解析:15.班主任如何培养和组织班集体?(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 (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 (3)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

    11、(4)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解析:16.德育的疏导原则。(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德育的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疏导原则就是循循善诱原则。 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注重摆事实,讲道理,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启发他们自觉认识问题、自觉履行道德行为规范。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德育要善于把学生的积极性和志趣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批评和处分只能作为辅助方法。)解析:17.简述教育的生产性。(分数:2.00)_正确

    12、答案:(正确答案:(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 (3)教育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解析:四、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18.班主任工作主要有哪些方面?(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了解和研究学生 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采用下列具体方法:观察、谈话、研究书面材料、调查访问。班主任了解与研究学生,包括了解研究学生个体和学生集体两个方面。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首先,创造性地设计集体目标。其次,建构“开放、多维、有序”的班级活动体系。再次,合理地确定班级角色位置。最后,营造健康向上、丰富活跃的班级文化环境。

    13、(3)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影响 协调班集体内的各种组织和成员的关系; 协调与各任课教师及学生其他部门、其他班级的关系; 协调班集体与社会、家庭的关系。 (4)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5)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解析:19.试论述教育与经济基础的关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社会生产力必然要存在于一定的经济形式之中,即一定的生产关系之中。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对教育有着深刻的制约作用。当新的生产关系代替旧的生产关系时,就会产生与之相应的具有新性质的教育。 (2)经济基础是制约教育的中介因素和力量;经济基础制约着教育的社会性质;经济基础制约着受教育者的权利;经济基础部分地制约着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 (3)教育对经济基础有重要影响:被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教育,反过来对经济基础又产生重大影响,使得一定的经济基础被强化或削弱。在通常情况下,教育都起着复制,强化和延续社会关系的作用。被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教育机构,同时也是反映一定社会关系的政治的、思想意识的和社会文化的传播与宣传机构。)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学历类职业资格】山东省专升本(教育学)模拟试卷4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livefirmly31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