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宪法学自考题-4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第一部分 选择题/B(总题数:0,分数:0.00)二、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5,分数:25.00)1.下列不属于部门法的是_ A.全国人大代表法 B.1954年宪法 C.立法法 D.香港基本法(分数:1.00)A.B.C.D.2.宪法的主要表现形式是_ A.宪法学法律 B.宪法惯例 C.宪法判例 D.宪法典(分数:1.00)A.B.C.D.3.宪法规范的核心特点是宪法规范的_ A.根本性 B.最高性 C.原则性 D.政治性(分数:1.00)A.B.C.D.4.在宪法中体现“分权制衡”原则最为典型的国家是_ A.
2、英国 B.美国 C.法国 D.瑞士(分数:1.00)A.B.C.D.5.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根本指南和宪法保障是_ A.1982年宪法 B.1954年宪法 C.共同纲领 D.1978年宪法(分数:1.00)A.B.C.D.6.从各国宪法的一般规定来看,目前世界上主要存在三大类不同性质的国家,这三类不包括_ A.资本主义国家 B.封建主义国家 C.社会主义国家 D.民族民主主义国家(分数:1.00)A.B.C.D.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设全国委员会和_ A.地方政府 B.基层自治组织 C.地方委员会 D.地方同盟会(分数:1.00)A.B.C.D.8.法律上的经济制度的核心是_ A.财
3、产权 B.分配制度 C.消费制度 D.所有制(分数:1.00)A.B.C.D.9.下列不属于奴隶制、封建制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的是_ A.君主制 B.贵族制 C.民主制 D.共和制(分数:1.00)A.B.C.D.10.我国的国旗是_ A.米字旗 B.三色旗 C.五星红旗 D.枫叶旗(分数:1.00)A.B.C.D.11.我国第一部选举法的颁布的时间是_ A.1952年 B.1979年 C.1982年 D.1953年(分数:1.00)A.B.C.D.12.现行选举法规定,由选民直接选举的代表候选人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的_ A.2倍 B.1/2 C.1/3至一倍 D.1/5至 1/2(分数:1
4、.00)A.B.C.D.13.体现政权横向关系的是_ A.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B.国家结构形式 C.国家形式 D.政党形式(分数:1.00)A.B.C.D.14.国务院处理边界争议的主管部门是_ A.民政部 B.司法部 C.国土资源部 D.监察部(分数:1.00)A.B.C.D.15.权利的本质是_ A.自由 B.法律 C.保护公民 D.法制(分数:1.00)A.B.C.D.16.对基本权利的限制形式不包括_ A.本质限制 B.宪法限制 C.法律限制 D.执法限制(分数:1.00)A.B.C.D.17.选举权自我实现的最后保障是_ A.选举监督权 B.推荐权 C.投票权 D.选举救济权(分数:
5、1.00)A.B.C.D.18.监狱服刑属于_ A.人身自由的剥夺 B.人身自由的限制 C.人身自由的侵犯 D.人身自由的干预(分数:1.00)A.B.C.D.19.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和核心是_ A.遵守公共秩序 B.遵守宪法和法律 C.遵守劳动纪律 D.保守国家秘密(分数:1.00)A.B.C.D.20.根据香港基本法和澳门基本法规定,有权修改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国家机关是_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特别行政区立法会 D.国务院(分数:1.00)A.B.C.D.21.现行宪法规定,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任免的国家机关是_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6、.全国人大常委会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 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分数:1.00)A.B.C.D.22.根据现行选举法的规定,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在选举上一级人大代表时,提名、酝酿代表候选人的时间不得少于_ A.1天 B.2天 C.3天 D.5天(分数:1.00)A.B.C.D.23.有权撤换和补选居民委员会成员的是_ A.村民代表会议 B.居民会议 C.县政府 D.本级人民法院(分数:1.00)A.B.C.D.24.宪法实施的广泛性有两方面的内容,即宪法实施的主体上的广泛性和_ A.宪法实施目的上的广泛性 B.宪法实施原则上的广泛性 C.宪法实施方式上的广泛性 D.宪法
7、实施的事务范围上的广泛性(分数:1.00)A.B.C.D.25.美国采取的违宪审查方式是_ A.事先审查 B.抽象性审查 C.附带性审查 D.宪法控诉(分数:1.00)A.B.C.D.三、B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B(总题数:0,分数:0.00)四、B名词解释题/B(总题数:3,分数:15.00)26.“三三制”原则(分数:5.00)_27.无记名投票(分数:5.00)_28.个人负责制(分数:5.00)_五、B比较辨析题/B(总题数:3,分数:30.00)29.宪法有古代和近现代之分,就近代宪法来说,都是资本主义宪法。请对这句话加以辨析。(分数:10.00)_30.试比较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与平等
8、性原则内涵的差异。(分数:10.00)_31.试比较全国人大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立法权上的不同。(分数:10.00)_六、B论述题/B(总题数:1,分数:15.00)32.试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分数:15.00)_七、B材料分析题/B(总题数:1,分数:15.00)刘某现年 18周岁,正在读高中,其家附近有一伊斯兰教堂,刘经常进去玩儿,日久便对教堂产生了浓厚兴趣。一日,他从同学家见到古兰经,就借来读,随后加入了伊斯兰教。刘的父母发现其儿子学习成绩不断下降,经调查知道他加入了伊斯兰教,非常气愤。此后,他们对刘某进行了严密的监视和看管,不再让他参加任何的宗教活动。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9、分数:15.00)(1).以上材料反映了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哪项基本权利?(分数:5.00)_(2).我国宪法中对该项权利有何规定?刘某父母是否侵犯了刘某此项权利?(分数:5.00)_(3).该项权利是否应受到限制?(分数:5.00)_宪法学自考题-4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第一部分 选择题/B(总题数:0,分数:0.00)二、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5,分数:25.00)1.下列不属于部门法的是_ A.全国人大代表法 B.1954年宪法 C.立法法 D.香港基本法(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在我国,部门法意义上的宪法包括 1982年宪法
10、、31 条宪法修正案,还包括选举法、全国人大组织法、地方各级人大和政府组织法、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法、人大常委会监督法、国务院组织法、公务员法、立法法、法院组织法、检察院组织法、法官法、检察官法、民族区域自治法、香港基本法、澳门基本法、国籍法、集会游行示威法、戒严法、国旗法、国徽法等。1982 年宪法是部门法,1954年宪法不是部门法。2.宪法的主要表现形式是_ A.宪法学法律 B.宪法惯例 C.宪法判例 D.宪法典(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宪法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宪法典,绝大多数国家以法典的形式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3.宪法规范的核心特点是宪法规范的_ A.根
11、本性 B.最高性 C.原则性 D.政治性(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宪法规范与其他规范相比,具有诸多特点,主要表现在根本性、最高性、原则性、相对稳定性、弱制裁性及政治性等方面。其中,宪法规范的根本性是宪法规范的核心特点。4.在宪法中体现“分权制衡”原则最为典型的国家是_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瑞士(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美国宪法由于有丰富和成熟的资产阶级宪政理论作指导,在内容上确认了“三权分立与制衡”的政治体制,在形式上表现为统一的法典,成为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它的内容和形式,为后世许多国家所仿效,对宪政运动的发展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5
12、.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根本指南和宪法保障是_ A.1982年宪法 B.1954年宪法 C.共同纲领 D.1978年宪法(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1982 年宪法的制定和实施,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上了新的台阶,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根本指南和宪法保障。6.从各国宪法的一般规定来看,目前世界上主要存在三大类不同性质的国家,这三类不包括_ A.资本主义国家 B.封建主义国家 C.社会主义国家 D.民族民主主义国家(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从各国宪法的一般规定来看,目前世界上主要存在三大
13、类不同性质的国家,即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民族民主主义国家。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设全国委员会和_ A.地方政府 B.基层自治组织 C.地方委员会 D.地方同盟会(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设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全国委员会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的代表,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代表组成。地方委员会的组成,根据当地情况,参照全国委员会的组成决定。8.法律上的经济制度的核心是_ A.财产权 B.分配制度 C.消费制度 D.所有制(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所有
14、制即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在现实中是生产关系的核心,自然也是法律上的经济制度的核心。因为它决定了整个社会的财产的最终归属。9.下列不属于奴隶制、封建制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的是_ A.君主制 B.贵族制 C.民主制 D.共和制(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一般认为,奴隶制、封建制国家的政权的组织形式基本可归结为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10.我国的国旗是_ A.米字旗 B.三色旗 C.五星红旗 D.枫叶旗(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我国现行宪法第 13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11.我国第一部选举法的颁布的时间是_ A.1952年 B.1979年 C.
15、1982年 D.1953年(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1953 年,我国颁布第一部选举法。这部法律初步确立了选举全国人大及地方各级人大代表的原则和方法。12.现行选举法规定,由选民直接选举的代表候选人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的_ A.2倍 B.1/2 C.1/3至一倍 D.1/5至 1/2(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选举法第 30条规定:“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的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的名额。由选民直接选举的代表候选人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 1/3至一倍;由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代表候选人的人数,应多于
16、应选代表名额 1/5至1/2。”13.体现政权横向关系的是_ A.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B.国家结构形式 C.国家形式 D.政党形式(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侧重解决一个国家政权的来源、国家政权的构成与具体包含的内容,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解决国家权力机关与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其他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即体现政权横向关系。14.国务院处理边界争议的主管部门是_ A.民政部 B.司法部 C.国土资源部 D.监察部(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我国行政区域边界争议处理条例第 6条规定:“民政部门是国务院处理边界争议的主管部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17、的民政部门是本级人民政府处理争议的主管部门。”15.权利的本质是_ A.自由 B.法律 C.保护公民 D.法制(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权利的本质是自由,权利的理想状态就是强制最小的状态即自由,自由就是一种权利,权利与自由是同一对象的不同指称而已,自由与权利有同源性。16.对基本权利的限制形式不包括_ A.本质限制 B.宪法限制 C.法律限制 D.执法限制(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基本权利限制的形式包括基本权利的本质限制、基本权利的宪法限制和基本权利的法律限制。17.选举权自我实现的最后保障是_ A.选举监督权 B.推荐权 C.投票权 D.选举救济权
18、(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公民所享有的选举权具体表现为选民确认权、推荐候选人的权利、投票权、选举监督权和选举救济权。其中选举救济权是选举权自我实现的最后保障。18.监狱服刑属于_ A.人身自由的剥夺 B.人身自由的限制 C.人身自由的侵犯 D.人身自由的干预(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人身自由的限制是指通过强制措施对人身自由实现进行的干预,譬如强行拘禁在精神病设施、劳动营或者戒毒设施等。人身自由的剥夺是指以处罚方式进行的人身自由的干预,譬如监狱服刑。19.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和核心是_ A.遵守公共秩序 B.遵守宪法和法律 C.遵守劳动纪律 D.
19、保守国家秘密(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在我国,法律是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效力上仅次于宪法。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和核心。20.根据香港基本法和澳门基本法规定,有权修改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国家机关是_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特别行政区立法会 D.国务院(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我国宪法第 62条第(三)项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所谓基本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的,规定或调整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在某一方面
20、具有根本性和全面性关系的法律,包括立法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等。故此,有权修改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国家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1.现行宪法规定,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任免的国家机关是_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 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根据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提请,任免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员、检察委员会委员和军事检察院检察长,并且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任免。22.根据现行选举法的规定,县级以上
21、人民代表大会在选举上一级人大代表时,提名、酝酿代表候选人的时间不得少于_ A.1天 B.2天 C.3天 D.5天(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我国选举法规定,县级以上实行间接选举的地方,在选举上一级人大代表时,提名、酝酿代表候选人的时间不得少于 2天。23.有权撤换和补选居民委员会成员的是_ A.村民代表会议 B.居民会议 C.县政府 D.本级人民法院(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居民会议有权撤换和补选居民委员会成员。居民委员会决定问题,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会议的决定,由出席人的过半数通过。24.宪法实施的广泛性有两方面的内容,即宪法实施的主体上的广泛性
22、和_ A.宪法实施目的上的广泛性 B.宪法实施原则上的广泛性 C.宪法实施方式上的广泛性 D.宪法实施的事务范围上的广泛性(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宪法实施的广泛性有两方面的内容:(1)宪法实施的事务范围上的广泛性。(2)宪法实施的主体上的广泛性。25.美国采取的违宪审查方式是_ A.事先审查 B.抽象性审查 C.附带性审查 D.宪法控诉(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美国是采用普通法院违宪审查制的典型国家。普通法院违宪审查制又称司法审查制。其特点有:事后审查,附带性审查,间接审查。三、B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B(总题数:0,分数:0.00)四、B名词解释题
23、/B(总题数:3,分数:15.00)26.“三三制”原则(分数:5.00)_正确答案:(“三三制”原则,即在由根据地人民选举产生的各级参议会和由各级参议会选举产生的各级政府委员会中,共产党员、党外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包括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士绅)各占 1/3。)解析:27.无记名投票(分数:5.00)_正确答案:(秘密投票又称无记名投票。它是由选民不署自己的姓名,亲自书写选票并投入密封票箱的一种投票方法。)解析:28.个人负责制(分数:5.00)_正确答案:(个人负责制是指在决策问题上由首长个人作出决定并承担相应责任的决策形式。)解析:五、B比较辨析题/B(总题数:3,分数:30.00)29.宪法
24、有古代和近现代之分,就近代宪法来说,都是资本主义宪法。请对这句话加以辨析。(分数:10.00)_正确答案:(这句话是错误的。近代宪法不仅有以英国宪法、美国 1989年宪法、法国宪法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宪法,而且还有 1918年的苏俄宪法,它是俄国十月革命的产物,该宪法明确宣布一切权力归工农兵代表苏维埃,实行城乡无产阶级与贫农专政,是社会主义宪法。)解析:30.试比较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与平等性原则内涵的差异。(分数:10.00)_正确答案:(1)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是就享有选举权的主体范围而言的。它的含义是:凡具有一国国籍,达到一定年龄的公民,除因受刑事处分而被剥夺选举权之外,都取得该国的选举资格,都
25、有选举权。根据宪法和选举法的规定,这里的选举权有不同的含义:宪法上规定的是广义的选举权,即包括选举和被选举国家代议机关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利;选举法上规定的则是狭义的选举权,仅指选举和被选举国家代议机关代表的权利。(2)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是就享有选举权的主体实现权利的效力而言的。其基本含义是,所有选民在一次选举投票中只能投一张票,所有的选票的效力完全相等。)解析:31.试比较全国人大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立法权上的不同。(分数:10.00)_正确答案:(1)全国人大的立法权体现为: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基本法律是为实施宪法而由全国人大制定的最重要的法律,主要包括民刑法律、诉讼法、组织法、选举法、民
26、族区域自治法、有关特别行政区的立法等。由于这些法律涉及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调整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关系到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必须由全国人大来制定和修改。(2)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行使立法权,有权制定和修改除由全国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还可以修改、补充由全国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但不得与该法的基本原则相抵触。)解析:六、B论述题/B(总题数:1,分数:15.00)32.试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分数:15.00)_正确答案:(1)人民主权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逻辑起点。 而由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决定,占社会成员的绝大多数的广大劳动人民,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
27、当家做主的国家主人。而要实现这一原则,就必须建立一套使人民能够形成统一意志,集中统一地行使国家权力,从而既有民主又有集中的政治制度。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这样的政治制度。因此,人民主权不仅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资产阶级议会制的根本区别,也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以建立和运行的逻辑起点。 (2)民主选举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前提。 我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这样,由选民通过民主选举程序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由他们代表人民,组成各级人大,行使国家权力,就构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前提和基础。 (3)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 我国人民
28、通过人大行使国家权力主要通过两大途径来实现:由人大直接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的职权;由人大选举产生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这些国家机关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并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由此可见,无论在国家机构的建立还是运行过程中,我国的人大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也正是因为以人大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才真正全面地保证了国家机构始终以实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为宗旨,始终以保障人民当家做主为目标。 (4)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键。 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都由选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否则,人大就可能脱离人民,违背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从而使人民代
29、表大会制度改变性质。)解析:七、B材料分析题/B(总题数:1,分数:15.00)刘某现年 18周岁,正在读高中,其家附近有一伊斯兰教堂,刘经常进去玩儿,日久便对教堂产生了浓厚兴趣。一日,他从同学家见到古兰经,就借来读,随后加入了伊斯兰教。刘的父母发现其儿子学习成绩不断下降,经调查知道他加入了伊斯兰教,非常气愤。此后,他们对刘某进行了严密的监视和看管,不再让他参加任何的宗教活动。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分数:15.00)(1).以上材料反映了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哪项基本权利?(分数:5.00)_正确答案:(以上材料反映了宪法规定的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基本权利。)解析:(2).我国宪法中对该项权利有
30、何规定?刘某父母是否侵犯了刘某此项权利?(分数:5.00)_正确答案:(我国宪法第 3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刘某的父母强制刘某不得信仰伊斯兰教,实际上已经侵犯了刘某的宗教信仰自由。)解析:(3).该项权利是否应受到限制?(分数:5.00)_正确答案:(尽管宗教信仰自由具有绝对权的特征,但是这项权利本身并不是绝对自由而没有任何限制的。通常宗教信仰自由以不破坏社会秩序与公共安全、不损害公民身体健康为其自由以及公共福祉为其限度,同时,宗教信仰自由除了可能发生于公共价值的冲突之外,宗教信仰自由可能存在于普遍的社会价值与国家政策之间的冲突。)解析: